结核菌素试验使用指导分享资料
结核菌素试验使用指导讲解共41页文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结核菌素试验使用指导讲解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结核菌素试验PPT课件

紫外线能提高皮肤对结核菌素的敏感性,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应在室 内进行,避免阳光照射;结核菌素试剂不能被日光或人工光源照射, 应放在盒内避光保存。
结核菌素试验需要每人一针一管。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TB-PPD
使用的本品为每1ml含50IU结核菌素 纯蛋白衍生物(TB-PPD)的稀释制剂,为 无色澄明液体,含苯酚防腐剂,不得含有 不溶物或异物。
用量:每支1ml;
剂量为0.1ml
每1人次用
PPD)
(含5IU TB-
TB-PPD 操作
结核菌素试验操作前准备
试验前准备
物品准备
+
平均直径=(横径+纵径)/2
10-19mm
≥20mm
局部有水泡、
≥15mm(3岁以 坏死、淋巴
下)
管炎等
中阳性
强阳性
强阳性
++
+++
++++
SUCCESS
THANK YOU
2020/9/26
硬结 红晕
PPD试验结果记录
首先记录硬结的横径,再记录硬结的 纵径,以毫米(mm)表示,局部有水泡、 坏死、溃疡等记录在硬结毫米数的后面。
皮丘;
4、注入规定药量之 后,迅速拔针,不可
按压局部。
结果判定
前臂局部红肿 硬结平均直径
无硬结或 <5mm
反应 符号
阴性 —
如果硬结与红晕基本一致,即可
用透明尺测量;如果红晕大于硬
结核菌素试验 ppt课件

18
PPT课件
接种卡介苗与自然感染阳性反应区别
Industry Force
注射时针口向上,平刺入皮内,不 可过深;
注射后48-72小时后检查反应情况。
12
PPT课件
皮内注射
把药物注射到皮肤的表皮以下,真皮层以上,不到皮下组织。
1、选择注射部位, 药物过敏试验常选 用前臂掌侧下段, 预防接种常用上臂 三角肌下缘,局部 麻醉则选择麻醉处;
2、用75%酒精消毒皮 肤;
3、排尽注射器内空气,一 手绷紧局部皮肤,一手持注 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 呈5°刺入皮肤,待针头斜面 完全进入皮内,放平注射器。 用紧绷皮肤的手固定针栓, 注入药液,使局部形成皮丘;
5-9mm 一般阳性
10-19mm
≥20mm
局部有水泡、
≥15mm(3岁以 坏死、淋巴
下)
管炎等
中阳性
强阳性
强阳性
+
++
14
+++
++++
PPT课件
硬结 红晕
15
PPT课件
PPD试验结果记录
首先记录硬结的横径,再记录硬结的纵 径,以毫米(mm)表示,局部有水泡、坏 死、溃疡等记录在硬结毫米数的后面。
如:
硬结横径为16mm, 硬结纵径为18mm, 有水泡,
则记录为“16×18,水泡”
16
PPT课件
结果及影响因素
17
PPT课件
结果分析
阴性结果
阳性结果
提示患者近期感染结核的可能性低 提示患者近期感染结核的可能性高
以下情况不能排除结核菌感染的可 能
结核菌素试验使用指导建议建议

结核菌素试验使用指导建议xx年xx月xx日•试验目的•试验材料•试验步骤•试验结果解读目•试验注意事项•试验异常处理录01试验目的1诊断结核感染23结核菌素试验常用于诊断结核菌感染,当试验结果为阳性时,提示受试者可能感染了结核菌。
结核菌感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进一步确诊结核感染。
临床诊断结核菌素试验对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相对较低。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评估结核免疫反应结核菌素试验可以评估人体细胞免疫反应,阳性结果提示细胞免疫反应较强。
细胞免疫反应变态反应免疫系统状态疫苗接种效果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基于迟发型变态反应的检测方法,阳性结果表示受试者对结核菌的变态反应较强。
通过结核菌素试验可以评估免疫系统的状态,阳性结果可能提示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或免疫抑制。
结核菌素试验可用于评估卡介苗疫苗接种效果,阳性结果表示疫苗接种成功。
02试验材料03结核菌素的运输由于结核菌素是一种活菌,因此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确保菌种活性不受影响。
结核菌素01结核菌素的质量控制确保结核菌素来源合法、质量可靠,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
02结核菌素的储存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要求,将结核菌素储存于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规格的注射器,确保注射量准确、安全。
注射器注射器的选择使用前应将注射器进行彻底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注射器的消毒在注射前,应检查注射器是否完好无损,并确保针头和活塞紧密配合,防止出现漏液或阻塞的情况。
注射器的使用酒精棉球的储存应将酒精棉球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明火和高温。
酒精棉球的作用用于消毒注射部位,减少感染的风险。
酒精棉球的使用在使用前应将酒精棉球拧干,避免过湿而影响消毒效果。
酒精棉球结核菌素试验注射卡应包含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注射时间、注射部位等信息,以便于记录和管理。
注射卡的设计结核菌素试验注射卡在每次注射前,应认真填写注射卡,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注射时间、注射部位等信息,并签名确认。
结核菌素实验

结核菌素实验
一,皮试溶液的配制
取每 1ml 含 50IU 卡介菌蛋白衍化物( BCG-PPD )的稀释制剂一支。
二,试验方法
在前臂内侧皮内注射每 1ml 含 50IU 卡介菌蛋白衍化物 (BCG-PPD )的稀释制剂 0.1ml (5IU ),48-72 小时观察结果。
三,结果观察
48-72 小时,以局部浸润纵横直径大小计算反映强度:
1. 不发红且硬结直径不超过 0.5cm 者,或仅发红而无硬结者为阴性( -) 0.5cm 以下者为可疑阳性( + - )
0.5-0.9cm 者为弱阳性( +)
1-1.9cm 者为阳性( ++)
6. 除红肿及硬结外,有水疱或坏死,或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为超强阳性( ++++) 四,注意事项
1. 阳性反应临床意义:出现于 3 岁以下且未曾接种过卡介苗的婴幼儿时,多表示近期有结 核感染,儿童呈阳性时,表示卡介苗接种后发生免疫反应,否则为受过自然感染,但不 一定有活动病灶,强阳性反应时都表示有潜在的活动病灶。
2.
阴性反应临床意义,多表示未感染过结核病,或表示接种卡介苗后免疫力已消失。
3.
凡有活动性结核病灶者,宜从低浓度做起或不做,以免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4.
正在发热或患其他疾病者,不宜做该实验。
5. 已稀释的溶液可在冰箱内保存 6 周,如发生沉淀或变黄时则不能用。
2.发红且硬结直径为 3. 发红且硬结直径在 5. 红肿且硬结直径在 2cm 以上者为强阳性 +++)。
结核菌素试验操作

结核菌素试验操作一、试验前准备:1.确定被试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基本信息。
2.了解被试者是否存在对结核菌素过敏的反应,如有过敏史应避免进行结核菌素试验。
3.确定被试者是否接受过结核疫苗的接种,以及接种时间。
4.检查被试者的皮肤情况,如有炎症、湿疹等应暂缓进行结核菌素试验。
5.携带结核菌素试验所需的工具和药品,如结核菌素液、注射器、酒精棉球等。
二、试验操作:1.清洁被试者的前臂,用酒精棉球擦拭前臂皮肤,使其干净卫生。
2.取出注射器,准备注射结核菌素液。
根据被试者的年龄和历史接种情况来确定注射剂量,一般成人用5TU结核菌素。
3.在前臂内侧的皮肤上,用注射器将结核菌素液注射成一个小丘状,注射的角度为45度。
4.注射完后,用酒精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避免结核菌素液外溢。
5.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是否有创伤或出血,如有需要处理。
三、结果判断:1.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通常在48-72小时后进行判断。
需要被试者在这段时间内避免水洗、彩绘等会干扰结果判断的活动。
2. 在判断结果时,要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红肿,根据红肿的直径来判断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
一般来说,阳性反应是指注射部位出现直径≥5mm的红肿。
3.阳性结果可能表示被试者曾经感染过结核菌,或正在患有活动性结核病。
这时需要进一步进行结核病的相关检查,如胸部X光片、痰液检查等。
4.阴性结果可能表示被试者没有感染结核菌,但也有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状态较差或感染疾病导致免疫反应不佳。
需要综合其他临床表现来判断。
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结核病筛查方法,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结核菌素试验的阳性结果不能单独用于诊断结核病,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
此外,结核菌素液注射后可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不适感,但一般来说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总之,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结核病筛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病史资料进行综合评估。
结核菌素试验使用指导概述

精品医学ppt
3
一、结核菌素的简史
❖ 1928年美国P.B.Seibert从结核菌培养液中制成了一种纯 蛋白衍生物结核菌素(PPD)。
❖ 1941年美国研制成功一种标准纯蛋白衍生物结核菌素 (PPD-S)。
❖ 1958年丹麦研制成了更纯、更浓的纯蛋白衍生物结核菌素 (PPD-RT23),为WHO推荐制剂; 注:日本生产的PPD称为PPDS
操作前制备 ❖ 1、物品准备 ❖ 1)、测量卡尺(或小塑料尺); ❖ 2)、标记硬结边缘的圆珠笔; ❖ 3)、1毫升一次性蓝芯注射器;4-5号针头; ❖ 4)、75%消毒酒精及消毒棉签; ❖ 5)、结核菌素试剂;
精品医学ppt
11
❖ 6)、携便式冰桶或冰包;健康教育材料; ❖ 7)、结核菌素测试记录表等; ❖ 8)、应急处理器材及药品等。 2、操作者准备 ❖ 核对结核菌素试剂品名、剂量及有效期,如有沉淀、安瓿
用于临床诊断。
精品医学ppt
7
三、适用范围
1、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调查 2、结核病患者的辅助诊断 3、结核病公共卫生事件中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 4、特殊人群的健康体检 5、预防性治疗对象的筛查:为了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对结核感染者
进行化学预防性治疗是一个重要举措。
6、卡介苗接种者的筛选及接种后的阳转率考核 :如出生时
精品医学ppt
14
❖ 3.记录:首先记录硬结的横径,再记录硬结的纵径,以毫米 数表示。局部有水疱、坏死、溃疡、双圈、淋巴管炎等记录 在硬结毫米数的后面。如:硬结横径为16mm,纵径为 18mm,有水疱,则记录为“16×18,水疱”。
❖ 4.PPD硬结反应:以硬结平均直径表示。硬结平均直径= (横径+纵径)÷2。如上例:PPD反应大小为:(16+18) ÷2=17mm,我国和英国PPD测量均采取此种方法。荷兰 和美国采取最大横径法。在阅读人技术稳定,不同阅读人技 术水平相当前提下,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然而,对于不同阅读人技术有差异的情况下,以针眼为中心 的横竖平均直径法,操作规范,可以减少误差,且更方便和 简易。因此,历年来我国一直采取横竖平均直径法测量PPD 的大小。
结核菌素(PPD)试验操作

结核菌素(PPD)试验操作
结核菌素(PPD)试验
【目的】测定人体是否感染过结核杆菌。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PPD、1ml注射器及4~5号针头、安尔碘、无菌纱布、棉签、砂轮、弯盘、医嘱执行单、笔、手表。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1.告知患者注射部位不可揉、擦、抓,以免局部感染,避免肥皂水刺激。
2.告知患者及家属皮试观察时间为48~72小时。
如有不适,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
2.药液必须现配现用。
3.按时观察结果。
判断结果时必须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被试验者手臂肌肉要放松。
【相关知识】
1.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溶液皮试浓度;0.1ml含有5IU。
2.注射部位:左/右前臂屈侧中部没有瘢痕处。
3.皮试观察时间:48~72小时观察皮试结果。
4.结果判断
阴性反应无硬结或硬结直径≤4mm。
阳性反应硬结直径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或局部有水泡、出血、坏死及淋巴管炎者为强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58年丹麦研制成了更纯、更浓的纯蛋白衍生物结核菌素 (PPD-RT23),为WHO推荐制剂; 注:日本生产的PPD称为PPDS
4
二、目前我国常用的结核菌素种类
5
1、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 OT):是从 生长过结核菌的液体培养基中提炼出来的结核菌 代谢产物,经过灭菌、浓缩形成原液,使用时再 稀释成一定倍数(通常是2000倍)。主要成分 有:(1)结素蛋白;(2)菌体自溶成分;(3) 菌体代谢产物;(4)培养基成分。
苗。
8
四、发生机制
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致敏淋巴细胞和巨噬 细胞积聚在真皮的血管周围,分泌TH1类细胞因 子IFN—r,诱发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高,在 注射局部形成硬结所致。结素反应属于迟发型 变态反应(IV)。 所谓迟发型变态反应(IV):结核杆菌侵入人体 后4—8周,身体组织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 发生的敏感反应。此时做结核菌素试验即呈阳 性反应。
疤痕,血管和皱褶。如近期(2周内)已做过结核菌素皮 肤试验,则选择在第一次注射部位斜上方3-4cm处,或 取右前臂。 ❖ 2.局部消毒:用75%酒精消毒皮肤。 ❖ 3.皮内注射:待酒精蒸发干燥后,用1ml注射器吸取0.1 毫升PPD,刻度和针孔斜面一致向上;托住被试验者的 前臂并绷紧皮肤;将针尖平放在绷紧皮肤上,稍向下压, 呈5°-10°角刺入皮内,不见针孔即可;一手固定针头, 一手推药,缓慢准确地注射0.1ml(含5IU PPD或2IU PPD),呈直径约为6-10mm大小白色隆起,不要揉摩, 将针稍捻转后退出。 ❖ 4.注射后观察:注射后嘱受试者原地休息,观察30分钟 后,如无不适方可离开。
9
五、结核菌素试验方法
1、试验方法分类 ❖ 皮上划痕法(Pirquet) ❖ 软膏粘贴法(Moro) ❖ 皮上多刺法(Heaf) ❖ 皮内注射法(C.Mantoux)
10
结核菌素皮内注射法操作
❖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方法为皮内注射法(Mantoux法)。 这是国际通用的标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方法。该方法反 应比较敏感,注射剂量准确。
破损及过期者不得使用; ❖ 操作者洗手并戴上手套; ❖ 确认受试者信息,向受试者解释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
目的; ❖ 告知受试者不要在注射后在注射部位洗、擦,并保持局部
干燥、清洁; ❖ 告知受试者局部出现瘙痒、红肿、水疱时的处理方法,在
注射后48到72小时返回看结果。
12
皮内注射操作步骤 ❖ 1.注射部位选择:位于左前臂掌侧中下1/3交界处,避开
❖ 1890年首先公布发现结核菌素。该年4月4日罗 伯特·柯赫在第10届世界医学会上讲演发表发现 一种可以预防豚鼠结核病,并有治疗作用的物质。
❖ 1891年柯赫明确这种液体是结核菌的培养滤液, 并命名为结核菌素。
❖ 1908年发现结核菌素试验方法(C.Mantoux)。
3
一、结核菌素的简史
❖ 1928年美国P.B.Seibert从结核菌培养液中制成了一种纯 蛋白衍生物结核菌素(PPD)。
7
三、适用范围
1、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调查 2、结核病患者的辅助诊断 3、结核病公共卫生事件中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 4、特殊人群的健康体检 5、预防性治疗对象的筛查:为了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对结核感染
者进行化学预防性治疗是一个重要举措。
6、卡介苗接种者的筛选及接种后的阳转率考核 :如出生时
没有接种卡介苗,其补种原则是:未能在出生时接种卡介苗的小 于3个月龄儿童可直接补种卡介苗;3月龄-3岁儿童需进行结核菌 素皮肤试验,阴性者补种卡介苗;满4岁及以上儿童不予补种卡介
13
(三)结果检查与记录 ❖ 1.观察时间:根据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反应过程,
一般于注射后8-12小时局部开始出现红肿, 48-72小时反应达高峰,试验局部出现硬结。 因此,以注射后72小时观察结果最佳。 ❖ 2.硬结的测量:测量前首先找到注射针眼,然 后用食指从红晕周边向中心轻轻触摸,找到硬 结边缘,确定横径和纵径测量点,并用透明的 毫米尺测量。如果硬结边缘不清楚,需要轻触 确定边缘后,用笔作标记,再进行测量。
结核菌素试验使用指导
1
前
言
❖ 结核菌素试验是诊断结核感染的特异方法,是结核病流 行病学调查、卡介苗接种、化学预防对象的筛选、临床 医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等不可缺少的应用技术之一。
❖ 结核菌素试验是用结核菌素来测定机体能否引起皮肤迟 发超敏反应的一种实验,以判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 无免疫力。
2
一、结核菌素的简史
14
❖ 3.记录:首先记录硬结的横径,再记录硬结的纵径,以毫米 数表示。局部有水疱、坏死、溃疡、双圈、淋巴管炎等记录 在硬结毫米数的后面。如:硬结横径为16mm,纵径为 18mm,有水疱,则记录为“16×18,水疱”。
❖ 4.PPD硬结反应:以硬结平均直径表示。硬结平均直径= (横径+纵径)÷2。如上例:PPD反应大小为:(16+18) ÷2=17mm,我国和英国PPD测量均采取此种方法。荷兰 和美国采取最大横径法。在阅读人技术稳定,不同阅读人技 术水平相当前提下,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然而,对于不同阅读人技术有差异的情况下,以针眼为中心 的横竖平均直径法,操作规范,可以减少误差,且更方便和 简易。因此,历年来我国一直采取横竖平均直径法测量PPD 的大小。
6
2、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更为精纯, 为纯结素,不产生非特异性反应。其制作过程: 菌株→培养→灭菌、滤过→浓缩→盐析、脱盐→ 干燥、保存→分装。PPD-RT23是由丹麦制造供 应世界许多国家使用,已经取代OT。我国从人型 结核菌制成PPD(PPD-C),又从卡介苗制成卡 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PPD),0.1ml为5IU 用于临床诊断。
操作前制备 ❖ 1、物品准备 ❖ 1)、测量卡尺(或小塑料尺); ❖ 2)、标记硬结边缘的圆珠笔; ❖ 3)、1毫升一次性蓝芯注射器;4-5号针头; ❖ 4)、75%消毒酒精及消毒棉签; ❖ 5)、结核菌素试剂;
11
❖ 6)、携便式冰桶或冰包;健康教育材料; ❖ 7)、结核菌素测试记录表等; ❖ 8)、应急处理器材及药品等。 2、操作者准备 ❖ 核对结核菌素试剂品名、剂量及有效期,如有沉淀、安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