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2年统计基础知识及统计实务复习资料及答案

2022年统计基础知识及统计实务复习资料及答案

记录基本知识与记录实务(按学习指引整顿旳复习资料及计算题)一、单选题:1.要理解某工业公司职工旳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B)。

A.该工业公司旳所有职工B.该工业公司旳每一种职工C.该工业公司每一种职工旳文化限度D.该公司所有职工旳平均文化限度2.一种总体(D)。

A.只能有一种标志B.可以有多种标志C.只能有一种指标D.可以有多种指标3.对某市工业公司职工状况进行研究,总体是(B)。

A.每个工业公司B.该市所有工业公司C.每个工业公司旳所有职工D.该市所有工业公司旳所有职工4.记录调查所收集旳资料可以是原始资料,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旳关系是(A)。

A.次级资料是从原始资料过渡来旳B.两者不相干C.原始资料就是次级资料D.次级资料质量上次于原始资料5.记录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旳标志是(D)。

A.与否进行登记、计量B.与否按期填写调查表C.与否制定调查方案D.与否对所有构成总体旳单位进行逐个调查6.按调查登记旳时间与否持续,记录调查可分为持续调查和不持续调查。

下述调查中属于持续调查旳是(D )A.每隔进行一次人口普查B.对大学毕业生分派状况旳调查C.对近年来物价变动状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D.按旬上报钢铁生产量7.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旳关系是(B)。

A.两者是一致旳B.两者有时是一致旳C.两者没有关系D.调查单位不小于报告单位8.国内旳记录报表(B)。

A.都是全面记录报表B.目前大多是全面记录报表C.目前大多是非全面记录报表D.只有个别单位填报9.对1990年6月30日24时旳全国人口进行逐个调查,这是(C )。

A.定期调查方式B.记录报表制度C.普查D.典型调查10.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种大钢铁基地,理解国内钢铁生产旳基本状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B)。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11.在记录分析中,需要已婚人口数和未婚人口数指标,则相应旳调查标志是(A)A.婚姻状况B.已婚人口数C.未婚人口数D.已婚及未婚人口数12.普查是(B)。

2022年电大《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2022年电大《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2022年电大《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2022年电大《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2.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文化程度)3.统计的认识过程是(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全)4.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的标志是(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11.下列属一性调查的是(全国实有地面积)5.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调查,因经,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对全全的人口进行普查)6.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关系是(二者有时是一致的)7.统计报表报送周期不同,报表所反映的指标项目有不同的详细程度,一般,周期越短,则报告的指标项目(越少)10.下列属于专门调查的是(普查)8.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9.典型调查是从被调查对象中(按照调查目的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12.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晒期限为(一个月)13.调查期限是指(进行调查登记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时间)14.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该市所有自行车)15.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报告单位是(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的人)16.某市统计局欲对该市职工2006年8月15日至21日一周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查,要求此项调查在9月底完成。

调查时间是(8月15日至21)17.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18.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确定(组距)19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复合分组)20.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数列是指(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21.某企业职工月工资收入最高者为4260元,最低者为2700元,据此分为六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260)22.在分组时,如遇以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集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将此值归人作为下限的那一组)2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230元)24.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主要区别在于(各自采用分组标志个数不同)25.总量指标(反映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某种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或总水平)2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27.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产品成本降低2%,实际降低7%,,则其单位成本核算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94.9%)28.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甲数列平均数的代高于乙数列)29.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30.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了46619亿元,2002年全国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为5948.9亿,等等(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31.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人均GDP)32.某建设施工队盖一栋大楼,计划320天完成,实际290就完在了,若求计划完成程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计划完成程度为90.63%。

初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复习题及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复习题及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复习题及答案2017初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复习题及答案复习题一:多选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

多选或错选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在无多选和错选的情况下,每选对一项得0.5分。

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统计调查中的非全面调查有( )。

A、非全面统计报表B、普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E标准答案: a, c, d, e本题分数: 2.00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 0 分2、分析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包括( )。

A、发展水平B、发展速度C、增长量D、平均发展水平E、一般平均数E标准答案: a, c, d本题分数: 2.00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 0 分3、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差别有( )。

A、可能的样本数目不同B、抽样误差的大小不同C、抽样误差的计算公式不同D、前者属于随机抽样,后者属于非随机抽样E、两者都必须考虑抽取样本的顺序E标准答案: a, b, d, e本题分数: 2.00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 0 分4、统计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 )。

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D、最小平方法E、按月(季)平均法标准答案: a, b, d5、影响抽样误的主要因素有( )。

A、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B、样本容量C、抽样方法D、抽样组织形式E、估计的可靠性和准确度的要求标准答案: a, b, c, d6、消费者收入变化对需求影响的一般情况是( )。

A、收入增加,需求增加B、收入减少,需求增加C、收入增加,需求减少D、收入减少,需求减少E、收入不变,需求减少标准答案: a, d7、下面属于公共产品的是( )。

A、国防B、公安C、公路D、义务教育标准答案: a, b, c, d, e本题分数: 2.00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 0 分8、一个经济社会实现均衡的条件是( )。

《统计基础与实务》答案

《统计基础与实务》答案

第一章一、不定项选择题1.D 2.D 3.D 4.D 5.D6.A 7.ABCD 8.BCD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简答题1.答:(1)数量性:数量性是指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分别是数量多少、数量间的关系、质与量互变的界限和规律性。

(2)总体性:总体性是指在统计工作中,通常将社会经济现象看作一个整体现象。

(3)具体性:具体性是指统计数据都是在一定的地点、时间、条件下发生的。

(4)社会性:在统计中必须考虑社会角色。

2.答: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②标志中的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不存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③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以直接取得;而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

④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而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有时间、地点、范围。

(2)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的联系主要包括以下两点:①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个体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它既可是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也可是个体数的总和。

②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3.答:(1)按对象性质分类:按对象性质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

(2)按取值依据分类:按取值依据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3)按功能分类:按功能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

(4)按内容分类:按内容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5)按数量对比关系分类:按数量对比关系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类。

4.答:统计方法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和归纳推断法等。

(1)大量观察法就是对所要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事物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以反映总体数量的特征。

统计基础知识和统计实务期末复习

统计基础知识和统计实务期末复习

C:民办教师 D:借用的外单位人员E:在本单位劳动的实习生四、分析计算题1.某班56名学生统计学课程考试成绩分布情况如下:请根据资料回答1上述数列属于2上列数列中的变量是3上述数列中人数是4各组的频率分别为5从表中可看出成绩为80-90分的学生人数为11人,该人数包括1A:单项式数列 B:品质数列 C:不等距数列 D:等距数列答案D2A:成绩 B:学生人数 C:成绩的具体数值 D:学生人数的具体数值答案A3A:变量 B:频数 C:变量值 D:分组标志答案B4A:6 14 22 11 3 B:55 65 75 85 95C: D:6 8 8 11 8答案C5答案AA:成绩为80分的学生人数 B:成绩为90分的学生人数C:既包括成绩为80分的学生人数也包括成绩为90分的学生人数D:不包括成绩为80分的学生人数也不包括成绩为90分的学生人数2.某商场出售三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额资料如下表:请根据资料回答:1计算三种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应采用的平均数计算方法是2三种商品的销售量为3三种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为1答案DA:简单算术平均 B:加权算术平均 C:几何平均 D:调和平均2答案CA:甲商品10万公斤,乙商品8万公斤,丙商品6万公斤B:甲商品公斤,乙商品公斤,丙商品6公斤C:甲商品万公斤,乙商品万公斤,丙商品6万公斤D:甲商品10公斤,乙商品8公斤,丙商品6公斤3答案BA:16元/公斤 B:元/公斤 C:15元/公斤 D:18元/公斤2.某厂生产某种产品,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0元,本年度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而实际单位成本降低了8%,同时,计划规定该厂本年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而实际提高了15%.请回答4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5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4答案DA:160%,超额60%完成计划 B:%,没完成计划C:%,超额%完成计划 D:%,超额%完成计划5答案AA:%,超额%完成计划 B:150%,超额50%完成计划C:94%,没完成计划 D:94%,超额6%完成计划3某企业A、B、C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表:若根据上表资料编制三种产品的总成本指数、成本总指数、产量总指数,并分析由于单位产品成本和产量变动对产品总成本的影响,请回答下述问题:1总成本指数为2产量总指数为3成本总指数为4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5产量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1答案AA:% B:% C:% D:%2答案BA:% B:% C:% D:%3答案BA:% B:% C:% D:%4答案CA: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动,使总成本增长%,增加2117元B: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动,使总成本增长%,增加2400元C: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动,使总成本下降%,减少2000元D: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动,使总成本下降%,减少1235元5答案AA:由于产量的变动,使总成本增长%,增加4700元B:由于产量的变动,使总成本增长%,增加4650元C:由于产量的变动,使总成本下降%,减少4087元D:由于产量的变动,使总成本下降%,减少4050元4.某集团公司2008年销售额资料如下表:单位:万元。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单项选择题1. 投资效益指标反映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1. 统计的认识过程是:D 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1. 在研究某工业企业职工情况时,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民族1. 某商业企业共有职工65人,要了解其职工的学历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B 该商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1. 竣工房屋价值一般按D结算价格计算2. 对北京市的机动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北京市所有机动车2. 某市工业企业2008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一个月2. 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对全国的人口进行普查3. 统计整理主要是整理: C 原始调查资料3. 某公司职工人均工资最高为1170元,最低为860元,据此分为五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623. 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如重叠,则: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4. 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它们的标准差为和,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4. 某建设施工队盖一栋大楼,计划280天完成,实际255天就完成了,若求计划完成程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计划完成程度为%,超额%完成了计划4. 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46619亿元;2002年全国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为亿元;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亿元;2003年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亿元.以上总量指标依次为:C 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5. 以1980年为基期,2006年为报告期,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应开: C26次方5. 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5%,职工工资水平提高2%,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 %5. 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D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6. 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称为:总指数6. 若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指数: B 降低6. 统计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作用是: B 反映通货膨胀程度7. 下列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D简单随机抽样7. 某商品的100件样品中,测得的优质品为98件,则样本优质品成数为:98%7.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误差:与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成正比8. 一些经常性的说法,如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等,采用的是:对比分析法8. 年距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去年同期水平之比8. 在分析婴儿出生率与奶粉厂商效益的关系时,常采用:D相关分析法9. 负责统一组织普查数据质量抽查工作的是 D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9. 负责管理和协调部门统计调查制度的是:国家统计局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现行周期性普查项目的是:第三产业普查10. 单位代码中,无属性的数字位数为8位,校验码位数为:1位10. 单位代码中,无属性的数字位数为8位,校验码位数为:1位10. 按照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房地产业属于C第三产业10. 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的规定,划分企业规模的对象是: A法人企业11.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C多产业法人单位11. 在普查年份,基本单位统计的调查方法采用:全面调查11. 基本单位按其作用和性质不同,划分为: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12. 运输业统计中的货运量统计不包括:运送货物次数12.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通常称为: D 毛利12. 计算工业总产出一般采用: D 工厂法13. 目前能源统计指标以: B 实物量指标为主13. 能源购进量的核算原则之一是 A谁购进谁统计13. 某工业企业某月份各种能源消费量(包括自产自用的二次能源)折合标准煤共计40吨,经加工转换产出的二次能源折合标准煤8吨,则该企业该月份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2吨14. 下列项目中不计入事业单位经营税金及附加的是:所得税14. 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A 现金14. 既表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又反映企业最终财务成果的是: B 利润总额15. 为避免从业人员的重复和遗漏,各单位在计算从业人员时,应遵循的统计原则是: B 谁支付劳动报酬谁统计15. 按照现行劳动统计制度规定,下列各项中应列入奖金统计的是: D劳动竞赛奖15. 我国城镇失业人员统计中,列为失业人员的最低年龄限制为:16岁多项选择题1. 通过调查一汽、二汽、上汽等几个大型汽车生产企业来了解我国汽车工业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属于B重点调查 E非全面调查1.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商品零售额 B工龄 C计划完成百分数 D合同履约率1.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我国统计的基本任务是A 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B 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C 提供统计资料D 提供统计咨询意见E 实行统计监督1. 统计分析的程序包括A确定分析课题、拟定分析提纲 B搜集、整理统计资料C编制统计分析表 D进行系统分析 E撰写统计分析报告2. 原始记录必须具备的特点是B最初性 D直接性2. 组中值的计算公式为A组中值=(上限+下限)÷2 D组中值=下限+(上限-下限)÷2E组中值=上限-(上限-下限)÷22. 将某班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为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共5个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第一组的假定下限是50 C相邻组组限是重叠的E第二组和第四组的组距相等3.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我国人口密度132人/平方公里 C北京地区职工平均工资9464元/人E钢材利用率%3. 按统计指标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来划分,统计指标可分为:B总量指标 D相对指标 E平均指标3. 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就可计算:A 平均发展速度B 定基发展速度4. 假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则说明B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可能超过%C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可能低于%D总体上看,零售物价上涨了%4. 下列关于时间数列的表述,正确的是:A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之和D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积E 发展速度减去1就是增长速度4. 下列关于平均指数的描述,正确的有A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 C是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D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指数形式 E可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来使用5.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A样本单位数 B总体标志变异程度 C抽样组织方式 D 抽样方法5. 抽样调查的特点是B 在时间紧的情况下,不可能采用普查方法,抽样调查时效性强D 抽样调查的费用低于普查费用E 对一些产品进行破坏试验以检验总体的性能时,只能采取抽样调查5. 统计分析的特点有A 数据性C 目的性E 时效性6. 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A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B 部门统计报表制度C 地方统计报表制度6.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习惯上所称的工业包括的行业门类有C采矿业 D制造业 E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 现行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分为C周期性普查制度 D经常性调查制度 E非经常性调查制度7. 在对工业和建筑业企业划分规模时所依据的指标有A从业人员数C销售额E资产总额7. 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A 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C 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D 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7. 依照国家统计局制订的关于统计上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非公有控股济包括A私人控股 D港澳台商控股 E外商控股8. 下列生产活动属于能源加工、转换的有A 用蒸馏的方式将原油炼制成汽油B 用筛选、水洗的方式将原煤洗选成洗煤C 以焦化的方式将煤炭高温干馏成焦炭D 将煤炭、重油等转换为电力和热力E 经过裂化,将重质石油转换成轻质石油8. 下列纳入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统计的有A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的能源B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的能源C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E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的能源8. 生产活动价值量统计中,总产出包括A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的价值B一定时期内提供的全部服务的价值C固定资产折旧价值D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E生产活动的新增价值9. 福利统计中,福利费包括A离退休金 B丧葬费 C抚恤金 D困难补助 E医疗卫生费9. 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有A 短期借款 B应付股利 C应交税金 E应付工资9. 现行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范围包括固定资产的B更新 C改建 D扩建 E新建10. 下列属于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构成的是A 计时工资B 计件工资C 奖金D 津贴和补贴10. 单位从业人员包括A在岗职工 B再就业的退休人员 C民办教师 D借用的外单位人员10. 投资经济效益统计中常用的指标是A单位生产能力投资 B生产能力利用率 C投资回收年限D投资回收率E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 依照国家统计局制订的关于统计上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非公有控股经济包括:A 私人控股 D 港澳台商控股 E 外商控股判断题1. 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1. 某工业企业作为总体单位时,该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统计指标;若该企业作为总体,则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数量标志.×1. 要想通过非全面调查来取得全面资科,应选用典型调查方法.×1. 使用动态分析法要注意历史数据的可比性,指标的口径可以不要求一致.×2. 统计报表是按国家有关法规颁布的,是必须履行的义务.故各级领导部门需要统计资料时,都可以通过颁布统计报表来收集.×2. 对连续变量数列,既可以编制成单项式变量数列,也可以编制成组距式变量数列.×2. 在统计分组中,频数实际上是各组标志值的加权,用以权衡各组作用的大小.√3. 标准差愈大说明标志变动程度愈大,因而平均数代表性愈大.×3.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受变量值大小的影响,二是受权数的影响.√3. 在实际统计工作中,为消除长期趋势的影响,常计算年距增长量、年距发展速度和年距增长速度.×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属于静态指数.×4. 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1.√5. 有些调查必须也只能使用抽样调查.√4. 指数都是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5. 比例分析法的优点是简单实用,但在分析比例结构时,不能就数字论数字,要联系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5. 重复抽样情况下,总体单位数在每一次抽取时都是相同的.√6. 部门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局有关部门实施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工作业务方案.×6.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是由国家统计局制订的.×6. 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0的年份实施.×7. 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是产业活动单位的必备条件.×7. 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7. 统计分类标准不适用于重点调查. ×8. 工业产品销售率是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总产出的比率.√8. 中间投入的计算范围可以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不一致.×8. 目前能源统计指标以价值量为主.×9. 长期职工是指用工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职工.×9. 资产按其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和递延资产等.√9. 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先行指标.√9. 资产按其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和递延资产等.√10. 如果工业企业所属的车队是独立核算企业,其消费的成品油应统计为交通运输业企业消费.√10. 单价法和部位进度法是计算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的基本方法.√10. 竣工房屋价值不包括跨年施工的房屋在本期以前完成的价值.×案例分析题1. 某集团公司2008年销售额资料如下表:(单位:万元)请回答:(1)该集团公司2008年销售额数列属于(2)2008年该集团公司年平均销售额为()万元.(3)计算2008年该集团公司年平均销售额的方法称为(4)为了更真实地反映该集团公司销售额的变动情况,应尽可能地收集(5)已知该集团公司2008年四个季度的实际销售额分别是亿,亿,亿,亿,计划销售额分别是亿,亿,亿,亿,则该集团公司2008年销售额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1) D间隔不等的间隔时点数列 (2)C(3) B加权序时平均法(4) A月度数据(5)C%2. 某公司于2005年初建,注册资本金为50万元,而实际投入资本为30万元.经营一年后,2006年该公司按国家规定从利润中提取资本公积金6万元,并有未分配利润5万元.请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企业所有者权益等于(2)企业所有者权益不包括(3)该公司2006年所有者权益为()万元.(4)如果该公司为进一步扩大业务,从银行借款20万元,那么该公司所有者权益(5)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不可辨认无形资产的有(1). A资产-负债 (2). D分配利润 (3). C41(4). B为21万元 (5). C商誉3. 某商场出售三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额资料如下表:请根据资料回答:(1)计算三种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应采用的平均数计算方法是(2)三种商品的销售量为(3)三种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为2.某厂生产某种产品,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0元,本年度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而实际单位成本降低了8%,同时,计划规定该厂本年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而实际提高了15%.请回答(4)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5)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1)D 调和平均(2)C 甲商品万公斤,乙商品万公斤,丙商品6万公斤(3)B 元/公斤(4)D %,超额%完成计划(5)A %,超额%完成计划4. 某工业企业报告期内劳动者报酬为310万元,生产税为120万元,财政补贴为30万元,所得税为2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为45万元,营业盈余为60万元,且已知增加值率为中间投入率的两倍.请回答:(1)该企业报告期增加值为()万元.(2)该企业报告期中间投入为()万元.(3)该企业报告期总产出为()万元.(4)该企业增加值率为()(5)下列关于增加值的表述中,()是错误的.(1)A 505(2)B (3)D (4)A %(5)D 生产法增加值一般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5. 已知某地区某年有关经济发展的综合统计资料如下:①农业总产出为125亿元,其中间投入为45亿元;②工业总产出为40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200亿元;③建筑业总产出为15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90亿元;④运输邮电业总产出为11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70亿元;⑤贸易、餐饮业总产出为10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50亿元;⑥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为9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30亿元;⑦非盈利性服务业经常性费用支出为35亿元,固定资产价值为100亿元,虚拟折旧费按固定资产价值的5%计算;⑧全地区劳动者报酬为420亿元,固定资产消耗为70亿元,生产税收入为150亿元,生产补贴为60亿元,营业盈余为50亿元.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该地区生产总值(GDP)可采用的方法有(2)该地区农业增加值为()亿元(3)该地区生产总值(GDP)为()亿元.(4)该地区工业增加值率为(5)收入法增加值由()组成.(1) 生产法、收入法(2) 45(3) 630(4) 50%(5) 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6. 某班56名学生统计学课程考试成绩分布情况如下:请根据资料回答(1)上述数列属于(2)上列数列中的变量是(3)上述数列中人数是(4)各组的频率分别为(5)从表中可看出成绩为80-90分的学生人数为11人,该人数包括(1).D等距数列 (2).A成绩 (3).B频数(4).C (5).A成绩为80分的学生人数7. 某企业A、B、C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表:若根据上表资料编制三种产品的总成本指数、成本总指数、产量总指数,并分析由于单位产品成本和产量变动对产品总成本的影响,请回答下述问题:(1)总成本指数为(2)产量总指数为(3)单位成本总指数为(4)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5)产量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1) A% (2) B% (3) B%(4) C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动,使总成本下降%,减少2000元(5) A由于产量的变动,使总成本增长%,增加4700元。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备注:本部分只包括《统计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16分)1.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身高B.工资C.年龄D.文化程度2.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是指( )。

A.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C.统计年鉴上发布的资料D.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3.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是( )。

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4. 对某工厂工人先按工种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按数量标志分组D.以上都不对5. 划分组限时,如果相邻组的上下限重叠,则()。

A.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B.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C.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D.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6. 甲、乙两企业,甲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1800元,乙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2500元,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360元和430元,则( )。

A.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B.乙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C.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相同D.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无法比较7.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洗衣机拥有量为42.98台。

这一指标是()。

A.比较相对指标B.平均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总量指标8. 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平均指标时间数列B.相对指标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9. 已知最初水平、最末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

A.水平法B.累计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加权算术平均法10. 某企业2007年总生产成本比2006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A.25%B.2%C.75%D.20%11.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统计基础与实务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统计基础与实务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统计基础与实务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 )(1.0)参考答案:对2.对同一总体各单位标志值进行平均时,以次数为权数与以次数比重为权数,结果是不等的。

( )(1.0)参考答案:错3.2014年按实际汇率计美国人均GDP和中国人均GDP分别是57 045.46美元和8211.49美元。

人均GDP是平均指标。

( )(1.0)参考答案:错4.只要有数据的地方,就离不开统计。

()(1.0)参考答案:对5.调查表可以分为单一表和一览表。

( )(1.0)参考答案:对6.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 )(1.0)参考答案:错7.统计报告撰写者要选择适合自己撰写的题目和有新意、有价值的题目。

( )(1.0)参考答案:对8.组距数列条件下,众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众数组相邻两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1.0)参考答案:对9.标志变异指标既反映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共性,又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

( )(1.0)参考答案:错10.2014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9.2:42.6:48.2,这属于比较相对指标。

( )(1.0)参考答案:错11.总体的同质性和个体的变异性是进行统计核算的条件。

( )(1.0)参考答案:对12.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 )(1.0)参考答案:错13.连续性变量只能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离散型变量既可以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也可以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 )(1.0)参考答案:对14.增长速度的指标数值总是一个正数。

(1.0)参考答案:错15.相邻的累积增长水平之差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水平。

(1.0)参考答案:错16.统计分布是指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

( )(1.0)参考答案:对17.在对比两个不同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散心度时,应采用标准差而不是全距或平均差指标进行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课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1.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身高B.工资C.年龄D.文化程度2.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是指( )。

A.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C.统计年鉴上发布的资料D.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3.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是( )。

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4. 对某工厂工人先按工种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按数量标志分组D.以上都不对5. 划分组限时,如果相邻组的上下限重叠,则()。

A.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B.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C.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D.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6. 甲、乙两企业,甲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1800元,乙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2500元,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360元和430元,则( )。

A.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B.乙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C.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相同D.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无法比较7.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洗衣机拥有量为42.98台。

这一指标是()。

A.比较相对指标B.平均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总量指标8. 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平均指标时间数列B.相对指标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9. 已知最初水平、最末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

本文来自欢迎访问嘉华学苑!,原文地址:http://10.66.152.36 A.水平法B.累计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加权算术平均法10. 某企业2007年总生产成本比2006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A.25%B.2%C.75%D.20%11.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A.基期销售量B.报告期销售量C.计划期收购量D.报告期收购量1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误差()。

A.与样本单位数目无关B.不受抽样组织方式的影响C.与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有关D.不受抽样方法的影响13. 对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进行调查时,按平原、丘陵、山区分组来抽选样本单位,此种抽样方法是()。

A.整群随机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多阶抽样D.分层随机抽样14. 环比发展速度是()。

A.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B.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比C.报告期水平与去年同期水平之比D.报告期水平与去年水平之比15. 目前流行的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序、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评价采用的是()。

A.对比分析法B.比例分析法C.因素分析法D.综合评价分析法16. 负责管理和协调部门统计调查制度的机构是()。

A. 国务院B. 国务院各部门C. 国家统计局D. 各部门综合统计机构1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统计调查报表法定标识的是( )。

A.表号 B. 有效期限C.批准文号/备案文号 D. 填报时间18.按照《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

A. 建筑业B.金融业C. 房地产业D. 教育19.按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全部企业划分为( )。

A. 3个大类,6个中类B. 3个大类,16个中类C. 6个大类,6个中类D. 6个大类,16个中类20. 我国的基本单位按其作用和性质不同,划分为( )。

A. 机构单位和活动单位B. 主营单位和附营单位C. 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D. 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21.下列关于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产业活动单位与法人单位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B. 位于一个地点并从事单一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同时也是产业活动单位C. 一个法人单位至少应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D. 三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多产业法人单位22.增加值是下列哪一个选项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A.所有常住单位 B.所有经济活动单位C.所有基本统计单位D.所有法人单位23. 批发零售业总产出,通常称为( )。

A.商品销售总额B.商品零售总额C.商品销售利润D.毛利24. 目前能源统计指标以下列哪个选项的指标为主?()A.价值量指标B.实物量指标C.购进量指标D.消费量指标25. 能源购进量的核算原则之一是( )。

A.谁购进谁统计B.谁管理谁统计C.谁销售谁统计D.谁加工谁统计26. 下列哪项财务统计主要反映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分配情况?( )A.企业资产B.增值税C.工资和福利D. 企业损益27. 下列项目中不计入事业单位经营税金及附加的是( )。

A.资源税B.所得税C.城市维护建设税D.营业税28.按照现行国家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包括在单位从业人员中的是()。

A.个体经营户B.借用的外单位人员C.再就业的退休人员D.兼职人员29. 已知某城镇失业人数为3200人,就业人数为36800人,则该城镇失业率为( )。

A.9%B.8.7%C.9.5%D.8%30. 下列各项中,不包括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内容中的是()。

A.房屋基础和结构建设B.房屋内水、电、暖、卫工程建设C.单纯土地交易活动D.房屋装修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20道题,共40分)1. 统计的工作过程一般包括()。

A.统计设计B.统计预测与决策C.统计调查D.统计整理E.统计分析2.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全国人口数是总体B.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65岁以上的人口数是统计指标E.人口的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3. 下列调查方式属于面谈访问法的有()。

A.电话访问B.邮寄访问C.入户访问D.街上拦截访问E. 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ATI)4.在组距数列中,关于组中值的表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是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B.当各组内标志值均匀分布时,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C.在开口组中无法确定D.在开口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E.是该组的上限值5. 下列指标中,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有( )。

A.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B.2006年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为72.6%C.2005年中国人口密度比美国高325%D.2005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04680元/人年E.我国2007年每万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26.3张6.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A.工资总额10656.2亿元B.职工平均工资9464元C.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9403.6亿元D.我国人口密度132人/平方公里E.钢材利用率87.5%7. 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A.全国四次人口普查数B.某省近5年钢铁产量C.某市近5年企业数D.某商场各季末商品库存量E.某商场1990—2006年商品销售额8. 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产品销售量指数B.产品成本指数C.工业总产出指数D.消费者价格指数E.职工人数指数9. 下列有关概率抽样的叙述,正确的有()。

A.可分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B.样本单位的抽选以无目的、随意的方式进行C.每个总体单位都有机会被选入样本D.总体中每个单位的入样概率都相等E.从总体中随机抽选样本单位10. 统计分析的特点有()。

A.数据性B.目的性C.时效性D.广泛性E.精确性11. 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 )。

A.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B. 行业统计报表制度C.部门统计报表制度D.地方统计报表制度E. 产业统计报表制度12. 我国目前的周期性普查项目包括( )。

A. 基本单位普查B. 人口普查C.农业普查D. 经济普查E. 第三产业普查13. 对批发业企业划分规模时所依据的指标有( )。

A. 从业人员数B. 营业面积C. 销售额D. 利润总额E. 资产总额14. 法人单位一般包括( )。

A. 企业法人B. 事业单位法人C. 机关法人D. 社会团体法人E. 经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其他法人15. 在批发零售业商品库存价值量统计中,下列哪些选项应计为库存商品?( )A.已计入购进而未运到本企业的商品B.存放在本企业货场的商品C.本企业寄放在他处的商品D.挑选、整理、包装中的商品E.代其他单位购进尚未交付的商品16.下列属于非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统计的有( )。

A. 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能源B. 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的能源C. 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机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的能源D. 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E.其他非生产消费的能源17. 流动资产包括( )。

A.现金和存款B.长期投资C.应收及预付款D.存货E.递延资产18. 增值税是以法定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税率分别为( )。

A.4%B.6%C.10%D.13%E.17%19. 下列属于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构成的有( )。

A.计时工资B.计件工资C.奖金D.津贴和补贴E.出差伙食补助费20. 房地产开发投资按工程用途分为( )。

A.住宅B.商业营业用房C.经济适用房D.办公楼E.其他三、判断题(判断对错,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将各题答案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14道题,共14分)1. 某工业企业作为总体单位时,该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标志;若该企业作为总体时,则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指标。

( )2. 统计调查误差有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 )3. 直方图的每个条形的宽度表示各组频数或频率,高度表示组距宽度。

()4. 平均指标是将一个总体内每个单位在某个品质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 )5. 保证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 )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反映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7. 从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出来的部分单位所组成的集合体称为样本。

( )8. 由于统计目的和核算对象不同,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除采用产业活动单位外,也可以采用法人单位。

( )9. 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是产业活动单位的必备条件。

( )10. 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

( )11. 用作能源加工、转换的能源可视作原材料投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