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1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共23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1.1我们周围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知识(zhī shi) 精要
典例精析
迁移 (qiānyí)应
用
第十六页,共25页。
一二
知识(zhī shi) 精要
典例精析
迁移 (qiānyí)应
用
第十七页,共25页。
一二
知识(zhī shi)精要
典例精析
迁移(qiபைடு நூலகம்nyí) 应用
【例2】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导学号
速度,或者向环境
的数量
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5)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的箭头
表示;任意排放有
害物质可用图中箭头
表示;酸雨可用图中箭头
表示;
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箭头
表示。
第十八页,共25页。
一二
知识(zhī shi)精要
典例精析
迁移 (qiānyí)应
用
思路分析第(1)题,人类(rénlèi)社会是存在于环境中的,属于环境的一部 分,所以Ⅰ为人类(rénlèi)社会,Ⅱ为环境。第(2)(3)题,人类(rénlèi)的生存 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类(rénlèi)新陈代 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第(4)(5)题,人类(rénlèi)社会就是 在与环境密切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如果人类 (rénlèi)生产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则环境质量不 断改善,人与环境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如果人类(rénlèi)活动违背自然规 律,如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则会产生严重的环境破坏。 同时环境会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反作用于人类(rénlèi)。
第十一页,共25页。
一二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ppt课件

下图中甲图是人类社会演进示意图,乙图是人地 关系示意图,结合甲、乙两幅图完成(1)~(2)题。
(1)甲图中的社会形态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的是( )
①原始社会 ②农业社会 ③工业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下列生态环境的变
化哪些不是其直接造成的?( )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水少,蒸发强烈,加之不合理灌溉引起的,主要发生在华北和
西北灌溉农业区。
答案:(1)C (2)D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森林减少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水土流失加剧
D.土壤盐碱化严重
解析:第(1)题,原始社会中人地关系是一种严重的依赖关
系,到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类向自然的索取多了起来,
同时排放的废弃物也多了起来。第(2)题,丘陵地区修建梯田,
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一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课件(共40张PPT)

[活学巧用] 1.下图中甲图是人类社会演进示意图,乙图是人地 关系示意图,结合甲、乙两幅图完成(1)~(2)题。
(1) 甲 图 中 的 社 会 形 态 属 于 乙 图 所 示 人 地 关 系 的 是
() ①原始社会 ②农业社会 ③工业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下列生态环
加之不合理灌溉引起的,主要发生在华北和西北灌溉 农业区。
答案:(1)C (2)D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 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 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 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 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1)中心事物不同,周围事物含义是否相同?
(2)假设该图中的中心事物是人类,那么周围事物是 指什么?
(2)图解中心事物与环境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不 同。与中心事物有着物质、能量和信息密切联系的周围 事物,构成了中心事物的环境要素。
2.环境的分类 环境类型的划分涉及的范围广而杂,根据不同的分 类原则,环境类型的划分不同。
[思维拓展]
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类型
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据此,完成第(1)~(2)题。
(1)材料中的环境的主体是( )
A.人类
B.生物
C.地球
D.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2)材料中的环境包括( ) ①自然因素 ②社会因素 ③生物环境 ④自然环 境 ⑤社会环境 ⑥太阳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⑥
解析:第(1)题,由题目可知本题所指的环境是影响
最新【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六:1.1《我们周围的环境》课件课件ppt

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我们通常所称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的环境?
提示:环境是指围绕人类周围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 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我们通常所 称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的环境。
2.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
提示: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 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人们必须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环境,使二 者真正达到协调统一。
“生物圈二号”实验的失败说明了人类与环境之间具有什么的关 系?
二、人类与环境 1.人类和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 2.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 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3.最初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与环境是互相协调的。但是,随着 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 造成今天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
【答案】 B
要点二 人类与环境 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人类和环境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1)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表示 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
(2)箭头①②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3)箭头③④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 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4)箭头⑤⑥指人类通过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 种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 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供给能力, 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 (5)箭头⑦⑧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 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一种是恶 性的,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1《我们周围的环境》ppt精品课件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1) 图 中 箭 头 C 、 D 表 示 的 含 义 是 : C________________ ; D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各选项中的代号分别填入 A、B、C、D(与图中箭头含义 相同)空格内:
①滥采滥用石油资源
④过度抽取地下水 程 ⑧环境保护
②燃油产生的烟尘
③工业“三废”
⑥酸雨 ⑦水利工
⑤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答案
(1)环境系统反作用于人类系统 B.①④ C.⑥
人类系统作用于环境系统
(2)A.②③
D.⑤⑦⑧
自主学习
人类生存的环境。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3.人类环境的组成
(1)生物要素:森林、 草原 、 野生动物 、水生生物。
(2)非生物要素:大气、水、土地、 矿藏 、名胜古迹、风景 游览区 、温泉、疗养区、 自然保护区 4.分类 (1)依据:人类对环境 影响的程度 。 、生活居住区。
(2)类型:分为 天然环境 和 人工环境 两类。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环境的概念和人地关系
2012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旨
在动员人们思考绿色经济如何深入日常生活,并以此带来关于社 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良性改变,进而让人们不断适应地球上70 亿人共同的生活状况。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

思考探究:“月宫一号”的环境与地球环境有何异同? 提示:“月宫一号”就是模拟地球环境供人类长时间生存、 生活的环境,组成环境的要素相似,但是主要属于人工环境,而 地球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环境的概念 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 中心事物 的周围事物。中心事物 不同, 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相应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法》中是把人类以外的 生物要素 和 非生物要素 都看作人类的环 境。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162021/11/162021/11/162021/11/16
[易误辨析] 天然环境并不是不受人类影响的环境。随着科技不断发展, 地球上的每一个地区几乎都留下了人类的痕迹。受人类影响较轻 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都可称为天然环境。例如,原 始森林受酸雨影响而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由于森林的原始生 态功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仍然属于天然环境。
(3)图中 A 表示人类通过________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 能量;图中 B 表示人类通过________活动把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
(4)图中 D 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人类对环境的作用力 越大,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力越________。
(5)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的箭头________表示; 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图中的箭头________表示;酸雨可用图 中的箭头_______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的箭头________表 示。
提示:保护生态环境可以更好地发展经济,如果破坏了生态 环境,经济发展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体现了二者对立统一 的辩证关系。
人教版选修六1.1我们周围的环境(共35张PPT)

中心事物不同
周围事物不同
环境的范围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 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 养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等。
人类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人类以外的生物要素和 非生物要素
2、分类:
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概念
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矛盾的两方面,对立统一 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对
人类为生存向环境索取资源
立
人类为发展而改造自然环境
统
人类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存在
一 人类生于自然,死归自然
人类是不能离开环境而生存
两者关系: 矛盾的两方面,对立统一
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人类文明处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发展 阶段,人地关系也随之而发生变化。人类对人地关系的 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
其范围日益缩小
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
必要条件。天然环境
人 人工环境则在人类活动的
工 环
强烈影响下,景观特征发
境 生了明显的变化
而人工环境如种植园、城 市、工业区等,其范围日 趋扩大
是人工环境的基础, 人工环境是在天然环 境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
人类与环境
周口店这一方水土
在50万年前,这里有着适合猿人生活 的环境;西北边低山丘陵茫茫林海,东南 边平原上森林、草原、湖沼相间,清澈丰 沛的河水自北而南从这里出山进入平原。 猿人们栖息在一个能容上百人休憩的宽大 溶洞(“猿人洞”)里,过着渔猎采集、茹毛 饮血的生活。多年以后,可能是林火为他 们提供了火种。以后,他们又学会了人工 取火,学会了用骨针缝制皮衣,还可能在 山顶洞外建造人工居所。旧石器时代的祖 先们生活虽然艰苦,却为后人留下了青山 绿水依旧的环境。
周围事物不同
环境的范围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 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 养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等。
人类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人类以外的生物要素和 非生物要素
2、分类:
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概念
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矛盾的两方面,对立统一 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对
人类为生存向环境索取资源
立
人类为发展而改造自然环境
统
人类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存在
一 人类生于自然,死归自然
人类是不能离开环境而生存
两者关系: 矛盾的两方面,对立统一
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人类文明处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发展 阶段,人地关系也随之而发生变化。人类对人地关系的 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
其范围日益缩小
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
必要条件。天然环境
人 人工环境则在人类活动的
工 环
强烈影响下,景观特征发
境 生了明显的变化
而人工环境如种植园、城 市、工业区等,其范围日 趋扩大
是人工环境的基础, 人工环境是在天然环 境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
人类与环境
周口店这一方水土
在50万年前,这里有着适合猿人生活 的环境;西北边低山丘陵茫茫林海,东南 边平原上森林、草原、湖沼相间,清澈丰 沛的河水自北而南从这里出山进入平原。 猿人们栖息在一个能容上百人休憩的宽大 溶洞(“猿人洞”)里,过着渔猎采集、茹毛 饮血的生活。多年以后,可能是林火为他 们提供了火种。以后,他们又学会了人工 取火,学会了用骨针缝制皮衣,还可能在 山顶洞外建造人工居所。旧石器时代的祖 先们生活虽然艰苦,却为后人留下了青山 绿水依旧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受人类活动不同 程度影响的自然环境。
2、分类: 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受人类影响较轻微, 天然环境 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
点的环境
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
人 工 环
上,经长期社会劳动 所创造的、须由人类 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
境
因人类活动不合理
而遭到破坏的环境
原始森林、高山草 甸、大漠盐湖、极 地苔原等
• 5.读“中心事物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图中甲代表________,①②③④代表________。 • (2)据图说出环境的概念。 • (3)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是以________为中心的事物。 • (4)人类与环境存在怎样的关系?
• (1)中心事物 周围事物 • (2)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 (3)人(或人类) • (4)人类和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 • 和相互制约的。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 • 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 1.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 C )
• 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天然环境 • 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环境 • C.以人类为中心的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 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生物圈
2.下列环境属于人工环境的是( A )
A.梯田 B.丘陵 C.荒地 D.滩涂
3.(2011年山东)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 A )
1.1我们周围的环境
一、什么是环境
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其他生物 人
非生命物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心事物不同 周围事物不同
其他非生命物质 生物
环境的范围不同
环境是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 围事物。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 的含义也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 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名 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 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等。
• D.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 8.读A、B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A
• (1)A图反映出的主要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
• 环境问题有:
•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噪声污染
• 土地荒漠化 全球变暖
• (2)A图中主要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 • 火山爆发 海啸
• (3)B图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沿海城市及平原被
A.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B.环境决定人类活动 C.人类活动决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D.环境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人类应服从环境
C 4.(2011年山东济南质检)下列属于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是( )
• A.塔克拉玛干的茫茫沙丘 • B.“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 • C.水土流失造成的石山劣地 • D.人工建设的水库大坝
A • 6.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 ①环境污染 ②人口增长过快 ③生态破坏 ④资源短缺
• A.①③④
B.①②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③
• 7.(2011年辽宁大连联考)下列属于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
问题是( D )
• A.噪声污染和水土流失
• B.臭氧层破坏和地震频繁发生
• C.水体污染和湖面缩小
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向环境中排 放废弃物。
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把它所受的影响 反作用于人类本身。
人地关系模式图
作 环 境反
用
馈
物质能量 人类社会 废弃物
作
反
用环 境 馈
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原始平衡 紧张
矛盾激化 可持续发展道路
课堂检测
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出 现了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 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原 因是人口过度增长、只顾短期经济效益。
3、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 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二、人地关系---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环境关系密切。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城市建筑、工矿设 施、农田水利、畜 群牧场等
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 山劣地、因过度放牧 而成的荒漠流沙等
周口店这一方水土
思考:
1、在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古人类与环境处于原始的平衡状态,具有低水平协调的 特点。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环境影响微弱。
• 淹没
B
• (4)据A图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 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质燃料, • 排放大量CO2,乱砍滥伐使森林减少,对 • CO2吸收量少
2 、一个人的出路,是在工作当中寻找的,而不是坐在那里想出来的。 3 、攀登山顶的脚力,生于“欲穷千里目”的壮心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志。 15 、在老江湖面前,表现能力是一件可笑的事情,你只需要就事论事就行了。 5 、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能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限的。 19 、只要拥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 8 、如果有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的丰盛。 3 、练字也不失为一种修身养性的好主意。 19 、事在人为,路在脚下,财富在心中。 1 、我们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可能是我们自己!在超越别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 18 、真心的对别人产生点兴趣,是推销员最重要的品格。 2 、人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许多人为了逃避苦一阵子,却苦了一辈子。 19 、经营信为本,买卖礼当先。心态决定成败,有志者事竟成。 12 、要冒一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愿意去冒险的人。 10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4 、谁说我不行,萤光都可以照亮一个人的行程。 2 、忍是一种眼光,忍是一种胸怀,忍是一种领悟,忍是一种人生的技巧,忍是一种规则的智慧。 16 、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2、分类: 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受人类影响较轻微, 天然环境 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
点的环境
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
人 工 环
上,经长期社会劳动 所创造的、须由人类 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
境
因人类活动不合理
而遭到破坏的环境
原始森林、高山草 甸、大漠盐湖、极 地苔原等
• 5.读“中心事物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图中甲代表________,①②③④代表________。 • (2)据图说出环境的概念。 • (3)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是以________为中心的事物。 • (4)人类与环境存在怎样的关系?
• (1)中心事物 周围事物 • (2)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 (3)人(或人类) • (4)人类和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 • 和相互制约的。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 • 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 1.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 C )
• 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天然环境 • 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环境 • C.以人类为中心的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 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生物圈
2.下列环境属于人工环境的是( A )
A.梯田 B.丘陵 C.荒地 D.滩涂
3.(2011年山东)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 A )
1.1我们周围的环境
一、什么是环境
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其他生物 人
非生命物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心事物不同 周围事物不同
其他非生命物质 生物
环境的范围不同
环境是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 围事物。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 的含义也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 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名 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 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等。
• D.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 8.读A、B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A
• (1)A图反映出的主要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
• 环境问题有:
•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噪声污染
• 土地荒漠化 全球变暖
• (2)A图中主要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 • 火山爆发 海啸
• (3)B图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沿海城市及平原被
A.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B.环境决定人类活动 C.人类活动决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D.环境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人类应服从环境
C 4.(2011年山东济南质检)下列属于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是( )
• A.塔克拉玛干的茫茫沙丘 • B.“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 • C.水土流失造成的石山劣地 • D.人工建设的水库大坝
A • 6.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 ①环境污染 ②人口增长过快 ③生态破坏 ④资源短缺
• A.①③④
B.①②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③
• 7.(2011年辽宁大连联考)下列属于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
问题是( D )
• A.噪声污染和水土流失
• B.臭氧层破坏和地震频繁发生
• C.水体污染和湖面缩小
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向环境中排 放废弃物。
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把它所受的影响 反作用于人类本身。
人地关系模式图
作 环 境反
用
馈
物质能量 人类社会 废弃物
作
反
用环 境 馈
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原始平衡 紧张
矛盾激化 可持续发展道路
课堂检测
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出 现了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 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原 因是人口过度增长、只顾短期经济效益。
3、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 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二、人地关系---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环境关系密切。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城市建筑、工矿设 施、农田水利、畜 群牧场等
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 山劣地、因过度放牧 而成的荒漠流沙等
周口店这一方水土
思考:
1、在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古人类与环境处于原始的平衡状态,具有低水平协调的 特点。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环境影响微弱。
• 淹没
B
• (4)据A图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 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质燃料, • 排放大量CO2,乱砍滥伐使森林减少,对 • CO2吸收量少
2 、一个人的出路,是在工作当中寻找的,而不是坐在那里想出来的。 3 、攀登山顶的脚力,生于“欲穷千里目”的壮心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志。 15 、在老江湖面前,表现能力是一件可笑的事情,你只需要就事论事就行了。 5 、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能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限的。 19 、只要拥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 8 、如果有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的丰盛。 3 、练字也不失为一种修身养性的好主意。 19 、事在人为,路在脚下,财富在心中。 1 、我们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可能是我们自己!在超越别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 18 、真心的对别人产生点兴趣,是推销员最重要的品格。 2 、人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许多人为了逃避苦一阵子,却苦了一辈子。 19 、经营信为本,买卖礼当先。心态决定成败,有志者事竟成。 12 、要冒一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愿意去冒险的人。 10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4 、谁说我不行,萤光都可以照亮一个人的行程。 2 、忍是一种眼光,忍是一种胸怀,忍是一种领悟,忍是一种人生的技巧,忍是一种规则的智慧。 16 、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