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01回风巷抽采达标评判及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评价报告
11211回风顺槽0~60m消突评价报告(3)讲解

贵州飞尚能源有限公司金沙县白坪煤矿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评价报告评价地点:11211回风顺槽0m~60m段循环第一循环编制人:周洪平编写日期:2014年12月7日审批意见目录第一章前言 (1)一、评价范围 (1)二、评价依据 (1)三、评价过程简述 (1)第二章基本情况 (2)一、评价范围基本情况 (2)二、矿井瓦斯抽放系统 (4)三、其它 (5)第三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5)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5)二、区域防突措施 (6)三、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10)第四章最终评价结论 (13)附1:CJZ-70单孔抽采参数测量数据查询统计表附2:11211回风顺槽0m~60m区域防突抽放钻孔竣工图附3:11211回风顺槽0m~60m区段残余瓦斯含量实验测试报告单第一章前言一、评价范围11211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开门点(0m)位置到正前方(60m)预抽瓦斯块段煤层,即0m~60m段(第一循环)。
二、评价依据根据如下:1、《煤矿安全规程》(2012版);2、《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4、《煤矿瓦斯预测方法》(AQ1018-2006);5、《11211回风顺槽防突措施》三、评价过程简述1、项目可行性分析根据已采取的区域防突措施,其措施的控制范围及区域措施效果检验的残余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进行评价。
2、成立评价、评审组织机构白坪煤矿分别成立评价组和评审组对11211回风顺槽(0m~60m)段进行评价。
(1)评价组成员:组长:李永强成员:白志刚、叶华炳、郑忠华、邱建丰、朱兴华、周洪平(2)、评审组组长:矿长王优标成员:总工程师李国良安全矿长王德元生产矿长张学亮机电矿长陈庆和3、项目分工评价组:通风部周洪平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落实工作面钻孔的布置以及组织评价报告的编制;通修队朱兴华负责完善通风系统及通风设施;通风部邱建丰负责措施贯彻并负责执行好安全防护措施;防突队叶华柄负责区域防突措施和局部防突措施的实施;通风部白志刚负责监督各项措施的实施;通风部郑忠华负责单孔抽采的测定及报表记录。
1.采煤工作面抽采达标评判及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报告编制指南

XX公司XX煤矿XX采煤工作面XX区域抽采达标评判及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报告XX公司XX煤矿X年X月X日XX采煤工作面(里程:K0+XX~XXm)抽采达标评判及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报告会审意见会审时间:年月日主持人:会审意见:1.2.3.(如会审意见较多,可另行加页)会审意见共条会审人员签字审批意见:(必须经总工程师和矿长审批)审批人签字:目录1. 评估依据 (1)2. 采煤工作面概况 (1)2.1 采煤工作面与邻近工作面关系………………………2.2 煤层赋存概况…………………………………………2.3 瓦斯赋存概况…………………………………………2.4 效果检验区域范围……………………………………3. 瓦斯抽采基础评判…………………………………………4. 效果检验区域预抽概况……………………………………4.1 预抽瓦斯设计情况……………………………………4.2 预抽瓦斯竣工情况……………………………………4.3 效果检验区域预抽瓦斯情况…………………………5. 抽采达标评判5.1 抽采钻孔有效控制范围界定…………………………5.2 抽采钻孔布孔均匀程度评价…………………………5.3 抽采瓦斯效果评判指标测定…………………………5.3.1 评价单元划分…………………………………5.3.2 评判指标确定…………………………………5.3.3 抽采后评判指标计算…………………………5.4 抽采效果达标评判……………………………………6. 效果检验指标直接测定……………………………………7. 区域措施效果检验结论……………………………………。
回风巷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应对措施

回风巷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应对措施安全风险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回风巷的安全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关注了回风巷的物理环境、人员安全、设备设施以及综合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下是我们的评估结果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物理环境方面1.道路安全风险:考虑到回风巷是一个窄小的巷道,存在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风险。
因此,我们建议在道路两侧设置明显的停车标识,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并加强交通巡逻和执法力度。
2.建筑结构安全:通过对建筑物结构的评估,我们发现部分建筑物存在老化、裂缝和不稳定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定期进行建筑物的维护和检修,并对老化严重的建筑物进行加固或拆除,以确保行人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二、人员安全方面1.人员流动管理:回风巷存在着大量的人员流动,包括居民、商户和路过的行人。
为了确保人员的安全,我们建议加强对巷道出入口的管理,设置监控摄像头,加大对可疑人员的排查力度,并加强与社区和警方的合作,共同维护巷道的安全。
2.治安管理:回风巷的治安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风险。
我们建议加强治安巡逻和警力部署,提高警民沟通和合作,增加社区安全宣传,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同时鼓励居民自觉参与巷道的安全管理工作,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三、设备设施方面1.照明设施:回风巷的部分区域存在照明不足的情况,容易引发犯罪和意外。
为了提高回风巷的整体照明水平,我们建议增加照明设施的布置,如增加路灯、夜景灯和指示灯,确保整个回风巷的照明充足,提高行人的安全感。
2.消防设施:回风巷的消防设施需要得到重视和完善。
我们建议安装更多的灭火器和消防栓,并明确标识其位置,提供给居民和商户消防应急知识和培训,并加强对消防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应对。
四、综合管理方面1.社区治理:回风巷作为一个社区的一部分,社区治理是确保其安全的关键。
我们建议加强社区巡逻力度,增加社区服务站点,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和问题,不断改善回风巷的居民生活环境和安全状况。
1131采煤工作面回采块段抽采达标和消突评价报告

贵州省桐梓县世纪煤焦有限公司桐梓县燎原镇鸿森煤矿1131采煤工作面回采块段抽采达标评判及消突评价报告编制:机电矿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矿长:编制日期:2012年6月15日修改日期:2017年4月2日复审意见表目录第一章概况 (4)第一节工作面概况 (4)第二节通风系统 (10)第三节工作面瓦斯监控系统情况 (10)第四节瓦斯抽放系统 (11)第二章评判、评价依据和范围及组织机构 (12)第一节评判、评价依据 (12)第二节评判、评价范围 (12)第三节评判、评价内容 (12)第四节评判、评价组织机构 (13)第三章区域防突措施实施情况 (14)第一节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14)第二节区域防突措施 (15)第三节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16)第四节回采前的区域验证情况 (17)第四章瓦斯抽采达标评判 (18)第一节瓦斯抽采基础条件评判 (18)第二节预抽煤层瓦斯效果评判 (19)第三节瓦斯抽采达标综合评判结论 (25)第五章区域防突措施消突评价 (25)第一节防突基本条件评价 (25)第二节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评判 (26)第六章抽采达标评判、消突评价综合结论 (27)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概况一、工作面位置1131采煤工作面布置在一采区C13煤层中,为一采区首个采煤工作面。
工作面平均走向长250m,平均倾斜长116m,煤层平均高度1.05m,煤层平均倾角18°。
其运输巷标高为+1020 m,其回风巷标高为+1050m。
其对应地面位置位于岩边荒山坡南东部,标高为+1145~+1250m,工作面埋深为100-125m,地表大部分为荒山荒地,无村庄及其它建筑物。
该工作面东临原整合前C13煤层采空区,西邻原生煤体,上临原生煤体,下临原生煤体。
二、煤层基本情况1、煤层情况矿区内龙潭组含煤岩系含煤层4层,其中以C6、C7、C8、C13煤层厚度稳定,为区内稳定可采煤层。
现分述如下:C6煤层:位于龙潭组上含煤组底部,上距长兴组灰岩底界约18m, 下距C7煤层顶界约3m,。
10501回风巷物探报告

贵州六盘水市邦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老洼地煤矿贵州省盘县响水镇永响煤矿物探报告10501回风巷(K0+ 110米)测量人员:审核:六盘水市邦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永响煤矿2013年3月9日贵州六盘水市邦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老洼地煤矿一、工作布置与工作量、技术措施评述1)探测10501回风巷前方积水及老空积水情况。
2)探测2013年3月9日4点班迎头30度向上,顺层及30度向下的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
3)对测区内煤层开采或水害治理提供物理探测技术依据。
4)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5)施工技术措施,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装置类型采用重叠回线组合装置,边长1.5m的激发和接收正方形线圈,激发线圈匝数16匝,接收线圈匝数40匝。
供电电流档为2A,供电脉宽10ms,采样率16µS。
每个测点至少采用30次叠加方式提高信噪比,确保了原始数据的可靠性。
二、矿井瞬变电磁(TEM)的原理及特点矿井瞬变电磁和地面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的一样的,理论上也完全可以使用地面电磁法的一切装置及采集参数,但受井下环境的影响,矿井瞬变电磁法与地面的TEM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相比又有很大的区别。
由于矿井轨道、高压环境及小规模线框装置的影响,在井下的探测深度很受限制,一般可以有效解释200m左右,本次测量控制在100m范围内。
另外地面瞬变法为半空间瞬变响应,这种瞬变响应来自与地表以下半空间层,而矿井瞬变电磁法为全空间瞬变响应,这种响应来自回线平面上下(或两侧)地层,这对确定异常体的位置带来很大的困难。
实际资料解释中,必须结合具体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综合分析。
具体来说矿井瞬变电磁法具有以下特点:1.受矿井巷道的影响矿井瞬变电磁法只能采用边长1.5m的多匝回线装置,这与地面瞬变电磁法相比数据采集劳动强度小,测量设备轻便,工作效率高,成本低;2.采用小规模回线装置系统,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降低体积效应的影响、提高勘探分辨率,特别是横向分辨率;3.井下测量装置距离异常体更近,大大的提高测量信号的信噪比,经验表明,井下测量的信号强度比地面同样装置及参数设置的信号强很多;4.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探一般只能将线框平置于地面测量,而井下瞬变电磁法可以将线圈放置于巷道底板测量,探测底板一定深度内含水性异常体垂向和横向发育规律,也可以将线圈直立于巷道内,当线框面平行巷道掘进前方,可进行超前探测;当线圈平行于巷道侧面煤层,可探测工作面内和顶底板一定范围内含水低阻异常体的发育规律;5.矿井瞬变电磁法对高阻层的穿透能力强,对低阻层有较高的分辨能力。
煤巷掘进工作面抽采达标评判及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报告编制指南

附件12XX公司XX煤矿XX掘进工作面(里程:Ko+)()(、xxm) 抽采达标评判及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评价报告编制单位.编制人:单位负责人:x年x月x日XX掘进工作面(里程:K +XX—xxm)抽采达标评判及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评价报告会审意见会审时间.年月日主持人:(必须是总工程师或矿长)会审意见:会审意见共条会审人员签字审批人签字:目录、评价依据.、掘进工2.煤层赋存概况3.斯赋存概况1预抽钻孔设计情况“2.预抽钻孔竣工情况3.预抽斯情况四、抽采达标评判1.瓦斯抽采基础条件评判2.抽采钻孔有效控制范围界定3.抽采钻孔布孔均匀程度评价4.斯抽采效果评判指标测定5.抽采效果达标评判五、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情况1.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设计.2.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实际情况六、评价结论..、评价依据(1) 《煤矿安全规程》(2m6版),(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煤安监技装〔2m9〕28号),(3)《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一2006),(4)《煤矿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m1〕163号)(5)《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GB/T23250),(6)《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T1047一2007)(7)《瓦斯预抽消突效果评价技术规范》(NB/T51006一2012),(8)贵州省相关规定及要求。
(相关规定如有变化,以最新版本为准)、掘进工作面概况1.掘进工作面与邻近工作面关系说明与邻近工作面关系(如掘进工作面在保护范围内,需明确说明范围)及保护层保护效果评判结论。
对掘进工作面应力集中情况进行分析。
附图1 XX掘进工作面平、剖面图及邻近工作面关系示意图2.煤层赋存概况说明掘进工作面掘进煤层(包含与掘进煤层层间距小于I(h的所有煤层,下同)产状、煤的结构类型、破坏程度,平均煤厚、倾角、埋深(最大埋深位置)、夹矸(软分层)分布等内容。
说明掘进工作面(包括工作面邻近区域)构造发育情况。
10401回风巷消突评价报告

盘县柏果镇小河头煤矿10401回风巷(里程0m—260m) 区域消突评价报告编制单位:小河头煤矿技术科编制日期:2014年10月12日小河头煤矿规程、措施、方案、报告会审表会审内容10401回风巷区域消突评价报告会审地点会审时间参加会审人员签字会审意见目录前言 (4)1、评价范围 (4)2、评价依据 (4)3、评价过程简述 (4)一、概况 (5)二、区域防突措施实施情况 (5)1、煤层原始瓦斯含量 (6)2、需要预抽瓦斯量 (6)3、实际抽放瓦斯量 (6)4、煤层瓦斯预抽率 (7)三、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7)四、评价结论及建议 (8)(一)评价结论 (8)(二)建议 (8)附件: (9)10401回风巷(里程0-260m)区域消突评价报告前言1、评价范围10401回风巷里程0~260m,巷道左侧15m、右侧15m范围。
2、评价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3、评价过程简述1)、项目可行性分析根据已采取的区域防突措施,其措施的控制范围及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的残余瓦斯含量或瓦斯压力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及地方行管部门的要求(吨煤瓦斯含量小于6m3/t,瓦斯压力小于0.6MPa)进行评价。
2)、成立评价组织机构成立10401回风巷消突评价小组。
评价小组成员:组长:矿长(尤香甫)副组长:总工程师 (孙高) 采掘副总 (孙逊) 安全矿长(高吉荣)、通防副总(李所德) 地测副总(晋小羽)生产矿长(杨杰)成员:高建何家云施家发高砌杨茂江候小堂杨和平候仕晓项目分工评价组:孙高负责收集整理工作面瓦斯资料及报告编制工作;晋小羽负责跟班落实施工取芯钻孔工作;高建负责施工钻孔期间钻机搬运和生产协调工作;孙逊负责钻孔封孔测压,瓦斯抽采参数测定工作;尤香甫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报告的评价工作。
一、概况10401回风巷开口位置定在1484运输石门掘露4#煤层处,以360°的方位角,3‰的坡度沿着煤层走向掘进,巷道设计长度260m,巷道设计为正梯形断面(S净=6.2㎡),采用11#矿用工字钢进行支护。
2.井巷揭煤工作面抽采达标评判及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报告编制指南

XX公司XX煤矿
XX掘进工作面揭X煤XX区域抽采达标评判及区域措施
效果检验报告
XX公司XX煤矿
X年X月X日
会审意见
会审时间:年月日
主持人:
会审意见:
1.
会审意见共条
会审人员签字
审批意见: (必须经总工程师和矿长审批)
审批人签字:
目录
1. 评估依据 (1)
2. 揭煤工作面概况 (1)
2.1 揭煤工作面与邻近工作面关系………………………
2.2 煤层赋存概况…………………………………………
2.3 瓦斯赋存概况…………………………………………
2.4 效果检验区域范围……………………………………
3. 瓦斯抽采基础评判…………………………………………
4. 效果检验区域预抽概况……………………………………
4.1 预抽瓦斯设计情况……………………………………
4.2 预抽瓦斯竣工情况……………………………………
4.3 效果检验区域预抽瓦斯情况…………………………
5. 抽采达标评判
5.1 抽采钻孔有效控制范围界定…………………………
5.2 抽采钻孔布孔均匀程度评价…………………………
5.3 抽采瓦斯效果评判指标测定…………………………
5.3.1 评价单元划分…………………………………
5.3.2 评判指标确定…………………………………
5.3.3 抽采后评判指标计算…………………………
5.4 抽采效果达标评判……………………………………
6. 效果检验指标直接测定……………………………………
7. 区域措施效果检验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松河东一井煤业有限责任公司11501回风巷K0+4m~73m区域抽采达标评判及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评价报告编制部门:贵州松河东一井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通防科编制人:审核人:单位负责人:编制时间:2020年2月26日115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里程:K0+4~73m)抽采达标评判及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评价报告会审意见会审时间:年月日主持人:会审意见:会审意见共条会审人员签字审批意见:审批人签字:目录一、评价依据 (1)二、掘进工作面概况 (1)(一)掘进工作面与邻近工作面关系 (1)(二)煤层赋存概况 (3)(三)瓦斯赋存概况 (3)(四)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范围 (3)三、评价范围内区域防突措施概况 (4)(一)预抽钻孔设计情况 (4)(二)预抽钻孔竣工情况 (6)(三)预抽瓦斯情况 (7)四、抽采达标评判 (8)(一)瓦斯抽采基础条件评判 (8)(二)抽采钻孔有效控住范围界定 (8)(三)抽采钻孔布孔均匀度评价 (9)(四)瓦斯抽采效果评判指标测定 (9)五、抽采效果达标评判 (12)六、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情况 (12)(一)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设计 (12)(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实际情况 (13)七、区域验证 (13)八、评价结论 (13)九、建议 (14)十、附件 (15)一、评价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016 版);(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2019 年版);(3)《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6);(4)《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2012);(5)《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GB/T23250);(6)《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T1047-2007);(7)《煤矿瓦斯抽采规范》(AQ1027-2006);(8)《贵州松河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松河东一井初步设计》;(9)《1570轨道石门揭15#煤层消突评价报告》;(10)《1570轨道石门揭16#、15#煤层穿层钻孔竣工图》;(11)《1576回风石门揭16#、15#煤层穿层钻孔竣工图》;(12)11701回风巷穿层预抽16#、15#区域煤层瓦斯抽放钻孔设计图和竣工图;(13)11701回风巷穿层预抽16#、15#区域煤层瓦斯抽放报表。
二、掘进工作面概况(一)掘进工作面与邻近工作面关系1.11501回风巷布置在+1570m标高,设计开口位于1570轨道石门东面,开口坐标为X=2875969.6,Y=35471784.6,Z=1570.468,按方位:118°00′00″,沿15#煤层顶板掘进596m到达设计位置。
2.11501回风巷未在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
往北52.2m为11701回风巷(已施工掘进106.68m),11501回风巷往前掘进33.6m穿过1576回风石门底板。
其它方向无工程。
- 1 -附:115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平面图及邻近工作面关系示意图- 2 -(二)煤层赋存概况煤层平均地层走向110°~120°,倾向200°~210°,倾角19~29°、平均23°,15#煤层一般厚度0.95~2.05米。
一般含夹矸石1~2层,东部多达4层,西部少数点为单一煤层,其上层夹矸为厚0.02m的高岭石泥岩,上层为磷片状泥岩。
本煤层在48线以东分岔为两层,以上层为主,下分层有时也在可采厚度以上。
煤层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变厚,B47线以西一般为0.60~1.60米;B47~55线间1.60~2.10米;55线一般为3.00米左右。
结构简单,坚固性系数中等。
整过施工段的煤层顶板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底板为泥岩、粉砂岩或细砂岩,地层完整稳定。
(三)瓦斯赋存概况根据《贵州松河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松河东一井初步设计(上册)》P6-4中表6-1-3中各煤层不同标高瓦斯含量预测结果,15#煤层在+1500m 标高以上煤层瓦斯含量煤W原始=9.83m³/t。
(四)区域措施效果检验范围根据1570轨道石门、1576回风石门揭16#、15#煤层穿钻孔及11701回风巷施工穿层钻孔预抽11501回风巷待掘区域条带煤层瓦斯钻孔成果分析,本次设计检验长度为73m。
附:115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划定效果检验范围图三、评价范围内区域防突措施概况(一)预抽钻孔设计情况1.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六十四条第四款规定,结合松河东一井实际情况,将现有已施工11701回风巷作为115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的底板瓦斯抽巷,设计在11701回风巷施工穿层钻孔预抽115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煤层条带瓦斯作为115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
2.根据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对松河东一井出具《贵州松河东一井煤业有限责任公司18#、17#煤层瓦斯参数测定报告》作为参考,11701回风巷施工穿层钻孔预抽115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煤层条带瓦斯抽放钻孔设计抽采半径为3m,沿煤层控制上帮22.7m,控制下帮58.7m,控制走向范围随117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推进钻孔跟随施工而增加。
附:11701回风巷穿层钻孔预抽11501回风巷条带瓦斯钻孔设计图(二)预抽钻孔竣工情况1.根据1570轨道石门、1576回风石门揭煤区域防突措施钻孔成果分析结论可知:1570轨道石门揭16#、15#煤层钻孔控制范围为1570轨道石门巷道东帮21.8m(115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K0+23.4m)、控制上部29m、控制下部12.3m;1576回风石门揭16#、15#煤层钻孔控制范围为1576回风石门巷道西帮17.3m、控制东帮13m(115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K0+4~47.5m)、控制11501回风巷上部29m、控制下部14.8m。
2.于2019年10月1日夜班,从11701回风巷K0+6m位置,按每组6m间距施工穿层钻孔预抽控制区域内16#、15#煤层瓦斯,本次评价范围共完整施工8组钻孔。
钻孔竣工最大抽放半径范围为3m,本次评价范围竣工钻孔控制下帮有效距离56.1m,控制上帮25.5m(控制11501回风巷回风联络巷上部19.1m,满足《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64条控制范围的规定要求)。
附:钻孔控制分析图(三)预抽瓦斯情况1.计量方式11701回风巷穿层预抽16#、15#煤巷条带煤层瓦斯用GD3(B)瓦斯抽放自动计量装置计量,不定期采用CJZ7瓦斯抽放参数仪进行校对。
2.钻孔最早连抽时间为2019年10月18日早班,实行钻孔施工完毕立即封孔连管抽放,评价区域内最晚连抽时间为2019年11月5日早班。
3.本次评价区域单元范围内瓦斯抽放量为xxxm³(其中16#煤层瓦斯抽放量xxxm³,15#煤层瓦斯抽放量xxxm³)。
附表 3 瓦斯抽采数据(抽采达标计算以最小的数据)四、抽采达标评判(一)瓦斯抽采基础条件评判1.高负压瓦斯抽采主管选用焊接钢管∅630×8,敷设一趟。
利用现有高效节能的水环式真空泵2BEC-62型,参数情况:极限压力为160hPa,额定抽放量355m3/min,转速335r/min,功率450kW。
现只启用高负压瓦斯抽放泵一台,运行频率40Hz,抽放量XXXm3/min,地面主管抽放浓度xx%-xx%上下波动。
2.低负压瓦斯抽采主管路选用焊接钢管∅630×8,敷设一趟。
选用高效节能的水环式真空泵2BEC-62型,参数情况:极限压力为160hPa,额定放量368m3/min,转速335r/min,功率450kW。
因矿井目前无采煤工作面,未启用。
3.11701回风巷预抽16#、15#煤层条带瓦斯抽放支管选用直径200mm 焊接钢管。
钻孔施工直径均为94mm,钻孔施工完毕后,立即全程下直径- 8 -32mm 的筛管,并封孔联抽,控制区域抽放半径为3m,联抽最早时间为2019年10月11日早班,连抽时间最晚为2019年11月3日早班,支管管抽放负压为33.7KPa ~42.2KPa ,单孔抽放负压都不低于13KPa 。
(二)抽采钻孔有效控住范围界定通过对11501回风巷第一循环抽放钻孔成果分析,认定此次预抽钻孔有效控制范围为11501回风巷K0+4m ~73m 巷道上帮25.5m 、下帮56.1m ,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六十四条第四款规定。
(三)抽采钻孔布孔均匀度评价通过对11701回风巷第一循环穿层抽放钻孔成果分析,钻孔控制范围满足要求。
本次钻孔控制区域范围内抽放半径不大于3m ,钻孔控制范围无空白带。
(四)瓦斯抽采效果评判指标测定1.评价单元划分根据《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将钻孔间距基本相同和预抽时间基本一致(预抽时间差异系数小于30%)的区域划为一个评价单元。
本次评价结合1570轨道石门、1576回风石门揭16#、15#穿层钻孔控制区域范围及11701回风巷穿层预抽16#、15#煤巷条带煤层瓦斯钻孔成果。
将11501回风巷本次评价单元划分为K0+4m ~26.5m 为第一评价单元,K0+26.5m ~73m 为第二评价单元。
预抽时间差异系数为预抽时间最长的钻孔抽采天数减去预抽时间最短的钻孔抽采天数的差值与预抽时间最长的钻孔抽采天数之比。
预抽时间差异系数计算方式:%100m axm in m ax ⨯-=T T T η式中:η—预抽时间差异系数,%;- 10 -m ax T —预抽时间最长的钻孔抽采天数,天;m in T —预抽时间最短的钻孔抽采天数,天。
(1)第一评价单元K0+4m ~26.5m 预抽时间差异系数计算:。
<30%%32.24%1007456-74%100m ax m in m ax =⨯=⨯-=T T T η(2)第一评价单元K0+26.5m ~73m 预抽时间差异系数计算:。
<30%%32.24%1007456-74%100m ax m in m ax =⨯=⨯-=T T T η 2.评判指标确定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和《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要求,抽采瓦斯效果评判指标临界值为:残余瓦斯含量低于 8m 3/t (构造带 6m 3/t );残余瓦斯压力低于 0.74Mpa 。
3.抽采后评判指标计算(1)瓦斯抽采后煤的残余瓦斯含量计算方式:0CY W G Q W G -=式中:CY W ——煤的残余瓦斯含量,m 3/t ;0W ——煤的原始瓦斯含量,m 3/t ;Q ——评价单元钻孔抽排瓦斯总量,m 3;G ——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t 。
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G 计算方式:()()12122G L H H R l h h R m γ=--+--+式中:L ——评价单元煤层走向长度,m ;l ——评价单元抽采钻孔控制范围内煤层平均倾向长度,m ;1H 、2H ——分别为评价单元走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