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堤断面设计

合集下载

防洪堤和堰坝设计

防洪堤和堰坝设计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单项工程设计—防洪堤、堰坝第一部分防洪堤一、防洪堤的概念防洪堤,是使某一保护范围能抵御一定防洪标准的洪水的侵害沿河岸修筑的线型水工建筑物。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防洪堤主要功能是保护耕地和村庄不受洪水的侵害。

二、防洪堤工程的级别设计高水位由洪水控制的河段,防洪堤工程的级别应按照防洪堤的防洪标准并兼顾河道等级确定。

表2-1 防洪堤工程的级别防洪堤工程级别 1 2 3 4 5防洪标准≥100 <100,且≥50<50,且≥30<30,且≥20<20,且≥10防护对象城镇人口50万以上20-50万10-20万10万以下农村人口150万以上50-150万20-50万10-20万10万以下工矿企业特大型大型中型中型小型注:1、如防洪堤工程的级别与所在河道等级相差二个级别以上(含二个级别),则防洪堤的级别可以提高或降低一级。

2、对于防护人口超过150万的,防洪堤工程的防洪重现期应在200年以上。

3、防洪标准:重现期(年)河道建设等级可参照浙江省地方标准《河道建设标准》确定,入湖入海水系的河道,按照河段上游控制断面的集水面积或年径流总量来确定,河网地区的河道按照河宽来确定等级。

表2-2 入湖入海水系的河道建设等级河道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集水面积(km2)≥10000<10000,且≥1000<1000,且≥100<100,且≥10<10年径流量(亿m3)≥90<90,且≥10<10,且≥1.0<1.0,且≥0.1<0.1表2-3 平原河网地区的河道建设等级河道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平均河宽(m)≥50<50,且≥30<30,且≥15<15,且≥5<5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中建设的防洪堤所在河道的等级,一般都属于4级或5级河道。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农业综合开发山区小流域农业生态工程项目区的防洪标准不低于5年一遇,山区乡村镇不低于10年一遇,设施高效农业及平原区不低于20年一遇。

堤防加固工程断面设计方案

堤防加固工程断面设计方案

堤防加固工程断面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某地区是一个沿岸城市,经常受到台风和洪水的威胁。

为了加强对城市的防洪能力,需要对城市沿岸的堤防进行加固工程。

堤防加固工程要求在满足防洪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二、设计目标1. 提高堤防的抗洪能力,确保堤防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沿岸生态系统;3. 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三、断面设计1. 堤防基本断面堤防加固工程的基本断面将采用三台阶式断面,即由上下三个台阶组成,具体设计如下:(1)上台阶:上台阶的宽度为2米,高度为0.5米,坡度为1:1,用于防止海浪冲击和波浪侵蚀;(2)中台阶:中台阶的宽度为4米,高度为1.5米,坡度为2:1,用于承受洪水压力和提高堤防的稳定性;(3)下台阶:下台阶的宽度为6米,高度为2米,坡度为3:1,用于增加堤防的荷载能力和防止土石坠塌。

2. 堤防面板材料(1)上台阶面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岸板,表面覆盖耐磨材料,增加其抗波浪冲击和海水侵蚀的能力;(2)中台阶面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岸板,增加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和防水性能;(3)下台阶面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岸板,增加混凝土的抗冲刷能力和抗坠塌能力。

此外,还在下台阶处设置一定长度的渠道,用于排水和防止积水。

3. 堤防护岸(1)护岸设计:为了减少水流对堤防的冲击和侵蚀,堤防上台阶和中台阶的外侧将设置护岸,采用抗冲击能力强的河石护岸,同时结合适当的植被保护,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护岸连接:中台阶和下台阶之间的连接部分,将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岸,以增加其抗冲刷和抗压能力。

四、工程细节1. 土方开挖:在堤防加固工程中,需要对原有堤防进行局部开挖,以便进行基础加固和面板施工;2. 基础加固:通过对基础进行加固,提高堤防的稳定性和荷载能力,减少沉降和变形;3. 面板施工:对各个断面的面板进行施工,以增加其抗洪能力和防水性能;4. 整体验收:在工程完成后,需要对整体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城市防洪堤设计规范标准

城市防洪堤设计规范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 50—92主编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施行日期:1993年7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72号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3)城科字224号文和水利部水规(89)41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主编的《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 50—92,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城镇建设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及水利部归口单位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共同负责归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

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3年2月8日1总则1.0.1为防治洪水危害,保护城市安全,统一城市防洪规划、设计和建设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范围内的河(江)洪、海潮、山洪和泥石流防治等防洪工程的规划、设计。

工矿区可参照执行。

1.0.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应以城市总体规划及所在江河流域防洪规划为依据,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兼顾、讲求效益。

1.0.4城市范围内的河道及沿岸的土地利用必须服从行洪要求,各项工程建设及其防洪标准不得低于该城市的防洪标准。

1.0.5重要城市的防洪工程设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参照现行《水利经济计算规范》进行经济评价,其内容可适当简化。

1.0.6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城市防洪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根据现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

1.0.7城市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文件应包括工程管理设计内容。

1.0.8地震设防区城市防洪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

1.0.9城市防洪工程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涉及其它专业时,还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清水河防洪涵洞断面设计方案比选

清水河防洪涵洞断面设计方案比选
0 1m3 。 . / s
清水 河涵 洞工 程按 清水 河百 年一遇洪 水 流量进 行 设 计 , 计 流 量 为 10m , J 5 一 2根据 《 市 设 2 sC J O 9 城 防洪 工 程设 计 规 范 》 ,主要 建 筑 物等 级 按为 3级 设 计 。依据 G 8 0 — 0 1 《 国地震动 参数 区划 图 B136 20 中
取断 面面积 的 2 %。 5 根据 涵洞作 用 , 其上 覆土 厚度 为 6 8m, ~ 厚度 较
及顶拱 厚度 均 为 5 m, 面尺寸详 见 图 2 0c 断 。
大 , 横 断 面 设 计 时 , 分 考 虑 覆 土 和地 面活 动 荷 在 充
载 ,选 择合 理的横 断 面形式 。考虑 块石料 较远 等因
作者简介 : 任建峰 (9 1 )男 , 靖远人 , 1 8 一 , 甘肃 助理工程师 , 学士 , 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 。

3 ・ 7
2 1 年第 1 01 2期
甘肃 水 利 水 电技 术
第4 7卷
5 洞身在 15m处 穿和 广渠渡 槽右 侧第 一跨 . 0m; 0 线 路 在距进 口 2 5 处 , 线沿河 势转 向左岸 , 弯前 6 m 洞 转
总 长 6 0m; 1位 于达 木材 加工 厂 下游 端 , 口采 8 出: 3 出
径 2m, 心 角 10 , 高 2m, 计 净 空 面 积 比为 圆 8 。矢 设 3 .%, 高 48m。 底板 、 墙 及 顶 拱 厚度 均 为 5 88 净 . 侧 0 c 断 面尺 寸见 图 1 m, 。
图 2 方案二涵洞横 断面图/r e a
方 案三 : 体 现 浇 C 5钢 筋混 凝 土单 孔箱 涵 形 整 2

河道防护堤形式设计断面优化分析

河道防护堤形式设计断面优化分析

DOI编码:10.13646/ki.42-1395/u.2020.11.035河道防护堤形式设计断面优化分析李云中1,刘冠2摘 要:以某防洪堤工程为背景,因工程所在区域内地表抗冲刷能力较差,洪水期水流对河岸形成冲刷侵蚀,导致两岸水土存在较为严重的流失问题,需要加强防洪堤断面的相应防护措施。

通过对防洪堤段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提出适用性的筑堤材料,进一步对堤顶、堤坡进行设计,重点分析了护脚防护形式,提出三种护脚方案形式,防洪堤抗冲刷性能、基础稳定性和施工的控制质量等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

经综合分析后,决定护坡形式采用全断面雷诺护垫结构,护脚采用雷诺护垫斜铺+水平铺设格宾石笼+水平四面六边混凝土透水框架群的防护堤形式,更利于工程应用,为以后类似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防洪堤工程;水土流失;断面设计;防护形式对比中图分类号:U61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0)11-0095-02(1.昆山市水利设计院,江苏 昆山 215300;2.昆山市水利水务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站,江苏 昆山 215300)1 防洪堤横断面设计1.1新建防洪堤总体部署此次项目施工中需要整治的河道长度达到了5.24km,在主要的河道中需要修建4.66km的防洪堤坝,其中主河道上段3.22km,下段2.93km。

共修建支流入河口护堤1.144km, 其中主河道支流左岸386m主河道右岸154m。

为了确保防洪工程将河流支流能够流向主槽,在主槽的交汇之处设计了支流作为入口,为了有效能够让不同断面结构下的防洪堤坝能够起到应有的防洪效果,在防洪堤坝设计的过程中采取了渐进过度形式的连接方式。

另外为了能够让两岸支流位置的水流流向主槽,在防洪堤坝的设计过程中还特别修建了相应的排水管道。

1.2筑堤材料设计根据现场对地质的考核来看,满足项目施工的安全性要求。

另外根据现有的《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对堤身高度低于6米情况下堤防密度高于0.6的施工要求,需要施工的过程中堤身的压实指标密度 Dr≥0.65。

浅谈防洪堤施工设计

浅谈防洪堤施工设计

浅谈防洪堤施工设计1 设计概况对该工程进行了实地勘测和有关资料的收集,完成了该工程的施工图设计。

防洪堤工程设计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

该工程新修河堤350 m,爬河桥一座,并对河道进行清淤。

免遭10年一遇以下标准的洪水的威胁,解决群众雨季、汛期的过河难问题,同时河道两岸的环境也相应得到了治理,减少水土流失,因此该工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 水文分析防洪标准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规定,保护人口、耕地较少的“以乡村为主的防护区,保护人口小于等于20万人,防护区耕地少于等于30万亩”防洪标准为20~10年遇的洪水。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考虑人口、经济、资金等因素,体现以人为本政策,设计防洪标准取10年一遇。

3 基本资料从该工程所在地区的1:50000的地形图上量得:流域面积F=42.3 km2从流域最远点(分水岭处)沿流程至工程所在地的长度L=10.8 km工程位置以上的河道平均坡降J=0.038。

3.1 工程地质该工程投资和规模较小,未作较详细的地质勘探工作,只作实地地质踏勘工作,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作描述。

河道的河床为砂卵石层,其厚度在10 m以上,卵石含量在60%以上,中粗砂约占20%,细砂及泥土约占20%,其承载力值在16 T/m2~40 T/m2,承载能力较强,是较好的建筑基础,河床以上部分为沙壤土,其厚度在3 m左右,具有一定防渗效果,河岸台阶地分布有粉质沙壤土,土层较厚,承载力较小,抗冲刷能力较弱,所以临河而建的居民村需要建设防洪河堤。

3.2 天然建筑材料工程区河段河床宽度在30 m~40 m左右,河床内砂卵石贮量丰富,筛选后级配较好,可作为建筑用砂石料使用,同时工程位置距河出口约4 m,河河床内砂及碎石贮量丰富,质量好,工程用砂可直接从拉运。

块石可就近2 km内拉运;工程建设所需石块可就地取材;河道中砂卵石可做为堤后回填料。

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可以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4 工程设计4.1 水力计算设计预留河道宽30 m,参照《水力学》中河道糙率取值规定,河道糙率取0.026,治理后河道顺直,河床坡降保持原河道坡降,过流计算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Q=ACQ—流量(m3/s)A—过水断面面积m2C—谢才系数R—水力半径i—河床坡降i=0.038经计算,求得在下泄1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313 m3/s时,其过水深为1.3 m,考虑安全超高0.5 m,由于堤后保护的居民点人口和耕地面积较多,且为了与原有坝段和路面进行衔接,出河床水面以上堤高2.3 m。

5、河道断面设计

5、河道断面设计

5、河道断面设计目录1、综合说明 (3)1.1天府镇概况 (3)1.2天府镇场镇河堤现状 (3)1.3水文气象 (6)1.3 水文气象 (6)1.3.1 气象 (6)1.4工程地质 (7)1.3.1地形地貌 (7)1.3.2地质构造及地震 (7)1.3.3地层岩性 (8)1.3.4水文地质条件 (9)1.5河道断面设计 (10)1.6河道整治建筑物设计 (10)2、编制依据 (10)2.1技术依据 (10)3.4洪水 (11)3.4.1洪水特性 (11)3.4.3设计洪水 (11)4工程地质 (13)4.1整治河段工程地质条件 (13)4.2工程主要地址问题 (14)5、河道断面设计 (14)5.1河道现状 (14)5.2河道断面设计 (15)6.河道整治建筑物设计 (16)6.1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 (16)6.2工程设计 (16)6.2.1堤身设计 (16)6.2.2附属设计 (16)7施工组织设计 (17)7.1工程业主 (17)7.2工程材料 (17)7.3施工顺序 (17)8投资概算 (18)8.1编制原则和依据 (18)8.2 工程总投资 (19)附:1、天府镇石佛村刘家沟河堤整治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2、天府镇石佛村刘家沟河堤整治工程工程概算表。

天府镇石佛村刘家沟河堤整治工程1、综合说明1.1天府镇概况天府镇位居川东平行岭谷区,华蓥山脉观音峡背斜中上部份。

海拔高度在175米至830米之间。

耕地集中在175米至800米地带。

山脉为北东—南西走向,南端被嘉陵江切断,海拔低至175米,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

天府镇粮食作物大春以玉米、稻谷、红苕为主;小春以小麦、胡豆为主。

多经作物以蔬菜、水果、蚕桑、茶叶为主。

镇域的煤矿资源比较丰富,是华莹山煤田的组成部分。

辖区内的煤炭开采虽有上百年的历史,但煤炭生产仍是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天府镇的支柱企业。

辖区内除有大型国有企业天府矿务局外,乡镇企业的小煤矿也有较快的发展。

防洪堤工程施工设计

 防洪堤工程施工设计

防洪堤工程施工设计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其中洪水灾害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最为显著。

防洪堤工程是防洪抗灾的主要保障措施之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工程施工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防洪堤工程施工设计的相关问题。

二、防洪堤工程的地形地貌分析防洪堤工程的地形地貌分析是工程施工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在进行施工设计之前必须对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查。

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都会影响到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的实际操作。

在地形地貌分析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是防洪堤工程的基本条件之一,包括河道水文、地下水位、地理地质条件等,如河道宽度、深度、流速、水量、河岸高程及坡度等。

通过详细了解这些信息,可以为工程施工设计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

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对工程施工设计带来不小的难度,需要在考虑多个因素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设计。

该部分需要具体针对当地地貌情况,进行大量实地勘测和可行性分析。

3、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对防洪堤工程设计和施工也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如果选址地区常年多雨,那么需要采取措施来检查和确保工程的渗漏性,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洪效果。

三、工程材料的选择工程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效能,在防洪堤工程设计中同样如此。

目前,防洪堤工程的材料主要有泥土、砖石、钢筋混凝土等。

在材料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环境因素等,在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前提下,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四、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是防洪堤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防洪堤工程所处的具体情况和周边环境,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工序顺序合理防洪堤工程的施工需要具备科学性和系统性,所以必须将施工过程划分为各个环节,将这些环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只有工序顺序合理,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防洪堤断面设计
541河道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原则
a、控制投资:根据常山县目前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状况,防洪堤在满足
防洪要求,保证坚固耐久的前提下,尽量控制工程投资。

b、就地取材:河道天然砂石料丰富,级配较好,河道清淤疏浚将产生大量
的砂石料方,是防洪堤筑堤材料的主要来源。

C、外型美观:护岸断面设讣中要与绿化工程同时设计,达到视觉协调,美
观环境的效果。

d、生态环保:护岸设计尽量结合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及亲水文化的需要。

542防洪堤断面设计方案
结合本工程特点,河道防洪堤断面设计了3种比选方案:
方案A:在非居民区,采用复合式堤防结构,为重力式挡墙与斜坡式护坡的相结合。

台阶以下采用灌砌石重力式挡墙形式,挡墙高1 .Om,基础深1.5nn为
梯形结构,墙顶宽lOm墙顶以上采用斜坡式干砌石护坡,护W 030m,迎水
坡坡度为I: 2。

考虑生态要求,坡面按一定间距布置栓预制三角格箱,内装种
植上种植灌木和攀岩植物。

间距为横向为2m,纵向为1・5叫堤项宽为3m,其中设044m 磴压顶兼路沿.1.5m人行路或2.5m交通路面(根据不同位置具体悄况定),路面采用0・20m片磴浇筑,外侧设i.Om绿化带。

方案b在河道两岸属居民区的位置,两岸房屋距河岸较近的地段,为避免房屋拆迁过多,河道两岸均采用挡墙护岸的型式,挡墙采用浆砌石结构,高1.5 至2m,迎水坡为1: 0.10,背水坡为1: 0.3,在原有干砌石挡墙的位置,墙背直
立与原墙面衔接。

墙顶宽0.50m,设20cm耳绘压顶,挡墙基础前齿深l・5m;堤顶设计同方案A。

方案C:断面结构与方案A基本相同,只是堤顶布置不同,考虑到部分河道两岸不需要交通道路,堤顶只设人行道路,用干砌石铺设,顶宽3米,具体宽度根据不同位置情况定。

各方案技术经济综合比较表
543各河段设计横断面的确定
根据各河段现状及沿河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推荐各堤段适用断面,
各堤段适用断面汇总表
表5-2
544挡墙稳定计算
(I)抗滑稳定计算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98),挡墙抗滑稳定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Kc—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f—基底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f=03
IG—作用在挡墙上的所有垂直荷载之和,kN:
IH—作用在挡墙上的所有水平荷载之和,kN。

讣算采用以下2种工况:
正常运用条件(运行期):即挡墙临水侧为设计洪水位骤降到最低水位背水位取相应高水位。

非常运用条件(完建期):挡墙临水侧无水,背水侧考虑施工机械荷载。

堤坡稳定计算物理力学指标取值表

挡墙抗滑稳定分析计算成果见表5・4。

挡墙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成果

表5・4中可见,各计算工况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2)抗倾覆稳定计算
挡《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成果
表5・5
正常运行非常运行
根据《堤防工程设讣规范》(GB50286-98).挡墙基底应力i|•算公式如下:
mm 4 W
式中:
bnu八巧咼---- 基底最大最小应力,kPa;
A ----- 基底面积,nr;
IM——作用在挡墙上所有力矩之和,kN-m;
W——基底截面矩,m3。

计算采用以下2种工况:
正常运用条件(运行期):水位正常降落期,水位从设计洪水位降至现河滩地高程工况的稳定:
非常运用条件1 (完建期):水位处于现河滩地高程以下;
挡墙基底应力计算成果见表5・6。

挡墙承载力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成果
表5-6
表5・6中可见,各计算工况基底应力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545冲刷深度计算
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98),水流平行于岸坡产生的冲刷可按
下式计算:
式中hB——局部冲刷深度(m),从水面起算;
hp -----冲刷处的水深(m);
Vcp ----- 平均流速(m/s);
河床面上允许不冲流速(m/s)对于工程土质,取l・6m/s;
n——与防护岸坡在平面上的形状有关,一般取n=l/4。

取最大水深断面作为典型断面进行计算,最大平均按流速为4・5m/s。

经计算,设计河底以下岸坡最大冲刷深度0.9Inu根据堤防设计规范,防冲趾坎深最小为L4Im,取防冲趾坎深l・5m,满足要求。

如开挖至大粒径砂砾石和基岩,就按此设防冲。

546台阶及亲水平台设计
本丄程根据实际悄况在镇区段侮隔一定距离人们经常活动的节点或在原有台阶位置新建、改造亲水平台、台阶共30处。

采用浆砌石结构。

547河道整治工程
山于各项U区多年来一直未进行过整治,河道淤积严重,河道两岸年年受洪水冲刷,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人为侵占河道现象也常有发生,致使河道狭小,河床抬高,严®地影响了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

为使水流顺畅,降低洪水位,尽可能地降低防洪堤的高度,起到更好的治理效果,本次治理工程要全面地对2条流域河道淤积比较严重的河段进行清淤治理,疏浚控制高程为设计河底高程。

本次疏浚治理河道长度4・4km。

548堤岸绿化工程
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美化,堤岸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注意环境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协调、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