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中高考数学试卷习题.docx
(word完整版)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及,文档

绝密★启用前2021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江苏卷〕数学 I本卷须知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本卷须知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共 4 页,包括非选择题〔第 1 题 ~ 第 20 题,共 20 题〕 .本卷总分值为160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然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地址。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自己可否切合。
4.作答试题,必定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地址作答,在其他地址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改动,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70 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地址上1.会集A1,2 ,B a, a23,假设AI B={1}那么实数 a 的值为 ________2.复数 z=〔 1+i 〕〔 1+2i〕 ,其中 i 是虚数单位,那么z 的模是 __________3.某工厂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不相同型号的产品,产量分别为200,400,300,100 件,为检验产品的质量,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以上全部的产品中抽取60 件进行检验,那么应从丙种型号的产品中抽取件4.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假设输入1,那么输出的 y 的值是x 的值为165.假设tan -=1,那么tan= 466.如图,在圆柱O1O2内有一个球 O,该球与圆柱的上、下面及母线均相切。
记圆柱O1O2的体积为 V ,1球 O 的体积为 V2,那么V1的值是V27.记函数f (x) 6 x x2的定义域为 D. 在区间 [-4,5] 上随机取一个数x,那么 x D 的概率是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k , 双曲线x221 的右准线与学科&网它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点P,Q,其焦点y3是 F1 , F2 ,那么四边形 F1 P F2 Q 的面积是9.等比数列an的各项均为实数,其前n 项的和为 Sn,S37,S663,44那么 a8 =10.某公司一年购置某种货物600 吨,每次购置x 吨,运费为 6 万元 /次,一年的总储藏花销为4x 万元,要使一年的总运费与总储藏之和最小,那么x 的值是11.函数fx = x3x12x+e -x,其中 e 是自然数对数的底数,假设ef a-1 +f2a20,那么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苏教版数学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苏教版数学高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选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设函数(f(x)=x3−3x2+2),则该函数的极值点是:A.(x=0)B.(x=1)C.(x=2)D.(x=3)2、下列四个选项中,(a2−b2)的因式分解结果为:A.((a+b)(a−b))B.((a+b)2)C.((a−b)2)D.(a2+b2)3、在等差数列{an}中,若首项a1=3,公差d=-2,那么数列{an}的第10项an=()A. -13B. -15C. -17D. -194、已知函数(f(x)=x2−4x+3),若(f(x))的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则(a)的值为:A. 2C. 3D. 05、在下列各数中,哪个数的平方根是整数?A、(√49)B、(√81)C、(√100)D、(√121)6、在等差数列{an}中,首项a1=3,公差d=2,前n项和Sn=24n-9n²,则数列的项数n是:A. 1B. 3C. 4D. 57、已知函数(f(x)=√2x+1−√x−1)的定义域为([1,+∞)),则函数的值域为:A.([0,+∞))B.([−1,+∞))C.([0,2))D.([0,1])8、在函数y=√4x2+4中,若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2,2],则函数的值域为()A.[4,8]B.[2,4]D.[0,2]二、多选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以下函数中,哪些函数的图像是奇函数?A、f(x) = x^3B、f(x) = x^2C、f(x) = |x|D、f(x) = x + 12、在下列各题中,正确表示集合M中元素的有:A. M = {x | x^2 - 4x + 4 = 0}B. M = {x | x ∈ N,x > 3}C. M = {x | x ∈ Q,x^2 < 2}D. M = {x | x ∈ R,x^2 + 1 = 0}3、下列各数中,属于有理数的是()A、根号2(√2)B、πC、0.1010010001…D、1/3E、-0.5三、填空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在等差数列{an}中,若a1=3,d=2,那么第10项an的值是______ 。
精品解析2023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原卷版)

2023年高考(江苏卷)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Ⅰ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已知集合A?{?1,0,1,2},B?{0,2,3},则AB?_____2.已知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z?(1?i)(2?i)的实部是_____.3.已知一组数据4,2a,3?a,5,6的平均数为4,则a的值是_____.4.将一颗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2次,观察向上的点数,则点数和为5的概率是_____.5.如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若输出y的值为?2,则输入x的值是_____..y2x25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双曲线2﹣=1(a>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则该双曲线的离心5a2率是____.7.已知y=f(x)是奇函数,当x≥0时, f?x??x3 ,则f(-8)的值是____. 8.已知sin(22?2??) =,则sin2?的值是____.349.如图,六角螺帽毛坯是由一个正六棱柱挖去一个圆柱所构成的.已知螺帽的底面正六边形边长为2 cm,高为2 cm,内孔半轻为0.5 cm,则此六角螺帽毛坯的体积是____cm.ππ﹢)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的图象中与y轴最近的对称轴的方程是10.将函数y=3sin(2x462023年高考(江苏卷)____.11.设{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b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已知数列{an+bn}的前n项和Sn?n2?n?2n?1(n?N?),则d+q的值是_______.12.已知5x2y2?y4?1(x,y?R),则x2?y2最小值是_______.13.在△ABC中,AB?4,AC?3,∠BAC=90?,D在边BC上,延长AD到P,使得AP=9,若3PA?mPB?(?m)PC(m为常数),则CD的长度是________.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P(13A,B是圆C:x2?(y?)2?36上的两个动点,满足PA?PB,0)22则△PAB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B1C⊥平面ABC,E,F分别是AC,B1C的中点.的(1)求证:EF∥平面AB1C1;(2)求证:平面AB1C⊥平面ABB1.16.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3,c?2,B?45?.2023年高考(江苏卷)(1)求sinC的值;4(2)在边BC上取一点D,使得cos?ADC??,求tan?DAC的值.517.地准备在山谷中建一座桥梁,桥址位置的竖直截面图如图所示:谷底O在水平线MN上、桥AB与MN平行,OO?为铅垂线(O?在AB上).经测量,左侧曲线AO上任一点D到MN的距离h1(米)与D到OO?的距离a(米)之间满足关系式h1?之间满足关系式h2??12a;右侧曲线BO上任一点F到MN的距离h2(米)与F到OO?的距离b(米)4013b?6b.已知点B到OO?的距离为40米.800(1)求桥AB的长度;(2)计划在谷底两侧建造平行于OO?的桥墩CD和EF,且CE为80米,其中C,E在AB上(不包括端点).桥墩EF每米造价k(万元)、桥墩CD每米造价最低?3k(万元)(k>0).问O?E为多少米时,桥墩CD与EF的总造价2x2y2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E:??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A在椭圆E上且在43第一象限内,AF2⊥F1F2,直线AF1与椭圆E相交于另一点B.(1)求△AF1F2的周长;(2)在x轴上任取一点P,直线AP与椭圆E的右准线相交于点Q,求OP?QP的最小值;(3)设点M在椭圆E上,记△OAB与△MAB的面积分别为S1,S2,若S2=3S1,求点M的坐标.。
江苏新高考一卷数学试题及答案

江苏新高考一卷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2.5B. √2C. 0.33333...D. 1答案:B2. 已知函数f(x) = x^2 - 4x + 4,求f(2)的值。
A. 0B. 4C. 8D. -4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是等差数列?A. 2, 4, 6, 8B. 1, 1, 1, 1C. 3, 7, 11, 15D. 5, 7, 9, 11答案:A4. 已知三角形ABC,AB = 5,AC = 7,BC = 6,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A. 10B. 12C. 14D. 16答案:B5. 以下哪个表达式是正确的?A. sin^2(x) + cos^2(x) = 1B. tan(x) = sin(x) / cos(x)C. sin(2x) = 2sin(x)cos(x)D. cos(2x) = 1 - 2sin^2(x)答案:C6. 已知圆的半径为5,求圆的周长。
A. 10πB. 15πC. 20πD. 25π答案:C7. 以下哪个是二次方程的解?A. x = 2B. x = -2C. x = 3D. x = -3答案:B8. 已知向量a = (3, 4),向量b = (-1, 2),求向量a与向量b的点积。
A. 10B. 11C. 12D. 13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9. 已知函数g(x) = 3x - 2,求g(1)的值。
答案:110. 一个正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答案:720°11. 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3,求第三项的值。
答案:1812. 一个圆的直径是14,求这个圆的面积。
答案:153.94(保留两位小数)13. 已知向量c = (1, -1),向量d = (2, 3),求向量c与向量d的叉积。
答案:-1三、解答题(每题16分,共40分)14. 解不等式:|x - 3| < 2。
解:首先,我们可以将不等式分为两部分来考虑:x - 3 < 2 以及 -(x - 3) < 2解得:x < 5 以及 x > 1因此,不等式的解集为 {x | 1 < x < 5}。
江苏省南京市(新版)2024高考数学苏教版真题(综合卷)完整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新版)2024高考数学苏教版真题(综合卷)完整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共8题)第(1)题已知复数z满足:,则的虚部等于()A.1B.C.D.第(2)题在数列的极限一节,课本中给出了计算由抛物线、轴以及直线所围成的曲边区域面积的一种方法:把区间平均分成份,在每一个小区间上作一个小矩形,使得每个矩形的左上端点都在抛物线上(如图),则当时,这些小矩形面积之和的极限就是.已知.利用此方法计算出的由曲线、轴以及直线所围成的曲边区域的面积为()A.B.C.D.第(3)题已知向量,,若与方向相反,则()A.54B.48C.D.第(4)题《九章算术·商功》:“斜解立方,得两堑堵,斜解堑堵,其一为阳马,其一为鳖臑”.意思是一个长方体沿对角面斜解(图1),得到一模一样的两个堑堵(图2),再沿一个堑堵的一个顶点和相对的棱斜解(图2),得一个四棱锥称为阳马(图3),一个三棱锥称为鳖臑(图4).若长方体的体积为,由该长方体斜解所得到的堑堵、阳马和鳖臑的体积分别为,,,则下列等式错误的是()A.B.C.D.第(5)题已知斜率为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为坐标原点,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点恰好在上.若线段的中点在直线上,则直线的方程为()A.B.C.D.第(6)题已知实数,任取一点,则该点满足的概率是()A.B.C.D.第(7)题若数列满足,,且对任意的都有,则()A.B.C.D.第(8)题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A.3B.7C.8D.10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共3题)第(1)题给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若数据的方差为0,则此组数据的众数唯一B.已知一组数据3,4,7,9,10,11,11,13,则该组数据的第40百分位数为8C.一组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是单峰的且形状是对称的,则该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应该大体上差不多D.经验回归直线恒过样本点的中心,且在回归直线上的样本点越多,拟合效果越好第(2)题积性函数指对于所有互质的整数和有的数论函数.则以下数论函数是积性函数的有()A.高斯函数表示不大于实数的最大整数B.最大公约数函数表示正整数与的最大公约数(是常数)C.幂次函数表示正整数质因数分解后含的幂次数(是常数)D.欧拉函数表示小于正整数的正整数中满足与互质的数的数目第(3)题如图,在正方体中,点M是棱上的动点(不含端点),则()A.过点M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AB,都垂直B.有且仅有一个点M到AB,的距离相等C.过点M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都相交D.有且仅有一个点M满足平面平面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共3题)第(1)题已知,关于的方程恰有三个不等实根,且函数的最小值是,则_______.第(2)题化简:__________.第(3)题已知向量满足,,的夹角为,则__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最后一题17分,共77分 (共5题)第(1)题如图,在四棱台中,底面为平行四边形,,侧棱底面为棱上的点..(1)求证:;(2)若为的中点,为棱上的点,且,求平面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第(2)题在圆上任取一点,过点作轴的垂线段为垂足,线段上一点满足.记动点的轨迹为曲线(1)求曲线的方程;(2)设为原点,曲线与轴正半轴交于点,直线与曲线交于点,与轴交于点,直线与曲线交于点,与轴交于点,若,求证:直线经过定点.第(3)题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且.数列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将数列中的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插入数列中,在任意的,之间插入项,从而构成一个新数列,求数列的前100项的和.第(4)题已知函数,.(1)若,直线l是的一条切线,求切线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2)求证:对于恒成立.(参考数据:,,,,)第(5)题已知函数的一个极值点为.(1)求函数的极小值;(2)若函数,当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江苏省高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高考数学试题一、填空题1.已知集合{1,0,1,6}A =-,{}0,B x x x R =∈,则A B ⋂=_____. 【答案】{1,6}.【解析】由题意利用交集的定义求解交集即可. 【详解】由题知,{1,6}A B =I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交集的运算,属于基础题.2.已知复数(2i)(1i)a ++的实部为0,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实数a 的值是_____. 【答案】2.【解析】本题根据复数的乘法运算法则先求得z ,然后根据复数的概念,令实部为0即得a 的值. 【详解】2(a 2)(1i)222(2)i a ai i i a a i ++=+++=-++Q ,令20a -=得2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法则,虚部的定义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3.下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S 的值是_____.【答案】5.【解析】结合所给的流程图运行程序确定输出的值即可.执行第一次,1,1422x S S x =+==≥不成立,继续循环,12x x =+=; 执行第二次,3,2422x S S x =+==≥不成立,继续循环,13x x =+=;执行第三次,3,342xS S x =+==≥不成立,继续循环,14x x =+=;执行第四次,5,442xS S x =+==≥成立,输出 5.S =【点睛】识别、运行程序框图和完善程序框图的思路:(1)要明确程序框图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 (2)要识别、运行程序框图,理解框图所解决的实际问题. (3)按照题目的要求完成解答并验证.4.函数y =_____. 【答案】[1,7]-.【解析】由题意得到关于x 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可得函数的定义域. 【详解】由已知得2760x x +-≥, 即2670x x --≤ 解得17x -≤≤, 故函数的定义域为[1,7]-. 【点睛】求函数的定义域,其实质就是以函数解析式有意义为准则,列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然后求出它们的解集即可.5.已知一组数据6,7,8,8,9,10,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 【答案】53. 【解析】由题意首先求得平均数,然后求解方差即可. 【详解】由题意,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为678891086+++++=,所以该组数据的方差是22222215[(68)(78)(88)(88)(98)(108)]63-+-+-+-+-+-=.本题主要考查方差的计算公式,属于基础题.6.从3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则选出的2名同学中至少有1名女同学的概率是_____.【答案】7 10.【解析】先求事件的总数,再求选出的2名同学中至少有1名女同学的事件数,最后根据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出答案.【详解】从3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志愿服务,共有2510C=种情况.若选出的2名学生恰有1名女生,有11326C C=种情况,若选出的2名学生都是女生,有221C=种情况,所以所求的概率为617 1010 +=.【点睛】计数原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考查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独立考查,二是与古典概型结合考查,由于古典概型概率的计算比较明确,所以,计算正确基本事件总数是解题的重要一环.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应注意审清题意,明确“分类”“分步”,根据顺序有无,明确“排列”“组合”.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双曲线2221(0)yx bb-=>经过点(3,4),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_____.【答案】y=.【解析】根据条件求b,再代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得出答案. 【详解】由已知得222431b-=,解得b=b=,因为0b>,所以b=因为1a=,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往往以小题的形式考查,其难度一般较小,是高考必得分题.双曲线渐近线与双曲线标准方程中的,a b 密切相关,事实上,标准方程中化1为0,即得渐近线方程.8.已知数列*{}()n a n ∈N 是等差数列,n S 是其前n 项和.若25890,27a a a S +==,则8S 的值是_____.【答案】16.【解析】由题意首先求得首项和公差,然后求解前8项和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得:()()()25811191470989272a a a a d a d a d S a d ⎧+=++++=⎪⎨⨯=+=⎪⎩, 解得:152a d =-⎧⎨=⎩,则8187840282162S a d ⨯=+=-+⨯=. 【点睛】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计算问题,是高考必考内容,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应用函数方程思想,灵活应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构建方程(组),如本题,从已知出发,构建1a d ,的方程组.9.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体积是120,E 为1CC 的中点,则三棱锥E -BCD 的体积是_____.【答案】10.【解析】由题意结合几何体的特征和所给几何体的性质可得三棱锥的体积. 【详解】因为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体积为120, 所以1120AB BC CC ⋅⋅=,因为E 为1CC 的中点, 所以112CE CC =, 由长方体的性质知1CC ⊥底面ABCD ,所以CE 是三棱锥E BCD -的底面BCD 上的高, 所以三棱锥E BCD -的体积1132V AB BC CE =⨯⋅⋅=111111201032212AB BC CC =⨯⋅⋅=⨯=.【点睛】本题蕴含“整体和局部”的对立统一规律.在几何体面积或体积的计算问题中,往往需要注意理清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灵活利用“割”与“补”的方法解题.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P 是曲线4(0)y x x x =+>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 到直线x +y =0的距离的最小值是_____. 【答案】4.【解析】将原问题转化为切点与直线之间的距离,然后利用导函数确定切点坐标可得最小距离 【详解】当直线22gR r 平移到与曲线4y x x =+相切位置时,切点Q 即为点P 到直线22gR r的距离最小. 由2411y x'=-=-,得)x =,y =即切点Q ,则切点Q 到直线22gR r4=,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曲线上任意一点到已知直线的最小距离,渗透了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素养.采取导数法和公式法,利用数形结合和转化与化归思想解题.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在曲线y =ln x 上,且该曲线在点A 处的切线经过点(-e ,-1)(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点A 的坐标是____. 【答案】(e, 1).【解析】设出切点坐标,得到切线方程,然后求解方程得到横坐标的值可得切点坐标. 【详解】设点()00,A x y ,则00ln y x =.又1y x'=, 当0x x =时,01y x '=, 点A 在曲线ln y x =上的切线为0001()y y x x x -=-, 即00ln 1xy x x -=-, 代入点(),1e --,得001ln 1ex x ---=-, 即00ln x x e =,考查函数()ln H x x x =,当()0,1x ∈时,()0H x <,当()1,x ∈+∞时,()0H x >, 且()'ln 1H x x =+,当1x >时,()()'0,H x H x >单调递增,注意到()H e e =,故00ln x x e =存在唯一的实数根0x e =,此时01y =, 故点A 的坐标为(),1A e . 【点睛】导数运算及切线的理解应注意的问题:一是利用公式求导时要特别注意除法公式中分子的符号,防止与乘法公式混淆. 二是直线与曲线公共点的个数不是切线的本质,直线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直线不一定是曲线的切线,同样,直线是曲线的切线,则直线与曲线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共点.12.如图,在V ABC 中,D 是BC 的中点,E 在边AB 上,BE =2EA ,AD 与CE 交于点O .若6AB AC AO E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ABAC的值是_____.3【解析】由题意将原问题转化为基底的数量积,然后利用几何性质可得比值. 【详解】如图,过点D 作DF //CE ,交AB 于点F ,由BE =2EA ,D 为BC 中点,知BF =FE =EA ,AO =OD.()()()3632AO EC AD AC AE AB AC AC AE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g g g()223131123233AB AC AC AB AB AC AB AC AB AC ⎛⎫⎛⎫=+-=-+- ⎪ ⎪⎝⎭⎝⎭u u u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g g g 22223211323322AB AC AB AC AB AC AB AC AB AC ⎛⎫=-+=-+= ⎪⎝⎭u u u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g g g , 得2213,22AB AC =u u u r u u u r 即3,AB =u u u r u u r 故3ABAC=【点睛】本题考查在三角形中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渗透了直观想象、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采取几何法,利用数形结合和方程思想解题.13.已知tan 2π3tan 4αα=-⎛⎫+ ⎪⎝⎭,则πsin 24α⎛⎫+ ⎪⎝⎭的值是_____. 【答案】22221:4AA A AC C CCv a r v v a v r ===. 【解析】由题意首先求得tan α的值,然后利用两角和差正余弦公式和二倍角公式将原问题转化为齐次式求值的问题,最后切化弦求得三角函数式的值即可. 【详解】由()tan 1tan tan tan 2tan 1tan 13tan 1tan 4αααααπααα-===-++⎛⎫+ ⎪-⎝⎭, 得23tan 5tan 20αα--=,解得tan 2α=,或1tan 3α=-. sin 2sin 2cos cos 2sin 444πππααα⎛⎫+=+ ⎪⎝⎭)22222sin cos cos sin sin 2cos 2=22sin cos αααααααα⎫+-=+⎪+⎝⎭222tan 1tan tan 1ααα⎫+-⎪+⎝⎭, 当tan 2α=时,上式222212==22110⎫⨯+-⎪+⎝⎭ 当1tan 3α=-时,上式=22112133=210113⎛⎫⎛⎫⎛⎫⨯-+--⎪ ⎪ ⎪⎝⎭⎝⎭⎪ ⎪⎛⎫-+ ⎪ ⎪⎝⎭⎝⎭综上,sin 24πα⎛⎫+= ⎪⎝⎭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渗透了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采取转化法,利用分类讨论和转化与化归思想解题.14.设(),()f x g x 是定义在R 上的两个周期函数,()f x 的周期为4,()g x 的周期为2,且()f x 是奇函数.当(0,2]x ∈时,()f x =,(2),01()1,122k x x g x x +<≤⎧⎪=⎨-<≤⎪⎩,其中k >0.若在区间(0,9]上,关于x 的方程()()f x g x =有8个不同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答案】13⎡⎢⎣⎭. 【解析】分别考查函数()f x 和函数()g x 图像的性质,考查临界条件确定k 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当(]0,2x ∈时,()f x =即()2211,0.x y y -+=≥又()f x 为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其周期为4,如图,函数()f x 与()g x 的图象,要使()()f x g x =在(0,9]上有8个实根,只需二者图象有8个交点即可.当1g()2x =-时,函数()f x 与()g x 的图象有2个交点; 当g()(2)x k x =+时,()g x 的图象为恒过点(-2,0)的直线,只需函数()f x 与()g x 的图象有6个交点.当()f x 与()g x 图象相切时,圆心(1,0)到直线20kx y k -+=的距离为12211k kk +=+,得24k =,函数()f x 与()g x 的图象有3个交点;当g()(2)x k x =+过点(1,1)时,函数()f x 与()g x 的图象有6个交点,此时13k =,得13k =.综上可知,满足()()f x g x =在(0,9]上有8个实根的k 的取值范围为1234⎡⎫⎪⎢⎪⎣⎭,. 【点睛】本题考点为参数的取值范围,侧重函数方程的多个实根,难度较大.不能正确画出函数图象的交点而致误,根据函数的周期性平移图象,找出两个函数图象相切或相交的临界交点个数,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二、解答题15.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 (1)若a =3c ,b 2cos B =23,求c 的值; (2)若sin cos 2A B a b =,求sin()2B π+的值. 【答案】(1)3c =(225. 【解析】(1)由题意结合余弦定理得到关于c 的方程,解方程可得边长c 的值;(2)由题意结合正弦定理和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首先求得cos B 的值,然后由诱导公式可得sin()2B π+的值. 【详解】(1)因为23,2,cos 3a cb B ===, 由余弦定理222cos 2a c b B ac +-=,得2222(3)(2)323c c c c+-=⨯⨯,即213c =.所以3c =. (2)因为sin cos 2A Ba b=, 由正弦定理sin sin a b A B=,得cos sin 2B Bb b =,所以cos 2sin B B =. 从而22cos (2sin )B B =,即()22cos 41cos B B =-,故24cos 5B =.因为sin 0B >,所以cos 2sin 0B B =>,从而25cos B =. 因此π25sin cos 25B B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诱导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1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AB =BC .求证:(1)A 1B 1∥平面DEC 1; (2)BE ⊥C 1E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1)由题意结合几何体的空间结构特征和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得题中的结论;(2)由题意首先证得线面垂直,然后结合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即可. 【详解】(1)因为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所以ED ∥AB .在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AB ∥A 1B 1, 所以A 1B 1∥ED .又因为ED ⊂平面DEC 1,A 1B 1⊄平面DEC 1, 所以A 1B 1∥平面DEC 1.(2)因为AB =BC ,E 为AC 的中点,所以BE ⊥AC . 因为三棱柱ABC-A 1B 1C 1是直棱柱,所以CC 1⊥平面ABC . 又因为BE ⊂平面ABC ,所以CC 1⊥BE .因为C 1C ⊂平面A 1ACC 1,AC ⊂平面A 1ACC 1,C 1C ∩AC =C , 所以BE ⊥平面A 1ACC 1.因为C 1E ⊂平面A 1ACC 1,所以BE ⊥C 1E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的焦点为F 1(–1、0),F 2(1,0).过F 2作x 轴的垂线l ,在x 轴的上方,l 与圆F 2:222(1)4x y a -+=交于点A ,与椭圆C 交于点D .连结AF 1并延长交圆F 2于点B ,连结BF 2交椭圆C 于点E ,连结DF 1.已知DF 1=52.(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2)求点E的坐标.【答案】(1)221 43x y+=;(2)3 (1,)2 E--.【解析】(1)由题意分别求得a,b的值即可确定椭圆方程;(2)解法一:由题意首先确定直线1AF的方程,联立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确定点B的坐标,联立直线BF2与椭圆的方程即可确定点E的坐标;解法二:由题意利用几何关系确定点E的纵坐标,然后代入椭圆方程可得点E的坐标. 【详解】(1)设椭圆C的焦距为2c.因为F1(-1,0),F2(1,0),所以F1F2=2,c=1.又因为DF1=52,AF2⊥x轴,所以DF2222211253()222DF F F-=-=,因此2a=DF1+DF2=4,从而a=2. 由b2=a2-c2,得b2=3.因此,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221 43x y+=.(2)解法一:由(1)知,椭圆C:22143x y+=,a=2,因为AF2⊥x轴,所以点A的横坐标为1.将x=1代入圆F2的方程(x-1) 2+y2=16,解得y=±4.因为点A 在x 轴上方,所以A (1,4). 又F 1(-1,0),所以直线AF 1:y =2x +2.由()2222116y x x y =+⎧⎪⎨-+=⎪⎩,得256110x x +-=, 解得1x =或115x =-.将115x =-代入22y x =+,得125y =-,因此1112(,)55B --.又F 2(1,0),所以直线BF 2:3(1)4y x =-.由223(1)4143y x x y ⎧=-⎪⎪⎨⎪+=⎪⎩,得276130x x --=,解得1x =-或137x =. 又因为E 是线段BF 2与椭圆的交点,所以1x =-. 将1x =-代入3(1)4y x =-,得32y =-.因此3(1,)2E --.解法二:由(1)知,椭圆C :22143x y +=.如图,连结EF 1.因为BF 2=2a ,EF 1+EF 2=2a ,所以EF 1=EB , 从而∠BF 1E =∠B .因为F 2A =F 2B ,所以∠A =∠B , 所以∠A =∠BF 1E ,从而EF 1∥F 2A . 因为AF 2⊥x 轴,所以EF 1⊥x 轴.因为F 1(-1,0),由221143x x y=-⎧⎪⎨+=⎪⎩,得32y =±.又因为E 是线段BF 2与椭圆的交点,所以32y =-. 因此3(1,)2E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方程、圆的方程、椭圆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直线与圆及椭圆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18.如图,一个湖的边界是圆心为O 的圆,湖的一侧有一条直线型公路l ,湖上有桥AB (AB 是圆O 的直径).规划在公路l 上选两个点P 、Q ,并修建两段直线型道路PB 、QA .规划要求:线段PB 、QA 上的所有点到点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 的半径.已知点A 、B 到直线l 的距离分别为AC 和BD (C 、D 为垂足),测得AB =10,AC =6,BD =12(单位:百米).(1)若道路PB 与桥AB 垂直,求道路PB 的长;(2)在规划要求下,P 和Q 中能否有一个点选在D 处?并说明理由;(3)对规划要求下,若道路PB 和QA 的长度均为d (单位:百米).求当d 最小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 【答案】(1)15(百米); (2)见解析;(3)17+321. 【解析】解:解法一:(1)过A 作AE BD ⊥,垂足为E .利用几何关系即可求得道路PB 的长; (2)分类讨论P 和Q 中能否有一个点选在D 处即可.(3)先讨论点P 的位置,然后再讨论点Q 的位置即可确定当d 最小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 解法二:(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确定点P 和点B 的坐标,然后利用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可得道路PB 的长;(2)分类讨论P 和Q 中能否有一个点选在D 处即可.(3)先讨论点P 的位置,然后再讨论点Q 的位置即可确定当d 最小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 【详解】 解法一:(1)过A 作AE BD ⊥,垂足为E .由已知条件得,四边形ACDE 为矩形,6, 8DE BE AC AE CD =====. 因为PB ⊥AB ,所以84cos sin105PBD ABE ∠=∠==. 所以12154cos 5BD PB PBD ===∠. 因此道路PB 的长为15(百米).(2)①若P 在D 处,由(1)可得E 在圆上,则线段BE 上的点(除B ,E )到点O 的距离均小于圆O 的半径,所以P 选在D 处不满足规划要求. ②若Q 在D 处,连结AD ,由(1)知2210AD AE ED =+=,从而2227cos 0225AD AB BD BAD AD AB +-∠==>⋅,所以∠BAD 为锐角.所以线段AD 上存在点到点O 的距离小于圆O 的半径. 因此,Q 选在D 处也不满足规划要求. 综上,P 和Q 均不能选在D 处. (3)先讨论点P 的位置.当∠OBP <90°时,线段PB 上存在点到点O 的距离小于圆O 的半径,点P 不符合规划要求;当∠OBP ≥90°时,对线段PB 上任意一点F ,OF ≥OB ,即线段PB 上所有点到点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 的半径,点P 符合规划要求.设x y a M N +=⋅为l 上一点,且1PB AB ⊥,由(1)知,115PB =,此时11113sin cos 1595PD PB PBD PB EBA =∠=∠=⨯=; 当∠OBP >90°时,在1PPB △中,115PB PB >=. 由上可知,d ≥15. 再讨论点Q 的位置.由(2)知,要使得QA ≥15,点Q 只有位于点C 的右侧,才能符合规划要求.当QA =15时,2222156321CQ QA AC =-=-=.此时,线段QA 上所有点到点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 的半径.综上,当PB ⊥AB ,点Q 位于点C 右侧,且CQ =321时,d 最小,此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PQ =PD +CD +CQ =17+321.因此,d 最小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为17+321(百米). 解法二:(1)如图,过O 作OH ⊥l ,垂足为H.以O 为坐标原点,直线OH 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因为BD =12,AC =6,所以OH =9,直线l 的方程为y =9,点A ,B 的纵坐标分别为3,−3.因为AB 为圆O 的直径,AB =10,所以圆O 的方程为x 2+y 2=25. 从而A (4,3),B (−4,−3),直线AB 的斜率为34. 因为PB ⊥AB ,所以直线PB 的斜率为43-, 直线PB 的方程为42533y x =--. 所以P (−13,9),22(134)(93)15PB =-+++=. 因此道路PB 的长为15(百米).(2)①若P 在D 处,取线段BD 上一点E (−4,0),则EO =4<5,所以P 选在D 处不满足规划要求.②若Q 在D 处,连结AD ,由(1)知D (−4,9),又A (4,3), 所以线段AD :36(44)4y x x =-+-剟.在线段AD 上取点M (3,154),因为5OM =<=,所以线段AD 上存在点到点O 的距离小于圆O 的半径. 因此Q 选在D 处也不满足规划要求. 综上,P 和Q 均不能选在D 处. (3)先讨论点P 的位置.当∠OBP <90°时,线段PB 上存在点到点O 的距离小于圆O 的半径,点P 不符合规划要求;当∠OBP ≥90°时,对线段PB 上任意一点F ,OF ≥OB ,即线段PB 上所有点到点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 的半径,点P 符合规划要求.设x y a M N +=⋅为l 上一点,且1PB AB ⊥,由(1)知,115PB =,此时()113,9P -; 当∠OBP >90°时,在1PPB △中,115PB PB >=. 由上可知,d ≥15. 再讨论点Q 的位置.由(2)知,要使得QA≥15,点Q 只有位于点C 的右侧,才能符合规划要求.当QA =15时,设Q (a ,9),由15(4)AQ a ==>,得a =4+Q (4+9),此时,线段QA 上所有点到点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 的半径.综上,当P (−13,9),Q (4+9)时,d 最小,此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4(13)17PQ =+-=+.因此,d 最小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为1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应用、解方程、直线与圆等基础知识,考查直观想象和数学建模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9.设函数()()()(),,,R f x x a x b x c a b c =---∈,()f 'x 为f (x )的导函数. (1)若a =b =c ,f (4)=8,求a 的值;(2)若a ≠b ,b =c ,且f (x )和()f 'x 的零点均在集合{3,1,3}-中,求f (x )的极小值;(3)若0,01,1a b c =<=…,且f (x )的极大值为M ,求证:M ≤427. 【答案】(1)2a =; (2)见解析; (3)见解析.【解析】(1)由题意得到关于a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确定a 的值;(2)由题意首先确定a ,b ,c 的值从而确定函数的解析式,然后求解其导函数,由导函数即可确定函数的极小值.(3)由题意首先确定函数的极大值M 的表达式,然后可用如下方法证明题中的不等式: 解法一:由函数的解析式结合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放缩即可证得题中的不等式; 解法二:由题意构造函数,求得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最大值, 因为01b <≤,所以1(0,1)x ∈.当(0,1)x ∈时,2()()(1)(1)f x x x b x x x =--≤-.令2()(1),(0,1)g x x x x =-∈,则1()3(1)3g'x x x ⎛⎫=-- ⎪⎝⎭.令()0g'x =,得1x =.列表如下:所以当13x =时,()g x 取得极大值,且是最大值,故max 14()327g x g ⎛⎫== ⎪⎝⎭.所以当(0,1)x ∈时,4()()27f x g x ≤≤,因此427M ≤. 【详解】(1)因为a b c ==,所以3()()()()()f x x a x b x c x a =---=-.因为(4)8f =,所以3(4)8a -=,解得2a =.(2)因为b c =,所以2322()()()(2)(2)f x x a x b x a b x b a b x ab =--=-+++-, 从而2()3()3a b f 'x x b x +⎛⎫=-- ⎪⎝⎭.令()0f 'x =,得x b =或23a bx +=. 因为2,,3a ba b +,都在集合{3,1,3}-中,且a b ≠, 所以21,3,33a ba b +===-. 此时2()(3)(3)f x x x =-+,()3(3)(1)f 'x x x =+-.令()0f 'x =,得3x =-或1x =.列表如下:x(,3)-∞-3-(3,1)-1(1,)+∞+–+()f xZ极大值]极小值Z所以()f x 的极小值为2(1)(13)(13)32f =-+=-.(3)因为0,1a c ==,所以32()()(1)(1)f x x x b x x b x bx =--=-++,2()32(1)f 'x x b x b =-++.因为01b <≤,所以224(1)12(21)30b b b ∆=+-=-+>, 则有2个不同的零点,设为()1212,x x x x <.由()0f 'x =,得22121111,33b b b b b b x x +--+++-+==.列表如下:x1(,)x -∞1x()12,x x2x2(,)x +∞+–+()f xZ极大值]极小值Z所以()f x 的极大值()1M f x =.解法一:()321111(1)M f x x b x bx ==-++()()221111211(1)32(1)3999b b x b b b x b x b x -+++⎛⎫=-++--+ ⎪⎝⎭ ()2321(1)(1)227927b b b b b --+++=++23(1)2(1)(1)2272727b b b b +-+=-+(1)24272727b b +≤+≤.因此427M ≤. 解法二:因为01b <≤,所以1(0,1)x ∈.当(0,1)x ∈时,2()()(1)(1)f x x x b x x x =--≤-.令2()(1),(0,1)g x x x x =-∈,则1()3(1)3g'x x x ⎛⎫=-- ⎪⎝⎭.令()0g'x =,得1x =.列表如下:所以当13x =时,()g x 取得极大值,且是最大值,故max 14()327g x g ⎛⎫== ⎪⎝⎭.所以当(0,1)x ∈时,4()()27f x g x ≤≤,因此427M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考查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逻辑推理能力.20.定义首项为1且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为“M -数列”.(1)已知等比数列{a n }满足:245132,440a a a a a a =-+=,求证:数列{a n }为“M -数列”;(2)已知数列{b n }满足:111221,n n n b S b b +==-,其中S n 为数列{b n }的前n 项和. ①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②设m 为正整数,若存在“M -数列”{c n }θ,对任意正整数k ,当k ≤m 时,都有1k k k c b c +剟成立,求m 的最大值. 【答案】(1)见解析;(2)①b n =n ()*n ∈N ;②5.【解析】(1)由题意分别求得数列的首项和公比即可证得题中的结论;(2)①由题意利用递推关系式讨论可得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据此即可确定其通项公式;②由①确定k b 的值,将原问题进行等价转化,构造函数,结合导函数研究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m 的最大值. 【详解】(1)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所以a 1≠0,q ≠0.由245321440a a a a a a =⎧⎨-+=⎩,得244112111440a q a q a q a q a ⎧=⎨-+=⎩,解得112a q =⎧⎨=⎩.因此数列{}n a 为“M —数列”. (2)①因为1122n n n S b b +=-,所以0n b ≠. 由1111,b S b ==得212211b =-,则22b =. 由1122n n n S b b +=-,得112()n n n n n b b S b b ++=-,当2n ≥时,由1n n n b S S -=-,得()()111122n n n nn n n n n b b b b b b b b b +-+-=---,整理得112n n n b b b +-+=.所以数列{b n }是首项和公差均为1的等差数列. 因此,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为b n =n ()*n N ∈.②由①知,b k =k ,*k N ∈.因为数列{c n }为“M –数列”,设公比为q ,所以c 1=1,q >0. 因为c k ≤b k ≤c k +1,所以1k k q k q -≤≤,其中k =1,2,3,…,m . 当k =1时,有q ≥1; 当k =2,3,…,m 时,有ln ln ln 1k kq k k ≤≤-. 设f (x )=ln (1)x x x >,则21ln ()xf 'x x-=. 令()0f 'x =,得x =e .列表如下: x(1,e)e (e ,+∞)()f 'x+0 –f (x )极大值因为ln 2ln8ln 9ln 32663=<=,所以max ln 3()(3)3f k f ==. 取33q =k =1,2,3,4,5时,ln ln kq k…,即k k q ≤, 经检验知1k q k -≤也成立.因此所求m 的最大值不小于5.若m ≥6,分别取k =3,6,得3≤q 3,且q 5≤6,从而q 15≥243,且q 15≤216, 所以q 不存在.因此所求m 的最大值小于6. 综上,所求m 的最大值为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和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代数推理、转化与化归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1.已知矩阵3122⎡⎤=⎢⎥⎣⎦A (1)求A 2;(2)求矩阵A 的特征值.【答案】(1)115106⎡⎤⎢⎥⎣⎦; (2)121,4λλ==.【解析】(1)利用矩阵的乘法运算法则计算2A 的值即可;(2)首先求得矩阵的特征多项式,然后利用特征多项式求解特征值即可. 【详解】(1)因为3122⎡⎤=⎢⎥⎣⎦A , 所以231312222⎡⎤⎡⎤=⎢⎥⎢⎥⎣⎦⎣⎦A=3312311223222122⨯+⨯⨯+⨯⎡⎤⎢⎥⨯+⨯⨯+⨯⎣⎦=115106⎡⎤⎢⎥⎣⎦. (2)矩阵A 的特征多项式为231()5422f λλλλλ--==-+--.令()0f λ=,解得A 的特征值121,4λλ==.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矩阵的运算、特征值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22.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两点3,,42A B ππ⎛⎫⎫ ⎪⎪⎝⎭⎭,直线l 的方程为sin 34ρθπ⎛⎫+= ⎪⎝⎭. (1)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 (2)求点B 到直线l 的距离.【答案】(1 (2)2.【解析】(1)由题意,在OAB △中,利用余弦定理求解AB 的长度即可;(2)首先确定直线的倾斜角和直线所过的点的极坐标,然后结合点B 的坐标结合几何性质可得点B 到直线l 的距离. 【详解】(1)设极点为O .在△OAB 中,A (3,4π),B ,2π),由余弦定理,得AB =(2)因为直线l 的方程为sin()34ρθπ+=,则直线l 过点)2π,倾斜角为34π.又)2B π,所以点B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sin()242π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23.设x ∈R ,解不等式||+|2 1|>2x x -. 【答案】1{|1}3x x x <->或.【解析】由题意结合不等式的性质零点分段即可求得不等式的解集. 【详解】当x <0时,原不等式可化为122x x -+->,解得x <–13: 当0≤x ≤12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 +1–2x >2,即x <–1,无解; 当x >12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 +2x –1>2,解得x >1. 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1}3x x x <->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和推理论证能力.24.设2*012(1),4,n n n x a a x a x a x n n +=++++∈N L ….已知23242a a a =. (1)求n 的值;(2)设(1n a +=+*,a b ∈N ,求223a b -的值. 【答案】(1)5n =; (2)-32.【解析】(1)首先由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确定234,,a a a 的值,然后求解关于n 的方程可得n 的值;(2)解法一:利用(1)中求得的n 的值确定有理项和无理项从而可得a ,b 的值,然后计算223a b -的值即可;解法二:利用(1)中求得的n 的值,由题意得到(51的展开式,最后结合平方差公式即可确定223a b -的值. 【详解】(1)因为0122(1)C C C C 4n n nn n n n x x x x n +=++++≥L ,,所以2323(1)(1)(2)C ,C 26n nn n n n n a a ---====, 44(1)(2)(3)C 24nn n n n a ---==. 因为23242a a a =,所以2(1)(2)(1)(1)(2)(3)[]26224n n n n n n n n n ------=⨯⨯,解得5n =.(2)由(1)知,5n =.5(1(1n =+02233445555555C C C C C C =++++a =+解法一:因为*,a b ∈N ,所以024135555555C 3C 9C 76,C 3C 9C 44a b =++==++=,从而222237634432a b -=-⨯=-. 解法二:50122334455555555(1C C (C (C (C (C (=+++++02233445555555C C C C C C =--+-.因为*,a b ∈N ,所以5(1a =-.因此225553((1(1(2)32a b a 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组合数等基础知识,考查分析问题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 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点集{(0,0),(1,0),(2,0),,(,0)}n A n =⋯,{(0,1),(,1)},{(0,2),(1,2),(2,2),,(,2)},.n n B n C n n N *==∈L 令n n n n M A B C =U U .从集合M n 中任取两个不同的点,用随机变量X 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1)当n =1时,求X 的概率分布;(2)对给定的正整数n (n ≥3),求概率P (X ≤n )(用n 表示).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解析】(1)由题意首先确定X 可能的取值,然后利用古典概型计算公式求得相应的概率值即可确定分布列;(2)将原问题转化为对立事件的问题求解()P X n >的值,据此分类讨论①.b d =,②.0,1b d ==,③.0,2b d ==,④.1,2b d ==四种情况确定X 满足X n >的所有可能的取值,然后求解相应的概率值即可确定()P X n ≤的值. 【详解】(1)当1n =时,X的所有可能取值是12.X的概率分布为22667744(1),(C 15C 15P X P X ======,22662222(2),(C 15C 15P X P X ======. (2)设()A a b ,和()B c d ,是从n M 中取出的两个点. 因为()1()P X n P X n ≤=->,所以仅需考虑X n >的情况. ①若b d =,则AB n ≤,不存在X n >的取法;②若01b d ==,,则AB =X n >当且仅当AB =0 a c n ==,或 0a n c ==,,有2种取法; ③若02b d ==,,则AB =≤,因为当3n ≥时,n ≤,所以X n >当且仅当AB =0 a c n ==,或 0a n c ==,,有2种取法;④若12b d ==,,则AB =X n >当且仅当AB =0 a c n ==,或 0a n c ==,,有2种取法. 综上,当X n >时,X,且22242442(,(C C n n P X P X ++====.因此,2246()1((1C n P X n P X P 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计数原理、古典概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等基础知识,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2022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新高考I)(含答案)

2022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新高考I)(含答案)一、选择题1. 若函数f(x) = 2x^3 3x^2 + x + 1,则f'(1)的值为多少?A. 6B. 7C. 8D. 9答案:B解析:我们需要求出函数f(x)的导数f'(x)。
根据导数的定义,f'(x) = 6x^2 6x + 1。
将x = 1代入f'(x)中,得到f'(1) = 61^2 6 1 + 1 = 1。
因此,f'(1)的值为1,选项B正确。
2. 若直线y = kx + b与圆(x 2)^2 + (y 3)^2 = 25相切,则k的值是多少?A. 1/2B. 1C. 2D. 3答案:A解析:由于直线与圆相切,它们在切点处具有相同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为k,圆的斜率可以通过求导得到。
对圆的方程求导,得到2(x 2) + 2(y 3)y' = 0。
在切点处,x和y的值满足圆的方程,因此可以解出y' = 1/2。
由于直线和圆在切点处斜率相同,所以k = 1/2。
因此,选项A正确。
3. 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1 = 2,d = 3,则S10的值为多少?A. 155B. 165C. 175D. 185答案:C解析: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n/2 (a1 + an)。
由于an = a1 + (n 1)d,代入a1 = 2和d = 3,得到an = 2 + 3(n 1)= 3n 1。
将an代入Sn的公式中,得到Sn = n/2 (2 + 3n 1) =n/2 (3n + 1)。
将n = 10代入,得到S10 = 10/2 (3 10 + 1) = 175。
因此,选项C正确。
4. 若函数f(x) = log2(x) + log2(x + 1),则f(1)的值为多少?A. 1B. 2C. 3D. 4答案:C解析:将x = 1代入函数f(x)中,得到f(1) = log2(1) +log2(1 + 1) = log2(1) + log2(2) = 0 + 1 = 1。
高考江苏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Ⅰ参考公式:圆柱的体积公式:V sh =圆柱,其中s 为圆柱的表面积,h 为高.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 cl 圆柱,其中c 是圆柱底面的周长,l 为母线长.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2014年江苏,1,5分】已知集合{2134}A =--,,,,{123}B =-,,,则A B =_______.【答案】{13}-,【解析】由题意得{1,3}A B =-.(2)【2014年江苏,2,5分】已知复数2(52i)z =+(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为_______. 【答案】21【解析】由题意22(52i)25252i (2i)2120i z =+=+⨯⨯+=+,其实部为21. (3)【2014年江苏,3,5分】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n 的值是_______. 【答案】5【解析】本题实质上就是求不等式220n >的最小整数解.220n >整数解为5n ≥,因此输出的5n =. (4)【2014年江苏,4,5分】从1236,,,这4个数中一次随机地取2个数,则所取2个数的乘积为6的概率是_______. 【答案】13【解析】从1,2,3,6这4个数中任取2个数共有246C =种取法,其中乘积为6的有1,6和2,3两种取法,因此所求概率为2163P ==.(5)【2014年江苏,5,5分】已知函数cos y x =与sin(2)(0)y x ϕϕ=+<π≤,它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3π的交点,则ϕ的值是_______. 【答案】6π【解析】由题意cossin(2)33ππϕ=⨯+,即21sin()32πϕ+=,2(1)36k k ππϕπ+=+-⋅,()k Z ∈,因为0ϕπ≤<,所以6πϕ=.(6)【2014年江苏,6,5分】为了了解一片经济林的生长情况,随机抽测了其中60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单位:cm ),所得数据均在区间[80130],上,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测的60株树木中,有 株 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100 cm . 【答案】24【解析】由题意在抽测的60株树木中,底部周长小于100cm 的株数为(0.0150.025)106024+⨯⨯=.(7)【2014年江苏,7,5分】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若21a =,8642a a a =+,则6a 的值是________. 【答案】4【解析】设公比为q ,因为21a =,则由8642a a a =+得6422q q a =+,4220q q --=,解得22q =,所以4624a a q ==.(8)【2014年江苏,8,5分】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积分别为12S S ,,体积分别为12V V ,,若它们的侧面积相等,且1294S S =,则12VV 的值是_______. 【答案】32【解析】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和高分别为11r h 、,22r h 、,则112222r h r h ππ=,1221h r h r =,又21122294S r S r ππ==,所以1232r r =,则222111111212222222221232V r h r h r r r V r h r h r r r ππ==⋅=⋅==.(9)【2014年江苏,9,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230x y +-=被圆22(2)(1)4x y -++=截得的弦长为________.【答案】255【解析】圆22(2)(1)4x y -++=的圆心为(2,1)C -,半径为2r =,点C 到直线230x y +-=的距离为2222(1)3512d +⨯--==+,所求弦长为2292552245l r d =-=-=. (10)【2014年江苏,10,5分】已知函数2()1f x x mx =+-,若对任意[1]x m m ∈+,,都有()0f x <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20⎛⎫- ⎪⎝⎭, 【解析】据题意222()10(1)(1)(1)10f m m m f m m m m ⎧=+-<⎪⎨+=+++-<⎪⎩,解得20m -<<. (11)【2014年江苏,11,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曲线2b y ax x=+(a b ,为常数)过点(25)P -,,且该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与直线7230x y ++=平行,则a b +的值是________. 【答案】3-【解析】曲线2b y ax x =+过点(2,5)P -,则452b a +=-①,又2'2b y ax x =-,所以7442b a -=-②,由①②解得11a b =-⎧⎨=-⎩,所以2a b +=-.(12)【2014年江苏,12,5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85AB AD ==,,32CP PD AP BP =⋅=,,则AB AD ⋅的值是________.【答案】22【解析】由题意,14AP AD DP AD AB =+=+,3344BP BC CP BC CD AD AB =+=+=-, 所以13()()44AP BP AD AB AD AB ⋅=+⋅-2213216AD AD AB AB =-⋅-,即1322564216AD AB =-⋅-⨯,解得22AD AB ⋅=.(13)【2014年江苏,13,5分】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且周期为3的函数,当[03)x ∈,时,21()22f x x x =-+.若函数()y f x a =-在区间[34]-,上有10个零点(互不相同),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102,【解析】作出函数21()2,[0,3)2f x x x x =-+∈的图象,可见1(0)2f =,当1x =时,1()2f x =极大, 7(3)2f =,方程()0f x a -=在[3,4]x ∈-上有10个零点,即函数()y f x =和图象与直线 y a =在[3,4]-上有10个交点,由于函数()f x 的周期为3,因此直线y a =与函数 21()2,[0,3)2f x x x x =-+∈的应该是4个交点,则有1(0,)2a ∈. (14)【2014年江苏,14,5分】若ABC ∆的内角满足sin 2sin 2sin A B C +=,则cos C 的最小值是_______.【答案】62-【解析】由已知sin 22sin A B C =及正弦定理可得22a b c =,2222222()2cos 22a b a b a b cC ab ab++-+-==223222262262a b ab ab ab +---=,当且仅当2232a b =,即23a b =所以cos C 62-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2014年江苏,15,14分】已知()2απ∈π,,5sin α=. (1)求()sin 4απ+的值;(2)求()cos 26α5π-的值.解:(1)∵()5sin 2ααπ∈π,,,∴225cos 1sin αα=--=, ()210sin sin cos cos sin sin )444αααααπππ+=+=+=.(2)∵2243sin 22sin cos cos 2cos sin 55αααααα==-=-=,, ∴()()3314334cos 2cos cos2sin sin 2666525ααα5π5π5π+-=+=+⨯-=.(16)【2014年江苏,16,14分】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D E F ,,分别为棱PC AC AB ,, 的中点.已知6PA AC PA ⊥=,,8BC =,5DF =.(1)求证:直线P A ∥平面DEF ; (2)平面BDE ⊥平面ABC . 解:(1)∵D E ,为PC AC ,中点∴DE ∥P A ∵PA ⊄平面DEF ,DE ⊂平面DEF ∴P A ∥平面DEF .(2)∵D E ,为PC AC ,中点,∴132DE PA ==∵E F ,为AC AB ,中点,∴142EF BC ==,∴222DE EF DF +=,∴90DEF ∠=°,∴DE ⊥EF ,∵//DE PA PA AC ⊥,,∴DE AC ⊥, ∵AC EF E =,∴DE ⊥平面ABC ,∵DE ⊂平面BDE ,∴平面BDE ⊥平面ABC .(17)【2014年江苏,17,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12F F ,分别是椭圆22221(0)y x a b a b +=>>的左、右焦点,顶点B 的坐标为(0)b ,,连结2BF 并延长交椭圆于点A ,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椭圆于另一点C ,连结1FC . (1)若点C 的坐标为()4133,,且22BF = (2)若1FC AB ⊥,求椭圆离心率e 的值. 解:(1)∵()4133C ,,∴22161999a b+=,∵22222BF b c a =+=,∴22(2)2a ==,∴21b =,∴椭圆方程为2212x y +=.(2)设焦点12(0)(0)()F c F c C x y -,,,,,,∵A C ,关于x 轴对称,∴()A x y -,,∵2B F A ,,三点共线,∴b yb c x +=--,即0bx cy bc --=①∵1FC AB ⊥,∴1yb xc c⋅=-+-,即20xc by c -+=②①②联立方程组,解得2222222ca x b c bc y b c ⎧=⎪-⎨⎪=-⎩ ∴()2222222a c bc C b c b c --, C 在椭圆上,∴()()222222222221a c bc b c b c a b--+=,化简得225c a =,∴5c a = 5. (18)【2014年江苏,18,16分】如图,为保护河上古桥OA ,规划建一座新桥BC ,同时设立一个圆形保护区.规划要求:新桥BC 与河岸AB 垂直;保护区的边界为圆心M 在线段OA 上并与BC 相切的圆,且古桥两端O 和A 到该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均不少于80m .经测量,点A 位于点O 正北方向60m 处,点C 位于点O 正东方向170m 处(OC 为河岸),4tan 3BCO ∠=.(1)求新桥BC 的长;(2)当OM 多长时,圆形保护区的面积最大?. 解:解法一:(1)如图,以O 为坐标原点,OC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由条件知A (0, 60),C (170, 0),直线BC 的斜率43BC k tan BCO =∠=--.又因为AB ⊥BC ,所以直线AB 的斜率34AB k =.设点B 的坐标为(a ,b ),则k BC =041703b a -=--, k AB =60304b a -=-,解得a =80,b=120.所以BC 22(17080)(0120)150-+-=.因此新桥BC 的长是150 m . (2)设保护区的边界圆M 的半径为r m,OM =d m,(0≤d ≤60).由条件知,直线BC 的方程为4(170)3y x =--,即436800x y +-=,由于圆M 与直线BC 相切,故点M (0,d )到直线BC 的距离是r ,即|3680|680355d dr --==. 因为O 和A 到圆M 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均不少于80 m ,所以80(60)80r d r d -⎧⎨--⎩≥≥,即68038056803(60)805dd d d -⎧-⎪⎪⎨-⎪--⎪⎩≥≥,解得1035d ≤≤.故当d =10时,68035dr -=最大,即圆面积最大. 所以当OM = 10 m 时,圆形保护区的面积最大.解法二:(1)如图,延长OA , CB 交于点F .因为tan ∠BCO =43.所以sin ∠FCO =45,cos ∠FCO =35.因为OA =60,OC =170,所以OF =OC tan ∠FCO =6803.CF =850cos 3OC FCO =∠, 从而5003AF OF OA =-=.因为OA ⊥OC ,所以cos ∠AFB =sin ∠FCO =45,又因为AB ⊥BC ,所以BF =AFcos ∠AFB ==4003,从而BC =CF -BF =150.因此新桥BC 的长是150 m .(2)设保护区的边界圆M 与BC 的切点为D ,连接MD ,则MD ⊥BC ,且MD 是圆M 的半径,并设MD =r m ,OM =d m(0≤d ≤60).因为OA ⊥,所以sin ∠CFO =cos ∠FCO ,故由(1)知,sin ∠CFO =368053MD r MF OF OM d ===--所以68035dr -=.因为O 和A 到圆M 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均不少于80 m ,所以80(60)80r d r d -⎧⎨--⎩≥≥,即68038056803(60)805dd d d -⎧-⎪⎪⎨-⎪--⎪⎩≥≥,解得1035d ≤≤,故当d =10时,68035dr -=最大,即圆面积最大.所以当OM = 10 m 时,圆形保护区的面积最大.(19)【2014年江苏,19,16分】已知函数()e e x x f x -=+其中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证明:()f x 是R 上的偶函数;(2)若关于x 的不等式()e 1x mf x m -+-≤在(0)+∞,上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3)已知正数a 满足:存在0[1)x ∈+∞,,使得3000()(3)f x a x x <-+成立.试比较1e a -与e 1a -的大小,并证明 你的结论.解:(1)x ∀∈R ,()e e ()x x f x f x --=+=,∴()f x 是R 上的偶函数.(2)由题意,(e e )e 1x x x m m --++-≤,即(e e 1)e 1x x x m --+--≤,∵(0)x ∈+∞,,∴e e 10x x -+->,即e 1e e 1xx xm ---+-≤对(0)x ∈+∞,恒成立.令e (1)x t t =>,则211t m t t --+≤对任意(1)t ∈+∞,恒成立. ∵2211111(1)(1)113111t t t t t t t t --=-=---+-+-+-++-≥,当且仅当2t =时等号成立,∴13m -≤. (3)'()e e x xf x -=-,当1x >时'()0f x >∴()f x 在(1)+∞,上单调增,令3()(3)h x a x x =-+,'()3(1)h x ax x =--,∵01a x >>,,∴'()0h x <,即()h x 在(1)x ∈+∞,上单调减,∵存在0[1)x ∈+∞,,使得3000()(3)f x a x x <-+,∴1(1)e 2ef a =+<,即()11e 2e a >+. ∵e-1e 111ln ln ln e (e 1)ln 1e a a a a a a ---=-=--+,设()(e 1)ln 1m a a a =--+,则e 1e 1'()1a m a a a---=-=,()11e 2e a >+.当()11e e 12ea +<<-时,'()0m a >,()m a 单调增;当e 1a >-时,'()0m a <,()m a 单调减,因此()m a 至多有两个零点,而(1)(e)0m m ==,∴当e a >时,()0m a <,e 11e a a --<; 当()11e e 2ea +<<时,()0m a <,e 11e a a -->;当e a =时,()0m a =,e 11e a a --=. (20)【2014年江苏,20,16分】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对任意的正整数n ,总存在正整数m ,使得n m S a =,则称{}n a 是“H 数列”.(1)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n n S n *=∈N ,证明:{}n a 是“H 数列”;(2)设{}n a 是等差数列,其首项11a =,公差0d <.若{}n a 是“H 数列”,求d 的值;(3)证明:对任意的等差数列{}n a ,总存在两个“H 数列”{}n b 和{}n c ,使得()n n n a b c n *=+∈N 成立. 解:(1)当2n ≥时,111222n n n n n n a S S ---=-=-=,当1n =时,112a S ==,∴1n =时,11S a =,当2n ≥时,1n n S a +=,∴{}n a 是“H 数列”.(2)1(1)(1)22n n n n n S na d n d --=+=+,对n *∀∈N ,m *∃∈N 使n m S a =,即(1)1(1)2n n n d m d -+=+-, 取2n =得1(1)d m d +=-,12m d=+,∵0d <,∴2m <,又m *∈N ,∴1m =,∴1d =-.(3)设{}n a 的公差为d ,令111(1)(2)n b a n a n a =--=-,对n *∀∈N ,11n n b b a +-=-,1(1)()n c n a d =-+,对n *∀∈N ,11n n c c a d +-=+,则1(1)n n n b c a n d a +=+-=,且{}{}n n b c ,为等差数列. {}n b 的前n 项和11(1)()2n n n T na a -=+-,令1(2)n T m a =-,则(3)22n n m -=+. 当1n =时1m =;当2n =时1m =;当3n ≥时,由于n 与3n -奇偶性不同,即(3)n n -非负偶数,m *∈N .因此对n ∀,都可找到m *∈N ,使n m T b =成立,即{}n b 为“H 数列”.{}n c 的前n项和1(1)()2n n n R a d -=+,令1(1)()n m c m a d R =-+=,则(1)12n n m -=+∵对n *∀∈N ,(1)n n -是非负偶数,∴m *∈N ,即对n *∀∈N ,都可找到m *∈N ,使得n m R c =成立, 即{}n c 为“H 数列”,因此命题得证.数学Ⅱ【选做】本题包括A 、B 、C 、D 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 的前两题评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1-A )【2014年江苏,21-A ,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C 、 D是圆O 上位于AB 异侧的两点.证明:∠OCB =∠D .解:因为B ,C 是圆O 上的两点,所以OB =OC .故∠OCB =∠B .又因为C , D 是圆O 上位于AB 异侧的两点,故∠B ,∠D 为同弧所对的两个圆周角,所以∠B =∠D .因此∠OCB =∠D .(21-B )【2014年江苏,21-B ,10分】(选修4-2:矩阵与变换)已知矩阵121x -⎡⎤=⎢⎥⎣⎦A ,1121⎡⎤=⎢⎥-⎣⎦B ,向量2y ⎡⎤=⎢⎥⎣⎦α,x y ,为实数,若A α=B α,求x y ,的值.解:222y xy -⎡⎤=⎢⎥+⎣⎦A α,24y y +⎡⎤=⎢⎥-⎣⎦B α,由A α=B α得22224y y xy y -=+⎧⎨+=-⎩,,解得142x y =-=,. (21-C )【2014年江苏,21-C ,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21222x t y t ⎧=-⎪⎨⎪=+⎩,(t 为参数),直线l 与抛物线24y x =交于A B ,两点,求线段AB 的长. 解:直线l :3x y +=代入抛物线方程24y x =并整理得21090x x -+=,∴交点(12)A ,,(96)B -,,故||82AB =. (21-D )【2014年江苏,21-D ,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0x >,0y >,证明:()()22119x y x y xy ++++≥. 解:因为x >0, y >0, 所以1+x +y 2≥2330xy >,1+x 2+y ≥2330x y >,所以(1+x +y 2)( 1+x 2+y )≥223333xy x y ⋅=9xy . 【必做】第22、23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 (22)【2014年江苏,22,10分】盒中共有9个球,其中有4个红球,3个黄球和2个绿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1)从盒中一次随机取出2个球,求取出的2个球颜色相同的概率P ;(2)从盒中一次随机取出4个球,其中红球、黄球、绿球的个数分别记为123x x x ,,,随机变量X 表示123x x x ,, 中的最大数,求X 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E X .解:(1)一次取2个球共有29C 36=种可能情况,2个球颜色相同共有222432C C C 10++=种可能情况,∴取出的2个球颜色相同的概率1053618P ==.(2)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432,,,则4449C 1(4)C 126P X ===;3131453639C C C C 13(3)C 63P X +===; 11(2)1(3)(4)14P X P X P X ==-=-==.∴X 的概率分布列为: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只有解答题,供理工方向考生使用.本试,21题有A 、B 、C 、D 4个小题供选做,每位考生在4个选做题中选答2题.若考生选做了3题或4题,则按选做题中的前2题计分.第22、23题为必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 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 请在答题卡上按照顺序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请注意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 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故X 的数学期望1113120()23414631269E X =⨯+⨯+⨯=.(23)【2014年江苏,23,10分】已知函数0sin ()(0)x f x x x=>,设()n f x 为1()n f x -的导数,n *∈N .(1)求()()122222f f πππ+的值;(2)证明:对任意的n *∈N ,等式()()1444n n nf f -πππ+=成立.解:(1)由已知,得102sin cos sin ()()x x x f x f x x x x '⎛⎫'===- ⎪⎝⎭, 于是21223cos sin sin 2cos 2sin ()()x x x x xf x f x x x x x x ''⎛⎫⎛⎫'==-=--+⎪ ⎪⎝⎭⎝⎭,所以12234216(),()22f f πππππ=-=-+, 故122()()1222f f πππ+=-.(2)由已知,得0()sin ,xf x x =等式两边分别对x 求导,得00()()cos f x xf x x '+=,即01()()cos sin()2f x xf x x x π+==+,类似可得122()()sin sin()f x xf x x x π+=-=+, 2333()()cos sin()2f x xf x x x π+=-=+,344()()sin sin(2)f x xf x x x π+==+.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sin()2n n n nf x xf x x π-+=+对所有的n ∈*N 都成立.(i )当n =1时,由上可知等式成立.(ii )假设当n =k 时等式成立, 即1()()sin()2k k k kf x xf x x π-+=+.因为111[()()]()()()(1)()(),k k k k k k k kf x xf x kf x f x xf x k f x f x --+'''+=++=++(1)[sin()]cos()()sin[]2222k k k k x x x x ππππ+''+=+⋅+=+,所以1(1)()()k k k f x f x +++(1)sin[]2k x π+=+. 所以当n=k +1时,等式也成立.综合(i),(ii)可知等式1()()sin()2n n n nf x xf x x π-+=+对所有的n ∈*N 都成立.令4x π=,可得1()()sin()44442n n n nf f πππππ-+=+(n ∈*N ).所以1()()444n n nf f πππ-+n ∈*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70 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
.......置上 .
..
1. 若复数z1 4 29i, z2 6 9i ,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 ( z1z2 )i 的实部
为.
2. 已知向量a和向量b的夹角为30o,| a | 2,| b | 3 ,则向量 a 和向量 b 的数量积
agb.
3. 函数 f (x) x3 15x233x 6 的单调
y 减区间为.
4. 函数y Asin( x)( A, , 为常数,
A 0,0) 在闭区间[,0] 上的图象如2
图所示,则.3
1
O1x
3
高考资源网
5.现有 5 根竹竿,它们的长度(单位:m)分别为,,,,,若从中一次随机抽取 2 根竹竿,则它们的长度恰好相差的概率为.考资源网
6.某校甲、乙两个班级各有 5 名编号为1,2,3,4, 5 的学生进行投篮练习,每人投10 次,投中的次数如下表:高考资源网
学生 1 号 2 号 3 号 4 号 5 号
甲班67787
乙班67679
则以上两组数据的方差中较小的一个为s2.
7. 右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最后输出的W.开始
考资源网
S 0
8.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连长的比为1:2,则它
们的面积比为1:4,类似地,在宣传部,若两个正四面T1
体的棱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高考资源网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在曲线S T 2S T T 2
C : y x310x3上,且在第二象限内,已知曲线
S10
C在点 P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2,则点 P 的坐标为.N
高考资源网
Y
W S T
10. 已知a51,函数 f (x)a x,若实数 m, n 满
2
输出 W
足 f (m) f (n) ,则m,n的大小关系为.高考
资源网结束
11. 已知集合A x | log2 x 2, B(,a) ,若 A B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c,) ,其中c.高考资源网
12. 设和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高考资源网
(1)若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内的两条直线,则平行于;高考资源网(2)若外一条直线 l 与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l 和平行;高考资源网
(3)设和相交于直线 l ,若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 ,则和垂直;高考资源网(4)直线l与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l与内的两条直线垂直. 高考资源网
上面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高考资源网
...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1, A2
x2y2
1(a b0) 的, B1, B2为椭圆
b2
a2
四个顶点, F 为其右焦点,直线A1B2与直线B1F相
交于点 T,线段OT与椭圆的交点M恰为线段OT y
T
的中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高考资源网
B2
M
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
A1O A2x
14.设 a 是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 | q | 1,令 b n
a n 1(n 1,2,L ) 若数列
b 有
n
n 连续四项在集合
53, 23,19,37,82 中,则 6q
. 高考资源网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计 90 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
字说明、证明或演算步骤
. 高考资源网
15.(本小题满分 14 分) 高考资源网
设向量 a (4cos ,sin ), b (sin
,4cos ), c (cos , 4sin ) 高考资源网 (1)若 a 与 b 2c 垂直,求 tan( ) 的值; 高考资源网
(2 )求 | b c |的最大值 ; 高考资源网
(3 )若 tan
tan
16 ,求证: a ∥ b . 高考资源网
16.(本小题满分 14 分) 高考资源网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
A B C 中,
E,F
分别是 A B,AC 的中点,点
D
在 B C 上,
1 1 1
11
1 1
A 1
DB 1
C
高考资源网
求证:( 1) EF ∥ 平面 ABC 高考资源网
C
1
( 2 ) 平面 A 1 FD
平面
BB 1
C 1
C
高考资
D 源网
F
B 1
E
A
C
B
17.(本小题满分 14 分)高考资源网
设 a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S n为其前
n 项和,满足 a2a2a2a2,S7
高
n23457
考( 1)求数列a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 S n;高考资源网
n
(2)试求所有的正整数m,使得a
m
a
m 1
为数列S n中的项 .高考资源网a
m 2
18.(本小题满分 16 分)高考资源网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 C1 :( x 3)2( y 1)2 4 和圆高考资源网
C :( x 4)2( y 5)24
高考资源网
2
(1)若直线l过点A(4,0),且被圆 C1截得的弦长为
y
2 3 ,求直线 l 的方程;高考资源网.(2)设 P 为平面上的点,满足:存在过点P 的无穷多
对互相垂的直线l1和 l2,它们分别与
圆C1和圆 C 2相.1
交,且直线 l1被圆 C1截得的弦长与直线l2被圆 C2截得O1x 的弦长相等,试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 . 高考资
源网
19.( 本小题满分 16 分 ) 高考资源网
按照某学者的理论,假设一个人生产某产品单件成本为
a 元,如果他卖出该产品的单
价为 m 元,则他的满意度为
m
n 元,则他的满意度为
;如果他买进该产品的单价为
m a
n
h 1 和 h 2
,则他对这两种交易
n . 如果一个人对两种交易
( 卖出或买进 ) 的满意度分别为
a
的综合满意度为
h 1h 2 . 高考资源网
现假设甲生产 A 、B 两种产品的单件成本分别为
12 元和 5 元,乙生产 A 、B 两种产品的单件
成本分别为 3 元和 20 元,设产品 A 、 B 的单价分别为 m A 元和 m B 元,甲买进 A 与卖出 B 的
综合满意度为
h 甲 ,乙卖出 A 与买进 B 的综合满意度为
h 乙
高考资源网
(1) 求 h 甲 和 h 乙 关于 m 、 m 的表达式;当 m
3
m 时,求证: h 甲 = h 乙 ;高考资源网
A B A 5
B (2) 设 m
3
m ,当 m 、 m 分别为多少时,甲、乙两人的综合满意度均最大最大的综
A
5
B
A
B
合满意度为多少 高考资源网
(3) 记 (2) 中最大的综合满意度为
h 0 ,试问能否适当选取
m
、 m 的值,使得 甲
h 0 和
A
B
h
h 乙
h 0 同时成立,但等号不同时成立试说明理由。
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
20. ( 本小题满分16 分 ) 高考资源网
设 a 为实数,函数 f (x) 2x2(x a) | x a |.高考资源网
(1)若 f (0) 1,求 a 的取值范围;求 f ( x) 的最小值;
(2)设函数 h( x) f ( x), x (a,) ,直接写出(不需给出演算步骤) 不等式h(x)1的
....解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