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材料

合集下载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宣传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宣传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宣传
一、保持清洁
1.经常洗手:接触食物之前务必彻底清洗双手,并保证手部的干燥。

2.清洁环境:厨房用具、餐桌和餐椅等应经常清洁,保持厨房的卫生环境。

二、生熟分开
1.切菜板、刀具应分开使用,避免生肉、熟食和蔬菜混用。

2.冰箱存放食物时,应将生食和熟食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三、煮熟煮透
1.食物应彻底煮熟煮透,尤其是肉类、蛋类和奶制品等。

2.烹饪过程中不要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

四、合理储存
1.食物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尽量避免长时间存放食物,特别是易变质的食物。

五、使用安全的水和食材
1.选择新鲜、无异味的食材,避免使用过期变质的食品。

2.使用安全的水源,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

3.注意食品的保质期,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六、注意个人卫生
1.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不洁、不熟或变质的食品。

2.注意口腔卫生,饭前饭后洗手漱口。

3.避免与生病的人共享餐具和食物。

七、标识和存放
1.对存放的食物进行标识,明确记录食品的保质期和存储条件。

2.存放食物时,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保证先购买的食物先用完。

3.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上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按照要求正确存储。

4.尽量不要存放过多的食物,避免食品过期或者长时间存放导致变质。

预防食物中毒宣传简报

预防食物中毒宣传简报

预防食物中毒宣传简报
尊敬的员工和学生们:
最近,我们注意到了一些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为了提醒大家加强食品安全意识,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我们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份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简报。

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1. 保持清洁:在烹饪和进食之前,请务必洗净双手和食材,尤其是生肉、蔬菜和水果。

2. 分开储存:生熟食品要分开储存,以防止交叉污染。

使用密封容器储存食物,并确保冷藏食品在冷冻温度下保存。

3. 安全烹饪:烹饪食物时,请确保食物煮熟。

肉类应该煮至内部温度达到165°F(74°C),蛋类应该煮熟至全熟。

4. 注意食材过期日期:购买食品时,请仔细检查食材过期日期和保存条件。

避免购买已过期或受损的食品。

5. 注意食品来源:选择购买来自可靠供应商的食品,尤其是海鲜和家禽等易感染细菌的食品。

6. 避免生食和未煮熟食物:避免食用生肉、生蛋和未煮熟的食物,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风险。

7. 将食品储存在适当的温度下:冷藏食品应储存在4°C(39°F)以下,冷冻食品应储存在-18°C(0°F)以下。

8. 定期清洁厨房和烹饪用具:经常清洗厨房、餐具和烹饪用具,避免细菌滋生和传播。

9. 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请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以避免细菌传播至食物。

10. 保持饮水安全:饮用干净的水,尽量避免饮用未经过滤或
未煮沸的水。

希望以上提醒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食物中毒。

请大家务必遵守食品安全规则,确保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与安全。

感谢大家的理解与合作!
祝愿大家健康快乐!。

食物中毒预防知识

食物中毒预防知识

食物中毒预防知识
食物中毒是由于摄入受污染或受感染的食物而引起的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些食物中毒预防的基本知识:
保持手卫生:在进食前、处理食材前后,务必彻底洗手,以防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生熟分开:生食和熟食要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使用不同的砧板、刀具等工具,尤其是在处理生肉和蔬菜时。

妥善储存:食材和已煮熟的食物应储存于适当的温度下。

冷藏肉类和乳制品,避免在温暖环境中存放过长时间。

适时烹饪:将食物彻底煮熟,确保内部温度达到能杀灭病菌的水平。

特别是对于禽肉和海鲜等容易受到细菌污染的食物。

小心海鲜:避免食用生海鲜,确保煮熟的海鲜也是在适当的温度下烹饪。

避免生食:尽量避免食用生蛋、生奶制品、未熟肉类等容易受到细菌污染的生食。

注意卫生环境:在烹饪和用餐的环境中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厨房和餐具,避免蟑螂、苍蝇等害虫的滋生。

谨慎外出就餐:在外用餐时选择信誉良好的餐厅,避免食用生冷食物,特别是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场所。

定期检查食材:定期检查冰箱、食材,确保没有过期或腐烂的食品。

及时消除剩菜剩饭:避免长时间保存剩余的食物,及时处理食物残渣。

以上是一些建议,食物中毒的预防涉及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食材的质量、烹饪方式和个人卫生等因素,有助于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三篇食用了有毒或变质的食物,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往往伴随着头晕、发烧。

吐泻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脱水、酸中毒,甚至昏迷、休克等。

下面是带来的三篇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容推荐(点击进入↓↓↓)★★★★★★安全食用野生菌班会总结★★★★★★小学禁毒教育活动方案★★★★★★禁毒宣传月活动方案★★★★★★禁毒演讲稿范文5篇★★★★★★青少年戒烟主题班会总结范文★★★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1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班级:九年级228班授课教师:___活动目的:1、学生明白食用了有毒或变质的食物,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往往伴随着头晕、发烧。

吐泻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脱水、酸中毒,甚至昏迷、休克等。

2、知道怎样预防。

活动重点、难点:1、教育学生认识什么是食物中毒,谨防食物中毒。

2、使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危害,同时让他们了解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活动时间:20__年6月23日下午第3节活动地点:九年级228班教室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是“预防食物中毒”。

先请大家聆听一个故事《“瘦肉精”害人精上海毒倒三百人》。

20__年9月,上海市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先后有300多人次到医院或医务室就诊,其中有180余人是在单位食堂就餐时吃过猪肉引起中毒的。

食用添加“瘦肉精”的动物内脏和肉,会引发中毒,其临床表现为心跳过速,面颈、四肢肌肉颤抖,头晕、头疼、恶心、呕吐等。

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可能会加重病情而导致意外。

二、学会预防食物中毒如此可怕,那我们要了解一下怎样预防。

(1)慎购买。

从正规渠道购买新鲜和安全的食品,不要购买和食用来源不明的食品。

(2)小心吃。

陌生植物不乱吃,变味(异)食物不要吃,生的食品煮熟吃,水果蔬菜洗净吃。

陌生植物是指一些生长在野外的磨菇、鲜黄花或其他不认识的植物;此外,发芽的土豆、发霉的花生、长黑斑的红薯、霉变的淀粉以及末炒熟的扁豆等,都不能吃。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第一部分:食品卫生概述食品卫生是指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到消费环节中,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预防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毒,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食品卫生涉及食品的质量、卫生标准、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等方面。

第二部分:主要食品卫生问题1.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细菌、病毒、霉菌等会导致食品腐败和食源性疾病。

2.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污染:农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对人体健康有害。

3.食品中的物理杂质污染:如玻璃碎片、金属碎屑等,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不安全的食品加工和储存:不规范的食品加工和储存条件可能导致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毒。

第三部分: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1.保障身体健康:良好的食品卫生可以预防食源性疾病,保障身体健康。

2.维护社会稳定:食品卫生安全事关人们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3.促进经济发展:良好的食品卫生能够提升人们对食品质量的信心,促进食品产业的发展。

第四部分:食品卫生安全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1.食品加工及储存问题及解决方法:-选购无公害食品,避免购买过期或变质食品;-食品加工要采用洗手、防护措施,保证食品的卫生;-合理储存食品,避免食品受潮霉变。

2.食物中毒问题及预防措施:-食用前要加热煮熟,确保食品吃熟煮熟;-避免食品交叉污染,如生熟食品分开存储。

3.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问题及预防措施:-选购有机食品,减少农药残留风险;-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避免过量使用。

4.食品中的重金属问题及预防措施:-选择新鲜食品,减少重金属积累;-避免使用有污染的土壤或水源进行食物种植。

第五部分:食品卫生安全的个人防护措施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

2.合理储存和加工食品:避免食品受潮、变质。

4.加热煮熟食物:确保食物吃熟煮熟。

第六部分: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机构和法规1.监管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门等。

2.相关法规:《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标准》等。

结语:。

幼儿园食品安全宣传材料

幼儿园食品安全宣传材料

幼儿园食品安全宣传材料一、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是保障人们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幼儿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不安全的食品可能带来食物中毒、过敏反应、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我们应该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共同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二、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1.假冒伪劣食品: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有信誉的商家,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厂家信息等。

2.食品添加剂:选择少添加剂,易于分辨的食品,减少食品添加剂的摄入。

3.病菌污染:烹饪前应彻底清洗和处理食材,确保病菌的清除。

烹饪时要确保食物的充分煮熟,尤其是肉类和蛋类等。

4.齐腐变质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检查包装完整性和产品新鲜度。

食品过期或变质均不宜食用。

5.运输和储存不当:购买食品时要选择包装完好、存储环境良好的产品。

食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受潮、变质等问题。

三、如何保障食品安全1.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和品牌:选购时要看清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家信息等。

选择有好口碑和信誉的品牌和商家。

2.做好食品储存:幼儿园要设立专门的储存区域,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和保存条件。

定期清理冰箱和食品储存柜等设备,严禁存放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3.严格执行食品加工操作规范:食品加工区要保持清洁卫生,工作人员要穿戴好工作服,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物品。

加工工具要经常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食品加工时要确保食物的充分煮熟。

4.加强食品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幼儿、家长和教职工的食品安全意识。

教会幼儿正确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知识,咀嚼细致、吃饭有节奏是保护牙齿和消化系统的有效方法。

四、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督和管理1.定期检查和抽检:幼儿园要定期组织对食品供应商和食堂的食品安全进行检查。

并抽查食材和成品的质量。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追溯,确保食品安全。

2.组织培训: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厨师和食堂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食品安全意识。

3.加强沟通合作:与家长和学生建立沟通合作的机制,接受监督和建议。

食物中毒(幼儿园宣传栏)

食物中毒(幼儿园宣传栏)

食物中毒(幼儿园宣传栏)亲爱的家长们、老师们:食品安全,重于泰山!在幼儿园这个孩子们成长的温馨小窝里,我们始终将孩子们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近期,食物中毒事件频发,为了保障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我们特此推出这篇关于食物中毒的科普文章,希望大家共同关注,共同防范。

一、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食物中毒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严重者可能出现发热、脱水、休克等症状。

若孩子出现上述症状,请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二、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1.保持清洁(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2)保持厨房、餐厅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2.选择新鲜食材(2)不购买过期、变质、包装破损的食品。

3.烹饪食物要煮熟(1)确保食物煮熟煮透,特别是肉类、海鲜等易携带细菌的食材。

(2)避免生食或半生食,如生鸡蛋、生鱼片等。

4.储存食物要得当(1)生食、熟食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冰箱内存放食物时,注意分层、分区,避免食物间相互串味。

5.饮食安全常识(1)不让孩子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2)不让孩子接触过期、变质的食品。

三、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1.停止食用可疑食物。

2.保持现场,保留剩余食物和包装,以便查找原因。

3.迅速将孩子送往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

4.如有需要,向相关部门报告,协助调查。

四、家园共育,共同防范1.家长要与幼儿园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孩子在园的饮食情况。

3.幼儿园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定期检查厨房、餐厅卫生,确保食材新鲜、安全。

4.幼儿园要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亲爱的家长们、老师们,让我们携手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

让我们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祝愿我们的孩子们身体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园食品安全宣传小组[[今天日期]]食物中毒(幼儿园宣传栏)亲爱的家长们、老师们:哎呀,最近天气变化无常,孩子们抵抗力也难免会受影响。

在这个时候,食物中毒的新闻就让我们更加紧张了。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宣传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宣传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宣传(一)1.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浮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2.常见的食物中毒有哪些?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细菌或者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常见的有沙门氏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等。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常见的有“瘦肉精”食物中毒、有机磷农药食物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桐油食物中毒等。

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物了一些有某种有毒成份动植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常见的有河豚鱼中毒、高组胺鱼类中毒、四季豆中毒、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毒蘑菇中毒等。

3.食物中毒有什么特征?普通发病蓦地,发病人数多且较集中,少则几人,几十人,多则数百人、上千人。

潜伏期根据中毒种类的不同可从数分钟到数十小时,大多数食物中毒的病人在进食后经2-24小时内发病,通常化学性食物中毒潜伏期较短,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较长。

病人的症状表现类似。

大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人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但根据进食有毒物质的多少及中毒者的体质强弱,症状的轻重会有所不同。

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

中毒患者有共同的就餐史,病人往往均进食了同一种有毒食品而发病,未进者不发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季节性较明显,5-10月份气温较高,适宜细菌生长繁殖,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时期。

大部份的化学性 食物中毒和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季节性不明显。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宣传(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为常见的食物中毒,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对于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怎么会发生的?(1)生熟交叉污染生的肉、水产品或者其他食品原料、半成品,往往带着各种各样的致病菌,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如果生、熟食品混放,或者生、熟食品的工用具混用,就会使熟食受到致病菌的污染,而熟食在食用前普通再也不经过加热,因此一旦受到致病菌污染,极易引起食物中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材料灵璧县渔沟中心学校2012年5月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食物中毒是指吃了不洁或有毒食物而导致的疾病。

通常在吃了有问题的食物1至72小时内发病,病情严重者可以致命。

食物中毒一般分为微生物性(包括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进食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在各类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见。

其中又以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而病死率较低,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

(一)几种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常存在于被感染的动物及其粪便中。

进食受到沙门氏菌污染的禽、肉、蛋、鱼、奶类及其制品即可导致食物中毒。

一般在进食后12-36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一般病程3-4天。

2.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于人或动物的化脓性病灶中。

进食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奶类、蛋及蛋制品、糕点、熟肉类即可导致食物中毒。

一般在进食后1-6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恶心、剧烈的呕吐(严重者呈喷射状)、腹痛、腹泻等。

一般在1-3天痊愈,很少死亡。

3.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蜡样芽孢杆菌主要存在于土壤、空气、尘埃、昆虫中。

进食受到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剩米饭、剩菜、凉拌菜、奶、肉、豆制品即可导致食物中毒。

呕吐型中毒一般在进食后1-5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型中毒一般在进食后8-16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

预后较好。

(二)预防措施1.严格食品的采购关。

禁止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以及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包括病死牲畜肉)。

2.注意食品的贮藏卫生,防止尘土、昆虫、鼠类等动物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

3.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食堂从业人员有皮肤溃破、外伤、感染、腹泻症状等不要带病加工食品。

5.食堂从业人员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

6.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等要做到生熟分开。

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7.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烧熟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

8.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

9.带奶油的糕点及其他奶制品要低温保藏。

10.储存食品要在5。

C以下。

若做到避光、断氧,效果更佳。

生、熟食品分开储存。

二、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

毒鼠强中毒:毒鼠强毒性极大,对人致死量5—12毫克。

一般在误食10-30分钟后出现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酒醉感。

重度中毒表现突然晕倒,癫痫样大发作,发作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亚硝酸盐中毒:俗称“工业用盐”。

摄入亚硝酸盐0.2-0.5克就可以引起食物中毒,3克可导致死亡。

发病急,中毒表现为口唇、舌尖、指尖青紫等缺氧症状,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

自觉症状有头晕、头痛、无力、心率快等。

预防措施:1.严禁食品贮存场所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鼠药、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要标签明显,存放在专门场所并上锁。

2.不随便使用来源不明的食品或容器。

3.蔬菜加工前要用清水浸泡5-10分钟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

一般要洗三遍,温水效果更好。

4.水果宜洗净后削皮食用。

5.手接触化学物后要彻底洗手。

6.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或碱面食用。

7.苦井水勿用于煮粥,尤其勿存放过夜。

8.食堂应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

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

厨房、食品加工间和仓库要经常上锁,防止坏人投毒。

三、有毒动植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中毒。

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动植物种类而异。

近几年学校常见的集体有毒动植物中毒有四季豆中毒、生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等。

因学生误食有毒动植物导致的中毒有河豚鱼中毒、毒蕈中毒、蓖麻籽中毒、马桑果中毒等。

1.四季豆中毒未熟四季豆含有的皂贰和植物血凝素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如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可导致中毒。

一般在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后1-5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等,一般病程短,恢复快,预后良好。

预防措施:烹调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

2.生豆浆中毒生大豆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机体后抑制体内胰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

进食后0.5-1小时出现症状。

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和腹泻等。

一般无须治疗,很快可以自愈。

预防措施:将豆浆彻底煮开后饮用。

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

3.发芽马铃薯中毒马铃薯发芽或部分变绿时,其中的龙葵碱大量增加,烹调时又未能去除或破坏掉龙葵碱,食后发生中毒。

尤其是春末夏初季节多发。

一般在进食后10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症状。

先有咽喉抓痒感及灼烧感,上腹部灼烧感或疼痛,其后出现胃肠炎症状,剧烈呕吐、腹泻。

此外,还可出现头晕、头痛、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

重者可因心脏衰竭、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预防措施:马铃薯应低温贮藏,避免阳光照射,防止生芽;不吃生芽过多、黑绿色皮的马铃薯;生芽较少的马铃薯应彻底挖去芽的芽眼,并将芽眼周围的皮削掉一部分。

这种马铃薯不易炒吃,应煮、炖、红烧吃。

烹调时加醋,可加速破坏龙葵碱。

4.河豚鱼中毒河豚鱼的某些脏器及组织中均含河豚毒素,其毒性稳定,经炒煮、盐淹和日晒等均不能被破坏。

误食后10分钟至3小时出现症状。

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瘫痪,呼吸衰竭等。

死亡率高。

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

5.毒蕈(有毒蘑菇)中毒我国有可食蕈300余种,毒蕈80多种,其中含剧毒素的有10多种。

常因误食而中毒,夏秋阴雨季节多发。

一般在误食后0.5-6小时出现症状。

胃肠炎型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预后良好;神经精神型中毒主要症状有幻觉、狂笑、手舞足蹈、行动不稳等,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溶血型中毒发病3-4天出现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死亡率高。

预防措施:加强宣教,防止误食。

6.蓖麻籽中毒蓖麻籽含蓖麻毒素、蓖麻碱和蓖麻血凝素3种毒素,以蓖麻毒素毒性最强,1mg蓖麻毒素或160mg蓖麻碱可致成人死亡,儿童生食1-2粒蓖麻籽可致死,成人生食3-12粒可导致严重中毒或死亡。

食用蓖麻籽的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严重的可出现脱水、休克、昏迷、抽风和黄疸,如救治不及时,2-3天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麻痹。

目前对蓖麻毒素无特效解毒药物。

蓖麻籽无论生熟都不能食用。

但由于蓖麻籽外观漂亮饱满,易被儿童误食。

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

7.马桑果马桑果,又名毒空木、马鞍子、黑果果、扶桑等。

马桑果有毒,其有毒成分为马桑内酯、吐丁内酯等。

误食后0.5-3小时出现头痛、头昏、胸闷、恶心、呕吐、腹痛等,常可自行恢复。

严重者遍身发麻、心跳变慢、血压上升、瞳孔缩小、呼吸增快、反射增强,常突然惊叫一声,随即昏倒,接着出现阵发性抽搐。

严重者可于多次反复发作性惊厥后终于呼吸停止。

一次服大量者可由于迷走神经中枢过度兴奋而致心搏骤停。

因外形似桑椹,所以常被当作桑椹而误食,许多小孩特别是农村的小孩在外玩耍时因采食而引起中毒。

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

发生了中毒事故应该如何处理?一.呼救立即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送中毒者医院进行洗胃、导泻、灌肠。

二.催吐用人工刺激法,用手指或钝物刺激中毒者咽弓及咽后壁,引起呕吐,同时注意,避免呕吐误吸而发生窒息。

三.妥善处理可疑食物对可疑有毒的食物,禁止再食用,收集呕吐物、排泄物及血尿送到医院做毒物分析。

四.防止脱水轻症中毒者应多饮盐开水、茶水或姜糖水、稀米汤等。

重症中毒者要禁食8-12小时,可静脉输夜,待病情好转后,再进些米汤、稀粥、面条等易消化食品。

五.向上级报告除做好以上工作外应及时向所在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夏季预防食物中毒要点1、注意挑选和鉴别食物,不要购买和食用有毒的食物,如:河豚鱼、毒蘑菇、发芽土豆等。

2、烹调食物要彻底加热,做好的熟食要立即食用,储存熟食的温度要低于7℃,经储存的熟食品,食前要彻底加热。

3、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不能用切生食品的刀具、砧板再切熟食品。

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

4、瓜果、蔬菜生吃时要洗净、消毒。

5、避免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

6、到饭店就餐时要选择有《食品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不在无证排档就餐。

7、不要毛蚶、泥蚶、魁蚶、炝蚶等违禁生食水产品。

8、不要到无证摊贩处买食品。

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限等标签的罐头食品和其他包装食品。

9、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变质的食物往往含有多种病毒,最易出现食物中毒现象。

10、肉类食物要煮熟,防止外熟内生。

11、不随意采捕食用不熟悉、不认识的动物、植物(野蘑菇、野果、野菜等)。

12、按照低温冷藏的要求储存食物,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预防食物中毒需把八关一是食品采购关:购买肉菜瓜果,都要注意新鲜干净。

要买经工商管理部门检验合格允许上市的“放心肉”、“放心菜”。

二是食品保管关:暂时不吃的肉菜,经及时加工后,放入冰箱,生熟食要分开容器存放。

不食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米面、干菜、水果等要妥善保存,严防发霉、腐烂、变质,防止老鼠、苍蝇、蟑螂等咬食污染。

要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如消毒剂、灭鼠药等,要远离食品存放处,防止误食误用。

三是个人卫生关:炊事员要体检合格后才能上岗,凡患有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病(如乙肝、痢疾、肺结核等)及有皮肤病者均暂不能做炊事员工作。

炊事员上班时,要穿工作服,戴口罩。

要认真做到做饭前后、开饭前、大小便前后洗好双手。

四是烹调制作关:做饭菜定要充分加热煮熟。

做生熟食的刀砧板、容器要分开,隔夜食品及豆类食品要加热煮熟,方可食用。

买回的蔬菜要充分浸泡后,再反复清洗三遍,才能烹调食用。

凡发现有腐烂、发霉、变质等可疑食品,均不要食用。

五是餐具消毒关:锅、碗、盆、碟、筷、勺等用前要烫洗或煮沸消毒后再用。

集体进餐要实行分菜制或用公筷。

要定期清洗消毒碗柜、冰箱、冰柜、微波炉等与食具有关的容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