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调查表(2009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前言本标准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09和《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GB/T15498-2003进行编制,全面识别公司在施工管理、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的或可望施加影响的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评价不可接受的或重大的风险及重要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根据公司相关情况的变化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及时更新危害因素、环境因素,实现对事故和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有效控制。
若本标准的内容与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或标准相抵触,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或标准执行。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本标准由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ML223·20001.14-2017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识别(各层次、相关部门、基层单位)的职责,确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识别等过程控制的一般原则。
本程序适用于对在施工管理、产品或服务中涉及的所有活动、所有设施、所有人员的危害因素、环境因素的识别及重大危害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更新与控制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职责与权限3.1 安全监察处3.1.1 负责建立公司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识别清单。
3.1.2 负责根据公司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定期和及时评审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识别的结果,并及时更新。
3.1.3 负责各分公司、项目部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识别情况监督检查。
3.2 机关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本系统危害因素、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的策划、培训、检查、指导,根据条件的变化及时更新。
3.3 分公司3.3.1负责本单位危害因素、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的策划,根据条件的变化及时更新。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方法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评价方法一、环境因素辨识方法准备和保存有关的信息(如 : 环评报告,厂区平面图,工艺物料流程图和 / 或工艺流程图,水流管线图等),使用这些信息 ( 用图解法或其它方法 ) 把组织细分成若干部分的活动、工艺、产品和服务。
有关的信息也包括历次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和评审的反馈。
ⅰ、识别工厂的常规活动和服务(例如:废水处理,绿化服务和垃圾清运等)。
ⅱ、根据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 使用专业的评判 ,识别出在每个区域与重要的活动, 产品和服务有关的环境因素,并识别出其潜在的环境影响。
A、系统地分析每个区域 , 根据每个常规环境因素类别 ( 罗列如下 ) ,排列出识别出的特定的环境因素 ( 如: 稀释剂挥发是属于大气排放一类的特定的环境因素 ) 。
常规环境因素类别 :区域输入 :水的使用能源的使用原材料的使用区域输出 :水体排放大气排放固体或液体废物和副产品气味或噪音能量释放B、考虑在正常作业情况 , 异常情况和潜在紧急情况下及新的开发、新的或更改的活动中的环境因素 .C、识别可能的环境影响 .ⅲ、评估这些因素以决定那些对环境具能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A、环境因素所导致的环境影响将根据严重度、发生率和可探测度的情况予以评估。
注:严重度、发生率和可探测度的情况将根据附录 1 - 影响评分表和附录 2-影响评分明细表予以评分。
B、使用专业的评判对每个识别出的环境因素,根据严重度,发生率和可探测度给予1-10 范围内的评分。
C、每个环境因素的各影响评分值相乘得到风险值(1-1000 )。
D 、风险值大于或等于 180 的环境因素被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如果环境因素的严重度分值大于或等于 9,其也同样被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E 、如果没有风险值大于或等于 180 的环境因素,则具有 最高风险值 的因素即为重大环境因素。
如果没有严重度大于或等于 8 的环境因素,则具有最 高严重度值 的因素为重大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清 洁生产方式,减少污染物排
放。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建立 空气和水质量预警系统。
02
01
03
加强交通管理,限制高排放 车辆进入市区,推广公共交
通和非机动车出行。
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减 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发展
生态农业。
04
0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 境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环保
CHAPTER
04
环境因素控制与管理
污染控制
空气污染控制
通过减少工业排放、限制机动车使用等措施,降低空气中的污染 物浓度,改善空气质量。
水污染控制
加强污水处理和排放管理,减少污水对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污染。
土壤污染控制
对受到污染的土壤采取修复和治理措施,降低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 影响。
生态保护
1 2
03
环境因素评价
影响评价
识别环境因素
01
识别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
面的因素。
预测影响
02
预测这些因素可能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如污染、生态破坏
等。
制定预防措施
03
根据预测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
风险评价
风险识别
识别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风险源 。
风险评估
评估这些风险源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发生的概率 。
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或降低风险。
综合评价
综合分析
对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包括环境影响、风险等方面的分析。
制定优先级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需要优先处理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清单+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表

影响人体健康
现在
正常
V
3
2
1
2
2
2
12
6
空调运行
氟里昂泄漏
破坏臭氧层
将来
异常
V
3
2
1
2
2
2
12
噪声排放
影响人体健康
现在
正常
V
3
2
1
2
2
2
12
7
水、电、纸张使用
资源能源的消耗
资源能源耗竭
现在
正常
运行控制程序
V
5
3
8
是
8
汽车尾气的排放
车辆行驶
污染大气
现在
正常
监测
V
3
2
1
2
2
2
12
评价依据
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地方、行业有关指标规定和其他要求;Ⅱ有损公司社会形象的;Ⅲ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Ⅳ节能、降耗且能带来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Ⅴ依据多因子评分法的结果评价
污染大气
现在
正常
运行控制程序
V
3
2
1
1
3
2
12
液压油、机油、汽油储存与使用
污染土地、大气
现在
正常
运行控制程序
V
4
3
1
1
3
3
15
是
2
焊接烟气的排放
焊接
污染大气
现在
正常
运行控制程序
V
3
2
1
1
3
2
12
3
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排放
变压器油渗漏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含表格)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ISO14001-2015)1.0目的:为了识别本公司产品、活动和服务中能控制或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确定重大环境因素,特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及重大环境因素的确定。
3.0相关责任部门: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及依据评价的结果整理《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3.3总经理批准《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4.0作业内容:4.1流程图:见附件一4.2环境因素的识别:4.2.1环境因素识别时应从生命周期观点出发,充分考虑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
1) 三种状态:A.正常:如:生产连续运行;B.异常:如:生产停机、检修等;C.紧急状态:如:潜在火灾事故、化学品泄漏、环保设施发生故障、洪水、地震等。
2) 三种时态:A.过去:如: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泄漏事件造成的土地污染;B.现在:如:现场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问题;C.将来:如:产品出厂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将来潜在法律法规变化的要求、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因素。
3) 九种类型:以上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可能存在;A.水污染;B.大气污染;C.噪声污染;D.废弃物(土地污染);E.能源和资源;F.社区居民和相关方;G.消防安全;H.臭氧层破坏;I.其它环境问题。
4.2.2对环境因素控制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其环境影响,同一环境可能存在不同的环境影响,因此识别时应明确其环境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的环境影响。
4.2.3识别方法:识别环境因素时,可根据情况选用或联合使用以下方法(但不限于):1)问卷调查法;2)现场调查法(查看、面谈、文件资料收集);3)工序分析法;4)专家咨询法(必要时);5)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
4.2.4识别的步骤:1)区域的划分:管理者代表负责所辖区域的划分。
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内的环境因素识别,实施时应对本部门涉及的所有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进行分析,将各方面环境问题全部识别出来,填写在“环境因素评价表”,由部门经理审核交管理者代表。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实施方案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实施方案根据公司现有生产装置、施工作业等方面的风险,选用LEC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FMEA)进行评价。
其中危害识别参照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表进行识别。
作业活动采用LEC法进行评价,设备设施采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FMEA)进行评价。
一、作业活动采用LEC法进行评价的有关要求:1、按照生产厂设置的岗位来进行作业活动的危害识别。
2、生产厂成立的评价小组组织岗位员工确定本岗位中所有常规作业活动,建立活动清单。
常规作业活动清单3、确认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这些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危害事件,利用LEC法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等级按照以前下发的标准来判断。
风险评价表4、车间评价小组汇总补充,依据风险评价判别准则选出不可承受风险,填写危险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汇总表。
5、车间评价小组对不可承受风险,提出削减目标和相应削减措施,建立其清单。
LEC法不可承受风险及控制汇总表二、设备设施采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FMEA)进行评价的有关要求:1、生产厂对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设备设施均要进行分析评价,设备设施的划分以实现单一功能为标准,相同的设备设施并实现相同的功能,只进行一次评价。
2、生产厂成立的评价小组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和岗位员工,共同来确定设备设施可能出现的故障或危害,以及这些故障或危害可能导致的影响或危害事件。
故障、事件或事故类型调查表3、生产厂评价小组汇总补充,并依据判别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填写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汇总表。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汇总表4、生产厂评价小组对不可承受风险,提出不可承受风险削减目标和相应削减措施,建立其清单。
FMEA法不可承受风险及控制汇总表三、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有关要求:1、生产厂组织员工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
主要针对“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排放。
员工环境因素调查表注:此表主要由各基层单位员工填写,基层单位保存。
2、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环境因素的评价采用“环境因素评价矩阵表法”。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

(1)环境因素:
a)现场观察法:观察各个施工现场,对各种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噪声及废弃物产生排放等进行识别。
b)调查表:对新、改、扩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潜在的植被破坏、土地占有等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对施工过程原油、污水等潜在的泄漏及资源、能源消耗等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对物资采购和服务过程中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①产品或者材料的包装缺陷;
②结构失效;
③天气、地球物理及其它外部自然灾害;
④恶意破坏和违反操作规程;
⑤火灾和爆炸;
⑥冲击与撞击;
⑦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
⑧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
⑨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者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等);
⑩设备的腐蚀;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露。4)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
3.8风险
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3.9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程度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10安全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伤害风险的状态。
3.11可容许风险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4职责
4.1安质部、IPMT团队QSHE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3重要环境因素
是指具有或者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4环境影响
全部或者部份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者有益的变化。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例表)填表说明:上表给出了一个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案例,各部门可以参考上述内容,根据各部门的实际,进行识别和评价。
请注意以下的问题:1、请根据各部门的具体情况进行识别,例如,生产和工程在识别时,注意生产和调试时的机械损伤,设备未能有效维护导致的伤人事件,以及不同流程、工种等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等。
行政部注意车辆安全,水、电、气、中暑等危险,同时应当考虑到外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销售和客服部门注意出差人员的人身安全等。
2、各部门在进行危险源和风险评价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物体打击,例如物体撞击,员工不小心磕碰到物体上等造成的损伤。
车辆伤害,例如公司进出车辆车速过快导致的伤人等、叉车行驶过程中导致的伤人事件;机械伤害,例如公司设备未能有效进行保养,导致的机械伤人;起重伤害,例如叉车等在起重时不慎滑落等导致的伤人;触电,例如调试车间电线乱放,或者是在插电过程中操作失误导致的触电;以及电线老化漏电等导致的触电;淹溺,例如上下班途中进过水域时不慎等遭遇的淹溺事故等;灼烫,例如接开水时精神不集中导致的烫伤;火灾,例如漏电、火源使用不慎、酒精乱放不慎泼洒接触火源导致的火灾等;高处坠落,例如上下楼梯时不慎引起的高处坠落,或者发货时不慎从货车高处跌落导致伤害等;坍塌,例如不可抗力导致的坍塌事故。
受压容器爆炸,公司的空压机等压力容器未能进行有效的点检和维护导致的爆炸;化学性爆炸,由于化学品的易燃易爆性导致的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食物中毒、窒息等其他的人身伤害。
3、各部门在进行危险源和风险评价时,可以从以下几个因素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价:人的因素:包括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和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例如长期高强度劳动、精神不集中导致的作业过程失误导致人身伤害等;物的因素:包括物理性危害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具体可参考第2条中罗列的内容;环境因素:包括你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其他作业环境不良;例如车间设备太多,堵塞消防通道,导致的疏散风险隐患等;管理因素:包括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其他管理因素缺陷,请各部门自查自己部门的7S管理等是否健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源地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6F车间 6F车间 6F车间 6F车间 6F车间 6F车间 6F车间 6F车间 6F车间 6F车间 6F车间 6F车间 6F车间 6F车间 6F车间 6F车间 6F车间 6F车间
去向 垃圾桶 地面 垃圾桶 / / / 空中 空中 处理站 / 空中 空中 处理站 / 空中 空中 处理站 / 空中 垃圾桶 处理站 / 空中 污染土壤 污染土壤 污染土壤 土壤、水体、 大气污染 土壤、水体、 大气污染 能源消耗 环境污染 污染大气 土壤、水体污染 能源消耗 环境污染 污染大气 土壤、水体污染 能源消耗 环境污染 污染大气 土壤、水体污染 能源消耗 环境污染 土壤污染 土壤、水体污染 能源消耗 环境污染
表示
评价法(打分法) 环境影响 结果 合计 9 17 9 17 ▲ ▲ 4 4 4 1 2 5 2 2 1 1 1 5 2 2 2 10 11 17 ▲ ▲ 4 2 2 1 2 11 ▲ ▲ 4 1 5 2 1 13 ▲ 4 1 5 2 1 13 ▲ 4 1 5 2 1 13 ▲ 4 1 2 2 2 11 ▲ 4 5 1 5 2 17 ▲ ▲ ▲ ▲ ▲ ▲ ▲ ▲ ▲ ▲ ▲ ▲ 重大环 境因素 一般环 境因素 ▲
a 4 4
b 1 3
c 2 2Biblioteka d 2 1e 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
环境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调查表
范围:全公司
调查类别 序号 活动 产品 服务 GG024 GG025 GG026 GG027 GG028 GG029 GG030 GG031 GG032 GG033 GG034 GG035 GG036 GG037 GG038 GG039 GG040 GG041 GG042 GG043 GG044 GG045 GG04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清洁卫生 清洁卫生 清洁卫生 清洁卫生 清洁卫生 清洁卫生 办公活动 办公活动 办公活动 办公活动 办公活动 办公活动 办公活动 办公活动 办公活动 办公活动 车辆运行 车辆运行 车辆运行 车辆运行 饮水机的使用 饮水机的使用 饮水机的使用 名称 环境因素 垃圾袋的使用 空气清新剂的使用 抹布、手套的废弃 打扫卫生的扬尘 包装纸箱、纸盒的废弃 垃圾的处理 电的消耗 纸的消耗 打印墨盒、硒鼓、色带的废弃 办公桌椅的废弃 电脑设备的废弃 电池的废弃 包装纸箱、纸盒的废弃 印章、印章水空瓶、涂改液空瓶 、各类笔、磁片的废弃 易拉罐塑料瓶的废弃 潜在的火灾 尾气的排放 汽油的消耗 机油的消耗 机油的泄漏 饮水机的废弃 电的消耗 水的消耗
a 5 5 5 4 4 5
b 1 2 1 1 1 1
c 1 2 2 2 2 1
d 1 2 1 2 1 1
e 1 3 3 2 1 1
第 2 页,共 12 页
环境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调查表
范围:全公司
调查类别 序号 活动 产品 服务 GG047 GG048 GG049 GG050 GG051 SC001 SC002 SC003 SC004 SC005 SC006 SC007 SC008 SC009 SC010 SC011 SC012 SC013 SC014 SC015 SC016 SC017 SC0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称 饮水机的使用 废品处理 废品处理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半自动丝印机的运行 半自动丝印机的运行 半自动丝印机的运行 半自动丝印机的运行 全自动丝印机的运行 全自动丝印机的运行 全自动丝印机的运行 全自动丝印机的运行 不干胶机的运行 不干胶机的运行 不干胶机的运行 不干胶机的运行 不干胶分切机的运行 不干胶分切机的运行 不干胶分切机的运行 不干胶分切机的运行 不干胶模切机的运行 不干胶模切机的运行 纸杯废弃 分包方在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泄漏 散落 失效灭火器废弃 台风 大雨 电的消耗 噪音的产生 丝印气体的排放 含油碎布的废弃 电的消耗 噪音的产生 丝印气体的排放 含油碎布的废弃 电的消耗 噪音的产生 丝印气体的排放 含油碎布的废弃 电的消耗 噪音的产生 边角料的废弃 含油碎布的废弃 电的消耗 噪音的产生 环境因素
运用打分法,依据评分基准打分并计算总分:评价结果在对应栏目画 ▲
类别 內 使用量/ 排放量 10公斤 0.5公斤 5公斤 0.5公斤 / / / 0.5公斤 / / / / / / / / / / / / 0.5公斤 5公斤 / 容 发生 频率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潜在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潜在
运用打分法,依据评分基准打分并计算总分:评价结果在对应栏目画 ▲
类别 內 使用量/ 排放量 100个 1瓶 1双 / 2公斤 100公斤 / / 3个 3台 5台 2节 2公斤 2个 30个 / / / / / 2台 / / 容 发生 频率 每日 每周 每周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月 每月 每年 每月 每日 每月 每日 潜在 每日 每日 每日 潜在 每年 每日 每日
发生源地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去向 垃圾桶 下水道 / 空中 回收 回收 回收 空中 / 回收 下水道 / 回收 / 垃圾桶 处理站 / / 下水道 地面 下水道 垃圾桶 下水道 污染土壤 污染水体 能源消耗 环境污染 污染土壤 污染土壤 污染土壤 污染大气 能源消耗 污染土壤 污染水体 能源消耗 污染土壤 能源消耗 污染土壤 土壤、水体污染 能源消耗 能源消耗 污染水体 污染土壤 污染水体 污染土壤 污染水体
表示
评价法(打分法) 环境影响 结果 合计 10 12 ▲ 4 4 4 4 4 1 1 1 1 5 2 2 2 2 2 1 1 1 1 5 2 1 1 1 3 10 9 9 9 19 ▲ 5 5 1 3 2 2 1 1 1 1 10 12 ▲ 5 1 2 1 1 10 ▲ 3 4 1 5 2 1 1 5 1 2 8 17 ▲ ▲ ▲ 4 5 5 5 5 3 1 3 1 3 3 2 2 1 2 2 1 2 1 2 3 1 3 1 3 15 10 15 9 15 ▲ ▲ ▲ ▲ ▲ ▲ ▲ ▲ ▲ ▲ ▲ ▲ ▲ ▲ 重大环 境因素 一般环 境因素 ▲ ▲
运用打分法,依据评分基准打分并计算总分:评价结果在对应栏目画 ▲
类别 內 使用量/ 排放量 20个 / 5个 / / / / / 0.5公斤 / / / 0.5公斤 / / / 0.5公斤 / / 5公斤 0.5公斤 / / 容 发生 频率 每日 每周 每月 潜在 潜在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每日
发生源地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车辆 车辆 车辆 全公司 全公司 全公司
去向 垃圾桶 空中 垃圾桶 空中 垃圾桶 垃圾桶 / / 回收 垃圾桶 回收 垃圾桶 垃圾桶 垃圾桶 回收 / 空中 / / 地面 垃圾桶 / / 污染土壤 污染大气 污染土壤 污染大气 污染土壤 污染土壤 能源消耗 污染土壤 污染土壤 污染土壤 污染土壤 污染土壤 污染土壤 污染土壤 污染土壤 土壤、水体、 大气污染 污染大气 能源消耗 能源消耗 土壤、水体污染 污染土壤 能源消耗 能源消耗
a 4 3 3
b 1 1 1
c 1 2 2
d 1 1 1
e 1 3 3
第 3 页,共 12 页
环境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调查表
范围:全公司
调查类别 序号 活动 产品 服务 SC019 SC020 SC021 SC022 SC023 SC024 SC025 SC026 SC027 SC028 SC029 SC030 SC031 SC032 SC033 SC034 SC035 SC036 SC037 SC038 SC039 SC040 SC0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称 不干胶模切机的运行 不干胶模切机的运行 手工丝印台的作业 手工丝印台的作业 轮转商标印刷机的运行 轮转商标印刷机的运行 轮转商标印刷机的运行 轮转商标印刷机的运行 晒版机的运行 晒版机的运行 晒版机的运行 烘箱的运行 烘箱的运行 隧道炉的运行 隧道炉的运行 UV干燥机的运行 UV干燥机的运行 磨刮胶机的运行 磨刮胶机的运行 清洗网版 清洗网版 清洗网版 清洗网版 环境因素 边角料的废弃 含油碎布的废弃 边角料的废弃 含油碎布的废弃 电的消耗 噪音的产生 丝印气体的排放 含油碎布的废弃 电的消耗 丝印气体的排放 化学品的泄漏 电的消耗 热量的产生 电的消耗 热量的产生 电的消耗 热量的产生 电的消耗 粉尘的产生 水的消耗 含油碎布的废弃 含油废水的排放 化学品的泄漏
环境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调查表
范围:全公司
调查类别 序号 活动 产品 服务 GG001 GG002 GG003 GG004 GG005 GG006 GG007 GG008 GG009 GG010 GG011 GG012 GG013 GG014 GG015 GG016 GG017 GG018 GG019 GG020 GG021 GG022 GG023 名称 空调系统运行 空调系统运行 空调系统运行 空调系统运行 空调系统运行 空调系统运行 空调系统运行 空调系统运行 供电系统运行 供电系统运行 供水系统运行 供水系统运行 供水系统运行 电梯使用 电梯使用 电梯使用 清洁卫生 清洁卫生 清洁卫生 清洁卫生 清洁卫生 清洁卫生 清洁卫生 环境因素 废旧过滤网的废弃 冷却水的泄漏 电的消耗 噪音的产生 废金属废弃 塑料材料废弃 电气元件废弃 氟利昂挥发 电的消耗 老化电线的废弃 水的泄漏 电的消耗 各种用水设施配件废弃 电的消耗 电元器件、皮带废弃 含油碎布的废弃 水的消耗 电的消耗 废水的排放 固体废弃物的散落 清洗剂的使用 清洁工具的废弃 洗手液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