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科分类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规则第一章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概述一、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性质和宗旨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全省性青少年科技创新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科学比赛,是目前省内面向在校中小学生规模最大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全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之一,竞赛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学科和部分社会科学的内容,其宗旨在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
二、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主办单位: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技厅、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和山东省妇女联合会主办。
三、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规模和组织机构全省每年约有120万青少年参加各级各类的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经过选拔每年有约300-400名优秀选手的项目、作品参加全省比赛。
全省比赛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与承办地有关部门协商共同组成,负责比赛的组织工作。
聘请有关专家、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美术工作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申报项目、作品的评比工作。
四、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竞赛内容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包括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两个系列,竞赛活动是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其作品形式包括在科技实践活动中以及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发明创造成果和科学研究论文等;展示活动有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览、机器人创意设计优秀作品展示、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览和智力七巧板展示等,以及对以上活动内容的评选五、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参赛者凡现就读于中小学(包括中等师范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技工学校)的我省青少年,有发明创造成果、科学研究论文、信息技术应用成果以及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优秀研究项目者,均可参加基层举办的比赛。
省级比赛由各市在市级比赛的基础上推荐一定数量的优秀项目作者参加。
六、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学科设立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活动共设立13个学科。
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章程

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章程(年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称:福建省创新大赛,英文名称:,缩写:)是一项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和科技辅导员开展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
第二条福建省创新大赛的宗旨是: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搭建一个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强化和培养科学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培养优秀科技创新型后备人才,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
第三条福建省创新大赛分为省级竞赛和地方竞赛,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省级赛事。
地方竞赛包括设区市及以下的竞赛活动。
省级竞赛和地方竞赛遵循全国大赛的章程和规则。
第四条创新大赛的基本方式:中小学生和科技辅导员根据每年竞赛规则,申报相关项目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优秀项目,给予奖励;组织优秀项目的展示和交流活动。
第五条福建省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届。
省级创新大赛复评活动安排在每年月。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六条福建省创新大赛由福建省科协牵头省教育厅、科技厅、环保厅、关工委和举办地所在设区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其职责是:审定福建省创新大赛规则、方案,负责全省创新大赛的组织实施,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和奖励,指导全省创新大赛的开展。
第七条福建省创新大赛活动办公室设在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其职责是:负责起草和修订福建省创新大赛章程和规则,提出大赛活动方案,起草大赛通知和表彰文件,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组织我省项目和选手参加全国创新大赛,以及其他日常事务。
第八条福建省创新大赛由各设区市(含平潭综合实验区,下同)轮流承办。
各设区市既有参与大赛的权利,也有承办的义务。
创新大赛承办单位为举办设区市科协、教育局、科技局、环保局、关工委等相关机构。
其职责是:组织实施各项筹备工作、联络协调相关单位、做好大赛服务保障等工作。
第九条每届福建省创新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共同协商组成,组织委员会包括主任、副主任、委员。
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及规则

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及规则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2019年目录1.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2.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3.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竞赛规则4.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规则5.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规则6.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规则7.青少年科学影像活动比赛规则— 2 —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推进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面向全市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开展的一项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活动,是我市中小学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
第三条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宗旨和目的:为全市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搭建一个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其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我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和科技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科研潜质和创新精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四条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办单位为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和团市委,共同设立组织委员会,其职责是:— 3 —负责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组织实施,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和奖励,指导区(市)县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开展。
第五条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成都市科协,负责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组织实施、协调等工作。
第六条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设立评审委员会,由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负责聘请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对评审日程和评审标准等做出规定,根据本章程和评审规则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第七条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设立大赛监督委员会,由主办单位分管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和相关人员组成,全程监督终评展示活动期间项目评审。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作品比赛规则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2014年修订版)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一、学科分类和学科认定(一)小学生项目研究领域分类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按研究领域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与设计,行为与社会科学等5个领域。
1.物质科学(MS):研究物质基本结构、运动规律、相互作用及其变化,主要包括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
如:物质的状态及变化,力的作用和运动,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守恒等。
2.生命科学(LS):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包括生命的起源、进化、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等。
如:生物的分类和生物多样性(动物和植物),生命的主要特征(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人体和健康等。
3.地球与空间科学(ES):研究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和宇宙空间的物理、天文、化学和生命活动等自然现象与变化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包括地理学(含土壤学与遥感)、地质学、矿物学、空间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等。
如:地球与太阳系,自然资源与资源再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保护等。
4.技术与设计(TD):直接将科学原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把计划、规划、设想通过特定的形式和方法(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实现,是科学实践的重要方面。
包括土木、机械、航空、化学、交通运输、环境、电子、电气、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等领域的综合设计与制作,以解决实际问题。
5.行为与社会科学(SO):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人和动物行为与反应,人类社会中的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包括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教育学、动物行为学、人种学、语言学、城市问题等。
(二)中学生研究项目学科分类和学科认定中学生按研究学科分为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工程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医学与健康学、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13个学科。
杭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

杭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第一章概述杭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称:创新大赛)是一项展示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和科学探究项目成果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
为进一步使我市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参照《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规则》,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竞赛规则。
一、宗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科委、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
三、举办时间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届,终评决赛时间为每年11月中下旬。
四、活动内容竞赛活动包括青少年科技科技创新成果项目评选、优秀科技实践活动评选和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评选。
第二章创新大赛的组织办法一、名额分配创新大赛主办单位办公室(设在杭州市科协科普部)每年随比赛通知公布各区、县(市)、市属学校参加全市比赛的名额分配,各区、县(市)必须在经过区、县(市)评选的基础上按分配名额及有关比例推荐申报,市属学校根据通知分配的名额由各学校经过评选统一申报,超过分配数量的不予受理。
大赛不接受学生自行申报的项目。
二、申报申报邮寄材料申报以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三、经费创新大赛组织经费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负责筹集。
第三章优秀科技创新项目评选一、科技创新项目的分类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评选是创新大赛活动的主体内容,其主要形式有:发明创造及工程设计类作品、科学研究论文、研究性学习成果等。
二、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科分类(一)小学生项目研究领域分类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按研究领域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与设计,行为与社会科学等5个领域。
1.物质科学(MS):研究物质基本结构、运动规律、相互作用及其变化,主要包括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
如:物质的状态及变化,力的作用和运动,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守恒等。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doc全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和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建设,推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全国创新大赛,英文名称China Adolescents 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ntest,缩写CASTIC)是面向全国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开展的一项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活动,是我国中小学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
第三条全国创新大赛的宗旨和目的:为全国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搭建一个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通过活动,培养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的科学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为高校和科技院所选拔优秀科技后备人才,促进我国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进程。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四条全国创新大赛的主办单位为中国科协、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举办地所在省(区、市)人民政府。
其职责是:负责全国创新大赛的组织实施,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和奖励,指导基层创新大赛的开展。
第五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是全国创新大赛的发起者,主办单位授权中国科协以该小组的名义组织竞赛活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其职责是:负责制定和修订创新大赛章程和规则,确定全国创新大赛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和地点,负责全国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的组成。
第六条每届全国创新大赛承办单位为举办地所在省(区、市)科学技术协会及其他相关机构。
第七条全国创新大赛领衔赞助单位为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
第八条每届全国创新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共同协商组成,组织委员会包括荣誉科学顾问、荣誉顾问、顾问、主任、副主任、委员。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称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20多

二、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 的学科分类:
10.动物学(ZO)
指对动物的研究,包括动 物遗传学、鸟类学、鱼类学、 爬虫学、昆虫学、动物生态学、 古生物学、细胞生理学、生理 节律学、畜牧学、细胞学、组 织学、动物生理学、无脊椎动 物神经生理学、无脊椎动物研 究等 。
11.植物学(BO)
指植物生命的研究,包 括农业科学、农业经济学、 园艺学、林学、植物分类学、 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 植物溶液培养、海藻等。
1、申报者 创新大赛举办当年4月1日之前,凡年龄
为5-14周岁的少年儿童,根据本届大赛设 立的科幻画主题,独立完成相应科幻画作 品,均可向当地竞赛组织机构申报参赛。
2、参赛作品
(1) 参赛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画、
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 绘画风格及使用材料不限,但不包括非绘画类的其它美术品与工艺 品。
先进性: 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技术水平与难易
程度。新颖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在申报日以前没有 同样的成果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该项研究课题 及论文的选题有创意;先进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同 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显著的进步;指课题研究及论文 的研究结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
实用性: 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
举办全国青少 年科技创新大赛的 根本宗旨在于推动 青少年科技活动的 蓬勃开展,培养青 少年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提高青 少年的科技素质, 鼓励优秀人才的涌 现。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规则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规则第一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概述一、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性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China Adolescents Science & Technology Invention Contest,简称 CASTIC)是一项具有20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项目的科学比赛,是目前国内面向在校中小学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之一,竞赛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学科和部分社会科学的内容,其根本宗旨在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
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主办和承办单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体育总局、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承办省(区、市)政府主办。
由Intel(中国)有限公司领衔赞助,由承办省(区、市)科协具体承办。
三、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规模和组织机构全国每年约有1500万青少年参加各级各类的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经过选拔每年有约300-400名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比赛。
全国比赛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与承办地有关部门协商共同组成,负责比赛的组织工作。
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竞赛内容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包括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两个系列,竞赛活动是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其作品形式包括在科技实践活动中以及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发明创造作品和科学研究论文等。
展示活动有科技实践活动展览、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览和机器人创意设计优秀作品展示。
五、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竞赛宗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一项大型的具有示范意义的全国青少年科学竞赛。
其根本宗旨在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
六、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参赛者凡现就读于中小学(包括中等师范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技工学校)的中国青少年,有发明创造成果、科学研究论文、信息技术应用成果以及在探究性学习过程的优秀研究项目者,均可参加基层举办的比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科分类
一、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分类
(一)小学生项目
1、物质科学(MS):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
2、生命科学(LS):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3、地球环境与宇宙科学(ES):研究地球与宇宙中有关现象、事务和规律,人类与地球环境、地球与宇宙的关系等。
4、技术(TD):技术创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综合设计或开发制作以解决实际问题。
5、行为与社会科学(SO):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的方法研究人或动物的行为反应,人类社会中的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中学生项目
1、数学(MA):包括代数、分析、组合数学、博弈论、几何拓扑、概率与统计等。
2、物理与天文学(PA):包括力学、磁学、电磁学、光学、热学、计算力学、原子物理、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核与粒子物理、天文和宇宙学、生物物理、计算物理、材料物理、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物理仪器等。
3、化学(CH):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材料化学、计算化学、环境化学、化学工程等。
4、动物学(ZO):包括动物行为学、生态学、细胞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营养和生长、分类和进化等。
5、植物学(BO):包括植物生长和发育、生态学、遗传学(育种)、生理学、病理学、分类和进化、农林科学等。
6、微生物学(MI):包括应用微生物学、细菌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遗传学、病毒学和抗生素等。
7、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BC):包括分析生物化学、医药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化学、细胞和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免疫学等。
8、生物医学(BM):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生理学、疾病遗传学、营养学、病理生理学、转化医学等。
9、环境科学与工程(EE):包括大气科学、气候科学、环境对生态系统影响、地球科学、水科学、生物降解、土地开垦、水土保护和改良、水资源管理、污染控制,废物的回收、管理和处置等。
10、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CS):包括互联网技术及通信、计算机制图技术、仿真/虚拟现实技术、计算科学、网络安全、数据库、操作系统、编程;电路、物联网、微控制器、网络与数据通讯、传感器、信号处理、机器人与智能机等。
11、工程学(EN):包括航天与航空工程、土木工程、汽车工程、船舶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摄影工程、音响工程、制热与制冷工程等。
12、能源科学(ES):包括替代燃料、燃料电池和电池发展、微生物燃料电池、太阳能材料、水力发电、核能、太阳能、火力发电、风能等。
13、行为和社会科学(SO):包括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
二、青少年科技创意研究领域
1、数学(MA)
2、物理与天文学(PA)
3、化学(CH)
4、生命科学(LS)
5、能源科学(ES)
6、生物医学(BM)
7、环境科学与工程(EE)。
8、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CS)
9、工程学(EN)
10、行为和社会科学(SO)
三、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学科分类
1、物质科学(MS):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规律。
2、生命科学(LS):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
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3、地球环境与宇宙科学(ES):研究地球与宇宙中有关现象、事物和规律,人类与地球环境、地球与宇宙的关系等。
4、技术与工程(TE):技术创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综合设计或开发制作以解决实际问题。
5、其他(OT):不属于上述四类学科的其他科技内容的实践活动。
四、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分类
1、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分为科教制作类和科教方案类。
2、科教制作类项目是由科技辅导员本人设计或改进的为科技教育教学服务的教具、仪器、或设备等。
其中,科教制作类按学科分为物理教学类、化学教学类、生物教学类、数学教学类和其他。
3、科教方案类项目是由科技辅导员本人设计撰写的科技教育活动或教学的预设方案。
五、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艺术形式
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