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五十六朵芬芳的花_课件1
《五十六朵花》教学课件(第2课时)PPT课件音乐六年级下册课件优质课公开课评优课

观察乐谱
观察乐谱,这首作品中出现了哪几种连音符?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尝试学习范唱的方式演唱,体会民间 音乐的魅力,结束今天的课程。
五十六朵花 (第2课时)
导入
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你知道这是什么乐器的 声音吗?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 弦乐器,有梯形的琴 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 的琴柄,是蒙古族人 民喜爱的乐器。
蒙古族音乐
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在辽阔的 草原上,他们的音乐也具有着草原的精神和气质, 我们学过一部分蒙古族的音乐,你还记得吗?
填词演唱
请同学们填词演唱《嘎达梅林》,你认为演唱 这首歌曲时如何表现才能表现出作品的风民歌的哪一 个类型吗?流行在中国什么地方?这种音乐类型具 有什么特点?
《花儿》是广泛流行于我国青海、甘肃、宁 夏等西部省区的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是国 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音乐具有高亢、 悠长、爽朗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鲜明。
《嘎达梅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作品是一首根据蒙古族民歌 改编的马头琴作品,这首作品的名字叫做《嘎达梅 林》。
你先来感受一下这首乐曲的节拍、速度,和情 绪是怎样的?
视唱《嘎达梅林》歌谱
请同学们一起来视唱《嘎达梅林》的歌谱,尝 试用声音表现出蒙古族音乐的特点。想一想,这首 作品是蒙古族的长调歌曲还是短调歌曲呢?
第一课-第一课时《五十六朵芬芳的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五十六朵芬芳的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目标1、在聆听、体验少数民族音乐美的同时,激发热爱祖国的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2、能认真听赏本课的音乐作品《辽阔的草原》,能辨别蒙古族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
3、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讨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通过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蒙古族文化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进教室时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师:刚才大家进教室的时候听到的这首歌曲,都很熟悉吧?这是我们初中时候学过的一首歌曲《爱我中华》。
歌曲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我们都知道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五十五个是少数民族,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语言,许多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他们大多数能歌善舞,在他们聚居的地区流传着大量的民歌和舞蹈音乐。
下面我播放几首歌曲,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歌曲风格分别属于我国那个少数民族?听的时候注意它们的节奏、节拍、曲调以及情绪。
并进行比较总结出歌曲的音乐特点。
记在纸上。
(分小组讨论)生:(回答)师:由于各个少数民族在地理环境、社会生活、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上存在差异,因此我国各个少数民族就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所以同学们很快就判断出它们都属于那个少数民族。
下面我们来聆听几首不同少数民族的作品。
一起领略一下我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一、新课教学1、赏析《辽阔的草原》(1)赏析全曲师:首先先请同学们聆听第一首作品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随着歌声一起走进呼伦贝尔大草原,走进蒙古包,去了解蒙古族文化。
(带着问题聆听)总结歌曲的音乐特点。
(播放音乐)全曲为对比呼应的上,下句一段体结构,羽调式。
节奏自由,旋律舒展,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2)歌曲《辽阔的草原》简介(展示课件)这是一首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长调”歌曲。
按照民歌的体裁分类,蒙古族民歌主要有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长调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通常指那些旋律舒展悠长,气息宽广,感情深沉。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说课稿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这是一篇民族音乐欣赏课,本课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我所用的教材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中的第一节《五十六朵芬芳的花》第一课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本单元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和民乐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体验我们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既平等又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
学情分析:高中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学生能够辨别出本课3首音乐作品所属的少数民族,但在归纳音乐作品中体现民族风格的音乐要素的能力欠缺,部分学生认知能力不足,对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特点不清楚,所以在辨别歌曲所属民族时有所障碍。
(二)教学目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高中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本课的音乐作品,能辨别本课不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
(2)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通过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3)通过鉴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演唱熟悉的少数民族歌曲,能够辨别出音乐所属的民族及其该民族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他们学习音乐的不同民族和不同的风格特点。
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味。
二、说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高中生已经具备的音乐审美经验,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
采用比较鉴赏法、亲身体验法等引导学生利用其直接审美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聆听比较不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引导他们探究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通过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阶、调式、旋律、节奏等)表现出来。
湘艺高中音乐鉴赏《中国通俗音乐》课件

学生创作作品展示
作品一
《城市之声》
• 描述
以现代城市生活为背景,通过流行音乐元素展现城市的繁华与喧嚣 。
• 创作手法
运用电子合成器模拟城市声音,结合流行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学生创作作品展示
作品二
《古风新韵》
• 描述
将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 融合,创作出具有古风特色的新 音乐作品。
• 创作手法
借鉴古代诗词的意境,运用现代 音乐编曲技巧,打造出新颖独特 的音乐风格。
选秀节目对通俗音乐影响
1 2 3
选秀节目概述
选秀节目是一种通过比赛形式选拔音乐人才的电 视节目,如《中国好声音》、《歌手》等。
选秀节目对通俗音乐推动作用
选秀节目为通俗音乐提供了展示和推广的平台, 挖掘和培养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人才,推动了通俗 音乐的繁荣和发展。
选秀节目存在问题
然而,选秀节目也存在过度娱乐化、缺乏原创性 等问题,对通俗音乐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 面影响。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通俗音乐定义与特点
介绍了通俗音乐的定义、基本特点,以及与其他音乐类型的区别。
中国通俗音乐发展历程
梳理了中国通俗音乐从20世纪初至今的发展历程,包括各个时期 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通俗音乐鉴赏方法
讲解了如何鉴赏通俗音乐,包括分析歌曲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 元素,以及理解歌曲主题和情感表达。
03
经典作品欣赏与解析
经典歌曲欣赏
《月亮代表我的心》
01
这首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成为了中国通俗音乐
的代表作之一。
《甜蜜蜜》
02
这首歌曲以其轻快的节奏和朗朗上口的旋律,深受人们喜爱,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亚细亚民间风情_课件1

亚细亚洲
亚细亚洲,简称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 东、北、南三面分别是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 西靠地中海和黑海。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 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海峡、达达尼尔海 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 邻。面积四千四百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洲。
(一)东亚民间音乐
区,而印度古典音乐以其发达的音乐理论为背景,成为 本地区的高峰。在印度古典音乐中,以北印度为主的印 度斯坦音乐体现了伊斯兰音乐的影响,南印度的卡纳提 克音乐则具有比较厚重的本土特征。这两股音乐潮对整 个印度次大陆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四)中亚民间音乐
信号
乌兹别克斯坦民间乐曲
苏丽珂Βιβλιοθήκη (五)西亚民间音乐 你呀,你呀
塔克西姆
今天的学习到此结束,大家都学会了么?
谢谢
索兰调
(二)东南亚民间音乐
日出
印度尼西亚音乐
(三)南亚民间音乐
海鸥 歌词:海鸥,海鸥,你那婉转动人的歌声扰乱了我 那宁静的心房。看晚霞映红伊洛瓦底江,这是多么美好 的时光!啊海鸥飞来飞去尽情歌唱,啊海鸥自由自在多 么欢畅。静静的江水向东流,只有那歌声轻轻回荡。
晚上的拉格
印度民间乐曲
阅读材料 南亚音乐文化区包括印度次大陆及其周边国家与地
五十六多芬芳的花

五十六朵芬芳的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鉴赏课教案音体美教研室杜国利一、教学年级:高一年级二、课型:鉴赏课三、教学内容:1、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2、藏族民歌《酒歌》3、朝鲜族民间乐曲《纺织谣》4、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5、乌孜别克族民歌《一杯酒》6、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四、教材分析:“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本课是湘版《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的第一节内容。
这节内容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本课介绍的六首音乐作品分别为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常用的歌曲或乐曲,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
因作品较多,可选择《辽阔的草原》、《酒歌》、《牡丹汗》、《歌唱美丽的家乡》作为重点鉴赏的曲目,《纺织谣》、《一杯酒》作浏览性欣赏。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真听赏本课的音乐作品,辨别本课不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讨部分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2)能独立搜集我国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加深对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关系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六、教学重点:1、聆听体验《辽阔的草原》、《酒歌》、《牡丹汗》、《歌唱美丽的家乡》。
2、理解音乐作品中体现风格特征的表现要素。
七、教学难点: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特点。
八、教学方法:聆听体验法、对比听辩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九、课时安排:一课时六、鉴赏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1、介绍苗族所分布的地域及生活特点。
2019-2020年高一音乐 五十六朵芬芳的花教案

2019-2020年高一音乐五十六朵芬芳的花教案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2)年级:高一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4)所属章节:《音乐与民族》5)学时数:45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民族的音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的风格特征。
(2)能辨别不同民间音乐所属的民族。
(3)能根据欣赏少数民族音乐的感受,总结归纳出不同民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2:设计思路:(包含教材结构,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及手段)《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
《少数民族音乐》作为《音乐与民族》单元的第一课,是学生将已有的民族知识进行综合表现,为此,本课从身边熟悉的民族和民族人物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学重点放在民族音乐鉴赏和区别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与音乐特点上,让学生在听辩不同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过程描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2分钟1:选用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名言:“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的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2:看一组图片让学生来分辨分别属于哪些民族。
学生齐声回答。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
2:让学生对少数民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深入5分钟1: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芬芳的花,每一朵花都开得那么迷人,那么鲜艳,老师采摘几朵最具代表性的花和大家一起分享。
(出示中国地图,标出几个民族,沿中国外围边境走一圈。
)2:中国民歌分为两个部分:少数民族音乐和汉族民歌。
3:播放一组少数民族音乐家的图1:仔细听讲。
2:学生讨论并回答1: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围绕所教内容展开探究学习。
2:明白少数民族音乐家为少数民族音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片。
提问: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少数民族音乐家?展开35分钟1:朝鲜族:(1):简介从东北出发,来到朝鲜族居住的地方。
《高中音乐欣赏课》课件

音乐是全球人类共同拥有的艺术语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体验。 本课件将深入探讨音乐欣赏的各个方面,期待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视听享受。
音乐元素
旋律
音调序列的有机排列和组合,人们对音高的 感受。
节奏
时间的分配,包括拍子和音乐节奏图案。
和声
两个或多个声部间的音乐关系,涉及音高、 音乐长度、强度和音色等方面。
音乐的重要性
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和表演形式,更是人类情感、文化、思想和精神的 重要表现。通过学习和欣赏音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并体验 到生命的美好和多彩。
音色
声音的质地和特征,体现在声波的波形、频 率和谐波比例上,是乐器、人声唱法和演唱 环境等要素的综合表现。
音乐史
1
中世纪音乐
神圣音乐和世俗音乐的兴起,聚集了欧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传统。
2
巴洛克音乐
大教堂音乐、宫廷音乐和戏剧音乐的繁荣时期,表达富丽堂皇的视听效果,奠定 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基础。
3Leabharlann 浪漫主义音乐布鲁斯乐
历史沿革
源自非裔美国人的音乐传统, 诉说着劳苦、灵魂和生活的感 悟。
曲式特点
12小节的循环和蓝调旋律,以 吉他和口琴演奏为主。
音乐节
每年各地举行的蓝调音乐节, 表演者和听众来自不同的文化 和背景,传统蓝调和融合风格 的演出形式斗艳。
摇滚乐
演进历程
从20世纪50年代的摇摆乐和传统蓝调中发展而来,披头士、滚石、燃烧合唱团等成为经典 的代表。
团队精神
音乐教育不仅帮助培养个人技 能,更重要的是发展团队合作 和群体意识,体现音乐文化的 共同价值。
音乐与变革
音乐抗议 音乐社交 音乐倡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赏与体验
辽阔的草原
鉴赏提示
这是一首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长调”歌曲。全歌 节奏自由,旋律悠扬宽广、深沉隽永,具有浓郁的草原 气息。20世纪50年代初,蒙古族年轻的女歌手宝音德力 格尔带着《辽阔的草原》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赢得 了金奖。于是,这首歌很快传遍全国。
酒歌
鉴赏提示
酒歌是西藏城乡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每 逢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相互敬酒时,人们都会唱起酒歌, 还常常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其歌词内容包括祈祷、祝 贺庆、爱情等。这首歌又名《年轻的朋友》,是在我国 广为流传的藏族酒歌。全歌曲调清新、质朴、流畅,具 有浓郁的藏族民歌韵味。它把对朋友的美好祝愿,通过 优美的旋律酣畅地表达出来,情韵连绵。
歌唱美丽的家乡
活动探究
1.分组讨论:你认为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 格主要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然后 每组推荐一位发言人,将本组探究的结果说出 来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2.课余搜集一个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 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在班上交 流介绍或演唱、演奏。
听赏与体验
(二)汉族民歌
黄河船工号子
歌词:凉风吹来好自在,要唱歌儿一齐来, 一齐唱歌多开怀,唱得鸡毛沉河底,唱得石头 浮起来。来自滩号子赶牲灵下四川
小河淌水
无锡景
铜钱歌
今天的学习到此结束,大家都学会了么?
谢谢
五十六朵芬芳的花
(一)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语 言,许多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大多能歌 善舞,在他们聚居的地区流传着大量的民歌和舞蹈 音乐。由于各个少数民族在地理环境、社会生活、 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上存在差异,因此 我国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既丰富多彩,又具有多样 性。下面,我们来聆听几首不同民族的作品。
纺织谣
(伽倻琴合奏)
牡丹汗
鉴赏提示
这首维吾尔族民间歌曲气势宏大,充满哲理,表 现了维吾尔族人开阔坦荡的胸怀。全曲旋律明朗、奔 放,展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真诚、豪放的个性。
一杯酒
鉴赏提示
这是一首短小精悍、热情洋溢的乌孜别克族民歌。 它以极其简练的旋律和富有舞蹈性的节奏,反映了乌 孜别克族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赞美。结尾 保留了乌孜别克族语言,旋律用上波音加以装饰,更 生动地表达了乌孜别克族人民无比快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