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巴鲁瓦》教案

合集下载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咿唷嘞啦 巴鲁瓦-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咿唷嘞啦 巴鲁瓦-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唱歌活动,能够掌握歌曲的曲调和歌词,进一步提高音乐素养。

2.学生学会边敲击小木鼓,边吟唱歌曲,培养音乐节奏感和动感。

3.学生能够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并能通过表演将其呈现出来。

二、教学准备1.小木鼓若干2.音响设备3.教学PPT4.黑板、粉笔5.歌曲伴奏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引入老师播放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的音频,让同学们听一遍,并进行情感交流。

(2)目标明确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们对本堂课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2. 正式学习(1)歌词学习老师将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的歌词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熟悉歌词的内容。

(2)节奏练习老师发放小木鼓,让同学们自由敲击小木鼓,同时跟随歌曲节奏吟唱歌词。

(3)情感体验老师播放一段视频,介绍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故事,让同学们通过欣赏视频,深入体验歌曲中的情感。

3.课堂延伸(1)升华情感老师让同学们思考,自己心中的小木鼓是什么,能敲出哪些美好的声音,再让同学们用舒适带着呼吸,音乐声音练习呼吸,让音乐与情感升华。

(2)合唱展示小组进行合唱练习,通过不断尝试,磨合出一个完美的篇章,然后进行现场展示。

四、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们对于音乐教育具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他们表现活跃,积极参与活动。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敲击小木鼓比较困难,需要多次练习才能熟练运用,需要老师在课上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练习机会。

此外,学生们对于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了解较少,需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六下《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说课稿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六下《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说课稿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六下《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是苏少版音乐六下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歌曲中的敲击动作和小木鼓的运用,也能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节奏感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少数民族音乐特点了解不多,对小木鼓的运用也较为生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歌词理解。

2.歌曲旋律的掌握和小木鼓的运用。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合作精神和节奏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和旋律特点。

2.运用示范法,教师亲自演示敲击小木鼓的节奏和动作。

3.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分组合作,练习敲击和小木鼓的运用。

4.运用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少数民族音乐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歌教学: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和旋律特点,让学生跟唱歌曲。

3.敲击练习:示范敲击小木鼓的节奏和动作,让学生分组练习。

4.合奏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练习敲击和小木鼓的运用,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展示:挑选部分学生进行课堂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特点和小木鼓的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的歌词、旋律图示和小木鼓的敲击节奏。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下册《鼓乐传情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06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下册《鼓乐传情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06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下册《鼓乐传情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
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学习内容鼓乐传情
1、学唱歌曲:刚果民歌《咿呦嘞啦》
学习目标
1、通过参与模仿敲击非洲鼓的节奏,体会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

体验和感受非洲“鼓”的艺术魅力。

2、通过对非洲文化的探索和学习,让学生了解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劳动的联系,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咿呦嘞啦》体验和感受非洲“鼓”的艺术魅力。

难点:欣赏非洲独具特色的文化,能模仿和学习几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学进去讲出来
教师指导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音乐互问好。

二、新课导入
1、情境导入:
(1)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段音乐,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动一动吧。

(学生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律动。


(2)师:这段音乐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生:现代、热烈、奔放)
(3)师:同学们都有各自的感受,其实这是一首来自非洲的现代歌舞曲。

2学唱歌曲
(1)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遥远而神秘的非洲音乐。

但是,请大家注意,这里我们所说的非洲音乐,并不是指整个非洲大陆的音乐,而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黑人地区的音乐。

先给大家推荐一首原汁原味的非洲Music来听听看。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下册《鼓乐传情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11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下册《鼓乐传情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11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下册《鼓乐传情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
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2、动:露一手:节奏听辨与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2、通过该活动培养学生听辨旋律并从旋律中提取节奏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演奏较密集节奏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歌曲活泼、欢快、节奏较为紧密,学唱时又采用整体听唱与分句模唱相结合的方式。

熟悉后,可将几个难点节奏单独列出,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

用教材提示□的方式听辨节奏,这样既能解决了节奏难点,又不至于枯燥无味。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新授歌曲:
1、指导性谈话。

2、先范听一遍录音。

【教学设计】介绍鼓有多种:有大鼓、小鼓、喜庆鼓、威风鼓等,今天大家学习的是木鼓、它是佤族的特色乐器,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然后引导学生边用拍手、拍桌椅或者舞蹈的方式唱边敲击节奏,感受佤族歌曲的热烈风格特点;整个课堂立即呈现出饱满的热情,课堂效果非常好!
3、具体进行教唱歌曲。

【教学设计】教与学的主体——学生和教师的相融;教与学的内容和目的——课程及意义达成;教与学的过程——通过教与学的课程转换。

我们追寻的是以发展。

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咿唷嘞啦 巴鲁瓦》教案

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咿唷嘞啦 巴鲁瓦》教案

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教案一. 教材分析《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这首歌选自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教材。

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以非洲鼓为素材,展现了非洲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部分学生对于非洲音乐文化了解不多,对于歌曲中的节奏和唱腔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共同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感受非洲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2.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唱腔。

2.对于非洲音乐文化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非洲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借鉴。

4.音乐欣赏法:引导学生聆听、欣赏非洲音乐,培养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非洲鼓或其他打击乐器。

3.乐谱和歌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非洲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魅力。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和唱腔。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借鉴。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观看并给予掌声。

通过表演,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非洲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六下《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咿唷嘞啦 巴鲁瓦》教案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六下《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咿唷嘞啦 巴鲁瓦》教案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六下《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教案一. 教材分析《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是苏少版音乐六下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非洲音乐特色,歌曲节奏感强烈,旋律富有感染力。

歌曲中的“敲起我的小木鼓”一句,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打击乐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歌曲的整体难度适中,适合六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所掌握。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参与,积极互动。

然而,对于非洲音乐的特色和节奏感,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

2.引导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特色,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非洲节奏感和旋律特点。

2.歌曲中的歌词理解和文化背景。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特色,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讨论,提高合作意识。

4.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打击乐器,增强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2.打击乐器:如非洲鼓、木鱼等。

3.教学视频:关于非洲音乐的介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非洲音乐的引入视频,让学生对非洲音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感。

3.操练(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演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姿势和节奏感。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巴鲁瓦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巴鲁瓦苏少版

《巴鲁瓦》教案教学目标:1、学唱《巴鲁瓦》了解非洲民歌的音乐特点。

2、了解2/2拍节奏3、学习两个声部的声势节奏,为歌曲《巴鲁瓦》伴奏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了解非洲音乐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拓展视野,理解、尊重多元音乐文化。

2、通过学习歌曲中的重点歌词,解决歌唱的难点。

3、用声势节奏表现对音乐的感受,由此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进入新课。

(一)师:今天老师带来段视频,请你们观看视频猜一猜,“它”是什么地方?生:······师:对,是非洲有广袤的沙漠,有广阔的雨林有最肥沃的大草原还有众多神奇的野生动物。

(二)看视频,了解非洲人的生活。

师:你们想了解那里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吗?请你们边看视频边思考: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音乐有什么联系?生:······师小结:在日常的生活中充满了节奏感,音乐无处不在!三、解决歌曲重点师:非洲有很多神秘的部落,部落里流行了一句咒语,你学会了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你们想不想学?生:······师:请看咒语(1)跟着老师学习念咒语。

(解决歌词的难点)(2)解释咒语的意思。

四、学习歌曲《巴鲁瓦》(1)听范唱,思考:1、歌曲的节奏是几几拍?2、演唱形式是什么?生:······(2)了解2/2拍1.介绍2/2拍:以2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2拍2.练习2/2拍节奏3.用2/2拍节奏念歌词(3)用声势节奏念歌词:1.练习第一组声势2.练习第二组声势3.用声势节奏念歌词4.训练二声部声势节奏5.训练二声部声势节奏念歌词(4)用“lu”音学唱旋律1.师示范2.学生跟琴视唱(5)歌曲填词1.听琴,跟唱2.加声势节奏演唱歌曲3.练习两个声部声势演唱歌曲五、拓展(1)请学生思考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做声势节奏。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下册《鼓乐传情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04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下册《鼓乐传情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04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下册《鼓乐传情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巴鲁瓦》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
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非洲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2.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刚果歌舞曲《咿唷嘞啦》,体验非洲歌舞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感受非洲歌曲一领众合的特点,懂得欣赏节奏之美,有一定的控制节奏的能力。

教学难点:
唱出歌曲的非洲民族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合作击鼓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请把双手食指放到桌沿上,手腕放松,左右交替、轻盈地快速击桌,动作要小,注意力度控制
弱―强―弱―强―收
师:太棒了!我们在模仿什么乐器啊?生:鼓。

师:是的。

你知道最古老的打击乐器是什么吗?(生:是鼓)特别非洲鼓是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现在又是非常普及时尚的打击乐器。

我们一起看一段非洲鼓的演奏吧!
2.通过视频,了解非洲鼓。

师:看到了什么?生:(略)
师:非洲鼓被称之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有数百种。

功能多种多样,除了用于音乐外,它还是民族、部落、宗教的象征,还可以用“鼓语”传递各种信息,鼓是非洲器乐之“王”。

关于非洲,你还知道些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新课新授: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前面学的歌曲怎么演唱吗?现在请一位同学来演唱两句。
生:……。
2、师:巴鲁瓦也是一首非洲民歌,有谁能够说一说非洲民歌有什么特点?
生:……。
3、师总结:非洲音乐的特征:
(1)节奏:表现力丰富而独特,富于感染力的非洲节奏是非洲黑人对世界音乐文化的重大贡献, 现代西方通俗音乐和部分艺术音乐作品,都从非洲音乐的节奏中获得丰富的培养和启示。瓦》浓郁的曲风特色。
2、了解非洲民歌的特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联系,扩展视野,理解、尊重多元音乐文化。
教学难点:
了解非洲音乐特征,能够将内心对音乐的感受用简单动作大胆表现出来,由此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于非洲音乐的歌曲,今天我们再进一步的了解非洲音乐!
(2)旋律:多声部,音域较窄,乐句较短小,音型反复较多。
4、初次欣赏歌曲《巴鲁瓦》,并感受音乐节奏。
5、再次听赏歌曲,体会歌曲表达情感。
6、教师教唱,学生跟唱。
7、学生分小组练习,最后轮唱。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课程就到此结束了,你们表现的很好,希望以后更加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