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海豚救人_苏版
语文S版五下海豚救人word说课稿

24*海豚救人说课设计一、教材分析: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老师要带领学生去感受动物世界的神秘和趣味,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的不同的表达方法。
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看书和习作实践中去。
同时,还要继续训练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海豚救人》是一篇阅读课文。
课文先举例介绍海豚救人的现象,然后说明了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本篇课文设计的意图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继续学习说明事理的表达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们应该对他们充满爱心,与动物和谐相处。
二、教学目标:在学习第一篇说明文《鲸》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说明方法。
所以,在教学《海豚救人》时,我结合教材特点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教学目标: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们应该对它们充满爱心,与动物和谐相处,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说明事理的表达方法,并能够正确运用各种表达方法。
2、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掌握说明事理的表达方法。
难点:掌握新的表达方法。
会运用各种表达方法。
三、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此外,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此,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关注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新课程标准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在这节课中将更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语文素养的熏陶感染。
在生生、师生的交流中使学生感悟知识、培养技能。
基于这些理念,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四、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观看海豚各种有趣的图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口语交际作准备。
语文s版五年级《海豚救人》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 s 版五年级《海豚救人》及教课反思教材解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是一篇说明文。
文章先以海豚救人的三个实例表达了海豚被人们称为海上救生员,而后介绍了人们经过对海豚的研究,解开了“海豚救人”之谜——“海豚救人的美德,本源于海豚对其儿女的‘照顾本性’ ”。
全文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4 自然段)写海豚被人们称为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多半由于很多动物出于各自的生活习惯或某种本能,客观上给人类带来好处。
而海豚能“见义勇为”当海上救生员,“见义勇为”是指见到切合正义的事就英勇地去做。
这类只有有思想的人类才有的行为,为何出此刻海豚身上呢?读到这里谁都会产生一个疑问。
第二部分(第 5—8 自然段)写人们经过研究,解开了海豚救人之谜。
学情解析我所教课的村小,是间比较偏僻的完小。
班级人数二十多人,生活在海边,对海洋生物有所认识,但海豚也没能真切见过。
有些同学认识海豚,也是从电视上间接认识的,也能有所认识。
五年级的学生,有必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略读课文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而后在小组或班上交流。
教课目标知识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要点词、句的意思,领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自己喜爱的语句。
认知目标:指导学生学会本课“豚、韩、鲨、狰、狞、雌” 6 个会认字。
理解“海豚”等词语。
感情目标:指引学生默读课文。
使学生知道海豚如何救人和为何能救人,初步认识课文的表达方式。
教课要点和难点【教课要点】认识人们为何称海豚是海上救生员和海豚救人的原由。
【教课难点】认识课文是如何一步步解开海豚救人之谜的。
一、激趣引入,揭露主题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三、再读课文,试试研读四、激发感情,升华认识五、总结、扩展。
一、1、师表达海豚。
2、播放海豚表演的录像。
3、师板题,生书空题目。
齐读题目。
二、归疑并导入初读课文。
指导交流读书的收获。
三、1、小结引入追究部分,鼓舞用不一样的学习方法。
海豚救人五年级语文教案解析

海豚救人五年级语文教案解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海豚救人》,了解海豚救人的真实事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讲述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探险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讲述海豚救人的故事。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海豚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海豚的特点。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感情。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享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解释。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分析课文写作手法(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5.讲述海豚救人的故事(1)学生分组讨论,整理海豚救人的故事情节。
(2)每组选代表讲述故事,其他学生补充。
6.口语表达训练(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回答。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并指导。
7.环保意识培养(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2)布置作业: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写一篇关于海豚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1.在导入环节,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播放海豚救人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海豚的神奇。
2.在分析课文写作手法时,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如:让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写作手法,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在口语表达训练环节,可以增加学生的互动,如:让学生相互提问,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在环保意识培养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相信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海豚救人》中的情感表达,感受作者对海豚的赞美之情。
构建思维导图——海豚救人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构建思维导图——海豚救人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语文是一门读、写、说、听、思维交流的语言学科,它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还是以阅读、写作、语法和词语为主,所以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愉快、轻松地学习语文。
而构建思维导图,便是其中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
它适用于各个年级的学生,无论是小学生还是高中生。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教材内容。
今天,我们将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海豚救人》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海豚是智慧动物,它们善良、勇敢、有爱心,能够救人。
2.能够理解人类应该尊重动物,保护海洋环境。
3.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教材内容。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元化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海豚是一种智慧动物,它们具有极强的智力和感知能力。
2.讲解故事通过阅读、听力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认真阅读故事《海豚救人》,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
3.构建思维导图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在黑板、纸张或者电脑软件上构建思维导图,整理和归纳故事中的内容,并尝试用图片和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
4.分享讨论让学生各自分享自己所构建的思维导图,并通过讨论和互动,相互学习和补充。
5.拓展延伸通过延伸教育,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海豚和海洋生态,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爱护动物的观念。
【教学效果】通过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
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地表达教材中的逻辑关系和知识点,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内容。
同时通过分享和讨论,学生还能够互相帮助和激发彼此的思维,提高集体智慧。
最终,这种更加开放、自主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总结】构建思维导图,是一种便捷易行、效果明显的学习方法。
对于现代教学,它能够带来更多的创新、灵活和个性化,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自主地学习,获得更好的教育质量。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海豚救人》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谁能读出这种花飞柳摇的美。
日落天黑时,长安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情 景呢?
指名读第二句。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 的?
(板书:蜡烛 轻烟)
同学们不妨多查查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 背景,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这首诗的含义。
(五)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三、作业布置
课下搜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同学交流 你自己的见解。
五、课后作业
把今天的学习内容讲给父母听,看谁讲得 最棒。
六、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花 蝴 欣欣向荣
蝶 黄 翩翩起舞
莺
放声歌唱
生机勃勃
温故而知新。课堂上教师 的每一句话都是学生学习的在 机组成部分。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春色是美好的,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也如 春光一样,安静美好。杜甫借花、蝶、莺来歌
颂春。一起背诵《江畔独步寻花》。我们再走入
1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8*海豚救人
课前准备:
1.课件:海洋馆内海豚表演的视频。 2.教师准备有关海豚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激趣导入 (一)同学们,你看过海豚的表演吗?谁
来谈谈?
海豚表演视频的播放能一
(二)想不想再次亲眼目睹一下海豚的绝 下子激起学生兴趣,老师的导
(二)研读海豚救人原因部分。(5—8 自然
段)
1. 自由读 5—8 自然段,思考:海豚为什 么
能够救人?
2. 学生汇报交流。 3. 引导学生体会第五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中 的 作用。
(三)总结全文。
3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8*海豚救人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 海豚救人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B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7 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 裁出、剪 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 的感情,感悟 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 重难点。 教学准备: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关于海豚的内容,
用上面学过的一些表达方法写一篇《海豚 的自述》。
学生咬文嚼字的学习,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
中,重点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燕子的外形,飞行的动作这些片段来学习, 突出 对燕子喜爱的感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整堂课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通 过燕子外形的描写,感悟燕子的可爱活泼;运用简笔画来 表现燕子飞行动作 等方法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赞美燕子,喜爱燕子。 本课的教学有待改进地方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加强学生目前的 学习状态, 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有自学能力的学生。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学习《春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9
10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四、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 感情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 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 会柳技
的绵长和柔软)
8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
巧整齐,体全大自 然的伟大神奇)
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海豚救人》PPT课件(2篇)

根据你的兴趣,自己设计与本课有关的作业。
作业提示:有关读方面的…… 有关讲方面的…… 有关写方面的…… 有关画方面的……
糙齿海豚
长吻原海豚
花斑原海豚
灰海豚
宽吻海豚
蓝白原海豚
真海豚
中华白海豚
海豚懂得互帮互助
动物学家发现,海豚营救的对象不只限于人。它们会 搭救体弱有病的同伴。1959年,美国动物学家德·希别纳 勒等人在海中航行时,看到两条海豚游向一条被炸药炸伤 的海豚,努力搭救着自己的同伴。海豚也会救援新生的小 海豚,有时候这种举动显得十分盲目。在一个海洋公园里, 有一条小海豚一生下来就死掉了,但它仍然不断地被海豚 妈妈推出水面。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海面上 大西洋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 海豚救人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B

1 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 2 引导讨论: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 3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 醉酒
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 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 泽? 1 默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 2 雨大吗?下雨时的情景什么样子?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 括一 下。(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等) 3 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4 齐读一遍。 (三)、作别朋友,临行寄语 1、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交流发现。(作者在山中呆了整 整一 天;首尾呼应等。) 2、带着“好心情”,有感情地读课文。 (四)、升华感情,背诵结课 1、通读全文,交流: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背诵下来。
1992年,一艘印尼货轮正在大西洋航行,有两 名船员不小心掉入海中。这时候,一群海豚赶来, 它们围成一个圆圈, 把落水的一个船员托出水面, 直到被救起为止。另一名船员正在水中挣扎,突然 感到腰间被撞了一下,原来也是一只海豚。 这只 海豚一直陪伴着他,与他并肩游泳,直到他游到船 边。
海豚救人
1966年 一艘韩国海船 1972年 南非一位姑娘
3、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韵味?细读课文,找
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触的话语,将它们划下来。 4、有侧重地交流、品析、朗读。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 响亮起来, 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1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 “由远而近”, 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 朗读。 2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并点拔,然后集体有感情地朗 读。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 了奇妙无比 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 一首又一首优雅的 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海豚救人_苏版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是一篇说明文。
文章先以海豚救人的三个实例讲述了海豚被人们称为海上救生员,然后介绍了人们经过对海豚的研究,解开了〝海豚救人〞之谜——〝海豚救人的美德,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
全文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海豚被人们称为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
第1自然段总述,点明海豚是人类的朋友,人称它们是海上救生员。
接下去,课文以三个真实的事例证实了这种说法。
实例一:1966年,海豚救了十名在太平洋沉船的韩国渔民;实例二:1 972年9月,在离南非海岸四十公里的海面上,救了一位二十三岁的姑娘伊瓦诺;实例三:1992年,在大西洋救了两名掉入海中的印尼船员。
从〝一群海豚匆匆赶来〞〝就在这时,两头海豚出现在她身边〞〝一头海豚赶来〞等语句,写出每当落水的人处在危险时刻,海豚总能及时地赶来救助;从〝海豚……往下沉,自动游到……往上抬……驮在背上〞〝猛一使劲……甩到岸上〞〝……把鲨鱼赶跑,……护送……〞〝……围成一圈……托出水面……〞〝……陪伴……并肩……〞这些描述写出海豚救人不仅很有办法,还能负责到底,直到人安全为止。
人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大都因为很多动物出于各自的生活习性或某种本能,客观上给人类带来益处。
而海豚能〝见义勇为〞当海上救生员,〝见义勇为〞是指见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这种只有有思想的人类才有的行为,为什么出现在海豚身上呢?读到这里谁都会产生一个疑问。
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写人们经过研究,解开了海豚救人之谜。
第5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把上文海豚救人的这一不可思议的现象与下文海豚之所以能救人的原因紧密地衔接起来了。
并点明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海豚救人的美德,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
第6、7、8三个自然段讲了三层意思,一层层地解开了海豚救人之谜。
第6自然段讲海豚的这种〝照料天性〞就是为了照料刚出生的小海豚浮到水面上进行呼吸而形成的。
第7自然段讲海豚以及所有鲸类的这种本能,逐渐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天性,救助对象也不限于自己的子女,对凡在水中不积极运动的物体都〝主动前去救助〞——这就是救助落水人的原因。
第8自然段讲照料年幼海豚不限于它的亲生母亲,别的雌海豚往往互相配合一起救助——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一群海豚〞赶过去救人的原因。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
使学生知道海豚怎样救人和为什么能救人,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
2.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 指导学生学会本课〝豚、韩、鲨、狰、狞、雌〞6个会认字。
理解〝海豚〞等词语。
【教学重点】
了解人们为什么称海豚是海上救生员和海豚救人的原因。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一步步解开海豚救人之谜的。
【教学建议】
1. 识字。
〝雌〞字读〝cí〞,不要读成〝cī〞。
2. 这篇课文从〝救人〞和〝原因〞两方面连段成篇,每部分开始都有重点句提示主要内容,两部分之间有过渡段衔接,课文结构清晰,便于学生阅读。
要引导学生理解第5自然段是怎样把课文前后两大部分衔接起来的。
这段话共有四句,第1、2句衔接上文列举的海豚救人的事实,提出人们的不解之谜。
第3—5句写人们经过研究解开了这个谜:这种救人的美德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
这样引出了下文。
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教师不要牵得过紧。
3. 课文的第二部分层层深入,彻底解开了海豚救人这个谜,所以在理解〝海豚为什么能救人〞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来源于〝照料天性〞。
4. 海豚是怎样救人的?
了解海豚救人的三个实例,体会海豚救人的方法。
5. 海豚为什么能救人?
一步步理解:海豚的〝照料天性〞——为什么也救人——为什么集体救人。
6. 体会第5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此环节也可以在初读课文时处理。
7. 教学本课用1—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