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期末试卷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董仲舒以儒家“公羊春秋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思想为框架,融合法家、黄老、墨家、阴阳五行等诸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以“天人感应”为轴心的思想体系,该体系后来取代黄老之学成为新的官方意识形态,促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黄老之学无力应对新的社会问题B.神学体系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C.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呼唤思想变革D.新儒学适应了大一统政治需要2.(3分)清初的思想家反对理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论说,他们把“理”和“欲”统一起来,认为“有欲斯有理”,“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到好处,即天理也”。
这些主张()A.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要B.动摇了理学的官方地位C.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加速了社会转型的步伐3.(3分)如图所示为意大利著名画家乔托(1266﹣1337)的代表作﹣﹣《逃亡埃及》,描绘的是玛利亚生下基督后,因受迫害由巴勒斯坦逃亡埃及。
在这个传统的宗教题材中,乔托一反中世纪旧艺术的公式化象征手法,运用了初步的写实技巧,将有关人物和故事场面表现得生动、活泼。
可见,该画作()A.突出了作者主观情感B.揭露了教会统治腐败C.彰显了主流价值判断D.呈现了人性自我觉醒4.(3分)宋代民间艺术家元俊,文唯一等创造了无数生动的石刻造像,佛和菩萨形态端庄且具有士人气息,供养人、力士夸张有度,各有特征。
经变故事造像中,大多是现实生活的片段与劳动生产的场景,朴实健康、微妙入神。
据此可知,宋代雕塑艺术()A.以佛文化为主要创作题材B.兼具人文情怀和世俗化特征C.回归自然追求艺术的本真D.主要代表集中在乡村艺人间5.(3分)牛顿认为存在着一种时间的时间,它是与任何事物及其运动无关的独立存在,人们普遍通常所感知到的时间只是对它的各种度量。
这一看法()A.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B.颠覆了大多数人的时空观念C.超越了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D.对宇宙起源进行了初步阐释6.(3分)15世纪以来,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到17世纪末,全球所有大陆与主要岛屿的海岸线,已被大致准确地描绘在欧洲人的世界航海图上。
湖南省五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1月)历史试题A卷含答案

湖南省五市十校2020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联考试题历史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制,中书省设中书舍人六员,负责起草诏书,并分工审查六部所上奏表,对有关政事向宰相提出意见。
草诏时如认为旨意有不妥,可将其奉还,拒绝为其“撰词”。
这一制度A.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B。
表明中枢决策机构权力下移C.使中书省取代了门下省D.致使三省六部制原则被破坏2.有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之一是抽签选任公职人员。
这种随机抽选的结果不偏不倚,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每个人都有可能被选中,让所有人都有机会承担起当家作主的责任。
这说明雅典公职人员的选任A.能够有效避免决策失误B.使雅典人都参与政治管理C.符合公民权利平等的要求D.标志着民主政治走向繁荣3.英国学者埃里克·琼斯认为:“工业化最早出现在不仅产品而且生产要素都可以自由买卖的市场经济中。
”这揭示出工业革命A.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B.得益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C.加快了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D.为大规模商品交换提供条件4.据统计,从1953 --1978年,中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国有部门——全国财政收入的85%以上来自于国有部门缴款;财政支出主要投向国有部门——全国财政支出的85%以上用于国有部门;财政政策在国有和非国有部门有所区别。
这一财政体制A.有效保障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B.为经济建设持续提供充足资金C.合理调节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D.具有计划经济体制的鲜明特征5.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旎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得饶人处且饶人”“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足矣”“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
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A.儒家、道家、法家B.儒家、道家、墨家C.儒家、道家、兵家D.儒家、杂家、农家6.董仲舒说:“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
云南省玉溪一中2020-2021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云南省玉溪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
常重视祭祀 B.注重精耕细作C。
农业地位很高D。
国家正式形成2。
在大汶口遗址的墓葬群发现墓葬有大有小,殉葬品有多寡之分,其本质上反映了()A。
原始祖先崇拜出现 B。
私有制、贫富分化出现C.早期文明国家出现 D。
原始农耕产生定居生活3.夏朝时期,天下万国,夏王为“诸侯之长(盟主)”,到了周朝,“天下一家”,周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各部族文化融合的加强B.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C。
政治制度的宗法伦理化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4。
在中国古代,官员自古有“为民父母”“爱民如子”“守一方城,管一方平安”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所有官员具有一致政治诉求5。
商人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制定历法,并将天象的变化视为天意的展现,因此,他们结合天象、历法和占卜,作为行事的依据。
由此可见,商代()A。
历法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B.观测天象是为了解自然C。
占卜是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 D。
生活带有宗教神秘色彩6.《中国文化史》一文中写到“古代中国人缺少外战的热情,但有守卫家邦的意志,重视血缘家族,关注人伦情感,崇尚家国认同,它不足以激发主动征战的热情,却足以产生‘执干戈以卫社稷’的道义精神.家国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死于斯的土地。
”对这一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刻影响的是( )A.分封制B。
宗法制 C。
礼乐制D。
军功制7.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姬发封其兄弟立国者15人,姬姓立国者40人.这说明分封制的突出特点是A。
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连城一中2020—2021学年上期高一年级月考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罗淑华审题人:谢家龙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考古学证明,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
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 B.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C.古代中国天文学非常发达 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2.考古学家夏鼐指出:“有的学者认为,小屯殷墟文化,代表中国最早的文明,是中国文明的开始。
如果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就长出白胡子了”。
作者意在说明A.商代是中华文明的开端B.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C.中华文明起源争论激烈D.中华文明的起源模糊不清3.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制造方面能够超过古代中国人。
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在( )A。
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D。
隋唐时期3.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分封制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5。
春秋时期,周襄王被其弟太叔带赶跑,晋文公约会诸侯用武力平定了太叔带的叛乱,恢复了周襄王的地位,博得了“尊王”的美名。
城淮大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其霸主地位得以认可.这说明A.传统政治体制受到冲击B。
晋文公成为第一个霸主C。
宗法制度已经开始瓦解 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6。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嫛、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2020-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高二年级一、单选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春秋时期,贵族阶层内部衍生出一种通过熟读古典文本,掌握断章取义的言谈技巧进行表达志向的言谈方式;平民则通过歌谣来抒发感情、提出建议、评论政治。
这种差异()A.推动此时思想文化开始转型B.推动了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C.体现两个阶层不同的处世态度D.反映贵族的没落与平民的进取2.孔子在音乐方面主张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用礼乐调整社会风气;墨子认为音乐让国君一人独自欣赏则了无生趣,让臣子一起欣赏必然耽误政事,让劳动者欣赏必然耽误工作时间。
孔子和墨子对音乐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当时()A.西周礼乐制度等级森严B.传统社会秩序发生变动C.分封宗法制度逐渐瓦解D.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3.如图为东汉画像石刻画的春秋时期孔子率弟子问礼于老子的情景。
孔子躬身向老子行礼,并把大雁作为见面礼送给老子;老子拄曲杖相迎,躬身还礼。
此图反映了()A.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的确立B.儒学与道教相互借鉴C.艺术创作对时代精神的彰显D.崇尚礼仪的文人意趣4.有学者研究,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当时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还对地质学化石、宇宙起源、大地自转、日食与月食等问题都有见解阐述。
于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现其客观唯心主义倾向B.已摒弃天命的绝对权威C.生成了“为往圣继绝学”的口号D.植根于“格物致知”的精神5.李贽认为:凡人与圣人之间,圣人不曾高,众人也不曾低,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每个凡人都具有一般所谓圣人的德行。
李贽的这一主张()A.蕴含一定朴素的唯物思想B.反映了正在成长的市民意识C.体现了一定经世致用色彩D.动摇了封建专制的统治根基6.公元前6世纪希脱哲学家色诺芬尼说道:“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形体,穿戴和人相同。
如果牛、马或狮子也跟人一样,有手。
能用手面画,那么,马会把神的模样画得像马,牛会把神的模样画得像牛,”由此可知,这时期古希腊A.宗教色彩浓厚B.人文精神活跃C.关注社会现实D.艺术气息浓烈7.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D.移民费用是殖民扩张的一大障碍
9.16世纪初,米开朗琪罗两次为教皇设计陵墓。陵墓工程巨大,雕像颇多。艺术家把多年的抑郁、愤懑和屈辱,全部寄托在这座陵墓的各个雕像上面。下图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陵前雕塑之一—《被缚的奴隶》。这反映了
A. 宗教压迫激发个性解放诉求B. 宗教改革导致精神生活困扰
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在古代希腊,制定法律、审查执政官、执行司法权、使用陶片放逐法等权力皆由公民集体行使。服兵役是公民的绝对义务,大多数城邦禁止男子独身。这些现象产生的背景是
A.城邦至上理念盛行B.希腊地区战争频繁
A. 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进步B. 加速了工业革命的扩展
C. 加快了融入欧洲的步伐D. 推动了国家统一的进程
13.当18世纪末曼彻斯特的一名工人在享用“跨越大陆的一杯茶”时,他从中获得四大洲的能量。这杯茶包括中国或锡兰的茶,荷兰或英格兰的代尔夫特瓷茶杯,非洲奴隶生产的南美糖。它们当时在英国的普及
A.加速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B.使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C.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D.促进了理性思想传播
11.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12.从1835年到1870年,德国铁路干线总长由6.1公里飙升至2.1万多公里。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以至于诗人卡尔·贝克曾如此赞道:条条闪光的铁轨,是婚姻的纽带和证婚的戒指,它柔情地将各邦沟通,良缘就此缔结。这表明德国铁路建设的发展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南昌二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命题人:审题人:(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
这一变化体现了A.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B.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2.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发展尊重自然规律C.精耕细作的特点D.注重因地制宜3.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4.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C.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D.都主张“礼”“法”并用5.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由此可见A.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B.两者都强调限制君主的权力C.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D.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6.董仲舒在“五行相胜”中指出,“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君大奢侈,过度失礼,民叛矣,其君穷矣,故曰木胜土”。
湖南省平江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

湖南省平江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时量:90 分钟总分: 100分)(一)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子武庚于殷,修葺被纣杀害的比干之墓.打开监牢释放被囚的百姓,并散发府库中的财物、粮食,赈济饥民和贫弱的百姓。
这些举措说明()A.商朝的势力被彻底消灭 B.推行分封制势在必行C.以殷治殷方略成效显著 D.周武王具有仁德之心2.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中载: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举,不是举孝与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国各举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
据此可知()A.汉代的选官制度逐渐完备 B.孝、廉是不同的选官依据C.儒学独尊局面的完全形成 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3.汉末以来许多世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
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于“坞堡”中,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作“坞壁经济”。
南北朝“坞壁经济”的出现()A.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落 B.遏制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C.不利于大一统局面形成 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4.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
后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
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A.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 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缓和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5.元代行省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
圆署会议即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圆议结果要以与议者押署的形式成为某种定议。
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掌管。
其他官员一般不得随意干预。
这段材料主要表明()A.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B.中央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统治C.行省所握权柄颇重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6.明太祖朱元璋终其一生都认为蒙元政权“奉天承运”“顺天应人”“元祖功德在人”,并把元祖牌位列入历朝帝王庙,世代祭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一、二至必修三第七课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邵东一中命题中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
”这表明分封制下( )A.形成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B.形成森严的等级体系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 D.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2、历史学家钱穆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下列选项中,不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A.汉朝丞相位高权重,为“百官之首”B.汉武帝设立中朝,首长制得到加强C.唐朝三省长官集体议事,相权分散D.从首长制到委员制,皇权得到加强3、古代雅典城邦任何法令的出台,首先需要某一公民发起政治倡议、提出议案,然后由议事会和主席团召集会议、筹备事项、主持公民大会进行讨论,最终由公民大会作出决定。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民主运作方式公开透明B.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C.司法审判程序严格规范D.公民参政议政态度积极4、有学者认为,英国议会的两院制适应了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分享政权的需要,它的产生和长期存在是英国宪政历史的合乎逻辑的发展,保证了英国社会的高度稳定。
材料表明英国()A.资产阶级革命充满妥协B.民主政体成为世界典范C.上下两院存在权力制衡D.两院制顺应了时代潮流5、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的纪念活动,不仅有统一部署和安排,而且要求报告具体开展情况。
其中的一些纪念活动,不少是以国民党的名义开展的,且强调宣传时需注意被宣传的群众的情感与心理。
这反映出,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A.忽视革命领导权的右倾倾向 B.重视纪念活动的组织性策略性C.赢得了各界群众的大力支持 D.已成长为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6、1941年6月,丘吉尔在英国发表演说,“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
……但是,这一切,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
过去的一切……都已经一闪而过了。
”该演说旨在()A.呼吁对苏联进行援助 B.批评英法的绥靖政策C.坚持社会制度的对抗 D.谴责德国的侵略行为7、《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
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
”《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材料最能反映了古代农业()A.注重农业时令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精耕细作 D.重视历法指导8、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写到:“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
”由此可见()A.朝贡贸易成为外贸主流 B.海禁政策出现上下背离现象C.区域长途贩运发展较快 D.明代政府积极开拓海外市场9、20世纪20年代,著名企业家刘鸿生的“象牌”水泥投放市场,逐渐在上海市场取得巨大的销售优势,但很快受到日本水泥会社等大水泥厂的冲击,并一度出现亏损。
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业先天不足B.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影响C.近代中国社会性质D.国民政府统制经济政策10、1935年《徽州日报》多次刊载离婚启示。
其离婚名目繁多,有称“感情破裂,难期偕老”;也有称“妻子不守家教,永脱夫妇之名义”;还有称“旧式结婚,初非双方同意,感情日趋破裂”。
该现象说明当地()A.婚恋观念日趋近代化B.旧有社会风俗完全瓦解C.报刊媒体主导价值取向D.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11、下图为米谷于1948年创作的漫画,该漫画意在()《金圆券:这难道是我昨晚脱下的鞋子吗?》A.抨击官僚资本恶性膨胀B.反对美国垄断中国资本市场C.批评国民政府滥发纸币D.挽救濒临绝境的民族工商业12、老百姓口中的“倒爷”一词广泛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指一些利用计划内商品与计划外商品价格差,在市场上倒买倒卖并从中牟利的人。
“倒爷”现象的出现反映出当时()A.国内物资极度匮乏B.下海经商成为热潮C.经济体制亟待改革D.市场经济基本确立13、近十年来,全球格局趋向保守,如英国“脱欧”、“美国优先战略”以及一些地区右翼势力的崛起等。
这一趋势表现在全球贸易上,即贸易量下滑明显,主要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现象的频频出现。
这些现象反映了()A.逆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B.经济全球化正面临挑战C.国际贸易已趋于停滞 D.发达国家丧失主导地位14、“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这体现了( )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B.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D.韩非的严刑峻法思想1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先后五次东巡,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诸如泰山封禅,祭祀文化名山和舜、禹等华夏先王等一系列活动。
这些活动()A.是秦朝推行文化专制的重要表现 B.增进了华夏民族的文化认同感C.加重百姓负担导致秦朝短命而亡D.消除了关东百姓对秦朝的仇视16、下表是某学者对汉武帝“独尊儒术”原因的分析。
由此可见,“独尊儒术”()A.促进了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B.适应了贵族政治需要C.使诸子百家实现了充分融合D.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17、封禅大典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礼仪,礼仪的执行者往往是封建帝王,但在唐高宗举行封禅泰山时,皇后武则天随行并参与祭拜。
690年,武则天做了皇帝。
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彻底改变 B.武则天具有超强的能力和意志C.儒家思想地位受到较大的冲击 D.唐代有不拘礼数的传统和风气18、“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此颇不合。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朱熹主张探究万物以掌握科学 B.二陆认为穷理只需反省内心即可C.辩论双方对求理截然对立 D.辩论发生在江西庐山的鹅湖书院19、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
太祖之妹初嫁米福德,守寡后再嫁高怀德;范仲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长大后才归宗。
南宋以后,礼教之风渐趋严厉,再无皇亲公主多次下嫁记载,民间再婚现象日渐式微。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理学从影响有限到地位巩固 B.女性贞洁观深入人心C.重农抑商政策历史成效显著 D.理学呈现世俗化趋势20、学者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是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
这表明李贽的思想( )A.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B.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C.未突破传统文化樊篱 D.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21、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把顾炎武视为“清代学术开山之第一人”,认为顾炎武对清代思想界具有深远影响。
梁启超如此评价主要是因为顾炎武( )A. 批道学、离经叛道的思想观点B.谈心性、分权众治的治国方略C. 明义理、扶植纲常的价值取向D.兴实学、明道救世的经世主张22、“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
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C.民主权利,渊远流长 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23、薄伽丘《十日谈》中有篇《裁判官的故事》。
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我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
”结果因为亵渎耶稣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通过送礼疏通关系,被释放回家。
该故事主要意在()A. 提倡人在现世生活的享受B. 揭露教会腐败C. 鼓动人们去反对天主教会D. 反对禁欲苦行24.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
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25、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
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A.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C.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D.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二、非选择题(共4题,26题12分,27题10分,28题12分,29题16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
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后来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
汉武帝时形成中外朝制度,由三公九卿为代表的外朝官和皇帝侍从官即内朝官共同执政。
——摘编自杜庆余《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材料二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
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其他官员以“参预朝政”等名号也可为宰相,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
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初期制度建设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唐制度建设的意义。
(6分)27.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拓展而形成的;随着两级格局的结束,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时代到来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
它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在1864年到1876年间,还间或有过出超,自1876年以后历年都是入超。
1885年以后,进口棉纺织品的比重超过鸦片,占据中国进口首位。
中国对外出口的主要还是农产品,在出口货物中,茶叶仍然占据首位,但是由于日本茶和印度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它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编著的《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市场形成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