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程标准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现象的系统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应用技巧,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分析和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核心内容。
熟悉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重要概念和原理。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市场中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具备一定的经济数据处理和经济模型构建能力,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对经济问题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能够在经济活动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三、课程内容(一)微观经济学部分1、导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2、供求理论需求的定义、影响因素和需求曲线供给的定义、影响因素和供给曲线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弹性理论及其应用3、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的概念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和推导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4、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函数和短期生产理论长期生产理论中的等产量曲线和规模报酬成本的概念和分类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5、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和均衡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和均衡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和均衡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和模型6、要素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劳动市场的工资决定土地市场的地租决定资本市场的利息决定7、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的概念和实现条件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帕累托最优的标准和实现条件8、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垄断的管制外部性的治理公共物品的供给信息不对称的解决(二)宏观经济学部分1、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和核算方法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名义 GDP 和实际 GDP2、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均衡产出的概念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3、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 模型投资的决定IS 曲线的推导和移动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LM 曲线的推导和移动ISLM 模型的分析4、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和移动总供给曲线的类型和推导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分析5、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的类型和原因通货膨胀的类型和原因菲利普斯曲线6、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和效果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效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7、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的核算和决定因素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的类型和原因8、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汇率的决定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收支平衡开放经济下的 ISLM 模型和政策效果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系统讲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模型,使学生掌握核心知识。
《西方经济学》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1 课程定位《微观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企业经营和管理,还对政府的经济调控进行解释和说明。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了解某些西方经济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借鉴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2 学习任务和课程目标2.1 学习任务及职业能力表1 学习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学习课程学习章节职业能力学习内容微观经济学引论能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能知道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涵义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能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类别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能简单知道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发展历程需求、供给与市场价格决定理论能掌握需求定律需求理论能掌握供给定律供给理论能掌握市场价格的决定机制市场价格的决定能掌握弹性的含义和应用弹性理论及其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能了解欲望和效用的内涵欲望与效用能理解基数效用理论的内涵和基本内容基数效用理论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财务管理》教学文本学习课程学习章节职业能力学习内容能理解序数效用理论的内涵和基本内容序数效用理论生产理论能知道厂商生产的目标企业理论能掌握生产函数的含义与表示生产和生产函数能理解一种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和边际收益的递减规律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能掌握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能掌握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分析方法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成本与收益能知道成本的含义及其分类成本理论能掌握短期成本分析方法短期成本分析能掌握长期成本分析方法长期成本分析能掌握收益以及利润最大化原则收益和利润最大化市场理论能了解四种市场的含义和条件;能理解不同的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能掌握不同厂商的市场均衡条件以及厂商的目标选择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能运用各种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因素和政府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市场失灵和不完全竞争微观经济政策2.2 课程目标根据《西方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1)掌握西方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2)掌握需求和供给以及市场价格作用原理;3)掌握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4)掌握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分析方法;5)掌握成本和收益理论及其分析方法;6)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7)掌握市场失灵原因和各种微观经济政策;—2—(2)技能目标1)能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方法对简单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技能;2)能运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简单分析的技能;3)能对生产要使的合理投入进行分析的技能;4)能运用成本与收益理论对企业的长期和短期成本进行分析的技能;5)能运用市场理论对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进行分析的技能;6)能运用各种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因素和政府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进行分析的技能;(3)态度目标1)善于与人交往、合作的态度;2)较高的政治思想品德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3)严谨、敬业、协作精神;4)良好的心理素质。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引言西方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作为全球经济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意义不可忽视。
本文将介绍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大纲,旨在为学习和教授西方经济学提供一种指导框架。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围绕着市场经济、货币经济、供求关系等核心概念展开教学。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从而为日后的经济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3. 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4. 熟悉货币经济的基本概念和政策调控;5. 理解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的基本原理;6. 提高经济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经济学的定义和分类- 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2.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的定义和特征- 供求关系和价格决定机制-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3. 货币经济的基本概念和政策调控- 货币的定义和功能- 货币供应和需求- 货币政策和货币市场4. 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的基本原理- 供求关系的定义和要素- 价格弹性和消费者行为- 价格形成和市场机制5. 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理论分析- 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的类型和阶段- 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例演示等。
教师将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启发学生的经济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以期末综合考核为主,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期末考试等。
其中,期末考试将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鼓励学生全程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
六、参考书目1. Samuelson, P. A., & Nordhaus, W. D. (2010). Economics. New York, NY: McGraw Hill.2. Mankiw, N. G. (2015).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Boston, MA: Cengage Learning.3. Krugman, P., & Wells, R. (2014). Macroeconomics. New York, NY: Worth Publishers.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提供基础。
2024版《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1]
![2024版《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1]](https://img.taocdn.com/s3/m/6da5c4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d.png)
2024/1/30
9
生产者行为理论
生产函数
描述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 的关系。
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
分析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以及它们之间 的关系。
成本理论
研究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成本问题,包括固 定成本、变动成本、总成本等。
2024/1/30
10
市场结构理论
完全竞争市场
20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关系
2024/1/30
01 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的内涵、动力与影响
02 国际经济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
03
国际经济协调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治理
04
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经济秩序的现状与挑战、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 力
05
中国与世界经济
国际投资环境评估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与 文化环境
国际间接投资理论
证券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与套利定价模型
国际投资风险管理
国家风险、汇率风险与利率风险管 理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与国际 生产折衷理论
2024/1/30
国际投资政策与法规
投资鼓励政策、投资限制政策与国 际投资法规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特点与挑战
21
05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及前沿问题
2024/1/30
22
新古典综合派及其发展动态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基础
该派别以马歇尔为代表,将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原则与凯恩斯的 国家干预主义相结合,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和政府的适当 干预。
2024/1/30
西方经济学课程标准

《西方经济学》课程标准一、课程计划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学时学分:54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学、财务管理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管理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它的地位在于: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与西方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经济学的部分理论对搞好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⑵西方经济学在不同的程度上构成许多西方经济学科和课程的理论基础,所以,学好西方经济学,对于研究有关的西方经济学科和课程以及了解它们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科中所占有的位置都有重要意义,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并最终明确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资源如何得以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这一问题。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学习通货膨胀后,代表性的工作任务:2010年中国农产品市场上演暴涨,原因之一是大量的资金流入农产品市场。
结合此前学习过的供需理论和投资理论,再分析当前通货膨胀的内在原因以及大量资金蜂拥而至农产品市场的原因和可能产生的结果。
3.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西方经济学。
2、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点。
3、了解西方经济学在于中国的应用。
4、为学习其他经济类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二)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西方经济学知识解释各种经济现象。
2、能够利用西方经济学知识分析身边发生的各种小事。
3、能够大致预测经济趋势的走向。
l4、掌握初步的理财概念。
(三)素质拓展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具备以下八项素质。
1、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有目标、有计划、能自觉执行;能自律教学纪律与学习责任;2、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自我调节学习心态、培养学习兴趣、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3、交流表达能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注重自己语言和书写能力的锻炼,善于交流,善于沟通;4、团队合作能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积极融入于集体,发挥团队之力量,取得更大成绩;5、评判创新能力:学生能够对教学活动能开展评判性思考,注重学习创意性的发挥;6、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提高学习效果;7、刻苦耐挫能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发扬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百折不绕精神;8、应急应变能力: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对突发事件、未能预期事件能靠自身的力量来独立解决。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1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1.2 课程编号:ECO1011.3 学分:31.4 授课方式:面授课程1.5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基础二、课程目标2.1 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2 掌握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及其贡献2.3 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相关实际问题2.4 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三、教学内容单元一:古典经济学3.1 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概念3.1.1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3.1.2 大卫·李嘉图的地租理论3.1.3 杰里米·边沁的边际效用理论3.2 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和思想3.2.1 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3.2.2 大卫·李嘉图及其《政治经济学及财富的性质》单元二:新古典经济学3.3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概念3.3.1 消费者行为理论3.3.2 企业成本理论3.3.3 市场均衡和竞争理论3.4 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和思想3.4.1 马歇尔及其《经济学原理》3.4.2 瓦尔拉斯及其《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单元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3.5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3.5.1 效用理论和边际效用递减定律3.5.2 总需求与总供给3.5.3 政府干预和经济调控3.6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和思想3.6.1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及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单元四: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3.7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3.7.1 粘性工资理论3.7.2 高失业平衡理论3.7.3 具有两部门和两个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3.8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和思想3.8.1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及其《信息和效率:经济与市场的前沿问题》四、教学方法4.1 面授讲授课程内容4.2 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4.3 组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理论进行实际问题研究4.4 布置课外阅读文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研究视野4.5 开展小组项目研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研究能力五、课程评估5.1 平时表现:20%包括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5.2 期中考试:30%主要考核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5.3 期末论文:40%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并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5.4 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10%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研究能力六、参考教材6.1 Paul A. Samuelson & William D. Nordhaus, Economics,19thedition6.2 Gregory Mankiw,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8th edition七、参考文献7.1 Mark Blaug, 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 5th edition7.2 Robert L. Heilbroner & William Milberg, The Making of the Economic Society, 13th edition以上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意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及其理论体系。
西方经济学课程标准

《西方经济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1.课程的性质《西方经济学》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经济理论知识和解决相关经济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进行经济论文等材料的写作与阅读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经济现象和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相关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卓有成效地开展经济调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注意渗透政治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经济问题与现象的实证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
2.前后续课程关系后续课程:市场调查与预测、账务处理技能。
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经济活动分析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经济理论知识和解决相关经济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进行经济论文等材料的写作与阅读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经济现象和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经济活动分析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1.专业能力(1)能够清晰描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内容。
(2)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
(3)能够运用专业知识理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对简单经济学现象做出正确分析和预测。
(4)能够基本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5)能够构建市场经济知识框架,与本专业方向链接,清楚说明经济学与所学专业知识的关系。
2.社会能力(1)理论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理性消费和高效的资源分配的能力;(2)具有强烈的资源稀缺意识;逐渐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高度自觉行为;(3)更好地理解个体差异,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培养和提升创造性、建设性的解决问题的素养。
(5)作为商科学生具备更加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敏锐的眼光。
(6)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7)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课程类别:选修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介绍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体系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供给与需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与收益理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微观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学理论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有关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后续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1.注意讲清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尤其是对现代性的探讨,要突出重难点,并努力将最新研究成果,最新发展动向与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2.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符号、表情等。
形象直观地让学生进入到审美的情景中。
如此才能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3.因学时的限制,很多内容无法一一进行讲解,这就要求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部分,由教师提示,学生自学厚提问,老师课前答疑的方式完成。
4.对重难点的章节处理上,可以在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思考并提问,也可以采用课堂小组讨论,写读书报告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本课程为考察课,所以特别重视平时学生的积累,平时和期末成绩的比列要合宜,平时成绩以回答问题为主要考察方式。
期末成绩要对学的的读书报告和课程论文进行综合测评。
三、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四、课程教学重、难本课程教学重点是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特点,特别注意经济学原理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和人们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难点是掌握经济学在不同时期、不同思想家之间的关联及其特定内涵。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讲授为注,讨论为辅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2学时)1.教学内容(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3)境界学的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投资和理财财务管理
授课系(部):会计系学时(学分):68
执笔人签字:张燕审核人签字:
一、课程概述和能力目标
《西方经济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其他财经类课程的必须知识储备,也是学生认识社会经济问题的必备知识准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是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
序号单元主要内容教学要求
1 总论理论
教学
1.稀缺性和基本
经济问题 .2.生
产可能性曲线和
机会成本 .3.资
源配置的经济体
制 .4.微观经济
学和宏观经济
学 .5.实证分析
和规范分析
了解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理解经济
学研究的对象及其解决的问题,熟悉经济
学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
法。
2
需
求、
供给
和均
衡价
理论
教学
1.需求.2、供
给.3、均衡价
格.4、需求价格
弹性5、供给价
格弹性
1、了解需求和供给的含义及规律。
..
2、
理解市场均衡价格原理,掌握价格分析方
法。
..3、了解弹性的含义,掌握简单的
弹性计算。
3 消费
者行
为理
论
理论
教学
1.欲望和效用
2.边际效用分析
和消费者均衡
3.无差异曲线分
析和消费者均
衡
1.了解效用的概念。
2.理解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
3.掌握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4.掌握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4 生产
理论
理论
教学
1.生产和生产函
数
2.厂商均衡理论
1.了解生产函数的概念。
2.了解单一可变生产要素条件下的产量
变化规律。
3.理解生产的合理区域。
4.掌握两种生产要素合理组合的无差异
曲线分析法。
5 成本
和收
益
理论
教学
1.成本的含义
2.短期成本
3.长期成本
4.成本、收益和
利润最大化
1.理解成本的含义。
2.了解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
的关系。
3.掌握短期成本的简单计算。
4.了解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的区
别。
5.理解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6 市场
理论
理论
教学
1.市场和市场结
构2.完全竞争市
场上的厂商均衡
3.完全垄断市场
上的厂商均衡4.
垄断竞争市场上
的厂商均衡5.寡
头垄断市场上的
厂商均衡
1.了解四种市场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2.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特点;
3.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商品价格的决定以
及厂商如何决定其产量。
4.理解完全垄断厂商的特点。
5.掌握完全垄断市场商品价格的决定以
及厂商如何决定其产量。
7 要素
收入
理论
理论
教学
1.生产要素价格
的决定2. 工资、
利息、地租、利
润3. 洛伦斯曲
线和基尼系数
1.理解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2.了解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决定。
3.了结洛伦斯曲线的含义。
4.掌握基尼系数的计算。
8 市场
失灵
和政
府垄
理论
教学
1.市场失灵
2.解决市场失灵
的对策
3.政府失灵论
掌握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和收
入再分配政策,掌握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
因,了解收入分配的一般原则。
8 国民
收入
核算
理论
理论
教学
国民生产总值的
含义,用支出法
计算国民生产总
值
1、重点掌握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2、理解用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3、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
4、区分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和名义国民生
产总值的关系。
9 国民
收入
决定
理论
理论
教学
消费函数、边际
消费函数的含
义,乘数的含义
和计算;IS曲线
和LM曲线的含
义;需求变动和
供给变动是国民
收入和价格的影
响。
1.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
向的含义。
2.乘数的含义和计算。
3.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
4.了解需求变动时国民收入和价格的影
响。
5.总供给曲线变动时国民收入和价格的
影响。
10 通货
膨胀
和失
业
实践
项目
通货膨胀和失业
的含义和类型,
凯恩斯的有效需
求理论和菲利普
斯曲线
1.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类型。
2.了解失业的含义和类型。
3.理解通货膨胀和失业对国民收入的影
响。
4.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5.了解菲利普斯曲线。
11 经济
增长
和经
济周
期
理论
教学
经济增长的含
义,经济周期的
含义和成因。
1.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
2.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
3.了解经济周期的成因。
12 宏观
经济
政策
理论
教学
财政政策的含义
和运用,货币政
策的含义和运
用。
1.了解财政政策的含义。
2.了解财政政策的运用。
3.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
4.了解货币政策的运用。
三、课程实践教学部分
(一)实践教学任务
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可以在仿真环境中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多种理论和方法,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运行进行系统分析和模拟实验,使其更深入地领会和熟练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的实际使用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共27课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使用Excel制作图表的基本操作技能。
(2)运用图形仿真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利润最大化决策。
(3)通过模拟实验,将乘数和加速数结合起来说明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及政府投资的作用。
(4)根据给出数据,建立某经济体系的IS-LM 模型,掌握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及IS-LM 曲线的建模方法。
2、实训内容
本课程由7个实训组成:
实训一: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4课时)
实训二:生产函数的建立和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的确定(4课时)
实训三:各种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和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图形仿真(3课时)
实训四:微观经济学比较静态分析(4课时)
实训五: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3课时)
实训六:产品和货币市场IS-LM 的均衡(4课时)
实训七:某地区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4课时)
四、教材选用和参考书推荐
1、教材:《西方经济学》熊国平科技文献出版社
2、教学参考书:《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人民大学出版社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1.考核方式: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评价。
本课程考核含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发言情况、课外调研、阶段测试、课后小组讨论作业、参观实习报告、小组项目作业。
这些成绩作为学生平时成绩一并计入考核成绩中。
占总成绩的30%。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测试,占总成绩的60%,期末测试为标准化题型。
2.考核比例及要求:
(1)平时成绩占30%。
主要包括对课堂提问、讨论、作业等情况进行评价计分
(2)课程实训占10%。
分实训项目视完成情况记成绩。
(3)期末测试成绩占60%。
期末测试为标准化题型进行笔试。
六、课程标准审核流程表
执笔人教研室系(部)教务处
签字:
年月日主任:
年月日
主任:
年月日
处长: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