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法列表比较知识讲解
灌肠术操作知识点总结

灌肠术操作知识点总结一、概述灌肠术是一种治疗和预防肠道问题和疾病的常见医疗操作。
它通过将液体或药物直接注入肠道,起到清洁、通畅、止痛等作用。
灌肠术可以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便秘、肠道疾病、肠内疾病等。
二、操作准备1. 病史询问:在进行灌肠术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以便于选择合适的灌肠液和药物。
2. 术前准备: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包括清洁肛门和肠道、穿戴手套、准备好灌肠液和器械等。
3. 患者告知:在进行灌肠术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三、操作步骤1. 患者体位:患者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双膝屈曲,肛门处放置防漏垫。
2. 穿戴手套:医护人员在进行灌肠术前应穿戴好手套,以保持操作的卫生。
3. 准备灌肠液:医护人员应准备好所需的灌肠液,并按照医嘱配制好。
4. 润滑肛门:医护人员应将肛门用润滑剂进行润滑,以便于插入灌肠管。
5. 插入灌肠管:医护人员应将灌肠管插入患者的肛门,插入深度一般为10-15cm。
6. 注入灌肠液:医护人员应缓慢注入灌肠液,以免造成肠道过度膨胀。
注入液体的速度一般为40-60滴/分钟。
7. 拔除灌肠管:当灌肠液注入完毕后,医护人员应缓慢拔除灌肠管,以免造成灌肠液的溅出。
8. 患者卧床休息:患者在进行完灌肠术后,应卧床休息一段时间,以便于让肠道充分吸收灌肠液中的药物成分。
四、注意事项1. 流速控制:在进行灌肠术时,医护人员应控制好液体的流速,以免造成肠道过度膨胀。
2. 插管深度:在插入灌肠管时,医护人员应掌握好插管的深度,以免造成肠道损伤。
3. 配制灌肠液:医护人员在配制灌肠液时应按照医嘱和规范进行,以免造成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
4. 注意患者的反应:在进行灌肠术时,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肠道胀气、腹痛等,及时处理。
五、术后护理1. 患者观察: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如观察患者的排便、排气情况,以及有无其他不适感。
几种灌肠法比较

-10ml冲管
4.保留1小时
禁忌 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 症 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
肛门、直肠、 结肠术后、大 便失禁
种 类
大量
清洁
小量
保留灌肠
注意 事项
1.保护自尊,防着凉.
2.降温应保留30min后再排 出,排出后30min再测体温, 并记录.
适用:腹、 盆腔手术后 以及危重、 老幼病人.
1.先排便后E 2.臀部抬高 10cm,易保留 3.灌液后用水
3.肝昏迷禁肥皂水灌肠.心 灌液后用水5 5-10ml冲管
衰、钠潴留,禁生理盐水灌 肠.
2、排除肠道内的气体,减轻腹胀
保留灌肠
将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内,达到治疗的目 的
适应症
大量不保留灌肠 小量不保留灌肠
便秘、肠胀气者 手术检查前清洁肠道 中毒者 体温过高者
盆腔手术后的患者及危重患者 年老体弱者、小儿及孕妇
保留灌肠
用于镇静、催眠和治疗肠道感染
各类灌肠方法比较表
种类
大量
不保留E 清洁
保留E
﹤200
39~41
细 <20 <30缓注入
种类 大量
体位 左侧卧
插管 深度 cm
7~10
保留 时间 min
5~10
灌肠后注入
温开水先左 后仰 再右
小量
左侧卧
7~10
7~10
保留E
菌:左 阿:右
15~20
5~10
10~20
60 以上
5~10ml
5~10ml
各类灌肠方法比较表
灌肠法比较
大量不保留灌肠 小量不保留灌肠 保留灌肠 目的 适应症 实施要点: 灌肠溶液 液量 温度 卧位 压力 深度 保留时间 灌肠后注入温开水 注意事项
各种灌肠法的不同简答题

各种灌肠法的不同简答题
各种灌肠法是一种医疗操作,用于清洁肠道、排除废物或给药。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介绍几种常见的灌肠法。
1. 温水灌肠法,温水灌肠法是最常见的一种灌肠方法。
它通过
将温水注入直肠,刺激肠壁,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帮助排除废物和
减轻便秘。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一般不会引起不适感。
2. 盐水灌肠法,盐水灌肠法是将盐水溶液注入直肠,通过渗透
作用促进肠道排泄。
盐水可以吸引肠道内的水分,增加肠内容物的
体积,从而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这种方法常用于治疗严重便
秘或预防手术前的肠道清洁。
3. 油脂灌肠法,油脂灌肠法是将润滑油或植物油注入直肠,以
润滑肠道和软化粪便,帮助排便。
油脂能够润滑肠道壁和粪便,减
少排便时的摩擦和不适感。
这种方法常用于治疗便秘或痔疮等疾病。
4. 药物灌肠法,药物灌肠法是将药物溶液注入直肠,通过肠道
吸收或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达到治疗目的。
例如,用药物灌肠可
以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肠道感染,或者给予抗炎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减少全身副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灌肠法在应用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严格控制灌肠液的温度、流速和容量,以避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来说,各种灌肠法在治疗便秘、肠道清洁或给药方面有不同的应用,选择合适的灌肠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各种灌肠法及注意事项

各种灌肠法及注意事项灌肠,是一种通过将液体引入直肠以清洁或治疗目的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清除肠道内的毒素和废物,促进消化道健康。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灌肠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 温水灌肠法:- 准备1-2升温度为37-38摄氏度的温水。
- 准备一个灌肠袋,并将其挂在适当的高度。
- 将灌肠管轻轻插入直肠,确保灌肠管无空气泡。
- 打开灌肠袋的夹子,让温水缓慢流入肠道。
- 当感觉到肠道充满时,关闭夹子,保持灌肠液体在肠道内约15-20分钟。
- 尽量保持平躺位,然后排空肠道。
- 清洗灌肠袋和灌肠管,以备下次使用。
2. 盐水灌肠法:- 准备一升温度为37-38摄氏度的生理盐水。
- 执行步骤与温水灌肠法相似。
3. 双氧水灌肠法:- 将3%的双氧水与等量的温水混合。
- 执行步骤与温水灌肠法相似。
4. 银翘灌肠法:- 准备银翘散15克至30克。
- 将银翘散与2升温水混合。
- 执行步骤与温水灌肠法相似。
5. 醋灌肠法:- 准备3-5%的醋液。
- 执行步骤与温水灌肠法相似。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灌肠液体,如温水、生理盐水、双氧水、银翘散或醋液,根据个人情况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灌肠液体。
- 灌肠时要注意卫生,确保灌肠袋、灌肠管和双手的清洁。
- 灌肠时要使用润滑剂,以减少不适感和刺激。
- 灌肠时保持轻柔和缓慢,避免过度施加力量或过份快速,以避免损伤直肠。
- 初次进行灌肠时,尽量减少灌肠液体的量,逐渐增加,以避免过度刺激。
- 注意灌肠的频率,不宜过于频繁,以免影响正常排便功能。
- 灌肠后,保持休息,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以便肠道吸收灌肠液体和充分排便。
- 若在灌肠过程中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停止灌肠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总结:灌肠是一种帮助清洁肠道和促进消化道健康的方法。
常见的灌肠方法包括温水灌肠法、盐水灌肠法、双氧水灌肠法、银翘灌肠法和醋灌肠法。
在进行灌肠时,需要注意卫生、润滑、轻柔和缓慢,并选择合适的灌肠液体。
还要注意灌肠频率和休息,以及遵循医生的建议。
灌肠法列表比较

1、同大量不保留灌肠。
2、为保胎孕妇解除便秘,以油剂为宜。
1、灌肠前了解目的和病变部位,以便确定患者的卧位(臀部要抬高10cm)和插管深度;
2、为提高疗效,灌肠前嘱患者
1、注意遮挡,保护患者隐私
2、操作方法:首次用肥皂水灌肠,然后用生理盐水灌肠数次直至排除液清晰无粪便为止。
中暑病人用4℃,保留30分钟后再排出,排便后隔半小时再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3、肝昏迷病员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4、指导病员建立正常排便习惯,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和加强运动。
5、灌肠中随时观察病情,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
先排尿排便,便后30~60分钟后再灌肠,必要时,可先行温盐水灌肠,以便清洁肠道,便于药物吸收;掌握“细、深、少、慢、温、静”的操作原则,即:肛管细,插入深,液量少,流速慢,温度适宜,灌后静卧
3、禁忌症:排便失禁、肛门、直肠、结肠手术后等患者不宜做保留灌肠
3、注意事项:压力要低,每次灌肠后让病人休息片刻。
6、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病员不宜灌肠。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插管深度
成人7~10cm,小儿约4~7cm
插入直肠7~10cm
插入直肠10~15cm
7~10cm
插管压力
液面高于肛门约40~60cm
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
液面距肛门不超30cm
高度不超过40cm
保留时间
5~10分钟
10~20分钟
1小时以上
注意事项
1、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遇伤寒病员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毫升,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厘米)。
各种灌肠技术的比较

肛管插入的深度 7--10cm
灌肠液在体内保 留时间
5--10分钟
小量不保留灌肠
软化粪便、解除便秘、减轻腹 胀 腹部或盆腔手术后、危重的病 人及年老体弱、小儿、孕妇等 1、2、3溶液、甘油(加等量 的温开水)或液体石蜡油、各 种植物油
38℃
100--180ml,不超过200ml
不超过30cm
先左侧卧位插入7--10cm, 排空大便,后右侧卧位, 插入15--20cm
肛管排气
排出肠腔积气 肠胀气的患者
15--18cm 不超过20分钟
目的 适用范围
大量不保留灌肠
解除便秘、缓解腹胀、清 洁肠道、协助降温
便秘、肠胀气、高热、中 毒、检查及手术前准备
常用灌肠液
0.1%--0.2%的肥皂液、生 理盐水
灌肠液的温度 灌肠液的剂~32℃,中暑时4℃
成人500--1000ml,小儿 200--500ml
7--10cm
15--20分钟
保留灌肠
清洁灌肠
镇静、催眠和治疗肠 彻底清洁肠道,以备手术
道感染
或检查
惊厥、失眠、肠道慢 直肠、结肠检查或手术前
性炎症
准备
镇静剂、催眠剂、抗 第一次用肥皂水,以后用 生素溶液和营养液 清水或生理盐水
38℃
39~41℃
小于200ml 低于30cm 15--20cm 60分钟以上
各种灌肠法的不同简答题

各种灌肠法的不同简答题灌肠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用于清洁和治疗肠道问题。
不同的灌肠法在实践中有着不同的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各种灌肠法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其适用的临床情况。
一、胃灌肠法(胃管灌肠法)胃灌肠法是一种通过胃部引入液体到消化道的方法。
主要用于胃部洗涤、排空和喂食。
下面是该方法的基本步骤:1. 准备清洁的灌肠器具和合适的灌肠液。
2. 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通常是坐起或半躺。
3. 插入胃管,保持其位置稳定。
4. 缓慢注入灌肠液,同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5. 根据需要反复清洗和排空胃部。
胃灌肠法可以用于消化道出血、胃内容物清除、胃肠道疾病治疗等临床情况。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胃管插入的深度、注入液体的速度和量以及患者的反应情况,避免可能的并发症。
二、直肠灌肠法(灌肠灌肠法)直肠灌肠法是一种通过直肠腔内注入液体的方法。
它主要用于排空结肠内的粪便和治疗便秘。
以下是直肠灌肠法的步骤:1. 准备清洁的灌肠器具和适合的灌肠液(如温水、生理盐水等)。
2. 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通常是侧卧位,膝胸位或仰卧位,并且会使用生理盐水作为润滑剂。
3. 缓慢插入灌肠管(约5至10厘米),直到液体可以顺利进入肠道。
4. 缓慢注入灌肠液,通常约为500毫升至1000毫升。
5. 患者应保持体位,直至有排便的感觉并尽量将液体排空。
直肠灌肠法可用于便秘、粪块堵塞、大肠炎等情况。
在进行灌肠时,要注意使用适合的灌肠液体、注入的速度和量以及患者的反应。
三、洗胃灌肠法(洗胃法)洗胃灌肠法是一种将大量液体进入胃内以清洗胃部的方法。
以下是洗胃灌肠法的基本步骤:1. 准备清洁的灌胃器材和适合的洗胃液。
2. 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通常是半躺位或俯卧位。
3. 插入灌胃管,并同时通过管道中的开关放出胃内物质。
4. 缓慢注入洗胃液,通常是温开水,直到胃已充盈。
5. 脱出胃内液体,反复操作几次以充分清洗胃部。
洗胃灌肠法主要用于急性中毒、胃炎、溃疡等临床病例。
灌肠术知识点总结大全

灌肠术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灌肠术的常见适应症1. 排便困难:如慢性便秘、肠道梗阻等2. 内镜检查前准备:如结肠镜检查、胃镜检查等3. 治疗:如灌肠治疗便秘、洗肠等4. 排除肠道病变:如检查肠道息肉、息肉切除术前准备等二、灌肠术的常用液体1. 清水:用来清洗肠道,通常是在内镜检查前准备时使用。
2. 盐水:含有适量的盐分,可以更好地清洗肠道,常用于内镜检查前准备。
3. 药物溶液:如甘露醇、麻醉剂、抗生素等,用于治疗肠道问题或准备内镜检查。
三、灌肠术的准备工作1. 预先评估:医生会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评估,以确保患者适合接受灌肠术。
2. 清肠:在灌肠术前,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清肠准备,以确保肠道干净,如禁食或使用泻药等。
3. 安排时间:灌肠术通常需要在医院内进行,需要安排时间前往医院进行操作。
四、灌肠术的操作步骤1. 患者体位:通常是侧卧位或趴卧位,以便医生更容易插入灌肠管。
2. 插入灌肠管:医生会在患者的肛门处插入灌肠管,然后缓慢地将液体注入肠道内。
3. 观察反应: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反应,以确保患者能够接受灌肠液,如果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及时停止操作。
4. 排放灌肠液:当液体充分进入肠道后,患者会被要求排放灌肠液,以清洗肠道内的废物。
五、灌肠术的注意事项1. 面部表情:患者在接受灌肠术时,应保持平静,避免因紧张或担心而影响操作。
2. 合作配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操作,主动排放灌肠液,以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3. 安全措施:医生在进行灌肠术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后续处理:灌肠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休息,并注意饮食和体力活动的恢复。
六、灌肠术的常见并发症1. 肠道破裂:由于不适当的操作或患者肠道异常,可能会导致肠道破裂。
2. 感染:灌肠过程中使用的器械或液体可能存在细菌感染的风险。
3. 肠道异常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反应。
4. 电解质紊乱:由于肠道内液体的进入,可能会导致患者电解质的紊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同大量不保留灌肠。
2、为保胎孕妇解除便秘,以油剂为宜。
1、灌肠前了解目的和病变部位,以便确定患者的卧位(臀部要抬高10cm)和插管深度;
2、为提高疗效,灌肠前嘱患者先排尿排便,便后30~60分钟后再灌肠,必要时,可先行温盐水灌肠,以便清洁肠道,便于药物吸收;掌握“细、深、少、慢、温、静”的操作原则,即:肛管细,插入深,液量少,流速慢,温度适宜,灌后静卧
镇静催眠:10%水合氯醛等;肠道抗感染:2%黄连素液或0.5%~1%新霉素液或其它抗生素。
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
0.1%~0.2%肥皂
用量
成人每次用量500~1000ml,老年人用量500~800ml,小儿用量200~500ml
不超过200ml
液量不超过200ml
约500ml
39~41℃
插管深度
成人7~10cm,小儿约4~7cm
插入直肠7~1Leabharlann cm插入直肠10~15cm
7~10cm
插管压力
液面高于肛门约40~60cm
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
液面距肛门不超30cm
高度不超过40cm
保留时间
5~10分钟
10~20分钟
1小时以上
注意事项
1、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遇伤寒病员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毫升,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厘米)。
3、禁忌症:排便失禁、肛门、直肠、结肠手术后等患者不宜做保留灌肠
1、注意遮挡,保护患者隐私
2、操作方法:首次用肥皂水灌肠,然后用生理盐水灌肠数次直至排除液清晰无粪便为止。
3、注意事项:压力要低,每次灌肠后让病人休息片刻。
2、温度以39~41为宜,降温用28℃~32℃,中暑病人用4℃,保留30分钟后再排出,排便后隔半小时再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3、肝昏迷病员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4、指导病员建立正常排便习惯,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和加强运动。
5、灌肠中随时观察病情,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
灌肠法列表比较
大量不保留灌肠
小量不保留灌肠
保留灌肠
清洁灌肠
目的
1.软化清除粪便,驱除肠内积气;2.稀释或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3.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4.清洁肠道,胃肠道手术、检查、分娩做准备。
1软化粪便,解除便秘; 2排除肠道积存气体减轻腹胀。适用于腹部及盆腔手术患者,危重患者,老人小儿,孕妇等。
灌入药液,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用于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
彻底清除滞留在结肠中的粪便,常用于直肠、结肠检查和手术前做肠道准备。
灌肠液
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0.1%~0.2%肥皂水
(1)“1、2、3”溶液: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 (2)甘油50ml与等量温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