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务系统 - 复旦大学中文系

合集下载

复旦中文系老教授印象记

复旦中文系老教授印象记

复旦中文系老教授印象记作者:罗银胜来源:《世纪》2020年第02期朱東润先生上世纪80年代初,我就读的复旦大学中文系,真是藏龙卧虎,十几位老教授个个学问高深,身怀绝技。

其中,朱东润先生是我敬仰的教授之一。

“军人死于战场,教师终于讲席”,这是朱东润先生生前经常提及的一句话,也是他治学不辍的真实写照。

朱东润先生崇尚正义,作品总是充沛着激越的爱国主义崇高情怀。

他在《陈子龙及其时代》一书结束时说道:“真正的战士,必然要坚持斗争直到胜利或者死亡。

”他说的寓意是极其令人深思的,而且真正做到身体力行。

朱东润是当代著名传记文学家、文学史家。

他是在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授的,1957年起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

我1980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

当年9月初中文系召开迎新会,身为名誉系主任的朱东润先生,也莅临会场,向一群乳臭未干的学子训话。

他一身素雅的夏布装,留着短发,戴一副玳瑁眼镜,严肃端庄……记得朱东润先生训话的主旨无外乎“我们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作家不是中文系所能培养的”。

他老人家的一番话,给在座沉浸于“作家梦”的同学们,无异当头一棒!多年后,每当回想这一情形,不能不承认,朱东润先生的话是对的,他深谙文学的真谛。

经院学习固然重要,但作家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经验的积累。

1960年7月,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王水照,被分配到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组工作,所里给他指派了一名导师,此人便是学贯中西的钱锺书。

直到1978年,王水照因为要与家人团聚,调离北京,来到上海,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工作。

笔者当年在复旦中文系读书时,王水照先生曾经给我们班级上过必修课《中国文学史》唐宋段,以及选修课《苏轼研究》。

在课堂上,王水照先生经常提及钱锺书的名字。

一次还特意提到钱锺书先生在给他的信中说,“郭朱二老,当代耆硕,学问笃实,亦京华冠盖中所无也。

”他说的“郭朱二老”,就是指朱东润先生和复旦大学中文系另一位大学者郭绍虞先生。

复旦中文系参考书目

复旦中文系参考书目

复旦大学中文系2006年以前的参考书目
复旦中文系2006年以前考研参考书目
030304民俗学: ①至④同050101①至④ ⑤《世界民俗学》 邓迪斯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⑥《民俗学原理》 乌丙安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⑦《中国民间文学概要》 段宝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⑧《文艺民俗学导论》 陈勤建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 高丙中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⑩《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 马尔库斯等 三联书店1998 ⑾《生态人类学》 唐纳德·L·哈迪斯蒂 文物出版社2002 ⑿《中国民间信仰》 乌丙安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⒀《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10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①《中国文学史》(新著)章培恒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②《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王运熙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③《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④《文学理论》[美]韦勒克等 北京三联书店⑤《现代西方美学史》朱立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⑥《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⑦《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 复旦大学出版社或《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050120中国文学批评史: 同050105专业
050121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 ①至④同050101① 至④ ⑤《艺术人类学》 罗伯特·莱顿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⑥《文化的解释》 格尔兹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⑦《社会如何记忆》 保罗·康纳顿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⑧《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 马尔库斯等 三联书店1998 ⑨ 《文化与艺术人类学译丛》 郑元者主编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⑩ 《文学研究的合法化》 托托西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⑾《文学与人类学》 叶舒宪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⑿《影视人类学概论》 张江华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⒀《视觉艺术思维》廖军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⒁ 《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简介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简介

中国语言文学系简介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前身为私立复旦大学国文部,正式成立于1925年,当时的名称为中国文学科。

经陈望道、郭绍虞、朱东润、刘大杰、赵景深、陈子展、蒋天枢、王欣夫、张世禄、吴文祺等前辈的辛勤耕耘,为中文学科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更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目前的中国语言文学科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古籍研究所、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四个单位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包括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等三个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民俗学等教育部规定的二级学科以及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学写作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现代汉语语言学、影视文学等自设学科,学科齐全,于2007年通过教育部审定的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成为复旦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科之一。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目前共有教职员工128人,其中高级职称将近一百人,有强大的学术队伍,而各学科也都有深孚众望、成就卓越的学科带头人,如中国古典文学的章培恒、王水照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陈思和教授、汉语言文字学的游汝杰、刘钊教授、文艺学的朱立元教授、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张汉良教授、杨乃乔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的裘锡圭、陈尚君教授、文学写作学的王安忆教授。

各学科都有较好的学术梯队和良好的学术布局,目前拥有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思和、张涌泉、刘钊,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王德威,6名新世纪优秀人才陈引驰、傅杰、陈广宏、陈正宏、张新颖、陈剑教授。

中国文学学科的教师在教学同时也完成了大量的科研任务,出版了大量著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进入新时期以来,如王运熙、顾易生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获得了多种奖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十五”期间,有更多的研究专著获奖,如蒋孔阳、朱立元教授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许宝华教授等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辞典》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王运熙、黄霖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游汝杰教授的《西方传教士汉语方言学著作书目考述》、陈尚君教授的《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分别获上海市第六、七、八届哲学社会科学奖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陈思和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复旦大学eLearning平台用户手册

复旦大学eLearning平台用户手册

复旦大学eLearning教学平台用户手册2010年9月1. 前言 (3)2. 教学平台模块简介 (3)2.1 个人工作空间 (4)2.1.1 主页 (4)2.1.2 个人资料 (5)2.1.3 所属站点 (7)2.1.4 日程 (9)2.1.5 资源 (9)2.1.6 通知 (17)2.1.7 站点设置 (17)2.1.8 用户偏好 (20)2.1.9 账户信息 (22)2.1.10 帮助 (22)2.2 教师使用手册 (23)2.2.1 主页 (23)2.2.2 课程大纲 (23)2.2.3 日程 (27)2.2.4 通知 (27)2.2.5 资源 (30)2.2.6 作业 (30)2.2.7 练习与测验 (35)2.2.8 成绩册 (45)2.2.9 投递箱 (47)2.2.10 网站内容 (48)2.2.11 花名册 (49)2.2.12 站点信息 (49)2.2.13 讨论区 (50)2.2.14 站内消息 (50)2.2.15 调查工具 (51)2.2.16 帮助 (53)2.3 学生使用手册 (53)2.3.1 主页 (53)2.3.2 课程大纲 (53)2.3.3 日程 (54)2.3.4 通知 (54)2.3.5 资源 (54)2.3.6 作业 (55)2.3.7 练习与测验 (57)2.3.8 成绩册 (57)2.3.9 投递箱 (58)2.3.10 网站内容 (58)2.3.11 花名册 (58)2.3.12 站点信息 (59)2.3.13 讨论区 (59)2.3.14 站内消息 (61)2.3.15 调查工具 (61)2.3.16 帮助 (61)3. 结语 (61)1.前言eLearning平台是复旦大学信息办基于开源软件Sakai开发的针对复旦大学的在线教学平台。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教学互动、资源共享、协作研究等。

目前eLearning 正在试运行状态,欢迎广大师生使用,并期待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中文系最好的十所大学

中文系最好的十所大学

中文系最好的十所大学中文系最好的十所大学一、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中文系不只在国内出类拔萃,独领风骚,更是世界有名。

据院校学科排名榜单显示,在《新闻与世界》报导 ( 美国 ) 和《泰晤士报增刊》 ( 英国 )2011 年至 2013 年公布的世界大学分学科排名中,北京大学的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学科排名前列,一直居于16 名至 22 名区间。

北大中文系是全国中文学科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一个系。

拥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字学这两个国家要点学科,中国语言学界的最高荣誉王力奖就是以北京大学已故教授王力先生命名,并由北京大学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公布的。

二、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中文系实力强悍在全系,特别是汉语言类。

但假如详细到古文字及有关的出土文件这一领域,复旦大学则处于“一骑绝尘”的状态。

此中,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是 1925 年在国文部的基础上扩大成立,是复旦大学部下院系之一,也是中国大陆地域中文研究领域的的顶尖人材培育基地。

三、北京师范大学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 2004 年核发的评估结果,北京师范大学中文学科整体实力排名全国第二,且在评估的四项中获取两项满分。

此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是全国首批成立的两此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之一,是全国首批成立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材培育和科学研究基地。

四、南京大学在教育部官方的学科评估中,南京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得分88,排名全国第 4 名,实力很强。

此中,南京大学文学院,前身为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是南京大学历史最悠长的系科之一,也是南京大学学术力量最强的系科之一。

五、香港大学香港大学的中文系向来被内地看不起,但究其实力,特别是民国时的实力,那绝对是杠杠滴。

香港大学文学院成立于 1912 年,是香港大学历史最悠长、规模最宏大的学院之一。

长久以来,文学院禀承其一向传统,在教育理念与学术思想上不停创新,成为香港大学学术生命的命脉。

六、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材培育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课基地”,并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受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要点学科、北京市要点学科等。

复旦中文系就业前景

复旦中文系就业前景

复旦中文系就业前景复旦大学中文系作为中国顶尖的中文专业之一,无论是从专业水平还是就业前景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当今社会中,毕业生们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因此选择一个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将从国内外的就业前景、人才需求以及发展空间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复旦中文系的就业前景。

首先,国内外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中文专业人才需求量一直较大。

例如,对于外国企业在华投资发展,他们需要翻译、口译人员来进行沟通交流;对于传媒行业来说,他们需要中文素养过硬的人才来撰写新闻报道、编辑出版物等;对于文化艺术行业,他们需要具备深厚的中文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士来从事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工作。

因此,中文系的毕业生在国内从事口译、翻译、广告、传媒、教育等多个行业都能找到就业机会。

而随着中国的崛起,中文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在海外市场也备受欢迎,这给中文系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中文专业人才需求旺盛,给予毕业生更多的就业机会。

中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高素质的中文专业人才。

复旦中文系作为培养中文专业人才的学院之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专业培养。

这使得复旦中文系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具备竞争力,在求职过程中更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而且,中文专业人才的可替代性较低,他们在各行各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复旦中文系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着很大的竞争优势。

最后,中文专业人才的发展空间广阔,给复旦中文系的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中文专业知识的运用不仅仅局限于口译、翻译等专业领域,还能够在文化传媒、教育研究、政府机构等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复旦中文系培养的毕业生具备丰富的中文知识和文化背景,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也可以选择在文化艺术、传媒广告等行业进行创新探索,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还可以选择从事教育工作,为培养新一代的中文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 分流方案介绍(定稿)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 分流方案介绍(定稿)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规则、专业分流方案介绍目录一、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包含的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通识教育课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文理基础课程(仅对跨院系招生与培养大类基础课程作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1、历史学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社会科学试验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经济管理试验班..........................................................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自然科学试验班..........................................................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医学试验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他: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专业教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课程

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课程
2
2
36
语体学是一门以语体(功能)风格为研究对象的有关语言运用的语言学分文学科。建立于本世纪初,我国于五十年代中期起开始研究,是一门年青的语言运用学科。本课程的研究重心.一是对语体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系统研讨,包括语体的概念、定义、性质、功用;语体的形成(内、外要素)、语体的系统、类别;语体学的研究方法:语体的演变、意义渗透等;二是在提示汉语语体体系和分类的基础上对各语体的特点体系进行描写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语体规范指明适应规律,指导语言运用。
2
2
36
吴语研究是中文系语言专业四年级学生的专业选修课。在了解了汉语方言基本概貌及汉语方言学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对方言研究的具体方法及研究过程有一个较深的了解。课程主要包括:吴语的分布和特点,吴语内部分区及其差异,吴语音韵研究、吴语的词汇、吴语语法专题、吴语与其他周边方言区之间的关系、吴语中的古越语底层等。
语言专业
汉语史
History Of Chinese
2
2
36
本课程史语言学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汉语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发展、演变的轨迹,从而有助于语言学专业其他课程乃至其他人文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共分三部分:1,汉语词汇史;2,汉语语法史;3,汉语语音史。
语言专业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Grammar
Western Linguistics
2
2
36
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语言学中影响较大的、对汉语言学影响较深的一些学派,主要有:索绪尔及其《普通语言学教程》;结构主义和美国描写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从属关系语法和配价语法;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认知语言学的若干方面。在讲授每一学派使,尽可能探究该学派的理论思想根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种理论,并从中受到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语言学及中国文学等方面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文化管理、新闻出版、高校科研机构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字管理、语言应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科研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有关汉语、语言学与中国文学的基本训练,具备语音实验技能、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汉语教学法及语言调查及研究的专门知识,同时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对人文及社会科学有相当的了解,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写作能力。

二 学位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47学分方能毕业。

通识教育课程48学分,文理基础课程28学分,专业教育课程65学分(含社会实践2学分、学年论文1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任意选修6学分。

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三 课程设置:(147学分)
(一) 通识教育课程 (48学分)
修读要求:I类核心课程,修满24学分;II类专项教育课程,修满18学分;III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满6学分。

(二) 文理基础课程 (28学分)
学生应在文理基础课程中的人文类基础课程I组中修满12学分(“语言学导论”除外),在II组中修满8学分(其中必须修读“论语精读”课程),并在法政类基础课程和经管类基础课程III组中共选修8学分。

(三) 专业教育课程 (65学分)
2. 专业选修课程 (14学分)
(四) 任意选修 (6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