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可靠度设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

解决手段:模糊集合理论、模糊随机过程理论。
知识的不完善性:由于(yóuyú)人类认识上的局限性而造成的, 所以又叫主观认识的未确定性,如“人体有多少根头发”等。
解决手段:灰色系统理论。
2022/1/8
在结构(jiégòu)可靠性理论中以随机性为研究重点
第三页,共44页。
结构设计中的不确定性因素(yīn sù)
2022/1/8
第十九页,共44页。
验算(yàn suàn)点法基本原理
正态随机变量的情况
结构(jiégòu) Z gX1, X 2 ,....X n
功能函数
将Z在各变量的验算点X* (X1*, X2*,·····, Xn*)处展开成泰勒级数
Z
g(
X
1
,
X
2 ,,
X
n
)
n
(Xi
i 1
X
可靠度
失效概率
Ps PZ 0
0 f z (Z )dZ
Pf PZ 0
0
f z (Z )dZ
2022/1/8
Ps Pf 1
•结构可靠度满足: Z>0具有相当大的概率或 Z<0 具有相当小的概率; •通常采用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度。
第十页,共44页。
可靠(kěkào)指标
基本概念
i
)
g X i
X*
均值 (jū n
Z
g
(
X
1
,
X
2
,,
X
n
)
0
n
( X i
i 1
X
i
)
g X i
X*
zhí)
2022/1/8
结构可靠度

Z g ( R, S ) R S
(3)结构的极限状态 (GB50068-2001) 结构的期望状态:结构处于 满足其功能要求的状态.其功能 函数 g ( X1 ,, X n ) 0 结构的不期望状态:结构处 于未能满足其功能要求的状态. 其功能函数 g ( X1 ,, X n ) 0 结构的极限状态:结构整体或部分超越某一状态 结构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的要求,此状 态即称为结构该功能的极限状态。其功能函数满足:
• 根据结构极限状态被超越后的结构状况分类: • 1、不可逆极限状态 • 当引起超越极限状态的作用被移掉后,仍将永久地保持超越效应 的极限状态。即因超越极限状态而产生的结构的损坏或功能失常 将一直保持,除非结构被重新修复。 • 承载力极限状态一般是不可逆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有时可逆有 时不可逆。 • 2、可逆极限状态 • 产生超越极限状态的作用被移掉后,将不再保持超越效应的极限 状态。即因超越结构极限状态而产生的结构损坏或功能失常仅在 超越的原因存在时保持。 • 总之,极限状态的分类没有固定的规则,主要以设计需要为 依据。如日本,地震经常发生,所以其《建筑及公共设施结构设 计基础》给出了可恢复极限状态;对于钢桥,车辆反复作用引起 的疲劳破坏严重,所以,美国的《荷载与抗力系数桥梁设计规范》 单独列出了疲劳极限状态,在大地震、洪水、车辆、冰流撞击等 条件下,该规范还列出了极端事件极限状态。
• 5、极限状态很多,为便于设计时掌握,按其性质分类 是必要的(包括破坏性和使用性)。 • 前苏联学者提出分成三类: • 第一类:承载力极限状态,包括结构的强度、稳定性、 疲劳等 • 第二类:由过大的变形引起的极限状态 • 第三类:由裂缝的形成或开展引起的极限状态(不适用 于钢结构)。 • 许多学者认为,第一类极限状态应当包括塑性变形的极 限状态,因而,将变形极限状态独立为第二极限状态, 似乎不恰当。为此,欧洲有关学术组织将极限状态重新 分为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类。
结构可靠性设计基础结构可靠性理论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 结构可靠性理论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 结构可靠性理论的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
3.1 结构可靠度的定义 3.2 结构的失效概率 3.3 结构可靠指标 3.4 可靠指标的几何意义 3.5 可靠指标与安全系数的关系 3.6 可靠指标与分项系数的关系
第3章 结构可靠度理论的基本概念
3.1 结构可靠度的定义
3.1 结构可靠度的定义
3.1.1 结构的可靠性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在规定的条件,完成预定功能的 能力。结构的可靠性,包括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 性。
1. 规定时间
设计使用年限 - 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期
目的使用的时期。
- 即房屋结构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 维护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如达不到这个年限则意 味着在设计、施工、使用与维修的某一环节上出现了 非正常情况,应查找原因。
问题:设计基准期是否等于设计使用期?
3.1 结构可靠度的定义
2. 规定条件
– 正常设计 – 正常施工 – 正常使用
不考虑人为错误
3. 预定功能 – 极限承载能力要求 能承受正常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 结构适用性要求 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 结构的耐久性要求 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 结构整体承载能力要求
遭受及其偶然的作用时,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偶然作 用如地震、龙卷风、爆炸(煤气或恐怖袭击)、火灾等
3.1 结构可靠度的定义
3.1.2 极限状态、极限状态方程
“极限状态”定义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达到极限
承载力;失稳;变形、裂缝宽度超过某一规定限制等)就不 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 的极限状态。
第三章 结构可靠性理论的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
3.1 结构可靠度的定义 3.2 结构的失效概率 3.3 结构可靠指标 3.4 可靠指标的几何意义 3.5 可靠指标与安全系数的关系 3.6 可靠指标与分项系数的关系
第3章 结构可靠度理论的基本概念
3.1 结构可靠度的定义
3.1 结构可靠度的定义
3.1.1 结构的可靠性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在规定的条件,完成预定功能的 能力。结构的可靠性,包括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 性。
1. 规定时间
设计使用年限 - 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期
目的使用的时期。
- 即房屋结构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 维护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如达不到这个年限则意 味着在设计、施工、使用与维修的某一环节上出现了 非正常情况,应查找原因。
问题:设计基准期是否等于设计使用期?
3.1 结构可靠度的定义
2. 规定条件
– 正常设计 – 正常施工 – 正常使用
不考虑人为错误
3. 预定功能 – 极限承载能力要求 能承受正常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 结构适用性要求 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 结构的耐久性要求 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 结构整体承载能力要求
遭受及其偶然的作用时,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偶然作 用如地震、龙卷风、爆炸(煤气或恐怖袭击)、火灾等
3.1 结构可靠度的定义
3.1.2 极限状态、极限状态方程
“极限状态”定义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达到极限
承载力;失稳;变形、裂缝宽度超过某一规定限制等)就不 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 的极限状态。
结构可靠度-可靠性的基本理论

➢ 结构可靠与否是指结构本身而言,安全与否是指与 结构相关的生命财产而言
➢ 结构安全性的度量----安全度。主要与结构是否造 成生命财产不安全的破坏与倒塌联系;
➢ 可靠性的度量----可靠度。是针对各不同极限状态 而言。
➢ 可靠性比安全性概念更广泛、更科学
1.2 问题提出 研究结构可靠性理论是结构设计的需要
1、结构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2、结构可靠性理论的数学基础 3、结构可靠度的分析方法 4、建筑结构作用与抗力的统计分析 5、结构体系可靠度 6、模糊可靠度理论 7、结构动力可靠性理论 8、结构时变可靠性理论
1.1 结构可靠性的定义
结构可靠性: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 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结构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 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必要的稳定性 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可靠性 安全性 适用性 耐久性
安全性:
结构应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 的各种作用;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应能保持整 体稳定性。
适用性: 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耐久性: 结构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应具有规定的耐久性能。
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区别
结构可靠性理论与应用
牛荻涛 2004.09
参考书
➢余安东、叶润修,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上海科技 文献出版社,1986 ➢赵国藩等,工程结构可靠度,水利水电出版社,1984 ➢吴世伟,结构可靠度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0 ➢贡金鑫,工程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李桂青,工程结构时变可靠度理论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 2001 ➢王光远,结构软设计理论,科学出版社,1998
Z 0 结构处于极限状态
Z gx x1, x2,, xn 0
➢ 结构安全性的度量----安全度。主要与结构是否造 成生命财产不安全的破坏与倒塌联系;
➢ 可靠性的度量----可靠度。是针对各不同极限状态 而言。
➢ 可靠性比安全性概念更广泛、更科学
1.2 问题提出 研究结构可靠性理论是结构设计的需要
1、结构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2、结构可靠性理论的数学基础 3、结构可靠度的分析方法 4、建筑结构作用与抗力的统计分析 5、结构体系可靠度 6、模糊可靠度理论 7、结构动力可靠性理论 8、结构时变可靠性理论
1.1 结构可靠性的定义
结构可靠性: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 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结构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 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必要的稳定性 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可靠性 安全性 适用性 耐久性
安全性:
结构应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 的各种作用;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应能保持整 体稳定性。
适用性: 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耐久性: 结构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应具有规定的耐久性能。
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区别
结构可靠性理论与应用
牛荻涛 2004.09
参考书
➢余安东、叶润修,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上海科技 文献出版社,1986 ➢赵国藩等,工程结构可靠度,水利水电出版社,1984 ➢吴世伟,结构可靠度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0 ➢贡金鑫,工程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李桂青,工程结构时变可靠度理论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 2001 ➢王光远,结构软设计理论,科学出版社,1998
Z 0 结构处于极限状态
Z gx x1, x2,, xn 0
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一次二阶矩) ppt课件

ppt课件
(3-23) (3-24)
(3-25)
31
将(3-25)变为标准法线式直线方程
S cosS R cosR 0
式中
cosS
s
2 R
2 S
cosR
R
2 R
2 S
R S
2 R
2 S
ppt课件
(3-26) (3-27)
32
是坐标系O SR中原点 O 到极限状态直 线的距离 OP* (其中P*为垂足)。
法) 4. 映射变换法 5. 实用分析法
ppt课件
2
s o u t h w e s t j I a o t o n g w nIversIty
一、基本概念
ppt课件
西南交通大学
3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1、解决的问题
现代的结构可靠度理论是以概率论 和数理统计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要解 决的中心问题是围绕着怎样描述和分析 可靠度,以及研究影响可靠度各基本变 量的概率模型。
P*(μX1,μX2,…μXn)到平面的距离为:
d g(X1 , X2 ,, Xn )
2
n g
i1 X i
2 Xi
ppt课件
(3-6)
(3-7)
14
显然,点P*(μX1,μX2,…,μXn)到平面的距离d, 就是所求的可靠指标值β,两者是相等的。
Z g(x1, x2 ,, xn )
将功能函数Z在平均值P*(μX1,μX2,…,μXn)处 展开且保留至一次项,即
Z
g(X1 , X2 ,, Xn )
(3-23) (3-24)
(3-25)
31
将(3-25)变为标准法线式直线方程
S cosS R cosR 0
式中
cosS
s
2 R
2 S
cosR
R
2 R
2 S
R S
2 R
2 S
ppt课件
(3-26) (3-27)
32
是坐标系O SR中原点 O 到极限状态直 线的距离 OP* (其中P*为垂足)。
法) 4. 映射变换法 5. 实用分析法
ppt课件
2
s o u t h w e s t j I a o t o n g w nIversIty
一、基本概念
ppt课件
西南交通大学
3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1、解决的问题
现代的结构可靠度理论是以概率论 和数理统计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要解 决的中心问题是围绕着怎样描述和分析 可靠度,以及研究影响可靠度各基本变 量的概率模型。
P*(μX1,μX2,…μXn)到平面的距离为:
d g(X1 , X2 ,, Xn )
2
n g
i1 X i
2 Xi
ppt课件
(3-6)
(3-7)
14
显然,点P*(μX1,μX2,…,μXn)到平面的距离d, 就是所求的可靠指标值β,两者是相等的。
Z g(x1, x2 ,, xn )
将功能函数Z在平均值P*(μX1,μX2,…,μXn)处 展开且保留至一次项,即
Z
g(X1 , X2 ,, Xn )
结构可靠指标

1、林德旳0.75线性分离法; 2、一般分离法。
1、林德旳0.75线性分离法
❖
设x1和x2为任意旳两个随机变量,令 1
x1 x2
1
x12 x22
x1 x2
1 12
11
❖ 林德指出:当
1 3
1
3
时,取
1 0.75
相对误差不超出6%。即有
x12 x22 0.75 x1 x2
❖ 设R、S均服从正态分布,且
0G 1 0.752G 1 0.5625G 0Q 1 0.752Q 1 0.5625Q
❖ 相应旳设计体现式为:
0RR 0GG 0QQ
例题
❖
已知可靠度指标
3 ,K0
R S
2.0
G 0.1
Q 0.25
Q 1 G
R 0.15
❖ 当R和S均服从正态分布时,求:
0R
0S
RK R R R R 1RR
SK S S S S 1 SS
❖ R S分别为抗力和荷载效应旳确保率系数。
相应旳分项系数设计体现式为:
0RR 0S S
0R
1
RK
R
R
0S
SK
1 S S
R RK S SK
R
0R 1 RR
11R 1 R R
S
0S 1 S S
1 1S 1 S S
与 P f旳相应关系
Pf
Pf
1.0
1.59×10-1
3.2
6.40×10-4
1.5
6.68×10-2
3.5
2.33×10-4
2.0
2.28×10-2
3.7
1.10×10-4
1、林德旳0.75线性分离法
❖
设x1和x2为任意旳两个随机变量,令 1
x1 x2
1
x12 x22
x1 x2
1 12
11
❖ 林德指出:当
1 3
1
3
时,取
1 0.75
相对误差不超出6%。即有
x12 x22 0.75 x1 x2
❖ 设R、S均服从正态分布,且
0G 1 0.752G 1 0.5625G 0Q 1 0.752Q 1 0.5625Q
❖ 相应旳设计体现式为:
0RR 0GG 0QQ
例题
❖
已知可靠度指标
3 ,K0
R S
2.0
G 0.1
Q 0.25
Q 1 G
R 0.15
❖ 当R和S均服从正态分布时,求:
0R
0S
RK R R R R 1RR
SK S S S S 1 SS
❖ R S分别为抗力和荷载效应旳确保率系数。
相应旳分项系数设计体现式为:
0RR 0S S
0R
1
RK
R
R
0S
SK
1 S S
R RK S SK
R
0R 1 RR
11R 1 R R
S
0S 1 S S
1 1S 1 S S
与 P f旳相应关系
Pf
Pf
1.0
1.59×10-1
3.2
6.40×10-4
1.5
6.68×10-2
3.5
2.33×10-4
2.0
2.28×10-2
3.7
1.10×10-4
第04章 结构可靠度与可靠指标

0 s
4.1 结 构
பைடு நூலகம்
假定 R 和 S 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则二 者在 ds 区域内同时发生的概率应等于上 述两种概率的乘积,即
f S (s)ds f R (r )dr
0 s
可
靠 度 与 失 效 概 率
结构的失效概率 Pf 是在整个区间 (0 , ∞) 上R小于S的概率,所以有
Pf
0 s f S ( s ) f R (r )dr ds FR ( s ) f S ( s )ds 0 0
1. 正态变量表示的线性极限状态方程
对于具有两个正态变量R、S的线 性极限状态方程 Z=R–S=0 由前面的讨论得到可靠指标 β 的计算 公式为:
Z
mZ mR mS
2 R
2 S
(4-22)
4.4 计 算 可 靠 指 标
式 (4-22) 可以推广到 n 个变量的情况, 设具有n个正态变量Xi(i = 1,2,…,n)的 线性极限状态方程为:
2
dz (4-10)
4.1 结 构
2. R、S为非正态分布变量
设 抗 力 R、 荷载效应S的概 率密度函数分别 为fR(r)、fS(s),如 图4-2所示。
f S ( s) f R ( r)
可
靠 度 与 失 效 概 率
mS
mR
干涉区
s,r
失效概率用数学式子表示为:
Pf P(Z 0) PR S 0
4.2 结 构
式(4-15)表示了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 的关系。利用式 (4-5) 还可导出可靠度与 可靠指标的关系为
Pr 1 Pf 1
4.1 结 构
பைடு நூலகம்
假定 R 和 S 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则二 者在 ds 区域内同时发生的概率应等于上 述两种概率的乘积,即
f S (s)ds f R (r )dr
0 s
可
靠 度 与 失 效 概 率
结构的失效概率 Pf 是在整个区间 (0 , ∞) 上R小于S的概率,所以有
Pf
0 s f S ( s ) f R (r )dr ds FR ( s ) f S ( s )ds 0 0
1. 正态变量表示的线性极限状态方程
对于具有两个正态变量R、S的线 性极限状态方程 Z=R–S=0 由前面的讨论得到可靠指标 β 的计算 公式为:
Z
mZ mR mS
2 R
2 S
(4-22)
4.4 计 算 可 靠 指 标
式 (4-22) 可以推广到 n 个变量的情况, 设具有n个正态变量Xi(i = 1,2,…,n)的 线性极限状态方程为:
2
dz (4-10)
4.1 结 构
2. R、S为非正态分布变量
设 抗 力 R、 荷载效应S的概 率密度函数分别 为fR(r)、fS(s),如 图4-2所示。
f S ( s) f R ( r)
可
靠 度 与 失 效 概 率
mS
mR
干涉区
s,r
失效概率用数学式子表示为:
Pf P(Z 0) PR S 0
4.2 结 构
式(4-15)表示了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 的关系。利用式 (4-5) 还可导出可靠度与 可靠指标的关系为
Pr 1 Pf 1
结构可靠度理论ppt课件

16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17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9
3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均匀分布随机变量X的取值具有“均匀性” 均匀性特点:均匀分布随机变量X落在(a,b) 内任意子区间的概率只与子区间的长度有关, 而与子区间的位置无关. 可假设有这种特性的随机变量服从均匀分 布.
26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图 2.3 可靠度指标的几何意义及验算点
根据前面所 述,将结 构功能函 数 Z 在假 定验算 点 X*= (x1*, x2*,, xn* ) 处运用泰勒 级数展开且只 保留线 性项:
X * Xi
( X * Xi
2
xi*)
由可靠度指标 的几何 意义,验 算点和 可靠度指 标之间 具有如下 关系:
xi* Xi Xi cosi
28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4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第6章 结构可靠性设计
3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二、目标可靠度(设计可靠指标)的定义
设计(目标)可靠指标是设计规范规定的作为设
计依据的可靠指标,它表示设计所预期达到的结 构可靠度。
如何选择结构的最优失效概率或设计可靠指标是
关系到社会、政治、经济、生命财产等一系列方 面的重要问题。 目前一般采用类比法或校准法来确定设计可靠指标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第6章 结构可靠性设计
杨春侠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12
第6章 结构可靠性设计
1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第6章 结构可靠性设计
确定目标可靠指标的方法 校准法 截面设计 设计实用表达式 分项系数确定方法
现行设计规范指校准法所要反演计算的规范。
2012
第6章 结构可靠性设计
8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4、结构重要性的影响
一般结构 ps 重要结构 ps ↑ 次要结构 ps ↓
5、结构破坏性质的影响
脆性结构 ps > 延性结构 ps
6、社会经济承受力的影响
可靠指标来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各本 规范以及同一本规范中各个结构构件,甚至同一种构件在 不同条件下可靠度水平都不一致。
修改规范,就需要采用校准法来分析原有规范的可靠度水
平,同时根据本国的实际经济和科技情况确定新规范的目 标可靠度水平(可靠指标),这个指标应当更为合理,但 是又不能偏离原规范太远。亦即在引入许多新观念和方法 的同时,对老规范也必须具有很大程度的继承性。
10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2、修改规范的基本思想 规范体系本身也需要“设计”,修改规范最重要的步骤就是
规定恰当的可靠度水平,同时在每一个具体的步骤中贯彻它。
澳地利舒勒和梅尔彻斯谈到修改规范时说“如果要有什么改
变,也只能是逐步的和微小的,以便不引起规范使用者们的 不安和苦恼。规范修订所导致的安全度水平的变化若大于 10%,就常常会大得使实际工作者们恐慌,从而拒绝接受”。
不同人群可承受的年危险率
年危险率
可承受人群
10-3
胆大的人
10-4
一般的人
10-5
不再考虑其危险性
公众对50年失效率的接受程度
50年失效率
公众心理
较安全
安全
很安全
2012
第6章 结构可靠性设计
7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据此建议结构的年失效概率为110-5,大致相当于房屋在正
经济越发达 → ps↑
2012
第6章 结构可靠性设计
脆性结构 延性结构
9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四、校准法
1、制订规范的基本思想
规范与科学技术的结论并不能等同。同一个时期,世界上
可以同时存在几十种结构设计规范,根据它们进行设计,
一般来讲都是安全的。
因此人们认为编写新规范可以看成是对旧规范的一种“校
准”(Calibrating)。
我国、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一些国家都采用校准法。
2012
第6章 结构可靠性设计
11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3、我国老规范存在的问题 我国老规范在可靠度方面存在着不少缺陷,如果用统一的
2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6.1 结构设计的目标
一、设计要求
R≥S 不能绝对满足,只能在一定概率意义下满足,即:
P{R≥S}=ps 可靠度ps的大小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ps太大
成本高
ps太小
失效概率大
目标可靠度β的确定应考虑经济与安全的合理平衡
常使用年限50年的失效概率为510-4。当功能函数为正态分布 时,相当于可靠指标=3.29。
由于对风险水平的接受程度因人而异,所以用类比法确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设计可靠指标不易为人们所公认。
3、采用校准法确定设计可靠指标
所谓校准法,就是通过对现行设计规范安全度的校核(反演
计算),找出隐含于现行规范中的可靠指标,再经过综合分 析和调整,据以制定今后设计(规范)采用的目标可靠指标。
2012
第6章 结构可靠性设计
12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4、对老规范校准的基本思想 校准法承认传统设计所具有的可靠度的合理性,通过计算
得出的传统设计的可靠度水平作为参考目标可靠度;
校准法实质上充分考虑了工程建设常年积累的实践经验,
2012
第6章 结构可靠性设计
4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三、设计可靠指标的确定
1、确定设计可靠指标的影响因素: (1)公众心理; (2)结构重要性; (3)结构破坏性质; (4)社会经济承受力。
2、采用类比法考虑公众心理的影响
参照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所经历的各种风险或危险率,确定 一个为公众所能接受的失效概率即可靠指标。
规范的制定,不仅与科学技术发展有关,还与一个国家特
定时期特定的技术经济条件和国家方针政策、社会心理等
因素有关。
加拿大的林德曾经说:“规范无非是有代表性的专家对结
构的一种权衡”。
要求设计者遵循一种规范,就是规定他们必须按照统一的
一套算法做设计,按照规定的步骤设计。
2012
第6章 结构可靠性设计
2012
第6章 结构可靠性设计
5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一些事故的年死亡率
事故 爬山、赛车 飞机旅行
采矿 房屋失火
雷击
年死亡率
事故 汽车旅行
游泳 结构施工
电击 暴风
年死亡率
2012
第6章 结构可靠性设计
6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继承了老规范中隐含的结构设计可靠度水准;
认为老规范总体上是合理的,可靠度水平为绝大部分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