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法测井在低电阻率储层流体性质识别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电法测井技术解析与地质工程勘察

电法测井技术解析与地质工程勘察

电法测井技术解析与地质工程勘察电法测井技术在地质工程勘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分布,可以对地层结构和含水性质进行解析。

本文将对电法测井技术原理、应用方法和数据解释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地质工程勘察提供参考。

1. 电法测井技术原理电法测井技术基于不同性质地质体的电导率差异,通过注入电流并测量电势差来推断地下介质的物理特性。

根据用途和测量目的的不同,电法测井技术可以分为直流电法、交流电法和自然电位法等。

直流电法是最常用的电法测井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在地层中注入直流电流,并测量地面上的电势差。

通过得到的电流密度和电势差数据,可以计算出地下电阻率分布,进而推断地下介质的结构和含水性质。

2. 电法测井技术应用方法2.1 电法测井仪器与设备电法测井仪器包括电极、电源、测量仪器和数据传输系统等。

电极负责将电流注入地层和测量电势差,电源供应电流,测量仪器负责记录地面上的电势差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传送到计算机进行数据解释和分析。

2.2 电极布置和测量过程电极的布置通常依据测量目的和地质特征而定。

常用的电极布置方式有双极距法、多极距法和深度电极法等。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需要根据地层情况选取合适的电极布置方案,并进行测量参数的设定。

2.3 数据处理和解释得到电势差数据后,通过计算并加以解释,可以得出地层电阻率分布图。

数据处理和解释通常依赖于计算机模拟和反演方法。

实际数据解释过程中,需要结合地质资料和其他勘察手段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3. 电法测井技术在地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3.1 地下水资源调查电法测井技术可以帮助勘测人员判断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含水层的厚度。

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电阻率,可以推断地下水层的位置和规模,为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依据。

3.2 地层岩性判定电法测井技术可通过测量地面电势差和电流密度,推断地层的物理性质和岩性。

不同类型的地层对电流的传导和电势的分布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到的数据,可以准确判定地层的岩性。

苏丹某油气田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解释评价方法研究

苏丹某油气田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解释评价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 :P 3 . 4 6 1 8 文献标识码 :A
Re e r h o o g n n e p ea i n a d Ev l a in M e h d i w ss i i la d Ga s r o r s a c fL g i g I tr r t to n a u t t o n Lo Re itv t Oi n s Re e v i o y
苏丹某油气 田低 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解释评价方法研究
边环玲 ,韩桂 琴 ,倪 国辉 ,关 雎 ,蔡红 芽
( 国石 油集 团测 井 有 限 公 司 , 北 京 10 0 ) 中 0 1 1
摘要 :苏丹某油气 田测 井评价中存在可产纯油气 的低 电阻率油气层漏 失的问题 。通 过岩心 及毛细管 压力分析 , 认 为该地 区低 电阻率 油气层 成因主要是微观上 毛细管 的非 均质性 造成 的 毛细管束 缚水 含量 高。利用 常规测井 资料
中的声波 电阻率叠合技术和核磁资料相结合识 别低 电阻率储层 , 采用可变 m、 n法的广义阿尔其公 式有效评 价含油
气饱 和度 。采用 集油藏模型 、 小层对 比、 岩石物理 实验 、 试油成 果 、 测井 解释模 型及 解释参 数 的选择 于一体 的综合 检验 图, 验证 了对于该地 区低 电阻率 成因认识的正 确性 和解 释 手段 的适用性 。用该方 法新增 油层 4 个层 / 2 . i油水 同层 2 5 17 6r, f 3个层/ 3 13m。并在该 油气 田的试油 中取得 了很好 的效果 , 单层 最低估 计新增储量 2 60 9 0 。 1. 8 ×i t 关键词 : 测井解释 ; 电阻率 油气层 ;毛细管束缚水 ; 波电阻率叠合技 术 ; 隙结构 ; 低 声 孔 可变 m、 法

《测井仪器方法及原理课程》第一章 双侧向测井

《测井仪器方法及原理课程》第一章  双侧向测井

第一章 双侧向测井双侧向测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电阻率测井方法,它测量地层电阻率。

自然界中不同岩石和矿物的导电能力是不相同的尤其地层中所含流体性质不同时,导电性能差别很大。

因此 ,电阻率是地层的重要的物理参数之一。

在油气井中进行电阻率测井是我们寻找和定量确定油气存在的基本方法。

根据所测得的电阻率,可以区分含导电流体(如盐水,泥浆滤液)的地层和含非导电流体(如油气)的地层,应用阿尔奇公式,可以计算出地层中油气水的比例:2WW S FR =ρ (1-1) 式中:ρ—地层电阻率;R W —地层水电阻率;S W —地层含水饱和度;F ——地层因素。

电阻率测井是发展最早并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种测井方法。

最早使用的电阻率测井方法称普通电阻率测井。

经改进后,发展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聚焦式电阻率测井,或称侧向测井。

自1950年,首批侧向测井仪投入商业使用后,老式的普通电阻率测井方法就逐渐被淘汰。

1.1 普通电阻率测井原理为测量某一电阻的阻值R ,可应用一个电源给该电阻供电,测量流过该电阻的电流I 和电阻两端的电压降V 。

由欧姆定律即可求出该电阻的阻值。

IV R = (1-2) 普通电阻率测井原理也是采用与此类似的方法,测量地层电阻率。

在介质中设置一个供电电极A ,回流电极B 放在距电极A 无限远的地方,在距电极A 一定距离处放置一对测量电极M,N (见图1-1),进行电位差测量。

假定电极为点电极,介质是均匀无限的,介质电阻率为ρ。

则从电极A 流出的电流呈辐射状向四面八方均匀散开,等电位面是以A 为球心的球面,如果测量电极M,N 与供电电极的距离分别为AM ,AN (注意电阻ρ的量纲为m ⋅Ω长度量纲为m )则M 点的电位:AM I V M πρ4=(1-3) N 点的电位: ANI V N πρ4= (1-4) 式中I 为电极A 流出的电流强度(安培)。

由上式可得M,N 两点的电位差V :I ANAM MN V V V N M ρπ4=-=电阻率:I V MN AN AM ⋅=πρ4 (1-5) 式中,MN 为电极M,N 两点间的距离令 MNAN AM K π4= 则 IV K ⋅=ρ (1-6) 式中:K 称为电极系常数。

测井笔记小结

测井笔记小结

以上所提到的不管是电法测井还是非电法测井他们所解决的共同目的就是:1、判断岩性、划分储集层、找出油气水层的埋藏深度和储层厚度。

2、定量解释油层的物理参数〔孔隙度Φ、渗透率K、含油饱和度So和泥质含量SH〕三、各条测井曲线的电性特征及用途等1、自然伽马测井〔GR〕地层在沉积过程中,由于各种沉积岩中微量放射性元素不同,所以不同的岩性,地层具有不同的自然放射性强度。

岩石自然发射伽马射线的能力——称为自然伽马放射性。

在沉积岩剖面中,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主要反映泥质含量,自然伽马放射性高的地层是泥岩,自然伽马放射性低的地层是砂岩,含泥质的砂岩介于两者之间。

自然伽马测井的优势可在裸眼井与套管井内测井,可在盐水泥浆和油基泥浆井中测量〔自然电位不能在盐水和油基泥浆内测井〕曲线特性:在泥岩处——自然伽马显示高值〔由于泥岩颗粒比拟细,吸收大量放射性元素〕在纯砂岩处——自然伽马显示低值。

但是在比拟纯的白云岩、石英岩的自然伽马值相对要比纯砂岩的自然伽马值低,而煤层的自然伽马值就更低。

自然伽马曲线的用途:1〕、判断岩性2〕、计算泥质含量3〕、作地层比照和射孔工作中的跟踪定位。

自然伽马计算泥质含量公式:计算步骤:①用公式计算自然伽马相对值:GR为自然伽马测量值;Gmin为纯砂岩自然伽马极小值;Gmax为泥岩自然伽马极大值。

②根据自然伽马相对值与泥质含量经验关系计算泥质体积:其中C是经验系数:〔希尔奇指数〕老地层C=2;新地层C=3.7。

2、自然电位测井〔SP〕在砂岩储集层中以泥岩基线为背景形成大小不同的曲线异常,称为自然电位异常,自然电位异常是砂岩储集层最明显的特征。

〔也就是说有渗透性的储集层就有自异常〕。

自然电位曲线形成的原因由地层水与井内泥浆的扩散吸附现象产生的,通常对着渗透性地层显示为异常,把对着泥岩的自然电位叫泥岩基线。

以泥岩为基线:当地层水矿化度>泥浆滤液矿化度时——砂岩层自然电位曲线显示负异常当地层水矿化度<泥浆滤液矿化度时——砂岩层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当地层水矿化度=泥浆滤液矿化度时——砂岩层自然电位曲线为一条直线〔因为两种溶液矿化度相等,没有造成自然电场的电动势产生〕注:一般含水砂岩的自然电位异常比含油砂岩要大。

低阻低渗油藏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低阻低渗油藏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低阻低渗油藏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及其应用低阻低渗油藏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借助地面自然伽玛测井曲线建立自然的伽玛曲线正演模型,其可以对很薄的砂岩储层进行分辨,频率匹配法可以实现对电阻率的分辨。

小波变换可以对声波的时差和伽玛测井曲线进行分辨,实现了对薄油层的区分和识别。

现在很多石油开采都采用低阻低渗油藏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该技术对测井的识别具有很好的效果。

标签:低阻低渗油藏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应用现在很多油田是以浅海相沉积为主的,油层一般是粉砂岩,油层的厚度不大,孔隙小,喉道不宽,含泥量比较大,水饱和度非常高,电阻率不高。

低阻低渗油藏薄油层分布比较广,薄油层占的比例也比较大,油田后期的调整意义重大。

低阻低渗油藏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是针对油田的分布现状研发出来的,对油田的开采具有重大的意义,节约了油田开采的成本。

1低阻低滲油藏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1)建立自然伽玛曲线正演模型自然伽玛测井仪一般直径为25厘米,纵向的分辨率大约是14-18厘米,薄纱岩层的厚度比仪器的纵向分辨率低,导致了薄夹层的自然伽玛值对地层信号的反应产生误差,导致了自然伽玛测井曲线不能如实地反映测井的情况。

在一般情况下,储存层越厚,其测井的相应受到周围岩层的影响就越小,周围的岩石对储存层的测井信号具有一定的帮助。

因此,在建立自然伽玛曲线正演模型时必须着力提高自然伽玛曲线的分辨率。

①地面自然伽玛曲线使用岩心刻度一般来说,石油地层的岩性是由细粉砂构成,泥质粉砂岩和泥岩也是主要的岩石构成,夹钙质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在岩石层沉积,其呈现出多层次的面貌,每一层的厚度非常小,其在电阻率和自然伽玛曲线上的变化几乎呈现不出来。

把地面自然伽玛曲线与岩心的性质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地面自然伽玛曲线所呈现出的岩性正好与岩心的性质相吻合,对于井下的自然伽玛曲线,其分辨率不高,不能清晰地进行观察,因而不能很好地将岩心描述的薄层分辨出来。

地面自然伽玛曲线与岩心的岩性描述可以准确地分辨出薄互层的砂泥。

各条测井曲线的原理及应用

各条测井曲线的原理及应用

①确定岩层界面
曲线应用
由于它电极距小,紧贴井壁进行 测量,消除了邻层屏蔽的影响,减小 了泥浆的影响,因此岩层界面在曲线 上反映清楚。分层原则是用微电位曲 线的半幅点来确定地层顶底界面。对 于薄层,必须与视电阻率曲线配合, 才能获准确结果。
②划分渗透层
曲线应用
渗透层处,两条微电极曲线出现幅度 差,非渗透层处,两条曲线出现很小的幅 度差。 微电位曲线幅度大于微梯度曲线幅度, 称做正幅度差。渗透性岩层在微电极曲线 上一般呈正幅度差。当泥浆矿化度很高, 使得泥浆电阻率大于侵入带电阻率,微电 位曲线幅度低于微梯度曲线幅度,出现负 幅度差。
声速测井
• 声波时差曲线的影响因素 裂缝或层理发育的地层 未胶结的纯砂岩气层、高压气层 井眼扩径严重的盐岩层 泥浆中含有天然气
周波跳跃
4、密度测井和岩性—密度测井
• 岩石体积密度是单位体积岩石的 质量,单位是g/cm3。岩石体积密 度是表征岩石性质的一个重要参 数,它不但与岩石矿物成分及其 含量有关,还与岩石孔隙和孔隙 中流体类别、性质及含量有关。
• 气探井测井系列
1:500测井项目(全 井 1 2 3 4 5 6 双侧向 声波时差 自然电位 自然伽马 井径 井斜 1 2 3 4 5 6 7 8 1:200测井项目(目的层段)选测项目 双侧向—微球形聚焦 岩性密度 补偿中子 声波时差 自然电位 自然伽马能谱 井径 地层倾角 微电阻率成像 声波成像 核磁共振
泥 浆
围岩
地 层 厚 度
泥饼
过 冲 渡 洗 带 带 或 环 带
未 侵 入 带
侵入带直径 di 井径 dn 围岩
1.自然电位测井(SP)
N
v
井中电极M与地面 电极N
M

电法勘探设备在地下油气储层开发中的应用及性能评估

电法勘探设备在地下油气储层开发中的应用及性能评估

电法勘探设备在地下油气储层开发中的应用及性能评估电法勘探设备在地下油气储层的开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法勘探是一种利用电磁现象探测地下化石燃料储层的方法,通过测定地下储层的电阻率变化,能够提供关于油气储层形态、含量和分布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介绍电法勘探设备的原理、应用以及性能评估。

首先,我们来了解电法勘探设备的原理。

电法勘探是基于理论上的电磁感应现象,即当地下岩石含有导电性区域时,通过施加不同频率的电磁场,可以激发地下岩石中的感应电流。

这些感应电流受储层岩石的电导率影响,从而反映出地下岩石的导电性变化。

根据电流的传输方式,电法勘探可分为直流电法和交流电法两种。

直流电法勘探设备通过施加恒定电流,测量地下岩石的电势差来推断储层的导电性。

直流电法可以提供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较强的穿透能力,适用于浅层储层的探测。

而交流电法则通过在地下施加交变电流,测量地下电场的变化来推测地下岩石的导电性。

交流电法对于深层储层的探测效果更好,但空间分辨率较差。

其次,电法勘探设备在地下油气储层开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电法勘探能够帮助勘探人员确定油气藏的位置、分布和形态。

根据测量得到的电阻率变化,可以推测出储层的尺寸、构造和岩性,并确定探测区域内有无油气储层的存在。

其次,电法勘探设备也可以用于评估油气储层的含量和储量。

通过测量油气储层的电阻率,可以反推出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等重要参数,从而对油气储层的产能进行评估。

此外,电法勘探设备还可用于监测油气藏的开发过程中的变化,如水驱、聚驱和CO2注入等。

通过监测电阻率的变化,可以实时跟踪储层的流体动态行为,为决策提供依据。

然而,电法勘探设备的性能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是评估的重要指标。

由于地下储层的导电性变化较小,需要设备具备高灵敏度和稳定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设备的频率范围和分辨率也是评估的关键指标。

不同频率的电磁场激发不同深度的感应电流,因此设备需要能够提供多个频率的测量,以便深入探测地下储层。

测井方法原理及应用分类

测井方法原理及应用分类

测井方法的主要分类1. 电法测井,又分自然电位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侧向(聚焦电阻率)测井、感应测井、介电测井、电磁波测井、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阵列感应测井、方位侧向测井、地层倾角测井、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等(频率:从直流0~1.1GHZ)。

2. 声波测井,又分声速测井、声幅测井、长源距声波全波列测井、水泥胶结评价测井、偶极(多极子)声波测井、反射式声波井壁成像测井、井下声波电视、噪声测井等(频率由高向低发展,20KHZ~1.5KHZ)。

3. 核测井,种类繁多,主要分三大类:伽马测井、中子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伽马测井具体如下:自然伽马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密度测井、岩性密度测井、同位素示踪测井等。

中子测井具体包括:超热中子测井、热中子测井、中子寿命测井、中子伽马测井、C/O比测井、PND-S测井、中子活化测井等。

发展趋势:中子源-记录伽马谱类(非弹性散射、俘获伽马、活化伽马等不同时间测量)。

4. 生产测井,主要分为三大类:生产动态测井、工程测井、产层评价测井。

1生产动态测井方法主要有:流量计、流体密度计、持水率计、温度计、压力计、井下终身监测器等。

工程测井方法主要有:声幅、变密度测井仪、水泥胶结评价测井仪、磁定位测井仪、多臂微井径仪、井下超声电视、温度计、放射性示踪等。

产层评价方法测井:硼中子寿命、C/O比测井、脉冲中子能谱(PNDS)、过套管电阻率、地层测试器、其它常规测井方法组合等。

5. 随钻测井,大部分实现原理与常规电缆测井相同,实现方式上有许多特殊性。

2测井方法主要特征总结归类表方法发射接收记录显示纵向分层能力探测深度测量原理被测物理量的影响因素测井响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应用自然伽马无NaI闪烁晶体探测器计数率强度(API)18英寸6-8英寸长半衰期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U、TH、K放射性同位素的丰度、地层密度泥浆密度井径泥浆性能地层密度地层划分与对比泥质定性与定量分析测量地层沉降示踪测量自然伽马能谱多道能谱计数器能谱U(PPM)、TH(PPM)K(%)18英寸6-8英寸利用232Th(2.62)238U( 1.76)、40K(1.46)特征能量放射性同位素的丰度、地层密度泥浆密度井径泥浆性能地层密度重晶石同上,附加沉积环境生油指示岩性与矿物组分粘土类型等成岩作用3自然电位井下点电极地面电极电位电位(mV)0.5m 6-8in薄膜电位扩散电位动电电位,通常可忽略地层水与泥浆滤液矿化度之差温度1)地层厚度2)地层的真电阻率3)侵入深度4)侵入带电阻率5)泥岩电阻率6)泥浆电阻率7)井眼直径8)所含流体性质划分储层地层对比估算泥质计算地层水电阻率声波速度2发2收4个首波时间时差()/(ftS(慢度)24英寸5英寸fV1f=20KHz声波反射、折射岩性、孔隙度、埋深、地层年代1)井眼不规则、扩径2)周波跳跃3)随机噪声4)天然气5)泥岩蚀变带地层对比孔隙度岩性地震时深转换识别气层和裂缝4长源距声波阵列声波2发2发2收2收8个阵列接收4个首波时间T1R1全波列多个波形双时差波形纵波、横波、撕通利波时差、波形36英寸12英寸声波反射、折射全波列:纵波、横波、瑞利波、撕通利波、泥浆波同上1)井眼不规则、扩径2)周波跳跃3)随机噪声4)天然气5)泥岩蚀变带地层对比孔隙度岩性地震时深转换岩石力学特性参数识别气层和裂缝(渗透率)中子测井(补偿)CNL 中子源双源距、双探测器双计数率石灰岩中子孔隙度(%)24英寸9-12英寸热中子的减速(含氢量)和扩散(双源距消掉了扩散的影响)地层中所有含氢物质井眼泥浆矿化度、地层水矿化度、骨架岩性等确定地层孔隙度、判断岩性、识别气层密度测井(补偿)FDC 伽马源双伽马探测器双计数率地层密度(3/cmg)18英寸6-9英寸康普顿散射效应-地层电子密度地层电子密度岩石骨架、孔隙度和孔隙流体类别、性质及含量、泥饼等确定岩性、计算孔隙度、确定泥质含量、划分裂缝带和气层5岩性密度测井LDT 伽马源双探测器(一个测量ρb、另一个测量Pe)总计数率伽马射线谱(光电区、散射区)ρbg/cm3Peb/e康普顿效应-地层密度、光电效应-岩性岩石矿物成分及含量、岩石孔隙度和孔隙流体类别、性质及含量-电子密度井眼的影响、泥饼自然放射性确定岩性、计算孔隙度、确定泥质含量、划分裂缝带和气层普通电阻率测井供电电极测量电极恒流供电测电极间电位差视电阻率m与电极距有关与电极距有关IUmnRa单极供电或双极供电岩石岩性、矿化度、孔隙度与孔隙结构、含油性及其分布1)井眼、2)电极距3)围岩与高阻邻层屏蔽影响4)侵入影响5)地层井眼倾斜的影响粗略区分油水层、划分岩性和确定岩层界面、估算Rt、地层对比6双测向主电极测量电极、辅助屏蔽电极(LLD)、监督电极供电电流回流电极(LLS)监督电极的电位变化视电阻率m0.6mLLD:115cmLLS:30-35cm1IUKRdll M深侧向与浅侧向同时测量岩石岩性、矿化度、孔隙度与孔隙结构、含油性及其分布同上计算Sw、判断油气、水层双感应发射线圈T接收线圈R6FF40-6线圈感应电动势视电导率a1.3mILD:1.7mILM:0.8m两个自成回路的线圈,即T和R,T(交变电流)-地层(涡流)-地层(交变电磁场)-R(感应电动势)井眼、侵入带、地层电导率;侵入带直径Di同上油田地质研究,如油层对比和油层非均质研究、划分裂缝带和有地阻环带的油气层微球形聚焦MSFL 长方形主电极A0测量电极M0 Rxo视电阻率m15cm 5cm??01IUR MoOMSFL探测冲洗带电阻率岩石岩性、矿化度、孔隙度与孔隙结构、含油性及其分布同上计算Rxo井径测井CAL 无贴井壁测量井眼直径in(cm) ————极板贴井壁机械法直接测量井眼直径井眼垮塌、下井仪器的状态(如仪器偏心)井径大小、计算固井水泥量;测井解释环境影响校正;提供钻井工程所需数据7中子寿命测井NLL (热中子衰减时间测井TDT)脉冲中子源双伽马射线探测器双源距,不同时间的伽马射线计数率热中子寿命τ(us)、Σ(c.u.)18in 6-8in减速与俘获,主要τ和Σ的关系地层中各种元素的俘获伽马井眼影响、泥浆滤液侵入带、原状地层的影响、层厚影响、背景值影响研究地层性质特别是含油性、更适合与套管井中区分油气及研究开发动态(时间推移测井)电磁波传播测井发射天线、发射1.1GZ接收天线探测岩石极化性质激发激化电位(mv)双发双收井眼补偿T180R140R280T2(mm)地层介电常数εr泥浆、泥饼介电常数确定冲洗带含水孔隙度;冲洗带含水饱和度;区分油气、水、层;探测裂缝带井下声波电视BHTV 超声换能器1.3MHz超声换能器声波回波幅度与回波时间电压(mv) 6.5mm 6-20in脉冲-回波法反射与声衰减特性声阻抗井眼内泥浆特性、井壁岩性表面特性识别裂缝、地层分析、替代取心、套管检查、地应力测量核磁共振NMR 径向磁极产生均匀磁场探测系统横向驰豫时间T23in 1inCPMG脉冲序列法测量T2、反转恢复法测量T1流体含量;流体特性;孔径和孔隙度流体含量;流体特性;孔径和孔隙度地层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识别稠油层、复杂岩性地层;低阻储层8微电阻率成像FMS 多排纽扣状电极公共回流电极直接记录每个电极的电流强度及所施加的电压由仪器系数换算出反映井壁四周的地层微电阻率,井壁成像5mm 1-2in极板紧贴井壁,小电极向地层发射同极性的电流,流出的电流通过扫描测量方式被记录(高频、低频、直流)泥浆滤液矿化度、井壁介质导电特性井壁介质导电特性研究岩石层理、岩石结构、岩石构造、替代取心、薄层分析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203209 [作者简介]郑雷清(19752),男,1999年大学毕业,工程师,现从事测井及测井地质综合评价工作。

双电法测井在低电阻率储层流体性质识别中的应用 郑雷清 (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9009)[摘要]以吐哈油田HN 油田低电阻率油层为研究对象,利用双侧向和双感应测井原理的不同及其对流体敏感性的差异,建立了以双电阻率比值为基础的储层流体识别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极大地提高了测井解释符合率,地质意义显著。

[关键词]双侧向;双感应;低电阻率储层,流体识别[中图分类号]P6311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52(2006)0320304203吐哈盆地存在大量的低电阻率油层,这些低电阻率油层的存在,造成电法测井不能很好的反映储层流体性质,给测井解释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通过分析,认为这些储层主要存在如下特征:①孔隙结构复杂;②渗透率变化区间较大,基本以低渗透为主;③地层水纵横向变化大、油水系统紊乱等。

而吐哈油田自勘探开发以来一直在该类储层中采用侧向和感应电阻率同时测量,为准确识别储层的流体性质创造了有利条件。

笔者以吐哈油田HN 地区侏罗系喀拉扎组(J 3k )地层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储层“四性”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以双电法比值为基础的流体识别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1 储层“四性”特征1)岩性特征 红南喀拉扎组储层岩性以细、粉砂为主,岩石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其中火山岩岩屑占3019%。

泥质中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层为主占57138%,其次为伊利石占28126%,高岭石和绿泥石分别占5162%和8174%。

这些粘土矿物含量导致储层束缚水含量高,易形成低电阻率油层,同时给利用自然伽马测井识别储层岩性带来了难度。

2)物性特征 利用取心分析资料对所有岩性,分岩性统计分析,该区储层孔隙度在314%~2913%之间,平均渗透率为2618×10-3μm 2,其中细、粉砂岩主要为中孔中渗,泥质粉砂岩为低孔低渗,并且在岩性相同、孔隙结构相近的情况下,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说明孔隙结构是影响渗透率的另一因素。

3)水性特征 地层水矿化度在纵横向上在(1~4)×104kg/L 之间变化,具有多套油水系统,且由于顶部存在天然淡水水淹,使得储层水性更加复杂。

4)含油性与电性特征 该区油气显示层表明储层含油性与电性特征关系混乱,显示了不同砂层组控油因素变化、水性变化对电性的影响较大,总体反映岩性变粗,储层含油性逐渐变好,在岩性基本相近时,物性越好,含油级别越高,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级别较低,而且在同一砂体内,含油性也表现出很强的非均质性。

2 双电法比值法识别流体性质的解释标准211 双电阻率解释基础在吐哈油田,无论是探井还是开发井,全套常规测井都采用双侧向和双感应2套电阻率测井系列,近年来大部分探井采用深侧向与阵列感应测井共存的双电阻率系列,这些资料的采集为进行储层流体性质的判别提供了基础。

通过大量的试油资料分析,认为储层流体性质与感应电阻率和侧向电阻率的比值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种规律主要与侧向电阻率和感应电阻率的测井机理不同存在差异造成。

・403・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28卷 第3期Journal of Oil and G as T echnology (J 1J PI ) J un 12006 Vol 128 No 13 按照聚焦测井系列来说,侵入可能是求解原状地层电阻率R t 的主要影响,从感应测井和侧向测井的响应方式来看,侵入带对它们的影响方式各不相同[1,2]。

按照几何因子理论,双侧向测井聚焦电流成束装进入地层,使井眼、侵入带和原状地层形成串联电路;而感应测井则相反,其涡流电流是以井周为中心的同心环形式进入地层,使井眼、侵入带和原状地层形成电阻率的并联。

这就说明,侧向电阻率的影响主要来自2个带的高电阻率部分,而感应测井主要受2个带中低电阻率部分。

研究发现,该区双侧向测井受岩性的应向较大,对储层流体性质反映较差,而感应测井探测深度较测向深,除反映储层岩性的变化之外还对储层流体性质有较好的反映。

212 双电阻率比值解释方法1)常规解释图版的局限性分析 目前电法测井依然是发现与评价油气层最主要的方法[3],但是由于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存在,导致油水层电阻率分异不明显,因此,传统的标准水层对比法、交会图法识别油水层存在一定的困难。

如图1为研究区块内电阻率与孔隙度交会图版,通过实际应用得出,该图版对于粗岩性储层的流体性质识别效果相对较好,但是对于细岩性储层的流体性质识别效率大打折扣,致使油层与油水同层取分不开,导致该图版有一定的局限性。

2)双电阻率比值识别流体性质的建立 依据目前研究区块内储层的特点,岩性对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影响明显,即储层岩性变细,中子、密度测井响应值均有所增大,电阻率值降低;反之,岩性变粗则中子和密度测井相应值均变小,电阻率升高。

因此,在解释中利用这几条曲线之间的关系构造了岩性系数B ,此系数无实际物理意义和量纲,主要反映储层岩性的相对变化,然后以试油资料为基础利用该参数与感应电阻率和侧向电阻率的比值I 作交会图(图2),可以有效地识别油水层。

图1 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版 图2 电阻率比值与岩性系数交会 B =CN L 3D EN /RL L D(1) I =RIL D/RL L D(2)式中,B 为岩性系数;CN L 为中子测井响应值,%;D EN 为密度测井响应值,g/cm 3;RL L D 为深侧向电阻率响应值,Ω・m ;RIL D 为深感应电阻率响应值,Ω・m 。

由图2可知,该图版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进行油水层识别。

但是,对于含油水层和水层的识别,由于低电阻率固有的特性加上人为因素,区分不明显;同时,由于在致密层段侧向和感应的测井响应值相当,不能利用该图版进行识别。

3 应用实例分析该方法的建立,在研究区块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新钻井的测井解释符合率达到了90%以上,基本上满足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

如图3为HN9井测井曲线组合图。

该井为部署在该区的一口重点探井,完钻后对HN9井进行解释,利用常规解释1号层为油水同层,4号层为水层,・503・第28卷第3期郑雷清:双电法测井在低电阻率储层流体性质识别中的应用 图3 HN 9井测井曲线组合图主要依据是两层储层物性相当,岩性一致,其反映在电阻率上差异性较大,其中1号层与底部3号层标准水层电阻率差异明显;4号层与临近水层电阻率差异不明显。

而利用该方法并结合其他资料进行解释,认为1号层为水层,电阻率的高值主要是受岩性的影响,4号层为油水同层,后分别对这两层进行试油,其中4号层试油日产油9,产水5m 3,1号层日产水28m 3,不含油,与解释结论一致。

4 结 语利用电阻率比值与其他参数结合可以有效地识别低电阻率储层流体性质,现阶段较好的解决了该类储层的解释难题。

但随着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程度的进一步加大,加上钻井过程中对储层具有不同的污染,因此为了提高图版的解释精度,应进一步加强测井资料的环境效正方法,以期满足油田勘探开发的需求。

[参考文献][1]曾文冲,欧阳健1测井地层分析与油气评价[M ]1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1140~421[2]雍世和,张超谟1测井资料综合处理解释[M ]1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1117~1211[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勘探部1渤海湾地区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技术与解释方法[M ]1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1~61[编辑] 弘 文・603・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6月and signal2noise ratio are raised,by which t he lateral changes of reservoir properties are properly re2 flected wit h p redicted result being correspondence to t hat of operation1It shows t hat t he technique of high resolution logging const rained inversion is adaptive in t he area1K ey w ords:high resolution;logging const rained inversion;Benbut u Area;wave impedance inver2 sion;anticline st ruct ure258Application of Logging Constrain and Seismic Inversion in Predicting S andbody Distribu2 tionX U Hui2qun,G UI Zhi2xian (Yangtze Universit y;Key L aboratory of Ex ploration Technologies f or Oil and Gas Resources(Yan2 gtze Universit y),Minist ry of Education,J ingz hou434023)Abstract:Inversion of Seismic data is one of t he major tools for sandbody prediction1Inversion of sparse spike impedance is t he most pop ular met hod for wave impedance inversion1It can be used for qualitative p rediction of sandbody dist ribution under t he condition of less wells1Based on examples inversion parameters are arranged by using act ual problems,t he effect of parameters of quality co n2 t rol(QC)on inversion result is particularly emp hasized1The correct ness of t he parameter selection cont rols t he quality of inversion1On t he basis stated above,t he sandbody dist ribution in3rd mem2 ber of Es4in YX Area is predicted,it is in correspondence wit h logging data1K ey w ords:reservoir prediction;w ave impedance inversion;sparse spike inversion;Q C parameter;sardbody261Application of R eservoir Frequency2spectrum T echnique in Abei2shunbei R egion XI AO Xue,LUO Tao (Henan Oil f iel d B ranch Com pany,S I N O P EC,N any ang473132)LI U Y un2jing (Henan Pet roleum Ex ploration B ureau,S I N O P EC,N any ang473132)G UO Qing2zheng,CHE N Chun2ying (Henan Oil f iel d B ranch Com pany,S I N O P EC,N any ang473132)Abstract:Devonian East River sandstone in Abei2shunbei Region of Tarim Basin is t he main target zone for exploration in t he region,it is a set of flat long shore depo sit s wit h t he characteristics of t hin layer and big changing in lateral t hickness1For accurate detecting t he reservoir t hickness, boundary and space dist ribution,f requency spect rum technique is used to conduct a spect rum scan2 ning imaging on seismic data of drilled wells,f rom which t he relation between reservoir t hickness and t uning f requency is found out and spect rum tracing is conducted along t he zones,lit hologic in2 terp retation i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 he spect rum imaging response1The technique is used to pre2 dict t he reservoir dist ribution and it s t hickness wit h obvious effect1K ey w ords:Tarim Oilfield;spect rum imaging;t uning p rinciple;reservoir267Application of High2density Sampling T echnique in the Hinterland of Junggar B asin PE NG X iao (Yangtze Universit y,J ingz hou434023;Orient Geop hysic Co,Urumuqi830016)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t he accuracy of2high density samples in t he hinterland of J unggar Ba2 sin,it is considered t hat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 he signal2noise ratio by improving data quality wit h high2density sampling technique1The field geop hone array co uld not be substit uted completely by combination technique1At p resent t he simulation geop hones can not be substit uted by digital ones in t he hinterland of J unggar Basin,certain array for receiving small t race interval of seismic da2 ta is kept in t he field and proper indoor t race combination is established for imp roving t he data quali2 ty1K ey w ords:high2density acquisition;small t race interval;t race combination285Surface Acquisition System in Logging Tool Made in RussiaMA Huo2lin,Y U Qin2fan,HE X in2wei (China Universit y Geosciences,Bei j ing100083)Abstract:The logging tool made in Russia and it s logging technique have t heir special characters1By taking GE KTOR acquisition system and AC23Adapter for example,t he elect ronic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acquisitio n system in t he logging tool made in Russia are analyzed1Rules for it s exchanging wit h t he component made in U SA are summed up1The communication of Russian surface acquisition system is implemented by RS232serial port and co mp uter,including t he modules of A/D,dept h control,imp ulse counter,high speed A/D collection and serial port communication,data collection is implemented by using micro2cont rollers,t he system is stable and reliable1K ey w ords:Russia;logging tool;data acquisition303Application of Dual Electric Method in Fluid Property R ecognition in Low R esistivity R es2 ervoirsZH ANGLei2qing (T uha Oil f iel d B ranch Com pany,CN PC,Hami839009)Abstract:Based on t he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in HN Oilfield of Tuha Oilfield,a met hod forreservoir fluid recognition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dual resistivity ratio by using t he different factors of t he p rinciples of dual2lateral and dual induction logging and it s difference to fluid sensitivity1It is used in operation and t he correspo ndence of logging interp retation is improved greatly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eology1K ey w ords:dual lateral;dual induction;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fluid recognition325Tw o Phase Perco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Low Permeability R eservoirs and Its Influence LI U Ai2wu,LI Xue2wen (J i angsu Oil f iel d B ranch Com pany,S I N O P EC,Yangz hou225009)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p hase and two p hase percolations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2 voirs are st udied by taking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in ZW Oilfield for example1The st udy shows t hat effect s of water sensitivity,water lock,Jiamin action and water sat uration on2p hase percola2 tion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water flow capacity can be effectively imp roved by reducing in2 terfacial tension,oil2water visco sity ratio and displacement velocity have obvious influence on dis2 placement efficiency1K ey w ords:low permeability;percolation;p hase percolation curve;water sensitivity;water lock;Jiamin actio n;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328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mplex F ault B lock R eservoirs in B amianhe Oilf ieldG AO Chun2fu,NIE G uang2hua,WU X iao2juan (J ianghan Oil f iel d B ranch Com pany,S I N O P EC,Qianj iang433124)Abstract:According to t he characteristics of co mplex fault block reservoirs wit h mid2high water co n2 tent,SU RE software is selected to conduct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reservoirs in Block Mian3in Area Mian4of Bamianhe Oilfield,law of under gro und oil2water and rules of remaining oil distribu2 tio n are clarified t hrough initial match and production history match,a more rational plan is pro2 po sed for adjust ment,by which a technical support and basis for decision are provided for high effi2 cient adjust ment1K ey w ords:mid2high water content;fault block reservoir;numerical simulation;SU RE software;remaining oil dist ribution;adjust ment plan333Application of Dynamic Monitoring T echnique in H utubi G as FieldcSONG Y uan2lin,H U X in2ping,Y AN Ze2jiang (X inj iang Oil f iel d B ranch Com pany,CN PC,Karamay834007)Y ANG Y ong2sheng,WU Meng (X inj iang Pet roleum A dmi nist ration B ureau,Karamay834007)Abstract:Hut ubi Gas Field is a condensate reservoir wit h edge2bottom water,t he experience of sim2 ilar gas reservoir production shows t hat if gas p roduction velocity is improper,water breakt hrough ahead of time is po ssibly caused,by which ultimate gas recovery is constrained1Therefore how to determine rational gas p roduction velocity and work system is t he key of it s production1The pres2 sure system of t he gas reservoir is classified by deeply st udying t he dynamic monitoring data of re2 cent years,and in combination wit h p roductio n performance,t he characteristics of it s p roductivity and level of formation water activity are analyzed1Production data are used to check it s dynamic re2 serves,determine rational p roduction velocity and work system for providing basis for rational p ro2 ductio n1K ey w ords:Hut ubi Gas Field;dynamic monitoring;application;effect337Implementation and U nderstanding of Optimized Combination of Well Patterns at the Su2 per2high W ater2cut Stage in W aterflooded S andstone R eservoirs———By T aking Shu anghe Oilf ield for ExampleLI G uang2chao,LI U Da2meng (China Universit y of Geosciences,B ei j ing100083)LI G uang2zhi (Henan Oil f iel d B ranch Com pany,S I N O P EC,Tongbai474780)SONG Heng (China Oil and Gas Ex 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1,Bei j ing100083)XI NG Wei2xin,FU Zhi2fang (Chi na Universit y of Geosciences,Bei j i ng100083)Abstract:At t he extra2high water2cut stage in Shuanghe Oilfield,residual oil dist ribution has t he characteristics of“t hin,dispersal,small,poor zone and low permeability”1In order to meet t he needs of tapping t he potential of remaining oil at t he ext ra2high stage,fine management is carried out on injection2production well patterns1On t he basis clarifying t he remaining oil dist ribution and ratio nally optimizing t he well patterns,optimized combination of well patterns are implemented for tapping t he potential of remaining oil by locally perfecting t he well patterns,subdividing p roduc2 tion,changing t he st rat um series and using wells wit h complex struct ures,plugging,reperforation, and profile cont rol1Applicatio n of optimized co mbination of well patterns shows t hat at t he extra2 high stage in weaterflooding oilfields where t he well patterns have no condition for well pattern in2 filled at large scale,reco mbinatio n of well patterns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f urt her imp roving wa2 terflooding effect and enhancing oil recovery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