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解释
测井方法原理-测井解释基础

充分得了解。循环后效、氯根变化等。
测井资料一次解释- 资料质量检查
1. 刻度检查。 2. 仪器刻度如秤的准星、尺的零点一样,是非常
关键的。 3. 深度控制。 4. 测井响应与邻井及录井图是否一致。 5. 标志层。 6. 曲线有无平头及突变。 7. 重复曲线与主曲线之间进行对比,测后校验是
SW =
1
/
(1Vsh Vsh
/
2)
Rt Rsh
m
a • RW
式中:a —— 岩性系数 m —— 胶结指数 Sw —— 含水饱和度,%; Vsh —— 泥质含量,%; Rsh —— 泥岩深探测电阻率,•m; Rt —— 目的层深探测电阻率,•m。 Rw —— 地层水电阻率,•m
Rw的求取
计算解释;
层界划分 以自然GR半幅点为主,参考Rt、CN、DEN等曲线的变化划分界面;
薄层划分以微电阻率曲线划分界面。
读值 依据岩性、含油性取其代表值或平均值; 各条曲线必须对应取值; 取值时应避开干扰。
自然GR法
泥质含量Vsh的确定
GR = GR GR min GR max GR min
Vsh = 2C*GR 1 2C 1
Rt
40% < Sw < 60% 油(气) +水
测井资料一次解释-渗透层的识别及特征
通常钻遇的渗透层是砂岩,其特征:
1. 自然电位曲线在钻井滤液矿化度低于地层水矿化度条 件下,砂岩层出现负异常;反之则为正异常。两者矿 化度接近,自然电位显示不明显或无异常显示。
2. 自然伽玛曲线对砂岩反映为低值,泥岩反映为高值。 砂岩的自然伽玛值越高,则泥质含量越大。
石油测井解释原理及应用

楚28井
自然电位(校前)
0
100
自然电位(校后)
0
100
楚101井
自然电位(校前)
0
100
自然电位(校后)
0
100
四、储层参数的计算
储集层的参数包括: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
孔隙度按形成过程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
(1)原生孔隙:在形成岩石的原始沉积过程中生成的孔隙.包 括碎屑沉积颗粒之间的粒间孔隙、岩层层理、层面间的层 间孔隙和喷发岩中的气孔等.(通常不超过35%)
(2)次生孔隙:是岩石生成以后由于次生作用形成的孔隙.一 般为石灰岩、白云岩的孔洞、裂缝,只有当次生的缝洞孔隙 比较发育时,才具有储集性质,一般认为包括缝洞孔隙在内 的有效孔隙度在5%以上,碳酸盐岩岩石就具有储集性质.
渗透率是在一定压力条件下,对一定粘度的流体通过地层畅 通性的度量.
饱和度是指岩石中流体(油、气、水)体积占岩石有效孔隙 体积的百分数.
测井解释原理及应用
北京华北科睿公司
主要内容
一、测井专业简介; 二、测井曲线环境校正; 三、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化; 四、储层参数的计算; 五、常规测井方法原理及应用; 六、测井资料综合地质应用; 七、测井新技术介绍.
一、测井专业简介
定义:地球物理测井是用各种专门仪器放入井内沿井身测量井孔剖面上地层的各 种物理参数随井深的变化曲线,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综合解释(或数字处理)来判 断岩性、确定油气层及其它矿藏的一种间接手段.
因此根据电阻率的高低来判断地层是否油层是不可靠的当rwzrw时地层水淹后由于含水程度的增加水淹层电阻率与未水淹时相比将要降低因而可通过电性的降低来判断水淹层当rwzrw时地层水淹后rwz和含水程度的增加均使水淹层电阻率比未水淹时降低因而水淹层电阻率比油层电阻率要低的多由电性的降低来判断水淹层是比较可靠的水淹层测井解释水淹层测井解释水淹层的基本电性特征对自然电位而言当rwzrw时如果自然电位曲线在砂岩段为负异常ssp与rwz成反比
测井曲线与解释示例

(北京)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测井曲线与解释示例—
图2-2油层测井曲线及解释结果
4753
4754 4755 4756 4757
4758 4781
4782 4783 4784
图2-14 SL-YY2井测井曲线及综合解释成果
2-16正旋回结束期的低阻油层测井曲线及解释结果
图2-17反旋回开始期的低阻油层测井曲线及解释结果
图3-6 TLM-JF地区某井低阻层测井曲线及饱和度评价结果
图3-17 LL-X4井测井曲线及综合处理成果图
图3-18 LL-X1测井曲线及综合处理成果图
3-19 LL-XX井白垩系砂层测井曲线及综合处理成果图
KB-A井J1段高阻油层测井曲线及解释结果
KB-B井J3段岩性油藏低阻油层测井曲线及解释结果
KB-6井J1段低幅度底水油藏油层测井曲线及解释结果
KB-20井J1气层测井曲线及解释结果
KB-20井J
2高阻油层测井曲线及解释结果
3
低阻油层测井曲线及解释结果。
测井曲线

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1)油层: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
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
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
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
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
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气层:在自然电位、微电极、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
(3)油水同层:在声波时差、微电极、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
(4)水层: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定性判断油、气、水层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区别它们。
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1)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
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
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
(2)径向电阻率比较法:若地层水矿化度比泥浆矿化度高,泥浆滤液侵入地层时,油层形成减阻侵入剖面,水层形成增阻侵入剖面。
在这种条件下比较探测不同的电阻率曲线,分析电阻率径向变化特征,可判断油、气、水层。
一般深探测电阻率大于浅探测电阻率的岩层为油层,反之则为水层,有时油层也会出现深探测电阻率小于浅探测电阻率的现象,但没有水层差别那样大。
(3)邻井曲线对比法:将目的层段的测井曲线作小层对比,从中分析含油性的变化。
根据测井曲线划分油气水层

1、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1)油层: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
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
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
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
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
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气层:在自然电位、微电极、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
(3)油水同层:在声波时差、微电极、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
(4)水层: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定性判断油、气、水层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区别它们。
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1)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
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
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
(2)径向电阻率比较法:若地层水矿化度比泥浆矿化度高,泥浆滤液侵入地层时,油层形成减阻侵入剖面,水层形成增阻侵入剖面。
在这种条件下比较探测不同的电阻率曲线,分析电阻率径向变化特征,可判断油、气、水层。
一般深探测电阻率大于浅探测电阻率的岩层为油层,反之则为水层,有时油层也会出现深探测电阻率小于浅探测电阻率的现象,但没有水层差别那样大。
(3)邻井曲线对比法:将目的层段的测井曲线作小层对比,从中分析含油性的变化。
测井曲线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测井曲线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测井曲线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测井曲线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一.国产测井系列1、标准测井曲线2.5m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曲线。
地层对比,划分储集层,基本反映地层真电组率。
恢复地层剖面。
自然电位(SP)曲线。
地层对比,了解地层的物性,了解储集层的泥质含量。
2、组合测井曲线(横向测井)含油气层(目的层)井段的详细测井项目。
双侧向测井(三侧向测井)曲线。
深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真电组率(RT),试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RS)。
0.5m电位曲线。
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
0.45m底部梯率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主要做为井壁取蕊的深度跟踪曲线。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
测量声波在地层中的传输速度。
测时是声波时差曲线(AC)自然电位(SP)曲线。
井径曲线(CALP)。
测量实际井眼的井径值。
微电极测井曲线。
微梯度(RML),微电位(RMN),了解地层的渗透性。
感应测井曲线。
由深双侧向曲线计算平滑画出。
[L/RD]*1000=COND。
地层对比用。
3、套管井测井曲线自然伽玛测井曲线(GR)。
划分储集层,了解泥质含量,划分岩性。
中子伽玛测井曲线(NGR)划分储集层,了解岩性粗细,确定气层。
校正套管节箍的深度。
套管节箍曲线。
确定射孔的深度。
固井质量检查(声波幅度测井曲线)二、3700测井系列1、组合测井双侧向测井曲线。
深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RD)。
浅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侵入带电阻率(RS)。
微侧向测井曲线。
反映冲洗带电阻率(RX0)。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AC),测量地层的声波传播速度,单位长度地层价质声波传播所需的时间(MS/M)。
反映地层的致密程度。
补偿密度测井曲线(DEN),测量地层的体积密度(g/cm3),反映地层的总孔隙度。
补偿中子测井曲线(CN)。
测量地层的含氢量,反映地层的含氢指数(地层的孔隙度%)自然电位曲线(SP)自然伽玛测蟛曲线(GR),测量地层的天然放射性总量。
划分岩性,反映泥质含量多少。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低电阻率环带油层阵列感应测井识别方法

作者简介 :马肃滨 , ,94年 出生 , 男 16 从事测井资料解释与应用研究工作 。
* 非 法 定 计 量 单 位 ,1f= 1 n . 0 下 同 t 2i=0 3 48m,
第 3卷 5
第 6 期
马肃滨 , : 等 吐哈盆地 台北 凹陷低 电阻率环 带油层阵列感 应测 井识 别方法
价手段 。 关键词 :测井解释 ;阵列感应测井 ;低电阻率油层 ; 电阻率环带 ;吐哈盆地 低
中 图 分 类 号 :P 3 . 4 6 1 8 文 献 标 识 码 :A
I e iia i n M e h d o w ss i iy An d ntfc to t o fLo Re itv t nul sOi Re e v r t u l s r ois wih Ar a ndu to g n Ta b iS g,Tu a Ba i ryI ci n Lo s i i e a h sn
lW e itvt n u u .Th t d n ih s e au t n meh d frl W e it iy olr s r ori O r ssiiya n l s esu y e rc e v l ai t o o O r ss i t i e e v i n o v
d — () Po r
—
(、 1
。
d r — w( ) d p r
—
一
f 、一 r
,
f
…
测深 度 以外 , 电阻率环 带无 从谈起 ; 低 如果地 层几乎 没有 泥浆 滤液 侵入 , 也不 会 出现低 电阻率 环带 。
…
d r
式 中 ,o r 、 w( )分 别 为 油 、 相 的 渗 流 推 进 速 V () V r 水
地球物理测井:第02章 电阻率测井

I
MN I
I
电位: MN ,则 AN / MN 1, UMN UM
Ra 4 AM AN UMN 4 AM UM
MN
I
I
电极互换原理:
保持电极系中各电极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只改变其功能(供电或 测量),则当测量条件不变时所测曲线完全相同,称为电极互换原理。
补充:理论计算一般用AMN;实际生产中小尺寸电极系用双极供电, 大尺寸电极系用单极供电减小干扰。
深:
Rd LL3
反映原状地层Rt
浅:
Rs LL3
反映侵入带Ri
(3)探测特性
➢ 纵向分辨率:主电流厚度(绝缘环中点O1O2间距),约0.2 m ➢ 探测半径:横向探测深度,深rd≈1.0 m,浅rs≈0.3 m
2021/7/3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3
A0:主电极(供主电流Io) A1、A2:屏蔽电极(供屏蔽电流Is,与Io同极性) M1、M1、M2、M2 :监督电极 B1、B2:回路电极; N:对比(参考)电极,无穷远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8
有关阿尔奇公式
➢ 意义:将孔隙度测井与电阻率测井联系起来,用于计算 流体饱和度,是测井定量解释油水层的基础。
➢ 适用条件:纯岩石(不含泥质)或含泥质很少的岩石。
➢ 用法:孔隙度测井 + 电阻率测井 + 阿尔奇公式,在水 层(电阻率测井得出R0)可求出Rw;在油层可求出其R0 并进而确定Sw。
电阻率或电导率都是描述物质导电性质的物理量,
电阻率:单位是欧姆米(Ωm),测井上用符号R表示;(Resistivity) 电导率:单位是姆欧/米( /m),标准单位是西门子/米(S/m),测
井上用符号σ表示。 (Conductivit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模量
M
b
tc2
1016
M w w V shsh (1 V sh)m a 2 1 0 1 6
tw V sh tsh (1 V sh) tm a
空间模量差比值
DR MwM M
D R
w V shsh(1 V sh)m a
t2 2 1
tw V sh tsh(1 V sh) tm a b
低阻气层形成的主要原因
岩性细,粘土含量高,孔隙结构复杂, 导致束缚水饱和度高。 地层孔隙度高。
岩石中束缚水含量高,使地层电阻率低
东方1-1气田高、低电阻率气层粒度分析数据比较
(%)
100
90
80
76.8
70
60
50
40
34.2Leabharlann 3020100
(黏土+粉砂)含量
58.5 23.8
粉砂含量
低阻气层 高阻气层
(0.0037-9.35um),小孔喉比例大(>5060%或更大)
孔隙结构特征
从流体对渗透率贡献值上来看: – 高阻气层:60%-70%的孔隙对渗透率有贡献 – 低阻层:40%-50%的孔隙对渗透率有贡献
菱铁矿含量
五口井(DF1-1-3、DF1-1-5、LD22-1-3、LD22-1-4、 LD22-1-5八块岩样,荧光分析测量结果,菱铁矿含量如 下:
布在泥质中,因此,菱铁矿含量随泥质含量变化而
变化。
识别低阻气层的物理基础
天然气密度低,因此气层密度孔隙 度比岩石含水或油时偏高。
天然气含氢指数低并具有“挖掘效 应”,因此气层中子孔隙度比岩石含 水或油时偏低。
识别低阻气层的物理基础
天然气纵波速度低,因此气层声 波时差偏高或出现“周波跳跃”, 使声波孔隙度比岩石含水或油时偏 高。
井号
类别
井深 (M)
Fe元素含量 电阻率
( %)
(ΩM)
DF1-1-3
高阻
1292.5
0.7
8.5
DF1-1-5
低阻
1330.6
2.097
DF1-1-5
低阻
1335.6
3.549
DF1-1-5
低阻
1343.2
3.082
LD22-1-3
泥岩
548
6.707
1.1
LD22-1-4
低阻
581
4.852
1.5
1513井地层组份分析程序处理成果图
1425~1440m 22mm油嘴 气:21.2万方/天
925 GR RT
930
DEP
935
940 60
80
100 120 140
GR
RT 0 .0 0 0 .4 0 0 .8 0 1 .2 0 1 .6 0 2 .0 0 920
925 SW RT
930
DEP
935
940
100
80
60
40
20
0
SW
RT 0 .0 0 0 .4 0 0 .8 0 1 .2 0 1 .6 0 2 .0 0 390
18.3 10.4
黏土含量
乐东22-1气田高、低电阻率气层粒度分析数据比较
( %)
100
97.1
90
80
70
60
57.1
50
40
30
20
10
0
(黏土+粉砂)含量
75.7 44.6
粉砂含量
21.4 12.5
黏土含量
低阻气层 高阻气层
岩石粒度和气层电阻率关系
粒度越小,电阻率越低 粒度越大,电阻率越高
LD22-1-4
低阻
587
5.695
1.5
LD22-1-4
低阻
985.7
4.711
2.3
LD22-1-5
泥岩
1170.7
5.791
1.1
由上述资料可以得出:
•两气田含气储层菱铁矿的含量并不高,含量最高
者是泥岩层(其Fe含量为6.707%);在其他储层中 ,菱铁矿的含量都小于3.5%。
•菱铁矿主要分布于泥质中,以不均匀地分散状分
含气饱和度
40
20
0
0
40
80 120 160 200
气水界面以上高度(m)
RT 0 .0 0 1 .0 0 2 .0 0 3 .0 0 4 .0 0 5 .0 0 1360
1365
GR
RT
DEP
1370
1375
1380 60
80
100 120 140
GR
RT 0 .0 0 0 .4 0 0 .8 0 1 .2 0 1 .6 0 2 .0 0 920
气层:DR>0
毛细管压力(MPa)
2 1.6 1.2 0.8 0.4
0 0
典型低阻层和高阻毛细管压力曲线
低阻(东方1-1-5,1334.84m) 高阻(乐东22-1-3,1491.45m
20
40
60
80 100
含水饱和度
典型低阻层和高阻层含气饱和度与气藏高度关系曲线
100 80 60
低阻(东方1-1-5,1334.84m) 高阻(乐东22-1-3,1491.45m
RT SW 395
DEP
400
100
80
60
40
20
0
SW
113井地层组份分析程序处理成果图
1260~1268m 11.04万方/天
2212井地层组份分析程序处理成果图
901~914m 920~932m 气:30.35万方/天
2213井地层组份分析程序处理成果图
913~920m 929~938m 气:1.4万方/天
原因: 越细——比表面积越大——吸附水含量越多 越细——孔喉越小——毛管水含量越高
孔隙结构特征
从孔隙度值看:
– 高阻气层:25%-30% – 低阻气层:〈25%
从孔隙结构看:
– 高阻气层:孔喉半径r分布范围大(0.0037-
37.5um), 小孔喉比例小(<40%或更小) – 低阻气层:孔喉半径r分布范围小,
岩石含气后,空间模量降低,因 此气层空间模量比岩石含水或油时 偏低。
识别参数
三孔隙度差值 三孔隙度比值 等效空间模量差比值
三孔隙度差值、比值
C 3d asa 2n a
B3
dasa 2
na
da、sa、na分别为岩石视密度孔隙 度、视声波孔隙度和视中子孔隙度
气层:C3>0;B3>1
D a 1 b m m a a V s h1 s h m a m a n a H 1 H H m m a a V s h H 1 s h H H m a m a s a c 1 p 1 8 t 9 t t m m a a V s h 1 8 t s 9 h t t m m a a
汇报内容
? 第一部分: 莺歌海盆地低电阻气层
–形成机理 –低阻气层的识别 –结论
? 第二部分: 哈得逊地区低电阻油层
–形成机理 –饱和度的计算及油层识别 –结论
– 东方气田:
气层电阻率可低到1.2-2ΩM之间(泥岩电阻 率1-1.2ΩM)
– 乐东气田:
气层电阻率可低到1.2-1.7ΩM(泥岩电阻率11.7Ω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