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字三)粉笔楷书的常用偏旁写法

合集下载

粉笔字书写技法ppt课件

粉笔字书写技法ppt课件

注重细节
02
粉笔字的笔画、结构及布局都需要精细入微,注重细节才能写
好粉笔字。
学会总结
03
在练习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找出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并不
断完善。
THANKS
感谢观看
擦子
擦子是用来擦拭黑板的重要工具, 选择合适的擦子能够更好地保护黑 板。
粉笔字的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站立姿势
书写粉笔字时,教师应保持自然 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
微微前倾,保持精神饱满。
执笔方法
正确的执笔方法是写好粉笔字的 关键之一。教师应采用三指执笔 法,拇指、食指、中指分别在三 个不同的位置上,手腕放松,力
粉笔字的易错字形与纠正方法
笔画错误
粉笔字的书写过程中容易出现笔画错误的现象,例如多笔或少笔。纠正方法是 要注重笔画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同时注重观察字帖中的笔画顺序和形态。
结构错误
粉笔字的书写过程中容易出现结构错误的现象,例如比例不当、重心不稳。纠 正方法是要注重结构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同时注重观察字帖中的结构安排和形 态特征。
字体选择
图文并茂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字体风格,如楷 书、行书、草书等,以展现不同的艺术风 格和表现形式。
在板书中适当加入插图、图表和注释等元 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同时 也可以丰富板书的视觉效果。
粉笔字在书法创作中的表现手法与风格追求
表现手法 风格追求 文化内涵 艺术鉴赏
粉笔字在书法创作中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展现出不同的 风格和特点,如运笔的轻重缓急、线条的粗细长短等。
上偏旁
上偏旁在粉笔字中的书写需要遵循“让下”的原 则,即上偏旁要窄,给下文留出空间。例如,“ 三点水”在上侧时,应写得窄小一些,例如“河 ”、“海”。

书法教程课件第八单元粉笔字概述

书法教程课件第八单元粉笔字概述
图 8-3 粉笔字点画的写法与例字
(2)横:按笔起笔,有藏笔之势,后右行,按下回笔做收势,如图 8-4所示。
图 8-4 粉笔字横画的写法与例字
(3)竖:按笔起笔,有藏笔之势,后下行,或按下回笔做收势(垂竖), 或顺势提笔呈悬针状,如图 8-5 所示。
图 8-5 粉笔字竖画的写法与例字
(4)撇:按笔起笔,有藏笔之势,左撇出,稍行便顺势提笔,如图 8-6所示。
A
(4)粉笔酥软,容易磨损,书写触板的 圆头会很快磨平,如果不转动粉笔体,写 出的字就会粗扁软弱。要想写出刚健清新 、有骨有肉、或方或圆、或粗或细的笔画 ,就要学会捻转粉笔体,调整笔头,还要 善于使用粉笔头的斜面和棱角。
B
2. 运笔
毛笔字运笔贵用锋,粉笔头的棱角也是锋。要想追求变化多姿的笔画,就要变换运笔用锋法。
图 8-12 内紧外松
(5)注意左收右放。左边笔画呈收势,右边笔画较开放也是粉笔字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种收 放对比能凸显字的精神,给人以神气十足之感。造成粉笔字左收右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受笔画个 性的影响,处于左边的笔画大多具有收势的特点,而右边的大多则相反;二是结构变化的需要,对 比产生美。
依据左收右放原则练习,可解决写字全面放开、四面“开花”、张扬无对比、平淡无味等问题, 也可避免出现笔画写不到位、开放不足、收势有余、小气拘谨等问题,如图 8-13 所示。
优秀粉笔字作品 在多媒体发达的社会,板书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粉笔字 的优美书写却尤为珍贵。赏心悦目的粉笔字会给自己加分不少 ,这是自身的一种特长。请你收集优秀的粉笔字作品,并展示 出来,总结其优势。
第一节 粉笔字的书写工具
一、粉笔
粉笔一般用于在黑板上书写。古代的粉笔通 常用天然的白垩制成,但现今多用其他的物质取 代。粉笔的成分是硫酸钙的一种白色沉淀物,不 容易被分解,颗粒比粉尘大。国内使用的粉笔主 要有普通粉笔和无尘粉笔两种,其主要成分均为 碳酸钙(石灰石)和硫酸钙(石膏),或含少量 的氧化钙。

粉笔字书写技法(楷书)

粉笔字书写技法(楷书)

粉笔字书写技法(楷书)第一节执笔、运笔、板书的姿势我们从小学(或者幼儿园)开始学写字,就涉及到执笔问题。

但那时先是执铅笔,然后执钢笔、圆珠笔等,有时还要执毛笔,这些执笔法可能都有老师或家长示范。

唯粉笔执法很少有人问津。

因为少儿学习期间还用不着粉笔书法,即使有少数同学为出板报而执粉笔,恐也是“无师自通”,没有人去考察其正确与否,现在我们学习粉笔书法与板书,不能回避执粉笔问题,因为执笔的方法是否妥当,对书写的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粉笔不同于毛笔和其他硬笔,自身是笔杆又是笔头,而且板书是立式书写,手腕、手臂均要悬起,因此执粉笔的方法也不同于其他笔类的执法。

通常采用“三指法”,即拇指、食指、中指三者齐力握笔,其中拇指、中指对应相抵,食指在前控制行笔方向,其余二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相依即可。

在前的食指距离粉笔头约1.5厘米,这样书写起采既着力又灵活,如果离粉笔头太近,执笔的手指某部位会靠在黑板上来回摩擦,影响书写的流利;如果离笔头太远,无力控制行笔,写出的笔画会太轻而不清晰,影响观者的视觉效果。

执粉笔时还要指实掌虚,“指实”即手指执笔要紧而有力量,写出的字才能刚劲有力;“掌虚”就是手心不能握拳,而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使运笔灵活,这样写出的字则流利而不呆板(见图1—1)。

所谓运笔,就是在写字时,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运动过程。

这一过程留下白色痕迹,就是点画,由点画再搭成字。

因此,讲究运笔,点画就有生气,再加上结体合理,字就美观。

否则,只是直统统地一画而过,点画则了无生气而且笨拙。

即使结字好,也难免板滞。

请比较下列点画的优劣。

讲究运笔,就是在不同点画的书写过程中,行笔讲究提按、顿挫、转折、快慢等。

“提”,就是将粉笔从板面提起,使笔迹从粗到细(如果提笔最后离开板面,笔迹就由细到无);“按”,就是将粉笔在板面上重按,使笔画变粗,运笔的提按往往是在同一笔画中完成,如斜撇的写法就是先按后提,以达到右上粗、左下细的笔画效果。

粉笔楷书

粉笔楷书

一、粉笔的特点、性能和使用常识粉笔是由石膏制成的,松脆易折,没有弹性。

质地,有的松软,适宜写较大的字,笔画清晰、美观,书写时手感也好。

需要注意的是,书写时用力要轻些,以免粉笔折断。

有的粉笔质地较硬,适于写较小的字,笔画瘦硬有力。

书写时用力要稍大,以免笔画过于轻细,使远处的人看不清楚。

如果粉笔过硬,可以在使用前往粉笔上喷点水,晾干后就能变软些。

或者用湿布将粉笔裹上,放一会儿再用。

粉笔的特点是,本身既是笔尖又是笔杆,而且在书写时不断磨损。

因此,在使用时应不断地适当转换方向,让笔端各面磨损均匀。

这样,写出的字易匀称,笔画的前后粗细也可基本保持一致。

使用前,可以把粉笔前端磨尖,利用笔端的尖锥写出锋芒显露的笔画来。

在不同质地的黑板上书写,应考虑黑板的不同特点,以保证书写效果。

木质黑板、水泥黑板,质地较粗,摩擦力大,宜选用较硬的粉笔;玻璃砖黑板,质地细腻,摩擦力小,适宜用较软的粉笔。

书写时,还要注意不断调整笔画的书写力度,做到一般笔画用力均匀,主要笔画适当用力,使各种笔画各具形态。

二、粉笔楷书的用笔(一)起笔起笔,就是一个笔画的开始。

根据粉笔的特点,粉笔楷书的起笔一般都是顺锋起笔,即顺着笔画运行的方向轻轻落笔,然后逐渐加力。

例如:点“ ”、横“ ”、捺“ ”。

(二)行笔就是起笔后,粉笔在笔画中运行的过程。

常用的笔法主要有:1.提笔。

是指在粉笔不离开黑板的前提下,使笔画由粗到细的运笔方法。

2.按笔。

是指较为用力,使笔画由细变粗的运笔方法。

3.顿笔。

与按笔相近,只是力度更大。

提、按是粉笔楷书中最基本的用笔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任何笔画行笔的过程都是按笔(顿笔)、提笔相互交替运用的过程。

例如:横“ ”的书写,就是先按,再提,再顿,再提。

(三)收笔就是指笔画的结束方法。

主要有两种:1.提收。

就是在行笔到笔画末端处,渐渐提笔,使笔画越来越细。

例如:竖“ ”。

2.顿收。

就是在行笔到笔画末端处,渐渐顿笔或往回带笔。

例如:点“ ”、横“ ”。

学校教师粉笔字培训课件(粉笔字教学课件)

学校教师粉笔字培训课件(粉笔字教学课件)
3.右钩伸展,左横下降 凡是字的右下有伸展的钩,右下加重分量时,字左上的横都要 左低右抬,加重左边的视觉重量,形成左右平衡的视觉效果, 例:
四、间架结构基本法则
(八)穿插补空 汉字的中心要紧凑,抱成一团,上下左右之间要穿宽插虚,笔 画与笔画相避让,笔画于空白间穿插,虚实相交,无懈可击。 1.上下穿插:字的上部和下部需靠近而穿插,上方留空,下方 穿插,意在笔先,使上下即不分离,也不拥挤,上下一体,融 合均匀。例:
XX学校“百日达标” 粉笔字集中培训
主要内容
•1.粉笔执笔方法 •2.粉笔字基本笔画介绍 •3.小黑板书写
粉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1.基本点 (1)斜点(侧点):写法是向右下斜侧落笔(与水平方向约成45 角),先轻后重向下运行,迅速停顿回锋收笔。如:
(2)长点:写法与斜点写法相同,只是运笔的过程稍长,如:
2.斜撇:切入法起笔后稍顿,向左下轻快撇出,斜撇多 与捺相配,对字的平衡,匀称,美观起着重要作用,书写斜 撇时应注意倾斜方向。有的斜撇挺直,有的弯度很大,要注 意区别,如:
粉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3.平撇。大多用于字的上部。起笔稍顿,向左平势撇出, 速度较快,短且挺直,忌过长、过弯,如:
4.短撇。与平撇书写方法一样,只是倾斜方向不一样,如:
楷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五)捺 捺画在一个字中往往充当主笔,是比较难写的笔画之一。其 形态主要有:斜捺、平捺、反捺
1.斜捺:入笔较轻,行笔时逐渐下按,快要出锋时略顿,提笔由重到 轻,快速向右下出锋,如:
2.平捺:逆入法轻起笔,然后向右下运笔,渐行渐按并留意线条的波 折,到捺脚处稍停,顺平势提笔向右出锋。如:
3.撇折:先写短撇,再顿笔向右上挑出,夹角约45度,如:

(中小学书法教学课件)第六章粉笔字第五节粉笔字楷书偏旁部首写法

(中小学书法教学课件)第六章粉笔字第五节粉笔字楷书偏旁部首写法

练习五
• 1 自选字头、字底、左偏旁、右偏旁、字框、独体字 各10个字,用粉笔书写,说说每个字的结构特点。
• 2 用粉笔书写王之涣绝句《登鹳雀楼》
• 第五节 粉笔楷书偏旁部首练习
第五节 粉笔楷书偏旁部首练习
由于楷书的间架结构问题在毛笔字和钢笔字中均已涉 及,所以在粉笔字练习部分就没有进行论述,而是直接 练习偏旁部首,
本节的部首和例字是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国家 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所列举的201个部首及2500个 常用字中精选而出,没有面面俱到。而只选取了一些有 代表性的独体字、字头、字底、左偏旁、右偏旁、字框, 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偏旁部
在书写中,要正确把握字体的结构特点,注意偏旁在 一个字中的比例,学会估计笔画、部首之间的搭配。每 天每周每月定量练习,持之以恒才能见效,一曝十寒是 很难进步的。
下面分别举例练习。
一.独体三.字底举例练习
• 四.左偏旁举例练习
• 五.右偏旁举例练习
• 六.字框举例练习

楷书常见偏旁部首的书写方法及例字(字底写法)

楷书常见偏旁部首的书写方法及例字(字底写法)

楷书常见偏旁部首的书写方法及例字(字底写法)2.力字底2.力字底由横折钩和斜撇组成,共两笔,横折钩为主笔。

横折钩稍向左斜,撇从横的中部穿过,向左下伸展。

整体形态为斜长方形,要求写得稳重有力,斜而不倒。

3.建字底3.建字底由横折折撇、斜捺组成,共两笔,斜捺为主笔。

横折折撇的转折要自然流畅,略向左倾,不能写得太宽;斜捺在撇的中间处穿过,应舒展稳重。

整体呈左下包右上的半框形。

4.走之底4.走之底由斜点、横折折撇和平捺组成,共三笔,平捺为主笔。

点写好后,横折在点的左下侧书写,横折折撇要写得自然流畅,略向左倾。

平捺一波三折。

5.四点底5.四点底由左斜点和三个右斜点组成,共四笔,左点为主笔。

四点距离要均等,一、四两点稍大,二、三两点稍小,写成上合下开的“八”字脚。

整体形状为左右开张的扁形。

6.心字底6.心字底由左斜点、卧钩、挑点和右斜点组成,共四笔,卧钩为主笔。

左斜点要略向内弯,卧钩要把握弧度,不宜太大,写成上抱之势,钩尖要对着中点,中点在卧钩中间的正上方;第三点位置高于左点和中点,并斜向右下和左点呼应。

7.皿字底7.皿字底由短竖、横折和长横组成,共五笔,长横为主笔。

四个竖要短,平行等距,长横稳而向左右伸展,托住上部。

整体形状为左右对称的扁形。

8.马字底8.马字底由横折、竖弯钩、横画组成,共三笔,竖弯钩为主笔。

横折的末端应对准竖弯钩的中部,竖弯钩稍向左斜,应写得雄健,横画高出竖弯钩的出钩处。

9.手字底9.手字底由平撇、短横、长横和竖钩组成,共四笔,竖钩为主笔。

平撇、短横稍小,长横与其平衡、托上,竖钩居中、挺立,不宜过长,整体为菱形。

10.月字底10.月字底由垂露竖、横折钩和短横组成,共四笔,横折钩为主笔。

左竖用垂露竖,横折钩稍宽,竖钩要挺直,中间两个短横位置稍靠上,靠左,整体要写得坚实有力。

11.衣字底11.衣字底由斜点、短横、短撇、竖提和斜捺组成,共六笔,斜捺为主笔。

上部写紧凑,下部左撇右捺略平,伸展,竖提靠中间。

第十四章粉笔书法

第十四章粉笔书法

第二节粉笔楷书的写法一、粉笔楷书结构的写法(一)独体结构独体结构的字由笔画组合而成,它不带偏旁部首,笔画拆开则变成没有意义的符号。

独体字每个字的主笔不同,笔画组合不同,字形造型也不同。

独体字的笔画在字中因位置、长短不同而有主次之分;字形因笔画的长短、多少不同而有变化,相同笔画连在一起也要有长短、高低、大小、轻重的变化。

由于结构比较简单,书写独体字时应注意中宫紧收,收放有度。

字形较小笔画简单的字不宜写大。

由于独体字字形和笔画一般都较小,所以书写时有些字的笔画要适当加重,如“永”、“雨”、“半”等字。

(二)合体结构书写楷书合体字时应当注意其大小变化与宽窄让就。

上下结构上下结构的字可分为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型。

上宽下窄的字,上部笔画较多且多向左右延伸,下部笔画较少。

上窄下宽的字上部笔画较少,下部笔画较多,而且有明显的收敛效果。

上中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的字有两种:一是其中一部分宽,两部分窄,较宽的部分可在上部、中部,也可在下部;二是其中两部分宽一部分窄,较窄的部分可处于上部、中部也可处下部。

上中下结构的字不宜写得过长,各部分之间要有连贯,相互穿插。

左右结构左右结构分左右均衡、左让右、右让左等类型。

注意不论哪一类字,左右两部分不宜高低齐平,也不可割裂开来,应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避让,相互穿插,相互错落,使其成为一个生动有姿的整体。

左中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的字一般形体较宽。

书写时中间部分要力求紧凑,不宜过宽。

各部分相互避让,相互穿插,而且也不应上下齐平,要有高低之分,错落有致。

包围结构包围结构可分为全包围和半包围两种类型。

其中半包围结构又可分为上三面包围,下三面包围,右三面包围,左上包围,右上包围等。

在包围结构中,包围部分即外框应写宽绰一些,而且略有斜姿,以求动态平衡;被包围部分要写得均匀居中,平稳为要。

二、粉笔楷书作品示例[1]第三节粉笔行书的写法一、粉笔行书结构的写法(一)独体结构行书独体字,其字形均较小,相对其它字体而言,中宮收得比较紧,但笔画的粗细变化非常明显,笔画之间的呼应及节律感也非常强,同时要注意用笔的流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笔楷书的常用偏旁写法
偏旁是构成汉字的主要部件,是介于点画与结体之间的一种形态。

练好偏旁写法,在某种程度上对学习粉笔书法与板书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习字时可将相同偏旁的字聚在一起写,举一反三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偏旁,旧时称汉字中合体字的左边为“偏”,右边为“旁”。

后来,合体字的上下部分亦有衍称偏旁的,且有形旁、声旁之分,这是从构字的发展规律来分析命名的。

若从书法的角度来分,合体字的左右部件都可称为“旁”,如“左耳旁”、“右耳旁”等;而合体字的上下偏旁又可分别被称之为“头”和“底”,如“宝盖头”、“心字底”等。

偏旁涉及到上、下两部分,且笔画相差无几,则可以称“头”,也可以称“旁”,如“广”可以称“病字头”,也可以称“病字旁”(但“广字头”、“厂字头”,一般不称“旁”。

有时仅是约定俗成而已)。

一、木字旁、提手旁、禾苗旁
这三个偏旁中的竖画(或竖钩)都从横画的中间偏右穿过,木字旁与禾苗旁的撇画、点画要与中间的竖相接。

提手旁的提画穿过竖钩的下中部。

例字:
二、提土旁、玉王旁、牛字旁、车字旁
这四个偏旁中的竖画也都从横画的中间偏右穿过,但注意横画与横画之间、横画与提画之间的间距要匀称。

例字:
三、示字旁、衣字旁
这两个偏旁很相似,其竖画与第一侧点要对正,最后一点或二点通常依附在竖画上,且衣旁的最后两点作“并二点”状,不作“上下点”状。

例字:
四、单人旁、双人旁
这两个偏旁中撇画的斜度(与水平夹角约45*),竖画的起笔紧靠撇画的中部或略偏上,双人旁的两撇画的起笔处最好在同一垂线上。

例字:
五、双耳刀、单耳刀
双耳刀分两画书写,横撇弯钩部分开始起笔要轻,运笔画弧时,笔锋渐按再钩出。

双耳刀写在字的左边时,称“左耳旁”,其形态较小,竖画用垂露;写在字的右边时,称“右耳旁”,其形态稍大,竖画用悬针。

单耳刀都写在字的右边,横折钩要向左斜,竖画用悬针,与横折钩的起笔处相接。

例字:
六、言字旁、食字旁、金字旁
这三个偏旁都有竖提画,竖在言旁中要与点对正,在其他两个偏旁中可居中或略偏右。

例字:
七、山字旁、口字旁、又字旁
这三个偏旁如果出现在字的左边,其共同特点是:一般都写在字的左上方,而且形体较狭窄,如果右边部分有撇画,通常向左倾斜延伸,以衬托这些偏旁。

例字:
八、马字旁、弓字旁
这两个偏旁都要写得狭长些,而且要留意笔画间距匀称。

例字:
九、立刀旁、反文旁
这两个偏旁都写在字的右半部,立刀旁的短竖与竖钩相比,位置应在水平中线偏上。


文旁的第二撇应在横的中部起笔,捺画要舒展。

例字:
十、竖心旁、火字旁
这两个偏旁,一般先写左右点,再写其他笔画,要注意点的上下位置略错开,火字旁的右
下侧点最好与竖画相接。

例字:
十一、女字旁
女字旁写在字的左边时,形态要狭窄些,先写撇点(向内略弯曲而且点要写得短),再写撇(撇要舒展,靠拢撇点),最后写提(伸左缩右),最好不要超出第二笔撇画。

例字:
十二、绞丝旁·
先写两个撇折,第一笔向左突出些,第二笔向右略缩,第三笔提的起笔处与第一笔折处在同一条垂线上(如图示)。

例字:
十三、反犬旁
先写短撇(与水平线的夹角约45度),穿过短撇的中间写弯钩(注意弧度)最后在弯钩的中上部起笔写撇。

例字:
十四、人字头、大字头、父字头春字头、卷字头、登字头
这六个字头都以撇捺二画左、右舒展覆盖下部。

例字:
十五、常字头、学字头、雨字头
这三个偏旁都写在上下结构字的上部,以“一”左右撑开覆盖下部,但如果下部有长横、撇、捺、竖弯钩等笔画,就要冲出上部的覆盖。

例字:
十六、厂字头、广字头、尸字头、户字头、病字旁、虎字头
这六个偏旁的共同点就是主要由横、撇画来造势。

因此,撇的斜度和舒展很重要。

整个偏旁位在左上,包围了整个字的右下部分。

应当注意被包围的右下部分,在不影响布白匀称的前提下,可向右挪动一些。

例字:
十七、草字头、竹字头
这两个偏旁在汉字中常用。

草字头的写法,先写长横,再写有一定斜度的短竖和短撇,这两笔穿过横画的下部要略短;竹字头的写法,按撇横侧点的顺序,先写左边一组,再写右边一组,两组要联系紧凑,一般左小右大略有区别,以求生动。

例字:
十八、田字框、国字框、同字框、门字框
书写这几个带“框”的偏旁时,左边的竖画要灵活,直中带曲势,框内字心笔画分布要匀称,田字框上宽下窄,其余均为修长形。

另外,要留意折处的夹角。

例字:
十九、心字底、四点底、皿字底
这三个偏旁都在字的底部,要写得宽绰一些,以托住字的上部,心字底的卧钩是主笔,右点的位置比左点稍高,四点底的点之间距离要基本匀称,最后一点稍重,皿字底的四个短竖画间距也要基本匀称,最后一横要长而有力,可略带上拱之曲势。

例字:
以上所列举的是常用偏旁写法。

它们大体上代表了所有偏旁书写的基本规律,理解了这些规律,读者可以举一反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