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
2022-2023年七年级3月月考地理试卷完整版(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

选择题“这里有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有世界最深的湖泊,有世界陆地最低点……”这是一位同学对某大洲的赞美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大洲是()A.欧洲B.亚洲C.北美洲D.非洲【2】该大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A.北半球和西半球B.南半球和东半球C.北半球和东半球D.南半球和西半球【3】下列关于该大洲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B.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C.各气候地差异大D.地势起伏很大,长河众多【答案】【1】B【2】C【3】A【解析】【1】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世界陆地最低点是死海,都位于亚洲,据此解答,题干中描述的大洲是亚洲,该大洲地面起伏大,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故B正确。
故选B。
【2】由题干中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世界陆地最低点是死海可判定该大洲是亚洲,亚洲的经纬度范围约是:10°S-80°N;25°E-170°W,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故选C。
【3】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大洲是亚洲。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面积广阔,气候复杂多样,各气候地差异大;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面起伏较大,长河众多,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故选A。
选择题地中海沿岸大部分地区分布的森林类型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答案】A【解析】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所以称为地中海气候。
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地中海气候全年的降水较少,而且高温季节雨量甚少。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最显著的特征。
在地中海气候区,许多树木的叶子都比较小,表面多为“蜡质层”,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这种树林被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核心知识点汇总

7、亚洲的经济状况: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在多数国家中占主导地位。
(3)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西面与欧洲相连;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4)边界:亚洲所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北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地形、河流:
(1)亚洲的主要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9)亚洲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黄河、长江、湄公河、珠江和黑龙江;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有:萨尔温江、印度河和恒河;流入北冰洋的河流自西向东是: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多样,最典型的气候是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核心知识点汇总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经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大致在东经26°向东至西经170°,跨经度约164度。纬度位置大致在北纬81°至南纬11°,跨的纬度约92度,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和低、中、高三个纬度带;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2)亚洲地势特地:中部高,四周低。地势特点决定河流的流向:呈放射性向四周分流。
(3)世界最高点:“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8844米)
(4)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5)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是指青藏高原;
(6)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7)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
七年级地理课本中的世界之最

课堂在线七年级下册地理课本中涉及的“世界之最”七年级下册地理涉及许多世界之最,为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区分与掌握这些世界之最,现将这些“世界之最”整理如下:1、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南北跨纬度约90度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的大洲----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3、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4、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8844米5、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低于水面-400米6、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长近9000千米7、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也是世界面积最大8、的原始热带雨林8、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9、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10、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11、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12、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湖13、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14、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15、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16、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长6671千米17、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500米,这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18、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19、世界上大河最多的大洲----亚洲,被誉为:“巨河之洲”20、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流经欧洲9个国家21、世界上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的地区----亚洲东部、南部地区22、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20000多毫米,被称为“世界的雨极”23、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24、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1%2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26、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非洲27、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28、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东南亚,总人口在2000万人以上29、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泰国30、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菲律宾31、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印度尼西亚32、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和出口国----马来西亚33、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中东地区3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陆地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35、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面积仅有0、44平方千米36、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欧洲西部,占国际旅游人数的56%37、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俄罗斯,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宇宙空间站的国家38、世界上发电能力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由巴西和巴拉圭合建。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河流中流入北冰洋的是(D.叶尼塞河)。
2.有关亚洲说法错误的是(B.跨经度最广的洲)。
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B.亚洲)。
4.下列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B.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5.人们按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其中中国位于哪个地区(B.东亚)。
6.亚洲最大的平原是(A.西西伯利亚平原)。
7.下列亚洲国家中,属于内陆国的有(B.蒙古、阿富汗)。
8.关于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风与降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XXX强,降水多)。
9.从亚洲地理分区看,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属于(B.东南亚)。
10.亚洲的三大半岛从东到西依次是(A.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
11.亚洲地形、地势的特点是(B.山地高原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12.下列地理事物不是亚洲和其他大洲分界线的是(C.巴拿马运河)。
13.地理主题班会上,几位同学正在描述到亚洲各地假想旅游的情景。
其中不可能的是(A.XXX:在阿拉伯半岛上,我乘着雪橇逛街)。
14.下列关于亚洲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C.跨寒温热三带)。
15.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
16.亚洲三种季风的共同特点是(季风都是由海洋和陆地的温度差异引起的)。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河流中,流入北冰洋的是(D.叶尼塞河)。
2.以下有关亚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跨经度最广的洲)。
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B.亚洲)。
4.以下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5.人们按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其中中国位于哪个地区?(B.东亚)。
6.亚洲最大的平原是(A.西西伯利亚平原)。
7.以下亚洲国家中,属于内陆国的有(B.蒙古、阿富汗)。
8.关于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风与降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XXX强,降水多)。
七年级地理认识亚洲检测题

七年级地理认识亚洲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亚洲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
A.4个
B.5个
C.6个
D.3个
2、亚洲各国中属于经济发达国家的是:
A.日本
B.中国
C.印度
D.新加坡
3、世界上最深的湖-----贝加尔湖位于:
A.俄罗斯境内
B.中国和俄罗斯的边
C.中国境内
D.印度境内
4、中亚五国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5、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比较富裕的原因是:
A.依靠石油经济获得发展
B.渔业发达
C.农牧业发达
D.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6、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面对“世界第一大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大洲
B、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一个大洲
C、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大洲
7、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的原因是
A、三面濒临海洋
B、面积大,河流多
C、受中间高四周低地势的影响
D、受复杂多样地形的影响
8、下列各组国家中,均为亚洲国家且人口超过一亿的是:
A.巴西、日本、印度
B.俄罗斯、美国、中国
C.印度、尼日利亚、巴西
D.中国、印度、孟加拉国
9、下列地理事物既是亚洲之最也是世界之最的是( )。
A、最长的河流——长江
B、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
C、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
D、最深的湖泊——贝尔加湖
10、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自然条件B、社会条件C、历史条件D、人种不同。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 俄罗斯 课件

课堂小结
一、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1. 自然资源
(1)地位: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是世界上少 数几个资源基本自给的大国之一。石油、天然气、煤、 铁、有色金属等的储量和产量,___森__林___的蓄积量, __水__能____的蕴藏量,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这为俄罗 斯发展工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距离最长的国家
海陆位置
横跨亚欧大陆的北部,西濒__波__罗__的__海___,东临 _太___平__洋__,北靠__北__冰__洋__
陆上与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
邻国 中国、蒙古、朝鲜等国为邻,与我国有绵延很长
的边界线
课堂小结
2. 地形 (1)地形分布
①东欧平原 ②西西伯利亚平原 ③中西伯利亚高原 ④东西伯利亚山地
俄罗斯
横跨亚欧 大陆北部
概况
跨亚欧两大洲 面积最大的国家 东西距离最大的国家
地理位置
跨东西两半球 跨北温带和北寒带两个温度带
自然环境
地形、河流的相对位置 气候特点及产生的影响 植被类型
课堂小结
1. 国家概况 领土面积 超过1 7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大部分位于50°N~70°N,纬度较高,大部分位 经纬度 于__北__温____带,小部分位于___北__寒___带;东西跨 位置 经度170°,是世界上跨___经__度___最广、___东__西___
知识讲解
一、俄罗斯的概况
1.跨两大洲的国家
受地理、历史、民族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历来 被认为是欧洲国家。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总面 积的1/4,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3/4,历史上一直是全国 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首都莫斯科位于它的欧 洲部分中央。俄罗斯有1.4亿人口(2010年),130多个民 族,其中俄罗斯族占总人口的83%。通用语言是俄语。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我们生活的大洲第一节自然环境概况: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北半球,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靠印度洋、西临地中海和黑海。
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南部有三大半岛,自东向西是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地形、地势特点: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约占全州面积的3/4。
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
著名的大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外围(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地名)平原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及沿海。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的湖面。
整个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和湖泊: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河湄公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
著名的湖泊有:里海,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河世界上最低的湖泊(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河湖)5.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原因:跨纬度广,海陆差异大,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海洋交界处)、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原因:面积广大,内陆远离海洋)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和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青藏高原和山地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见P7图6.9要能填图)亚洲有47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东亚指亚洲东部的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蒙古五个国家;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共11个国家和地区。
地球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地球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贝加尔湖是地球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净的淡水湖之一。
它位于俄罗斯境内,横跨伊尔库茨克州和布里亚特共和国两个地区,被誉为“西伯利亚明珠”。
一、地理位置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亚南部,其东西宽度超过630公里,北部宽度为25至79公里。
湖泊南北延伸约636公里,总面积超过3.15万平方公里。
贝加尔湖的最大深度为1642米,平均深度约为744.4米。
因此,它被公认为地球上最深的湖泊。
二、形成和演化贝加尔湖的形成可追溯到大约2500万年前。
据科学家研究认为,贝加尔湖是由地壳运动造成的裂谷湖泊,距今约2000万年。
该地区的地壳活动一直持续到现在,导致湖泊形态的变化和湖底地壳的隆起。
贝加尔湖是由250多条河流和湖泊的水域组成的,其中安加拉河和赫尔采利河是最重要的入湖河流。
湖泊的水体主要来自于降水和湖区周边山脉的融雪水。
由于湖泊水量的相对稳定,贝加尔湖几乎没有排水河流,只有一个出湖河流——安加拉河。
这使得湖泊水体相对纯净,没有人为排放和污染。
三、独特生态环境贝加尔湖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而闻名于世。
湖泊周围的山脉和森林为贝加尔湖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使生态系统得以相对独立地演化。
湖泊水质清澈透明,蕴含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贝加尔湖里生活着超过1500种动物和2000种植物。
其中,众多独特的物种只存在于贝加尔湖中,如贝加尔尼鼠兔、贝加尔鳗鲡和贝加尔罗马鱼等。
这些特有物种对于研究生物演化和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贝加尔湖的独特生态环境,俄罗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1996年,贝加尔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政府还实行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限制了工业和农业对湖泊的污染。
此外,旅游业也有助于贝加尔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贝加尔湖的美景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然而,为了保护湖泊的生态平衡,政府对旅游业进行了合理规划和限制,以确保湖区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中国古称“北海”,曾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主要活动地区,汉代的苏
武牧羊即在此地。
贝加尔湖狭长弯曲,长636千米,平均
宽48千米,最宽处79.4千米,好似弯弯的
月亮镶嵌在东西伯利亚翠绿的崇山峻岭之
中。
贝加尔湖面积约31500平方公里,居世
界第8位。
贝加尔湖总容积23600立方公里,占全球淡水湖总蓄水量的1/5,是全世界最深也是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科学家们曾作过假设:若无其他河流注人贝加尔湖,而以安加拉河目前的年平均流量流出,需4O年才能把贝加尔湖水流干;若全世界的主要河流均向贝加尔湖注入,则约需1年时间才能灌满,该湖的水可供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
贝加尔湖容积巨大的秘密在于深度,该湖平均水深73O米,最深1620米,湖面海拔456米。
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中,最大的是色楞格河,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年均流量仅为1870立方米/秒。
湖水注入安加拉河的地方,宽约1000米以上,白浪滔天。
河口中间耸立着一块巨大的圆石,在滚滚洪流中,巨石似翻滚游动,气势宏伟,是湖区的一个奇特景观。
贝加尔湖位于一个很深的构造地带,四周高
山围绕,有的山高出湖面2000米。
湖底沉积层厚达6100米。
岸边有死火山遗址。
地壳运动尚在继续,偶尔发生强烈地震。
1862年的一次地震淹没了色楞格河三角洲北部约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使贝加尔湖出现了一个称为普罗瓦尔的新湾。
地壳断裂处不断有新的热泉产生。
湖底谷地两岸地形不对称,西岸为陡坡,东岸坡势较缓。
8%的湖底很浅,只有50米深。
曲折的湖岸线总长2100公里。
东岸有一半岛伸入湖中,名圣角。
湖中共有27个岛屿,最大的奥尔洪岛(面积725平方公里)。
湖区气候比周围地区温和得多。
1至2月气候平均零下20度左右。
湖面1月结冰。
5月解冻。
表面水温在8月约为13度,湖水浅处达20度。
浪高可达4.6米。
湖水清洌,水深40米处清晰可见。
矿物质和盐分含量很少。
贝加尔湖动植物品种和数量很多,在不同深度共有1200多种动物,在水面或接近水面有约600种植物,其中四分之三是贝加尔湖特有的品种,是世界其他湖泊无法比拟的。
尤其使科学家们感兴趣的是生物的古老性。
约有50种鱼,分属7科,最多的是杜父鱼科的25种杜父鱼。
大麻哈鱼捕获量很大。
唯一的哺乳动物是贝加尔海豹。
有一种贝加尔特产湖鱼,名胎生贝湖鱼,属胎生贝湖鱼科,由母鱼直接产下仔鱼。
贝加尔湖有320多种鸟。
许多淡水生物在西伯利亚其他江河湖泊找不到踪迹。
贝加尔湖是淡水湖,但湖里却生活着许许多多地道的海洋生物。
如海豹、海螺、海锦、龙虾等。
贝加尔湖底还有l~15米高像丛林似的海锦,这在其他湖泊里是找不到的,奇形怪状的龙虾就藏
在这个“丛林”里。
而一般鲟鱼都生活在沿海,贝加尔湖的鲟鱼却已经完全变成淡水鱼了。
在欧洲的典型湖泊中,通常只有几种端足类动物(虾状甲壳动物)和扁虫,而贝加尔湖却有Z00多种端足动物和80多种扁虫。
不仅数量多,有些种类还十分奇特引人。
如最近发现的一些端足类动物呈杂色斑驳,与环境色彩混为一体;同时,还有人在湖中捕到体长达38厘米的巨扁虫。
贝加尔湖的野生动物,最为引人注目的当
数淡水海豹了。
它数量特别多,喜欢成群结
队活动。
如今,每年仍可捕获近5000头。
但是,贝加尔湖海豹是怎样来到这个湖中定
居的,众说纷纭,至今还是个谜。
一年
中,贝加尔湖面尽管有5个月封冻约90
厘米厚,冬季气温平均零下38摄氏度。
但阳光却能透过冰层将热能输入湖水,
形成“温室效应”,使冬季湖水接近夏天水温,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各类水生物提供了食物,促进水生物发育成长。
贝加尔湖中的海豹数量已经从1994年的10.4万头锐减到目前的6.7万头。
如不采取切实的保护性措施,5~7年后贝加尔湖海豹家族中的环斑海豹将濒临灭绝。
海豹数量锐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工业污染,特别是贝加尔纸浆造纸联合企业对湖水的污染,致使动物中毒、免疫力下降;二是偷猎行为,猎杀一头海豹平均伤及三头,受伤的海
豹大多活不了多久就会死亡。
此外,猎杀者往往不择手段地猎杀幼小海豹,致使海豹群体的构成老化。
专家们为此向政府提出严格禁止商业性捕杀贝加尔湖海豹的建议,希望遏制住这种破坏性活动。
贝加尔湖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俄罗斯的主要渔场之一。
湖区附近还有采矿、纤维加工、造纸、造船、捕鱼和木材等工业。
由于工业的发展,贝加尔湖一度受到污染,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这种活动的害处,并着手纠正。
该湖已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和自然保护名录。
美丽富饶的贝加尔湖,在世人心中,一直藏着神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