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图上的基础知识(2)
合集下载
第二章地图

天安门到密云县城的图上距离: 3.6厘米
北 京 市 地 形
天安门到密云县城的图上距离:3.6厘米
根据比例尺1:1800000的含义,可扩大相应倍 数,3.6×1800000=6480000厘米,换算为千米, 64.8千米 得到天安门到密云县城的实际距离:
41
116
117
41
40
40
41°N
116 °E
117 °E
41 °N
天安门 的经纬 度位置
39°54 ′N左右
116 °20′E左右
40 °N 40 °N
116 °E
117 °E
你能回答吗?
同学听讲面朝哪个方向? 东
西面
教室的门开在哪个方向?
北面
教室的窗户开在哪个方向?
南面
中国水稻分布
1:50 000 000
北 西 南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00 千米 东
中国水稻分布
1:50 000 000
秦 岭
淮河
阅读地图的方法
读 图 名
查 比 例 尺 辨 方 向 识 图 例 看 分 布 以 图 导 因
绘制家庭到学校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线示意图
家庭到学校的路线示意图
学校 家
请你帮助正确选择地图:
1 学校组织去历史博物馆参观,由于离家 较远,我想坐车去,应该选择什么地图?
0
线段式
500千米
0
20千米
0
3千米
第二章
地 图
从天安门去密云水库,它在天安门的什 么方向?距离大约有多远?你会选择下 面哪张地图?为什么?
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箭头通常指北 经纬网定向法: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第二章地图教材知识梳理

相对高度大,坡度较陡, 沟谷幽深
丘陵 平原
500米以下 相对高度不大,起伏和缓 一般在200米以下 地面广阔平坦
第十一页,共四十四页。
地形 类型
海拔特征
地表形态
高原 多在500米以上 地面广阔,起伏和缓
盆地
四周被山岭、高原环绕,中间 为平原或丘陵
第十二页,共四十四页。
3.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dìxíng)与等 (1)在地图(dìtú)上,把高海线拔③相__等__(x_iā的ngd各ěng点) 连接成的线,叫作
地形部位
表示方法
地形特征 示意图和等高线图
等高线闭合,数值由
山峰
中间高,四
外侧向内侧越来越⑦
(山顶) _大__,图例为“▲” 周低
⑧_鞍__部__ 相邻两个山峰之间的 呈⑨_马__鞍__(mǎ ān)
低地
形
第十五页,共四十四页。
地形 部位
表示方法
示意图和等高 地形特征
线图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⑩ 山谷
两边11_高__,
位置
山谷地带河流较多
一般由海拔较 14 _高___的地方流向海拔较 15 _低__的地方,有指向标时,结合指向标判断流
流向
向,没有指向标时,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 东”判断方向
流速 等高线越密集,水流速度越快
第十八页,共四十四页。
4. 分层设色(shès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
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C. 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D. 尽可能节省材料
(7)图示地区主要地形是____。
A. 丘陵 B. 高原
C C. 山地
D. 平原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四页。
【解析】(1)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
丘陵 平原
500米以下 相对高度不大,起伏和缓 一般在200米以下 地面广阔平坦
第十一页,共四十四页。
地形 类型
海拔特征
地表形态
高原 多在500米以上 地面广阔,起伏和缓
盆地
四周被山岭、高原环绕,中间 为平原或丘陵
第十二页,共四十四页。
3.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dìxíng)与等 (1)在地图(dìtú)上,把高海线拔③相__等__(x_iā的ngd各ěng点) 连接成的线,叫作
地形部位
表示方法
地形特征 示意图和等高线图
等高线闭合,数值由
山峰
中间高,四
外侧向内侧越来越⑦
(山顶) _大__,图例为“▲” 周低
⑧_鞍__部__ 相邻两个山峰之间的 呈⑨_马__鞍__(mǎ ān)
低地
形
第十五页,共四十四页。
地形 部位
表示方法
示意图和等高 地形特征
线图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⑩ 山谷
两边11_高__,
位置
山谷地带河流较多
一般由海拔较 14 _高___的地方流向海拔较 15 _低__的地方,有指向标时,结合指向标判断流
流向
向,没有指向标时,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 东”判断方向
流速 等高线越密集,水流速度越快
第十八页,共四十四页。
4. 分层设色(shès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
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C. 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D. 尽可能节省材料
(7)图示地区主要地形是____。
A. 丘陵 B. 高原
C C. 山地
D. 平原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四页。
【解析】(1)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
七上地理第二章

D.用丁图了解景点
4.若上述四幅地图图幅相同,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A,2.C,3.D,4.D。
【答题指导】 1.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 (1)当经纬网是方格网状时,利用经纬线的特点判断两地之 间的方向关系。即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 下图所示,B地在A地的东南方向。
地面起伏 坡度_较__陡__,沟谷幽深 相对高度_不__大__,起伏和缓
地面_广__阔__平__坦__
地面广阔,外围较陡,内部起 伏和缓 四周被_山__岭__、__高__原__环绕,中 间为_平__原__或__丘__陵__
3.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_海__拔__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2)等高线地形图:用多条_等__高__线__表示地表_高__低__起__伏__的地 图。
2.(2013·三明学业考)下列图例中,表示常年河、湖的是 ()
(2013·天津学业考)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正确 选择和使用地图,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读下面四幅图,回答 3、4题。
3.天津塘沽的小韩要到武汉开会,所用地图选择正确的是
()
A.用甲图设计路线
B.用乙图查找宾馆
C.用丙图识别天气
第二章 地图
一、地图基本要素 1.地图的要素:_方__向__、_比__例__尺__、图例和_注__记__。 2.地图上的方向: (1)方向的表示:地图上有_东__、__南__、__西__、__北__四个基本方向, 如果进一步细分,还可以分为_东__北__、东南、_西__北__、西南等方 向。
(2)方向的确定。 ①一般地图:通常,按照“_上__北__下__南__,__左__西__右__东__”的原则表 示方向。 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_指__向__标__表示方向。 ③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_经__纬__线__确定方向。
中考地理复习 模块一 地球和地图 2.第二章 地图

成伤害
考点2 地形图的判读(重点)
提分技法
续表
类型
做法
选“线”
公路、铁路 线
应尽量选在坡度较缓的地方,避开陡崖、陡坡;通往 山顶的公路,需要盘山而建(尽量沿等高线平行修建 )
引水线
引水线路要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 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登山路线 应选择等高线稀疏的缓坡
考点2 地形图的判读(重点)
考点1 地图的三要素
3.图例 (1)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 符号 。 (2)注记:地图上用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 数字 。 例如:“ 泰山1532.7米”中“ ”为图例,“泰山”和“1532.7米”为 注记。 常见的图例如下。
考点2
考点2 地形图的判读(重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模块一 地球和地图
第二章 地图
目录
考点
• 考点1 地图的三要素 • 考点2 地形图的判读(重点) • 考点3 地图的选择及应用
考点1
考点1 地图的三要素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1.比例尺 公式
表示方法
大小
比例尺= 图上 距离/ 实地 距离 ①线段式: ②数字式:1∶500000 ③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比例尺是一个比值,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比值越小→比例尺越 小 ;反之比例尺越 大
图中A点海拔为100米,其两侧的C、D两点海拔均为150米,可见中间低、 两侧高,可判定A处位于山谷;图中B点海拔为100米,其两侧的E、F两点海 拔均为50米,可见中间高、两侧低,可判定B处位于山脊。
考点2 地形图的判读(重点)
地图学第二章

第三节 地图投影概述
一. 地图投影的概念 二.地图投影的基本方法 三.地图投影的变形 四.地图投影的分类
沿经线直接展开?
沿纬线直接展开?
沿经线直接展开?
可见,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开的面.无论如 何展开都会产生褶皱,拉伸或断裂等无规律变 形,无法绘制科学,准确的地图.因此解决
球面与平面之间的矛盾—— 地图投影
实际上这种直观的透视投影方法亦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 只能对一局部地区进行投影,且变形有时较大,同时往往不 能将全球投影下来,多数情况下不可能用这种几何作图的方 法来实现。科学的投影方法是建立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线网 与平面上相应的经纬线网相对应的基础上的,其实质就是建 立地球椭球面上点的坐标(λ,φ)与平面上对应的坐标(x,y) 之间的函数关系
无级别比例尺地图数据库:
把存储数据的精度和内容的详细程度都有明显高开其 比例尺本身要求的地图数据库,称为无级别比例尺数据 库.
二.比例尺的形式
1 数字比例尺: 2 文字比例尺:”图上1cm相当于实地1km”. 3 图解比例尺:
直线比例尺
斜分比例尺:不是绘在地图上的比例尺,是种地图量算工 具.
1 地理坐标系
(1)天文经纬度:
(2)大地经纬度
(3)地心经纬度
1 地理纬度)的外业以铅垂线为准,大地水准面和 铅垂线是天文地理坐标系的主要面和线。是它沿铅垂线 在大地水准面上投影点的经度和纬度。
以地面某点铅垂线和地球自转轴为基准的经纬度。 天文经度:包含地面某点A的铅垂线和地球自转轴的平面
局部定位:在一定范围内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有最佳
的符合,而对椭球的中心位置无特殊要求;
地心定位:在全球范围内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有最佳
第二章 地图知识 第二节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总结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
B
(5)坡面凸凹:上疏下密——凸坡;上密下疏—— 凹坡
高
低
高
低
通视情况: 凸坡:从山顶 看不到山麓; 凹坡:从山顶 可以看到山麓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距有何特点?
同一幅等高线地 形图上,等高距相同。 3、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 陡缓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4、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 海平面作为0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 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是封闭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 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 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 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叠。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 地方表示均匀坡。
一、高度的计算方法
甲
1500米 1000米 500米
地面某点到另一 点的垂直距离为 相对高度 地面某点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离为 绝对高度,即海 拔
乙
海平面
海拔和相对高度都是指垂直距离,但是起点不同; 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请思考:绝对高度(海拔)是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呢?
山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300m、
地图学第2.2章

设想光源的远近对经纬网的影响
光源臵于球心 纬线间距自极点至赤道由内向外不断拉伸 投影后赤道在无穷远处
光源臵于无穷远 纬线间距自极点至赤道由内向外不断压缩,赤道附近趋零 纬线被赤道圈围
光源臵于球心外有限距离,光线弯曲——(等距数学函数法)
纬线间距不变
投影后赤道半径为子午面上极点至赤道的距离
光源臵于球心外有限距离,光线弯曲——(等积数学函数法) 面积不变,纬线间距自极点至赤道由内向外逐步压缩
如“图上1cm的相当于实地100米”
3.图解式
(1)直线比例尺
在一直线上截取若干相等线段作为比例尺基本 单位,最左边基本单位分成10或5 等分,通常 1cm或精度达1/10,但可估读到1/100。
பைடு நூலகம்附尺
主尺
(2)斜分比例尺:(微分比例尺)
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制成的图解比例尺。
斜分比例尺特征(图)
• 通常在一组(10条)等间距平行直线上 截取5个长的比例尺基本单位。右边4个 构成主尺,最左边基本单位错位斜分成 10等分,构成附尺。
球面经纬网投影前后差异
球面经纬网的特征: • 纬线长度不等 • 同一条纬线,经差相同 的纬线弧长相等 • 经线长度相等 • 梯形网格(经度带、纬 度带) • 经线和纬线呈直角相交 投影变形的表现: • 长度变形:地图上的 长度随不同地点和方 向而改变 • 面积变形:地图上的 面积随不同地点而改 变 • 角度变形:地图上两 条线所夹的角度不等 于球面上相应的角度
中国高程起算面是 黄海平均海水面。 1956年在青岛观象山设立了水准原点, 其他各控制点的绝对高程均是据此推 算,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 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 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 上升 29毫米。
光源臵于球心 纬线间距自极点至赤道由内向外不断拉伸 投影后赤道在无穷远处
光源臵于无穷远 纬线间距自极点至赤道由内向外不断压缩,赤道附近趋零 纬线被赤道圈围
光源臵于球心外有限距离,光线弯曲——(等距数学函数法)
纬线间距不变
投影后赤道半径为子午面上极点至赤道的距离
光源臵于球心外有限距离,光线弯曲——(等积数学函数法) 面积不变,纬线间距自极点至赤道由内向外逐步压缩
如“图上1cm的相当于实地100米”
3.图解式
(1)直线比例尺
在一直线上截取若干相等线段作为比例尺基本 单位,最左边基本单位分成10或5 等分,通常 1cm或精度达1/10,但可估读到1/100。
பைடு நூலகம்附尺
主尺
(2)斜分比例尺:(微分比例尺)
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制成的图解比例尺。
斜分比例尺特征(图)
• 通常在一组(10条)等间距平行直线上 截取5个长的比例尺基本单位。右边4个 构成主尺,最左边基本单位错位斜分成 10等分,构成附尺。
球面经纬网投影前后差异
球面经纬网的特征: • 纬线长度不等 • 同一条纬线,经差相同 的纬线弧长相等 • 经线长度相等 • 梯形网格(经度带、纬 度带) • 经线和纬线呈直角相交 投影变形的表现: • 长度变形:地图上的 长度随不同地点和方 向而改变 • 面积变形:地图上的 面积随不同地点而改 变 • 角度变形:地图上两 条线所夹的角度不等 于球面上相应的角度
中国高程起算面是 黄海平均海水面。 1956年在青岛观象山设立了水准原点, 其他各控制点的绝对高程均是据此推 算,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 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 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 上升 29毫米。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1-3节

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以人造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可提供 高精度、全天候、实时动态定位、定时及导航服务。
(一)卫星定位的技术优势
观测点之间无需通视 提供3维坐标
定位精度高
观测时间短 全天候定位 操作简便
(二)GPS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地图表面和地球球面的矛盾
地图通常是绘在平面介质上的,而地球体表
面是曲面,因此制图时首先需要把曲面展成平面,
然而,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 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无论是将球面沿经线切开,或是沿纬线切开, 或是在极点结合,或是在赤道结合,他们都是有裂 隙的。
地图表面和地球球面的矛盾
空间部分: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白色)。它们 在高度20200km的近圆形轨道上运行,分布在六个轨道面上, 轨道倾角55°,两个轨道面之间在经度上相隔60°,每个轨道 面上布放四颗卫星。卫星在空间的这种配置,保障了在地球上 任意地点,任意时刻,至少同时可见到四颗卫星。
地面支撑系统: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测站。 它向GPS导航卫星提供一系列描述卫星运动及其轨道的参数; 监控卫星沿着预定轨道运行;保持各颗卫星处于GPS时间系 统及监控卫星上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等。
地球体 自然表面 大地水准面 物理表面 测量实施的 基础面
参考椭球面
数学表面 测量计算的 基础面
自然面、物理面、数学面关系图 自然表面 大地水准面
参考椭球面
二、地理坐标
用经线、纬线、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
坐标。
天文经纬度
大地经纬度
地心经纬度
① 天文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 置,用天文经度和天文纬度表示。
(一)卫星定位的技术优势
观测点之间无需通视 提供3维坐标
定位精度高
观测时间短 全天候定位 操作简便
(二)GPS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地图表面和地球球面的矛盾
地图通常是绘在平面介质上的,而地球体表
面是曲面,因此制图时首先需要把曲面展成平面,
然而,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 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无论是将球面沿经线切开,或是沿纬线切开, 或是在极点结合,或是在赤道结合,他们都是有裂 隙的。
地图表面和地球球面的矛盾
空间部分: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白色)。它们 在高度20200km的近圆形轨道上运行,分布在六个轨道面上, 轨道倾角55°,两个轨道面之间在经度上相隔60°,每个轨道 面上布放四颗卫星。卫星在空间的这种配置,保障了在地球上 任意地点,任意时刻,至少同时可见到四颗卫星。
地面支撑系统: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测站。 它向GPS导航卫星提供一系列描述卫星运动及其轨道的参数; 监控卫星沿着预定轨道运行;保持各颗卫星处于GPS时间系 统及监控卫星上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等。
地球体 自然表面 大地水准面 物理表面 测量实施的 基础面
参考椭球面
数学表面 测量计算的 基础面
自然面、物理面、数学面关系图 自然表面 大地水准面
参考椭球面
二、地理坐标
用经线、纬线、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
坐标。
天文经纬度
大地经纬度
地心经纬度
① 天文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 置,用天文经度和天文纬度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有两个同村的同学甲和乙,甲同学家在乙同学 家的西北方向。两个人分别绘制了一幅(图幅大 小相同)村庄平面图,结果:
乙+
甲+
①甲同学绘制的图中甲、乙两同学的家更近一些; ②甲、乙两家方向也不同(乙绘方向如图所示)。 (1)请你解释一下①现象的原因:————————— (2)请你在图中加上指向标。(加在虚线框中)
判断 1,图幅一定,比例尺越小图上的内容就 越详细。 2,图幅一定,比例尺越大图上的范围就 越小。
1,李明从广州到珠海,沿途路线不熟悉,那么他在选 择交通地图时应尽可能选()
A,比例尺较大的地图 C,表示范围较大的地图
B,比例尺较小的地图 D,表示内容较简单的地图
5,小明今天去高级中学参升 学考试,其行进路线如图 所示,请说明其行进方向 的变化() A,东北 B,正北 C,正北 D,东北 正东 东北 正东 正东 正北 西北 西北 西北
辨识方向 720E 820E
20
0
Hale Waihona Puke 300读P9-P10地图上的比例尺回答问题 判断 1,比例尺实质上指的是图上1cm 所代表 的实际距离。 2,比例尺的基本单位是cm。 3,比例尺只能用数字式来表示。
比例尺的计算:
读P10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回答问题
判断 图例是地图符号,注记是图上文字。
读P11比例尺的大小回答问题
第二章 地图上的基础知识
2.1地图上的信息
读P9认知导读,图文概述回答问题
1,地图是运用_______,将地理事物按 _________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2,读懂地图,需要明白地图的哪三要 素?
读P9地图上的方向回答问题
判断
1,地面上的基本方向有八个。 2,判断地图上的方向时都是依照“上北 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进行辨识的。 3,指向标也可以指示正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