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1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20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一、(广东梅州2020届高三质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论哲学著述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
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
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
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
”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鉴、互促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的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合,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如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
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于“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1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

一、(宁夏银川市2020届高三月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1~4题。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
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
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
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
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
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
大兴社学。
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遇学官以宾礼。
师儒竞劝,文教大兴。
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
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
”儒怒。
继宗入见曰:“为治有体。
公但剔奸弊,劝惩官吏。
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非宪体也。
”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
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儒惭而去。
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
”中官咋舌不敢受。
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
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
数与中官张庆忤。
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
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
”闻母丧,立出,止驿亭下,尽籍廨中器物付有司。
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
继宗力持风节,而居心慈厚。
为浙江按察时,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
继宗欲宽之而无由。
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由是十人者获释。
尝监乡试..得二卷,具朝服再拜曰:“二子当大魁天下,吾为朝廷得人贺耳。
”及拆卷,王华、李旻也,后果相继为状元。
人服其鉴。
(节选自《明史·杨继宗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文言文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B.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C.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D.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科举时代经过殿试考取的人叫进士,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进士及第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5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一、(云南玉溪一中2020届高三月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4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
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
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
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
上礼之恭,常自送之。
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
”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
”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
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
绛侯得释,盎颇有力。
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袁盎常引大体慷慨。
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
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
”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
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②载!”于是上笑,下赵同。
赵同泣下车。
上幸上林③,皇后..、慎夫人从。
其在禁中,常同席坐....。
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
慎夫人怒,不肯坐。
上亦怒,起,入禁中。
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
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
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
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
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
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
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注】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
②刀锯余人:宦官。
③上林:秦汉时皇家苑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B.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C.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D.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则含义相反,如袁盎,盎是充盈、洋溢之意,其字“丝”,则是极少、细微之意。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系列之疯狂专练11+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word版含答案

一、(宁夏石嘴山三中2020届高三适应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4题。
王思礼,高丽人,入居营州。
父为朔方军将。
思礼习战斗,从王忠嗣至河西,与哥舒翰同籍麾下。
翰为陇右节度使,思礼与中郎将周佖事翰,以功授右卫将军、关西兵马使。
从讨九曲,后期当斩,临刑,翰释之,思礼徐曰:“死固分也,何复贷为?”诸将壮之。
天宝十三载,吐谷浑苏毗王款附,诏翰至磨环川应接,思礼坠马,蹇甚。
翰谓监军李大宜曰:“思礼跛足,尚欲何之?”俄加金城郡太守。
安禄山反,翰为元帅,奏思礼赴军,玄宗曰:“河、陇精锐,悉在潼关,吐蕃有衅,唯倚思礼耳。
”翰固请,乃兼太常卿,充元帅府马军都将,翰委以军事。
密劝翰表诛杨国忠,翰不应;复请以三十骑劫至潼关杀之,翰曰:“此乃吾反,何与禄山事?”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注】下将斩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更为关内行营节度、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守武功。
贼安守忠来战,思礼退保扶风。
贼分兵略大和关,去凤翔五十里,李光进战未利,行在戒严,从官潜出其孥,帝使左右巡御史虞候识其姓名,众稍稍止。
命郭子仪以朔方兵击之。
会崔光远行军司马王伯伦、判官李椿以兵二千屯扶风。
闻贼已西,欲乘虚袭京师,径至高陵。
贼引军还击椿等,椿已至中渭桥。
杀守者千人,进攻苑门。
伯伦战死,椿被执。
先是,贼余众留武功,既传官军入京师,乃烧营遁,自是贼不敢西。
长安平,思礼先入清宫;收东京,战数有功。
迁.兵部尚书,封霍国公,食实户五百。
寻兼潞、沁等州节度。
乾元元年,总关中、潞州行营兵三万、骑八千,与子仪围贼相州,军溃,惟李光弼、思礼完军还。
寻破史思明别将万余众于直千岭。
光弼徙河阳,代为河东节度副大使。
上元元年,加司空。
自武德以来,三公..不居宰辅,唯思礼而已。
二年,薨.,赠.太尉,谥.曰武烈。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七十二》,有删改)【注】纛: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系列之疯狂专练2+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word版含答案

一、(宁夏银川市2020届高三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诗言志”,历来被我国诗人视为指导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领域的开山纲领。
作为一种文学观念,《诗经》在对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的萌芽,明确提出“诗言志”的是《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作为一种理论概念,“诗言志”最早大约是出自《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
到了战国时代,“诗言志”的说法就比较普遍了,这个时期各家所说的“诗言志”含义并非完全相同,但占主流的还是指思想、抱负和志向,带有强烈的政治和伦理道德倾向。
汉代,“诗言志”的内涵开始发生了变化,加入了情的内容。
先秦的“志”到了两汉,主要指志向抱负和情感相融合,情理结合。
孔颖达明确提出了“情志一也”:“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汉代将情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看待,其意义在于,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的分别,道学家往往割裂二者,导致对各种情感抒发的抹杀。
而汉人的情志统一,一来是合理的,并且出现了诗歌创作上汉魏风骨的伟大成就,成为后世的典范;二来对后来“缘情”说的兴起起到了示范作用,因此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大理论意义。
汉魏之后,特别是六朝时期,诗歌创作则朝向重情的方向发展。
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指出:“诗者,持也,持人情性。
”这些观念的提出,反映了诗歌创作从“言志”到“缘情”的变化。
“言志”的“志”在汉代虽然也包含着“吟咏情性”的因素,但是,这种“情”只能是符合“礼义”之情,这种“志”也在儒家政教怀抱的范围。
而六朝的“缘情”说目的在于突破儒家“礼义”的束缚,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再囿于儒家政教怀抱的“志”,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愿望与要求,而且“情”甚至反过来包含了“志”。
刘勰提出了“为情造文”之说:“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13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疯狂专练13 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一、(河北巨鹿二中2020届月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浞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
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
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
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
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
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
至是,帝密谕之。
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
”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
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
”蒙曰: “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
”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
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
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
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解析】原文标点: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必背金词金句成语:①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②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③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④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⑤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名句: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大家都没想到平日看似娇弱的女生,在拔河赛中居然能和男生________,形成激烈的拉锯战。
②一个更有争议的问题在于,人民币何时将成为能够与美元________的储备货币。
③韩国对于活字印刷是做过贡献的,但是他们的这些成就与我国古代对活字印刷的贡献相比,是不能________的。
A.分庭抗礼平起平坐等量齐观B.分庭抗礼等量齐观平起平坐C.平起平坐分庭抗礼等量齐观D.平起平坐等量齐观分庭抗礼解析:平起平坐:比喻彼此地位或权力平等。
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
比喻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分庭抗礼”和“平起平坐”,都有地位平等的意思。
不同:①“平起平坐”含有“权利相等”的意思;②“分庭抗礼”仅用于双方;“平起平坐”也可用于多方。
③“分庭抗礼”比喻互相对立或争权;“平起平坐”不能。
答案:A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亚洲杯冠军争夺战上演,澳大利亚经120分钟鏖战击败韩国队,澳大利亚在归入亚洲足球版图10周年的时间点上首次夺得亚洲杯冠军。
B.黄兴国市长说,天津正积极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大力开展“四清一绿”,通过持续努力,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1 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不分版本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1 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不分版本疯狂专练1 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一、〔江西师大附中XXXX届高三月考〕文言文阅读〔此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王汉忠,字希杰,徐州彭城人。
少豪荡,有膂力,形质魁岸,善骑射。
节帅高继冲欲召至帐下,汉忠不往。
文言文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即位..,补殿前指挥使,累迁内殿直都知。
从征太原,先登,流矢中眸,战益急,上壮之,迁东西班指挥使。
刘继元降,以所部安抚城中。
师还,改殿前左班指挥使,三迁右班都虞候、领涿州刺史..。
雍熙中,改马步军都军头。
端拱..初,出为宾州团练使,历冀、贝二州部署,徙天雄军。
二年,入为侍卫马军都虞候、领洮州观察使、高阳关副都部署。
契丹南侵,汉忠合诸军击败之,斩馘甚众。
真宗即位,自中山召归。
俄复出为高阳关都部署,进领威塞军节度。
成平三年,又为泾原、环庆两路都部署兼安抚使,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改镇、定、高阳关都部署、三路都排阵使。
契丹掠中山,汉忠率诸将阵于野,契丹遁,追斩甚众,获其贵将。
加殿前副都指挥使,改领保静军节度。
五年,罢西面经略使,命汉忠为邻宁、环庆两路都部署,李允正、宋沆为钤辖,领戍兵二万五千人,委汉忠分道控制。
数月召还,坐违诏无功,责为左屯卫上将军、出知襄州,常奉外增岁给钱二百万。
未上道,暴得疾卒。
赠.太尉,以其长子内殿崇班从吉为阁门祗候,次子从政、从益为左右侍禁。
汉忠有识略,军政甚肃,每行师,诘旦,必行香祝曰:“愿军民无犯吾令,违者一毫不贷。
〞故所部无益。
性刚果,不务小节,轻财乐施。
好读书,颇能诗,喜儒士,待宾佐有礼,名称甚茂,以是自矜尚,群帅不悦。
〔节选自《宋史•王汉忠传》〕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B.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C.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D.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解析】文言断句需要整体把握文意:“经宿复苏〞指的是“被殴杀的少年〞,而不是“其父〞,故应在“复苏〞后断句;“奇〞的对象是“材力〞,而不是“材〞,故应在“材力〞后断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一、(宁夏银川市2020届高三月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1~4题。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
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
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
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
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
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
大兴社学。
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遇学官以宾礼。
师儒竞劝,文教大兴。
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
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
”儒怒。
继宗入见曰:“为治有体。
公但剔奸弊,劝惩官吏。
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非宪体也。
”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
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儒惭而去。
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
”中官咋舌不敢受。
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
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
数与中官张庆忤。
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
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
”闻母丧,立出,止驿亭下,尽籍廨中器物付有司。
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
继宗力持风节,而居心慈厚。
为浙江按察时,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
继宗欲宽之而无由。
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由是十人者获释。
尝监乡试得二卷,具朝服再拜曰:“二子当大魁天下,吾为朝廷得人贺耳。
”及拆卷,王华、李旻也,后果相继为状元。
人服其鉴。
(节选自《明史·杨继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B.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C.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D.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科举时代经过殿试考取的人叫进士,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进士及第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
B.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州府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因在秋天的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乡试考中的叫举人。
C.中官,即宦官,通称太监,是古代被阉割后再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成员的男性官员,宦官本为内廷官,不能干预朝政,但历史上也有宦官专权的事实。
D.刑部是封建时代官制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长官为刑部尚书。
其他五部为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工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继宗尊师重教,成效突出。
任嘉兴知府时,他大力兴办地方学校,要求年满八岁的孩子都要入学,对学官以礼相待,形成了教师文人学者竞相劝勉、文化教育繁荣兴盛的局面。
B.杨继宗为民说话,得罪权贵。
御史孔儒清查军队,却把多位里老杖死,杨继宗张贴告示调查此事,惹怒孔儒,杨继宗又当面指责孔儒越职行事,让孔儒非常恼恨。
C.杨继宗为官清廉,抵制腐败。
任嘉兴知府时,他的官署和住所很简朴,不爱金钱,宦官路过他那里,向他要钱,他只送了普通物品,要金子则要求对方出示印券,巧妙地拒绝了宦官。
D.杨继宗慧眼识才,很有远见。
他监考乡试时,发现两份优秀试卷,非常郑重和高兴地说这两位考生将是天下的一流人才,后来,这两位考生相继考中状元,人们佩服他有眼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儒惭而去。
(5分)(2)数与中官张庆忤。
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
(5分)二、(四川绵阳市2020届高三联考)名篇名句默写。
(6分)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用“后人”的委婉称谓,告诫唐朝统治者不要让历史重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声”比“有声”更能引起听者的共鸣,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这种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
(3)韩非子提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与诸葛亮《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四川成都市2020届高三摸底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2019年4月11日上午,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400余名重要政要嘉宾、知名音乐企业代表和音乐艺术人士,第八届音乐之都城市大会在成都正式开幕。
“音城会”创始人沙恩·夏皮罗直言,“成都的城市规划和文化令人,相信这届大会将是最棒的!”如此表达绝不是,而是对成都由衷的赞美和期许。
此次大会围绕音乐与旅游为议题展开讨论,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
本次大会共有33家来自海内外的政府、团体及企业就10个合作事项达成共识,共33家单位完成诸如葫芦童声音乐基地、星球音乐嘉年华、“星立方”文创园、“古蜀熊猫”音乐产品授权框架协议等项目签约,“音城会”影响巨大、成果斐然。
值得一提的是,()。
成都旨在通过“音城会”与全球78座音乐城市建立连接,并将全球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音乐资源与本土旅游文化进行嫁接,从而促进音乐与旅游产业紧密融合。
6.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济济一堂目瞪口呆耸人听闻可见B.群贤毕集瞠目结舌骇人听闻因此C.济济一堂瞠目结舌耸人听闻可见D.群贤毕集目瞪口呆骇人听闻因此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此次大会围绕音乐与旅游为议题展开讨论,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
B.此次大会以音乐与旅游为议题展开讨论,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
C.此次大会围绕音乐与旅游的议题展开讨论,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
D.此次大会围绕音乐与旅游的议题展开讨论,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
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此次“音城会”不仅是大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盛会,也是成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音乐产业大会B.此次“音城会”不仅是成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音乐产业大会,也是大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盛会C.此次“音城会”与其说是大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盛会,不如说是成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音乐产业大会D.此次“音城会”与其说是成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音乐产业大会,不如说是大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盛会9.(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0届高三期初考)下面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
请指出活动标识的设计核心元素,并分析活动标识设计的视觉效果及其意蕴。
(5分)10.(河南安阳市2020届高三调研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柴油在开采和运输的过程中,常会泄漏到水体和土壤中,①______________。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吴正岩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研制出一种可高效去除水体和土壤中柴油污染的新型纳米海绵。
这种纳米海绵表面含有大量的疏水基团,可与柴油分子形成分子间作用力,从而将②_____________,纳米海绵中的柴油就随海绵一起从水体和土壤中移除,达到污染修复的目的。
吴正岩表示,纳米海绵不仅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柴油,而且可以铺在土壤表面,③_______________,也可以放在土壤中控制柴油的迁移和扩散,且易回收,因此在防止柴油污染水体和土壤领域前景广阔。
1.【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
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如“月俸”“之”“原数”“他司”“仓吏”“继宗”等,然后依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
“量”是动词,“之”是其宾语,故“之”后应断开,排除B 项;“悟”意思是“明白,悟出”,宾语应是“仓吏缺粮之由”,“由”意思是“缘由,原因”,“仓吏缺粮”是“由”的定语,故二者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 项;“具实以闻”,“以”相当于“而”,此处表修饰关系,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不能断开,排除D 项。
故选C 。
2.【答案】B【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 项,“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州府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有误,乡试应是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
故选B 。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宦官路过他那里,向他要钱,他只送了普通物品”有误,从文中来看,“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意思是“经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只拿菱角、芡实和历书送给他们。
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公牒领取府库金银”,可见赠送物品在前,宦官要钱在后。
故选C 。
4.【参考答案】(1)离开嘉兴前,孔儒突然闯入府衙,打开(杨继宗的)箱子查看,里边只有几件破旧衣服罢了,孔儒羞惭地离开。
(2)杨继宗多次与太监张庆意见不合,张庆的哥哥张敏在司礼监做官,常常在皇帝面前诋毁杨继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中,“濒”,临近,接近;“突”前省略主语“孔儒”;“发”,打开;“箧”,箱子;“敝”,破旧;“敝衣数袭”定语后置句,应为“数袭敝衣”;“而已”,罢了;“去”,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