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习题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答案

水质工程学(上)例题、思考题、习题第1章水质与水质标准1.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几类?了解各类杂质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类。
悬浮物:尺寸较大(1?m-1mm),可下沉或上浮(大颗粒的泥砂、矿碴下沉,大而轻的有机物上浮)。
主要是泥砂类无机物质和动植物生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或死亡后的腐败产物等有机物。
这类杂质由于尺寸较大,在水中不稳定,常常悬浮于水流中。
当水静置时,相对密度小的会上浮与水面,相对密度大的会下沉,因此容易去除。
胶体:尺寸很小(10nm-100nm), 具有稳定性,长时静置不沉。
主要是粘土、细菌和病毒、腐殖质和蛋白质等。
胶体通常带负电荷,少量的带正电荷的金属氧化物胶体。
一般可通过加入混凝剂进去去除。
溶解物:主要是呈真溶液状态的离子和分子,如Ca2+、Mg2+、Cl-等离子,HCO3-、SO42-等酸根,O2、CO2、H2S、SO2、NH3等溶解气体分子。
溶解物与水成均相,透明。
但可能产生色、臭、味。
是某些工业用水的去除对象,需要特殊处理。
有毒有害的无机溶解物和有机溶解物也是生活饮用水的去除对象。
2.各种典型水质特点。
(数值可不记)江河水:易受自然条件影响,浊度高于地下水。
江河水年内浊度变化大。
含盐量较低,一般在70~900mg/L之间。
硬度较低,通常在50~400mg/L(以CaCO3计)之间。
江河水易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色、臭、味变化较大,水温不稳定。
湖泊及水库水:主要由河水补给,水质类似河水,但其流动性较小,浊度较低;湖水含藻类较多,易产生色、臭、味。
湖水容易受污染。
含盐量和硬度比河水高。
湖泊、水库水的富营养化已成为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海水:海水含盐量高,在7.5~43.0g/L之间,以氯化物含量最高,约占83.7%,硫化物次之,再次为碳酸盐,其它盐类含量极少。
海水须淡化后才可饮用。
地下水:悬浮物、胶体杂质在土壤渗流中已大部分被去除,水质清澈,不易受外界污染和气温变化的影响,温度与水质都比较稳定,一般宜作生活饮用水和冷却水。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案例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案例1.试分析水资源与水的自然循环的关系。
2.试分析水体污染与水的社会循环的关系,以及产生水体污染的根本原因。
3.试述水污染控制工程在水污染综合防治中的作用和地位。
4.试述水污染控制工程在水污染综合防治中的作用和地位。
5.水体自净能力、水环境容量与水污染控制工程有怎样的关系?试举例说明之6.试归纳污染物的类别、危害及相应的污染指标。
7.含氮有机物的好氧分解过程分氰化和硝化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能否同时进行,为什么?生活污水水质指标中BOD5是和哪个阶段的需氧量相对应?8.试简述BOD、COD、TOD、TOC的内涵,根据其各自的内涵判断这四者之间在数量上会有怎样的关系,并陈述其原因。
9.废水处理系统的作用是什么?它与处理单元及核心单元、核心设备间有怎样的关系?10.什么是废水处理的级别?对于城市污水而言,通常有怎样的级别划分?11.为什么要对废水进行预处理?通常有哪几种具体的预处理方法?12.某企业生产废水排放量为60m3/h,其浓度变化为每8h一周期,每周期内的小时浓度为30、80、90、140、60、50、70、100mg/L。
试求将其浓度均和到70mg/L所需要的均和池容积及均和时间。
13.某酸性废水的pH值逐时变化为4.5、5、6.5、5、7,其水量的逐时变化依次为5、6、4、7、9m3/h,废水排放标准为pH=6~9,问完全均和后是否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14.试说明沉淀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并讨论各种类型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各适用在哪些场合?15.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与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16.水的沉淀法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试分析球形颗粒的静水自由沉降(或浮上)的基本规律,影响沉淀或浮上的因素有哪些?17.水中油珠的密度ρs=800kg/m3,直径众=50µm,求它在20℃水中的上浮速度?18.某废水的静置沉降试验数据如下表,试验有效水深H=1.8m,污水悬浮物浓19.悬浮物浓度为430mg/L的有机废水进行絮凝沉降试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试求沉降时间为60min、深度为1.8m时的悬浮物总去除率。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

1.简述水质污染指标体系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答: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普通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物理指标包括: (1) 水温 (2)色度 (3) 臭味 (4)固体含量,化学指标包括有机指标包括:(1)BOD :在水温为 20 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 COD :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 :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S 等。
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 2 、H 2O 、NO 和 SO ,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2 2(4) TOC :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5)油类污染物(6)酚类污染物(7)表面活性剂(8)有机酸碱(9)有机农药(10)苯 类化合物无机物及其指标包括(1)酸碱度(2)氮、磷 (3)重金属(4)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毒物 生物指标包括: (1)细菌总数(2)大肠菌群(3)病毒2 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及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画 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3 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 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 联系和区别。
(1)BOD :在水温为 20 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2) COD :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 :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S 等。
被氧化后,分别产生 CO 2 、H 2O 、NO 和 SO ,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2 2(4) TOC :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 TOD > COD >BOD20〉BOD5〉OC生物化学需氧量或者生化需氧量(BO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 阐明被污染的程度。
水污染控制工程各章习题教材

第1章 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一.选择题1.城市污水的性质特征,主要具有()的一切特征。
A .生活污水B .工业废水C .初期雨水D .混合废水2.影响城市污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有()。
A .城市采用的排水制度B .水温、色度、臭味和污水所含的固体物质C .污水的物理性质D .污水的化学组成3.污水所含固体物质按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
A .有机物、无机物和生物体B .悬浮的、胶体的和溶解的C .挥发性固体和溶解性固体D .重金属和氮、磷4.污水中含氮化合物的形态有()。
A .总氮、凯式氮B .游离氨和离子态铵盐C .有机氮和无机氮D .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5.表征污水中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有()。
A .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总需氧量B .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易生物降解有机物C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D .悬浮有机物、胶体有机物、溶解性有机物6.5天生化需氧量(5 BOD )约为()阶段生化需氧量的()。
A .碳氧化;70%~80%B .碳氧化;5%C .硝化;70%~80%D .硝化;5%7.一般认为,当废水的 5 BOD /Cr COD ()时适宜采用生化性A .<0.25B .<0.3C .>0.3D .>1.08.各项污水有机物综合指标5 BOD 、20BOD 、Cr COD 和TOD 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情况下是()。
B .Cr COD >TOD >20BOD >5 BODC .TOD >CODcr >20BOD >5 BOD D .Cr COD >TOD >5 BOD >20BOD9.污水生物性质的检测指标主要有()。
A .痢疾、伤寒和霍乱菌B .病原菌、病毒C .肺炎克氏杆菌、肠道病原菌D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及病毒二.思考题1.简述污水的最终出路.2.概述水体污染控制的主要水质指标。
第2章 水体污染与自净一.选择题1.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分为()。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答案

、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1. 水的社会循环:人类社会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水,使用后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它们最终流入天然水体,这样,水在人类社会中构成了一个循环体系,称为~。
2. 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3. 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4. 沉淀::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过程,在重力作用下,依靠悬浮颗粒或液滴与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
5. 沉降比:用量筒从接触凝聚区取100mL水样,静置5min,沉下的矾花所占mL数用百分比表示,称为沉降比。
6. 滤速调节器:是在过滤周期内维持滤速不变的装置。
7. 接触凝聚区:在澄清池中,将沉到池底的污泥提升起来,并使这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稳定的泥渣悬浮层,此层中所含悬浮物的浓度约在3~10g/L,称为~。
8. 化学沉淀法:是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与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盐类,形成沉渣,从而降低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9. 分级沉淀:若溶液中有数种离子能与同一种离子生成沉淀,则可通过溶度积原理来判断生成沉淀的顺序,这叫做分级沉淀。
10. 总硬度:水中Ca2+ 、Mg2+含量的总和,称为总硬度。
11. 电解法:是应用电解的基本原理,使废水中有害物质,通过电解过程,在阳、阴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成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废水净化的方法。
12. 滑动面:胶粒在运动时,扩散层中的反离子会脱开胶粒,这个脱开的界面称为滑动面,一般指吸附层边界。
13. 氧化还原能力:指某种物质失去或取得电子的难易程度,可以统一用氧化还原电位作为指标。
14. 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它可发生在气-液、气-固、液-固两相之间。
15. 物理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分子引力产生的吸附。
16. 化学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由于化学键力发生了化学作用,使得化学性质改变。
水污染控制习题库(含答案)

水污染控制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9题,每题1分,共79分)1.好氧稳定塘净化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特征是( )。
A、好氧微生物与藻类共生B、好氧微生物与微型动物共生C、兼氧微生物与微型动物共生D、兼氧微生物与藻类共生正确答案:A2.用生化过程中消耗的溶解氧量来间接表示需氧物的多少,称为( )A、BODB、CODC、DOD、高锰酸钾指数正确答案:A3.下列不属于平流式沉淀池优点的是( )。
A、沉淀效果好B、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强C、池子配水均匀D、施工简单,造价较低正确答案:C4.生物接触氧化法实质上是( )。
A、在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两者之间的生物处理技术C、活性污泥法和物理处理技术的结合D、一种新型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正确答案:B5.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污泥脱水前进行预处理的目的是解决污泥运输的难题B、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含水率高,脱水容易C、衡量污泥脱水难易程度的指标是污泥的比阻D、有机污泥均由亲水性带正电的胶体颗粒组成正确答案:C6.以下有关絮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凝聚是指使胶体脱稳并聚集为微絮粒的过程B、絮凝是指微絮粒通过吸附、卷带和桥连成长为更大的絮体的过程C、混凝包括絮凝和凝聚两个步骤D、混凝包括混合、凝聚和絮凝三个步骤正确答案:D7.下列哪项描述不属于厌氧塘的特点( ) 。
A、塘深2.0m以上,塘内呈厌氧状态B、进水有机负荷高,可达100kgBOD5/(10000m2·d)以上C、污水停留时间长,有机物分解彻底,BOD5去除率可达80%以上D、容易滋生蚊蝇和散发臭气,应远离居民住宅区和商业区正确答案:C8.按照混合液的流态,曝气池可分为( )。
A、传统曝气池、阶段曝气池、吸附再生曝气池、延时曝气池等B、鼓风曝气池和机械曝气池C、曝气-沉淀池合建式和分建式D、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和循环混合式正确答案:D9.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污水中(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习题含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业标准答案第一章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办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介入标是评论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办理工程设计、反应污水处理厂办理成效、展开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照。
2.剖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 TS),总固体包含溶解性固体( DS)和悬浮性固体( 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 SS)。
固体残渣依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 VS)和固定性固体( FS)。
将固体在 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 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 FS)。
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应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剖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答:生化需氧量( 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 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 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 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论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
生化需氧量间接反应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化学需氧量不可以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别的废水中的复原性无机物也能耗费部分氧。
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焚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
TOC、TOD的耗氧过程与 BOD 的耗氧过程有实质不一样,并且因为各样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一样,生化过程差别也大。
各样水质之间 TOC或TOD与 BOD不存在固定关系。
在水质条件基真同样的条件下, BOD与TOD或TOC之间存在必定的有关关系。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

一、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操纵、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操纵的全然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
水样通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
固体残渣依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
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那么是固定性固体〔FS〕。
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不。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那么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如今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基本上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
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落解的有机物量。
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复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局部氧。
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基本上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
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OD的耗氧过程有实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异也大。
各种水质之间TOC或TOD与BOD不存在固定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决定最小覆土厚度的三个因素是什么?
31.污水在管道中冰冻的可能与和因素有关。
32.规范规定:管顶最小覆土厚度在车行道下宜为m;人行道下宜为m。在保证管道不会受外部荷重损坏时,最小覆土厚度可。
33.简述检查井上下游的管段在衔接时应遵循的原则
8.简述工厂排水系统的组成及每部分的功能。
9.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10. 街道雨水管渠系统上的附属物除检查井、跌水井、出水口等之外,还有收集地面雨水用的。
11. 在管道系统的组成上,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半分流制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各分流制系统相似,具有同样的组成部分,只是在截流式合流制管渠上设有和;而在半分流制管渠上设有和。
12.管渠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或,渠道有和之分。城市和工厂中的渠管主要是。
13. 暗渠系统的主要附属构筑物有哪些?
14. 对合格的管道和渠道有哪些要求?
15. 为什么管道的断面形式常采用圆形,而渠道的断面形式一般不采用圆形?选择管道时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
16. 渠道断面形式有哪几种?它们的特点是什么?适于什么情况?
原因:一在方向、坡度、高程和断面改变时,管道的方向,直径会发生改变,为了连接方便,宜使用检查井。二,后期的维护,维修,管理方便。三 有支路管道的接入。
31. 为什么当管渠口径较大时(例如1200mm),检查井的水平截面的形状采用矩形而不采用圆形?
可能的原因:当本较大。
23. 跌水井的构造无定型,常用的有和两种。
24. 雨水口结构包括:、、三部分。雨水口的形式有、以及。从地步构造看,雨水口分为和。其中有截流进入雨水口的粗重物体的作用。
25. 倒虹管由、、三部分组成,进、出水井内应设或。
26.确定倒虹管的路线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27.折管式与直管式倒虹管的构造、设计要求适用于什么场合?其优缺点如何?
12. 名词解释:水力半径,湿周
13. 对每一个设计管段,有6个水力要素,分别是、、、、和。
14. 水力学算图有哪几种?
15. 不满流水力学算图有哪些?
16. 简述水力学算图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17. 什么情况下不满流管道的水力学算图、算表可以用于满流计算?
18.名词解释:设计充满度
19. 了解不同管径或渠高的最大设计充满度是多少。对于明沟,《规范》规定超高(渠中设计水面与渠定间高度)不得小于m。
34.管段的衔接方法有哪几种?分别适用于何种情况?特点如何?
35.管段的衔接是以为前提,而且在在检查井处不应发生下列情况:
一是;二是。
36.根据例题2-4、2-5、2-6总结管段水力计算的基本过程。
37.为什么检查井处下游管段的上端管底不得高于上游管段的下端管底?
38.为了防止管道淤塞,设计时可采用哪些措施?
20.名词解释:设计流速,最小设计流速、最大设计流速
21.为了防止管渠因淤积而堵塞或因冲刷而损坏,《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污水管渠的最小设计流速为m/s;明渠的最小设计流速为m/s;最大设计流速非金属管道为m/s,金属管道为m/s 。
22.就整个污水管渠系统来讲,各设计沟段的设计流速从上游到下游最好是逐渐的。
7. 考虑不冲刷管壁因素,管渠水力计算时所采用的流速要有一个限制。
8. 为什么污水管渠的水力设计一般按不满流计算,并在管渠中的水面之上保留一部分空间?
9.什么叫设计管段?什么情况下可以将相邻的设计管段合并为一条设计管段?
10.为了简化计算,管渠的水力计算采用公式。
11. 排水管渠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是什么?此公式适用于什么条件?为什么可以用于排水管渠的水力计算?
23.在平坦地区,最小设计流速定的过大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24.什么是最小管径,什么情况下采用最小管径?
25.管道在坡度变陡处,其管径可根据水力计算确定有大改小,但不得超过级,并不得小于相应条件下的管径。
26.名词解释:最小设计坡度、不计算管段
27.名词解释:管道的埋设深度、管道最大埋深
28.在干燥土壤中,沟道最大埋深一般不超过m;在多水、流沙、石灰岩地层中,一般不超过m。
第二章 排水管渠水力计算
1.城市排水管网分布及其污水水流有何特点?
2.排水管渠水力计算的任务是什么?
3.管渠的水力设计是指根据水力学原理确定管渠的、和。
4.污水管渠水力设计原则:、、、。
5.为了保证管渠不溢流,水力计算时所采用的设计流量是。
6. 考虑不淤积因素,管渠水力计算时所采用的流速要有一个限制。
17. 我国城市和工厂最常用的管道有哪些?试述适用情况及优缺点?
18. 混凝土管管口的形式有:、和。制造方法主要有、、。
19. 钢筋混凝土管管口的形式有:、和。制造方法主要有、、。
21. 简述管道系统各种附属构筑物的功能,适用场合和构造要求?
22. 检查井由三部分组成:、、。检查井井身的构造与是否需要工人下井有密切关系。不需要下人的浅井,构造很简单,一般为;需要下人的检查井在构造上可分为、和三部分。检查井的底部做流槽是为了。在重要道路上的检查井,有时为了防止因检查井沉降而破坏路面,可设计采用来固定井座和井盖,即使检查井沉降也不影响道路路面。
《排水管道工程》习题
第一章排水管渠系统
1.名词解释:排水系统、排水体制
2.排水体制主要有和两种形式。
3.合流制排水系统主要有和两种形式。分流制排水系统主要有、和三种形式。
4.不同体制的排水系统在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方面各自有何优缺点?
5.如何选择排水体制?
6.简述排水系统的组成及每部分的功能。
7.简述城镇污水系统的组成及每部分的功能。
27. 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倒虹管内污泥的淤积?
28. 污水管道的出水口应尽可能淹没在水中,其管定标高一般应设在什么水位以下。雨水管道的出水口应露在水面以上,为什么?应露在什么水位以上?
29. 在设计和施工管渠系统上的构筑物时,为充分发挥其功能,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0. 为什么在管渠改变方向、坡度、高程和断面处以及管渠交汇处,都必须设置检查井?为什么在直线管渠上的一定距离处,也必须设置检查井?
39.为什么污水管道要按不满流设计?
40.管道水力计算采用均匀流公式同在检查井的底部上做成连接上下管段的流槽,这俩件事有何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