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儒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
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
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
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
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
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xiàn慕他们的出风头罢。
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会发生关系过。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xiàn( )慕汗流浃( )背(2)文中画线句子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
”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只填序号)A.表示递进 B.解释说明 C.表示延长 D.表示转折(4)将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5)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中的《》(文章名)。
【答案】(1) 羡jiā(2) 妇儒妇孺(3)B(4)我想,我应该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
(意思对即可)(5) 朝花夕拾五猖会2.用原文补写出诗文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篇一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1、下列词语是广告设计的谐音仿词,请改正用错的字,恢复其本来面目。
(4分)(1)衣衣不舍(某洗衣粉广告)()(2)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3)鸡不可失(某烤鸡店广告)()(4)万事具备(某房地产广告)()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4分)()A.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
(比喻)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吗?(反问)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夸张)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西游记》的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B、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C、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品之一。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4、古诗文默写。
(8分)(1)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2)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_______________。
(《童趣》)(3)《论语十则》中写曾子每天从以下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4)写出古诗词中你喜欢的连续两句描述优美景色的句子(课内外均可):二、阅读(59分)(一)文言文阅读(24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7分)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此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5、用“/”给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2分)6、这则故事表明子罕是怎样的人?(5分)(乙)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7分)终身食鱼汉刘向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
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分歧.(qí) 憔.悴(jiāo) 祷.告(tāo) 匿.笑(nì)B.菡萏.(dàn) 侍.弄(shì) 瘫.痪(tān) 霎.时(shà)C.嫩.芽(nèng) 诀.别(jué) 攲.斜(qī) 姊.妹(zǐ)D.粼粼.(nín) 淡雅.(yá) 徘徊.(huí) 反悔.(huǐ)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哆嗦赤裸淅沥垂垂幕老B.猥琐褪尽遗憾察颜观色C.凝望涉足幽寂零仃D.延绵刹那嫁接恍然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受寒流不断南下的影响,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
B.语文课上,老师讲了一个幽默的故事,同学们都忍俊不禁....。
C.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不耻下问....,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
D.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武汉使用外,还向黄石、荆州等地输送。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D.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语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都能品尝到一口美味。
初一语文上期中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期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迸溅(bèng)应有(yìng)尽有B. 霎时(shà)缄默(jiān)锲而不舍(qiè)C. 踌躇(chóu)箴言(zhēn)蹑手蹑脚(niè)D. 踌躇(chú)箴言(zhēn)蹑手蹑脚(ni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C. 这篇文章的词汇量很大,读起来有些生涩难懂。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 下列词语中属于贬义词的一项是:A. 勤奋B. 谦虚C. 狡猾D. 勇敢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生机勃勃。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采蜜。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生机勃勃。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采蜜。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C. 他的知识像海洋一样深不可测。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3-2024上学期七年级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卡”共4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 默写。
(1)“风"的意象经常吹拂在古诗之中。
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有“______,______”,诗人见风而生思乡之情;曹操《观沧海》中的“______,______”,描写了秋风中大海波翻浪涌的壮阔景象;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描写了广阔江面上风正船行的景象。
(2)“花"的意象经常开放在古诗之中。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______,______”两句,借菊花表达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杨花落尽之时听到友人被贬的悲痛。
【答案】①. 春风又绿江南岸②. 明月何时照我还③. 秋风萧瑟④. 洪波涌起⑤. 潮平两岸阔⑥. 风正一帆悬⑦. 遥怜故园菊⑧. 应傍战场开⑨. 杨花落尽子规啼⑩. 闻道龙标过五溪【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萧、瑟、潮、阔、悬、遥、菊、傍、啼、溪。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
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xiào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的。
“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
“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三篇】

精心整理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三篇】导语:期中考试即将到来,你今天多几分钟的努力,明天少几小时的烦恼。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三篇】,欢迎大家阅读鉴赏。
改为(3)、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冰心,原名谢婉莹,诗人、作家、儿童文学家,“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B.马克•吐温,19世纪后期美国作家,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是他的代表作。
C.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作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六则○7,寒梅着花未?《杂诗》3、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调查(7分)(一)、某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读书计划及占比例读书笔记及占比例有计划11%每读必做0%(4分)光;的感受。
现在请你以“阅读”为对象,就划线部分进行仿写。
(3分)4、按课文提示填空。
(4分)写人叙事的文章都通过精彩的叙事彰显人物特征。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中,马克•吐温叙述了他在“第一次文学尝试”中做的几件事,如(写出一件即可),突出马克•吐温的个性;《小巷深处》中叙述了养母英姨为了给“我”更好的生活条件,她,(写出一件即可),使我们感受到她的精神。
二、阅读(5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7分)“泯6.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忽啼求之B.邑人奇之C.不能称前时之闻D.于舅家见之7.翻译下列句子。
(6分)(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8.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你从仲永的经历获得怎样的启发?(4分)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5套)

初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尴.尬(gān)攲.斜(jī)黄晕.(yùn)粗糙.(cāo)B.憔悴.(cuì)菡萏.(dàn)狼狈.(bèi)应.和(yīng)C.着.落(zhuō)分歧.(qí)粗犷.(guǎng)干涩.(sè)D.祷.告(dǎo)并蒂.(tí)匿.笑(nì)霎.时(sh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朗润宛转抖擞贮蓄B.安适澄清花苞荫敝C.莅临决别吝啬池畦D.静谧仿膳瘫痪锤打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她这席话说得咄咄逼人....,令人目瞪口呆。
B.看到那样东西,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我苦苦寻觅的答案吗?C.他废寝忘食....地辛勤写作,历时5年,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D.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应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开卷有益....。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
(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雕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把“雕刻”改为“描绘”)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删去“为”)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飞流直下的瀑布描写得奇特雄伟,气象万千。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指定位置。
一、文言文(共27 分)(一)默写(12 分)1.默写(1)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交替,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元曲,回答问题(4 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断肠人”的意思是。
3.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曲子在布局上特点显著,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作者自己,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
既有他的眼中所见,也有他的经行地和所骑所感。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总括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曲子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作者将自己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三)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11 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的颈联(第五、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六则》中阐明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6分)冰心在《忆读书》中写自己从小就着迷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三部名著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相信你也有同感,不知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呢?(8分)○1 我最欣赏《》中的(2分)。
○2一句话写出与这个人物有关的一个故事梗概(2分)○3推荐理由(4分):5、口语交际: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某班准备在这天下午三点,在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
假如你参与这项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6分)(1)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需要张贴名人语录,请你推荐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包括出处)(2分)(2)4月22日下午,你代表全班去邀请语文张老师参加这次主题班会,你会对他怎么说?请你把要对张老师说的话写下来。
(注意:称呼、时间地点及事情要交代清楚。
)(4分)二、阅读(60分)(一)《三峡》(18分)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三峡》选自《》,作者,(朝代)家(4分)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8分)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8.翻译文句(6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二)阅读《春》选段,完成文后第9--15题(20分)春①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____(A、绊B、伴C、拌)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____(A、嘹B、缭C、燎)亮地响着。
9、请给①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1分)10、解释②段中加点的词。
(2分)(l)卖弄:(2)宛转:11、在②段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内,它们分别是()()(2分)12、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a、句:b、句:13、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句中的杨柳风指的是什么?(2分)14、②段用诗句开头在文段中有何作用?从那个角度写出了风的特点?(2+3分)15、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色的,但作者却将春风描绘得有形有味、有声有色,请从原文中找出这些语句填在横线上。
(至少两句,4分)(三)阅读《意外的收获》一文,回答第16--20题(9分)①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教数学的孙老师怒气冲冲地对我说:那个张辰,上课时竟把前面两个女生的辫子结在一起,还在上面别了一枝笔!②我顿时火冒三丈,这个张辰,从进了我们班开始,就没有让我省心过,迟到、旷课、作业不做、上课做小动作、搞恶作剧、课间打架让我头痛不已。
③同学们陆续回家了。
张辰坐在座位上,隔着晃动的人影和我对峙,一脸的倔强和漫不经心。
我耐心地等同学们走光,想起他的种种劣迹,我酝酿着情绪,想给他来一场雷霆之怒的爆发。
④我干硬地咳嗓子,为怒吼做充分准备。
就在这时,有个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我说,我班有个学生的自行车钥匙不见了,让我帮忙把车锁撬开。
于是,我赶紧跑去为他们排忧解难去了。
⑤那个车锁很难撬,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等到大功告成时已是暮色四合。
我长长吁了口气,嘱咐那个学生路上小心,然后自己也想骑车回家。
就在开车锁的时刻,我忽然想起张辰来,我想他大概早就跑得没影了。
不过我还是走向教室,向那边望了望。
⑥出乎意料的是,在暗暗的暮色里,那个小小的影子还站在那儿,我的心动了动,怒气随之烟消云散了。
我想,教育也不是万能的,点石成金总有失败的可能,算了,让他走吧。
就在我想草草打发他走掉的时候,我看到他在冷风里打了个寒战。
那一刻,我心里突然升起了一股温情。
⑦我摸着他的头,俯下身子和气地说:张辰,谢谢你还在这儿等我,天黑了,我送你回家吧,好吗?他猛然抬起头来,眼睛很亮地闪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来,支支吾吾地说:不不用了,我妈妈没有下班。
我笑着说:我只是想送你回家而已。
他没有说话,跟在我身后,坐上了我的自行车。
⑧路灯已经亮了,远远看过去,像星星列阵,很美。
我慢慢地骑车,怕夜风冻着他,他的衣服穿得很少。
按照他的指点,我送他到离家不远的地方停下,谢谢老师!他一边大声说着,一边飞快地跑了。
⑨很快我有了新发现:张辰再没出现在没做作业的名单中;任课老师表扬张辰上课听讲很认真;课间做广播操,张辰把胳膊和腿都伸展得很到位我想,再调皮的学生也有反常的时候,恐怕时间长不了。
但在课堂上,我还是及时表扬了他。
从此张辰像换了个人一样,期中考试的成绩竟然前进了十多名。
⑩开家长会那天,我见到了张辰的爷爷,这才知道张辰父母离婚了,妈妈不要他,爸爸在外地工作,他只好和爷爷过○11 老师,谢谢你,那天晚上你把张辰送回家,孩子告诉我说,第一次有老师专门送他回家○12我背过身,忍住夺眶欲出的泪,不为自己意外的收获,是为自己曾经冷漠而惭愧○13我蹲下来,把张辰搂在怀里,拍拍他的后背。
他矮矮的个子,只比蹲着的我高一点点,但我知道,他会健康地成长,长得比我更高16、从记叙的顺序看,本文材料安排的顺序是()(1分)A、顺叙B、倒叙C、插叙17、文中主要叙述了我关爱学生的两件事,请概括这两件事的主要内容?(2分)(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18、根据你的理解,第⑦段中,他猛然抬起头来,眼睛很亮地闪了一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面对张辰的恶作剧,假如我当时真的发怒,也会达到教育张辰的目的,让他改过自新。
B、第6段中,我的怒气会烟消云散的主要原因是我认为教育不是万能的,点石成金也有失败的可能,想放弃对张辰的教育。
C、题目意外的收获是指想不到当初送张辰回家会使他的爷爷对我充满感激之情。
D、我蹲下来,把张辰搂在怀里,拍拍他的后背一句中的蹲、搂、拍三个动词生动具体写出了老师对张辰充满关爱和希望之情。
20、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2分)(四)阅读《小名》一文,回答第21--24题(13分)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得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
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
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竞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
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
别叫我小名好吗? 然后我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挤得满满的。
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
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
我立即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
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
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
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 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
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 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
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
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然。
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
她追着,跑着,挥动双手,脱口喊了出来-写信回来。
淼儿!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21.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
(2分)22.我曾两次抗议妈妈喊我小名,这两次抗议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表情如何?(摘引原文回答)(4分)第一次抗议的语气妈妈的表情第二次抗议的语气妈妈的表情23.为什么妈妈在送别我的时候脱口喊出了我的小名?(3分)24.结尾一段中的什么东西应该是指什么?(4分)三、作文(60分)25、两道题任选一题(1)《好书伴我成长》(2)《最让我___________的人》要求:(1)任选一题,写一篇文体规范的记叙文,字数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2)如选第二题,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感动、感激、牵挂、愧疚、敬佩、难忘等均可。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答案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0分)1、(2分)(A)2、(1)赅(2)崭(3)煞(4)恍(5)茹(6)怨3(1)何当共剪西窗烛(2)天涯若比邻(3)一览众山小(4)只缘身在最高层(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4、名著阅读(略)--5(1)题略(2)(2分)例张老师:我班4月23日下午三点在教室举行有关读书主题班会,想邀请您参加我们的班会,好吗?.二、阅读(60分)(一)18分6、①水经注郦道元北魏地理(4分)7、①通缺,中断②山峰高峻实在、确实③消失④顺流而下、逆流而上⑤即使快(8分)8、①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