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版初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会计学人大教材(第)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Word版

会计学人大教材(第)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Word版

2.发生经济业务之前,资产(14 500)=负债(6 500)+所有者权益(8 000),经济业务的发生记录
如表 2—2 所示。
表 2—2
发生业务之前 本月发生业务
发生业务之后
资产 14 500 (1)+100 (2)+500 (3)-3 (4)-60 (5)-10,+10 (6)-400,+400
120 000
50 000
350 000
75 000
2 150 000
470 000
1 680 000
2.会计科目级次如表 3—2 所示。
表 3—2
一级科目(总账科目) 原材料
生产成本
库存商品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股利 利润分配
3.有关账户数据如表 3—3 所示。
二级科目(子目) 主要材料 辅助材料 甲产品 乙产品 甲产品 乙产品
10 000
⑦借:原材料——乙材料
30 000
贷:应付账款——×××
30 000
⑧借:应收账款——×××
2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产品
2 400
⑨借:固定资产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⑩借:管理费用
1 250
贷:银行存款
1 250
⑾借:银行存款
1 000 000
贷:实收资本——阳光集团 1 000 000
60 000
72 000
(112 000)
单位:元
应归属会计科目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原材料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
实收资本(股本) 短期借款 库存商品 应付账款 盈余公积
三级科目(细目) 钢材 汽油

人大五版《初级会计学》课后答案第8章

人大五版《初级会计学》课后答案第8章

习题解答思考题1 编制会计报表前为什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只有划清会计期间,才能按会计期间提供收入、费用、成本、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等报表资料,才有可能对不同会计期间的报表资料进行比较。

因此,要以权责发生制为标准,对账簿记录中的有关收入、费用等账项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正确地反映本期收入和费用,正确计算本期的损益。

为了及时确定经营成果,迅速编制报表,可以在期末编制工作底稿。

在工作底稿中揭示本期的经营成果,并根据工作底稿提供的资料编制报表,及时报送报表。

然后再根据工作底稿上汇集的资料编制有关的记账凭证,并且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补齐账簿记录。

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和完整,应当加强会计凭证的日常审核,应当定期进行账证核对和账账核对。

但是,账簿记录的正确性,还不能说明账簿记录的客观真实性。

因为种种原因,可能使各项财产的账面数额与实际结存数额发生差异,或者虽然账实相符而某些材料、物资却已毁损变质。

因此,为了正确掌握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的真实情况,保证报表资料的准确可靠,必须在账簿记录的基础上,运用财产清查这一专门方法,对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和核对。

2 编制会计报表前需要进行哪些准备工作?编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五项内容:(1)期末存货计价。

通过期末存货计价,正确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及库存存货的价值,为编制报表提供必要的资料。

(2)期末账项调整。

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正确地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为正确结转计算本期经营成果提供有用的资料。

(3)编制工作底稿。

通过编制工作底稿,汇集编制报表所需要的资料,为及时编制报表,提高报表质量做好准备工作。

(4)对账。

通过对账,保证账证、账账、账实相符。

账实核对应结合财产清查进行。

(5)结账。

通过结账,计算并结转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3 怎样进行本期收入的账项调整?应计收入是指那些已在本期实现、因款项未收而未登记入账的收入。

企业发生的应计收入,主要是本期已经发生且符合收入实现确认标准,但尚未收到相应款项的收入。

人大网校 基础会计学 课后答案超强集合版要点

人大网校 基础会计学 课后答案超强集合版要点

【19858】会计的基本职能是(A)。

A.核算与监督B.分析与考核C.预测与决策D.核算与考核答案:A【83257】会计对象可以具体分为(A)。

A.会计要素B.会计科目C.交易或事项D.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答案:A【83259】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独立会计要素的是(D)。

A.资产B.负债C.收入D.所有者权益答案:D【86142】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收入范围的是(D)。

A.商品销售收入B.劳务收入C.租金收入D.代收款项答案:D【86143】一般来说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A)。

A.有区别的B.相互一致的C.不相关的D.相互可替代的答案:A【93754】某企业向银行借款100万元用于偿还前欠外单位货款,该项经济业务将引起企业(D)。

A.资产增加100万元B.负债增加100万元C.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100万元D.负债总额不变答案:D【83263】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交易或事项应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反映这一质量特征的要求是(B)。

A.可靠性B.可比性C.可理解性D.重要性【83255】下列各项中,作为会计监督的手段是(B)。

A.数量指标B.价值量指标C.实物量指标D.劳动量指标答案:B【83258】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A.银行存款B.实收资本C.短期借款D.应收账款答案:C【83264】作为记账基础的权责发生制,其存在的前提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答案:C【86113】负债是指企业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A.过去义务B.现时义务C.将来义务D.潜在义务答案:B【87334】由持续经营引申出的基本前提是()。

A.会计主体B.货币计量C.权责发生制D.会计分期答案:D【83256】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是()。

A.企业的所有者B.财政部门C.企业的经营管理者D.企业的债权人答案:C【87335】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A.应交税费B.实收资本C.银行存款D.应收账款答案:B【83301】会计初次确认是对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经济信息进行的确认,其确认的标准A.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B.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能否以货币计量C.能够以历史成本计量D.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具有相关性答案:B【83316】计量基础的选择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日常核算应选择的计量基础是()。

人大版 初级会计学 课后习题答案

人大版  初级会计学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会计的含义:对组织经济活动的数量描述行为.﹛1经济活动:人们之间的交易。

2为什么从事经济活动:获得、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

3为什么描述经济活动:确定经济活动的结果。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关系:1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派生。

2会计监督职能寓于会计的核算职能之中,是在核算过程中的监督。

3会计要素包括哪些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前三反映财务状况,后三反映经营成果状况。

4会计恒等式的内容是什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责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收入—费用=利润5经济业务的发生,为什么不会打破会计等式的平衡?※(6)企业发生下列经济业务将对会计恒等式产生影响:①:经济资源流入企业②:经济资源流出企业③:经济资源的存在形态在企业内部相互转化④:经济资源的取得的来源但是:上述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第二章1会计记录包括哪些办法?1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与审核凭证 4设置与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2你如何理解会计确认的意义?会计确认的标准包括哪些内容?意义: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实质:是一个信息变换,加工和传递的过程,会计确认是信息变换的关键环节。

确认标准:1可定义性,2可计量性 3经济信息的可靠性 4经济信息的相关性P263什么是会计循环:不断重复和核算过程步骤:确认→填制凭证→过账→编制调整前试算平衡表→编制期末调整分录→编制调整后试算平衡表→编制正式的财务报告4什么是会计计量?它与会计确认是什么关系?会计计量:根据被计量对象的计量属性,选择运用一定的计量基础和计量单位,确定应记录项目金额的空间处理过程关系:确认与计量确认——定性计量——定量确认是计量的基础5会计的计量属性有哪些?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它们有哪些意义?会计计量属性也可以称为计量基础,是指所用量度的经济属性。

初级会计学人大习题09

初级会计学人大习题09

思考题1为什么要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如何?有哪些编制要求?答:通过日常会计核算,虽然可以提供反映会计主体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的会计信息,但是,反映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上的会计资料还比较分散,不集中,不概括,不便于理解和利用,很难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更难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该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也难以满足该单位内部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定期对日常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和分类,通过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可以总括、综合、清晰明了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财务收支情况。

财务会计报告主要包括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和其他需要披露的资料。

为了确保财务会计报表的质量,充分发挥报表的作用,在编制报表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数字真实。

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报表所提供会计信息的数据应具有可靠性,不应是有意伪造的数据。

报表中报表项目的数字主要来源于账簿记录,即账簿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2)内容完整。

报表必须按照规定的报表种类、格式和内容来编制,不应漏编、漏报报表,也不应漏填、漏列报表项目。

对不同会计期间应当编报的各种会计报表,都应该编报齐全;对于应当填列的报表项目,都必须填列齐全。

(3)计算准确。

各种报表中项目的金额主要是来自日常的账簿记录。

有些报表项目的金额需要对有关会计科目的期末余额进行分析、计算整理后才能填列,而且报表项目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勾稽关系。

所以,要求采用正确的计算方法,保证计算结果准确。

(4)编报及时。

报表必须按规定的期限和程序,及时编制,及时报送,以便报表使用者及时了解编报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便于有关部门及时进行汇总。

(5)指标可比。

各种财务报表中的经济指标,口径应当尽可能一致,计算方法一致,以便于报表使用者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利于报表使用者用来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学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

会计学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

会计学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
精品文档
会计学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
会计学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主编(崔志敏陈爱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之前本人一直在找这本书的课后习题答案,一直没有找到,因此现在整理和编写了一份答案,分享给大家,希望对正在学习这本书的同学起到一点指导和启发作用,答案如有雷同,纯属是英雄所见略同。

工具/原料
会计学基础第四版主编(崔志敏陈爱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章节:
1
全书一共12章,其中1、11、12章几乎没有练习,所以小编只编写了2到10章的练习答案,
以下为2到10章习题答案的部分截图,完整答案已上传百度网盘。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1 / 3
精品文档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10
第十章
11
会计学基础这本书有很多版本,如果你所看的书正是这本,那就最好不过,答案就是这么点,希望大家学习愉快。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

2 / 3
精品文档
感谢阅读~
3 / 3。

初级会计学课后习题详细解答

初级会计学课后习题详细解答

教材习题详细解答(这份资料由自己决定要不要打印)第一章总论思考题1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建立会计信息系统,收集、加工和利用以一定的货币单位作为计量标准来表现的经济信息,通过确认、计量等专门技术方法将经济信息转换成为会计信息,使其进入会计信息系统,通过记录和计算加工并且对外进行报告,以便达到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比较得失、权衡利弊、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工作的特点就是进行价值管理,主要是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过程中使用的财产物资、劳动耗费、劳动成果进行系统的记录、计算、分析、检查,以达到加强管理的目的,其中,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分析、检查都是手段。

通过会计信息,计算和分析利用财产物资的有效程度以及劳动耗费的合理程度,据以判断得失,调整偏差,采取相应措施改进经营管理。

2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它是通过对经济活动信息转换成为会计信息,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它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正确核算的基础上,才可能提供可靠资料作为监督依据;同时,也只有搞好会计监督,保证经济业务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并且达到预期的目的,才能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

3内容?会计要素是从会计的角度解释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根据交易或事项对于可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分类或概括。

企业的经济活动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会计要素。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初级会计学课后习题解答

初级会计学课后习题解答

教材习题详细解答(这份资料由自己决定要不要打印)第一章总论思考题1会计工作的特点是什么?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建立会计信息系统,收集、加工和利用以一定的货币单位作为计量标准来表现的经济信息,通过确认、计量等专门技术方法将经济信息转换成为会计信息,使其进入会计信息系统,通过记录和计算加工并且对外进行报告,以便达到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比较得失、权衡利弊、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工作的特点就是进行价值管理,主要是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过程中使用的财产物资、劳动耗费、劳动成果进行系统的记录、计算、分析、检查,以达到加强管理的目的,其中,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分析、检查都是手段。

通过会计信息,计算和分析利用财产物资的有效程度以及劳动耗费的合理程度,据以判断得失,调整偏差,采取相应措施改进经营管理。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它是通过对经济活动信息转换成为会计信息,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它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正确核算的基础上,才可能提供可靠资料作为监督依据;同时,也只有搞好会计监督,保证经济业务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并且达到预期的目的,才能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

3会计要素包括哪些容?会计要素是从会计的角度解释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根据交易或事项对于可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分类或概括。

企业的经济活动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会计要素。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会计的含义:对组织经济活动的数量描述行为.﹛1经济活动:人们之间的交易。

2为什么从事经济活动:获得、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

3为什么描述经济活动:确定经济活动的结果。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关系:1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派生。

2会计监督职能寓于会计的核算职能之中,是在核算过程中的监督。

3会计要素包括哪些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前三反映财务状况,后三反映经营成果状况。

4会计恒等式的内容是什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责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收入—费用=利润
5经济业务的发生,为什么不会打破会计等式的平衡?※(6)企业发生下列经济业务将对会计恒等式产生影响:
①:经济资源流入企业
②:经济资源流出企业
③:经济资源的存在形态在企业内部相互转化
④:经济资源的取得的来源
但是:上述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第二章
1会计记录包括哪些办法?1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与审核凭证 4设置与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2你如何理解会计确认的意义?会计确认的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意义: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实质:是一个信息变换,加工和传递的过程,会计确认是信息变换的关键环节。

确认标准:1可定义性,2可计量性 3经济信息的可靠性 4经济信息的相关性P26
3什么是会计循环:不断重复和核算过程步骤:确认→填制凭证→过账→编制调整前试算平衡表→编制期末调整分录→编制调整后试算平衡表→编制正式的财务报告
4什么是会计计量?它与会计确认是什么关系?
会计计量:根据被计量对象的计量属性,选择运用一定的计量基础和计量单位,确定应记录项目金额的空间处理过程
关系:确认与计量确认——定性计量——定量确认是计量的基础
5会计的计量属性有哪些?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它们有哪些意义?
会计计量属性也可以称为计量基础,是指所用量度的经济属性。

(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5)公允价值(6)计量属性的选择(7)举例
意义:(7)P30
6如果按照确认的标准会计要素可以确认,但是无法准确计量,这个要素能够确认吗?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总是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未经确认,就不能也不需要进行计量;如果弄种信息无法计量,确认也就不可能进行。

7什么事会计报告?它包括哪些内容?
汇总记录会计信息的载体
构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
8什么是权责发生制?凡是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本期收入,不论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
的收入处理;凡是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本期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作为本期的费用出来里。

核心:是按交易或事项是否影响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受益情况,确定其归属期。

第三章
1什么是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中起什么作用?
会计科目:会计要素具体分类的项目
作用:为提供分类,详细信息,确认标志
2什么是会计账户,它与会计科目有何不同?
会计账户:在账波中按会计科目设定的空间用于记录该科目的内容
不同:会计科目只是经济业务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只是说明一定经济业务的内容;账户是具体记录经济业务内容,可以提供具体的数据资料,具有登记增减变化的不同结构的一种核算形式。

或(区别主要是作用不同,有无结构。

会计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的工具,是会计信息的载体,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账户结构,以便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金额和结果。

而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只需界定包括会计要素某一部分的具体内容,作为分类核算的依据,不需要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金额和结果,因而不需要具备一定的结构。


3什么是账户结构?
用来分类记录经济业务的账户而确定的结构。

不同数据计录的位置。

左右两方,相对记录
4怎样理解本期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之间的关系?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5账户按照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哪几类?为什么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按照提供指标详细程度的分类?
分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益类,成本费用
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

它是对总分类账户的补充和详细说明,是反映某一个总分类账户详细的账户。

两者结合起来既概括又详细地反映某一方面的情况。

第四章
1复式记账的原理?
交易、事项发生所引起经济资源量的变化均是此增彼减的变化,会计记录如实记录这种变化,才能反映交易的全部内容,此为复式记账原本的道理之所在
2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3资产类账户与权益类账户的账户结构有何不同?与费用类账户完全一样吗?
4收入类账户与费用类账户的结构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5为什么要设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设置它们的依据是什么?
6利润构成的公式如何表示?
7为什么说会计信息是国际商业语言?
8为什么采取借贷记账法可以利用编制试算平衡表来检查记账是否正确?
9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第五章
1原始凭证包括哪些种类?
2记账凭证可以分成哪几种?填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第六章
1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帐薄有哪些种类型?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类账户有哪些格式?
3查找错帐有几种方法?各自适用于说明情况?4更正错帐有几种方法?各自适用于什么情况?5什么是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法?
第七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