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孩子三榜样
怎么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怎么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讲文明,守规则。
遵守公德,拾金不昧。
大人带孩子上学,就要带头遵守交通规则。
这样以后孩子自己上学也会同样遵守规则。
出去旅游,大人不可破坏景物,到处写字留言,甚至随地小便,这就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
上公交车自觉排队,告诉孩子要给老人和孕妇等体弱人士让座。
到超市购物,不要损坏物品。
大人带孩子出去游玩时,在公共场所,要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卫生。
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做一个文明的市民。
尊老爱幼,孝敬老人。
勤俭节约,热爱劳作。
大人常常带孩子去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育孩子要孝敬和关怀老人。
合格传统,代代相传。
等孩子成家立业后,也会孝敬你的。
大人带孩子购物时,不随便花钱。
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对孩子很有益。
另外,家长不要包办孩子的所有家务,孩子能自理的让他们自己去做,从小养成爱劳作讲卫生的好习惯。
总之,家长通过正面引导,言传身教一定可以把孩子教育好。
2怎样给孩子做德行的榜样样公交车上的规矩。
如果带孩子乘坐公交车,那么家长首先要学会让坐。
有些家长乘坐公交车怕孩子累,上公交车不排队,上车抢座位,看到老人孩子不让座。
或许父母做的一切让孩子身体上舒适了,但在心理上便给孩子带来了扭曲,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学会插队、占小便宜和目无尊长,那么哪些更重要呢?看望老人的习惯。
如果老人没和父母一块住,那么有时间多带孩子去看望一下老人,老人必须要关怀。
如果家长做好了这一点,那么等你老了,孩子也会去关怀父母的。
整理家务的习惯。
家务一定要带好,或许家里的装潢不一定美丽,但家中一定要整洁,如果家长自己的东西随意乱放,那么又何必埋怨孩子的东西乱扔呢,抽出点时间把家里归整一下,时间同意,可以让孩子参加进来,效果会更好。
3怎样给孩子树立好榜样首先就是不要乱发脾气,不要动不动就"劈头盖脸'得一顿责骂,小孩子会被吓坏或者吓懵了的,只会战战兢兢的说"下次一定改'。
家长做错了事情,也要勇于承认错误,不要肆意狡辩,真的错了就要改正。
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名人例子

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名人例子【知识】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名人例子导读: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榜样和引导者。
通过向孩子介绍一些名人的榜样行为,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文将介绍几个父母可以向孩子推荐的名人榜样例子,希望能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1. 杜威(John Dewey)杜威是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先驱,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他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性教育。
父母可以向孩子介绍杜威的思想和行为,教育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和实践。
通过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人。
2. 牛顿(Isaac Newton)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
父母可以向孩子介绍牛顿的奋斗精神和执着追求真理的态度。
通过讲述他曾经的失败和挫折,鼓励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
牛顿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学习,才能取得成功。
3. 居里夫人(Marie Curie)居里夫人是第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她在放射性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父母可以向孩子介绍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通过讲述她的故事,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们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畏困难地追求事业的成功。
居里夫人的例子告诉我们,热爱和执着是实现梦想的关键。
4. 马云(Jack Ma)马云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被誉为中国电子商务巨头。
父母可以向孩子介绍马云的坚韧和创新精神。
通过讲述他在创业过程中的挫折和困难,教育孩子们要有耐心和勇气面对失败,并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马云的例子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要坚持不懈努力。
总结回顾:通过向孩子介绍这些名人的榜样行为,父母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杜威的自主性和实践性教育理念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责任感;牛顿的奋斗精神和执着追求真理的态度鼓励孩子勇往直前;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告诉孩子追求梦想的重要性;马云的坚韧和创新精神鼓励孩子面对困难有耐心和勇气。
与其“鸡飞狗跳”吼孩子,不如“心平气和”做榜样

与其“鸡飞狗跳”吼孩子,不如“心平气和”做榜样“超超”爸爸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曾意味深长地对父母说:孩子们的眼睛是照相机,脑子是录音机,您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们的心上。
孔子亦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
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来细数一下孩子身边都有哪些值得效仿的榜样。
一、父母:生活中的榜样爸妈是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标杆和榜样,爸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
爸妈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身教。
比如,要想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家中形成读书的氛围和环境,爸妈要以身作则,关掉电视,拿起书本,做阅读的榜样。
“超爸”育儿经二、师长:课堂上的榜样老师是孩子入学后的新榜样,将覆盖孩子整个求学生涯,老师的行为表率作用对孩子影响很大,老师的素质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可以进行解释和维护,同时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或同学)的是非,注意维护老师的权威形象。
“超爸”育儿经三、玩伴:玩耍时的榜样户外活动、玩耍游戏时,孩子同时也在进行社交实践和探索,好的玩伴能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会如何沟通交流、公平竞争,学会自己解决社交问题、化解冲突矛盾。
“超爸”育儿经四、传记文学:精神生活中的榜样家长是孩子生活中的榜样,老师是孩子课堂中的榜样,玩伴是孩子玩耍时的榜样,这些榜样是不是把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覆盖到了,并且360度无死角呢?并没有!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孩子还缺少一些虚拟的榜样,活在精神生活中的榜样。
给孩子读传记文学,可以带孩子穿越古今,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让孩子在故事中获得共鸣和启迪,从而树立远大志向,培养高尚情操。
“超爸”育儿经五、言传身教中国有句俗语: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就是环境熏陶,是指爸妈、家庭组成的小环境,邻里、玩伴和学校组成的大环境,以及孩子精神世界中那些英雄、偶像等组成的虚拟环境。
一些硬环境的改变,比如像孟母那样多次房产置换,实行起来有难度;但至少可以从软环境的改变开始着手,比如经常给孩子读名人传记就是投入少、收效大的举措,但见效周期相对较长,要持之以恒,不可急功近利。
【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怎样做好孩子的榜样

【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怎样做好孩子的榜样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在现在生活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一点一滴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与性格方面的影响,因此父母做好榜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那么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分析做好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功效,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都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孩子人生的好榜样。
--英国教育思想家托马斯阿诺德【个案点击】6岁的万万在别人家做客时,十分没有礼貌。
回家之后,妈妈把孩子叫到身边,严厉地对他说:万万,妈妈发现你对刘叔叔讲话时,没有运用礼貌用语。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就是记不住!万万顶嘴说:妈妈你不能怪我,你不是总是教我要尊老爱幼吗?你虽然爱护我,可你从来没有尊重过我奶奶!我下次一定会记得!妈妈听了万万的话,脸刹那间红了。
【案例解析】父母希望孩子成为怎样一种人,就得首先在自己言行中争做那种人。
父母是孩子终生模仿的样板,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品性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单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效仿源。
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因此,面对天真的孩子,父母要特别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作用,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美国教育家克莱尔曾说:如果你自己都不准备去有所成就,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去做什么。
而成就在此的第一要义就是成为孩子接受的、爱慕的、模仿的父母,第二才是在事业和生活其它方面的成就。
孩子身上反映出的不良行为,其原因来自多方面,但首先应归咎于家庭。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做父母的如果不能起到好的模范表率作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是有百害而一无利,甚至会使他们毁灭前程。
像个案中的妈妈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却要求孩子做到,才造成了被孩子反诘的尴尬。
孩子的任何变化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潜移默化。
家长如何给孩子树立榜样

家长如何给孩子树立榜样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他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都会直观地表现出来,想要自己的孩子懂礼貌、讲文明、爱学习,父母就要做好榜样,家长的行动是最好的教科书。
家长如何给孩子树立榜样1、家长要多阅读,有些家长抱怨,在与自己的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有些代沟,产生交流困难,还说孩子不可理喻。
事实是家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潮流。
家长一定多阅读,多接受一些新的知识和信息,这样就能与孩子的交流中产生共鸣。
2、家长要多陪伴孩子,现在的孩子不缺爱,更多的是缺少陪伴。
农村的更多的留守儿童,常看不到父母,更别说陪伴;城市的孩子,父母则繁忙在自己的岗位上,有的父母则借口工作忙不愿陪伴。
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形成内向、自卑的心理,甚至自闭的性格。
3、父母要有责任心,父母工作忙碌了一天回到家里,想好好放松休息一下。
但孩子想要和父母玩耍一下,这里父母要有责任心,不要推脱。
即使很累也要耐心,不可不耐烦,否则孩子会感觉自己被讨厌。
4、切勿随口承诺不守信用,父母通常会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定下的目标,或者为了让孩子听从父母的话,随便承诺孩子的要求。
但当孩子完成或者听从后,自己又不信守承诺。
让孩子渐渐不再相信父母的话。
父母榜样的力量对孩子的影响1、原生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的榜样作用更加是如影随形,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父母应该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每时每刻提醒自己“我是孩子的榜样,我必须行得正坐得端,无愧于心”。
要知道只有家庭改变了,孩子才能改变。
因为孩子观察父母的所作所为,就如同照相机一样将其印刻在自己的脑海中,此时他们没有是非善恶的评价能力,无法判断这种印象是好还是坏,只会好奇而极力地模仿。
2、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家长如果不能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也不能让孩子拥有较好的认知能力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孩子的言行受到误导,也会影响他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家长拥有良好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影响孩子性格习惯的养成,家长会在生活中给孩子带来无声的影响,他们良好的性格和品行习惯,也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和品行习惯的形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家庭教育中的榜样力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家庭教育中的榜样力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家庭教育中的榜样力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他们最亲近、最重要的榜样。
无论是言传身教还是行为表现,父母的行为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家庭教育中的榜样力量在于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探讨父母如何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积极的榜样力量。
一、守信守诺,为孩子树立道德模范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应该以身作则,守信守诺。
只有诚信的父母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起正义、公平、诚实的道德模范形象。
当父母履行自己的承诺时,孩子会学到诚信的品质,尊重他人,遵守规则。
例如,当父母答应孩子某个奖励时,一定要坚持兑现承诺。
这样的行为会教会孩子信守承诺的重要性,让孩子知道父母不仅只是说而已,而是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信誉。
二、积极向上,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父母的成功经验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孩子发展积极的价值观至关重要。
通过自己的言行,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从困境中挣扎出来,思考问题的积极态度,以及坚持追求梦想的意义。
比如,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学习,展示出持之以恒、努力进取的精神。
当孩子看到父母为了事业和学业付出努力的样子,会被激励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尊重他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观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
父母可以通过自己与他人的相处方式,为孩子树立起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榜样。
父母与人交往时,要注意言行举止,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谐,并教导孩子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差异。
这样的榜样力量能够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关心他人,培养孩子的关爱之心父母不仅要教会孩子尊重他人,更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培养孩子的关爱之心。
父母可以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将关心他人的精神传承给孩子。
当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志愿者活动、捐款救助等慈善行为时,不仅能引导孩子的关爱之心,而且能够激发孩子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孩子心中的榜样

孩子心中的榜样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榜样的引领,他们心中的榜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可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念。
在孩子的心中,榜样是一种力量的象征,给予他们成长的指引和启迪。
榜样可以是父母、老师、亲戚,也可以是社会上的名人等。
无论是亲近的人还是媒体上的公众人物,他们都能在孩子心中扮演榜样的角色。
下面我们将讨论几个孩子心中常见的榜样类型。
1. 父母: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亲近和最重要的人。
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将对孩子的价值观和品德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父母通过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努力奋斗的精神,可以激发孩子不畏困难、追求梦想的勇气。
此外,父母的正直和诚实也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 老师:老师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他们教会孩子知识,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个优秀的老师能够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让孩子明白积累知识的重要性,了解自律和努力的价值。
通过以身作则和倾听关心,老师能够成为孩子心中至关重要的榜样。
3. 社会名人:社会名人可以说是孩子心目中最具影响力的榜样。
他们的故事和成就会激发孩子的梦想和追求。
无论是科学家、运动员还是艺术家,优秀的社会名人通过他们的努力和拼搏向孩子们展示了成功的道路。
孩子会向他们学习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精神,从而培养出自己努力成为优秀人的动力。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榜样类型,孩子也可以从身边的朋友和同学中找到榜样。
朋友和同学之间的正能量互动可以激励孩子更加勇敢地追求目标,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友善互助的品质。
总之,榜样的力量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老师、社会名人和身边的朋友都可以成为孩子心中的榜样。
他们通过言传身教,通过他们的光辉事迹和优秀品质,引领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追求卓越的信念。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对优秀榜样的认同和向往,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她本身的自信、独立、积极向上和乐观。
养育孩子除了给予牛奶,还应有蜂蜜。
我周围有一个孩子的母亲,可谓是贤妻良母,除了上班,还要照顾一家的吃喝拉撒,每天见到她时总是匆匆忙忙,不是买菜,就是急着回家做饭,脸上难得有笑容。
这种任劳任怨的方式值得我们可敬,但不足以我们赞扬。
生活不仅有衣食还应有诗和远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爱看书,孩子也会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你坚持锻炼身体,孩子也不会睡懒觉;你是一个自律的人,孩子也不会有多懒散。
总之,你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那你就先成为那样的人。
所以,当父母的不要用全世界人的优点去比自己孩子的缺点,而是要用放大镜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要鼓励孩子,让他进步。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给孩子三榜样
以身作则!父母必须为孩子树立3大榜样
好习惯之一——独立是前提
1、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
父母们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能够独立的,同时又要在生活中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们去发现自己的能力。
您可以制定一些小的、容易实现的目标,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独立的快乐。
2、能放手的时候尽量放手。
天冷的时候,父母们不要先对孩子说“该穿大衣了”,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在感受中学会加衣服。
为了孩子的独立,有时候父母不要对孩子无微不至。
3、尊重孩子的选择是让孩子独立的前提。
篮球健将乔丹的母亲曾经深有体会地说,最棘手、最不放心的问题,是允许儿女不按我为他们确定的发展道路而独立决定自己的梦想。
“这也恰恰是天下多数父母都担心的问题。
可是,要想让孩子真正独立,父母一定要冲破这一关,这是孩子独立的关键所在”。
4、让孩子有独立的思想。
独立的行为来自独立的思想,孩子的想法与父母不同时,父母不要急于否定他们的想法,而是要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想。
仔细听听他们的陈述,让孩子独立表达自己的见解。
好习惯之二———强烈的责任心
1、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在家庭中有意识地给孩子布置一些适当的、力所能及的任务,如打扫卫生、负责给花草浇水等,看他能否完成,完成了立即加以鼓励。
2、听取孩子对家庭生活的建议。
经常和孩子讲讲家里的花销添置、人事来往,并请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者请孩子出主意想办法。
当父母经常聆听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有价值的建议的时候,孩子就会心中油然而生对家庭的责任感。
3、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你还小。
”“你不懂。
”“你不行。
”而要给孩子一定的锻炼机会。
孩子们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远远超出成年人的想象。
成年人认为孩子不能做的事,可能孩子已经完全有能力驾驭。
因此,父母们要尽量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这样孩子便可以在自我服务中增强责任心。
4、强调做事的结果,使孩子养成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认真、做得出色、做得卓越的自我要求。
5、父母不要轻易给孩子许诺什么,给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符合他的年龄特点,否则孩子容易养成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坏习惯。
好习惯之三——保持诚信
1、父母以身作则,言行如一,对同事,对朋友,对邻居,对孩子讲究诚信,讲话要诚实、有信用。
2、如果出现了问题,父母不要推卸责任,也不要教孩子推卸责任。
责任其实是和信誉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责任在孩子身上,抓住这个教育机会,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3、给孩子建立一个“信誉存折”,每次孩子做了诚信的事,都要在上面记上一笔,这样就相当于给孩子一些鼓励。
时间久了,诚信的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4、不存侥幸心理,不贪小便宜。
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告诉孩子不贪小便宜,任何一次小便宜都会毁掉你的信誉。
诚实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身边的人也会同样以诚信来回报你。
父母给孩子三榜样建议父母的方法
第一,平时说话算话。
我们喜欢并认可的人,不一定是一个能力很强,但一定是说话做事儿,靠谱。
如果父母给孩子的承诺不兑现,就是说话不算话。
孩子就会去效仿,也会跟大人一样,信口开河,随意承诺。
当这成为孩子一种意识习惯的时候,长大之后,就是一个不可信的人。
没人喜欢。
也许你会说,在当时的情景下,不答应不行啊,那也不能随便答应。
请记得,拒绝不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不履行承诺、言而无信,才会对孩子有影响。
人们不会去否定一个拒绝我们的人,但大家一定会讨厌一个言而无信的人。
如果答应孩子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及时兑现怎么办?那我们就认真地跟孩子道歉并履行诺言。
实现不了的事情,一开始就不许诺。
第二,平时生活态度积极上进。
为什么有的孩子,阳光自信,积极上进,浑身都散发着青春的活力。
为什么还有的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干啥都没劲儿,没热情,没爱好,没目标,遇到问题抱怨推责,遇到困难消极悲观。
为什么有人积极,有人消极?我们说这是与生俱来的吗?当然不是。
这与孩子们生活的环境有关系,当然家庭环境起主要作用。
对于单个孩子来讲,父母的生活态度、生活状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子女。
如果父母平时有爱好,工作有热情,有目标,待人温和有力量,遇事儿,不抱怨,不推责,那么他们的孩子就不会成为一个抱怨推责,消极悲观的孩子。
要想让孩子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先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生活中,我们所有人基本都差不多,都是普通人。
如果我们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久了,我们大人也会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枯燥,偶尔也会烦躁焦虑,难道不是吗?我们大人也有消极悲观的时候,是吧?尤其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一时也没有解决办法的时候。
如果我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看书、写字、画画、跑步、游泳、打篮球,完全可以通过这些兴趣爱好去释放我们的负面情绪,去缓解我们的压力。
可能有家长会说。
天天忙都忙死了,不赚钱养家,哪有时间和精力去
培养什么爱好?什么时候最应该休息呢?就是忙得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的时候,才最应该休息。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一生,小到做饭、学习、工作,大到高考、买房、看病等等,小有小的困难,大有大的困难。
所以无论我们工作、生活有多紧张,多艰辛,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
让自己有放松的时间,我们要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孩子在你这个家里,自然会受到影响,长大也会是一个爱生活、懂生活、会生活的人。
要想影响孩子,拥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仅有一个好的生活状态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积极的行动,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
人是环境的产物,所以,对于孩子们来讲,遇到问题去积极解决,是他必备的一个重要能力。
当然,我们也有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也会郁闷,沮丧,焦虑,心情不好,这都是正常的,作为父母必须要学会快速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在短暂的郁闷沮丧之后,马上把精力和关注点投入到积极的去解决问题中。
无论遇到孩子多么严重的问题,都能用平和的心态去处理,无论如何都不可以给孩子做负面的榜样。
第三,平时的学习习惯。
对于一个家长来讲,有学习的习惯,才会有进步的可能。
因为成年人,要想自我修行,或者在某一个领域有所成就,都离不开学习。
终身学习,永远不错,父母没有办法给予孩子自己所没有的东西。
如果你从来没有学习的意识,也没有一个学习的习惯,只吵着嚷着让孩子好好学习,效果不会大。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就是因为我没有考上大学,我初中都没毕业,所以,我才要求他好好学习的。
你没有考上大学,那是你的事。
况且学习也不单单指看书学习呀,而我说的是学习习惯。
别说你是小学文化,就算你是大学毕业,也不代表你就不需要学习了。
再说了,读书,练字、画画或者别的什么爱好都可以。
只要不是一回家就刷手机。
第四,和谐的夫妻关系。
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如果夫妻能够做到彼此恩爱,互相滋养,夫妻同心,共同成长的话,那么夫妻俩人,自然就有幸福感。
有了幸福感,就会变得相对积极乐观,情绪稳定。
孩子在心理健康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如果夫妻关系不好,首先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夫妻俩人,如果经常指责对方发脾气、摔东西或者冷战,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受到影响,还会代际相传。
孩子就容易敏感、多疑、缺乏自信。
因为对于每个孩子来讲,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安全港湾。
夫妻关系不好,还会影响到孩子的人际交往,夫妻之间的相处模式,会影响孩子和同伴之间的相处。
如果爸爸遇到事就指责妈妈或者妈妈,遇到事情就抱怨爸爸,那么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也会习惯性的指责别人,抱怨别人,或者干脆,不跟人交往。
夫妻关系还会影响到孩子未来婚姻。
也许家长会认为: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好像离孩子很远。
想想你的原生家庭,你就知道保持亲密关系中的相亲相爱,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的重要性了。
当然,在婚姻上不顺利的家长,也不意味着就教育不好孩子,只是教育的路更艰辛。
当然,父母需要做榜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家长的道德观,价值观方面以及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时时刻刻影响着下一代,所以一旦成为了父母,不仅要自己修身,还要时刻不忘你影响着你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