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珺书法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惠风和畅书法作品欣赏精选30幅

惠风和畅书法作品欣赏精选30幅

惠风和畅书法作品欣赏精选30幅惠风和畅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流畅舒展而著称。

今天,我们将欣赏并赏析他的30幅作品。

1. 《行书临字》:这是一幅非常传统的行书作品,用墨画简放自然的笔法,展现了作者对书法的精湛技艺。

2. 《楷书临字》:这幅楷书作品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展示了作者对楷书的理解。

字体规范,布局合理,给人以简洁大气之感。

3. 《草书临字》:这幅草书作品以潇洒自然的笔法表现了作者对草书的独特理解。

字迹深深浅浅,虽然草书本就是以潇洒自由为特点,但作者在细节处理上依然恪守规范,使整幅作品更加和谐。

4. 《隶书临字》:这幅隶书作品以方正、稳重的笔法表现了作者对隶书的熟练掌握。

字体方正,布局舒展,让人感受到文字的肃穆之美。

5. 《篆书临字》:这幅篆书作品以端庄、古拙的笔法表现了作者对篆书的理解。

字体粗犷,笔画简练,传递着千年文字的沧桑感。

简约的线条流畅展示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

7. 《楷草行书联》:这幅联体作品结合了楷书、草书和行书的特点,通过不同的字体和线条展示了作者对书法技法的多样处理。

8. 《行草书法联》:这幅联体作品结合了行书和草书的特点,以潇洒自然的笔法表现了作者对书法自由与规范的独特见解。

9. 《大篆书法联》:这幅联体作品以粗犷大气的笔法表现了作者对大篆的独特理解。

字体硕大,笔画浑厚,给人以力量感和肃穆感。

10. 《小楷书法联》:这幅联体作品以细腻精致的笔法展示了作者对小楷的精湛技艺。

字体工整,笔画细腻,给人以平和温婉之感。

11. 《行隶书法联》:这幅联体作品结合了行书和隶书的特点,以流畅的线条和方正的字体展示了作者对书法严谨与自由的和谐结合。

12. 《草隶行书法联》:这幅联体作品结合了草书、隶书和行书的特点,以潇洒自然、方正稳重的笔法展示了作者对书法多样性的处理。

以简洁流畅、潇洒自然的笔法展示了作者对书法艺术个性与规范的和谐追求。

14. 《行楷隶书法联》:这幅联体作品结合了行书、楷书和隶书的特点,通过不同字体的组合展示了作者对书法多样性的探索。

五十年书道如梦如真——著名书法家周慧珺的养生经

五十年书道如梦如真——著名书法家周慧珺的养生经

45字,以此打发时间,暂时忘却病魔带来的痛苦。

上世纪80年代,她的病日趋严重,服药已收效甚微,稍微站立一会就汗如雨下,用多种方式治疗,均治标不治本。

1987年底,她终于下定决心对右髋关节进行人工置换,2004年又做了左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方有好转。

如今,她的手指关节凸起,手臂活动亦受到限制。

然而,也就是这双手,书写出了方圆并举、四面灵动、八面出锋、自成一格的书法,达到了她“我一直在努力,想把字写好,写出我的性情和风格”的自我追求。

周先生曾在《书道苦旅》一文中说:“五十年前,在父亲不经意的指点下启程,我无忧无虑地出发了,五十年后却忧虑交加:何处是目的地?尽管这是一段充满坎坷的旅程,可是命里注定我必须继续在这条路上苦旅下去。

五十年书道如梦如真……”“当书协主席不是为了获取资本”作为一代书法大家,周先生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低调。

1997年初夏,上海市书协主席、著名书画家谢稚柳先生过世,上海书坛失去了一位大师级人物。

谁能挑起市书协主席这个重担?中国书法家协会资深评委周志高、《上海盟讯·书画报》执行副总编徐铁君和篆刻家胡昌秋等人联名给上海文联写信,推荐周先生来担任此职。

这封信还征得了上海书协15位知名书法家的签字或钤印同意,其中近一半是上海市书协中颇具影响力的常务理事。

然周先生却认为自己难当此任。

有关领导曾几次三番“游说”周先生出任,都被她以身体不好为由推辞。

一次,周先生在送客时,刚想从沙发上站起来,却又滑了下去,就自我打趣说:“瞧,像我这样一个坐下去难、站起来也难的人,怎么能担纲主席这样重要的职务呢?所以,你们还是考虑别人吧。

”1998年,在上海市文联领导的反复劝说之下,时年59岁的周先生终于出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对于一位书法家来说,59岁或正当壮年,但考虑到疾病所带来的行动不便,周先生能出任书协主席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我把书法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能为书法做点事情,我很高兴。

当书协主席不是为了获取资本,为协会、为全市众多的书法同道和爱好者做好服务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当代10大女书法家

中国当代10大女书法家

中国当代10大女书法家在收藏书画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看着是出于哪一书法家的手来进行选择收藏的,你知道中国现在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吗?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国当代10大女书法家,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当代10大女书法家周慧珺,女,1939年出生,浙江镇海人。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1962年参加上海市青年宫书法学习班,得到沈尹默、拱德邻、翁闿运等著名书法家亲授。

林岫,1945年生,著名诗人,书法家,国画大师范曾先生的第一任妻子。

字频中、如意,号紫竹居士、颐阳书屋主人。

浙江绍兴人。

汉族,著名诗人、书法家。

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

张改琴,女,甘肃省庆阳县人,194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甘肃省委员会、政协甘肃省委员会科教文体卫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主任,中国书协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史馆馆员。

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2009年获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突出贡献奖”,201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孙晓云,女,1955年8月生于江苏南京。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特聘书法教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妇联副主席,南京市书协主席,南京书画院副院长,沧浪书社社员。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胡秋萍,女,1962年8月出生于河南开封,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国家画院研究员、专业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

参加全国第三、四、五、六、七届的书法篆刻展览,全国中青年第三、四、五、六、七、八届书法篆刻展览,获得全国中青年第三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在马来西亚、悉尼及中国郑州、长沙、镇江、开封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览。

对周慧珺书法艺术的评论

对周慧珺书法艺术的评论

对周慧珺书法艺术的评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周慧珺,是一位具有深厚书法功底的当代书法艺术家。

她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也在国际上颇受欢迎。

她擅长运用传统的笔墨和技法,吸收现代艺术的创新理念,将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周慧珺的书法作品充满了力量与美感。

她的字体端庄刚劲,笔法简洁利落,字形工整规整,每一笔每一划都显得深思熟虑,令人感受到她对书法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作品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既保留了传统书法的魅力,又展现出现代感,使观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时代的气息。

周慧珺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形式上精湛,更在内涵上令人动容。

她常常以古典诗词或哲理佳句为素材,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创作,使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展示,更是思想与感情的表达。

她的作品洋溢着智慧和情感,让人在品味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

周慧珺的书法作品展现了一种内在的美和品位。

她对传统书法的传承和创新,对艺术形式的追求和思辨,都体现出她对艺术的坚守与追求。

她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和表达,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着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

周慧珺的书法艺术作品展现了她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她的作品不仅在技法上精湛,更在内涵上丰富,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深的情感共鸣。

她的作品无疑将书法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期待她未来的更多精彩作品,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示例:周慧珺是一位备受瞩目的书法艺术家,她用独特的笔法和独到的创意,在书法艺术领域引领了一股全新的风潮。

周慧珺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广受好评,也受到国际书法界的认可和关注。

周慧珺的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著称。

她擅长结合传统的书法技法和现代的艺术元素,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在她的作品中,传统的书法笔法与现代的艺术元素完美融合,展现出她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厚修养。

当代名气最大的3位女书法家,看看谁的实力更强

当代名气最大的3位女书法家,看看谁的实力更强

当代名气最大的3位女书法家,看看谁的实力更强?当代名气最大的3位女书家,看看谁的实力更强?仰观宇宙百家号01-2021:01周慧珺,浙江镇海人,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

她擅楷书,尤精行草。

宗法米南宫,又广临北魏碑版,继而上溯晋唐,下及明清,博采众长。

她的行草书用笔明快,气势开张,点画刚健,章法奇妙,书风豪放,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倔强之气。

正是这股倔强气,表现了她的个性,展示了她的心态,同时也成就了她的书艺。

孙晓云出身于书法世家,受家学渊源影响,3岁时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书画,至今已有40多年,每日不缀。

曾经于农村插队五年、部队服役八年。

1985年,她从部队转业到南京书画院工作,开始了自己的专业生涯。

孙晓云行草作品文气充盈,恣肆挥洒,又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风格。

具体来看,结字灵动,笔法清刚,笔势甚得迅疾之致,章法有浓郁的书卷气,天真烂漫,典雅精到。

其书风深得“沉着痛快”之风,笔法跳跃,书写感很强。

林岫,字苹中、如意,号紫竹居士、颐阳书屋主人。

著名诗人、书法家。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北京市文联副主席等职。

同样,林岫也擅长行草书,其书法用笔秀逸潇洒,取势跌宕多姿,形成了自己个性分明的风格。

看完三位女书家的字,大家认为谁的功夫更深?与当代男性书家比实力如何?欢迎评论留言!当代书法水平最高的十二位著名女书法家及其作品欣赏寒枫文化2017-11-21 12:43:37在中国书法协会会员当中,有12位女书法家,代表着当前女性书法的最高水平。

她们的书法作品,深受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一、孙晓云孙晓云,1955年8月生于江苏南京。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馆长,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特聘书法教授。

二、方放方放,1968年出生,北京人。

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设计系。

论周慧珺书法的特点

论周慧珺书法的特点

3 7・
折, 行笔 则强调断然 后起 , 收峰会外 拓 , 显 示 出一种 方 刚
融汇贯 通 , 但 二者 紧 密协 调 , 使得 他 的 书作婉 转 中见豪
气。
雄 俊之美 ; 而 圆笔则讲 究行笔 的连 续不 断 , 收峰 强调 内, 表 现 出宛转 幽美之趣 。似乎 说明隶 书楷 书适 合 用方 笔 , 而行 书 、 草书则适合 用方笔 , 其实 不然 。康有 为就在 《 广 艺双舟楫》 中有精辟 之语 说 道 : “ 方笔 便 于作 正 书 , 圆笔
以有机 地将帖 中以中锋为主 的 圆笔 , 与碑 中的方笔 柔合
周慧琚 的书法有“ 帖形碑质” 的特点 , 尤其是从 八 十 年代 开始 , 受到翁闽运先 生的影 响 , 临摹 大量碑 字 , 将碑 法 风格 , 融通于 以前 的帖法之 中 , 将碑 帖 结合 , 并且 加 入 自己的人 生体 验 和情感 表 达 。虽然周 慧 瑁 在米 字 上 下
第 6卷 第 4期
Vo 1 . 6, No . 4




2 0 1 5年 9月
S p e ., 2 0 1 5
Ch a n g a n Xu e K a r l
论周 慧琚 书法 的特点
刘梅梅
( 西北大 学文学 院 陕西西安 7 1 0 1 2 7 )

要: 中 国书 法艺术是 世界艺术 中的一 朵奇 葩, 然 而 由于 中国封建 社会男 尊女卑 的时无雄 强之 神 , 则 又 交相 为用 ” 。 这才
在一 种更 高的层次 上把 握 了 圆笔 与方 笔 的对 立 统 一 的
辩证 关系 , 所 以要做 到碑 帖融通其 实并不容 易。

字如其人 抒写翰墨天地

字如其人 抒写翰墨天地

字如其人 抒写翰墨天地沪上著名书法家季恒泉作品欣赏Array今年5月15日横沙岛新永村党支部于书记邀请书画家一行15人去观光游,其中有位姓季的书家,从不相识到相知,真是弥足珍贵相遇,然而我们之间无话不谈无所不说,这是有缘分。

我的这位朋友叫季恒泉,1950年出生,他原籍江苏泰兴人。

越谈越投机了,我们本来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二眼泪汪汪,随后送我一本“季恒泉书法作品集”,我拜读了他的这部作品集,十分感动,读来兴趣盎然,使我对他刮目相看。

他自幼就酷爱笔墨,他以充沛的精力和创意、矢志不渝及勤奋刻苦,在书法圈内是有口皆碑、足为楷模的。

诚如东坡居士所言:“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1972年,季恒泉在沪东工人文化宫书法班学习。

1974年,偶然看到了周慧珺的《行草字帖——鲁迅诗歌选》,从那时起,周慧珺与周字书法便如一颗种子,深深地播在他的心田里。

心谒四十余年,不动也不摇,心摹手追周体字。

2004年开始,他频繁地参加国内一系列的书法展事,常以上千字、六尺整张纸参赛。

书体楷和行,内容以古今贤者,中外名篇为主。

例:歌德的长诗,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徐志摩的散文诗等,旨在加强历练。

季恒泉怀着虔诚的敬畏心,他的书法不为名,不为利,书法大师桑仲元为季恒泉周体书法作品集写的序言:“耻沽身外誉,羞作口头交。

”他告诫自己:不为名声而变字,不为银子而作假,不为面子而装傻。

这是一个书法家艺术审美的认知和笔墨践行的佐证。

“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一人生的命题,同样也适用于书法。

为此,汉代的杨雄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揭示了书黉的这个终极奥秘:“书为心画。

”自认识后,我多次观看季老师写字。

他的书法以行,楷为主,尤擅楷书。

他的行草书侧重于线条与章法,注重运笔的力度、弹性和节奏,充分利用长锋羊毫的特性,用笔扎实凝重,笔势劲健老辣,将字形的长短粗细、枯湿浓淡,大小参差,在行列上正斜互动,映带起伏,首尾呼应,一气呵成。

犹如钢管舞者上下翻腾,左右跳跃,摇曳多姿,尽显力量,美不胜收,达到了心手两忘的境界。

书法常识之当代大家4

书法常识之当代大家4
出版《沈鹏书法选》《沈鹏书法作品集》(日本)《沈 鹏书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沈鹏书杜甫诗二十三首》 《沈鹏书归去来辞》《行草书绝妙宋词》《草书千字文》 《楷书千字文》《岳阳楼记》等。 其书法作品遍及国内与亚、欧、美多地。著作:《书画 论评》《沈鹏书画谈》《三余吟草》《当代书法精品 集·沈鹏卷》《沈鹏书法作品集》《沈鹏书古诗十九首 卷》等。
张继
字续之,号四融斋主,1963年出生 于河南长葛。大学期间主修美术书 法,获书法艺术硕士学位。现为中 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 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军 事博物馆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 美术馆书法专家委员会委员、东方 印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等
张继的隶书显然不是循规蹈矩、墨守成法的重复古人,也不是 闭门造车、盲目创新的自由涂抹,其中既有隶书传统的规范法 则,又有作者的提炼发挥。其隶书点画很有个性特征,其凝重 厚实的形态或许使人联想到汉代碑刻摩崖的意趣,然而笔锋起 落之间的爽洁畅达,又流露出汉代简牍墨迹所特有的洒脱韵致。 尤其是通过墨色浓枯转换所形成的干笔飞白效果,更是运用得 自然生动,恰到好处。 张继的隶书点画可以说得上是浑厚古拙,但却并无过分顿挫乃 至有意颤抖之类的习气,其浑厚古拙是通过运笔的坚实沉稳来 达到的,保持了书写性这一书法艺术的根本要素。其中的关钮 在于他领悟并把握了隶书用笔的核心规律,从而找到了具有个 性色彩的点画样式,这是作者超群悟性的突出体现。除结体外, 墨色的变化对比效果也是张继隶书实践中的一个显着特点。在 他的作品中往往墨色浓枯对比强烈,或墨汁洇涨晕化一团,或 枯笔劲扫若隐若现,浓涨处不失字形,干枯处犹见笔迹,在线 的结构中增加了块面的效果。 张继虽然以隶书享誉书坛,但在楷书和草书方面同样造诣不凡。 特别是他的草书,取径于章草而注重体势的醇古,不故作波磔 挑脚之姿,朴实而有奇崛之趣,与其隶书异曲同工,相得益彰。 书法之余,他还兼擅铁笔,所刻白文印纯宗汉法,端严之中尤 重轻重虚实之趣;朱文印则洒脱奔放,不拘一格。 张继在形式上更多的是选择了融合、协调的处理方式,力求通 过统一规律下的多种表现手法,来达到一种既不违背传统审美 标准,同时又富有时代、个性气息的风格面貌。这种努力主要 体现在他对字形结构的塑造处理之中。 张继作品中种种的形式感效果,大多并不是他的发明创造,而 是他在传统书法资源中深入挖掘,精心提炼,大胆发挥的结果。 前人作品中的一个偶然效果,古代碑刻中的剥蚀残损,其他艺 术种类中的特有手法,经过他的改造和借用,便成为一种新的 表现方式甚至是规律性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女, 1938年生,浙江镇海人,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她擅楷书,尤精行草。其书以功力 深、个性强、风格突出为艺林所重。
• 上海画院专业书法家。楷书学欧、颜诸家,行草由苏、黄、 米、蔡入手,上溯“二王”,兼得沈尹默、拱德邻等沪上 名家亲授。善行书,兼能诸体。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一、二、 四届书法篆刻展和中日书艺交流展,并多次选送日本展出。 1974年出版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1980年编辑出版 的全国群众书法征稿评比《百幅优秀作品集》封面题字, 亦出自其手笔。
充 分 了 解 下 一步工 作是在 什么基 础上进 行的, 是依据 什么来 制定这 个计划 的。 2.20xx年 度 的 工 作 目 标、 工作任 务和要 求。规 划出一 定时期 内应完 成的任 务和应
达 到 的 工 作 指标, 要求以 季度为 单位进 行规划 ,有明 确的衡 量标准 ,有一 定的可 操 作 性 。 3.工 作 方 法 、步骤 和措施 。在明 确了工 作任务 后,根 据主观 条件, 确 定 工 作 方 法和步 骤,采 取必要 的措施 ,以保 证任务 的完成 。 4.团 队 建 设 和
培 育 教 导 。 下一年 度的团 队建设 规划, 能够开 展什么 样的培 训及想 得到什 么样的 培 训 ? 5.费 用 预 算 及费 用控制 以季度 为单位 进行费 用预算 ,并明 确费用控制措
施 。 延 伸 阅 读 : 医 院 人 事 科工 作总结 一 年 来 , 全科人 员在院 领导及 科 主 任 的 领 导下, 紧紧围 绕医院 总体发 展战略 与科室 目标任 务,以 科学发 展观为
统 领 , 结 合 “三好 一满意 ”活动 ,强化 学习, 团结协 作
作者: 周慧珺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7-10-1 上架日期:2008-6-4
ISBN:978780512333
作 品
• 1995年 当选第六届全国文代会代表。
• 1996年 赴美参加旧金山东西方画廊举办的书 画展览。
• 2004年 续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任中国 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医 院 人 事 科年 度工作 计划及 安排 各 位 优 秀的 领导好 : xxxx年 新 的 一
年 马 上 已 将 到来, 为了在 新年度 内能更 好的开 展各项 工作, 实现企 业的总 体战略 目 标 , 请 各 部门领 导于20xx年 1月 11日前 提交xxxx年 度 工作总 结及20xx年度工作计 划 。 具体要 求如下 : 1.工作 背景, 也就是 情况分 析,了 解部门 工作现 状,
艺术年表:
• 1962年 参加上海市青年宫书法学习班。得到沈尹默、拱德邻、翁闿 运等著名书法家亲授。以节临米芾《蜀素贴》行书入选由上海中国书 法篆刻研究会成立后第一次举办的上海市书法展览。
• 1965年 由书刻会选送作品参加“中国现代书法展览”。 • 1972年 行书杜牧《山行》刊登于《人民中国》。 • 1974年 出版《鲁迅诗歌选》行书字帖。 • 1975年 进上海中国画院从事书法创作。 • 1980年 应日本北陆书道院邀请赴日访问及交流。 • 1981年 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代表大会,当选为
中国书协理事。 • 1986年 获上海文联首届文学艺术奖。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长
恨歌》楷书字帖。
• 1988年 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周慧珺古代 爱国诗词行书字帖》。
• 1989年 任第四届全国书法展览评委。
• 1991年 赴深圳与张成之联合举办书法展览。
• 1994年 为庆祝上海——大阪建立友好城市20 周年,参加上海书法家代表团赴大阪访问及 书法交流。
• 她的突出成就不仅在楷法,而且流溢在她的行草书上。她 学行草始终徘徊于魏晋唐宋之间。年轻时学《兰亭》,一 临就是数十通,草书则醉心于黄山谷、智永、孙过庭、高 闲、旭素、二王,行书则独钟情米芾。她临摹时力求于形 似中笔法,每临一帖,几可乱真,但更可贵的是她并不以 形似而自诩,而能遗貌取神,化裁增损,并由博返约,融 会贯通,而自成一格,如蜂之采花,酿成其蜜,这正是她 的聪明之处。她作行草时,解衣盘礴,如郢匠运斤,有一 种磅礴万物、挥斥八极的气势和力量,其趣如水之兴澜, 其体如珠之走盘,汩乎其来,沛然而不可止遏,既沉着又 痛快,笔笔从腕力中析出,毫不凝滞,观其作品,使人于 不可言传的意境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在章法布局上,她 追求整体的精神团聚和局部的奇正错落、浓淡枯润、疏密 虚实的完美统一,她的行草若流电激空,挟风雨雷霆之势, 似惊飙唳天,具神工鬼斧之奇,很难使人相信出于一个弱 女子之手,可想其功力之深,蓄积之厚,决非常人所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