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楷书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李白、苏轼简介

李白、苏轼简介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静宁),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代表作品:《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秋歌》等。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1 / 1。

唐代宋代的诗人介绍

唐代宋代的诗人介绍

唐朝主要诗人诗仙--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之一。

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诗圣--杜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

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

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诗魔--白居易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汉族,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极为有名。

《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较为有名。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田英章楷书《桃花源记》高清米格字帖

田英章楷书《桃花源记》高清米格字帖

太漂亮!田英章楷书《桃花源记》高清米格字帖2015-07-15书法第一网田英章楷书《桃花源记》高清版下载办法见页尾来源:书法空间微信号,作者:田英章田英章,字存卿、存青,1950年生于天津,书法研究生、教授。

先后毕业于中国首都师范大学,日本东京学艺大学。

桃花源记朝代:魏晋 / 作者: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 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扩展阅读(↓点击打开)微信里最美的“魏楷版”《桃花源记》美!王羲之行书集字《桃花源记》田英章《钢笔楷书实用技法字帖》田英章《欧体楷书作品100幅》初学参考:田英章《米格精选》田英章硬笔书法作品声明:本资料仅供个人参考学习!田英章楷书《桃花源记》高清版免费下载办法请添加微信:40318067 (←长按复制)2015/8/10太漂亮!田英章楷书《桃花源记》高清米格字帖阅读原文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http://mp.weix /s?__biz=MjM5MDcy ODY4MA==&mid=208344882&idx=2&sn=a179c6035caf34d527a4f9690bcc75e231/31。

《隋唐的文化艺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2优选公开课精品PPT

《隋唐的文化艺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2优选公开课精品PPT
杜甫——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 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 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
•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 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 行》
适当的娱乐活动能调节情绪,无休无止的欢乐却易转益为害。物极则反,数穷则变,"大凡快意处,即是多病处。""棋可遣闲,易动心火。"……一鼓味狂欢尽兴是肤浅的人生,换来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尽兴有度是达观的人生,乐极生悲不局限于娱乐方面,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 欢乐与悲哀是伴生的,欢乐有度会欢乐常伴。 第二十二个安慰:换一种活法也许更快乐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生活时期: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 衰的时代
作品特点: 语言凝炼,风格沉郁,
感情细腻真挚
代表作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吏” “三别”——“诗 史”
第十三个安慰:要活得轻松和快乐 不与别人盲目攀比,自己就会悠然自得,不把人生目标定得太高,自己就会欢乐常在,不刻意追求完美,自己就会远离痛苦,不是时时苛求自己,自威迪文己就会活的自在,不每每吹毛求疵,自己就会轻轻松松。
活得太累就会痛苦不堪,知足常乐! 第十四个安慰: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骄傲无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弃,是消极悲观的人生。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喜欢自己比喜欢别人更不容易。拥有健康的恰当的自尊心理,面对挫折会表现得格外坚强。不为外界的诱惑而丢失自我,不为一时的挫折否定自己,时时客观冷静地评价自己,每每乐观中肯定地赞赏自己。

走进李白PPT

走进李白PPT
返回目录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 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 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 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在早期,主要 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 正如他在诗中所说:“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 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 夜郎赠辛判官》)“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 贤。”(《玉壶吟》)他有时也发出轻蔑权贵的豪语,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 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但主要还是表现内心的高傲。 而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他进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权贵的对立: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 鸯。”(《古风》第三十九) 。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发出了最响亮 的呼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个艺术概括在李白诗歌中的 意义,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 字》)在杜诗中一样重要。
李歌诗白返回目录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走 近 李 白
作 生 李 影
平 白 白 白 概 诗 个 真 述
品 视 读
名 传 李
句 记 白

歌 性 迹
李 李

白 剑 术
生 平
“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
安岐、清内府、近代文采斐然,其剑术亦 是十分高明。 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 的草书合称唐朝“三绝”。虽然 “三绝”中没有李白的剑术,但其
剑术之高却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

第7课_隋唐的文化艺术PPT

第7课_隋唐的文化艺术PPT

三、“吴带当风”
隋朝:展子虔 善画台阁、人物、宫苑 《游春图》
隋唐时期的画家及其 作品都有哪些?
初唐:阎立德、阎立本 善画人物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盛唐:吴道子——“画圣” 擅长画佛道人物、山水、鸟兽等 《维摩诘像》
吴带当风

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有 很大发展,名画家很多。 其中成就最突出的就是盛 唐的吴道子。

1、隋唐书法家中,最著名的是哪两位? 颜真卿和柳公权 2、他们的楷书有什么特点? 颜真卿的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 浑厚、纵横跌宕。人称“颜体” 柳公权的字风格刚健、神韵清雄,人称“柳体” 3、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 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4、“颜筋柳骨”指的是什么?

生活时期: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 衰的时代
作品特点: 语言凝炼,风格沉郁,
感情细腻真挚
代表作品:
杜甫——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吏” “三别”——“诗 史”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 县咏怀五百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 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 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
热情洋溢、豪 “诗仙” 迈奔放、想象 瑰丽 语言凝练,风 “诗圣”,他的诗被 格沉郁,感情 称为“诗史” 细腻真挚 质朴通俗,优 美流畅
书法
颜真卿 柳公权
《多宝塔碑》 《玄秘塔碑》
“颜体” “柳体”
绘画 吴道子
《维摩诘像》富有立体感
“吴带当风”
标杆题:

《隋唐的文化艺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PPT精品教学课件2

《隋唐的文化艺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PPT精品教学课件2
愿每一个菇凉都不在委曲求全,不适合请潇洒的转身。 习惯了周末的时候,坐在电脑前,手机里播放着常听的歌曲,双手在键盘上敲打着心情,当然我不知道这心情是好,还是坏,只是说不上来的感觉,就像飘浮于蓝天中的白云,浮浮沉沉。什么时候,有了这种空洞的心际,什么时候缺少了一份关爱,努力的在过往的岁月里寻觅可以清晰可见的记忆,努力的去寻回原本属于内心欢快的声音,却总是无处可寻。 习惯了一个人单枪匹马的日子,却也习惯了和友人朝夕相伴的情怀,在这喧嚣红尘中,我曾努力的让自己有一天可以远离这人情深海,却又因为情到深处而跌落,我渴望可以惊天动地,轰轰烈烈,却又同时期待,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和你从青丝走到白丝,我不求有一天,我们双宿双飞,生死与共,只求这一生自身可为真爱而追寻。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
第7课 隋唐的文化艺术
一、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生活时期: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
作品特点: 热情洋溢, 豪迈奔放,想 象瑰丽。
代表作品: 《静夜思》《蜀道难》 《早发白帝城》
李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乐府·将进酒》
1、隋唐书法家中,最著名的是哪两位? 颜真卿和柳公权
2、他们的楷书有什么特点? 颜真卿的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 浑厚、纵横跌宕。人称“颜体” 柳公权的字风格刚健、神韵清雄,人称“柳体”
3、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
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4、“颜筋柳骨”指的是什么?
颜真卿的 <<多宝塔碑>>
“雨打梨花深闭门”,我想此时的心情或许正如窗外的夏雨,这场雨,在内心深处不会停息,就像一场梦,沉醉在自己编织的梦里,只要梦被惊醒,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最初,或许,那个时候,丢失了梦的我,再也找不回自己,甚至找不到可以相思的人,其实这样自苦自痴,我又何尝不曾自问值与不值的问题?也许,我不会望断高楼,不会掩帘听雨,可是却会刻骨相思,似乎,从来相思都是等同,无关年轮,无关地域,无关季节。 有人问爱是什么,我也曾这样问过自己,真的知道什么是爱吗?真的懂得爱吗?真的爱过吗?在岁月里,在红尘恋情中,似乎明白了一点点。爱,真的只是一个人自导自演,盛极狂欢,从来与别人毫不相关,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唯有放下,才是最好的怀念,待到无常来临,最终我们终将各走各路,归化于虚无。

毛泽东的书法是什么字体

毛泽东的书法是什么字体

毛泽东的书法是什么字体 毛泽东一生喜爱古诗词,一生喜爱手书古诗词。毛泽东手书古诗词真迹,是他的又一部分的诗书经典。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毛泽东的书法,希望你们喜欢。 毛泽东的书法欣赏: 关于毛泽东书法: 毛泽东一生喜爱古诗词,一生喜爱手书古诗词。毛泽东手书古诗词真迹,是他的又一部分的诗书经典。由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编辑的《毛泽东手书真迹》,收录了毛泽东手书古诗词百幅。这些诗作上起先秦屈原,下至晚清康有为。中有屈原的《离骚》部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苏东坡的《大江东去》、辛弃疾的《书江西造口壁》,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正气歌》,林则徐的《出嘉峪关》,还有王勃、王昌龄、贺知章、王翰、韩愈、柳宗元、崔护、杜牧、刘禹锡、柳永、马致远,还有王实甫《西厢记》、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诗词、曲子。 毛泽东手书古诗词,贯穿了他的一生。对内中尤为喜爱、感慨的诗作,反复书写。毛泽东手书古诗词,大部分都是背写的,即使像《长恨歌》、《琵琶行》这样的长篇,都是信手写去,内中偶有记错或疏漏,读来也都一气贯之。因为毛泽东是诗人,诗情虽逾千年百代也是相通的。毛泽东手书古诗词,大都不落款,可见是兴之所至。所见这百幅真迹中,只有林则徐《出嘉峪关》一首,有"毛泽东"三字落款。看来也是兴之所至,诗情喷发而不能自已。 他的书法以楷书、行书和草书为主要形式,不事篆隶。主要是各种公开题词(共产党、国家各单位,报纸毛泽东手书长恨歌 毛泽东手书长恨歌 ,学校,纪念碑等),以及大量私人书信、手稿、书自作诗词和古诗词为主要内容留下来的稿纸。后面几种绝大部分在他逝世后才由有关部门整理出版。很多报刊杂志、单位、建筑物上都留下了他的字迹,如人民日报、人民邮电、新华书店、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等。全国著名的报纸和大部分省报,都是毛泽东题写的报头。一些高校校名都使用毛体字,但其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为毛泽东亲笔题名,其它大部分为集字所成。在各种建筑中广泛使用毛体字有"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人民服务","新文化","实事求是"等。毛泽东亲笔题名的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学院、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安徽大学、华南农学院、贵州大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游天姥吟留别楷书作品欣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

》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
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以下
是小编整理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楷书作品欣赏,欢迎阅读。

(梦游天姥吟留别楷书作品欣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
四十五岁写成,四十五岁之前李白的人生之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读书
和漫游时期(四十二岁以前)。李白“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同时“十五游
神仙”、“十五好剑术”。二十岁以后,他便漫游蜀中,登峨眉、赴青城。这些
经历,对李白豪放的性格和诗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八岁,
便“仗剑出国,辞亲远游”,开始新的漫游和求仕的时期。足迹所及,几半中国。
并先后与元丹丘、孔巢父和道士吴筠等隐居嵩山、徂徕山和郯中。(二)长安三年
(四十二至四十五岁)天宝元年,终因吴筠推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仰天大
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贺知章见其,叹为“谪
仙人”,名动朝野。
李白这一段人生旅程我们从作品中可以找到一一对应的语句。“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表达的是作者对当时读书人依靠科举制度走上仕途的道路的
不屑,而“越人语天姥,云霞名灭火可睹”表达的是作者对当时的依靠终南捷径
走上仕途的道路却无比向往,所以他一生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天台一万八千
丈,对此欲到东南倾”,就是作者把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演化为作者对天姥山的向
往。而“仗剑出国,辞亲远游”便演化为“我欲因之梦吴越”。“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
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是作者游历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游历了祖国的许多名
川大山,然而在李白的长期漫游过程中,他的理想并没有轻而易举地实现,所以
他便有了“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的感觉。而且在长期的漫游旅程
中还遇到不少困难,“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
澹兮生烟。”
但是天宝元年由于吴筠的引荐,唐玄宗下旨召他进京,所以李白就有“裂缺
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之感。李白终于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京
城。在那一望无际的青色透明的天空中,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的楼台。昏暗恍
惚的景色和惊天动地的响声,神仙洞府的石门打开,青色的天空一望无际,日、
月、金台、银台交互辉映,是真正的仙境。紧接着,神仙们都“霓衣”“风马”
而至,老虎为他们奏乐,鸾鸟为他们驾车,浩浩荡荡,其乐融融。凡此种种,一
个富丽堂皇、光明一片、济济一堂、相敬相爱、雍雍穆穆的极乐世界就呈现于我
们眼前了。这便是诗人的梦寐以求的乐土。而这一切不正是京城的宫廷生活的写
照吗?这样的“梦游”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这个梦游过程其实是作者的追求功名
事业的过程,作者满怀喜悦来到京城,希望从此能“济苍生”“安社稷”,这就
是李白长安三年的缩影。
但是他得罪了一些权贵佞臣,终于被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来到山
东,这是李白政治上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打击。这也就是“忽魂悸以魄东,恍惊起
而长叹”。于是李白又开始了新的漫游生活,所以他觉得“惟觉时之枕席,失向
来之烟霞”。
而且长安三年,他亲眼见到了封建官场的黑暗和宫廷生活的糜烂,这使他原
来具有的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一下子化为泡影。于是他对自己
的前半生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此时他产生一种消极避世的情绪,发出“古来万事
东流水”的感慨,它包含了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与反思。
李白虽然对自己的人生旅程作了反思和总结,但是他追求功名事业的理想始
终没有放弃,所以才有他后来追随李琰而被流放夜郎的故事


关于楷书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因字体端正规范,堪称楷模,故得此名。提起它,
人门很自然地会想到唐代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的《玄秘塔》
和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以为这些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楷书。其实不然。那么,
楷书最初产生于何时呢?
一些人认为可以上推至汉初,甚至有人提出秦始皇时代。例如宋代着名的书
法理论着作《宣和书谱》在《正书叙论》篇中叙:“字法之变至隶,极矣,然犹
有古焉,至楷法则无古矣。汉初建初(汉章帝年号,公元76—83年)有王次仲
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人既便之,世遂行焉。而或
者乃谓秦羽人(羽人一说为职官名,掌征集羽翮作旌旗车饰之用;又一说是道士
的别称——笔者注)。王次仲作此书献始皇以赴急疾之用。”
不过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楷书始于东汉,也有的说是三国时代的魏时。清人刘
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正、行二体始见于钟书。”钟,指三国时魏人钟
繇。而今人钟明善在《中国书法简史》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说:“从汉字书法发展
上来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
书法从小篆转向隶书,这是第一次重大的决定性变革,从此汉字由圆变方,
一直至今都沿袭了这种方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
着真书。真书、行书、草书这三种汉字书法的重要书体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
魏甘露元年《譬喻经》墨迹、西晋元康六年写的《诸佛要集经》墨迹等,左弯的
笔画为楷书的撇代替,斜钩代替了(隶书的)磔。此时真行草三体具备”。当时
“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卓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
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新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钟繇在这种崭
新书体(楷体)的完善、推广上起了很大的作用”。按照这种说法,楷书经钟繇
的完善并推广得到了大发展,那么其先声当然还得在此以前了。
近代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一书中提出自己的看法:“汉未波、磔(左撇
为波,右捺曰磔)纵肆极矣。久而厌之,又稍参篆分之圆,变为真书。”康氏又
说:“汉隶中有极近今真楷者,如《高君阙》‘故益州举廉丞贯’等字,‘阴’‘都’
字之‘邑’旁,直是今真书,尤似颜真卿。考《高颐碑》为建安十四年(公元
209 年),此阙虽无年月,当同时也。《张迁表颂)其笔画直可置今真楷中。《杨
震碑》似褚遂良笔,盖中平三年(公元186 年)。《子斿残石》、《正直残石》、
《孔彪碑》亦与真书近者。至吴《葛府君碑》则纯为真书矣。“
赞成三国时期说法的还不乏名家,例如《中国书法简史》的撰者包备五说过,
“汉隶的形体美再进一步发展,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字画上又有了‘侧
(点)’‘掠(长撇)’‘趯(直钩)’‘啄(短撇)’结体上更趋于遒丽、严
整,这就形成了真书。”有关真书,清代书学家钱泳曾有一个颇给人启迪的说明,
按其《书学。隶学》上讲:“篆用圆笔,隶用方笔,破圆为方而为隶书,故两汉
金石器物俱用秦隶,至东汉建安以后,渐有戈法波磔,各立面目,陈遵、蔡邕,
自成一体,又谓之汉隶。其中有减篆者,有添篆者,有篆隶同之者,有全违篆体
者,鲁鱼之惑,泾渭难分,真书祖源实基于此。”
循着今存的一些历代碑碣墓志上的书法窥察,我们可以在隋朝《龙藏寺碑》
中看见唐代《九成宫》的先声。而隋则是融合北(朝)碑南(朝)帖的时代。北
碑中的《张玄墓志》、《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都是采用规范的楷体
书写的。而北朝的书法,又可以在汉碑中发现其痕迹。如《经石峪大字》、《郑
文公碑》、《刁惠公志》,则出于汉《乙瑛碑》;《贾使君碑》、《魏灵藏》、
《杨大眼造像》各碑,则出于汉《孔羡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