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CT扫描测量眼眶肿瘤和眼眶的体积及其临床意义
眼和眼眶的影像学诊断

眼和眼眶的影像学诊断眼和眼眶的影像学诊断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方法,通过使用各种影像学技术,如CT扫描、MRI和超声等,来评估眼部和眼眶的病理情况。
这些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患者的眼部问题。
CT扫描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技术,通过使用X光和计算机处理来横断面图像。
它可以显示眼球、眼眶和相关结构的详细结构,并帮助医生检测和评估眼部肿瘤、炎症和损伤等病理情况。
CT扫描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准确地显示组织的密度和结构。
MRI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技术,通过使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详细的图像。
与CT扫描相比,MRI更适用于评估柔软组织的病理情况,如眼球、眼眶和眼眶周围的结构。
MRI可以提供高对比度的图像,帮助医生检测和评估眼部肿瘤、炎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等病理情况。
超声超声是一种无创性的影像学技术,通过使用高频声波来图像。
它可以评估眼球、眼眶和相关结构的病理情况,如眼内肿瘤、眼眶囊肿和眼外伤等。
超声提供实时图像,可以观察和评估眼部血流情况、眼动力学和眼部结构的移动。
眼和眼眶的常见病理诊断眼和眼眶的影像学诊断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眼部病理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眼和眼眶病理诊断:1. 眼球肿瘤:CT扫描和MRI可以检测和评估眼球肿瘤的性质、大小和位置。
这有助于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切除或放疗治疗。
2. 眼眶炎症:CT扫描和MRI可以显示眼眶的炎症程度和分布。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抗生素或抗炎药物,非常重要。
3. 眼眶损伤:CT扫描可以检测和评估眼眶的骨折、软组织损伤和出血等情况。
这有助于医生制定恰当的治疗计划,如手术复位或修复。
4. 眼眶囊肿:超声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眼眶囊肿的性质和大小,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或吸引。
,眼和眼眶的影像学诊断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评估眼部和眼眶的病理情况,指导治疗和手术决策。
眼及眶区CT检查临床意义

眼及眶区CT检查临床意义眼及眶区CT检查临床意义:1.可显示各类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范围,某些肿瘤还可确定其性质。
2.对金属及非金属异物可清晰显示,并且能准确定位。
常见眶内病变CT征象1.良性肿瘤眶内良性肿瘤CT扫描多显示为圆形、类圆形、椭圆形高密度占位病变,边界清楚,内密度均质(指肿瘤内密度在CT片上均匀一致),如海绵状血管瘤、神经鞘瘤、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
因肿瘤长期缓慢增长可引起眶内压增高,CT可显示眶腔普遍或局部扩大。
2.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呈浸润性增长,CT扫描常显示肿瘤边界不清楚,形状不规则,常合并骨破坏,如副鼻窦癌眶内侵犯。
但有些眶内恶性肿瘤显示类似良性肿瘤的CT征,如形状类圆形、边界清楚、内密度均质、无明显骨破坏等,常见的包括横纹肌肉瘤、淋巴瘤、泪腺腺样囊性癌等。
3.炎性假瘤炎性假瘤是常见的眶内占位病变,CT显示病变多位于眶前部,并附于或包裹正常结构如眼球、眼外肌或视神经。
病变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
部分弥漫性炎性假瘤可波及眶内所有结构,呈全眶腔弥漫性密度增高,眶内正常结构均被遮盖。
4. 血管畸形常见的眶内血管畸形是静脉性血管畸形,也称静脉性血管瘤。
因病变范围常较广泛,CT显示眶内病变呈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且范围较广泛的高密度占位病变,但也有单个的血管畸形性病变。
病变内常合并有静脉石,这对诊断非常有帮助。
5.骨增生骨增生即骨肥厚。
眶内能引起骨增生的病变主要包括蝶骨嵴脑膜瘤和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前者CT显示蝶骨嵴(眶外壁)肥厚,邻近的眶内或颅内有软组织块影。
后者为广泛骨增生,常累及额骨、眶外壁、筛骨、眶顶、上颌骨等,病变边界不清楚,眶内或颅内无软组织块影。
6. 骨破坏一般见于恶性肿瘤、转移癌,也见于肉芽肿性病变。
C T显示骨壁呈不规则骨缺损,或呈虫蚀状、蜂窝状,骨破坏邻近有软组织块影。
7. 钙化钙化在眶内肿瘤中虽不多见,但具有特征性诊断意义。
钙化分两种:一种为血管内钙化,因其呈圆形,也称静脉石,主要见于静脉血管瘤,静脉曲张,少见于海绵状血管瘤等病变。
磁共振3D成像技术在眼眶部扫描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3D成像技术在眼眶部扫描的应用价值刘耀飞;杨全新;吴永彬;俱增武;苟程;张晶晶【期刊名称】《现代医用影像学》【年(卷),期】2015(024)001【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3D成像技术在眼眶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我院奥泰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在2013年8月份-12月份期间对30例志愿者的眼眶部分别进行2D成像技术与3D成像技术扫描并进行对比.并比较2D成像技术与3D成像技术扫描前后对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应用3D成像技术与2D成像技术相比较:(1)扫描时间:3D成像技术扫描时间明显缩短;(2)两种技术所做图像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比较:3D成像技术图像明显高于2D成像技术图像;(3)两种成像技术MR图像质量情况:3D成像技术图像质量明显好于2D成像技术.结论:磁共振3D 成像扫描技术能更清楚的显示眼眶部的解剖结构、提高病变的诊断价值,减小运动伪影.【总页数】3页(P53-55)【作者】刘耀飞;杨全新;吴永彬;俱增武;苟程;张晶晶【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710004;西安市第五医院磁共振室,陕西西安71008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710004;西安市第五医院磁共振室,陕西西安710082;西安市第五医院磁共振室,陕西西安710082;西安市第五医院磁共振室,陕西西安710082;西安市第五医院磁共振室,陕西西安71008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3D自由呼吸与屏气扫描磁共振心肌延迟成像技术对比 [J], 杜育杉;常时新;郝楠馨;王葳;宗根林;王轶彬2.比较3.0T磁共振FSE-IR、FSE-XL和3D-FSPGR扫描序列在乳腺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J], 赵红兰;徐凯;刘颖;汪秀玲;路欣;席建宁3.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周学儒; 丁琦峰; 李昊祯; 闫红丽4.3.0T磁共振血管成像与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J], 黄飞文;张瑞平;黎芳莲5.黑血3D DANTE-CUBE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复扫描的实验研究 [J], 常乐;陈录广;彭雯佳;李帅;陈士跃;陆建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维超声重建及断层超声显像对眼眶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

t0 2
1 : 2
.
临床研究 .
三 维超 声 重建 及 断层 超 声 显 像 对 眼 眶 肿 瘤 诊 断 的应 用 价值
席梅 侯 世科 杨 新 吉 李欣 寇 海燕
【 摘要 】 目的 通过研究 三维超声 、 断层超声显像 ( U ) 眼眶肿 瘤的成像特点 , T I在 初步探 讨三维
超声重建对 眼眶肿瘤诊 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观察 4 1例眼眶肿 瘤三维超 声成像特 点 , 用 T I 利 U
技术立体观察肿瘤 内部 结构 及视神经的走行 , 观察 肿瘤血流灌 注及血供来 源 。结果 4 1例 眼眶肿瘤 中三维超声不仅能 显示 1 1例球后肿瘤轮廓和毗邻关 系 , 冠状切面还能清 晰显 示视神经平行 和被包绕
tm r d t m ndb r —i ninl laon cnt co n morp i ut sudi aig( U ) u os e r ie yt e d e h e mes a ut sudr o s ut nadt gahc laon gn T I o r e r i o r m
关系, 联合断层超声显像还能显示视神 经在肿瘤 内走行 ;7例球旁肿瘤 中 2 2 2例肿瘤体 积较小 者可 以
显示肿瘤轮廓 ; 同时累及球 后及球旁 的较大肿瘤 中 1 因眼球突 出明显 , 3例 例 能清晰显 示鼻侧 维超声辅 助断层 超声 成像较 二维 超声 能提 供更 丰 富的眼 眶肿瘤 信 息 , 设计 手术 方案及优化手术人路有指导价值 。 对 【 关键词 】 三维成像 ; 检查 ; 眶肿瘤 ; 超声 眼 断层超声显像
探讨眼部疾病诊断中运用眼眶CT检查的临床效果

探讨眼部疾病诊断中运用眼眶CT检查的临床效果眼部疾病是指包括眼球、眼周组织和器官在内的多种眼部疾病。
其中,眼球和眼周组织疾病是常见的眼部疾病类型之一,其病因和表现具有多样性。
眼眶CT检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对于眼部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
本文将通过对眼眶CT检查的临床应用,来探讨其在眼部疾病诊断中的效果。
眼眶CT检查是利用X射线扫描技术对眼眶的影像进行诊断的一种检查方法,其具有无创、快速、准确、直观等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眼眶CT检查可以发现许多眼部疾病的病变,如眼部肿瘤、眼眶炎症、眼球外伤等。
尤其是对于大多数疑难病例和手术前的病人,眼眶CT检查具有不可替代的检查价值。
首先,眼眶CT检查在眼部肿瘤的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眼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病因和表现种类繁多,对于其诊断常常需要依靠医学影像学的帮助。
眼眶CT检查可以提供可靠的信息,如病变的大小、位置、形态、质地、浸润范围等,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肿瘤的性质和位置,从而指导下一步的治疗计划和手术方案。
其次,眼眶CT检查在眼球外伤的诊断中也具有重要价值。
眼球外伤是一种具有高发性和危险性的眼部疾病,根据伤势的不同,其病变严重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
眼眶CT检查可以清晰地展示眼球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如眼眶骨折、眼外肌移位等,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而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注射等。
此外,眼眶CT检查在眼球炎性疾病的诊断中也有重要应用。
眼球炎性疾病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眼部疾病类型,其表现和病因具有多样性。
眼眶CT检查可以提供诊断炎症性疾病的很多信息,如眼周组织的浸润、肿胀、增生等,以及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为医生判断病变性质和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探讨眼部疾病诊断中运用眼眶CT检查的临床效果

探讨眼部疾病诊断中运用眼眶CT检查的临床效果眼部疾病诊断中,眼眶CT检查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常用的方法。
眼眶CT检查可以通过获取眼眶的三维影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判断眼部疾病的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和管理。
眼眶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眼眶结构。
眼眶CT扫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准确显示眼球、眼眶骨、眼眶肌肉和眼眶腔内其他组织的情况。
这对于诊断多种眼部疾病如眼球肿瘤、眼眶骨折、眼眶炎症等非常有帮助。
通过观察眼球的大小、形态、位置,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眼球突出、眼球凹陷等病变;通过观察眼眶骨的完整性和形态,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骨折或畸形;通过观察眼眶肌肉和其他组织的密度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肿瘤、炎症等情况。
眼眶CT检查可以为医生提供详细的解剖学信息,有助于准确定位和判断眼部疾病的性质。
眼眶CT检查还可以评估眼部疾病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眼眶CT扫描可以观察眼眶病变的大小、形态和分布情况,从而评估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在眼眶肿瘤的诊断中,通过测量肿瘤的大小、观察肿瘤的分布范围,可以评估肿瘤的严重程度和侵犯周围结构的情况。
这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非常重要。
眼眶CT检查对于引导眼部疾病的治疗和管理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眼眶CT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了解病变的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从而选择合适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案。
在眼眶感染的治疗中,通过观察眼眶CT影像可以判断感染的范围和程度,指导使用抗生素或手术引流等治疗措施。
眼眶CT检查还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疾病的复发情况,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和监测疾病的变化。
眼眶CT检查在眼部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效果。
它可以提供详细的解剖学信息,准确定位和判断眼部疾病的性质;可以评估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预测疾病的预后。
在眼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眼眶CT检查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CT三维重建技术在眶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204·生垦差查鳖丝处型盘查2QQ§生§旦釜12鲞筮≥翅£b也!苎曼』△箜!b£!笪!量女篷,』女12QQ!:yQl:!!丛Q:3避免眼周软组织的粘连和嵌顿,减少复视的发生。
测试眼突出度及眶缘形态,若不满意,继续在眼球轴后及缺损眶缘处填充Medpor,直到患侧眼球突出度略大于健侧或相当水平以及眶缘形态与健侧相当。
术后放置引流,绷带加压包扎,7d拆线。
3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4-28个月,未见Medpor移位。
眶缘畸形得以矫正,眶周外形均良好(图1),眼突出度与健侧基本对称;4例眼球内陷和2例复视均得以矫正。
术后2例出现眶下皮肤麻木,6个月后自行缓解。
图1眶损伤修复手术前后对比a.术前b.术后13个月Fig1Comparisonofpreviewandpostviewoftraumaticorbitaldeformity.a.previewb.postview13months.4讨论自20世纪50年代,Smith和Regan首先提出单纯性眶爆裂性骨折(blow—outfracture)概念…,Con.verse和Smith率先应用骨移植【2J,修复重建眶壁骨折至今,眶缺损的修复重建技术有了很大发展。
眶周解剖结构复杂,受外力打击后除引起颧面塌陷畸形外,还会出现眼眶上壁、下壁、内壁、外壁的骨折错位,眶周异常隆起或凹陷,眼外肌、眶周脂肪移位,内外眦韧带断裂或移位,泪道断裂等临床表现,因此,眶骨折后畸形的修复是颅面畸形修复中一个较棘手的问题。
眶周骨折后,X线片无法准确确定骨折线的数量及移位情况。
二维CT只能显示某一层面的结构,而对于临床治疗最需要了解的骨折空间信息,则需要依靠医师的临床经验进行判断,这无疑将影响治疗及康复效果【3.4J。
螺旋三维CT成像可以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旋转观察,立体的、逐层地显示解剖结构,尤其可以明确眶腔内的变化情况,真实地显示骨折部位,使医师精确了解患者的伤情。
CT三维重建眼眶解剖测量与相关疾病CT诊断

CT三维重建眼眶解剖测量与相关疾病CT诊断发表时间:2015-12-17T15:10:15.663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作者:魏碧昌[导读] 四川省平昌县中医医院采用CT诊断眼眶疾病,并进行CT三维重建测量眼眶解剖参数,是提高眼眶疾病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的关键。
四川省平昌县中医医院【摘要】目的:分析CT三维重建眼眶解剖测量及相关疾病的CT诊断。
方法:采用CT对我院眼科收治的85例患者实施诊断,并进行CT三维重建,测量患者眼眶与周围结构和组织的解剖关系。
结果:CT诊断显示本组85例患者包括八种眼眶疾病,眼眶CT三维重建后共测量7个参数,健眼、患眼测量参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CT诊断眼眶疾病,并进行CT三维重建测量眼眶解剖参数,是提高眼眶疾病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的关键。
【关键词】CT;三维重建;眼眶;解剖;测量;诊断【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se the CT diagnostic CT measure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orbital anatomy and related diseases.Methods:CT of 85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ophthalmology implementation diagnosis,and CT reconstruction,measure the patient anatomy orbit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rrounded structures and tissues.Results:CT diagnosis of 85 patients in this group show included eight orbital disease were measured orbital CT reconstruction after seven parameters,eye health,suffering from eye parameter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CT diagnosis of orbital disease,an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CT anatomy of orbital parameters are crucial to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clinical diagnosis of diseases of the orbit.Key words CT;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Orbital;anatomy;measurement;diagnosis早期临床多通过局部解剖观察患者眼眶与周围组织和结构的关系,但由于人体眼眶周围的组织和结构具有复杂性,导致该种诊断方法仍然存在严重的应用局限性[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CT扫描测量眼眶肿瘤和眼眶的体积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测量眼眶肌肉圆锥内肿瘤的体积及眶腔容积的改变量,探讨肿瘤体积与眼眶容积改变量及眼球突出度的关系。
方法用美国的PICKER PQ-6000螺旋CT机测量11例单眼肌肉圆锥内肿患者眼眶体积及肿瘤体积,用他们的正常眼作对照。
用Hertel突眼计测量眼球突出度,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眼眶肿瘤的眼球突出度与肿瘤体积高度线性相关(R=0.888,P<0.01);眶腔扩大的体积与肿瘤的体积高度相关(R=0.843,P<0.01)。
肌肉圆锥内肿瘤体积增大1cm3 ,眼球将相应突出约0.8 mm。
结论测量眼眶肿瘤的体积可预测眼眶肿瘤摘除后眼球内馅的程度,为手术中植入眶内填充物的数量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眼眶肿瘤三维CT 眼眶体积测量
Orbital tumor volume measurements in exophthalmos using three-dimensional CT imaging Li HongWei, Sun FengYuan, Song Guoxiang.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Second Hospital,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21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Hongwei(LHW@)
[Abstract] Objective To measure the volume of orbital tumor, and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olume of orbital tumor and exophthalmos by three-dimensional CT. Methods The tumor volume and orbital volume was measured in 11 patients with orbital tumor as well as in 11 control eyes by three-dimensional CT and the exophthalmos by the Hertel exophthalmeter.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with spss.software. Resul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exophthalmos and tumor volume in patients with orbital tumor (r=0.888, P<0.01);similarly, there were highly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nlargment of orbital volume and tumor volume(r=0.843, P<0.01). For a 1cm3 increment in orbital tumor, there is a corresponding exophthalmos Increment of 0.8mm on the Hertel exophthalmeter. Conclusions To measure the volume of orbital tumor can predict the degree of the enophthalmos when the tumor was removed, Thus it may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in surgical intervention to estimate the size and volume implant for an individual case.
[Key words] orbital tumor; orbital volume; three-dimensional CT; measurement
眼眶肿瘤因其占位效应,一方面由于肿瘤的体积使眶内容物增多,引起眼球向正前方突出,即轴性眼突[1,2];另一方面由于肿瘤的长期存留,眶压增高,引起眶骨壁受压变形,甚至骨质吸收,导致眶腔局部或普遍扩大。
二者相互作用决定眼球突出度。
传统的临床观念多注意眼眶内肿瘤的摘除,而忽视了肿瘤摘除后,由于眶腔的扩大所造成的眼球内陷。
随着现代人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外观容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肿瘤摘除而忽视术后眼球内陷已满足不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因此,如何在眼眶肿瘤摘除手术设计时就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预计肿瘤摘除后眼球内陷的程度,是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关键。
本研究用三维CT扫描技术测量眼眶肿瘤的体积及眼眶容积的改变量,探求眼眶肿瘤的体积、眼眶容积扩大与眼球突出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眼眶肿瘤患者肿瘤摘除术后眶内生物材料的填充体积提供依据和指导。
材料与方法
一、病例资料
1999年9月至2001年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11例肌肉圆锥内肿瘤的病人,均为单眼发病,病程在5~7年之间。
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为42岁,以上病例均经手术切除、活检得到病理学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6例,神经鞘瘤5例。
将患者的另一只眼(健眼)作为对照。
二、方法
1、测量方法:(1)、患眼与健眼眼眶容积测量:使用美国PICKER PQ-6000螺旋CT 机对全部病例术前进行眼眶水平扫描和三维重建。
从眶下缘下方0.5cm处开始向上连续单层扫描至眶上缘0.5cm处结束,扫描层厚2mm,获取512×512像素距阵的CT断层图像。
采用smooth 算法将CT图像传送至VOXELQ工作站进行数据分析。
CT图像眼眶面积的界定,应用鼠标沿骨性眶壁描记,眼眶的前界为眶内侧缘和外侧缘即颧额突的连线.面积确定后应用像素求和法计算面积。
每个CT层面的眼眶面积乘以扫描层厚即为该层面的眼眶体积,依此类推,将眼眶所有层面的积相加所得的和即为眶腔容积(图1)。
计算原理为:Volume=∑area(slice n+slice n+1)/2×thickness.
(2)、肿瘤体积:肿瘤体积的测量同眼眶容积的测量方法(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