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历史高二上学期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历史高二上学期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夏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B、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C、夏朝的都城迁移频繁,最终定都于河南安阳D、夏朝的统治时间约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答案:C解析:夏朝的都城迁移频繁,但最终定都于河南偃师二里头,而不是安阳。
安阳是商朝的都城所在地。
其他选项描述正确。
夏朝的建立确实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并且夏朝的统治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之间。
2、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司马迁B、班固C、范晔D、司马光答案:A解析: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司马迁。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班固著有《汉书》,范晔著有《后汉书》,司马光著有《资治通鉴》,这些作品也都是中国史学的经典之作,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一赞誉特指《史记》。
3、题干:以下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通过连年征战,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
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实行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长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答案:C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实行焚书坑儒,这一措施确实存在,但选项C中的描述“钳制思想”过于绝对,秦始皇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而不是完全钳制思想。
因此,C选项不正确。
4、题干:下列关于《史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撰写。
B.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C. 《史记》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
D. 《史记》中的“世家”主要记录了诸侯国和贵族的历史。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三)历史试卷(含部分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考试(三)高二历史试题(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
"这说明西周统治者的政治理念相比较于商朝()A.不再尊崇上天鬼神 B.重视加强中央集权C.更加重视民心向背D.重视儒家思想的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
时空是:商和西周时期中国。
据材料“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可知商朝统治重视鬼、神,神权色彩浓厚,借助神权强化统治,周人则“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也即尊崇礼法,贵尚施惠,虽然敬奉鬼神但更重视百姓,反映了西周统治者重视民心向背,C项正确;周人“事鬼敬神”而非不再尊崇上天鬼神,排除A 项;商周时期还没有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项;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末年,排除D项。
故选C项。
2.1944年6月6日边区政府发布的《关于普及调解、总结判例、清理监所指示信》中指出:“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百分之百的争执,最好都能在乡村中,由人民自己来调解解决。
"该法令的实施()A.体现了司法程序公正B.重塑了传统乡村社会结构C.有利于增强民众民主意识D.确立了基层民众自治模式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
时空是:1944年(中国)。
据材料“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百分之百的争执,最好都能在乡村中,由人民自己来调解解决”可知,在民事纠纷中,注重让民众参与自己来调解,有利于增强民众民主意识,C项正确;司法程序是法律规定的解决案件争讼的步骤和方法,而材料强调的是民事纠纷中注重民众参与调解,对调解的方法进行创新,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的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创新民事纠纷调解方式,没有提到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确立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排除D项。
高二的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的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 商朝因为水患而迁都多次C. 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D. 所有的皇帝都是制的2. 关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制农具B. 唐朝出现了曲辕犁C. 明朝时期出现了高产作物如玉米、甘薯D. 所有朝代的土地制度都是井田制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 关于中国近代的维新变法,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戊戌变法是一次彻底的政治体制改革B. 戊戌变法最终取得了成功C. 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是康有为和梁启超D. 戊戌变法后,清朝政府彻底改革了科举制度5. 关于中国现代史,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即进行了土地改革B.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C. 改革开放后,中国首先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8年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请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7. 请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8. 请简述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9.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问题: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目的。
10.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题:根据材料二,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1. 论述中国古代至近代的政治制度演变及其原因。
12. 论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A2. C3. A4. C5. C二、简答题答案6.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县制;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集中表现在A、资产阶级人数剧增B、雇佣劳动力增加C、资本积累速度加快D、封建主阶级衰落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由于A、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B、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C、是人类历史的伟大进步D、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3、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A、彻底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B、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C、为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D、影响涉及亚洲、拉美4、XX后,为扭转时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项是A、惩治嫌疑犯法令B、限价法令C、土地法令D、总动员令5、说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它A、是英美资本主义之间举行的战争B、具有反殖民反封建的双重性质C、消灭了封建统治阶级D、目的之一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6、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该国A、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B、机器制造业已实现机械化C、两大对立的阶层曾经诞生D、工厂制已取代手工工厂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政治经常学③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8、19世纪60-70年代欧美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下来。
这次革命浪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无产阶层革命运动的兴起C、资本主义各国的争霸战争D、欧美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9、18世纪前期,美国发生了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到了19世纪中期美国又迸发了内战。
招致内战迸发的根本原因是A、独立后形成的旧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英国殖民势力保留大量残余C、北方资产阶层与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争夺领导权D、受19世纪中期革命浪潮的影响10、北美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对美国历史产生最重要的影响是A、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B、彻底废除了奴隶制C、美百姓主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D、促使美国经济的疾速发展1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能够初步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A、资产阶层革命的影响B、封建势力的衰退C、革命发展了生产力D、工人运动的兴起12、英国完全占有印度是在A、18世纪初期B、18世纪中期C、19世纪中期D、19世纪末期13、19世纪中期,亚洲出现了革命风暴,其性质是A、反对殖民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B、反对封建统治的民主革命C、反殖反封的民族解放运动D、具有宗教色彩的民族战争14、印度民族起义中,很多封建XXX成为起义的领导者,这说明A、起义以否决殖民统治为首要目标B、印度这一时期不存在阶层冲突C、起义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目标D、封建XXX已演变成资产阶层15、亚洲革命风暴中,印度人民把首要斗争矛头指向殖民统治,而中国人民则指向本国的封建势力,这一点主如果由下列哪一方面引起的。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5小题,总分70分)1.(2分)1.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①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①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①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2.(2分)2.荀子认为,国家要长治久安,首先必须重视“礼”的教育;而仅依靠“礼”还是治理不好国家的,还需搞好“法治”。
这表明荀子()A.在儒学基础上开创法家学派B.融合其他学派思想以完善儒学C.已摈弃早期儒家的德治思想D.极大地提升了儒学的社会地位3.(2分)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同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属于()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4.(2分)4.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中说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只是在学术思想界很有名,而法家却是在当时的政治影响上独步天下。
”法家能够“独步天下”是因为()A.符合广大民众的根本意愿B.适应了奴隶主贵族称霸的要求C.迎合了建立专制统治的需要D.顺应了民本思想的发展潮流5.(2分)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
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里强调的“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D.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6.(2分)6.下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
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二

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推行焚书坑儒D. 以上都是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强化了士族门阀的势力C. 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 导致官僚体系的腐败3. 明朝时期,海禁政策的实施对中外交流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 增强了明朝的国力D. 导致明朝的衰落4.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B. 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 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 导致中国的国际地位下降5.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结束了封建君主制B. 建立了民主共和国C.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 以上都是6. 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和意义?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 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C. 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的解放D. 以上都是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A. 统一了全国各阶层的抗日力量B. 推动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C. 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D. 以上都是8. 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 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C.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 以上都是9.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严重后果?A. 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B. 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C. 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D. 以上都是10. 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A. 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B. 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C. 增强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测试题

C.原始人群已有区域交流D.华夏认同观念已逐渐形成
2.如表为古代中国社会救济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
时间
史料
出处
春秋
所谓老老者,凡国,都皆有掌老……所谓慈幼者,凡国,都皆有掌幼……所谓恤孤者,凡国,都皆有掌孤
《管子·人国》
宋
民有疾病,州府置施药局于戒子桥西,委官监督
——摘编自《〈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
材料二18世纪,狄德罗对于民族的定义是:“作为一个集合名词,民族指代的是相当大的一群人,他们居住在一片有明确限定的国家范围之内,并且遵从同一个政府的命令。”法国大革命后正如《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宣称的:“所有主权在根本上属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个人都不得行使非直接来自于国民授予的权力”。这里的“国民”二字在英文中使用的是“nation”,当法国的革命者们使用它的时候,所指显然超过了国王与贵族的范畴。此时的民族意识与反对封建争取平等与自由的意识相一致。德意志民族主义产生于欢呼法国革命和反对革命法国的斗争中,德意志知识分子和开明领袖痛感必须有某种统一。普鲁士承担了这种责任,同时也将“强权原则”、国家利益至上主义推向极致。
吴自牧《梦粱录》
明
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
《大明律》
A.儒学思想深刻影响社会救济行为B.政府在社会救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C.大一统国家助推社会救济的发展D.古代中国已形成完善的救济体系
3.《史记》《汉书》中有记载:“买田宅,为富人”“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多买田至四百顷”。这些表述反映了汉代()
——摘编自陈乔一《法国大革命至19世纪中叶的欧洲民族主义及民族历史书写》
高二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

高二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青铜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哪个时期? A. 古代文明时期 B. 文艺复兴时期 C. 工业革命时期 D. 近代史时期答案:A2.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哪一年? A. 1839年 B. 1860年 C. 1840年 D. 1884年答案:A3.以下哪个国家是北约成员? A. 中国 B. 俄罗斯 C. 美国 D. 印度答案:C年 B. 1939年 C. 1901年 D. 1950年答案:A5.以下哪个人是中国古代文学家? A. 孔子B. 鲁迅C. 章太炎D. 李白答案:D6.以下哪个国家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A. 德国 B. 加拿大 C. 俄罗斯 D. 巴西答案:C7.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 五四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文化大革命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答案:D年 B. 1939年 C. 1949年 D. 1955年答案:B9.以下哪个国家是南亚国家联盟成员? A. 中国 B. 印度 C. 日本 D. 澳大利亚答案:B10.以下哪个人是美国第一任总统? A. 乔治·华盛顿 B. 亚伯拉罕·林肯 C. 约翰·肯尼迪 D. 尼克松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主席。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青铜器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A. 正确 B. 错误答案:A3.五一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斗争。
A. 正确 B. 错误答案:B4.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俄国沙皇统治的结束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
A. 正确 B. 错误答案:B5.《资本论》是德国哲学家马克思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
A. 正确 B. 错误答案: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请简要介绍一下秦朝的历史地位和主要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启蒙运动
C.文艺复兴
D.新航路的开辟
11、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代表人物的主张存在很大差异,在政治思想方面,伏尔泰主张开明
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阶级关系的复杂 B.经济利益的冲突 C.政治派别的林立 D.思想主张的多样
12、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
C.“人”的本质
D.法律制度
9、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卓越的思想家,下列对其思想理解错误的是
A.社会道德不应强求一律
B.美德存在于人的心中
C.知识是实现美德的途径
D.美德是关于善的知识
10、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
各项中,最先给这种认识到来冲击的是
A.宗教改革
于此体认省察之。”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朱熹
B.王守仁
C.张载
D.董仲舒
5、明清思想家不同于前代思想家的主张,下列反映了其突出的时代特征的是
A.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C.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黄宗羲提倡“法制”
6、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于善也。”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荀子
3、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
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C. 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
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
4、“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
1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16、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
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 君主立宪制
7、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
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 、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8、公元前 5 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哲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神”的本质
B.自然科学
①个人自由 ②权利平等 ③联邦共和 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儿成功多”。
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A.勤劳致富
B.听天由命,逆天无功
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
D.不误农时,因地制宜
1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该材料
出自的文学作品的体裁是
A.散曲
B.诗
C.词
D.楚辞
19、 宋代词被广泛地用来反映社会生活,并达到空前的繁荣。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①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市民队伍的扩大 ③苏轼等人对词的革新 ④程朱理学
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
20、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21、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22、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
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23、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
主要思想主张是
A.三权分立思想
B.社会契约思想
第4页共5页
C.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D.天赋人权思想
14、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 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B. 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 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2012 年下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
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成为各国变法是理论依据
B.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C.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D.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2、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出于治,合
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因信称义”,“致良知”
D.“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13、孟德斯鸠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都能够做法律
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
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力学体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对经典力学的全盘否定
第4页共5页
学校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考室号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 ——————————————装——————————————————订——————————————————线——————————— —
26、“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
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是对下列哪一发明的描述
A.纺纱机
B.蒸汽机
B.否定了绝对时空观
C.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D.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25、在中世纪的欧洲,生物学是一个难有作为的敏感区,主要原因是
A.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在生物界占主导地位
B.基督教的神学教义被视为天经地义
C.没有经过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洗礼
D.基督教会垄断着精神统治权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