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PPT
《药物化学》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体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药物的作用机理 (mechnismm of action)和作用方式(mode of action)。在这一范围内, 通过前瞻性研究,发现和创制新的药物分子,或称新化学实体。它所 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及什么是好药。
8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就药物化学涉及和讨论的内容而言,大体分成两个不同的范围:
一是关于已知药理作用并在临床应用的药物,它们的制备方
法(合成、发酵、提取)、分析确证、质量控制、结构改造以及化学 结构与药理活性的关系等。讨论已有药物的化学与活性,它回答的问 题是,什么是一个好药,如何得到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侧重于现行 药物的实际应用;
第一章 绪 论
药物
药物化学
2
什
么
药物是对疾病具有
是
预防、治疗和诊断 作用或用以调节机
药
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
物
?
从 功 能 分:
预防药 疫苗、干扰素 诊断药 血管造影剂、试剂盒
治疗药
从 来 源 分:
天然药物 中药 化学药物 合成药、抗生素 生物药物 干扰素等
按照药理作用分类:镇痛药、抗菌药、抗肿瘤药、心血管 系统用药、麻醉药等 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19世纪,化学提取药物(植物药)
1802
古柯叶
1805
鸦片花(罂粟)
可卡因 吗啡
1805
金鸡纳树
奎宁
1899
阿司匹林(Aspirin)上市,标 志人们开创了用化学方法改变 天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使之 成为更理想药物的阶段。
其他一些从植物中提取的药物 青蒿-青蒿素 秋水仙-秋水仙碱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Nervous regulation)
反射(reflex) 反射弧(reflex arc)
神经调节
可分为 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 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特点:反应迅速 起作用快 调节精确。
二、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体液(body fluid) 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fluid) 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fluid)
二、稳态 homeostasis
内环境的稳态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固定状态,而是各种理化因素 在变化中达到动态平衡的一种相对恒定状态。
第五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
(The regulation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特点:调节强度较弱,影响范围小,且灵敏度较低,调节常局限 于某些器官或组织细胞内,但对于该器官或组织细胞生理活动 的功能调节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六节 人体内自动控制系统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in human body)
一、反馈控制系统(Feedback control system)
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某种特定生理反应 的组织。
兴奋(excitation): 由相对静止变为显著的运动状态,或原有的活动 由弱变强。
抑制(inhibition): 由运动转为相对静止,或活动由强变弱。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 :能引起活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 强度。
体液调节是指机体的某些组织细胞所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 液途径到达并作用于靶器官,调节靶器官生理活动的一种调节方式。
2024版医学信息学概论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contents •绪论•医学信息学基础知识•医学信息学核心技术•医学信息学在医疗领域应用•医学信息学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医学信息学发展趋势与挑战目录01绪论医学信息学定义与发展医学信息学定义发展历程医学信息学经历了从医学文献管理、医学图像处理到临床信息系统、区域卫生信息化等发展阶段,逐渐成为医疗卫生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医学信息学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医学信息学应用领域及价值应用领域价值体现02医学信息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0302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基础知识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包括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
医学诊断与治疗基础涵盖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和预防措施。
医学影像学基础涉及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查方法和影像诊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基础信息管理基础01信息系统基础02医学信息学应用基础0303医学信息学核心技术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算法结果解释和评估生物信息学技术基因组学数据分析对基因组数据进行组装、注释、比较分析等,揭示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转录组学数据分析研究基因转录产物在特定条件下的表达情况,揭示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等,揭示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医学影像处理医学影像获取对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增强、分割等操作,提取感兴趣区域。
医学影像分析04医学信息学在医疗领域应用医嘱管理医生可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开具医嘱,包括药品、检查、治疗等,实现医嘱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减少医疗差错。
病人信息管理电子病历系统可实现病人基本信息的录入、存储和查询,包括个人信息、病史、家族史等,方便医生快速了解病人情况。
病历质量控制电子病历系统可对病历进行质量控制,如完整性检查、逻辑性检查等,提高病历质量。
1 2 3在线咨询远程会诊远程监护移动医疗应用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医疗辅助05医学信息学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架构数据来源与标准化信息共享与协同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应用监测网络构建数据分析与挖掘预警模型建立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支持健康知识库建设个性化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支持06医学信息学发展趋势与挑战大数据时代下的挑战与机遇数据驱动的医疗决策支持患者数据隐私保护医疗数据共享与协同智能辅助诊断医学影像分析个性化医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第一章生态毒理学绪论ppt课件

23
日本米糠油事件
日本的九州、四国等地区 几十万只鸡突然死亡
• 对后代的影响 ——米糠油事件,女性育龄患者的孩子,头
胎多为流产、畸形(黑体婴、鬼齿)、行 为异常、智力不足
日本的水俣病—甲基汞中毒
《入浴的智子》
日本的骨痛病—铬中毒
2.生态毒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复杂性
1.阐明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
Paracelsus(1493-1548,瑞士) 化学品低剂量时可以治疗疾病,
但高剂量时就变成了毒物。
1567年,《矿工肺尘病和矿工的其他疾病》发表 ---- 开创职业毒理学研究
暴露剂量与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
大 死亡
疾病
暴 露
失代偿状态
亚临床变化
剂 量
代偿状态
生理学反应
可逆状态
体内环境污染物负荷增加 小
污染规模和影响区域的扩大
污染物种类增多、流域或跨国界污染、全球性环境影响
效应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急性毒性、慢性毒性、食物链转移、 “三致”作用 多种生物同时受累
稀释模式
飞返模式
公害病 放射线(核素暴露)等
15
2. 毒理学的历史沿革
经典毒理学
生态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
• 古代:利用动物毒汁或植物提取物用于狩猎、战争或行刺 。
人口问题 产业规模扩大 资源过度开发 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公害病
生态系统破坏
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资源保护
3
核污染、生化和化学武器
4
海洋石油泄漏
石油污染成海洋 生态噩梦
5
海湾战争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环境脆弱带
被代替几率大,竞争程度高 可恢复原状机会小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组织细胞通过改变代谢途径和速率, 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04
机体对刺激的反应
应激反应
01
02
03
定义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 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 所发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 全身性适应反应。
生理意义
应激反应能够帮助机体应 对各种有害刺激,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保证生 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分类
根据应激原的性质和应激 反应的特点,可将应激反 应分为生理性应激和病理 性应激。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 课件
目录
• 生理学概述 •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 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 机体对刺激的反应 • 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 生理学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01
生理学概述
生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生理学的定义
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 学,包括器官、组织和细胞等各个 层次的生理功能。
医学对生理学的影响和推动
医学发展推动生理学研究
医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为生理学研究提供方向和动力。
医学技术对生理学的促进作用
医学技术的进步为生理学研究提供更精确、便捷的方法和手段。
医学与生理学的互动关系
医学实践验证生理学理论,同时生理学理论又指导医学实践,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06
生理学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免疫反应
01
定义
免疫反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
理过程。
02
生理意义
免疫反应能够识别和清除体内外抗原,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感
染性疾病的发生。
03
分类
根据免疫反应的特点和机制,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大类。
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等;特异性
材料结构表征与应用第一章-绪论-课件

1表面成分分析 (可作深度分析)
2表面能带结构分 析
3表面结构定性分 析与表面化学研究
约0.4~2nm(俄歇 约0.5~2.5nm(金属
电子能量
及金属氧化物);
50~2000eV范围内) 约4~10nm(有机化
(与电子能量及样 合物和聚合物)。
品材料有关)
1表面能带结构分 析 2表面结构定性分 析与表面化学研究
第一章 绪论
方法或仪器
分析原理
透射电镜(TEM)透射与衍射
检测信号
基本应用
透射电子与衍 射电子
1形貌分析(显微组织、晶体缺陷) 2晶体结构分析 3成分分析(配附件)
扫描电镜(SEM)电子激发二次 电子;电子吸 收和背散射
二次电子、背 散射电子和吸 收电子
电子探针 (EPMA)
电子激发特征X X光子 射线
第一章 绪论
材料分析是通过对表征材料的物理性质或 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及其变化(称为测量信号或 表征信息)的检测实现的。即材料分析的基本 原理(或称技术基础)是指测量信号与材料成 分、结构等的特征关系。采用各种不同的测量 信号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材料分析方法。
材料结构的表征(或材料的分析方法)就 其任务来说,主要有三个,即成分分析、结构 测定和形貌观察。
7、拉曼光谱分析:是一种散射光谱分析方法。
第一章 绪论
分析方法
基本分析项目与应用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AES)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AAS)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XFS) 紫外、可见(分子) 吸收光谱分析(UV、 VIS)
元素定性、半定量、定量分析。对 于无机物分析是最好的定性、半定 量分析方法。 元素定量分析
约0.4~2.0nm(光 电子能量 10~100eV范围内)。
第一章护理伦理学-绪论PPT课件

14
伦理学的类型
义务论
规范伦理学
价值论
道义论 功利论 道德价值论 非道德价值论
2023/12/30
非规范伦理学
描述伦理学 理论伦理学
15
(二) 道德
1.道德的概念
2023/12/30
16
2.道德的结构
2023/12/30
17
3.道德的功能
调节功能 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 导向功能 启迪人们的道德觉悟。 教育功能 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和品质。 辩护功能 论征社会关系。 认识功能 提供进行行为选择的知识能力。 激励功能 激励人们不断把现实中的“我”提升为理想中的“我”。
2023/12/30
18
二、职业和职业道德
(一)职业
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专门业务和所承担的一定职责。
2023/12/30
19
二、职业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它所反映的是本职业的特殊利益和要求,而这些要求是
职在业长道期德的在反阶复级的鉴社特于定会职职中业业往社的往会特更实点为践,集中职中形业地成道反的德映。调有着些节一是的定独范阶具围级特的色道、德代代
伦理学的目的在于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形成 适应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所需要的道德风尚和精 神文明,稳定一定的社会秩序,巩固一定的经济关 系。
2023/12/30
7
2.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 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社会经济利益决定道德, 还是道德决定经济利益,以及道德对社会经济有无反作用的问题。
二者的区别:护理伦理学以护理道德为研究对象,而护 理学以人的健康为研究对象。 二者的联系:护理伦理学围绕护理学进行研究,它主要 研究护理领域中如何处理好各种护理关系,并且二者都 是以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为目的。
一章绪论ppt课件

多糖+过碘酸 氧化 醛基+雪夫试剂
钙—钴法显示碱性磷酸酶 2)免疫组化:
紫红色沉淀
Picture
原理:利用抗原抗体结合特异性,显示某种物质 在器官组织内的分布。
5、生物体视学(显微测量技术)
图象分析仪(大小、长度、数量、面积)
6、其他技术
同位素示踪技术、显微分光光度计、流式细 胞仪等
四、常用术语与计量单位 1、计量单位
第一章 绪 论
• 组织学:是继大体解剖的又一门细微解剖,研 究机体正常的微细结构及相应功能的 科学。
• 胚胎学:研究个体发生、发育规律的科学。
本章主要回答:Why, What, How
一、本课程的重要性 1、专业基础课之一
• 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繁殖学等学科基础
2、科研及应用领域 • 组织工程 • 胚胎工程
3、电镜技术
(1)透射式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基本原理
技术特点
Pictrue
(2)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基本原理
技术特点
Picture
4、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技术 1) 组织化学:
PAS反应(过碘酸 系统 胚胎学: 配子发生 精卵结合 早期胚胎发育
三、学习方法
统一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
四、研究方法(技术)
1、体外培养技术(细胞、组织、胚胎)Picture 2、光学显微镜技术
显微镜:普通生物、相差、荧光、倒置、暗视野、 偏振光等显微镜
观察对象:需要作切片、染色处理 石蜡切片: 冰冻切片: H.E染色:苏木素(Hematoxylin)、伊红(Eosin) 特殊染色:HE以外的染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生 《曲礼》:“取(娶)妻不取(娶)同 姓”。 表明当时已经初步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说 明优生学已开始萌芽。
胎教 《列女传》:“王季娶以为妃,······ 及 其有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 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 表明了当时对“胎教”是有一定认识的。
药物记载 《诗经》中记载:“东门之墠,藘茹在阪”; “中谷有蓷,暵其乾也”;“陟彼北山,言 采其杞”。 同时代的《山海经》中,载药120余种。
《傅青主女科》以肝、脾、肾三脏立论,
理法严谨,见解独到,方药疗效显著, 所创完带汤、易黄汤、固本止崩汤、
开郁种玉汤、养精种玉汤、通乳丹、
生化汤等,被后世广为运用。
《达生篇》----亟斋居士
提出了临产六字真言
“睡、忍痛、慢临盆” ,并对胎前、临产、
产后护理、难产救治等进行了精辟论述。
《医宗金鉴· 妇科心法要诀》--吴谦
《济阴纲目》---武之望著,,广集别说, 细列纲目,资料较全,但少有己见。
明代薛己著有《女科撮要》,论及经水及胎 产,并附治验; 所著《校注妇人良方》阐发理论有新意,所 集验案多显效。
万全著有《广嗣纪要· 择配篇》,书中对妇 女生理缺陷的螺、纹、鼓、角、脉,即“五 不女”作了论述; 所著《万氏妇人科》对妇产科常见病有所论 述。
1.2.1.7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医事制度上均设有妇人科。 这一时期也产生了许多妇产科专著,流传也 较广,给后世医家以重大影响,中医学对肾 及命门学说的研究和阐发,从理论上进一步 丰富了妇产科学。
医著
《证治准绳 ·女科》---王肯堂著,集明代
以前的医家大成,博采众长,加以发挥,其
中对妇科疾病的治疗论述甚详,内容丰富。
1.2.1.4 魏、晋、南北朝及隋时期
《脉经》--并月”、“居经”、“避年” “离经脉”,即“怀妊离经,其脉浮,设 腹痛引腰脊,为今欲生也”。“又法,妇人 欲生,其脉离经,夜半觉,日中则生也”。
《褚氏遗书》---南齐褚澄提倡节欲及晚婚 的主张,“ 合男子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 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 二十而嫁,皆欲阴阳气完实而交合,则交而 孕,孕则育,育而为子,坚壮强寿。”
集清前的妇产科大成, 理法严谨, 体例
规范,通俗广传,被作为清代医学教科书及
医者必读的参考书。
沈尧封著有《女科辑要》注重实践,阐明自 己的观点,颇多新说,见解独到,所论精详。 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其求实与创新精神, 和对活血化瘀法的发展,对妇产科治疗学有 很大影响。
1.2.1.8 近百年时期
《傅青主女科》---傅山
傅青主本名傅山,字青竹,后改字青主,阳 曲人,是著名的学者,哲学、医学、儒学、 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 据等无所不通。他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 族气节的典范人物。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 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 “清初六大师”。著有《傅青主女科》、 《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在当时有“医 圣”之名。
※《黄帝内经》中还记载了第一首妇科方 剂,即四乌贼骨一藘茹丸(用于治疗血枯经 闭)。 《素问 ·五脏别论》中以 “女子胞” 为 “奇恒之腑” 指出其具有不同于五脏六腑 的作用。 《素问 ·腹中论》中记载了依妇人脉象变化 诊其是否有孕:“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身 有病而无邪脉也”。
1.2.1.3 秦、汉时期
1.2.1.2 春秋战国时期
第一个妇产科医生:扁鹊(带下医)
《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名闻天下, 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 第一部医学巨著:《内经》 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紫石英条首先提出子宫的名称
《内经》
有关妇产科的条文有30余条,内容关系到 解剖、生理、病理、诊断、疾病、方药各个 方面,对后世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提出了妇女的解剖、月经生理、妊娠诊断等 基本理论。 初步论述了一些妇女疾病的病理,如血崩、 月事不来、带下、不孕、肠蕈、石瘕等。 记载了第一个治疗血枯经闭、调经种子药方。 为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1.6 金、元时期
金元四大家---开阔了对妇产科疾 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思路,对妇产科从 不同角度做出了贡献。
刘完素---寒凉派
“女子不月,先泻心火,血自下也” “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 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即绝,乃属太 阴经也”。
张从正---攻下派
治疗妇科病时,主张以祛邪为主,常用吐、泻之 法治疗妇人经、带之病,获得一定疗效。并提出 “凡看妇人病,入门先问经 ”、“凡看妇病,不 可轻用破气行血之药,恐有娠在疑似之间也;凡看
夏、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及隋时期 唐、宋时期 金、元时期 明、清时期 近百年时期
1.2.1.1夏、商、周时期
——萌芽阶段 这一时期已有了一些关于难产、不孕不育、 种子、避孕、优生和胎教理论的记载。在劳 动和生活中发现了一些药物。
内经对女性的生理的认识:
女子七岁,肾气盛, 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 脉通,太冲脉盛,月 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 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 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 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 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 脉衰少,天癸竭,地 道不通,故形坏而无 子也。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产科学理论体系的转变。 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创新。 助孕技术的大力发展。 女性内分泌学的飞跃发展。 妇科肿瘤学取得优异成绩。 妇女保健学的建立。
1.3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 研究与发展(略)
复习题
1、在我国现存的医药学文献中,最早提出“子宫” 这一解剖学名称的著作是 [ ]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C.《金匮要 略》D.《产宝》 E.《妇人大全良方》 2、我国最早的产科病案产生于[ ] A.春秋战国时代 B.秦代 C.汉代 D.隋代 E.唐代 3、我国最早的产科专著《产宝》的作者是 [ ] A.淳于意 B.张仲景 C.王叔和 D.昝殷 E.陈自明
《逐月养胎法》----北齐徐之才的记叙了胎
儿逐月发育的情况(孕期保健)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
1.2.1.5 唐、宋时期
唐、宋时代分别建立了新的医事制度 唐代设立了“太医署”,是唐朝最高的医学 教育机构。 宋代妇产科已发展为独立的专科,并有了迅 速的发展。
医著
《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广泛的讨论了求子、 妊娠、难产、胞衣不出、月经、带下及杂病,其理 论观点及医方对现今临床仍具有指导意义。综合性 医书,为妇产科发展为独立专科创造了条件。 《产宝》---唐代昝殷所著,是我国现存理论较完 备的最早的产科专著,现存的《经效产宝》版本, 为其北宋本重新刊印而成,其书对后世的产科发展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不孕不育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疾育”(妇产 科疾病)的记载。 《周易》中有“妇孕不育”和“妇三岁不 育”的记载。
种子和避孕 《山海经 ·中山经》:“青要之 山······ 其中有鸟焉,名曰鴢,其状如凫, 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 《山海经 ·西山经》:“嶓众之 山······有草焉,其叶如穗,其本如桔梗, 黑华而不实,名曰骨蓉,食之使人无子。”
总论 第1章 绪论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妇产科学发展概要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1.1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 定义与范围
1.1.1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定义: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结合运用中、西
医学两种理论、两种思维方法相互借鉴来认
识妇女解剖、生理、病理特点,研究妇女
(特有)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 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医 学学科。
鸦片战争以后,西洋医学开始输入中国,逐
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派的思潮和学派,唐宗
海、张锡纯、陆渊雷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唐宗海的《血证论》
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关于妇产科方 面的医论、医话、医案多有创新之见,精通 之论。其所创安冲汤、固冲汤、理冲汤、寿 胎丸等仍为现代医家所常用。
1.2.2 西医妇产科的发展与成就
映了当时对妊娠、胎产卫生的认识。
《金匮要略》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有三篇专门论述妇产科疾
病,既有证候描述,也有病因病机的分析和在辨证 论治基础上的立法用药,对妇产科学理论的形成有 很大贡献。其温经汤、胶艾汤等用于治疗月经病疗 效显著,流传沿用至今。
此外,其阴道冲洗和纳药治法的先河。
秦代已有了产科病案记载 太仓公淳于意首创“诊籍”,其中“韩女内 寒月事不下”、“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是 妇产科最早的病案。
汉代的妇产科学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 汉初医事制度上设有“女医” 汉代女医为“视产乳之疾者”。有文献可查 的最早的女医生为义姁和淳于衍,是专为皇 后、皇太后接产、治病的侍从医生。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妇产科 王 岩
第一篇 总论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绪论 中西医学对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的认识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妊娠与产褥 中西医妇产科病因病机概要 妇产科诊断概要 治法概要
第二篇 各论
第8章 生殖内分泌疾病 第9章 生殖系统炎症 第10章 妊娠病 第11章 产时病 第12章 产后病 第13章 外阴上皮内非 瘤样变 第14章 生殖器官肿瘤 第15章 妊娠滋养细胞 疾病 第16章 内异症 第17章 生殖器官损伤 第18章 生殖器官发育 异常 第19章 不孕症 第20章 计划生育 第21章 常用特殊检查 第22章 妇产科内镜检 查 第23章 妇产科手术
五不女:
螺:古代象形说法,指号角,现指阴道中有螺旋纹、 即阴道纵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