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集料混凝土
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

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摘要:一、轻集料混凝土概述二、轻集料混凝土的特点和应用三、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四、轻集料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五、轻集料混凝土的规程要求正文:一、轻集料混凝土概述轻集料混凝土,顾名思义,是一种以轻集料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
根据我国《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的规定,轻集料混凝土是指用轻集料、水泥、水和必要的添加剂配制而成的混凝土。
二、轻集料混凝土的特点和应用轻集料混凝土的最大特点是自重轻,这使得它在建筑、装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它还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和耐火性能。
由于其轻质特性,轻集料混凝土构件的运输和安装也相对容易。
三、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制技术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制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轻集料、水泥、水和添加剂。
其中,轻集料的选用要考虑其密度、强度等性能;水泥的选择要根据工程需求和环境条件;水的用量要适当,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添加剂的添加要根据具体需求,如防冻、缓凝等。
四、轻集料混凝土的施工方法由于轻集料混凝土的密度较低,施工时要注意振实,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程进行,如控制浇筑速度、振实时间等。
同时,施工后的养护也非常重要,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发展。
五、轻集料混凝土的规程要求我国《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对轻集料混凝土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如设计时要根据工程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轻集料混凝土构件;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确保施工质量;使用时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构件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轻集料混凝土以其轻质、保温、耐火等优点,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lc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

lc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一、引言LC轻集料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LC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LC轻集料混凝土的定义与特点1.定义LC轻集料混凝土,简称轻集料混凝土,是指用轻集料(如膨胀珍珠岩、陶粒等)替代普通混凝土中的部分粗细骨料,以减轻自重、提高保温性能的一种混凝土。
2.特点(1)自重轻:LC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较轻的自重,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荷载,降低基础工程的投资。
(2)保温性能好:LC轻集料混凝土中的轻集料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3)耐火性能好:LC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能提高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
(4)抗震性能好:LC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弹性模量,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三、LC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1.强度要求: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强度等级,确保LC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2.耐久性要求:考虑LC轻集料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确保其耐久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3.工作性要求:根据施工工艺和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工作性,使LC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浇注性和便于施工。
四、LC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实例1.实例一以C30强度等级的LC轻集料混凝土为例,配合比为:水泥:砂:轻集料:水=1:2:3:0.5。
2.实例二以C40强度等级的LC轻集料混凝土为例,配合比为:水泥:砂:轻集料:水=1:1.8:2.5:0.6。
3.实例三以C50强度等级的LC轻集料混凝土为例,配合比为:水泥:砂:轻集料:水=1:1.5:3:0.7。
五、LC轻集料混凝土的应用领域1.建筑结构:LC轻集料混凝土可用于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建筑结构,以降低自重、提高保温性能。
2.桥梁工程:LC轻集料混凝土可用于桥梁的承台、桥墩等部位,以减轻结构自重、提高抗震性能。
3.其他领域:LC轻集料混凝土还可应用于园林景观、市政工程、地下工程等领域。
lc5.0轻集料混凝土参数

lc5.0轻集料混凝土参数摘要:一、轻集料混凝土LC5.0 的概述二、LC5.0 轻集料混凝土的参数1.原材料2.密度3.强度等级4.制作工艺5.应用领域三、LC5.0 轻集料混凝土的优势1.降低建筑物自重2.提高构件的承截能力3.经济效益四、结论正文:LC5.0 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节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各个领域。
下面将从LC5.0 轻集料混凝土的概述、参数、优势和结论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LC5.0 轻集料混凝土的概述LC5.0 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以粉煤灰、水泥和轻粗集料为主要原材料,通过特定的工艺制作而成的混凝土。
它的密度较小,强度等级较高,具有良好的建筑性能。
二、LC5.0 轻集料混凝土的参数1.原材料:LC5.0 轻集料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粉煤灰、水泥、轻粗集料、水和其他外加剂。
2.密度:LC5.0 轻集料混凝土的密度通常在1500 千克/立方米以下。
3.强度等级:LC5.0 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超过LC20,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压性能。
4.制作工艺:LC5.0 轻集料混凝土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配比、搅拌、浇筑和养护等步骤。
5.应用领域:LC5.0 轻集料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内外墙体、层面、楼面、立柱等建筑结构中,可降低建筑物自重,提高构件的承截能力。
三、LC5.0 轻集料混凝土的优势1.降低建筑物自重:由于LC5.0 轻集料混凝土的密度较小,采用该材料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自重,减少基础工程的投资。
2.提高构件的承截能力:LC5.0 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等级,可以提高构件的承截能力,增加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3.经济效益:采用LC5.0 轻集料混凝土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自重,减少基础工程的投资,同时提高构件的承截能力,降低结构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LC5.0 轻集料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节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各个领域。
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采用轻质骨料(如珍珠岩、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膨胀泡沫玻璃等)为主要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为胶凝材料,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具有轻质、高强度、保温隔热、隔声、耐久性好等优点的新型建筑材料。
轻集料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路桥、水利、地铁、隧道、堤坝、防洪等工程领域。
正确的配合比是保证轻集料混凝土品质的关键之一。
一、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原则1. 确定骨料种类和配合比轻集料混凝土的骨料种类有珍珠岩、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膨胀泡沫玻璃等。
不同骨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同,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也不同。
因此,在确定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根据不同骨料的性质,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密度、保温隔热、耐久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骨料种类和配合比。
2. 确定胶凝材料种类和掺合比例轻集料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主要有水泥、矿物掺合料等。
不同胶凝材料的掺合比例对混凝土的强度、密度、收缩率等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确定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根据不同胶凝材料的性质和掺合比例,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密度、收缩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胶凝材料种类和掺合比例。
3. 确定外加剂种类和掺量轻集料混凝土的外加剂主要有减水剂、增稠剂、防冻剂、膨胀剂等。
不同外加剂的掺量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凝结时间、强度、温度稳定性等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确定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根据不同外加剂的性质和掺量,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流动性、凝结时间、强度、温度稳定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外加剂种类和掺量。
二、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主要有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两种。
1.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通过对不同配合比的轻集料混凝土进行试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实验方法需要制备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渗透性等试验,从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2. 理论方法理论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最佳的配合比。
lc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

lc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
摘要:
1.轻集料混凝土的定义和特点
2.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
3.轻集料混凝土的应用领域
正文:
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以水泥为主要胶结材料,轻粗集料(如浮石、陶粒等)和普通细集料(如河砂、山砂等)为主要骨料,加水拌和而成的新型混凝土。
它具有密度小、强度高、保温性能好、吸音性能优越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水利等领域。
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决定其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主要包括水泥用量、水灰比、粗集料比例、细集料比例等。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常用的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泥用量一般为300-500kg/m,水灰比为0.4-0.6,粗集料比例为60%-80%,细集料比例为20%-40%。
此外,根据工程需要,还可以添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轻集料混凝土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工程:轻集料混凝土可用于制作墙体、屋面、楼板等构件,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的轻量化。
2.桥梁工程:轻集料混凝土可用于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梁、箱梁等构件,具有减轻结构自重、提高抗震性能等优点。
3.道路工程:轻集料混凝土可用于制作道路路面、路基等,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渗、抗冻性能。
4.水利工程:轻集料混凝土可用于制作水坝、渠道、水池等,具有重量轻、抗渗性能好等特点。
综上所述,轻集料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lc5.0轻集料混凝土参数

lc5.0轻集料混凝土参数
LC5.0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轻质混凝土,其参数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标准和需求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LC5.0轻集料混凝土参数:
1. 密度:LC5.0轻集料混凝土的密度通常在1000-2000千克/立方米之间,具体的密度可以根据需要控制轻度或中度,以实现设计要求。
2. 强度:LC5.0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通常在5.0兆帕(MPa)以上,具体的强度可以根据工程需求进行调整和控制。
3. 抗压强度:LC5.0轻集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通常在1.5兆帕(MPa)以上,具体的抗压强度可以根据工程需求进行调整和控制。
4. 抗拉强度:LC
5.0轻集料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通常在0.3兆帕(MPa)以上,具体的抗拉强度可以根据工程需求进行调整和控制。
5. 施工性能:LC5.0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易于浇筑、振捣和成形。
同时,其轻量化特性还可以减少施工中的人力和设备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LC5.0轻集料混凝土的参数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标准和要求而有所变化。
在具体使用时,应根据工程设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参数,并遵循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轻集料混凝土标准规范

最新轻集料混凝土标准规范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由轻质骨料、水泥、水和外加剂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因其轻质、高强、隔热保温等特性,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最新轻集料混凝土标准规范的主要内容:1. 引言轻集料混凝土标准规范旨在规范轻集料混凝土的生产、施工和验收,确保其质量和性能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
2. 术语和定义本规范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包括轻集料、轻集料混凝土、轻质骨料、水泥、外加剂等。
3. 材料要求- 轻质骨料: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 水泥: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特种水泥。
- 水:应使用无污染、无杂质的清洁水。
- 外加剂: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加剂。
4. 配合比设计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进行设计,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密度和耐久性满足设计要求。
5. 生产工艺- 搅拌:轻集料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应满足工艺要求。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离析和水分蒸发。
- 浇筑:浇筑时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6. 施工技术要求- 模板:应使用符合要求的模板,保证混凝土成型的尺寸和形状。
- 振捣:应采用适当的振捣方法,确保混凝土内部密实。
- 养护:轻集料混凝土应根据环境条件和材料特性进行适当的养护。
7. 质量检验与验收- 强度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验。
- 密度检验:轻集料混凝土的密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 耐久性检验:应进行抗渗性、抗冻性等耐久性检验。
8. 安全与环保要求- 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人员安全。
- 应采取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等对环境的影响。
9. 附录附录中包括轻集料混凝土的典型配合比、施工工艺流程图、质量检验表格等辅助信息。
10. 结语本规范为轻集料混凝土的生产、施工和验收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旨在提高轻集料混凝土的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轻集料混凝土标准

轻集料混凝土标准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结合了正则集料与轻骨料的新型结构材料,它拥有混凝土抗张强度高、抗折强度较好、密实度良好以及均匀度好等优点,它结构坚实、耐磨损,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以添加一些复合材料来增强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轻集料混凝土标准要求按国家标准执行。
1.轻集料混凝土工程应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范》(GB 50430-2007)的要求,强制执行GB 8070-2008《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的设计要求。
2.轻集料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GB 8070-2008《轻集料混凝土施工规程》的要求。
3.使用轻集料混凝土实施的砖石结构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规范》(GB 50714-2011)的要求。
4.木结构与轻集料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 50941-2013《木结构与轻集料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要求实施。
5.轻集料混凝土运输施工应按照GB/T 2040-2015《轻集料混凝土泵送施工规程》的要求进行。
6.轻集料混凝土拌合料的物料分类和把控应符合《轻集料混凝土砼技术规程》(GB/T 51619-2018)及其附件既定的要求。
7.轻集料混凝土施工现场应按照《轻集料混凝土砼使用技术规程》(GB/T 51620-2018)的要求建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8.轻集料混凝土强度试验应按照GB/T 51144-2018《轻集料混凝土试验方法》执行。
9.轻集料混凝土抗裂应符合GB/T 51150-2018《轻集料混凝土抗裂技术规程》的规定。
以上是国家对轻集料混凝土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要想能得到完美的生产结果,就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要求,不断提高轻集料混凝土的质量。
只有质量合格的产品才能让使用者的要求得到满足,来获得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集料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是指用轻粗集料、轻砂(或普通砂)等为集料配制而成的干表面密度不大于1900公斤/米的水泥混凝土,也称多孔集料轻混凝土。
种类轻集料混凝土按轻集料的种类分为:天然轻集料混凝土。
如浮石混凝土、火山渣混凝土和多孔岩混凝土等。
人造轻集料混凝土。
如黏土陶粒混凝土、页岩陶粒混凝土以及膨胀珍珠岩混凝土和用有机轻集料制成的混凝土等。
工业废料轻集料混凝土。
如煤渣混凝土、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和膨胀矿渣珠混凝土等。
按细集料种类分为:全轻混凝土。
采用轻砂做细集料的轻集料混凝土。
砂轻混凝土。
部分或全部采用普通砂作细集料的轻集料混凝土。
按其用途分为:保温轻集料混凝土。
其容重小於800公斤/米,抗压强度小於兆帕,主要用於保温的围护结构和热工构筑物。
结构保温轻集料混凝土。
其容重为800~1400公斤/米,抗压强度为~兆帕,主要用於配筋和不配筋的围护结构。
结构轻集料混凝土。
其容重为1400~1900公斤/米,抗压强度为~兆帕,主要用於承重的构件、预应力构件或构筑物。
特点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自重轻、保温隔热和耐火性能好等特点。
结构轻集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可达70兆帕,与同标号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可减轻自重20~30%以上,结构保温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保温性能良好的墙体材料,其热导率为~瓦/(米?开),仅为普通混凝土的12~33%。
轻集料混凝土的变形性能良好,弹性模量较低。
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和徐变也较大。
轻集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其容重和强度成正比。
容重越小、强度越低,弹性模量也越低。
与同标号的普通混凝土相比,轻集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约低25~65%。
轻集料混凝土大量应用於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其他工程,可收到减轻结构自重;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节约材料用量;提高构件运输和吊装效率;减少地基荷载及改善建筑功能(保温隔热和耐火等)等效益。
因此,在20世纪60~70年代,轻集料混凝土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发展较快,主要向轻质、高强的方向发展,大量应用於高层、大跨度结构和围护结构,特别是大量用於制作墙体用的小型空心砌块。
中国从50年代开始研制轻集料及轻集料混凝土,主要用於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大型外墙板和小型空心砌块,少量用於高层和桥梁建筑的承重结构和热工构筑物。
轻集料技术要求保温及结构保温轻集料混凝土用的轻粗集料,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 ㎜。
结构轻集料混凝土用的轻粗集料,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 ㎜。
轻粗集料的级配应符合表的要求,其自然级配的空隙率不应大于50% 。
轻粗集料的级配表筛孔尺寸 d min 1/2d max d max 2d max圆球型的及单一粒级累计筛余(按重量计,% )≥ 90 不规定≤ 10 0普通型的混合级配≥ 90 30 ~70 ≤ 10 0碎石型的混合级配≥ 90 40 ~60 ≤ 10 0轻砂的细度模数不宜大于;其大于5 ㎜的累计筛于不宜大于105( 按重量计) 。
轻集料的堆积密度模数等级按表划分。
其实际堆积密度的变异系数:对圆球形的和普通型的轻粗集料不应大于;碎石型的轻集料不应大于。
轻集料的密度等级表密度等级堆积密度范围(kg/m3)轻粗集料轻砂300 - 210~300400 - 310~400500 500 410~500600 600 510~600700 700 610~700800 800 710~800900 900 810~9001000 1000 910~1000- 1100 1010~1100- 1200 1110~1200技术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细致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 ㎜的立方体试件,在28d 领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 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
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划分为;;CL10 ;CL15 ;CL20 ;CL25 ;CL30 ;CL35 ;CL40 ;CL45 ;CL50 。
轻集料混凝土按其干表观密度分为十二个等级(见表)。
某一密度等级轻集料混凝土的密度标准值,可取该密度等级按表观密度变化范围的上限值。
轻集料混凝土的密度等级表密度等级干表现密度的变化范围(kg/m3 )密度等级干表现密度的变化范围(kg/m3 )800 760~850 1400 1360~1450900 860~950 1500 1460~15501000 960~1050 1600 1560~16501100 1060~1150 1700 1660~17501200 1160~1250 1800 1760~18501300 1260~1350 1900 1860~1950轻集料混凝土按其用途可分为三大类轻集料混凝土按用途分类表类别名称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合理范围混凝土密度等级的合理范围用途保温轻集料混凝土800 主要用于保温的围护结构或热工构筑物结构保温轻集料混凝土CL10 CL15 800 ~1400 主要用于既重又保温的围护结构结构轻集料混凝土CL15 CL20 CL25 CL30 CL35 CL40 CL45 CL50 1400 ~1900 主要用于承重构件或构筑物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1、混凝土配合设计的基本要求:1-1要满足混凝土(及施工要求)的强度等级fcu·k和混凝土配制强度feu·o;1-2要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足够的、良好的(可塑性、不易产生离析);1-3要满足工程使用环境及气候条件所要求的(抗渗、抗冻、耐腐蚀等);1-4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能尽量节约水泥,合理使用材料,降低工程成本。
2、配合比的设计方法:2-1,应遵照“普通设计规程”JGJ/T 55中的有关条文设计。
2-2配合比中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性质和耐久性起了决定作用,必须遵照“铁路混凝土与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210-97的规定控制,其他工程应遵照相应的规范来选用。
3、设计混凝土的计算方法有多种,铁路部门多采用重量法计算。
计算主要要确定下述各参数:3-1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fcu·k 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
3-2确定水灰比(w/c)—须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水泥强度等级等方面同时考虑。
3-3选定施工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运输、结构断面、浇灌和震捣)条件,确定混凝土的坍落度,然后选择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拌合W(kg/m3)。
3-4按粗细骨料的级配和确定混凝土的含砂率。
然后计算粗、细骨料用量。
4、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步骤:4-1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cu·o fcu·o= fcu·k+б式中: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4-2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W/C=A·fce/(fcu·o+A·B·fce)式中:A、B—回归式中的,应根据本工程所用的水泥、骨料和其他材料通过试验建立灰水比(C/W)与混凝土强度(fcu·o)的关系式,确定A、B值。
在不具备上述试验时,可先参考选用:碎石混凝土:A=;B=;卵石混凝土:A=;B=;fce—水泥实际强度(Mpa);无水泥实际数据时,式中fce值可按下式确定:fce=γc·fce·kfce·k·—的标准值;γc—水泥标号标准值的富余系数,该值应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
(有的建议试用,某些资料介绍前些年的全国平均值γc=)。
所以或用参考式:fcu·o= fce·k(c/ (碎石混凝土)fcu·o= fce·k(c/ (卵石混凝土)上述A、B、fcu·k均采用GB175-92等标准统计的数据,今年12月1日起将换用1999年新标准,其统计的A、B值将另行试验确定。
当使用fce·k较高,而混凝土强度等级fcu·k较低时,使用的W/C亦增大,此时为了满足耐久性的要求,应根据TB10210-97中的规定办理。
4-3根据结构条件施工方法选定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可参照TB10210-97表选定;泵送混凝土应按和JGJ/T 55-96的“泵送混凝土”中的规定选用。
4-4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W0:根据结构钢筋间距和结构断面选择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依照最大粒径、坍落度、减水剂的效应,查表(或借助已有经验)选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W0(kg/m3)。
4-5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C0:C0=W0÷(w/c) C0不得少于规范中有关最少水泥用量的规定。
4-6计算含砂率:(或查表确定砂率P=S/(S+G))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细集料的粗、细等性能参照坍落度、混凝土拌和物的施工条件来选用含砂率,一般经验为:粗集料的空隙率愈大,含砂率亦增大;碎石混凝土的含砂率较卵石混凝土的含砂率大;粗集料粒径增大,砂率相应减少;坍落度增大,砂率相应增大;细集料一般采用中砂,级配越粗砂率增大,级配偏细砂率相应减少。
水泥(包括掺合料)增多,砂率相应减少;振捣(机械)效果越佳,砂率相应减少。
否则反之。
含砂率P可用下述计算式:(亦可查表或凭经验确定)P=Kαgγs/(αgγs+γg)式中:K—包盖系数,其参考值:干硬(半干硬)混凝土、加压震捣、底震K=~塑性混凝土K=~大流动度混凝土K=~αg—粗骨料的空隙率;γs—细骨料的松散体积密度;(kg/m3)γg—粗骨料的松散体积密度;(kg/m3)4-7混凝土配合比计算:4-7-1假设混凝土的干容重γC=2300~2450 kg/m3(普通混凝土的适用范围2000~2800 kg/m3);4-7-2已知:w/c、W0、C0、P;所以每方混凝土的粗细骨料用量g、S(粗、细骨料重量):G=g+S=2300~2450-W0-C0细骨料用量S=G×P;粗骨料用量g=G(1-P)=G – S;4-7-3初步计算得出的每方混凝土材料用量为: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水=C0:S:G:W0=1:S/C0:g/C0:w0/C0;4-8试拌校正:试拌一份混凝土拌和物以检验本配合比的坍落度、和易性(粘聚性和可塑性)、保水性。
若已满足上述要求再由实测的混凝土容重(或按体积计算的容重)与计算容重相比较,计算校正系数K值。
K=混凝土实测容重/混凝土设计计算容重然后将初步配合比中定出的每项材料用量乘以校正系数K,即为最终定出的配合比设计值和每方混凝土的用料量。
4-9如经试拌校正时,原设计计算用量的混凝土拌和物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坍落度、和易性,则应进行调整各项材料比例关系,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和易性。
4-10强度复核:将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拌和物制作立方体试件若干组,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到规定的龄期(3d、7d、28d、60d……)进行试压,检验其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是否符合设计、施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