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教学课件:第六章 环节动物门

合集下载

环节动物门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环节动物门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青蛙说:“对不起,我只 捉稻田里的害虫,你还是 请别人帮忙吧!”
棉花姑娘惊奇 地问:“你们 是谁呀?”
小虫说:“我们身上 有七个斑点,就像七 颗星星,大家叫我们 七星瓢虫。”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 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她咧开嘴笑 了,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
燕子、 啄木、鸟 没青蛙 办法帮棉花姑娘治病, 七星瓢帮虫棉花姑娘治好了 病。
忽然,一群圆圆的小虫子飞来了, 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棉花姑 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小虫 子说:“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 七颗星星,大家叫我七星瓢虫。”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 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她咧开嘴笑 了,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
碧绿碧绿的叶子 雪白雪白的棉花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 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她咧开嘴笑 了,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
环节动物门
代表动物 生活习性: 营土中穴居生活
蚯蚓
形态结构: 有体节、环带、刚毛, 身体内部有体腔
生 理: 消化、呼吸、循环、神经、
生殖
其它环节动物: 水蛭和沙蚕
环节动物门的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主 要 特 征: 有体腔
蚯蚓的生理
、沙囊、
胃、肠、盲肠、肛门等组成
瓢虫是一种吃介克虫、蚜虫等害虫的昆虫。 因为它的形状象 葫芦瓢,所以叫瓢虫。瓢虫的身体很小,只有一粒黄豆那么大。 它有坚硬的翅膀,颜色鲜艳,还生有很多黑色或红色 的斑纹,讨人喜爱,在我国有的地区叫它 “红娘”,也有些地区叫它“花大姐”。
瓢虫主要是益虫,也有少量的 害虫,常见的益虫:二星瓢虫、 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十二星瓢虫、 十三星瓢虫、赤星瓢虫、大红瓢虫等, 十一星瓢虫、二十八星瓢虫都属于害虫。
棉吃叶吐欢雪盼许花光子气快白头久

第六章 环节动物门(Annelida)_PPT幻灯片

第六章    环节动物门(Annelida)_PPT幻灯片
②无生殖带;③雌雄异体,具担轮幼虫;④具有疣足;⑤大 多海栖 (3) 主要类群:鳞沙蚕、毛翼虫、蛰龙介等。 (4) 经济意义:经济鱼类的铒料,人的食品。
17
18
19
20
21
22
2、 寡毛纲:(2500种)大多陆栖,少数 淡水。
(1) 代表动物:环毛蚓
(2) 纲特征:①头部退化,无触手,触须,无疣足;②具 环带;③雌雄同体;④直接发育;
什么是体节(segment):环节动物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 相似而又重复排列的部分组成,这部分称为体节。身体 分节是无脊椎动物进化的过程中一重要标志。
分节形式:
同律分节(homonomous metamerism) :动物体由形 态和机能相似的体节构成(外形分节,内部器官如神 经系统、排泄系统、循环系统等也按节排列)。
异律分节(heteronomousmetamerism) :躯体 不同部位的体节形态和机能不相同。
而节肢动物门及后口动物的脊索动物的分节不再是完
全相似的,而是在环节动物的同律分节的基础上发展
形成了异?
3
2、出现真体腔(coelom):
(1)概念:它位于体壁内侧中胚层和肠壁外侧中胚层之间 的空腔,又叫次生体腔。
12
5、具有后肾管型排泄系统:
后肾管的特点:两端均开口,一端开口于真体腔为肾口, 一端开口体壁或消化管为肾孔,以肾孔排出废物。 结构:肾口、排泄管、肾孔。
环节动物的后肾管按体节排列,每节1至多对,比原肾管 效率高。
13
6、具有链索状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头部有一对脑,也称咽上神经节(supra-pharyngeal ganglion)。由它向腹面发出一对围咽神经与咽腹面的一对咽下 神经节相连,以后每一个体节有一对神经节,并由神经纤维相连, 形成腹神经索(ventral nervecord),成为纵贯全身的链状神经。 每对神经节还发出数对神经,支配体壁肌肉及疣足的运动。

动物学 第6章 环节动物门Annelida

动物学 第6章 环节动物门Annelida

• 输精管:
2 条→第18 节处→前列腺管→雄孔→腹面体壁。
• 前列腺:
1对→雄孔内侧→粘液→营养精子。
• 受精与发育:
▲精子成熟→雌雄交配。 ▲两蚯蚓倒抱→腹面紧贴→精液→ 纳精囊内。 ▲卵成熟→环带→蛋白质环→卵产 在环内→体收缩→环前移→纳精 囊孔处→精子逸出→受精。 ▲环带继续前移→前端脱离蚓体→ 两端封闭→蚓茧。 ▲受精卵→蚓茧内发育→ 2-3周→ 孵化→小蚯蚓→破茧而出。
(二)体壁和体腔
1、体壁→皮肤肌肉囊(四层结构)。 ▲角质膜:薄→表皮C分泌而成→保水,防干燥环境中失水。 ▲表皮层:单层柱状上皮C组成→有腺C、感觉C、感光C分布。 功能:体壁的主体→角质膜;腺C→粘液→湿润体表。 ▲肌肉层:外→环肌;内→纵肌→羽状排列。 ▲体腔膜:中胚层→一层体腔上皮。
2、体腔
思考题
名词: 血窦、同律分节、异律分节、环带、后肾管、 疣足、次生体腔 简答: 1、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比较原体腔和真体腔的不同? 3、真体腔和分节现象的出现在动物进化上的 意义?
第六章
环节动物门Annelida
第一节、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节 2、次生体腔 3、刚毛和疣足 4、闭管式循环系统 5、后肾管型排泄系统 6、索式神经系统 7、担轮幼虫
盲道后部的最末很多节,该部肠壁血管少。 功能:收集、贮存食物残渣→肛门→蚓粪。
(四)循环系统
• 闭管式循环系统→纵血管、环血管、微血管组成, • 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 • 血液红色,血红蛋白→血浆中。
1、纵血管→5条: • 背血管:消化道背面,血流→自后向前← • 腹血管: 消化道腹面 • N下血管:腹N索下面 血流→自前向后→ • 侧血管:消化道前部两侧 (食道侧血管)

《环节动物》PPT课件人教版生物

《环节动物》PPT课件人教版生物

3
生物医学研究
环节动物如蚯蚓、水蛭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可用于生物医药研究和治疗某些疾病。
环节动物对人类的危害
传播疾病
部分环节动物是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可能传播疾病给人类,如血吸 虫病等。
损坏农作物
一些环节动物如地老虎、蛴螬等会啃食农作物根部,对农业生产造 成危害。
破坏生态环境
在某些情况下,环节动物可能过度繁殖,破坏生态平衡,对当地生态 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身体扁平,前后端有吸盘,体节明显,体表无刚 毛
生活习性
生活在稻田、沟渠、浅水污秽坑塘等处,嗜吸人 畜血液
生理功能
通过吸盘吸附在宿主身上,用锐利的牙齿刺破皮 肤吸血,同时分泌抗凝血物质防止血液凝固
沙蚕
形态结构
身体长而扁,头部有触角和口器,体节两侧有突出成具有刚毛的 疣足
生活习性
生活在海边的泥沙中,穴居,滤食浮游生物和有机物碎屑
生理功能
通过疣足和刚毛的配合在泥沙中蠕动,同时用口器过滤食物
其他环节动物
形态结构
01
身体分节,各体节形态相似,节与节之间为节间沟,体表有刚
毛或疣足
生活习性
02
分布广泛,从淡水、海水到陆地,从潮湿的土壤到干旱的沙漠
都有分布
生理功能
03
通过肌肉和刚毛或疣足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同时根据生活环境
的不同有不同的呼吸方式和排泄方式
特点
体节分明,各体节具有相似性和重 复性;具有真体腔,体腔内充满体 腔液;出现闭管式循环系统;运动 器官为刚毛或疣足。
环节动物的分类与分布
分类
环节动物门包括多毛纲、寡毛纲和蛭 纲等。其中,多毛纲动物如水蚯蚓, 寡毛纲动物如陆生蚯蚓,蛭纲动物如 水蛭。

《动物学》课件——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动物学》课件——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的后肾管
一、门的主要特征
• 8. 担轮幼虫
– 海产种类的个体发育, 经螺旋卵裂、囊胚阶段 ,以内陷方式形成原肠 胚,发育成担轮幼虫
– 陆生和淡水生活种类直 接发育,无幼虫期
18
一、门的主要特征
• 8. 担轮幼虫
– 陀螺形, 在腰部有两条纤毛 环, 其间有口, 无体节, 有原 体腔和原肾管
• 7. 排泄系统 • 蚯蚓一般种类每体节有一对典型的后肾管
,为大肾管
– 大肾管:后肾管为一条迂回盘曲的管子,一端开口于 前一体节的体腔,称肾口,具有带纤毛的漏斗;另端 开口于本体节的体表,为肾孔
– 肾管上密布微血管,也可排出 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多余水分
39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
• 环毛属蚯蚓无大肾管,以后肾管型的小肾 管为排泄器官。小肾管有3种:
27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
• 4.消化系统
– 自口至肛门为一条直管,由口、 口腔、咽、食道、砂囊、胃、小 肠、直肠、肛门组成
– 可分为前、中、后肠:
• 前肠(外胚层形成):口、口腔、咽、 食道、砂囊
• 中肠(内胚层形成):胃、小肠 • 后肠(外胚层形成):直肠、肛门
28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
• 前肠:
• 真体腔是中胚层体腔囊裂开而成的,故也称裂体腔 • 真体腔是继假体腔之后出现的,也称次生体腔: 真体腔
=裂体腔=次生体腔
7
一、门的主要特征
• 1. 形成真体腔
– 消化管外壁附有肌肉,增强了消化道的蠕动, 消化能力加强
– 消化功能加强→同化功能加强→异化功能加强 →排泄功能加强,排泄器官进化为后肾管型
腹面观
22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

《环节动物门》课件

《环节动物门》课件
视频资料和图文资料
1. 环节动物门的生活和行为视频资料. 2. 环节动物门的图文资料集锦.
环节动物门的保护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举例
地震蚕
地震蚕是一种常见的环节动物,其身体被分为多个环节,起到重要的分解和改良土壤的作用。
对虾
对虾是一种可食用的环节动物,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环境,是许多文化中的美食。
蚂蚁
蚂蚁是一种高度有组织的社会昆虫,具有分工合作和复杂的社会结构。
循环系统
环节动物门的循环系统负责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
行为和态学
行为和习性
环节动物门表现出多样的行为和习性,如筑巢、寻找食物和繁殖等。
生态角色
环节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角色,如分解有机物和维持生态平衡。
分布和栖息地
环节动物门广泛分布于地球各个地区的水域和陆地,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保护与利用
《环节动物门》PPT课件
简介
环节动物门是一类生物体结构分节的生物门类,其特征包括身体的分节、环节间附肢、表皮的硬化等。 环节动物门被广泛分布于地球各个生态系统中,包括许多独特的物种。
解剖和生理学
体内系统
环节动物门具有复杂的体内系统,包括呼吸、消化和循环等重要功能。
消化系统
环节动物门拥有发达的消化系统,用于摄取、消化和吸收食物。
食蚜蝇食蚜蝇是一种环节动物,与源自虫有共生关系,从中获取营养和保护。
结论
环节动物门在生物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起着 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环节动物门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生物进化、生态关系和生命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相关学术论文和业书籍
1. 张三, 李四. 《环节动物门的进化研究》. 2010. 2. 王五, 赵六. 《环节动物门的解剖与生理学》. 2015.

高中生物环节动物门PPT课件

高中生物环节动物门PPT课件

呼吸色素是一种含有金属物质(Fe,Cu)的 卟啉与蛋白质的结合体。生理机能在于输送和贮 存氧。动物血液中共有四种,而环节动物就有其 中的三种,有的同一种动物就含有两种。
7. 排泄器官为后肾管型 metanephridium
体 节 器
后后肾肾管管排排 泄泄系系统统由的肾组口、 细成管?、中管、 盘管废、物膀来胱源和? 肾孔组成。
是体壁的向外突起形成的 中空、肉质、 片状构造,与体腔相通。是多毛纲的运动器官。 疣足本身不分节,与躯体连接处也无关节。
疣足的背须可演化为鳃、鳞片、翼状体等结构。
6. 出现循环系统 vascular system 6.1 血管的形成
真体腔出现
囊胚腔受排挤,
中胚层形成
形成血管腔
血管壁
血管
6.2 循环系统的类型
环节动物是动物进化过程中第一次出现循环 系统的动物,但已是一种高级形式的闭管式循环 系统Closed~(蛭纲除外)。
闭管式循环是指血液没有进入到组织间隙中去, 自始至终均在密闭的血管中流动。
6.3 血液循环 的作用 ① 携氧:呼吸色素具携氧功能。环节动物
的呼吸色素多数溶解在血浆中,因 而血细胞无色。 ② 运输养料; ③ 排出二氧化碳及部分代谢废物。
④ 体腔液起到缓冲保护内脏器官、物质运输 的作用,原始种类的体腔液还有运输生殖 细胞的功能。
假体腔和真体腔的比较
假体腔
真体腔
形成方式
囊胚腔 端细胞法或体腔囊法
体壁中胚层 脏壁中胚层 体腔膜 有无孔道与 外界相通 体腔液作用
内部器官
有 无 无 无
保护、运输 、运动 游离
有 有 有 有
保护、运输(包括生 殖细胞) 固定
胞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中胚层起源的体腔 膜;

环节动物课件

环节动物课件

环节动物课件一、引言环节动物门(Annelida)是动物界中的一个门,包括了许多种类,如蚯蚓、水蛭等。

环节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有一对附肢。

环节动物在地球上的分布非常广泛,从深海到高山,从热带雨林到寒冷的极地,都有它们的身影。

环节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土壤的改良、有机物的分解等。

二、环节动物的特征1.身体结构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有一对附肢。

环节动物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胸和腹四个部分。

头部有一对触角,触角的基部有一对眼睛。

颈部有若干个环节,胸部的环节数量较多,腹部的环节数量较少。

2.呼吸和循环系统环节动物的呼吸系统由一系列的气管组成,气管的开口位于环节动物的体表。

环节动物的循环系统是开放的,血液在体腔中流动,通过体腔与器官进行物质交换。

3.消化系统环节动物的消化系统由口、咽、食道、胃、肠和肛门组成。

食物在咽和食道中被咀嚼和混合,然后进入胃中进行消化。

消化后的食物在肠中被吸收,未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4.神经系统环节动物的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节和神经组成。

脑位于头部,神经节位于颈部和胸部,神经连接脑、神经节和身体的各个部分。

三、环节动物的生活习性1.食物来源环节动物的食物来源非常广泛,包括动植物残体、腐殖质、泥土等。

环节动物通过口取食,食物在消化系统中被消化和吸收。

2.繁殖方式环节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性繁殖是指两个个体通过交配产生后代,无性繁殖是指一个个体通过分裂产生后代。

3.生活环境环节动物的生活环境非常广泛,包括陆地、淡水和海水等。

环节动物可以在土壤中生活,也可以在水中生活。

在土壤中生活的环节动物可以通过体表的粘液保持身体的湿润,防止身体干燥。

四、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土壤改良环节动物在土壤中生活,可以通过摄取有机物和矿物质改良土壤的结构和肥力。

环节动物的排泄物也可以为土壤提供养分。

2.渔业资源环节动物是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蚯蚓、沙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3.分节的意义
体节的出现是动物进化的重要标志! 1. 使运动更加灵活 2. 新陈代谢更加有效(内部器官重复排列) 3. 生理分工的开始
6
强调!
1. 分节不单指外形上, 还表现在内部器官排列 上。(排泄、神经、循环等
系统按节重复排列)
7
2. 动物进化趋势
不分节 分节 分节逐渐消失
(同律分节
异律分节)
42
雌性生殖器官:
卵巢 一对,在第13节前隔膜后侧; 卵漏斗 一对,在13后隔膜前侧; 输卵管 很短,开口于14节腹面的雌性生殖孔; 受精囊 通常三对(2-4),在6 / 7、7 / 8、 8 / 9隔膜的前或后,由坛、坛管和盲管组成; 盲管末端为受精囊孔。
38
四、循环系统闭管式
背血管 腹血管 神经下血管 食道侧血管
背肠血管 壁血管等
◆心脏 + 纵血管 + 支血管 + 微血管网
指4--5对连接背、腹血管的环血管!
39
40
.
五 生 殖 系 统
雌雄同体
41
雄性生殖器官:
精巢囊 两对,位于10—11节内,各包含一对 精巢和一对精漏斗; 贮精囊 两对,位于11—12节内,紧贴在精巢 囊之后; 前列腺 一对,呈大的分叶状,位于18节及其 前后的几节内; 输精管 由精漏斗通出,两侧的输精管分别与 前列腺管会合后由雄性生殖孔通出。
肾口

肾孔


22
六、链状神经系统
环节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集中而成链状
1对咽上神经节(脑)
链 1对围咽神经环
状 神
1对咽下神经节
经 1条腹神经索
系 若干神经节 统
若干条侧神经
23
24
感觉器官
多毛类 发达
有眼、项器、平衡囊、纤毛感觉器、触觉细胞。
寡毛类 蛭类 不发达
无眼,感觉细胞、感光乳突、感光细胞。
第六章 环节动物门
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 动物进化发展到了一个较高阶段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着明显的进步发展 分节的真体腔原口动物
1
本章知识框架
高等无脊椎动物
!?
主要特征
环节动物
经济意义
主要类群
分节 次生体腔 刚毛和疣足
闭管式或开管式循环
后肾管排泄系统 链状神经系统 生殖及发育
代表动物
多毛类——沙蚕 寡毛类——蚯蚓 蛭 类——蚂蟥
并有肠系膜固定。 4)有孔与体外相通。
10
肠系膜
? ? ?
脏壁中胚层
肠壁体腔膜
体壁体腔膜
11
真体腔形成的意义★
肠壁出现了肌肉层 1.结构上的进步体腔里有了各种器官系统
有体腔膜及肠系膜(固定器官) 2. 生理机能上的完善——肠道可自主蠕动和盘旋
不但增加消化功能, 还为消化系统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
12
25
七、生殖及发育
1. 生殖器官由中胚层体腔膜形成 体腔膜 生殖腺 体腔管 生殖管(体腔膜向外突起)
2. 生殖腺有固定或不固定 海产种类每节都有生殖腺 蚯蚓的生殖腺固定在几个体节内
26
3. 生殖方式有无性和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占多数)
雌雄同体或异体, 均异体受精 4. 海产种类:间接发育
有担轮幼虫 淡水和陆生种类:直接发育
27
第二节 代表动物——环毛蚓
一、外形 峨嵋山最长一尺多长,澳大利亚有近二米长的。 ◆体节:100多节,相似,明显 ◆节间沟:节与节之间的凹沟 ◆刚毛:各节中部一圈,故得名 ◆口:围口前段 ◆口前叶:背面、肉唇状(摄食、掘土、触觉)
28
性成熟个体具有!
节间沟
(节与节之间的凹沟)
29
◆生殖环带:第14-16节稍膨大, 无刚毛,无节间沟
原腔动物——蛔虫
真体腔 假体腔
!?
2
第一节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分节(体节)
身体分为许多在形态和功能上彼此相似或 不相似的部分,这种现象称为分节,每个部分 叫做一个体节。
3
1.同律分节(多数环节动物)
身体各节(头、尾除外)在形态、结 构和功能上彼此相似。
4
2.异律分节(少数环节动物)
身体各节(头、尾除外) 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彼此不相似。
17
3.循环系统的形成与真体腔的形成有关
原体腔
真体腔
残余 血管
18
19
五、后肾管排泄系统
大多有按节排列,成对的后肾管。 特点:
1.两端开口(肾口、肾孔) 2.盘旋管状(不分支,细肾管+排泄管) 3.周围有毛细血管网
前节体腔 肾口 细肾管 排泄管 肾孔 体壁
(漏斗状)
(较粗)
(排泄孔)
20
21
◆内胚层
脏壁体腔膜 脏壁肌肉层
肠上皮
环肌 纵肌

体壁 肠壁
32
33
34
35
36
三、消化系统
1. 消化道 2. 消化腺
37
消化道 消化腺
口及口腔 在第1—2节内; 咽 在3—5节内;咽腺 食道 在6—7节内;食道腺 砂囊 在8—9节内,球状或桶状,肌肉质,较发达; 胃 在10—14节内,管状,细长;胃腺 肠 自第15节起直通肛门; 盲肠 在第27节向前伸出,一对,锥状。重要消化腺
3. 体节的数目因种而异(几节到几百节)
8Leabharlann 二、次生体腔★是指中胚层之间的空腔。 在进化史上比原始体腔出现的迟,故 叫次生体腔或真体腔。
9
次生体腔的特点★
1)具体壁体内体腔腔光滑膜和肠壁内脏体外腔光滑膜(中胚层形成的)。 2)肠道出现肌肉层(即脏壁中胚层) 。 3)体腔内出现循环、排泄、生殖等器官,
15
1. 闭管式循环★
由纵行血管、环行血管及其分支状的微 血管网组成,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不 流到组织间隙中),其血液流动方向固定, 血流速度恒定,比开管式循环能更有效、 迅速的完成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输。
16
2. 开管式循环★
在蛭类中,真体腔为结缔组织所填满, !
部分血管退化消失,相应位置形成不同的 血窦(即组织间隙或叫腔隙),血液不完 全在血管中流动,也进入这些血窦中循环, 即开管式循环。
三、刚毛和疣足
1. 典型的海产环节动物出现了专门的运动器 官——刚毛和疣足(一般每个体节一对)。
2. 寡毛(类用放(大蚯镜蚓或)显的微镜疣才足能看退到化) ,刚毛直接生 在体上。
3. 蛭类(蚂蟥)连刚毛也消失(因外寄生)。
13
疣足
14
四、闭管式或开管式循环
环节动物开始出现血液循环系统! 较完善,且结构复杂! 一般为闭管式循环 蛭类为开管式循环
◆受精囊开孔:6-7、7-8、8-9节 腹面两侧三对
◆雌性生指孔:14节腹面中央、一个 ◆雄性生指孔:18节腹面两侧、一对 ◆副性腺孔:雄孔内侧两对 ◆背孔:除前几节外均有 ◆肛门:末节
30
31
二、体层结构
◆外胚层 ◆中胚层
角质膜 表皮膜 体壁肌肉层 体壁体腔膜

特化为黄色细胞!
排泄?和脂肪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