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复习题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普通化学复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复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复习题答案普通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涵盖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反应以及能量变化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普通化学复习题的答案,供同学们参考:1. 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什么?答: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钠(Na)。

2. 什么是化学键?答: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通过共享、转移或提供电子而形成的相互吸引的力。

3. 什么是摩尔?答:摩尔是化学中用于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包含6.022×10^23个基本单位,这些基本单位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等。

4. 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5.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通常伴随着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参与。

6. 什么是溶液的浓度?答:溶液的浓度是指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或体积比例,常见的浓度表示方法有质量百分浓度、摩尔浓度等。

7. 什么是化学平衡?答: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8. 什么是同位素?答: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原子,即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9. 什么是化学计量?答:化学计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或摩尔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 什么是离子?答:离子是指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复习普通化学时,同学们应该注重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反应类型,并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加深理解。

希望以上答案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普通化学。

普通化学赵士铎第五版答案及解析

普通化学赵士铎第五版答案及解析

普通化学赵士铎第五版答案及解析赵士铎,1923年12月生于河北廊坊。

曾任中国化学工业公司高级工程师、高级顾问。

1953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86年任香港浸会大学名誉博士论文指导教授。

1989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至2001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所长(其间1998至2000年间曾担任该所所长)、总工程师,并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理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人民政府顾问、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

2001年7月3日当选为国际化学联合会(IUPAC)理事;2001年11月27日当选为国际化学工业理事会理事长(2002年12月1日当选为 IUPAC主席);2003年6月4日当选为国际化学工业理事会副理事长(2005年11月5日当选为 IUPAC主席,2010年10月28日就任第16届国际化学大会主席);2010年3月4日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特聘专家;2016年4月25日被授予终身名誉院士称号。

1.什么是溶解题干:当溶液中存在氢气时,溶液中的物质就会溶解。

水溶液的溶解指的是溶解于水时,化学键被破坏、反应终止的过程。

解析:溶剂的溶解指水溶液中,存在着一个或多个溶解性大构型物质。

溶解性大构型物质在水中可以溶解。

这些溶于水的物质通常是水分子和氢原子。

这些溶于水的物质在水中可以形成溶解性大构型。

如:碳酸氢钠的大颗粒沉淀是水溶大构型。

例如:碳酸钠与氯化钠溶液都是酸性体系等。

氢离子和氧离子均能在水溶胶体系中溶解。

2.还原性有机反应的化学计量比解答:还原性有机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在计算上有很大的学问,要根据反应的官能团的大小、类型、数量、浓度和反应速率等条件来确定。

例如,在一个反应中,若一种官能团可以通过化学计量比获得,则该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就是 O。

但这种官能团必须在不同官能团间作转换作用才能获得:① O原子由亲核原子构成;② O原子分子大小随O2数量变化;③ O原子分子为一个共价键。

普通化学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普通化学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习题参考答案习题一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填“√”,错的填“×”) 1. )g (O 21)g (H 22+===O(l)H 2和)g (O )g (2H 22+===O(l)2H 2的Θ∆m r H 相同。

( × ) 2. 功和热是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两种能量传递方式,在系统内部不讨论功和热。

(√ )3. 反应的H ∆就是反应的热效应。

(× )4.Fe(s)和)l (Cl 2的Θ∆m r H 都为零。

( × )5. 盖斯定律认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途径无关,是因为反应处在可逆条件下进行的缘故。

( × )6. 同一系统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

(× )7. 由于H ∆=p q ,H 是状态函数,H ∆的数值只与系统的始、终态有关,而与变化的过程无关,故p q 也是状态函数。

(×)8. 由于3CaCO 固体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故它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负值。

( × )9. 当热量由系统传递给环境时,系统的内能必然减少。

(× )10. 因为q ,w 不是系统所具有的性质,而与过程有关,所以热力学过程中(w q +)的值也应由具体的过程决定。

(×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 对于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间 ( B )A. 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B. 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C. 既没物质交换,又没能量交换D. 没有能量交换,只有物质交换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w q U +=∆只适用于 ( C )A. 理想气体B. 孤立体系C. 封闭体系D. 敞开体系3. 环境对系统作10kJ 的功,且系统又从环境获得5kJ 的热量,问系统内能变化是多少? ( D )A. 15-kJB. 5-kJC. +5kJD. +15kJ4. 已知2PbS(s) + 3)g (O 2=== 2PbO(s) + 2)g (SO 2的Θ∆m r H =4.843-1mol kJ -⋅,则该反应的V q 值是多少1mol kJ -⋅? ( D )A. 840.9B. 845.9C. 9.845-D. 9.840-5. 通常,反应热的精确实验数据是通过测定反应或过程的哪个物理量而获得的。

普通化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化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化学试题及答案普通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以下是一份普通化学试题及其答案,供学生复习和练习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是碱金属?A. 钠(Na)B. 钾(K)C. 钙(Ca)D. 镁(Mg)答案:A2.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表示的反应类型是?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答案:A3.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A. 克/摩尔(g/mol)B. 摩尔/克(mol/g)C. 千克/摩尔(kg/mol)D. 摩尔/千克(mol/kg)答案:A4.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 NaClC. CaOD. Fe2O3答案:B5.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A. 碳(C)B. 氮(N)C. 氧(O)D. 硅(Si)答案:B6. 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HClB. NaOHC. NH3D. H2O答案:A7. 以下哪种物质是碱?A. NaOHB. HClC. NH3D. H2O答案:A8. 以下哪种物质是盐?A. NaClB. HClC. NaOHD. H2O9. 以下哪种物质是氧化物?A. NaClB. HClC. CaOD. H2O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单质?A. NaClB. HClC. NaD. H2O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序数为6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碳(C)2. 化学式为H2O的物质是______。

答案:水3. 摩尔浓度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摩尔/升(mol/L)4.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中,反应物的摩尔比是______。

答案:2:15. 酸的通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电离出氢离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6. 碱的通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7. 盐的通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普通化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电镀工艺是将欲镀零件作为电解池的;阳极氧化是将需处理的部件作为电解池的。

2、石墨是层状晶体,层内碳原子采用杂化轨道形成正六边形的平面层,每个碳原子的另一p 轨道相互“肩并肩”重叠形成遍及整个平面层的键,使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

3、已知Cr 2O72-+14H++6e-2Cr3++7H2O,φ(Cr2O72-/Cr3+ ) =1.23V;I2(s) + 2e-2I-,φ(I2 / I- ) =0.54 V;在标准状态下,组成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其配平的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4、填充下表。

5、往原电池(-)Pb|Pb(NO3)2CuSO4|Cu(+) 负极的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氨水,能使其电动势,这是由于。

6、25℃时,Ag2CrO4的饱和溶液中,若c(Ag+)=2.0⨯10-6mol⋅dm-3,则c(CrO42-)=mol⋅dm-3; 若c(CrO42-)=4.0⨯10-6mol⋅dm-3,则c(Ag+)= mol⋅dm-3。

[已知25℃时,K(Ag2CrO4)=9.0⨯10-12]7、钢铁在水中主要发生腐蚀,阳极反应式:,阴极反应式:。

8、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分布式:O2- :;Fe3+ 。

9、将2 mol·dm-3的NH3和2 mol·dm-3的NH4Cl溶液等量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值为;此时NH3的解离度为;若将该混合溶液稀释一倍,则其pH 值为 。

(已知NH 3 的K b =1.8×10-5)10、写 出 反 应 NH 4NO 3(s)2H 2O(g) + N 2O(g)的 标 准 平 衡 常 数 的 表 达 式:。

11、对 于 化 学 反 应:2 ICl(g) + H 2(g) → 2HCl(g) + I 2(g), 经 动 力 学 研 究 知 其 反 应 机 理 为: (1) ICl(g) + H 2(g) → HI(g) + HCl(g);(2) ICl(g) + HI(g) → HCl(g) + I 2(g)。

普通化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化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碱金属的是:A. 钠(Na)B. 镁(Mg)C. 铝(Al)D. 钾(K)答案:A2. 化学方程式中,系数表示的是:A. 原子数B. 分子数C. 离子数D. 质量数答案:B3. 下列哪个是酸的通性?A. 能与碱反应B. 能与金属反应C. 能与盐反应D. 所有选项答案:D4. 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A. 氯(Cl)B. 氟(F)C. 溴(Br)D. 碘(I)答案:A5.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A. 克/摩尔B. 千克/摩尔C. 摩尔/千克D. 克/千克答案:B6. 化学键中,非极性共价键的特点是:A. 正负电荷分布均匀B. 正负电荷分布不均匀C. 只有正电荷D. 只有负电荷答案:A7. 溶液的pH值表示的是:A. 溶液的密度B. 溶液的浓度C. 溶液的酸碱性D. 溶液的温度答案:C8. 下列哪种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酸碱中和反应B. 置换反应C. 复分解反应D. 化合反应答案:B9.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是:A. 按照原子量B. 按照原子序数C. 按照电子数D. 按照元素符号答案:B10.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主要区别在于:A. 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B. 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C. 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D. 共价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氢气(H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克/摩尔。

答案:22.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

答案:还原剂3. 金属元素通常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

答案:左侧4. 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是______。

答案:-25. 酸的通性之一是能与______反应。

答案:碱6. 化学方程式中,系数表示的是______。

答案:物质的量7. 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氧(O)8. 摩尔浓度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摩尔/升9. 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通过______相互作用。

《普通化学》(第二版)赵士铎主编 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第二版)赵士铎主编 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第二版)赵士铎主编习题答案中国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组编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1.1 (1)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2) 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渗透压大于植物根细胞液的渗透压 (3)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1.2 沸点不断上升,至溶液达到饱和后,沸点恒定;蒸气凝结温度恒定,等于溶剂的沸点。

1.3%6.1)O H (/1)O H ()O H ()O H ()O H ()O H ()O H (kg mol 91.097.0%mol kg 034.0/%0.3)O H (1)O H (/)O H ()O H (Lmol 88.0mol 34g L g 1000%0.3)O H ()O H ()O H (2222222222221-1-222222221-1--1222222=+=+=⋅=⋅=-=⋅=⋅⋅⨯==M b b n n n x w M w b M w c ρ1.4 凝固点自高至低顺序:葡萄糖溶液、醋酸溶液、氯化钾溶液 1.5b = 1.17 mol ⋅kg -1∆T b = K b b = 0.52K ⋅kg ⋅mol -1⨯1.17 mol ⋅kg -1 = 0.61K T b = 373.76K = 100.61℃∆T f = K f b = 1.86K ⋅kg ⋅mol -1⨯1.17 mol ⋅kg -1 = 2.18K T f = 270.87K = - 2.18 1.6 π = cRT =RT VMm / 1-4-1-1m ol g 100.2kPa499.0L 10.0K 300K m ol L 8.31kPa g 40.0⋅⨯=⨯⨯⋅⋅⋅⨯==πV mRT M1.721:2: 30 1280.3 : 1610.2 : 15.9= 化合物中C 、H 、O 原子数比为21:30:21--1A b B f mol g 3105.00g0.33K g 100.0mol kg K 12.5⋅=⨯⨯⋅⋅=∆=m T m K M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 21H 30O 2 1.81-B 2BB 22222m o lg 4.342)O H (/)O H (}CO )NH {(/}CO )NH {(⋅=∴=M m M m m M m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2.1 (1)错误;(2)正确;(3) 错误;(4)错误;(5)正确;(6)正确;(7) 错误;(8)错误2.2 (1/4)[反应式(1)-反应式(2)]得:(1/2)N2(g)+(1/2)O2(g)=NO(g)∴∆f H mθ(NO,g)=(1/4){ ∆r H mθ(1) - ∆r H mθ(2)}=(1/4)[-1107kJ⋅mol-1-(-1150 kJ⋅mol-1)]=90 kJ⋅mol-12.3 (1/4)[反应式(3)-反应式(4)+3⨯反应式(2)- 反应式(1)]得:N2(g)+2H2(g)=N2H4(l) (5)∴∆f H mθ(N2H4,,g)=(1/4){ ∆r H mθ(3) - ∆r H mθ(4)+ 3⨯∆r H mθ(2) - ∆r H mθ(1)} =(1/4){-143kJ⋅mol-1-(-286kJ⋅mol-1+3⨯(-317kJ⋅mol-1)-(-1010kJ⋅mol-1)) =50.5 kJ⋅mol-12⨯反应式(4)-反应式(5)得:N2H4(l)+ )O2(g)= N2(g)+2H2O(l)∆r H mθ=2⨯∆r H mθ(4)- ∆r H mθ(5)=2⨯(-286 kJ⋅mol-1)- 50.5kJ⋅mol-1= -622.5 kJ⋅mol-12.4 ∆r H mθ=2∆f H mθ(CO2,g)+3∆f H mθ(H2O,l)+(-1)⨯∆f H mθ(CH3OCH3,l)+(- 3)∆f H mθ(O2,g)∴∆f H mθ(CH3OCH3,l) =2∆f H mθ(CO2,g) +3∆f H mθ(H2O,l)- ∆r H mθ= -183 kJ⋅mol-12.5CO(g)+(1/2)O2(g)由题意知,∆r H mθ(1)<0, ∆r H mθ(2)<0, ∆r H mθ(3)<0∆r H mθ(1)= ∆r H mθ(2)+ ∆r H mθ(3)∆r H mθ(1)-∆r H mθ(3)= ∆r H mθ(2)<0即:以碳直接作燃料时放热较多2.6 C(s)+H2O(g)=CO(g)+H2(g)∆r H mθ= ∆f H mθ(CO,g)+ (-1)∆f H mθ(H2O,g)=-110.5 kJ⋅mol-1 -(-)241.8 kJ⋅mol-1=131.3 kJ⋅mol-1CO2(g) +H2O(g)∆r H mθ(2) ∆r H mθ(3)CO(g)+H2(g)+O2(g)∆r H mθ(1)= ∆r H mθ(2)+ ∆r H mθ(3) ∴∆r H mθ(1) - ∆r H mθ(3) = ∆r H mθ(2)>0由题意知,∆r H mθ(1)<0, ∆r H mθ(3)<0 故:以水煤气作燃料时放热较多2.7 均为熵增过程。

普通化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普通化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普通化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种物质是单质?A. 氧气(O2)B. 水(H2O)C. 二氧化碳(CO2)D. 铁(Fe)答案:A解析: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气(O2)由氧元素组成,是单质。

水(H2O)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是化合物。

二氧化碳(CO2)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也是化合物。

铁(Fe)由铁元素组成,是单质。

2. 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硫酸(H2SO4)B. 氢氧化钠(NaOH)C. 氯化钠(NaCl)D. 氨水(NH3·H2O)答案:A解析: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硫酸(H2SO4)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是酸。

氢氧化钠(NaOH)在水中电离出氢氧根离子(OH-),是碱。

氯化钠(NaCl)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是盐。

氨水(NH3·H2O)在水中电离出氨离子(NH4+)和氢氧根离子(OH-),是碱。

3. 以下哪种物质是碱?A. 氢氧化钠(NaOH)B. 硫酸(H2SO4)C. 氯化钠(NaCl)D. 碳酸(H2CO3)答案:A解析: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氢氧化钠(NaOH)在水中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是碱。

硫酸(H2SO4)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是酸。

氯化钠(NaCl)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是盐。

碳酸(H2CO3)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HCO3-),是酸。

4. 以下哪种物质是盐?A. 硫酸(H2SO4)B. 氢氧化钠(NaOH)C. 氯化钠(NaCl)D. 碳酸(H2CO3)答案:C解析: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氯化钠(NaCl)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组成,是盐。

硫酸(H2SO4)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是酸。

氢氧化钠(NaOH)在水中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是碱。

碳酸(H2CO3)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是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化学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36题)1.因为H=U+PV,而理想气体的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所以理想气体的焓与p、V、T均有关。

(×)2.体系状态发生变化后,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要发生变化。

(√)3.任何循环过程必定是可逆过程。

(×)4.因为ΔH=QP,而H是状态函数,所以热也是状态函数。

(×)5.一定量的气体,从始态A变化到终态B,体系吸收100 J的热量,对外作功200 J,这不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

(×)6.在一个绝热刚性容器中进行一个放热反应,则ΔU=ΔH=0。

(×)7.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系的体积、压力无关。

(√)8.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9.反应CO(g)+H2O(g)=CO2(g)+H2(g),因为反应前后分子数相等,所以无论总压如何变化,对平衡均无影响。

(√)10.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某反应的ΔG>0,所以要选用合适催化剂,使反应能够进行。

(×)11.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度加快,逆反应速度减慢,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12.因为H=U+pV,所以焓是热力学能与体积功pV之和。

(×)13.理想气体在等外压力下绝热膨胀,因为等外压力,所以QP=ΔH;又因为绝热,所以QP=0。

由此得QP=ΔH=0。

(×)14.在一个容器中:H2(g)+Cl2(g) = 2HCl(g)。

如果反应前后T、p、V均未发生变化,设所有气体均可视作理想气体,因为理想气体的U=f(T),所以该反应的ΔU=0。

(×)15.稳定单质在298.15 K时,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熵均为零。

(×)16.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A(g)+B(g)=C(g) ,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不移动。

(√)17.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越高,表示该电对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

(√)18.原电池电动势与电池反应的书写无关,而标准平衡常数却随反应式的书写而变化。

(√)19.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时。

标准电动势和标准平衡常数均为零。

(×)20.难溶电解质离子浓度的幂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

(√)2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22.在AgCl的水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会降低AgCl的溶解度。

(√)23.对于分布沉淀,沉淀时所需沉淀剂浓度小的后沉淀。

(×)24.在原电池中,电极电势高的为正极,其对应的反应为氧化反应,电极电势低的为负极,其对应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25.将0.1mol/L HAc稀释为0.05mol/L时,H+ 浓度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26.对反应2AgCl + CrO42-=Ag2CrO4+ 2Cl-,K spθ(AgCl)=1.56×10-10,K spθ(Ag2CrO4)=9.0×10-12,则标准态下该反应应向正方向进行。

(×)27.在含有0.1 mol/L的氨水和0.10 mol/L的NH4Ac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后,溶液的pH值将几乎不变。

(√)28.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或碱的定义是同一物质不能同时作为酸和碱。

(×)29.在同一能级的轨道中,电子尽先占据不同轨道。

(√)30.原子轨道就是原子核外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区域。

(×)31.原子轨道是指原子运动的轨迹。

(×)32.铜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94S2。

(×)33.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也只能有一个样子轨道。

(×)34.主量子数n=2,只有2s和2p这两个原子轨道。

(×)35.n=2,l=1,m=0的原子轨道2pz轨道。

(√)36.2p轨道是哑铃形的,2p电子沿字轨道运动。

(×)二、选择题(共54题)1、对于反应PCl5(g) ═ PCl3(g) + Cl2(g),恒压条件下升高温度,会增大PCl5的分解率。

则判断该反应为 A 。

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C、无热效应反应D、无法判定2、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A(g)+B(g)=C(g) ,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C 。

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不移动D、无法判定3、如果体系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初始终态,则体系的 C 。

A、Q=0, W=0,△U=0,△H=0;B、Q≠0, W≠0,△U=0,△H=0C、Q=-W,△U=Q+W,△H=0;D、Q ≠ -W,△U=Q+W,△H=04、H2的燃烧焓等于 A 。

A、H2O(l) 的生成焓B、H2O(g) 的生成焓C、零D、H2O2(g) 的生成焓5、下列反应中表达式正确的是 A 。

A、Na(s)+1/2 Cl2(g) = NaCl(s) Δr H mθ=Δf H mθ(NaCl,s)B、C(石墨) + H2(g) = 1/2 C2H4(g) Δr H mθ=Δf H mθ (C2H4,g)C、CO(g)+ 1/2 O2(g) = CO2(g) Δr H mθ=Δf H mθ (CO2,g)D、CH3OH(g) + O2(g) = CO (g) + 2H2O(g) Δr H mθ=Δc H mθ(CH3OH,g)6、已知反应2NH3=N2+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0.5N2+1.5H2=NH3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D 。

A、4B、0.5C、1D、27、理想气体化学反应 A(g)=C(g)+D(g),在恒温下增大总压时(改变体积),反应物转化率将___B___。

A、增大B、减少C、不变D、不能确定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给定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C、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D、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9、关于功W符号的判断,下列说法 B 是准确的。

A、系统对环境做功,W为正B、环境对系统做功,W为正C、环境对系统做功,W为负 D都不准确10、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率为25%,当有催化剂存在时,其平衡转化率 B 25%。

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能判定11、催化剂加入使反应的热效应 C 。

A、增大B、减小C、不能改变12、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0.107 min-1,则反应物浓度从1.0 mol/L变到0.7 mol/L和浓度从0.01 mol/L变到0.007 mol/L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D 。

A、10B、100C、0.01D、113、在描述一级反应特征时, A 是不正确的。

A、c A- t为一直线关系。

B、反应物消耗的百分数相同时所需的时间一样 (同一反应)C、速率常数的单位为(时间)-114、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体系的反应级数越小,一般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延长 B 。

A、下降越快B、下降越慢C、升高越快D、升高越慢15、对两个活化能不同的反应,当温度同样从T1升至T2时,具有活化能高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比活化能低的反应增加的倍数 B 。

A、小B、大C、一样D、不能确定16、反应A → 2B 在温度T时的速率方程为dc A/dt =-k•c A,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为 A 。

A、ln2/kB、2ln2/kC、k/ln2D、k•ln217、25℃时,1.0 L 0.1mol/L的NH3•H2O溶液中加入NH4Cl晶体(设体积不变),则使 D 。

A、NH3•H2O 的解离常数增大B、NH3•H2O 解离度增大C、溶液的PH值增大D、溶液的PH值降低18、AgCl(s)在 B 中溶解度最小。

A、0.1 mol/L AgNO3B、0.1 mol/L 的BaCl2溶液C、纯水19、下列混合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的是 B 。

A、0.2 mol·L-1的NH4Cl和0.2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B、0.2 mol·L-1的NH4Cl和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0.2 mol·L-1的HAc和0.2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D、0.2 mol·L-1的NaAc和0.2 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20、两种分子酸HX溶液和HY溶液有同样的pH值,则这两种酸的浓度 C 。

A、相同B、不同C、不一定相同D、不能确定21、在温度T时,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4.62×10-2 (min)-1,则可判断该反应为 B 级反应。

A、零B、一C、二D、不能判断2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PO42-、H2O的共轭碱分别是 A 。

A、PO43-、OH-B、H2PO4-、H+C、H3PO4、H+D、不能判断23、已知反应 A- + H2B+ = HA + HB标态下向右进行。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反应中较强的酸是,较强的碱是。

AA、H2B+,A-B、H2B+ ,HBC、HA ,A-D、HA、HB24、一封闭系统经一循环过程热和功分别为Q和W,则(Q+W) A 。

A、大于0B、等于 0C、小于0D、不能判断25、已知乙烷裂解反应的活化能Ea=302.17 kJ•mol-1,丁烷裂解反应的活化能Ea=233.68 kJ•mol-1,当温度由700℃增加到800℃时,它们的反应速率将分别增加倍。

DA、1.51,1.77B、3.02,1.77C、3.02,3.54D、32.36,14.7926、已知反应:C2H2(g)+2.5O2(g)→2CO2(g)+H2O(l)的△r H mθ(1)=–1301.0 kJ·mol-1,C(石墨)+ O2(g)→CO2(g)的△r H mθ (2)= -393.5 kJ·mol-1,H2(g)+0.5O2(g)→H2O(l)的△r H mθ= A 。

A、228.2B、-228.2C、114.1D、-114.127、反应2A(s)+B2(g) → 2AB(g),△r H mθ > 0,欲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下列操作无用的是 B 。

A、增加B2的分压B、加入催化剂C、升高温度D、减小AB的分压28已知反应C(石墨)+½O2(g)=CO(g)的标准摩尔反应焓△H<0,下列说法中何者是不正确的 B 。

A、△H是负值B、△H等于C(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H等于C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D、△H与反应的△U数值不相等29、对于化学平衡,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