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第一框件体味文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文化生活》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ppt课件

《文化生活》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ppt课件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
文化是历史创造的生存形式系统,既 包含隐性形式,又包含显性形式,并具有 为整个群体或在一定时期为某个特定部分 所共享的倾向。
——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和凯利
12
马克思、恩格斯从广义、狭义两个角度 理解和运用文化概念。
“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 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 精神财富的总和。
——当代西方学者罗威(wrence Lowell)
据不完全统计,时至今日,人们关于文 化的说法有三百种之多。
9
20世纪50年代开展扫盲运动,提 倡“学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指 识字、学知识。
一个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在公交车 上旁若无人地抽烟,人们说他“没文 化”,是指缺乏文化修养和文化底蕴。
38
海尔文化的七个层次
海 尔 文 化: 一 年 孵 化 一 千 亿 元
39
1、表层文化——海尔标志、中心大楼、广告、样品展
室、园区绿化、商标……
2、浅层海尔文化——海尔职工礼貌、素养、……
3、中层海尔文化——产品、服务
4、深层海尔文化——OEC管理模式、定额淘汰、竞争
上岗的组织平台、自主管理班组……
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的伟大功绩 时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 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是“科 学巨匠”。
31
阅读以下材料: 1〉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 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坚持不懈地开展 “扫黄””打非”斗争,坚决查处传播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 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
的关系看)

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PPT课件

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PPT课件


想 政
味化 治


必 修

社 会
③ 》
·
12
文第 化一 万目 花 筒
13
请同学们列举你所看过 哪些形式的文化艺术节 目?
14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 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但比起片中让人 垂涎三尺的美食画面,这部纪录片更为人所称 道的是它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这一点,在 《舌尖上的中国》的海报上也有体现——既是 筷子与肉,又是远山近水与轻舟。美食,和美 食背后的人与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
7
(2)寻找:同姓名人。 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 著名作家、教育家,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 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著名诗人臧克家曾
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 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叶老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办起事来刚强果断,认真 负责。比如编讲义,写教材,他不但不满意有的人只 是照搬照抄,而且指出其中须包括自己的研究,带有 自己的心得,这种主张是他负责精神的表现。叶老却 曾用商务印书馆铜版《十三经》白文做底本,编出一 部巨册的“引得”。初着手时,困难重重,又缺乏助 手,但他既已认定这是有益于广大读者的工作,就成 年累月不知疲劳地去做,决不半途而废,这是他工作
中国的茶文化
中国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
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
中国传统文化名字的特殊内涵、父母的美好
祝福。
(2)寻找:同姓名人。上网搜索和自己同姓
的名人,以其经历激励自己。
(3)以名励志:把父母的美好期待转为行动
的目标和方向,不断激励自己。
6
姓名:叶秀青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 体味文化精品PPT课件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 体味文化精品PPT课件

(二)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 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 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 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注意:这种影响具有双重性。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 促进作用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阻碍作用
三、能力提升,迁移运用。 (一)单选题。
文化是一种_____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转化为物 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_____的成长历 程中,而且表现在_____的历史中。
材料二:海尔是中国的骄傲,是企业界学习的典范。海尔集团成功 的秘诀,则在于海尔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海尔文化。如今,海尔 文化已经融入到海尔集团的运营管理中,使海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竞争大环境中,仍能充满活力地快速发展。
毛泽东思想正确回答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夺取中 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先 导,并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长远的指导作用。
2.文化的内涵(重点、难点)
其一,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 特有的现象。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 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其二,从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来看,每个人的文化素 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逐步培养出来 的。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
山。据此回答:
1、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
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A
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高中政治 第一课 第一框《体味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一课 第一框《体味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1973年率领科研团队开启了杂 交水稻王国的大门,在数年的 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 饭问题,有力回答了世界“谁 来养活中国”的疑问。中国以 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 占世界20%多的人口。目前, 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30多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 并被冠以“东方魔稻”、“巨 人稻”、“瀑布稻”等美称, 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相媲美。
3、有人认为,文化就是工艺品、 影视、书画等艺术,你是否赞同这 种看法?
○了解文化现象的普遍性,知道不同区域的 文化有不同特色。
○理解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明确文化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关系,理解人 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了解文化的各种形式,理解文化作为一种 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一、文化“万花筒”
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
校园文化 社区文化 网络文化
化城 市 文
化农 村 文
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从校园文 化到社区文化再到网络文化,从城 市文化到乡村文化,这些文化现象 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一)文化现象的显著特点 1、时间:文化无时不在 2、空间:文化无处不在 3、形式:丰富多彩,多种多样
时政新闻
2015年5月14日,为期5天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 览交易会在深圳拉开帷幕,本届文博会展商数量再创新高,有 2286个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吸引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超 过1.8万名采购商参会。
本届文博会以“一带一路”为主题,首次设立丝绸之路馆, 吸引了俄罗斯、印度等15个国家和国内的西安、乌鲁木齐、广 州、泉州等15个重点城市参展。
领略不同文化的韵味
课堂教育
网络教育
3、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体味文化教学课件(共36张PPT)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体味文化教学课件(共36张PPT)

二、文化是什么
1、内涵: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 其产品。
2、特征: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3) 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 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的是
——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二、文化是什么
1、内涵: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 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 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 识形态的部分。
意识形态: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
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 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如:世界观。
活动 D.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5、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市
A 民素质的形成( )
A、离不开社会实践 B、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形成 C、也可以是天生的 D、家庭教育最 重要
(1)小王到市场上买了二斤猪肉和一把芹菜。 (2)李教授发现了淡化海水新技术 (3)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非常优美,令人流连忘返 (4)黄果树瀑布景色十分壮观 (5)老王经营着一个杂货店 (6)黄山风景区有棵千年古松 (7)9月4日周五晚,全国快乐女声总冠军产生,江映蓉以绝 对优势当选。 (8)9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娱乐风景线》在新校举行大型文 艺演出,著名歌星费翔、董文华、杨臣刚等都登台献艺。 (9)刘主任将作为县人大代表出席了县人代会 。
思考:两幅图中谁更有文化?
这里的“文化”是作为人的“文化素养”,也可 以说是从人的文明程度来理解的。有的人知识文 化水平很高,但是缺乏人文素养的积淀,因而尽 管有很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却同样缺乏文化修养。 因此,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加强 对自己人文知识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1.1体味文化(共38张PPT)

1.1体味文化(共38张PPT)

思考: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注意点:
1.正确理解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文化 先进文化
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具有两重性 落后、腐朽文化 对社会发展起重大的阻碍作用
先进文化
塑造人,促进人的发展 阻碍人的发展,把人的活动 引向歧途
文化
落后、腐朽文化
我们怎么办?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防止腐朽文化的侵蚀
归纳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1)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2)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月 舟 家
鱼 鸟

思考:
我们许多 同胞到底缺什 么?应该怎样 解决?
归纳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而是通过社会实践和文化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
各抒己见
有人说,文化是一种“纯”精神活动和 “纯”精神产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的文化会把 人们引向歧 为什么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 途 争?
2〉1920年《共产党宣言》第一中译本出版。青年 毛泽东潜心研读后,完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 说:“从此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 过。”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帮助无数有志青年成 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如周恩来、朱德、刘 少奇、邓小平等。 • 结合材料1〉、2〉讨论:文化对个人成长有何影 响?
妈 祖 文 化
书 画 文 化
莆仙文化
祈 梦 文 化 宗 教 文 化
莆仙文化
根 木 雕 艺 术
平 潭 贝 雕
寿 山 石 雕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生活各具特色
惠 安 石 雕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现象:
无处不在(空间),无时不在(时间)

《文化生活》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ppt课件

《文化生活》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ppt课件
——当代西方学者罗威(wrence Lowell)
据不完全统计,时至今日,人们关于文 化的说法有三百种之多。
9
20世纪50年代开展扫盲运动,提 倡“学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指 识字、学知识。
一个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在公交车 上旁若无人地抽烟,人们说他“没文 化”,是指缺乏文化修养和文化底蕴。
文化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重要 标识,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从一定意 义上可以说,“文化”就是“人化”。
22
23
2、特征
(1)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人们社会 实践的产物(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来看)
(2)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社会实践中 逐步培养出来的(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来看)
(3)文化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从文化与物质
“狭义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 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例如自然科学、技 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 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 识。
13
文化是什么
物质财富
大文化
(文明)
精神财富
中文化
语言 科学 哲学 艺术 宗教 道德 风俗习惯 思维方式
小文化
价值观念 14ຫໍສະໝຸດ ◎ 我们当前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是指以马列、毛思、邓理、“三个代 表”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四有”公民 为目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 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 义文化。
16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 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 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
特征
(1)现实性 (2)总体性
(3)阶级性 (4)相对独立性(5)依赖性
17

高二政治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32张)PPT课件

高二政治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32张)PPT课件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
1.文化活动相对于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
二、文化是什么? 含义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
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内容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
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2)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
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
⑤选举人大代表【政治】
⑥企业的生产和广告推广【经济】
B
归纳:对文化的理解(特点):
(1)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经济现象、政治现象)
(不是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创造,也不是自
古就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来源于人类实践)
(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逐步培养 出来的)
(4)文化与物质密切联系。
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①文化与自然相对,重点强调“化”的过程;
文明与野蛮相对,重点强调“明”的结果。

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
文化发展中的精华、积极成果是文明,
文化不等于文明。
三、文化的力量
主持人在担忧什么,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忧?
三、文化的力量
三、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 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注意:这种影响具有双重性。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 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反动的、腐朽的、没落的文化则对 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阻 碍作用.
框题小结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多样性) “万文花化筒”(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普遍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第三单元 怎么看 中华文化的精髓

文化认同:中华民族精神

化 第四单元 怎么办 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文化选择 :当代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生活
1、我们每天都要参加各种各样的 活动,试想身边有哪些活动是属 于文化现象?你怎样对舞台艺术 节目进行归类?
2、文化“万花筒”的表现?
一、文化“万花筒”
高 中 《 思 想 政 治 必 修


·
大家猜猜看,这些符号代表什么科目?
噫吁嚱—— 语文
生物
100¥—— 政治 畜牧业—— 地理
F(x)=x2——数学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历史
Na+、Mg2+、Al3+—— 化学 a=Δv/ Δt—— 物理 ABCDEFG—— 英语
理解文化的多种含义:
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 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各抒己见
有人说,文化是一种“纯”精神活动和 “纯”精神产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甲骨文
简牍
纸书
电子书
文化的特点之三: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特点(重点)
他们喝燕窝汤,吃莲子。他们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学家, 战场上的胆小鬼。
在中国正南的广东,我们看到另一种中国人。他们充满了 种族的活力,他们有事业心、无忧无虑,挥霍浪费,好斗,好 冒险,图进取,脾气急躁,在表面的中国文化之下是吃蛇的土 著居民的传统。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多样性)
一、文化“万 花筒”
【知识小结】
文化 “万花筒”
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体味 文化
文化 是什么
1.内涵 2.特点:
1)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 2)从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来看 3)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
文化 的力量
1.影响个人的成长 2.影响社会的发展
1、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
杭州西湖 苏州拙政园
4、文化特色:不同区域各具特色
中亚穆斯林文化
西班牙斗牛文化 中 国 戏 剧 文 化
汉族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回族:开斋节
傣族:泼水节
苗族:苗年
布依族:查白歌节
西方传统节日
圣诞节 感恩节
复活节 万圣节
斗牛文化
舞台上的中国文化
好 莱 坞 文 化
穆斯林文化
(《吾国与吾民》)
意识形态部分——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具有阶级性
非意识形态部分——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 不具有阶级性
考考你 :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1)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2)参加学校运动会 (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4)购买蔬菜水果 (5)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6)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 (7)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8)某国议员竞选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 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 实践的产物。
(2)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人的文化素 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
(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三、文化的力量(作用)(重点)
1、文化的形式
(1)静态: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 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 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 于文化。 (2)动态: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 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 (从人类社会角度)
文化是人与生俱来的吗?
文化的特点之二:
高什的这 文么学两 化出生个 素现,镜 养差谁头 有异更中 何,有, 启是“西 示先文装 ?天化革
形”履 成?的 的人男 吗们青 ?的年 这文和 对化稚 我素气 们养未 提为脱
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
1、狭义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 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2、广义文化: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 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与文明的 含义相近。
文 第一单元 是什么 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的意义:文化与经济、政治

般 第二单元 为什么 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
文化的传承:传播、继承与创新
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普遍性) 3、不同区域的文化各 具特色。
(特殊性) 重点 “文化”是什么?
二、文化是什么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 ,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 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 文化是什么了。
——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内涵: (重点)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 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三、文化的力量(作用)(重点)
2、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社会 精神力量
3、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 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 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 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 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 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注意:文化包括先进健康的文化 和落后腐朽文化。
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 材高大健壮,性格热情豪放,吃大葱,爱开玩笑。他们是自然
之子。他由们致此使可中国知产:生了不一同代又的一地代的域地、方割不据同王国。 在长的江以时南代,人、们不会看同到的另一自种然人。环他境们习、惯不于安逸,勤
于适休。养他,们老是同于圆的世滑故但国,发家头育脑不,发全文达的,男化身人是体,退苗不化条同,但喜神的爱经。诗衰歌弱,的喜女欢人舒。
体育文化 美术文化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形式上)
武术文化
动漫文化
古今文化
公元前4000多年苏美尔人 楔形文字
龙图腾
摩崖石刻 中国印
南京青奥会
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时间上)
3、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空间上)


园 文
业 文 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陕 西 秦 腔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
文化活动相对于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而言的
这美丽奇特的自然风光是文化现象吗?
西双版纳野象谷大象活动是文化现象吗?
西双版纳野象谷大象表演是文化现象吗?
大象活动本身不能称之为文化。大象经 过人的驯化后所进行的表演则属于文化 。
文化的特点之一:文化是人类社 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 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 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