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的电子元器件选型指南 电阻器
电子元器件之---电阻器一(功能、分类、参数、色环识别)

电子元器件之---电阻器一(功能、分类、参数、色环识别)物体对电流通过的阻碍作用称之为电阻,利用这种阻碍作用做成的元件称为电阻器,简称电阻。
电阻器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称为电阻。
是一个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中后,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两个引脚,它可限制通过它所连支路的电流大小。
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定电阻器。
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
理想的电阻器是线性的,即通过电阻器的瞬时电流与外加瞬时电压成正比。
用于分压的可变电阻器。
在裸露的电阻体上,紧压着一至两个可移金属触点。
触点位置确定电阻体任一端与触点间的阻值。
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材料,长度,还有横截面积有关,衡量电阻受温度影响大小的物理量是温度系数,其定义为温度每升高1℃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百分数。
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
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
电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电阻器是电子电路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电阻元件,电阻器符号一般用“R”、“RN”、“RF”、“FS”、等文字符号来表示。
电阻器的图形如图所示。
电阻器的分类电阻器的种类较多,如果根据电阻器的工作特性及在电路中的作用来分,可分为固定式电阻器和可变式电阻器两大类。
阻值固定不变的电阻器称为固定电阻器。
固定电阻器又包括很多种,主要有碳质电阻器,碳膜电阻器、金属电阻器和线绕电阻器等。
阻值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的电阻器称为可变电阻器或电阻器或电位器,一般分为两端可调,电位器一般为三端可调。
如果按电阻器的外观形状分、一般分为圆柱形电阻器、纽扣电阻器和贴片电阻器等,如下图所示即为圆柱形电阻器和贴片电阻器。
如果按制作材料的不同,电阻器可分为线绕电阻器、膜式电阻器、碳质电阻器等。
如果按用途、可分为精密电阻器、高频电阻器、高压电阻器、大功率电阻器、热敏电阻器及熔断电阻器等。
1、碳膜电阻器碳膜电阻器是使用最早、最广泛的电阻器。
它是由碳沉积在瓷质基体上制成的,通过改变碳膜的厚度或长度,可以得到不同的阻值。
电子元器件的材料选择指南

电子元器件的材料选择指南在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对于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子元器件以及相应的材料选择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子元器件的材料选择原则。
一、电阻器电阻器是控制和限制电流流过的元器件,常见的电阻器材料包括碳膜电阻器、金属氧化膜电阻器和金属薄膜电阻器等。
在选择碳膜电阻器时,需要考虑功率耐受能力、温度系数和尺寸等因素。
碳膜电阻器通常具有较高的功率耐受能力和较低的温度系数,适用于一般的电路应用。
金属氧化膜电阻器具有较高的功率耐受能力和较低的噪声效应,广泛应用于高速、高频和精密测量等场景。
金属薄膜电阻器具有较低的温度系数和较高的精度,适用于精密测量和精确控制的电路中。
二、电容器电容器是用于储存和释放电荷的元器件,在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
常见的电容器材料有陶瓷电容器、聚酯薄膜电容器和铝电解电容器等。
陶瓷电容器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频率特性好等优点,在高频和低频电路中都有广泛应用。
聚酯薄膜电容器适用于高温环境和高电压应用,具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
铝电解电容器具有较大的容量和较低的成本,适用于高电压和低频电路中。
三、二极管二极管是具有单向导电特性的电子元器件,常见的二极管材料有硅材料和砷化镓材料。
硅材料的二极管具有较高的开关速度和较大的功率耐受能力,广泛应用于通用电路和功率电子器件中。
砷化镓材料的二极管具有较低的导通电压和较高的工作频率,适用于高频和高速电路中。
四、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能量放大和开关控制作用的电子器件,常见的晶体管材料有硅材料和砷化镓材料。
硅材料的晶体管具有较高的电流放大倍数和较低的噪声系数,适用于一般的电子应用。
砷化镓材料的晶体管具有较高的操作频率和功率耗散能力,适用于高频和功率应用。
总结:在选择电子元器件的材料时,需要考虑功率耐受能力、温度稳定性、频率特性和成本等因素。
以上介绍的只是一些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和材料,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电阻器的选用方法

电阻器的选用方法电阻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用于限制电流、调节电压和分压等。
在选择电阻器时,需要考虑电阻值、功率、精度和尺寸等因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阻器的选用方法。
我们需要确定所需的电阻值。
电阻值的选择应根据电路设计的要求来确定。
对于直流电路,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所需电阻值。
对于交流电路,则需要考虑阻抗和相位的影响。
功率是选择电阻器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功率与电阻器的尺寸和材料有关。
较大功率的电阻器通常较大,因此在选择时需要考虑电路的空间限制。
如果功率超过电阻器额定功率,可能会导致电阻器过热甚至损坏。
精度也是电阻器选择的一个关键因素。
电阻器的精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如1%、5%等。
在一些对电阻值要求较高的应用中,需要选择精度较高的电阻器。
例如,需要进行精确测量的仪器和传感器。
还需要考虑电阻器的温度系数。
电阻器的电阻值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温度系数是指单位温度变化时电阻值的变化率。
对于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需要选择具有较小温度系数的电阻器。
在实际应用中,电阻器的尺寸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较大功率的电阻器通常较大,而较小功率的电阻器较小。
因此,在选择电阻器时,需要根据电路的空间限制和散热要求来确定尺寸。
还有一些特殊要求需要考虑。
例如,有些应用对电阻器的噪声要求较低,需要选择低噪声的电阻器。
另外,有些电阻器具有可调节电阻值的特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选择电阻器需要考虑电阻值、功率、精度、温度系数、尺寸和特殊要求等因素。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器可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
在选择电阻器时,可以参考电阻器的规格参数和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
电阻器的选用方法包括确定电阻值、功率、精度、温度系数、尺寸和特殊要求等因素。
在选择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进行权衡和选择,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和性能。
通过合理选择电阻器,可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阻器型号介绍及其选购方法

号的管理,国际上统一规定其各大型号命名方法和标准。 国产电阻器的型号命名规则一般是按照|GB/T2470-1995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规定电容器型号命名方法”规 定。其中,金属膜电阻器为
RJ**,线绕电阻器的RX**,常规厚膜片式电阻器型号采 用RC。在市场上还有按照国外型号命名的电阻器,如EE 系列高稳定金属膜电阻器、RE系列高稳定金属膜电阻器、 RN系列高温的金属膜电阻
器等。请注意,按照国外型号命名规则的电阻器由于定 义的温度不同,因而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型号电阻器的 额定功率表示的数据可能不一样。工程师选购电阻器时, 可以参考厂家的产品手册,货比三家(如外
形、尺寸、电阻器,简称电阻,是电子行业中应用得最 为普遍的元件之一。阻值的只有电阻体。阻值不能改变的称 为固定电阻器,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
电阻器。其按功率和阻值可以形成不同系列,每一系列 又有不同的型号,以供电路设计者选用。如安装了合适 的电阻型号,则可以限制通过其支路电流的大小,以满 足电路的需求。电阻器的型号多种多样,为了
规范各种型号的管理,国际上统一规定其各大型号命名 方法和标准。国产电阻器的型号命名规则一般是按照 |GB/T2470-1995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规定电容器型 号命名方法”规定。其中,金属
同的型号。国际上已对不同型号的电阻器命名方法进行 了规范,只要熟记其命名规则,则可以分辨到具体的型 号。电路设计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建议按照实际的电路 需求,并同时参考厂家的产品型号和技术参数
等来确定自己需要的型号。 铜截止阀的简介地插规格介 绍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谢谢
vpn
0PPM/*C、RJ23-0.167W-***-F-±50PPM/*C、RJ250.251W-***-F-±50PPM/*C(3)片式电阻器RC-0805-***-F±100PPM
电子元器件选型技术手册

电子元器件选型技术手册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电子元器件,则作为电子产品中的重要核心,其选型技术成为了电子工程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手册将介绍电子元器件选型的基本原则、常见元器件的选型要点以及选型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在电子元器件选型过程中获得更准确、高效的结果。
二、电子元器件选型的基本原则1. 了解产品需求:在进行电子元器件选型之前,首先要充分了解产品的功能需求、工作环境、电气特性等信息。
只有清楚了解产品需求,才能更好地找到适合的元器件。
2. 研究元器件规格:查阅元器件的规格书,了解元器件的电气参数、尺寸、频率响应等特性,并与产品需求进行对比,筛选出合适的元器件。
3. 鉴别元器件品质:元器件品质直接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因此要选择有口碑、信誉好的供应商,并注意元器件的认证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
4. 市场价格考量:在选型过程中,除了关注元器件性能,还要考虑市场价格因素。
价格较高的元器件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选择,需要在性能与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5. 相关支持与服务:关注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方面,尤其是在产品设计和调试阶段,供应商的专业支持可以帮助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三、常见元器件的选型要点1. 电阻器的选型要点a. 需要确认电阻值、功率、偏差等要求。
b. 根据工作环境及可靠性需求选择焊接方式和封装形式。
c. 根据电路特性选择合适的温度系数。
d. 注意电阻器的温升及功率因数等参数。
e. 考虑体积、重量以及成本等因素。
2. 电容器的选型要点a. 根据电容值、容差、工作电压等参数进行筛选。
b. 选择合适的封装形式和结构类型,如电解电容、陶瓷电容等。
c. 根据工作温度和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电容器系列。
d. 注意电容器的损耗因子、漏电流等参数。
3. 二极管的选型要点a. 根据工作电压、最大正向电流等参数选择适合的二极管类型。
b. 根据反向恢复时间、开关速度等参数选择合适的用途。
电阻器的选用方法

电阻器的选用方法电阻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它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电流、降低电压、分压和消耗功率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用合适的电阻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电阻器的选用方法。
选用电阻器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电阻值。
电阻器的电阻值通常用欧姆(Ω)来表示,常见的有几十欧姆、几百欧姆、几千欧姆等。
在选用电阻器时,我们需要根据电路的要求来确定所需的电阻值。
一般来说,如果需要限制电流或降低电压,就需要选用较大的电阻值;如果需要分压,就需要选用适当的电阻比例。
选用电阻器还需要考虑功率。
电阻器的功率是指电阻器能够承受的最大功率。
功率通常用瓦特(W)来表示,常见的有1/8W、1/4W、1/2W、1W等。
在选用电阻器时,我们需要根据电路中的最大功率来确定所需的功率。
如果电路中的功率较小,选用较小功率的电阻器即可;如果电路中的功率较大,就需要选用功率较大的电阻器,以确保电阻器能够正常工作而不受损坏。
选用电阻器还需要考虑其温度系数。
温度系数是指电阻器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温度系数通常用ppm/℃(百万分之一/摄氏度)来表示,常见的有50ppm/℃、100ppm/℃、200ppm/℃等。
在选用电阻器时,我们需要根据电路的温度变化范围来确定所需的温度系数。
如果电路的温度变化较小,选用温度系数小的电阻器即可;如果电路的温度变化较大,就需要选用温度系数较高的电阻器,以确保电阻器的电阻值不会因温度变化而发生较大偏差。
选用电阻器还需要考虑其封装形式。
电阻器的封装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贴片式、插件式、轴向式等。
在选用电阻器时,我们需要根据电路板的布局和安装方式来确定所需的封装形式。
如果电路板空间较小,选用贴片式电阻器可以节省空间;如果电路板上有插针孔,就需要选用插件式电阻器;如果电路板需要手工焊接,就需要选用轴向式电阻器。
选用电阻器还需要考虑其可靠性和成本。
可靠性是指电阻器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在选用电阻器时,我们需要选择品牌知名度较高、质量可靠的产品。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指南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指南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元器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设计电子产品或进行电路设计时,选型正确的电子元器件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选型电子元器件的指南,帮助您进行准确的选型。
一、了解电子元器件的种类和功能电子元器件可以分为被动元器件和主动元器件两种。
被动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它们主要用于对电流、电压等信号进行控制和传递。
主动元器件则有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它们能够放大信号、产生信号等。
在选型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电路设计来选择合适的被动元器件和主动元器件。
二、考虑元器件的参数和性能在选型电子元器件时,需要考虑其参数和性能。
对于被动元器件来说,电阻值、电容值、电感值等是重要的参数,需要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数值的元器件。
而对于主动元器件来说,输出功率、工作电流、频率响应等是需要考虑的性能指标。
选型时,根据项目需求仔细比较各个型号之间的参数和性能,选择最符合要求的元器件。
三、了解元器件的封装形式电子元器件的封装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贴片式、插件式、针脚式等。
不同的封装形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贴片式封装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场合,插件式封装适用于需要插拔的场合,针脚式封装适用于需要稳固连接的场合。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元器件的封装形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元器件能够顺利安装到电路板上。
四、参考元器件的可靠性和供货情况在选型电子元器件时,可靠性和供货情况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可靠性指元器件的寿命、稳定性等特性,选择可靠性较高的元器件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供货情况指该元器件是否容易获得和采购,以免后续项目因元器件短缺而受到延误。
在选型时,建议选择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和型号,以确保元器件的可靠性和供货问题。
五、借助工具和参考资料辅助选型在电子元器件的选型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和参考资料来辅助选择。
例如,可以使用在线元器件选型工具,根据输入的参数和需求,快速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元器件型号。
电阻器参数及选型(贴片电阻)

电阻器参数及选型(贴片电阻)电阻器,简称电阻(Resistor,通常用“R”表示),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为Ω。
计算公式:串联:R=R1+R2+……+Rn。
并联:1/R=1/R1+……+1/Rn。
定义式:R=U/I。
决定式:R= ρ L/S(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电阻是电路元件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其性能好坏对电路工作的稳定性有极大影响。
是一个限流元件,它的主要用途是稳定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其次还可作为消耗电能的负载、分流器、分压器、稳压电源中的取样电阻、电路中的偏置电阻。
欧姆定律电阻的参数介绍1.标称阻值:产品上标示的阻值,单位为欧,千欧,兆欧,标称阻值都应符合阻值标准系列所列数值乘以10n倍(n为整数)。
2.允许误差:电阻和电位器实际阻值对于标称阻值的最大允许偏差范围,它表示产品的精度。
3.额定功率:在规定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下,假定周围的空气不流通,在长期连续负载而不损坏或基本不改变性能的情况下,电阻器上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一般选用其额定功率比它在电路中消耗的功率高1-2倍。
额定功率分19个等级,常用的有0.0625W、0.125W、0.25W、0.5W、1W、2W、3W、5W、7W、10W。
4.最高工作电压:电阻在长期工作不发生过热或电击穿损坏时的电压。
如果电压超过规定值,电阻器内部产生火花,引起噪声,甚至损坏。
5.温度系数(TC):表示温度每变化1度时,电阻器阻值的相对变化量;如±100ppm/℃。
0Ω电阻存在的意义零欧姆电阻又称为跨接电阻器,是一种特殊用途的电阻,0欧姆电阻的并非真正的阻值为零,欧姆电阻实际是电阻值很小的电阻(一般为50mΩ),在电路中没有任何功能,只是在PCB上为了调试方便或兼容设计等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详细的电子元器件选型指南(电阻器)
电阻器,简称电阻(Resistor,通常用“R”表示)是电路元件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在电子设备中约占元件总数的30%以上,其性能好坏对电路工作的稳定性有极大影响。
它的主要用途是稳定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其次还可作为消耗电能的负载、分流器、分压器、稳压电源中的取样电阻、晶体管电路中的偏置电阻等。
一、基础知识
1.电阻的分类
电阻器的种类有很多,通常分为三大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特殊电阻。
固定电阻按照制作材料和工艺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
2.电阻的型号命名方法
电阻器、电位器的命名由四部分组成:主称、材料、特征和序号。
3.主要性能指标
(1)标称阻值
产品上标示的阻值,单位为欧,千欧,兆欧,标称阻值都应符合下表所列数值乘
以10n倍(n为整数)。
(2)允许误差
电阻和电位器实际阻值对于标称阻值的最大允许偏差范围,它表示产品的精度。
允许误差的等级如下表所示。
(3)额定功率
在规定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下,假定周围的空气不流通,在长期连续负载而不损坏或基本不改变性能的情况下,电阻器上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一般选用其额定功率比它在电路中消耗的功率高1-2倍。
额定功率分19个等级,常用的有0.05W、0.125W、0.25W、0.5W、1W、2W、3W、5W、7W、10W。
(4)最高工作电压
电阻在长期工作不发生过热或电击穿损坏时的电压。
如果电压超过规定值,电阻器内部产生火花,引起噪声,甚至损坏。
(5)稳定性
稳定性是衡量电阻器在外界条件(温度、湿度、电压、时间、负荷性质等)作用下电阻变化的程度。
温度系数a,表示温度每变化1度时,电阻器阻值的相对变化量;
电压系数av,表示电压每变化1伏时,电阻器阻值的相对变化量。
二、电阻器选型与运用
在电子电路设计的时候,应根据电子设备的技术指标、电路的具体要求和电阻的特性参数“因地制宜”地来选用电阻的型号和误差等级;额定功率应大于实际消耗功率的1.5-2倍;电阻装接前要测量核对,尤其是要求较高时,还要人工老化处理,提高稳定性。
下面是有关电阻的选型基本原则。
1.电阻器的归一化选型
归一化选型原则只是针对电阻选型的一个“轮廓”,根据以往工程师的选型经验总结出来的,具有大众化的选型意义,在要求严格的电路设计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电路设计中的电器要求对电阻选型进行进一步的考量。
(1)金属膜电阻器:1W以下功率优选金属膜电阻;1W及1W以上功率优选金属氧化膜电阻;
(2)熔断电阻器:不推荐使用。
反应速度慢,不可恢复。
建议使用反应快速、可恢复的器件,以达到保护的效果,并减少维修成本。
(3)绕线电阻器:大功率电阻器。
(4)集成电阻器:贴片化。
插装项目只保留并联式,插装的独立式项目将逐步淘汰,用同一分类的片状集成电阻器替代。
(5)片状厚膜电阻器:在逐步向小型化、大功率方向发展,优选库会随着适应发展方向的变化而动态调整。
这类电阻器是小功率电阻的优选对象。
(6)片状薄膜电阻器:建议使用较高精度类别。
2.选型与应用要求配对表(1)性能要求——可选用种类
(2)额定功率——电阻值范围
3.电阻的一般特性参数选型要求
(1)精度
在设计中不要盲目的追求电阻本身的精度,即使高精度的电阻受环境的影响,也会超出其范围。
所以应该更加的关注可靠性试验的指标。
目前选择电阻的精度不建议超过0.1%,常用的厚膜电阻都是5%,1%以上精度要求电阻,建议选用厚膜电阻;1%以下精度要求电阻,建议选用薄膜电阻。
(2)不选用极限和边缘规格
不选用各分类电阻器的极限规格。
如电阻器具体系列中的最大最小阻值的边缘规格。
(3)降额使用
降额使用是提高电阻器工作可靠性和寿命的最重要手段。
电阻的功率取决于封装的大小,薄膜电阻的功率很小,一般小于1W,电阻在使用时,一定要对功率进行降额。
不同类别的电阻具有不同的绝缘介质和自愈机制,对承受应力(主要是工作电压、消耗功率和工作环境温度)的降额程度要求有差异,但一般都在0.6倍额定承受应力下使用,不超过0.75倍。
(4)电阻值变化
电阻器在实际工作时的电阻值不同于标称电阻值,而与以下因素有关:
1.阻值偏差。
实际生产中电阻器的阻值会偏离标称阻值,此偏离应在阻值允许偏差范围内。
2.工作温度。
电阻器的阻值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此特性用TCR值即电阻温度系数来衡量。
3.电压效应。
电阻器的阻值与其所加电压有关,变化可以用电压系数来表示。
电压系数是外加电压每改变 1 V时电阻器阻值的相对变化量。
4.频率效应。
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电阻器本身的分布电容和电感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5.时间耗散效应。
电阻器随工作时间的延长会逐渐老化,电阻值逐渐变化(一般情况下增大)。
外加应力下电阻值漂移应在电路要求的范围内,同时还应考虑老化因素。
应给出设计裕度(一般为电路要求变化范围的一半,如电路要求可在±10%范围内变化,应选择在±5%内变化的电阻器)。
(5)额定工作温度
各种具体型号的电阻器都有规定的额定环境工作温度范围,在实际使用中不应超出规定的环境工作温度范围。
目前TCR小的电阻器只有薄膜电阻,一般情况下,碳膜与陶瓷电阻器TCR为负,对于低TCR设计,首选推荐10ppm。
不同材料电阻的TCR有很大的变化,大致范围可以从下表看出:
(6)降功耗曲线
当工作环境温度高于70°C时,应在原使用基础上再进行降额。
降额曲线如下图所示:
(7)管脚表层金属
管脚表层金属采用Sn/Pb或Sn,焊接性能好,价格便宜,尽量避免采用贵金属管脚或外电极的电阻器。
(8)安装
尽量采用表面贴装的电阻器。
表面贴装不仅生产效率高,体积小,且由于大量使用而价格低。
为节省空间还可使用表面贴装的集成电阻器。
这个资料是在采芯网社区看见的,觉得挺实用的,分享一下。
他们网站上面可以找元器件数据手册datasheet、找报价等,没有广告,做得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