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古诗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汇编
小学五年级古诗词知识竞赛考试题库

小学五年级古诗词知识竞赛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1、《咏鹅》的“红掌拨清波”中“清”的意思是( )。
[单选题] *A.清楚(正确答案)B.清澈C.清晰2. 《咏鹅》这首诗的作者是( )。
[单选题] *A.李白B.骆宾王(正确答案)C.孟浩然3. 汉乐府的意思是( )。
[单选题] *A. 诗人的名字B.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正确答案)C.官职4. “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单选题] *A.比喻B.拟人(正确答案)C.排比5. “人来鸟不惊”中“惊”的意思是( )。
[单选题] *A.害怕(正确答案)C.好奇6. 《静夜思》里“举头望明月”中的“举”在诗中是指( ) [单选题] *A. 抬头。
(正确答案)B. 提出。
7.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是指《赠汪伦》中的( )。
[单选题] *A.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正确答案)8. 《池上》和《静夜思》都是属于( )言绝句。
[单选题] *A. 七B. 五(正确答案)9. 《池上》和《小池》都是一首描写( )景色的古诗。
[单选题] *A. 春天B. 夏天(正确答案)10. 《静夜思》这首诗主要写了( ) [单选题] *A. 李白十分喜爱圆圆的、明亮的月亮。
B. 李白望着月亮,思念家乡。
(正确答案)11. 古诗《望庐山瀑布》里的“疑”在诗中是指( ) [单选题] *A. 好像(正确答案)12. 《登鹳雀楼》)作者是唐代诗人( ) [单选题] *A. 王之涣(正确答案)B. 柳宗元13. 《敕勒歌》里“敕勒川”位于( ) [单选题] *A. 阴山下。
(正确答案)B. 田野14. “想要看到更远的风景,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是《登鹳雀楼》中的( )。
[单选题] *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正确答案)15. 《小儿垂钓》和《望庐山瀑布》都是属于( )言绝句。
五年级古诗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五年级古诗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七级镇五年级古诗文知识测试题一、选择题(20分)1.诗人李白人称为“诗仙”。
2.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4.“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出自一首构思巧妙的咏竹诗。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自孟郊《游子吟》,是一首赞美母爱的诗。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自杨万里的《小池》。
7.“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姑苏”是指苏州。
8.“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的作者李清照是宋代的。
9.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的名句是“春来江水绿如蓝”。
1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秋夜景色。
二、填空题(31分)一)按提示填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时。
2.白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天。
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7.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5.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二)按诗意填1.明于谦的《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李白的《将进酒》中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4.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轻轻地洒在大地上。
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诗句:“___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___”。
五年级古诗词知识竞赛题

五年级古诗词知识竞赛题一、选择题(16分)1、《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2、下面哪句诗表达了作者的光明磊落,高洁清白的品质。
()A、任尔东西南北风B、不教胡马度阴山C、斜风细雨不须归D、一片冰心在玉壶3、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讽刺的是()C、在西湖游玩的公子小姐D、不关心国家大事的杭州百姓4、《题临安邸》中的“题”的意思()A、题目B、命名C、书写,题写D、姓5、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亥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
B、《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遗嘱。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天公”就是老天爷,“重抖擞”就是重新振作起来。
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少一人”少的是()A、王维的朋友B、王维的兄弟C、王维自己7、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8、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赞美的是哪种花?()A、梅花B、菊花C、海棠花D、兰花二、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4分)1、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山新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
4、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诗意写诗句。
(8分)1、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完整版)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朋B、人C、师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 )A、《论语》B、《庄子》C、《礼记》3、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 )而小天下”。
A、泰山B、嵩山C、黄山4、《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
”A、足B、乏C、困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B、伤悲C、忧伤6、“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作者是( )A、李白B、苏轼C、李之仪7、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A、似曾相识鸟归来B、似曾相识雁归来C、似曾相识燕归来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
A、慎于行B、慎于思C、慎于言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A、《论语》B、《孟子》C、《庄子》10、管子曰:“仓廪实而知( )。
”A、礼貌B、礼节C、礼仪1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不受嗟来之食”。
A、智者B、廉者C、仁者12、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 )为美。
”A、朴素B、俭朴C、俭素13《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植B、曹丕C、曹操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A、阴山B、边关C、燕山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A、“花重绵阳城B、花重锦州城C、花重锦官城16、“问君能有几多(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煜的词句。
A、忧B惆C愁1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游园不值》B、《春望》C、《春夜喜雨》1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 ),( )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出自《老子》。
A、辨B、辫C、辩1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句中“跬”读作( )A、kuǐB、guīC、wā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 )的文章。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 杜甫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李商隐答案:A. 苏轼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孟浩然B. 王之涣C. 王安石D. 王昌龄答案:A. 孟浩然4.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哪部古典文学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A. 《红楼梦》5.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的是哪条江河景色?A. 黄河B. 长江C. 漓江D. 赣江答案:B. 长江二、填空题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王维2.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唐代诗人______在其作品《长恨歌》中的名句。
答案:白居易3.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望天门山》中的诗句。
答案:李白4.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滕王阁序》。
答案:王勃5.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将进酒》中的诗句。
答案:李白三、简答题1. 请简述杜甫的诗歌创作特点。
答案:杜甫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特点,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作品多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被誉为“诗史”。
2. 《诗经》中的“风”、“雅”、“颂”各指的是什么?答案:“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主要是各地的民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是宫廷诗歌和士大夫的作品;“颂”则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歌。
3. 请简述苏轼的文学成就。
答案: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词广泛涉猎,风格豪放,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尤其擅长运用夸张和讽刺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完整)(已编)小学生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已编)小学生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
(16分)1 .填颜色:(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⑵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3) —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2. 填数字:(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 填植物:(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补充句子(10分)(1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⑵江上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⑷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⑸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古诗文中“游”名胜。
(10分)(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⑵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3)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⑸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四、判断题(在括号内对的打“V”,错的打“x”。
)(10分)1、《渔歌子》的作者是宋朝诗人张志和。
()2、《过故人庄》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
()3、《枫桥夜泊》真切自然地抒发了作者旅途寂寞的心情。
()4、“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5、《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鹿柴》都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
()五、填空(12分)1 •《游园不值》的作者是企代诗人叶绍翁。
诗中描写景色的名句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本诗描写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广为流传的诗句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不久我们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时写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友人离别之情。
(完整版)小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题(附答案)

古诗测试题一、选择题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 、悲伤B、伤悲C、悲伤2、晏殊的《浣溪沙》中的“力所不及花落去”的下句是()。
A .似曾相遇鸟回来B 、似曾相遇雁回来C、似曾相遇燕回来3、《七步诗》的作者是()。
A 、曹操B、曹丕C、曹植4、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A 、花重绵阳城B、花重锦州城C、花重锦官城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
”出自叶绍翁的()。
A 、《游园不植》B、《春望》C、《春夜喜雨》6、“国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是()的诗句。
A 、王勃B、李白C、王维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是文天祥的诗句。
A 、汉青B、汗青C、汗清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是王昌龄的诗句。
A 、阴山B、边关C、燕山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中的“坐”的意思是()。
A 、因为B、坐下C、座位10、杜牧的《江南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A 、多少楼台烟波中B、多少楼台风雨中C、多少楼台烟雨中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的诗句。
A 、王维B、王之涣C、王勃12、《天净沙● 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
A 、张养浩B、马致远C、元好问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自()。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 、王昌龄《出塞》 C、杜牧《江南春》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的是()。
A 、春色B、梨花C、雪景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自()的《无题》。
A 、李贺B、李清照C、李商隐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天际流。
“出自杜甫的()。
A 、《草屋为秋风所破》B 、《登高》C、《蜀相》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是()的诗句。
A 、岳飞B、辛弃疾C、陆游18、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
“中的“红”指的是()。
五年级古诗词比赛试题

五年级古诗词比赛试题一、选择题(1 - 10题)1.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出自()2.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中的“九州”指()A. 中国B. 九个州C. 泛指很多州。
解析:在古代,“九州”是中国的代称。
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
所以这里的“九州”指中国,答案是A。
3. 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是()A.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解析:A选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描写的是春天柳树的姿态;C选项“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描绘了春天乡村的美景。
而B选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写的是夏天西湖荷花盛开的景象。
所以答案是B。
4.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B. 拟人C. 夸张。
解析:诗人在这里以“冰心”和“玉壶”自喻,表明自己的心地纯洁,光明磊落。
所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答案是A。
5.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A. 孤独B. 对友人的不舍C. 惆怅。
解析:这两句诗描绘了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所以答案是B。
A. 归还B. 回家C. 还有。
解析:“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是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这里的“还”是回家的意思。
所以答案是B。
7.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描写的是()季的景色。
A. 春B. 夏C. 秋。
解析:诗中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都是夏季典型的景物特征。
所以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色,答案是B。
8.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两句诗中的“一叶舟”让人感受到()A. 渔民捕鱼的艰辛B. 小船的轻快C. 景色的优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级镇五年级古诗文知识测试题
学校姓名
一、我会选。
(20分)
1、诗人李白人称(B )。
A、诗圣
B、诗仙
C、诗囚
D、诗鬼
2、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C )。
A、高适
B、岑参
C、王维
D、孟郊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B )
A、汉朝名将霍去病
B、汉朝名将李广
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
4、“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出自一首构思巧妙的咏( A )诗。
A、风
B、雨
C、雪
D、竹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自孟郊《游子吟》是一首赞美(B )的诗。
A、父爱
B、母爱
C、师爱
D、友情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自( A )的《小池》。
A、杨万里
B、苏轼
C、贺知章
D、陆游
7、“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姑苏”是指( B )。
A 、杭州
B 、苏州C、徐州
8、“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的作者李清照是(C )
A、清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9、以下哪一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的名句。
(F )
A、春风送暖入屠苏
B、春风不度玉门关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春潮带雨晚来急
E、春风又绿江南岸
F、春来江水绿如蓝
1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 C )
A、春夜景色
B、夏夜景色
C、秋夜景色
D、冬夜景色
二、我会填。
(31分)
(一)、按提示填。
(15分)
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填颜色)
2、(白)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天。
(填数词)
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6、天( 苍苍),野( 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填叠词)
7、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填植物)
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填动物)
1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填方位)
1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填地名)
1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5、(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二)按诗意填。
(16分=1+3+4+8)
1、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作者借对__石灰_______的吟咏,倾诉了自己忠诚清白、不怕牺牲的精神。
2、唐代诗人__李商隐___在诗《乐游原》中以一句“_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_”表现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3、宋朝诗人杨万里的《_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____》与__苏轼______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都对西湖的美景进行了吟诵,其中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_这句诗使人们现在还把西湖称作“西子湖”。
4、古诗中有不少表现友情的诗句,如李白的《__赠汪伦___》中“桃花潭水深千尺_,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_一片冰心在玉壶_________。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进一杯酒,__西出阳关无故人__。
”还有___高适_____的《____别董大______》一诗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等,读着这些精美感人的诗句,你最想说的话是__________(有关友谊或情谊皆可)。
(限于15字以内)
三、我会串。
(写出含有下面字的诗句)(8分)
1、月:如“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如“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如“清明时节雨纷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如“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我会用。
(联系语境写上恰当的诗句)(11分)
1、芳芳数学考了99分,有点得意,爸爸对她说:“取得好成绩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力争________更上一层楼_________________,好上加好。
”
2、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__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
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3、中秋佳节,皓月当空。
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_。
”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4、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
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了“_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_。
”这句诗来。
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5、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
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是为我而白。
“_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6、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
此景象真可谓是“_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_
五、古诗扩写(30分)
《寻隐者不遇》是一首问答诗,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
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
展开想象,扩写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