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整理】人体组织学与的解剖学课程介绍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

组织学(histology):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的一门科学。
研究内容: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又称显微解剖学。
细胞(cell):组成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器官(organ):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定规律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组织: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基本结构。
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器官结合在一起,共同执行某种特殊的生理功能即构成系统。
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前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
细胞衣:是由组成细胞膜的糖蛋白和糖脂向外伸出的糖链组成。
微绒毛:是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和胞质向外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其直径约为0.1微米,长度和数量因细胞种类或细胞生理状态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质膜内褶:由上皮细胞基底面的胞膜向胞质内折入所形成。
突触:是指神经元之间与非神经元之间的一种信息的特化连接结构。
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长突起和包在其外表的神经胶质细胞所组成的纤维状结构。
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尸体研究、活体研究、动物实验。
运动终板:运动终板是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骨骼肌纤维共同形成的效应器,分布于骨骼肌内,支配肌纤维的收缩。
小循环:全身返回心的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自右心室泵出,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血液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小循环。
大循环:含氧和营养物质较多的动脉血自左心室蹦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静脉血再汇入各级静脉,经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血液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大循环。
组织学研究方法:一般光学显微镜技术(切片法和非切片法)、几种特殊光学显微镜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倒置相差显微镜技术、暗视野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电镜技术(透射电镜术、冷冻蚀刻复型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
生物学中的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

生物学中的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我一直深入地探索自己身体内部的构造。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它们让我们了解究竟是什么构成了我们自己。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的一些重要概念,从而深入探索我们肉体内部的复杂构造。
第一部分: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指研究人体结构、部位和组织的科学学科。
了解人体解剖学对于医学和研究人类生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要。
它涵盖了器官、系统和组织等复杂结构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身体内部构造,预防并治疗某些疾病。
1. 器官人体由许多不同的器官组成,包括心脏、肺、肾、胃和脑。
每个器官都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
例如,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肉和它的搏动可以让血液流动。
肺的功能是吸入空气,取出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肾脏的功能是过滤血液,将废物排出体外。
2. 系统人体的器官之间相互协作,形成了不同的系统。
例如,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使氧气和营养物质传输到身体各个部位。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胃、肠和肛门,它使身体能够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和肺,它让人类呼吸并将氧气送到身体的深处。
3. 组织尽管人体内有众多的器官和系统,但这些器官和系统都不可能单独工作。
他们是通过组织紧密连接的。
人体有四种不同的组织类型:结缔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每种组织类型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结构,它们在人体内部连接起来,共同协调人体的正常操作。
第二部分:组织学组织学是人体解剖学中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体内的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细胞结构和组织构造。
理解这些方面对于研究疾病、开发药物和指导手术是至关重要的。
1. 细胞结构细胞是人体内最小的单位。
人体内有大约37.2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都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细胞主要由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等组成。
细胞质是细胞中质地松散的物质,它包围细胞核。
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最复杂的结构之一,它控制着细胞的所有生命特性。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课件:1 绪论

3)主要标本和教学仪器 (1)切片标本(H-E染色)
苏木精染色(Hematoxylin) 伊红染色(Eosin)
嗜酸性: 嗜碱性: 嗜中性:
(2)光学显微镜(LM)
光学显微镜(LM)
LM照片
(3)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5、为考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奠定基础:
四、如何学好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 1、要有正确的观点和学习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2)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3)要有进化发展的观点: (4)形态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
(5)通过静态结构建立动态结构的概念:
(6)通过平面结构建立立体结构的概念。
平面与立体结构关系图
2、要学会使用教材、参考书和教具,以 提高自学能力。
1)教材: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
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实 验》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
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配套性教材:
《人体组织学 与 解剖 学自学指导》 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配套教材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
绪论
一、基本概念 1、组织学(H istology ), 又称微视解剖
学和小体解剖学:
光镜的最高分辨率是0.2μm。 电镜最高分辨率是0.2nm。
2、解剖学(Anatomy), 又称巨视解剖
学和大体解剖学:
肉眼的最高分辨率是0.1mm。
3、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 4、细胞(Cell): 5、组织(Histology): 6、器官(Organ): 7、系统(System): 8、人体(Human body):
人体组织解剖学知识点

绪论人体组织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
根据其研究方法和对象的不同,组织解剖学可分为解剖学和组织学两门学科。
解剖学主要是用刀割和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人体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
组织学是借助显微镜研究人体的微细结构。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方位术语:上、下;前、后(腹侧、背侧);浅、深;内、外;内侧、外侧;近端、远端轴的术语:垂直轴、冠状轴、矢状轴切面术语:矢状切面,正中矢状切面;冠状面(额状面);水平切面;纵切面、横切面。
第一章基本组织组织:由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与细胞间质集合而成。
器官:几种组织结合起来,共同执行某一特定功能,并具有一定形态特点,即构成器官。
系统:若干个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起来,共同完成某一特定的连续性生理功能,即形成系统。
纤毛:是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和胞质向细胞外突出的细长突起,内含9+2型微管;长约5微米,直径约0.2微米;光镜下可清晰分辨单根纤毛。
微绒毛:由胞质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直径约0.1微米,长短不等(0.5~1.5微米);光镜下无法分辨单根微绒毛。
基膜:是存在于上皮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或肌纤维与结缔组织之间的薄膜,电镜下可分为透明板、基板和网板三层。
透明板和基板由上皮细胞产生,网板由成纤维细胞产生。
上皮组织:由许多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将质组成,覆盖于人体的外表面或衬在体内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
上皮组织的特点:1.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2.细胞有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
3.一般无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上皮组织的分类:被覆上皮:覆盖于体表或体腔、管腔、囊内表面,以保护功能为主。
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组成腺体。
感觉上皮:具感觉功能的特化上皮,组成感官。
生殖上皮:具生殖功能的特化上皮,组成性腺。
被覆上皮组织的分类:单层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复层上皮内皮:衬贴于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

肌动蛋白分子单体为球形,单体上有与 肌球蛋白头相结合的位点,许多单体相 互连接,形成两条有极性的互相缠绕的 螺旋链。原肌球蛋白是由两条较短的肽 链绞合成的索,彼此相嵌干肌动蛋白分 子链的螺旋沟内。肌原蛋自由3个球形亚 单位组成,分别简称为TnI、TnT、TnC。 肌原蛋白借 TnT而附于原肌球蛋白分子 上,TnI是抑制肌动变它和肌球蛋白相互 作用的亚单位。TnC是与Ca++结合的亚 单位。
骨的发生和生长
骨的发生
膜内成骨 软骨内成骨
幼稚的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膜 骨
幼稚的结缔组织
软骨雏形
骨
骨的生长
加长:骺软骨增殖、骨化 加粗:骨膜深层的成骨细胞在骨干周围形成新的骨质
软骨内成骨过程示意图
七、血液 (一)血浆 (二)血液有形成分 1. 红细胞; 2. 白细胞; 3.血小板
第三节 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由特殊分化的肌细胞构成,许多肌 细胞聚集在一起,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肌束, 其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分布。 肌细胞细而长,又称肌纤维,但不同于结缔 组织中的纤维。肌细胞内含有肌原纤维,形 成显微镜下所见的纵纹。肌细胞能缩能舒, 不同于其它所有组织,是机体器官运动的动 力源泉。 肌肉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收缩,机体的各种动 作、体内各脏器的活动都由它完成。
光 镜 结 构
骨 骼 肌
超 微 结 构
横纹 暗带 H带 M线 明带 Z 线 肌节
肌球蛋白 粗肌丝 杆部 头部(横桥) 肌动蛋白 原肌球蛋白
肌丝
细肌丝 肌钙蛋白
双螺旋结构 结合位点
肌管系统
横小管 肌质网 三联体
肌动蛋白 细肌丝 原肌球蛋白 肌钙蛋白 肌球蛋白 粗肌丝 Ca2+
人体组织解剖学-PPT文档资料

三、学习中忌讳如下学习心理: 1、过于重视与强调考试内容; 2、不要采取投机取巧的学习方式,只为考
试而学习,此乃自欺欺人! 3、课前一定要预习,课后一定要归纳总结。 4、同学间加强交流和讨论。 5、请诚恳提出您的宝贵意见或建议。
四、实验课的要求:
1、必须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熟悉 实验方法,重视合作作用。
10、王清任(1768-1831年)清代,《医 林改错》对器官的观察作乐详细的记述。
11、R.Hooke,(1635 -1703年),英国人,于 1665年用自做的显微镜观 察木塞时发现了“细胞”。
12、Leeuwenhoek, (1632-1723年),荷兰 人,用显微镜观察精子、红 细胞、肌纤维等。
二、人体组织、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
细胞: 组织: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器官的系统
人体系统
运动系统 内脏系统 脉管系统 感觉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骨骼
消化系统 心血管系统
视器 周围神经系统
关节
呼吸系统 淋巴系统 前庭蜗器 中枢神经系统
肌肉
秘尿系统
人体解剖学
概念:是研究人体形态的科学,属于生物学 科的形 态学范畴。 目的: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器官系统的形态 结特征和相互关系,为学习其他生物学科奠 定基础。同时也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增 强体质提供科学依据。
解剖学(anatomy)
主要是指用刀割和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人体 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又称人体解剖学。
2、严格按照要求撰写实验报告或实验论文, 不可投机取巧或敷衍了事。
3、重视团队作用,加强合作与讨论。
目录
第
十 一
章
第 十 章
生命科学 课件-人体组织解剖学_教学课件_2

酸己酰肝素等六类。这些多糖分子彼此之间、以及与蛋
白分子之间、相互形成三维的网络式结构;彼此间的间
隙形成分子筛。
2) 糖蛋白
由纤维粘连蛋白(FN)、层粘连
蛋白(LN)、制动素、着位素等。现已肯定细胞表面结合有
这些大分子的受体,使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连接,决定细胞
的附着和扩散,并可能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疏松结缔组织
C.
合成和分泌胶原纤维、弹
D.
纤维、网状纤维以及基质
E.
功能。
B. 纤维细胞:胞体较小;胞核
C.
小,着色深;细胞器较少
D.
功能处于静止状态。
机体创伤时,纤维细胞可转化为成纤维细胞,与大量 新生的毛细血管一起构成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 并大量分泌基质;从而填平伤口。
第一章 基本组织
第二节 结缔组织
三 、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一) 细胞: 1 成纤维细胞 2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体积较大,为20~50微米。能做变形运动, 运动时细胞形状不规则,有粗而短的突起;但静止状态 下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故分为固定和游离两种巨噬细 胞。
在光镜下,固定巨噬细胞多呈星形或梭形,不易与 成纤维细胞区分。受刺激后,可转化为游离巨噬细胞。
第一章 基本组织
第二节 结缔组织
三、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一) 细胞:
(二) 细胞间质:
1 成纤维细胞 2 巨噬细胞 3 浆细胞
1 纤维:胶原纤维
2
弹性纤维
3
网状纤维
4 肥大细胞
5 其他细胞
胶原原纤维:由胶原蛋白 分子聚合而成。
网状结缔组织由网状纤维构成支架。
胶原纤维:
《基础医学课件:人体解剖学与组织学》

如血液细胞、神经细胞等不同类型的 细胞。
2 组织
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等不同类型的 组织。
3 器官
如肺、肾、肝脏等不同器官中的细胞和组织。
人体组织学的主要组织类型
肌肉组织
负责身体的运动和姿势。
神经组织
传递和处理信息,控制身体的各 个部分。
上皮组织
保护和覆盖身体的表面,如皮肤 和黏膜。
《基础医学课件:人体解 剖学与组织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组织的重要学科,了解人体的构造和 功能对于理解生命过程至关重要。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部分的结构和位置的科学,通过解剖学可以了解人体的外部轮廓和内部构造。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
1 器官
如心脏、肺、肝脏等器官 的解剖结构。
2 系统
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系统的解剖结构。
3 组织
如肌肉、神经组织等组织 结构的解剖。
人体解剖学的主要分支
解剖学学科
研究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结 构。
人体解剖学的应用
将解剖学的知识应用于临床诊 断和手术操作。
比较解剖学
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结构差异。
人体组织学的定义
人体组织学是研究人体细胞和组织结构的科学,通过组织学可以了解人体不 同组织的形态和功能。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学的重要性
深入了解人体解剖结构和组织类型,有助于诊断疾病、开展手术和制定治疗 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
课程性质:生物科学专业三年级专业必修课
课程学分:4
课程学时:60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简介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学科,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学科的一门主要课程,主要任务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阐明人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组成及分布规律,常见的卫生保健知识等。
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生物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为学习生理学等后继课程和担任中学生物课和生理卫生课教学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讲课、实验课和自学实践等教学和学习过程,使学生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人体器官、组织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形态和功能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习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具备对组织结构和标本模型进行观察、描述、绘图和一般的实验设计及操作的基本能力,并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会使用教学大纲、教科书、实验指导书,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索创新意识。
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本课程于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开设,总课时数为60学时,讲课和实验课的课时比例约为2∶1。
2. 本课程的重点是基本组织、器官组织和神经系统,大体解剖部分一般简略(多利用动物学中所掌握的基本知识)。
3.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器官的大体形态和组织的组成规律,了解细胞超微结构的基本知识。
4. 学会正确使用名词术语,提倡使用专业外语名词和术语。
三、教学方式和学时分配
1. 教学方式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多结合图表、模型和标本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倡学生自学。
根据大纲的要求,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学,使学生逐步获得独立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3)实验课在保证内容和进度的基础上,尽量多安排动手操作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组织学与解剖学的基本技能,以提高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的适应能力。
(4)为了解教与学的效果,结合讲课和实验,经常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检查。
(5)培养学生学会使用教学大纲。
大纲对学习内容要求程度以“了解”和“掌握”表示。
2.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表(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