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加药系统安装、操作及维护说明2021版

次氯酸钠投加系统安装、操作及维护说明江苏通用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次氯酸钠投加系统安装、操作及维护说明一、设备概述主要包括次氯酸钠投加系统。
1.1结构布置加药装置采用单元组合的布置形式,安装在一个基架上。
计量泵平行布置,周围留有足够检修空间,便于维护。
电气控制柜布置于装置基架上,正面操作。
1.3液位检测、自动停泵溶液箱设置磁性翻板液位计,实现就地液位显示、高低限报警,低低液位自动停泵,防止投药泵空转。
1.4配药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的投加不需要再次稀释,可进行直接投加。
二、加药装置操作说明1、系统检查检查各连接接头,紧固件不应有松动、脱落现象;检查水箱溢流管是否畅通;检查装置总电源是否接入;各计量泵状态是否正常(有无故障);溶液箱内是否有药液,溶液箱液位降至低液位时,报警开,计量泵停止工作。
2、配制药品1)按照所需配制的药液浓度,根据药剂的槽容积及药剂纯度,计量出药量、水量,将药加入药液槽,打开给水阀门,加入所需要的水量。
2)配制溶液:将一定数量的药剂(固体或液体),倒入溶液箱中,开启给水阀注水,当液面达到规定液面时停止注水,启动电动搅拌器,使溶液箱中药剂充分混合均匀,以便加药使用。
3)开动搅拌机:使所加入的药剂完全溶解并搅拌均匀即可,投药前先打开截止阀进水阀,将溶液箱灌满,同时将计量装置调至所设要的投药量,再打开溶液箱截止阀便开始投药。
4)投加药剂:将计量泵加药量调整到某一数值,启动计量泵,向加药点投加药剂,不断调整计量泵加药量,使加药量满足工艺要求,若不能满足,需重新调整配制药液浓度。
5)溶液箱中残存物可通过排污管排出;溶液箱液位可根据磁性翻板液位计。
6)根据药品的清洁程度,应定期对溶液箱进行清洗。
3、装置启动1)柜内断路器全部合闸,推到上方。
2)搅拌机由SA1和SA3 3档旋钮控制。
3)当把SA1或SA3旋钮打到左边“启动”的时候,搅拌机运行,打到中间“停”位时,停止。
4)当把SA1或SA3旋钮打到右边“远程”的时候,由中控室启停。
次氯酸钠投加间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投加操作规程1次氯酸钠手动上料操作规程1、将控制柜上的“手动上盐”旋钮向右拨至操作状态;2、人工将袋装盐拆除包装后,倾倒至料车内;3、把上料机的吊钩扣住料车的四个角环,将吊钩保险扣固定好;4、在控制柜上将“拆包电机”旋钮拨至“上”的运行状态,待料车上行至合适的高度,将“拆包电机”旋钮拨至“停”的运行状态;5、在控制柜上将“水平电机”旋钮拨至“左”的运行状态,待料车左移至合适的位置,将“水平电机”旋钮拨至“停”的运行状态;6、将料车底部的插板向外抽拉,待料车里的盐全部加到浓盐罐内,插上插板;7、在控制柜上将“水平电机”旋钮拨至“右”的运行状态,待料车右移至合适的位置,将“水平电机”旋钮拨至“停”的运行状态;8、在控制柜上将“拆包电机”旋钮拨至“下”的运行状态,待料车滚轮下行至与地面接触,将“拆包电机”旋钮拨至“停”的运行状态;9、地面卫生打扫干净,将拆除的包装袋堆放到清理区。
2次氯酸钠投加手动操作规程1、手动配盐操作规程1、检查各手动阀门是否打开;2、将控制柜上的“自动/停/手动”旋钮拨至“手动”运行状态;3、开启稀盐罐搅拌机,待触摸屏对应设备灯亮;4、开启浓盐水提升泵,提升至一定的高度以后关闭提升泵;5、开启稀盐罐的调节阀,直至调配罐的浓度达到生产的要求后关闭调节阀;6、配液完成后,打开出液阀后启动稀盐水提升泵,将配好的稀盐水提升至稀盐罐。
2、手动启动发生器系统操作规程1、检查各手动阀门是否打开;2、将控制柜上的“自动/手动”旋钮拨至“手动”运行状态;3、开启风机,待有风速数值后,开启电解泵;4、待发生器高液位指示灯亮起后,启动发生器整流电源。
将整流电源的模式切换为手动状态,设定好电压、电流后开启整流电源;5、关机的步骤与开机相反。
3、手动启动投加系统1、检查各手动阀门是否打开;2、将控制柜上的“自动/手动”旋钮拨至“手动”运行状态;3、启动相应的投加泵。
注意事项1、投加泵的开启属于工频启动,如需调节投加量,可以通过投加泵上面的手动冲程旋钮调节。
次氯酸钠投加间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投加操作规程1次氯酸钠手动上料操作规程1、将控制柜上的“手动上盐”旋钮向右拨至操作状态;2、人工将袋装盐拆除包装后,倾倒至料车内;3、把上料机的吊钩扣住料车的四个角环,将吊钩保险扣固定好;4、在控制柜上将“拆包电机”旋钮拨至“上”的运行状态,待料车上行至合适的高度,将“拆包电机”旋钮拨至“停”的运行状态;5、在控制柜上将“水平电机”旋钮拨至“左”的运行状态,待料车左移至合适的位置,将“水平电机”旋钮拨至“停”的运行状态;6、将料车底部的插板向外抽拉,待料车里的盐全部加到浓盐罐内,插上插板;7、在控制柜上将“水平电机”旋钮拨至“右”的运行状态,待料车右移至合适的位置,将“水平电机”旋钮拨至“停”的运行状态;8、在控制柜上将“拆包电机”旋钮拨至“下”的运行状态,待料车滚轮下行至与地面接触,将“拆包电机”旋钮拨至“停”的运行状态;9、地面卫生打扫干净,将拆除的包装袋堆放到清理区。
2次氯酸钠投加手动操作规程1、手动配盐操作规程1、检查各手动阀门是否打开;2、将控制柜上的“自动/停/手动”旋钮拨至“手动”运行状态;3、开启稀盐罐搅拌机,待触摸屏对应设备灯亮;4、开启浓盐水提升泵,提升至一定的高度以后关闭提升泵;5、开启稀盐罐的调节阀,直至调配罐的浓度达到生产的要求后关闭调节阀;6、配液完成后,打开出液阀后启动稀盐水提升泵,将配好的稀盐水提升至稀盐罐。
2、手动启动发生器系统操作规程1、检查各手动阀门是否打开;2、将控制柜上的“自动/手动”旋钮拨至“手动”运行状态;3、开启风机,待有风速数值后,开启电解泵;4、待发生器高液位指示灯亮起后,启动发生器整流电源。
将整流电源的模式切换为手动状态,设定好电压、电流后开启整流电源;5、关机的步骤与开机相反。
3、手动启动投加系统1、检查各手动阀门是否打开;2、将控制柜上的“自动/手动”旋钮拨至“手动”运行状态;3、启动相应的投加泵。
注意事项1、投加泵的开启属于工频启动,如需调节投加量,可以通过投加泵上面的手动冲程旋钮调节。
次氯酸钠投加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投加操作规程1 总则1.1 目的为保证水厂次氯酸钠系统的安全操作,特制定本规定。
1.2 适应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使用次氯酸钠消毒的自来水厂。
1.3 系统组成次氯酸钠投加系统一般由储液罐、浮子流量计、加药泵和相应管道组成。
2 内容2.1 安全注意事项2.1.1 作业风险辨识存在中毒、灼伤、跌滑等风险。
2.1.2 安全防护用具橡胶手套、防护服、安全鞋。
2.1.3 风险控制措施:(1)行走时注意通道内或操作区域内的积液或障碍物,发现后无法自行消除需立即上报。
(2)注意观察并遵循现场设置的安全警示牌(含警示语)、地面的安全提示线。
(3)进行操作时,应使用一次性橡胶手套,穿着工作服等防护用品。
2.2 操作注意及禁止事项2.2.1 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刺激性和漂白腐蚀作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皮肤,尤其是眼睛接触该溶液。
2.2.2如果发生皮肤接触,应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果发生眼睛接触,应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就医。
2.2.3 定期对五个投加点储液罐及堆场中次氯酸钠有效浓度进行检测,测试结果以书面通知值班组。
2.2.4 当测定储液池中次氯酸钠溶液浓度小于3%后,组织安排放空次氯酸钠,并重新添加次氯酸钠溶液。
为避免污染土壤和水体,次氯酸钠需放空至清水池。
2.3 操作前检查2.3.1 确认储液罐、投加管道是否存在渗漏。
2.3.2 确认储液罐内次氯酸钠有效。
2.4 操作步骤2.4.1 系统启用(1)从堆场将桶装次氯酸钠溶液运至清水池次氯酸钠加药泵处,开启加药泵,打开需要加次钠的储液罐进药阀门,将次钠加到储液罐。
(2)根据进水流量、余氯和清水池余氯计算单个清水次氯酸钠溶液投加量。
(3)在次氯酸钠应急系统使用期间,定时(频率不低于15 min/次)对各投加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巡查,观察浮子流量计读数和储液罐液位情况。
当发现浮子流量计读数随液位下降而明显降低时,应及时调节投加量;当次氯酸钠投加量较大,储液池内液位下降速度较快时,及时对储液罐进行药液补充。
次氯酸钠加药装置操作使用说明书

次氯酸钠加药装置说明书目录一、加药装置的组成二、加药装置的使用三、加药装置的维护一、加药装置的组成加药装置由溶液罐、若干法兰、阀门等组成。
配置两台计量泵,两台计量泵为一用一备,这样方便用户在不停机的状态下进行检修、更换配件。
加药时采用的是从底部取液的方式,储药罐补充次氯酸钠溶液直接从罐体顶部增加,加药口设置在脱水间内。
本装置主要部件有:1、溶液罐2、液位计3、过滤器4、安全阀5、背压阀6、计量泵7、缓冲器8、球阀9、压力表及相应管道等。
说明:隔膜式计量泵流量170L/h,压力,0.7MPa;隔膜式计量泵电机功率为0.25W,PVC泵头,380v50HZ,口径DN15 二、加药装置的使用设计使用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来投加药剂,通过计量泵来精确投加1、连接加药装置,然后检查每个法兰接口,加以固紧,以免流体泄漏。
2、连接计量泵的电源:(1)、打开电控柜接线盒,将符合计量泵电动机要求的三相四线制电源线接入对应的接线端子。
(2)、通过控制操作开关瞬时启动电动机转向,若转向正确,固定好接线盒。
若转向不正确,调整相序后再固定好接线盒。
3、关闭排污阀。
将药液容器加满药液。
4、开启加药系统的阀门,启动计量泵。
5.药量调节:根据所用消毒剂和待处理水质不同,每次加药后应手动调节加药计量泵的给定冲程,以符合调节冲程,观察计量泵出口是否有物料送出,且流量随冲程调节而变化。
5、加药装置配置两台计量泵,其中一台为加药用泵,另一台为备用泵。
6.安全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佩戴口罩,护目镜及防护手套,使用时应及时打开房间内通风装置,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如有接触请用大量清水清洗。
特别注意:1、加药时,打开启动计量泵(应确保此计量泵及相关管路畅通完好)对应的一路管路,关闭另一路管路。
2、装置设有安全围挡,防止罐体漏液,通过溢流管路流入收容坑内。
3、在加药计量泵的入口处设有管式过滤器,防止大颗粒固体物质进入计量泵,将计量泵损坏,需及时观察过滤器滤网情况,如有堵塞杂物需及时清理。
次氯酸钠制备系统操作规程1

次氯酸钠制备系统操作规程一、启动前的检查工作:1.检查进水管路阀门是否打开,检查软水管路阀门是否打开,检查盐水管路阀门是否打开,检查次氯酸钠溶液管路阀门是否打开,检查氢气管路是否有堵塞,检查排污管路阀门是否打开。
2.检查溶盐池进水阀门的开度低于最大开度标线。
3.检查溶盐池的水位和盐位是否足够。
4.检查盐水进料泵组入口脉冲阻尼器的液位介于高低液位标线。
5.检查软水器出口软水的硬度(每周)。
6.检查各用电设备的供电情况。
二、启动:1.在发生器控制面板上按下“启动”按钮,系统开始启动2.观察控制面板上的工艺流程画面,注意各设备的启动顺序(储罐风机→电磁阀&计量泵→发生器电极→整流器)。
3.观察冷水机的设定温度和实际运行温度(需介于10℃-20℃)。
该温度略低于控制面板上显示进水温度。
4.观察计量泵投加流量,该流量需和控制面板上显示的流量一致。
5.启动运行后,根据控制面板显示的内容,做好日常的运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进水流量,进水温度,进水压力,计量泵流量,电极进液流量,电极温度,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三、停机:1、在发生器控制面板上按下“停机”按钮,系统开始延时停机。
2、观察控制面板上的工艺流程画面,注意各设备的停机顺序(整流器→发生器电极→电磁阀&计量泵→储罐风机)。
3、长期停机(2个月以上),需打开发生器排污阀,打开发生器三通阀,关闭发生器进水阀。
将发生器排空。
关闭排污阀,关闭三通阀,打开进水阀。
启动电磁阀,用软水将发生器冲洗三次,然后排空。
4、断开用电设备电源。
四、紧急故障处理:1、发生器高(直流)电压报警:查看整流器进线电压,查看发生器进水温度(低温会导致高电压),调高进水温度,增加计量泵投加流量。
2、发生器低(直流)电压报警:查看整流器进线电压,查看发生器-水温度(高温会导致低电压),调低进水温度,减小计量泵投加流量。
3、液位传感器4.04故障,调整方式如下:在发生器控制面板上选择“服务”模式,启动电磁阀和计量泵,待储罐上方的三通管路充满电解液(储罐可听到液体流入的声音)。
自来水厂次氯酸钠自动投加方案

自来水厂次氯酸钠自动投加方案一、概述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广谱杀菌灭藻剂。
其不仅具有很强的杀菌灭藻作用,而且其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便于贮存的优点。
次氯酸钠消毒法被现有的城市中心自来水厂作为液氯替代技术,如北京和上海中心城区内的水厂已改用次氯酸钠消毒,该方法是目前使用最安全、操作最简便的消毒方法。
次氯酸钠溶液在水中水解为次氯酸和次氯酸根,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其分子吸附在病原微生物的表面,并紧进入细胞内破坏病原微生物的酶和遗传系统,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工业上一般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内通入氯气制备而成。
黄绿色透明液体,比重为1.16-1.18,有刺激性气味。
PH值为12-14,有腐蚀性,人员接触时应佩戴护目镜和橡胶手套,若移液应使用化工泵或专用插桶泵。
水处理消毒用次氯酸钠溶液应选用Aa级产品,质量分数一般在8%-12%之间,溶液为无色或淡黄绿色水溶液。
次氯酸钠不稳定,遇光易分解,需避光保存,它的分解速度与使用浓度、温度、酸碱度有关,浓度高分解快,温度高分解快,酸性分解快。
所以次氯酸钠需要避光保存,避免与空气中酸性气体接触。
次氯酸钠光照受热后会自身分解:2NaClO = 2NaCl + O2同时,次氯酸钠水解产生的次氯酸也会发生分解:2HClO = 2HCl +O2分解产生的盐酸还会和次氯酸发生反应,产生氯气HClO +HCl = H2O +Cl2二、次氯酸钠投加方案简介次氯酸钠投加方案设计到实现本着安全可靠节约的原则,综合在本人24年水厂消毒经验,解决了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排气、去垢的难题。
控制系统具有手动和自动控制切换,手动控制时可以人工设定加氯量,自动控制时控制器可以接受4-20mA流量信号(用户提供)或4-20mA余氯信号(用户提供或选配余氯仪),次氯酸钠投加装置控制器可根据被处理水流量自动定比加氯,也可以根据加氯后水中余氯大小反馈控制氯投加量。
次氯酸钠产生的气体会与液体混合在一起进入消毒投加系统。
当气体积聚到一定量以后,系统内的气体会直接对系统的工作性能、改变整个系统的控制结果,甚至可能影响水厂的出厂水质,计量泵入口管路产生气泡会造成计量泵故障损坏。
高效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技术方案

高效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技术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的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技术方案,包括系统组成、操作流程和效果预期等内容。
该方案适用于需要对水体进行高效次氯酸钠投加的场景,如污水处理厂、游泳池水处理等。
2. 系统组成该高效次氯酸钠投加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 次氯酸钠供应装置:负责供应次氯酸钠,包括储液罐、输送管道等。
- 水处理设备:用于处理待投加的水体,如搅拌器、过滤器等。
- 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投加系统的自动控制和监测,包括液位控制、浓度监测、自动添加等。
3. 操作流程3.1 系统准备首先,确保次氯酸钠供应装置已经正确连接并储存足够的次氯酸钠溶液。
同时,检查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3.2 调整投加量根据待处理水体的需求和水质检测结果,确定适当的次氯酸钠投加量。
使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设定,确保投加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3 启动系统按照操作手册的指导,依次启动次氯酸钠供应装置和水处理设备。
确保系统各部分正常运行。
3.4 监测和控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投加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测和控制。
及时调整投加量、处理时间等参数,以保证投加效果的稳定性和水质目标的达成。
3.5 停止系统完成投加任务后,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依次停止次氯酸钠供应装置和水处理设备。
确保投加系统的安全关闭和设备的正常停止。
4. 效果预期通过采用高效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以下效果:- 提高次氯酸钠投加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因人为操作误差而引发的问题。
- 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测,降低运维成本和人工操作的工作量。
- 提高投加效果的稳定性和水质目标的达成率,提高水体处理效率。
5.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一种高效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技术方案,通过合理的系统组成和操作流程,实现了对待处理水体进行准确、稳定的次氯酸钠投加。
该方案适用于需要高效投加次氯酸钠的各类水处理场景,并具有较好的效果预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厂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以下简称“次钠”)投加系统共有7台隔膜计量泵,1#泵为前加氯,2#泵为备用前加氯,3#泵为1#为后加氯,4#泵为2#后加氯,5#泵为补加氯,6#泵为备用后加氯,7#泵为备用补加氯,可以分别通过切换相应阀门实现备用功能。
有效氯投加量可通过调整隔膜泵冲程和频率、次钠溶液浓度来实现;次钠溶液存储于次钠仓库的6个15吨的储药桶内,药剂入库周期为10—12天,以保证投加的连续性稳定性;卸药通过卸药泵来实现,一用一备。
一、卸药及配药
次钠配置的顺序是先放原液再放水,原液卸药由供应商完成,值班长监督,水质监测室做好抽检工作;配药由值班长完成,卸药及配药都在现场操作。
具体投加次纳浓度由生产实际决定,一般配置浓度5%的溶液,现以配制5%浓度的为例:次钠原液溶液浓度为10%,配制5%浓度计算出需配次钠的液位和水的液位。
1、卸药(以1#桶为例)
1)输液管接入1#卸药泵接口,打开1#卸药泵阀门。
2)确认除1#桶外的进药阀都在关闭状态,打开1#桶进药手动阀,将1#进药阀“就地/远程”转换开关转到“就地”位置,按“1#进药阀开启”按钮,“1#进药阀”显示开启。
3)按“1#卸药泵开启”按钮,“1#卸药泵运行”指示灯亮,检查卸药泵运行正常,开始卸药,到达所需液位后,按下“1#卸药泵停止”按钮,“1#卸药泵停止”指示灯亮,关闭1#卸药泵阀门。
2、配药(以1#桶为例)
1)将稀释阀“就地/远程”转换开关转到“就地”位置,按“稀释阀开启”按钮,“稀释阀”显示开启。
2)按“1#卸药泵开启”按钮,“1#卸药泵运行”指示灯亮,检查卸药泵运行正常,开始稀释,到达所需液位后,按下“1#卸药泵停止”按钮,“1#卸药泵停止”指示灯亮。
3)按“稀释阀关闭”按钮,“稀释阀”显示关闭,按“1#进药阀关闭”按钮,“1#进药阀”显示关闭,关1#桶进药手动阀。
4)做好进药和配药台账。
二、投加
1、手动投加
1)首先确认选用隔膜计量泵前后的手动阀门在打开状态。
2)打开1#桶出药手动阀,将1#出药阀“就地/远程”转换开关转到“就地”位置,按“1#出药阀开启”按钮,“1#进药阀”显示开启。
3)#计量泵“就地/远程”转换开关转到“就地”位置,按“#计量泵开启”按钮,“#计量泵”显示开启。
4)通过调节计量泵冲程对投加流量粗调,调节频率对投加流量微调,使其流量达到需要的数值。
5)通过3-4步对前加氯、1#后加氯、2#后加氯、补加氯完成次钠投加。
6)停止投加,按“#计量泵停止”按钮,“#计量泵”显示停止。
7)备用泵切换,先停止计量泵,关闭对应投加阀,按备用需求
打开备用管路,按第3-4步完成备用泵投加。
8)做好次钠投加记录。
2、中控投加
1)首先现场确认选用计量隔膜泵前后的手动阀门在打开状态。
2)将需要使用的储药桶出药手动阀打开,出药阀“就地/远程”转换开关转到“远程”位置。
3)将选用的 #计量泵“就地/远程”转换开关都转到“远程”位置。
4)在中控室操作电脑登陆系统,点击“投加系统”进入“加氯”页面。
5)储药桶出药方式选择“出药中控”,加氯模式切换选择“中控”。
6)点击 #出药阀选择开启,“#出药阀”显示开启。
点击“#计量泵”选择开启,“#计量泵”显示开启,并且流量计有数据显示。
7)通过参数设置,计量泵中控频率设定计量泵频率,调节投加流量。
8)储药桶切换,先打开下个储药桶出药阀,再关现用的储药桶出药阀。
3、自动投加
1)首先现场确认选用隔膜计量泵前后的手动阀门在打开状态。
2)将需要使用的储药桶出药手动阀打开,出药阀“就地/远程”转换开关转到“远程”位置。
3)将选用的 #计量泵“就地/远程”转换开关都转到“远程”位置。
4)在中控室操作电脑登陆系统,点击“投加系统”进入“加氯”
页面。
5)储药桶出药方式选择“出药自动”,加氯模式切换选择“自动”。
6)点击 #出药阀选择开启,“#出药阀”显示开启。
点击“#计量泵”选择开启,“#计量泵”显示开启,并且流量计有数据显示。
7)通过参数设置,自动投加参数设定药耗量,调节投加流量。
三、注意事项
1、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2、变频器运行频率不宜低于15HZ,冲程不低于20(建议控制在30-80)。
3、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漏水、漏气等。
4、岗位操作人员应按时做好运行记录,数据应准确无误。
5、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6、管理人员发现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主管部门。
7、做好避光防护,避免系统设备尤其是储药受到阳光直射。
8、做好供水管路破裂等突发事件时,应第一时间关闭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