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试题及答案(极其经典)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试卷有理数选择题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100

七年级数学试卷有理数选择题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100

七年级数学试卷有理数选择题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100一、选择题1.下列判断:①若a+b+c=0,则(a+c)2=b2.②若a+b+c=0,且abc≠0,则.③若a+b+c=0,则x=1一定是方程a x+b+c=0的解④若a+b+c=0,且abc≠0,则abc>0.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若方程:2(x-1)-6=0与的解互为相反数,则a的值为()A. B. C. D. -13.下列说法:①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②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⑤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其中正确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如图,数轴上每个刻度为1个单位长,则 A,B 分别对应数 a,b,且b-2a=7,那么数轴上原点的位置在()A.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5.满足的整数 a 的个数有()A. 9 个B. 8 个C. 5 个D. 4 个6.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b,c的点如图所示.若ac<0,b+a<0,则一定成立的是()A. |a|>|b|B. |b|<|c|C. b+c<0D. abc<0 7.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a,﹣b-1的点如图所示,则()A. ﹣b<﹣aB. <C. >D. b-1<a 8.为求1+2+22+23+…+22008的值,可令S=1+2+22+23+…+22008,则2S=2+22+23+24+…+22009,因此2S-S=22009-1,所以1+2+22+23+…+22008=22009-1.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1+3+32+33+…+32018的值是 ( )A. 32019-1B. 32018-1C.D.9.已知a,b,c是三个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b|+|c﹣a|﹣|b+c|得( )A. 2c﹣2bB. ﹣2aC. 2aD. ﹣2b 10.若a、b、c、d四个数满足,则a、b、c、d四个数的大小关系为()A. a>c>b>dB. b>d>a>cC. d>b>a>cD. c>a>b>d11.若ab≠0,则的取值不可能是()A. 0B. 1C. 2D. -2 12.设实数a,b,c满足a>b>c(ac<0),且|c|<|b|<|a|,则|x-a|+|x+b|+|x-c|的最小值为()A. B. |b| C. a+b D. -c-a 13.已知有理数a,b,c,d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1个单位长度.若3a=4b﹣3,则c﹣2d为()A. ﹣3B. ﹣4C. ﹣5D. ﹣6 14.如图,加工一种轴时,轴直径在299.5毫米到300.2毫米之间的产品都是合格品,在图纸上通常用φ300﹣0.5+0.2来表示这种轴的加工要求,这里φ300表示直径是300毫米,+0.2表示最大限度可以比300毫米多0.2毫米,﹣0.5表示最大限度可以比300毫米少0.5毫米.现加工四根轴,轴直径的加工要求都是φ50﹣0.02+0.03,下列数据是加工成的轴直径,其中不合格的是()A. 50.02B. 50.01C. 49.99D. 49.88 15.已知实数x、y满足等式:3x2+4xy+4y2﹣4x+2=0,则x+y的值为()A. 2B.C. ﹣2D.16.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个数是()①a+b<0;②b﹣a>0;③ ;④3a﹣b>0;⑤﹣a﹣b>0.A. 2个B. 3个C. 4个D. 5个17.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错误的是( )A. b+c<0B. −a+b+c<0C. |a+b|<|a+c|D. |a+b|>|a+c| 18.我们知道:在整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反之则为奇数,现把2017个连续整数1,2,3,…,2017的每个数的前面任意填上“+”号或“﹣”号,然后将它们相加,则所得的结果必为()A. 正数B. 偶数C. 奇数D. 有时为奇数;有时为偶数19.在1、2、3、…99、100这100个数中,任意加上“+”或“-”,相加后的结果一定是()A. 奇数B. 偶数C. 0D. 不确定20.如图,在日历中任意圈出一个3×3的正方形,则里面九个数不满足的关系式是()A. a1+a2+a3+a7+a8+a9=2(a4+a5+a6)B. a1+a4+a7+a3+a6+a9=2(a2+a5+a8)C. a1+a2+a3+a4+a5+a6+a7+a8+a9=9a5D. (a3+a6+a9)﹣(a1+a4+a7)=(a2+a5+a8)【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解答】解:①若a+b+c=0,则a+c=﹣b,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平方相等即可得到:(a+c)2=b2.故正确;②根据abc≠0即可得到a、b、c都是非0的数,根据a+b+c=0,可以得到a+c=﹣b,则=﹣1,则.故正确;③把x=1代入方程a x+b+c=0,即可求得a+b+c=0,即x=1一定是方程a x+b+c=0的解,故正确;④根据abc≠0,可得到a、b、c都是非0的数,若a+b+c=0,则a、b、c中一定至少有1个正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则abc>0.不一定是正确的.故答案为:A.【分析】将a+b+c=0转化为a+c=﹣b,再两边平方,可对①作出判断;将a+b+c=0转化为a+c=﹣b就可得出a+c与b的比值,可对②作出判断;将x=1代入方程,可对③作出判断;根据abc≠0,可得到a、b、c都是非0的数,若a+b+c=0,可知a、b、c中一定至少有1个正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可对④作出判断,综上所述可得出答案。

七年级数学试卷有理数解答题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100

七年级数学试卷有理数解答题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100

七年级数学试卷有理数解答题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100一、解答题1.阅读材料:我们知道的几何意义是在数轴上数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即,也就是说表示在数轴上数与数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这个结论可以推广为表示数轴上与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例1:已知,求的值.解:容易看出,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为2的点的对应数为-2和2,即的值为-2和2.例2:已知,求的值.解:在数轴上与的距离为2的点的对应数为3和-1,即的值为3和-1.仿照阅读材料的解法,求下列各式中的值.(1)(2)(3)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2.已知式子M=(a+5)x3+7x2-2x+5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且二次项系数为b,数轴上A,B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a和b.(1)a=________,b=________.A,B两点之间的距离=________;(2)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然后在新的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如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到第2019次时,求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3)在(2)的条件下,点P会不会在某次运动时恰好到达某一位置,使点P到点B的距离是点P到点A的距离的3倍?若可能请求出此时点P的位置,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3.大家知道,它在数轴上表示5的点与原点(即表示0的点)之间的距离.又如式子 ,它在数轴上的意义是表示6的点与表示3的点之间的距离.即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b,则A、B两点的距离可表示为:|AB|=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2)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x和-1.①用代数式表示A、B两点之间的距;②如果 ,求x的值.(3)直接写出代数式的最小值.4.把几个数用大括号括起来,相邻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如:{2,3},{4,5,6},…,我们称之为集合,其中每一个数称为该集合的元素,如果一个所有元素均为有理数的集合满足:当有理数x是集合的一个元素时,2019−x也必是这个集合的元素,这样的集合我们又称为黄金集合,例如{0,2019}就是一个黄金集合,(1)集合{2019}________黄金集合,集合{−1,2020}________黄金集合.(填“是”或“不是”) (2)若一个黄金集合中最大的一个元素为4019,则该集合是否存在最小的元素?如果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小元素,否则说明理由;(3)若一个黄金集合中所有元素之和为整数M,且16150<M<16155,则该黄金集合中共有多少个元素?请说明你的理由.5.已知多项式,次数是b,3a与b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1)数轴上A、B之间的距离记作,定义:设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当时,直接写出x的值.(2)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然后在新的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如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了2019次时,求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3)若小蚂蚁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小蚂蚁乙从点B处以2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一同学观察两只小蚂蚁运动,在它们刚开始运动时,在原点O处放置一颗饭粒,乙在碰到饭粒后立即背着饭粒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求甲、乙两只小蚂蚁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所对应的时间t.6.已知M=(a+24)x3﹣10x2+10x+5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且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分别为b和c,在数轴上A、B、C三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a、b、c.(1)则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多少秒后,P到A、B、C 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3)在(2)的条件下,当点P移动到点B时立即掉头,速度不变,同时点T和点Q分别从点A和点C出发,向左运动,点T的速度1个单位/秒,点Q的速度5个单位/秒,设点P、Q、T所对应的数分别是x P、x Q、x T,点Q出发的时间为t,当<t<时,求2|x P ﹣x T|+|x T﹣x Q|+2|x Q﹣x P|的值.7.点A、O、B、C从左向右依次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O在原点,点A、B、C表示的数分别是a、b、c .(1)若a=﹣2,b=4,c=8,D为AB中点,F为BC中点,求DF的长.(2)若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3,B为AC的中点.①用b的代数式表示c;②数轴上B、C两点之间有一动点M,点M表示的数为x,无论点M运动到何处,代数式|x﹣c|﹣5|x﹣a|+bx+cx 的值都不变,求b的值.8.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是-8,B点表示的数是2。

初一数学试题大全

初一数学试题大全

初一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因式分解:= ▲.【答案】【解析】略2.若a+b=1,a-b=2006,则a²-b²=【答案】2006【解析】略3.的平方等于64;的立方等于64.【答案】8或-8,4.【解析】平方之后的结果都为正,正数的立方等于正数,负数的立方等于负数。

4.下列语句:①同一平面上,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则三条直线中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平行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 )A.①、②是真命题B.②、③是真命题C.①、③是真命题D.以上结论皆错【答案】A【解析】①②正确,③若该点在已知直线上,则不能作过该点的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即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5.如下图,每一幅图中均含有若干个正方形,第①幅图中含有1个正方形;第②幅图中含有5个正方形;……按这样的规律下去,则第(6)幅图中含有个正方形.【答案】91.【解析】观察图形可得,第一个有1个正方形,第二个有1+4=5个正方形,第三个有1+4+9=14个正方形,…第6个有1+4+9+16+25+36=91个正方形.【考点】规律探究题.6.解方程,去分母,得()A. B.C. C.【答案】B【解析】方程两边都乘以6得:6-(x+3)=3x,所以,故选:B.【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7.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是正数B.是2的平方根C.D.是分数【答案】D【解析】因为是2的正的平方根,且,所以选项A、B、C都正确,又因为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不是分数,所以D错误;故选:D.【考点】平方根.8.(2014秋•温州期中)如图,点A,B在数轴上,以AB为边作正方形,该正方形的面积是49.若点A对应的数是﹣2,则点B对应的数是()A.3B.5C.7D.9【答案】B【解析】先求出AB的长,再设B点表示的数为x,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x的值即可.解:∵正方形的面积是49,∴AB=7.设B点表示的数为x,∵点A对应的数是﹣2,∴x+2=7,解得x=5.【考点】数轴.9.(2014•无锡)某文具店一支铅笔的售价为1.2元,一支圆珠笔的售价为2元.该店在“6•1儿童节”举行文具优惠售卖活动,铅笔按原价打8折出售,圆珠笔按原价打9折出售,结果两种笔共卖出60支,卖得金额87元.若设铅笔卖出x支,则依题意可列得的一元一次方程为()A.1.2×0.8x+2×0.9(60+x)=87B.1.2×0.8x+2×0.9(60﹣x)=87C.2×0.9x+1.2×0.8(60+x)=87D.2×0.9x+1.2×0.8(60﹣x)=87【答案】B【解析】设铅笔卖出x支,根据“铅笔按原价打8折出售,圆珠笔按原价打9折出售,结果两种笔共卖出60支,卖得金额87元”,得出等量关系:x支铅笔的售价+(60﹣x)支圆珠笔的售价=87,据此列出方程即可.解:设铅笔卖出x支,由题意,得1.2×0.8x+2×0.9(60﹣x)=87.故选:B.10.(2015秋•罗山县期末)化简后再求值:x﹣2(3y2﹣2x)﹣4(2x﹣y2),其中|x﹣2|+(y+1)2=0.【答案】﹣8【解析】先根据绝对值及完全平方的非负性求出x 和y 的值,然后对所求的式子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出最简整式,代入x 和y 的值即可. 解:∵|x ﹣2|+(y+1)2=0, ∴x=2,y=﹣1,x ﹣2(3y 2﹣2x )﹣4(2x ﹣y 2)=x ﹣6y 2+4x ﹣8x+4y 2=﹣3x ﹣2y 2, 当x=2,y=﹣1时,原式=﹣6﹣2=﹣8.【考点】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11. 计算: 【答案】3a+8b【解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运算. 试题解析: =(4-1)a+(5+3)b =3a+8b.【考点】合并同类项.12. 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10cm ,BC=8cm ,点E 是CD 的中点,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沿A→B→C→E 运动,最终到达点E .若点P 运动的时间为x 秒,那么当x= 时,△APE 的面积等于32.【答案】4或6.6【解析】试题解析:①如图1,当P 在AB 上时,∵△APE 的面积等于32, ∴×2x•8=32,解得:x=4; ②当P 在BC 上时,∵△APE 的面积等于32,∴S 矩形ABCD -S △CPE -S △ADE -S △ABP =32,∴10×8-(10+8-2x )×5-×8×5-×10×(2x-10)=32, 解得:x=6.6; ③当P 在CE 上时, ∴(10+8+5-2x )×8=32,解得:x=7.5<(10+8+5),此时不符合; 【考点】1.三角形的面积;2.矩形的性质.13.计算:b(2a+5b)+a(3a-2b)= .【答案】5b2+3a2.【解析】试题解析:b(2a+5b)+a(3a-2b)=2ab+5b2+3a2-2ab=5b2+3a2.【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14.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矩形直尺按如图放置,若∠α=54°,则∠β的度数是.【答案】36°【解析】过C作CE∥QT∥SH,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FCE=∠α=54°,∠β=∠NCE,根据∠FCN=90°,即可求出答案.解:过C作CE∥QT∥SH,∴∠FCE=∠α=54°,∴∠β=∠NCE=90°﹣54°=36°.故答案为:36°.15.方程5x+2y=﹣9与下列方程构成的方程组的解为的是()A.x+2y=1B.3x+2y=﹣8C.5x+4y=﹣3D.3x﹣4y=﹣8【答案】D【解析】将x与y的值代入各项检验即可得到结果.解:方程5x+2y=﹣9与下列方程构成的方程组的解为的是3x﹣4y=﹣8.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16.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正确的是()A.﹣x﹣y=﹣(x﹣y)B.﹣a+b=﹣(a+b)C.(y﹣x)2=(x﹣y)2D.(a﹣b)3=(b﹣a)3【答案】C【解析】A、B都是利用添括号法则进行变形,C、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D、利用立方差公式计算即可.解:A、∵﹣x﹣y=﹣(x+y),故此选项错误;B、∵﹣a+b=﹣(a﹣b),故此选项错误;C、∵(y﹣x)2=y2﹣2xy+x2=(x﹣y)2,故此选项正确;D、∵(a﹣b)3=a3﹣3a2b+3ab2﹣b3,(b﹣a)3=b3﹣3ab2+3a2b﹣a3,∴(a﹣b)3≠(b﹣a)3,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公式、添括号法则,熟记公式结构是解题的关键.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括号前是“﹣”号,括到括号里各项都变号,括号前是“+”号,括到括号里各项不变号.17.已知方程,用含的代数式表示,那么=。

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精选

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精选

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精选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精选期末了,为了在考试中展现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大家可以先试着做一些试题。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2的相反数是( )A. B. ﹣ C.﹣2 D.22.在0,﹣1.5,1,-2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 0B. 1C. ﹣2D.-1.53.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150000000千米,其中150000000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正确的是( )A. 15×107B. 0.15×109C. 1.5×108D. 1.5亿4.下列各组运算中,结果为负数的是( )A. ﹣(﹣3)B. ﹣|﹣3|C. ﹣(﹣2)3D. (﹣3)×(﹣2)5. 运算结果是( )A. ±3B. -3C. 9D. 36.若用a表示,则在数轴上与a-1最接近的数所表示的点是( )A. AB. BC. CD. D7.下列各组整式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A. ﹣7与2.1B.2xy与﹣5yxC. a2b与ab2D.mn2与3n2m8.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4m2n﹣2mn2=2mnB. ﹣2a+5b=3abC. 4xy﹣3xy=xyD. a2+a2=a49.有下列说法:①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②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③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0;④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1.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10.如图,A、B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a、b,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 ab>0B. a+b<0>0 D.(b﹣1)(a+1)>0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1. 的倒数是 .12.16的算术平方根是 .13.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是次;多项式是次多项式.14.如果代数式x=-1,y=2,则代数式6﹣2x+4xy的值为 .15.x的倍与y的平方的和可表示为 .16.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83.52万,精确到位.17.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3a+1和a+7,这个正数是18.若m、n满足,则 = .19.若“!”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并且:1!=1,2!=2×1=2,3!=3×2×1=6,4!=4×3×2×1,…,则 =20. 甲、乙、丙三家超市为了促销一种定价为m元的商品,甲超市连续两次降价20%;乙超市一次性降价40%;丙超市第一次降价30%,第二次降价10%,此时顾客要购买这种商品,最划算的超市是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0分)21.(6分)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表示集合的大括号内:,,0. ,,,﹣1.4,,﹣3,,0,10%,1.1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整数{ …};正分数{ …};无理数{ …}.22.(6分)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3 ,﹣2.5,|﹣2|,0,,(﹣1)2.23.(每小题2分,共8分)计算:(1)(﹣1)﹣(﹣7)+(﹣8) (2)(3) ( + ﹣)×(﹣60) (4)﹣22+ (1﹣ )224.(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y=-125.(6分)把2012个正整数1,2,3,4,…,2012按如图方式排列成一个表.(1)用如图方式框住表中任意4个数,记左上角的一个数为x,则另三个数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从小到大依次是,, .(2)由(1)中能否框住这样的4个数,它们的和会等于244吗?若能,则求出x的值;若不能,则说明理由26.(8分)上海股民杨先生上星期五交易结束时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每股50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的涨跌情况(星期六、日股市休市)。

初一数学培优经典试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培优经典试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培优经典试题及答案试题一:有理数的加减法题目:计算下列有理数的和:\[ 3 + (-2) + 4 + (-1) \]答案:首先,我们可以将正数和负数分别相加:\[ 3 + 4 = 7 \]\[ -2 + (-1) = -3 \]然后,将两个结果相加:\[ 7 + (-3) = 4 \]所以,最终结果是4。

试题二:绝对值的计算题目:求下列数的绝对值:\[ |-5|, |-(-3)|, |0| \]答案:绝对值表示一个数距离0的距离,不考虑正负号。

因此:\[ |-5| = 5 \]\[ |-(-3)| = |3| = 3 \]\[ |0| = 0 \]所以,这三个数的绝对值分别是5, 3, 和0。

试题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题目:解下列方程:\[ 2x - 3 = 7 \]答案:首先,将方程中的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 2x = 7 + 3 \]\[ 2x = 10 \]然后,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的值:\[ x = \frac{10}{2} \]\[ x = 5 \]所以,方程的解是x = 5。

试题四:代数式的值题目:当a=3,b=-2时,求代数式\( ab + a - b \)的值。

答案:将给定的a和b的值代入代数式中:\[ ab + a - b = 3 \times (-2) + 3 - (-2) \]\[ = -6 + 3 + 2 \]\[ = -1 \]所以,代数式的值是-1。

试题五: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和宽的两倍之和:\[ 周长 = 2 \times (长 + 宽) \]\[ 周长 = 2 \times (10 + 5) \]\[ 周长 = 2 \times 15 \]\[ 周长 = 30 \] 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以宽:\[ 面积 = 长 \times 宽 \]\[ 面积 = 10 \times 5 \]\[ 面积 = 50 \] 平方厘米结束语:以上是初一数学培优的经典试题及答案,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题目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初一数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复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1D. 2答案:B2.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那么这个数是:A. 5B. -5C. 0D. 10答案:A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能是:A. 5B. -5C. 5或-5D. 0答案:C4. 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2 +3 × 4A. 14B. 20C. 22D. 8答案:A5. 一个数的平方是36,那么这个数是:A. 6B. -6C. 6或-6D. 36答案:C6. 下列哪个选项是3的倍数?A. 2B. 4C. 5D. 7答案:B7. 一个数的立方是-27,那么这个数是:A. 3B. -3C. 9D. -9答案:B8. 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3 + 2) × 4A. 20B. 12C. 16D. 10答案:B9. 一个数的倒数是1/4,那么这个数是:A. 4B. 1/4C. 1/2D. 2答案:A10. 下列哪个选项是质数?A. 2B. 4C. 6D. 8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非负数2. 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03. 一个数的平方是16,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44. 计算:(-2) × (-3) = ______。

答案:65. 一个数的立方是8,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2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计算下列算式,并说明计算过程:(5 - 3) × 2 + 4答案:首先计算括号内的减法,5 - 3 = 2,然后乘以2,得到2 × 2 = 4,最后加上4,得到4 + 4 = 8。

2. 一个数的立方是64,求这个数。

答案:64的立方根是4,所以这个数是4。

3. 一个数的平方是9,求这个数。

初一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1D. 2答案:B2. 计算下列哪个表达式的结果是0?A. 3 + 2B. 4 - 4C. 5 × 0D. 6 ÷ 2答案:C3.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自身的数是:A. 0B. 1C. -1D. 2答案:A4. 下列哪个选项是完全平方数?A. 10B. 11C. 12D. 13答案:A5.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自身的数是:A. 负数B. 正数C. 零D. 正数和零答案:D6. 一个数的倒数是它自身的数是:A. 1B. -1C. 0D. 2答案:B7. 计算下列哪个表达式的结果是1?A. 1 ÷ 1B. 2 ÷ 2C. 3 ÷ 3D. 4 ÷ 4答案:A8. 下列哪个选项是质数?A. 4B. 6C. 8D. 9答案:A9. 一个数的平方是它自身的数是:A. 0B. 1C. -1D. 2答案:B10. 下列哪个选项是合数?A. 2B. 3C. 4D. 5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一个数加上它的相反数等于______。

答案:02. 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等于______。

答案:03. 一个数乘以它的倒数等于______。

答案:14. 一个数除以它自己(不为零)等于______。

答案:15.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自身的数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正数,零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计算:(3 + 5) × 2 - 4答案:(3 + 5) × 2 - 4 = 16 - 4 = 122. 求一个数,使得这个数加上6等于10。

答案:设这个数为x,则 x + 6 = 10,解得 x = 4。

3. 求一个数,使得这个数的3倍减去2等于8。

答案:设这个数为y,则 3y - 2 = 8,解得 y = 10/3。

初一数学试题大全及答案

初一数学试题大全及答案

初一数学试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正整数?A. -1B. 0C. 1D. 2答案:C2.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这个数是?A. 5B. -5C. 0D. 10答案:A3. 计算下列哪个表达式的结果为正数?A. -3 + (-2)B. 4 - 7C. 2 × 3D. -6 ÷ (-2)答案:C4. 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x,个位数字是y,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为?A. 10x + yB. x + yC. xyD. x - y答案:A5. 下列哪个分数是最简分数?A. 3/6B. 4/8C. 5/10D. 7/9答案:D二、填空题6.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能是______。

答案:5或-57. 如果a和b互为相反数,那么a + b = ______。

答案:08. 一个数乘以-1,结果为原数的______。

答案:相反数9. 一个数的平方是25,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5或-510. 一个数的立方是-8,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2三、解答题11. 计算下列表达式:(1) 3 × (-2) + 4(2) (-5) × (-3) - 6答案:(1) -6 + 4 = -2(2) 15 - 6 = 912. 一个数列,前三项分别是2,4,6,求第四项。

答案:813. 一个等差数列,首项是3,公差是2,求第五项。

答案:1114. 一个等比数列,首项是2,公比是3,求第三项。

答案:18结束语:以上是初一数学试题大全及答案,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些题目能够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巩固篇第一讲有理数重点分析:1.回顾以前学过的关于“数”的知识,进一步理解自然数、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背景,通过学生身边的例子体验自然数与分数的意义以及它们在计数、测量、排序、编码等方面的应用.2.从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理解正数、负数的概念,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3.有理数的分类:按有理数的整分性可以分为整数和分数;按有理数的正负性可以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难点分析:1.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有些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2.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要相反;二是它们都具有数量(必须是同一类量,数量大小可以不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0是整数;②0是有理数;③0是自然数;④0是正数;⑤0是负数;⑥0是非负数.A.①②③⑥B.①②⑥C.①②③D.②③⑥思路点拨0是自然数,是整数,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属于非负数,根据题意描述进行判断即可.解题过程①②③⑥正确,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以④⑤错误,故选A.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定义,注意掌握0这个特殊的数,它是自然数,也是整数,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易错误区数扩大到有理数范围后,注意0的特殊性,特别注意0是整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它是非负数.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3,0.2,3.14,8,0,-2,20,14,-6.5,17%,-218.整数:{ …};分数:{ …};正数:{ …};负数:{ …};自然数:{ …};负有理数:{ …}.思路点拨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根据以上内容判断即可.解题过程整数:{-3,8,0,-2,20,…};分数:{0.2,3.14,14,-6.5,17%,-218,…};正数:{0.2,3.14,8,20,14,17%,…};负数:{-3,-2,-6.5,-218,…};自然数:{8,0,20,…};负有理数:{-3,-2,-6.5,-218,…}.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定义,理解有理数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易错误区本题数据比较多,大部分数据承担多种角色,所以要注意不重不漏.(1)已知4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1瓶矿泉水,现有15个矿泉水空瓶,若不付钱,最多可以喝瓶矿泉水.(2)师生共52人外出春游,到达后,班主任把买矿泉水的钱给班长,要他给每人买一瓶矿泉水.班长到商店后,发现商店正在进行促销活动,规定每5个空瓶可换1瓶矿泉水.班长只要买瓶矿泉水,就可以保证每人一瓶.思路点拨(1)看15里面有几个4,再看余下的空瓶包含几个4,把个数相加即可.(2)因为5个空瓶=1个空瓶+1瓶的水,可知4个空瓶可以换1瓶的水,因此花4瓶的钱可以喝到5瓶水,所以花40瓶的钱可以喝到50瓶水,还差2瓶单买.解题过程(1)15÷4=3(组)……3(瓶),可先换3瓶矿泉水,喝完后还剩3+3=6个空瓶,拿出4个空瓶换1瓶矿泉水,还剩3个空瓶,找人借1个空瓶凑齐4个空瓶换1瓶矿泉水,喝完还剩1个空瓶,再把这个空瓶还给那个人,故最多可以喝5瓶矿泉水.(2)52÷5=10(组)……2(瓶);4×10+2=42(瓶).∴班长只要买42瓶矿泉水,就可以保证每人一瓶.方法归纳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推理与论证,题(2)关键要抓住“5个空瓶可换1瓶矿泉水”这个条件,据此得出“买4瓶就可以喝到5瓶水”这一结论,然后再列式计算.易错误区换来的矿泉水喝完又是空瓶,可以继续换.(1)若m>0,n<0,|n|>|m|,用“<”号连接m,n,|n|,-m,请结合数轴解答.(2)由小到大排列下列各分数:611,1017,1219,1523,2033,6091.思路点拨(1)首先根据在数轴上表示数的方法,在数轴上表示出所给的各数;然后根据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把这些数由小到大用“<”号连接起来即可.(2)本题是比较分数的大小,常规方法是通分,将分母化成相同的数,再比较分子的大小,但本题通分比较复杂,而如果先把分子通分,即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分母的大小就比较简单了.解题过程(1)如图,∴n<-m<m<|n|.方法归纳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常有数轴法、作差法、作商法、分类讨论法等,题(1)利用数轴法比较,题(2)是比较多个分数的大小,可以通分比较大小,通分既可以通分母,也可以通分子.易错误区(1)注意:当n<0时,|n|=-n,关键要知道各个数表示的点所在的位置.(2)分子的最小公倍数是60,通分子与通分母的方法一样,但要注意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分子为1、分母是等于2或大于2的自然数的分数叫做分数单位.早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利用分数单位进行书写和计算.将一个分数拆分为几个不同的分数单位之和是一个古老且有意义的问题.例如:.(1)仿照上例,分别把分数58和35拆分成两个不同的分数单位之和.58= ;35= .(2)在上例中,34=14+12,又因为12=36=126=16+26=16+13,所以34=14+16+13,即34可以写成三个不同的分数单位之和.按照这样的思路,它也可以写成四个,甚至五个不同的分数单位之和.根据这样的思路,探索分数58能写成哪些两个以上的不同的分数单位之和.思路点拨(1)由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将一个分数拆分为几个不同的分数单位之和,就是利用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或约分的性质,把这个分数拆成两个同分母分数,使其中一个分子是1,另一个分数的分子能整除分母.(2)只要根据分数单位的转化方法,把其中一个分数单位利用分数的性质继续拆分即可.解题过程(1).(2).(答案不唯一)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了分数性质的灵活应用、同分母分数的相加以及约分方法,也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易错误区分子为1、分母是等于或大于2的自然数的分数叫做分数单位,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 2 .请根据各数之间的关系,找规律填空.(1)(2)(3)思路点拨(1)观察图形中的数可知:(9+6)×1=15;(6+7)×4=52;(5+8)×3=39;由此可得,每个三角形中:(上面的数+左下的数)×右下的数=中间的数.(2)根据图形中的数可知:中间的数=上下数之差,左边的数=中间的数×右边的数,由此即可解答.(3)观察每组图形中三个数的特点可知:下边的数由三部分组成,最左边的数字是右上方的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最右边的数字是左上方的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中间的数字是左上方的数的十位上的数字与右上方的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之和,由此即可解答.解题过程(1)(11+3)×2=28.故?=28.(2)61-56=5,5×3=15.故△=5,?=15.(3)最左边的数字是6,最右边的数字是8,中间的数字是1+1=2,所以这个数是628.故?=628.方法归纳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通过对特例进行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的能力.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易错误区规律的确定通常至少要三个特例,从一个或两个特例中总结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所以归纳出的一般规律要进行检验,使每一个特例都满足规律.拓展训练A组1.小军家的门牌号是256号,其中自然数的应用属于( ).A.计数B.测量C.标号D.排序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①-247是负分数;②1.5不是整数;③非负有理数不包括0;④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有理数;⑤0是最小的有理数;⑥3.14不是有理数.A.1个B.2个C.3个D.4个3.超市某品牌食品包装袋上“质量”标注:500g±20g.下列待检查的各袋食品中质量合格的是().A.530gB.519gC.470gD.459g4.比较-135,1213,-123,1715的大小,结果正确的是().5.一个纸环链,按红黄绿蓝紫的顺序重复排列,截去其中的一部分,剩下部分如图所示,则被截去部分纸环的个数可能是( ).A.2018B.2019C.2020D.2021(第5题)有理数整数分数正整数负分数自然数-7-3.1423升的温度,负号表示的数据是比前一天下降的温度.已知上周日气温为3℃,根据表中数据,请你判断该地本周最低气温是℃.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气温变化(℃)+2 -4 -1 -2 +3 -5 -38.某登山队从大本营出发,在向上攀登的过程中,测得所在位置的气温y(℃)与向上攀登向上攀登的高度x(km)0.5 1.0 1.5 2.0 气温y(℃) 2.0 -0.9 -4.1 -7.0若每向上攀登1km,所在位置的气温下降幅度基本一致,则向上攀登的海拔高度为2.5km时,登山队所在位置的气温约为℃.9.将一列数排成如图所示的形式,按此规律排下去,那么第10行从左边数第9个数是.(第9题)10.在奥运五环图案内,分别填写五个数a,b,c,d,e,如,其中a,b,c是三个连续偶数(a<b<c),d,e是两个连续奇数(d<e),且满足a+b+c=d+e,例如.请你在0~20之间选择另一组符合条件的数填入五环图案内.1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1,-0.1,14,-789,|-25|,0,-(+20),-3.14,-590,-12,0.81.非负整数:{ …};负分数:{ …};正有理数:{ …}.B组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②零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③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④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⑤一个有理数,它不是整数就是分数.A.1个B.2个C.3个D.4个13.一种“拍7”的游戏规定:把从1起的自然数中含7的数称作“明7”,把7的倍数称作“暗7”,那么在1~100的自然数中,“明7”和“暗7”共有( ).A.22个B.29个C.30个D.31个14.已知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a,-a,1a,-1a的大小关系是().(第14题)A.-1a<-a<1a<a B.1a<a<-1a<-aC.-a<-1a<1a<a D.1a<a<-a<-1a15.已知下列各数:-3.14,24,+17,-712,516,-0.01,0,其中整数有个,负分数有个,非负数有个.16.分子是1、分母是等于或大于2的自然数的分数叫做分数单位,如12,13,14,…,某些分数单位可以拆分成两个分母是相邻自然数的分数单位的差,如1 6=12-13,112=13-14,120=14-15,则在分数单位12,13,14,…,1100中,不能按上述要求拆分的有个.17.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他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如果从A 到B记为:A→B(+1,+4),从D到C记为:D→C(-1,+2),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图中从A到C可以记为A→C(,),从B到C可以记为B→C (,).(2)从D到可以记为D→(-4,-2).(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则该甲虫走过的路程长度为个单位长度.(4)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1,+3),(+3,-2),(-2,+1),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第17题)18.把几个数用大括号括起来,相邻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如:{1,2},{1,4,7},…,我们称之为集合,其中的每一个数称为该集合的元素.如果一个所有元素均为有理数的集合满足:当有理数x是集合的一个元素时,2020-x也必是这个集合的元素,这样的集合我们又称为黄金集合.例如{0,2020}就是一个黄金集合.(1)集合{2020} (填“是”或“不是”,下同)黄金集合,集合{-1,2021} 黄金集合.(2)若一个黄金集合中最大的一个元素为4020,则该集合是否存在最小的元素?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答案;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一个黄金集合所有元素之和为整数M,且24200<M<24300,则该集合共有几个元素?说明你的理由.走进重高1.【泸州】在-2,0,12,2四个数中,最小的是().A.-2B.0C.12D.22.【聊城】悉尼、纽约与北京的时差如下表(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时间早的时数,负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时间晚的时数):城市悉尼纽约时差(时)+2 -13北京6月15日23时,悉尼、纽约的时间分别是().A.6月16日1时,6月15日10时B.6月16日1时,6月14日10时C.6月15日21时,6月15日10时D.6月15日21时,6月16日12时3.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自2014年12月正式通水以来,沿线多座大中城市受益,河南、河北、北京及天津四个省(市)的水资源紧张态势得到缓解,有效促进了地下水资源的涵养和恢复.若与上年同期相比,北京地下水的水位下降记为负,回升记为正,记录从2013年底以来,北京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得到下表:下列关于2013年以来北京地下水水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2014年底开始,北京地下水水位的下降趋势得到缓解B.从2015年底到2016年底,北京地下水水位首次回升C.2013年以来,每年年底的地下水位与上年同比的回升量最大的是2018年D.2018年9月底的地下水水位低于2012年底的地下水水位4.实际测量一座山的高度时,可在若干个观测点中测量每两个相邻可视观测点的相对高度,然后用这些相对高度计算出山的高度.下表是某次测量数据的部分记录(用A-C表示观测点A相对观测点C的高度),根据这次测量的数据,可得观测点A相对观测点B的高度是m.A-C C-D E-D F-E G-F B-G90m 80m -60m 50m -70m 40m5.规定[a]表示不超过a的最大整数,例如[4.3]=4.若m=[π+1],n=[2.1],则[m+4n]在此规定下的值为.6.2018年国庆节放假七天,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各地风景区游人如织,其中闻名于世的“三孔”,在10月1日的游客人数就已经达到了10万人,接下来的六天中,每天的游客人数变化(单位:万人)如下表(正数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数,负数表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数):(1)10月3日的游客人数为万人.(2)这七天,游客人数最多的是多少万人?最少呢?(3)这7天参观的总人数约为多少万人?高分夺冠1.10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每9个的和都是“分母为22的既约真分数(分子与分母无公约数的真分数)”,则这10个有理数的和为( ).A.12B.1118C.76D.592.已知a=20212021×999,b=20202020×1000,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a b.3.记|a,b|的值为a,b两数中最大的数,例如|3,5|=5.若m满足|2,2-m|=3-2m,则m=.4.找规律,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第4题)5.某路公交车从起点出发经过A,B,C,D四站到达终点,途中上下乘客情况如下表(正数起点 A B C D 终点上车的人数18 15 12 7 5 0 下车的人数0 -4 -5 -9 -12(1)到终点站下车的有多少人?填在表格中相应位置.(2)车行驶在哪两站之间时,车上的乘客最多?站和站.(3)若每人乘坐一站需买票0.5元,问该车出车一次能收入多少钱?要求写出算式.第二讲数轴和绝对值重点分析: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2.理解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轴上的点不一定表示有理数.3.相反数:实数a与-a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仍是零.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4.倒数:若两个实数的乘积为1,就称这两个实数互为倒数,零没有倒数.5.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表示这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或数轴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6.比较有理数大小的两种基本方法:利用数轴比较大小;利用法则比较大小.难点分析:1.数轴涉及数和形两个方面,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2.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去绝对值问题往往会涉及较复杂的符号问题.若有理数m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为M,且满足|m|>1且m<0,则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 ).A. B.C. D.思路点拨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得到m在原点的左侧,且离原点的距离大于1,然后利用数轴表示数的方法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题过程∵|m|>1,m<0,∴m<-1.故选D.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了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易错误区注意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指数轴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或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已知a是最大的负整数的相反数,|b+4|=2,且|c-5|+|d+3|=0.(1)写出a,b,c,d的值.(2)计算|a+c|+|b|-|d|的值.思路点拨(1)根据有理数的概念求出a,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求出b,再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到c,d.(2)将a,b,c,d的值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题过程(1)∵a是最大的负整数的相反数,∴a=1.∵|b+4|=2,∴b+4=2或b+4=-2.∴b=-2或b=-6.∵|c-5|+|d+3|=0,∴c-5=0,d+3=0,解得c=5,d=-3.∴a=1,b=-2或-6,c=5,d=-3.(2)|a+c|+|b|-|d|=|1+5|+|-2|-|-3|=6+2-3=5,或|a+c|+|b|-|d|=|1+5|+|-6|-|-3|=6+6-3=9,∴|a+c|+|b|-|d|的值为5或9.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和有理数的概念.易错误区由|b+4|=2得到的b的值有两个,所以本题需要分类讨论,特别注意不要漏解. 如图,数轴上标出了7个点,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点A表示-4,点G表示8. (1)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表示原点的是点 .(2)图中的数轴上另有点M到点A、点G的距离之和为13,则这样的点M表示的有理数是 .(3)若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不变,将原点取在点D,则点C表示的有理数是,此时点B与点表示的有理数互为相反数.思路点拨 (1)先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求出点A到点G的距离,再求出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即可解答.(2)设点M表示的有理数是m,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距离的定义即可求出m的值.(3)根据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是2可求出点C的坐标,再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结论.解题过程 (1)∵数轴上标出了7个点,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已知点A表示-4,点G表示8,∴AG=|8+4|=12.∴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126=2.∴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4+2=-2,点C表示的有理数是-2+2=0.故答案为:-2,C.(2)设点M表示的有理数是m,则|m+4|+|m-8|=13,∴m=-4.5或m=8.5.故答案为:-4.5或8.5.(3)若将原点取在点D,∵每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点C表示的有理数是-2.∵点B与点F在原点D的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此时点B与点F表示的有理数互为相反数.故答案为:-2,F.方法归纳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的特点及数轴上两点之间距离的定义,熟知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易错误区第(2)题中A,G两点间的距离为12,所以数轴上到点A、点G距离之和为13的点M在线段AG外,这样的点有两个.如图,数轴上从左到右的三个点A,B,C所对应的数分别为a,b,c,其中点A、点B两点间的距离AB的长是2019,点B、点C两点间的距离BC的长是1000.(1)若以点C为原点,直接写出点A,B所对应的数.(2)若原点O在A,B两点之间,求|a|+|b|+|b-c|的值.(3)若O是原点,且OB=19,求a+b-c的值.思路点拨(1)根据数轴的定义可求点A,B所对应的数.(2)先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求得|a|+|b|=2019,|b-c|=1000,再代入计算即可求解.(3)分两种情况:原点O在点B的左边;原点O在点B的右边,进行讨论即可求解.解题过程(1)点A所对应的数是-1000-2019=-3019,点B所对应的数是-1000.(2)当原点O在A,B两点之间时,|a|+|b|=2019,|b-c|=1000,|a|+|b|+|b-c|=2019+1000=3019.(3)若原点O在点B的左边,则点A,B,C所对应的数分别是a=-2000,b=19,c=1019,则a+b-c=-2000+19-1019=-3000.若原点O在点B的右边,则点A,B,C所对应的数分别是a=-2038,b=-19,c=981,则a+b-c=-2038+(-19)-981=-3038.方法归纳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及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能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也就是把“数”和“形”结合起来,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易错误区一方面要正确找到表示数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另一方面要注意位置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分类讨论.(1)如图,一根木棒放在数轴上,木棒的左端与数轴上的点A重合,右端与点B重合.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B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20;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A时,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5(单位:cm),由此可得木棒的长为 cm.(2)由题(1)的启发,请你借助“数轴”这个工具帮助小红解决下列问题:问题:一天,小红去问曾当过数学老师现在退休在家的爷爷的年龄,爷爷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34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就116岁了,是老寿星了,哈哈!”请求出爷爷现在多少岁了.思路点拨(1)本题关键是正确识图,由数轴观察知木棒的3倍长是20-5=15(cm),则此木棒长为5cm.(2)在求爷爷的年龄时,借助数轴,把小红与爷爷的年龄差看作木棒AB,类似地,爷爷是小红那么大时看作当点B移动到点A时,此时点A所对应的数为-34,小红是爷爷这么大时看作当点A移动到点B时,此时点B所对应的数为116,所以可知爷爷比小红大[116-(-34)]÷3=50(岁),从而可求得爷爷的年龄.解题过程(1)如图1,观察数轴可知木棒的3倍长是20-5=15(cm),则此木棒长为5cm.故答案为:5.图1 图2 (2)如图2,借助数轴,把小红与爷爷的年龄差看作木棒AB,类似地爷爷是小红那么大时看作当点B移动到点A时,此时点A所对应的数为-34;小红是爷爷那么大时看作当点A移动到点B时,此时点B所对应的数为116.∴爷爷比小红大[116-(-34)]÷3=50(岁),则爷爷的年龄为116-50=66(岁).故爷爷现在66岁.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了数轴的应用和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把爷爷与小红的年龄差看作一个整体(木棒AB).易错误区解题时要用好数轴,在数轴上准确地画图,注意所使用的线段AB的实际意义.观察下列每对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4与-2,3与5,-2与-6,-4与3,回答下列各题.(1)你能发现所得距离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吗?(2)若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x,点B表示的数为―1,则点A与点B两点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3)结合数轴求得|x-2|+|x+3|的最小值为,取得最小值时x的取值范围为 .(4)满足|x+1|+|x+4|>3的x的取值范围为 .思路点拨 (1)通过观察容易得出结论.(2)在数轴上找到点B所在的位置,点A可以位于数轴上的任意位置,分三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3)(4)根据(2)中的结论,利用数轴分析.解题过程 (1)相等.(2)结合数轴,分以下三种情况:当x≤-1时,距离为-x-1当-1<x≤0时,距离为x+1当x>0时,距离为x+1综上,我们得到A与B两点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x+1.(3)|x-2|,即x与2的差的绝对值,它可以表示数轴上x与2之间的距离;|x+3|=|x-(-3)|,即x与-3的差的绝对值,它也可以表示数轴上x与-3之间的距离.如图,x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三种可能:图1 图2 图3图2符合题意,∴|x-2|+|x+3|的最小值为5,取得最小值时x的取值范围为-3≤x≤2. (4)同理|x+1|表示数轴上x与-1之间的距离,|x+4|表示数轴上x与-4之间的距离. ∴本题即求当x在什么范围内时x与-1之间的距离加上x与-4之间的距离会大于3.借助数轴,我们可以得到正确答案:x<-4或x>-1.方法归纳借助数轴可以使有关绝对值的问题转化为数轴上的距离问题,反之,有关数轴上的距离问题也可以转化为绝对值问题.这种相互转化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可以带来方便.事实上,|a-b|表示的几何意义就是在数轴上表示数a与数b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这是一个很有用的结论,我们正是利用这一结论并结合数轴的知识解决了(3)(4)这两道难题.易错误区|a-b|表示的几何意义就是在数轴上表示数a与数b这两点之间的距离,|a+b|表示的几何意义就是在数轴上表示数a与数-b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拓展训练A组1.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其中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是( ).(第1题)A.点B与点DB.点A与点CC.点A与点DD.点B与点C2.符号语言“|a|=-a(a≤0)”所表达的意思是().A.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B.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C.非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D.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3.如图,点A表示的有理数是a,则a,-a,1的大小顺序为( ).A.a<-a<1B.-a<a<1C.a<1<-aD.1<-a<a4.如图,将刻度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刻度尺上“0cm”和“3cm”分别对应数轴上的3和0,那么刻度尺上“5.4cm”对应的数轴上的数为().A.5.4B.-2.4C.-2.6D.-1.65.已知点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点A表示的数的相反数是.6.如图,数轴上点Q、点P、点R、点S和点T分别表示五个数,如果点R和点T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五个点所表示的数中,点对应的数绝对值最大.7.推理题.(1)5的相反数是-5,-5的相反数是,那么-x的相反数是 ,m+12n的相反数是 .(2)数轴上到点2和点6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4,有这样的关系4=12(2+6),那么到点100和到点999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到点m和点-n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 .(3)数轴上点4和点9之间的距离为5个单位,有这样的关系5=9-4,那么点10和点-3之间的距离是,点m和点n之间的距离是 .8.阅读:因为一个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所以当a≥0时,|a|=a;当a<0时,|a|=-a.根据以上阅读完成:(1)|3.14-π|= .(2)计算:|1-12|+|12-13|+|13-14|+…+|199-1100|.9.已知|x-2|+|y+3|+|z-5|=0,求:(1)x,y,z的值.(2)|x|+|y|+|z|的值.10.结合数轴与绝对值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4和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表示-3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m和数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n|.如果表示数a 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那么a=.(2)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2之间,求|a+4|+|a-2|的值.11.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且a,b,c满足条件10|a|=5|b|=2|c|=10.(1)求a,b,c的值.(2)求|a-2b|+|b-2c|+|c-2a|的值.(第11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