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PPT2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地理:1.2《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课件(中图版选修2)

地理:1.2《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课件(中图版选修2)
ks5u精品课件
冬季出发, 冬季出发,夏季返航
ks5u精品课件
亚洲1月 亚洲 月、7月的季风图 月的季风图
冬季风
ks5u精品课件
夏季风
冬季出发, 冬季出发,夏季返航
ks5u精品课件
ks5u精品课件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 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 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 1.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 )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从乙地经丙地, 2.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 ) 在北半球夏季出发,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在南半球夏季出发,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 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在北半球夏季出发,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 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 风季 在南半球夏季出发,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 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 风季 3.这支商船队完成整 个航程至少需要 ( ) A.半年 B.一年半 C.二年半 D.三年半 ks5u精品课件
大航海时代
• 大航海时代在世界历史上被称为地理大发 现时代
ks5u精品课件
ks5u精品课件
哥伦布
• 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杨帆出大西洋,直向正 1492年 哥伦布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杨帆出大西洋, 西航去,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西航去,哥伦布发现了美洲,从此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 幕。 地理大发现时代也是疯狂殖民主义的时代,欧洲的殖民者 地理大发现时代也是疯狂殖民主义的时代, 们屠杀了无数的印第安人,在海地,印第安人被灭绝了! 们屠杀了无数的印第安人,在海地,印第安人被灭绝了! 剩下的人口劳动力空缺怎么办?输入黑奴! 剩下的人口劳动力空缺怎么办?输入黑奴! • 哥伦布描写这些居民时说道: 哥伦布描写这些居民时说道:“我所见到的所有的人都很 年轻……,他们没携带也不懂得铁的武器可他们抓住了剑刃,因无知而伤了手指。 把剑拿给他们看时,他们抓住了剑刃,因无知而伤了手指。 他们没有任何铁器……” 他们没有任何铁器

高中地理第一章海洋概述1.2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课件中图版选修2

高中地理第一章海洋概述1.2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课件中图版选修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郑和下西洋
•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 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 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 每次都有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 ﹚,他一共远航了有八次之多。
• 明成祖命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宣扬明朝的国 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致各国来朝来贡。 其次,也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尤其是朝贡贸易,让各 国以朝贡的形式来中国做买卖。
•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水多陆少说,海洋一 体说,确定了大地的基本形状和大小,从而"真正发现了地球"
欧印航线的发现者-达·伽马
• 葡萄牙船队成为独霸于印度洋海域的盟主地位。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技术:郑和的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 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
• 意义: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 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冬季出发,夏季返航
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
冬季风
夏季风
冬季出发,夏季返航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 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Leabharlann 1.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2.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_第1章 第2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海洋地理

_第1章 第2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海洋地理
第一章 海洋概述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海洋的历程。2.理解人类海洋科学 研究的成就。3.人类海洋科学研究的成就。(难点)
环节
1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一、人类认识海洋的历程
时间
历程
畏惧海洋
15 世纪以前 初步利用
航海技术 几乎没有
_沿__海___航行
_大__航__海__时 15 世纪末开始
解析:第(1)题,回答地中海周围的海、海洋、大洲。第(2)题, 古希腊人对世界海陆的认识是有限的,只以自己的活动地区为中心 绘制地图。第(3)题,地中海周围的大洲有亚、非、欧,少了四大洲, 主要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还不存在远洋航行,视线是有限的。
答案:(1)黑海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欧洲 非洲 亚洲 (2)古希腊人对海陆的认识范围是有限的,他们认为自己经常活 动的地中海区域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制作地图时,将地中海放在 中心位置。他们认为地在中间,地的四周是海洋,海洋的边缘是深 渊。 (3)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由于航海技术落后,古 希腊人活动范围有限,主要在地中海附近区域,所以还认识不到这 些远隔重洋的大洲。
学生分组探究二 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 第 1 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读教材第 7 页阅读,以时间为线索呈现人类认识海洋大事记, 从中我们可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从给出的时间线索可看出人类对海洋的探索、认识在不 断深入。
2.1872~1876 年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究是什么? 提示:人类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环球综合海洋考察,奠定了海 洋科学的基础。 3.人类认识海洋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时代,分别是哪三个时代? 提示:海洋探险时代、科学研究时代、和平利用时代。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1章第2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1章第2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共34张PPT)
(1)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食盐是怎样生产的? (2)我国海盐产量在世界各国的位次怎样? (3)我国最大的盐场及其形成原因? (4)我国石油资源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 和海洋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海洋环境保护和 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为了保护和保全海 洋环境,中国制定了《全国海洋环保“九五”(1996— 2000年)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继续贯彻预防为 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 政策,并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保护海洋环境:
(2)在各种海洋污染物中,对于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 B )
A大气污染物 B石油污染物
C固体垃圾
D污水排放物
(3)如何保护我国的石油资源?( C )
A不断开发新的海洋资源 B海洋资源总量丰富,可随便使用 C禁止过渡捕捞渔业资源 D因海洋水量巨大,不必防止海洋污染
三理解: (1)为什么说我国具有发展海洋水产业的优越条件? (2)我国最大的盐场分布 在哪里?为什么?
(1)图中表示海洋表层盐度按纬度分布曲线数码代号是 。
(2)图中A处附近,线①、②呈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3)图中B处附近,线③、④呈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解题思路】从图上看,曲线①代表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呈 马鞍形,且南半球中高纬度盐度值比北半球高;曲线②代表 海洋表面平均蒸发量,其低纬度蒸发量大,而赤道附近因云 雨量较大,其蒸发量小;曲线③表示海洋表面平均温度,气 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曲线④表示世界年降水量。
【答案】(1)①(2)线①: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的 影响,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故海水盐度高。线 ②:因纬度较低,气温高,故蒸发量大。(3)线③:因纬 度低,太阳辐射强,故水温高。线④:因受赤道低压带 上升气流的影响,故降水量大。

高中地理第一章海洋概述1.2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课件中图选修2

高中地理第一章海洋概述1.2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课件中图选修2

欧印航线的发现者-达· 伽马
• 葡萄牙船队成为独霸于印度洋海域的盟主 地位。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麦哲伦
• 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200多人的船队, 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港口出发,开始了 环球远洋探航,越过大西洋来到巴西海岸, 船队沿海岸向南继续航行 ,南纬52度处又 发现了个海口,这条海峡命名为“麦哲伦 海峡”。 •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 水多陆少说,海洋一体说,确定了大地的 基本形状和大小,从而"真正发现了地球"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郑和下西洋
•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 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 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 每次都有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 ﹚,他一共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致各国来朝来贡。 其次,也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尤其是朝贡贸易,让各 国以朝贡的形式来中国做买卖。 • 技术:郑和的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 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 • 意义: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 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大航海时代
• 大航海时代在世界历史上被称为地理大发 现时代
哥伦布
• 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杨帆出大西洋,直向正 西航去,哥伦布发现了美洲,从此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 幕。 地理大发现时代也是疯狂殖民主义的时代,欧洲的殖民者 们屠杀了无数的印第安人,在海地,印第安人被灭绝了! 剩下的人口劳动力空缺怎么办?输入黑奴! • 哥伦布描写这些居民时说道:“我所见到的所有的人都很 年轻……,他们没携带也不懂得铁的武器可以伤人,当我 把剑拿给他们看时,他们抓住了剑刃,因无知而伤了手指。 他们没有任何铁器……”

高中地理 第一章 海洋概述 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

高中地理 第一章 海洋概述 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一二
二、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
时间
手段
结果
1872~1876 年 环球综合海洋考察 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
20 世纪 50~80 年代
深海钻探技术、海底钻 诞生了海底扩张说和
探计划实施
板块构造学说
20 世纪 80 年代 大洋观测计划、相关气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揭独家研示发错了题组海卷系-统气相互作用过
哥伦布 4 次横渡大西洋,标志着大航海时期的到来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时间
1405~ 1433 年 公元前 7~6 世纪
历程 郑和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并绘制了《郑 和航海图》
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浮在茫茫大海之中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深化利用
蒸汽机
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重要空间
当今
可持续发展
内燃机 和核能
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人类生 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一二
图表导读教材图1.6 郑和下西洋路线 本图直观地反映了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明代的西洋是指现在的 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当时航海的动力靠风力和洋 流,因此下西洋的季节应选择在冬季,从西洋返回时应选择在夏季, 这样冬季下西洋利用西北季风和东北信风,夏季返回时利用西南季 风和东南季风,省时省力,利于航行。 教材图1.7 16世纪大航海时期的世界地图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本图展示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线路,在利用此图学习时,应对以 下问题予以重视。 (1)图中四大洋及重要海峡的分布。 (2)航行路线选择与洋流、盛行风的联系。 (3)此次航行成功的地理意义——人类用实践证明了地球的球体 形状。

课件3: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课件3: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1)在图中空白处填入正确的字母。
A.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B.联合国发起“TOGA”
C.库克完成环南极航行
D.“流星号”的南大西洋调查
(2)如果将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分为海洋探险和对海洋的研究两个
时代,那么在这个树状图中属于海洋探险时代的有
个。
(3)在海洋探险时代,人类对海洋有哪些认识?
(4)请结合史实将下列事件与对应的意义连起来。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 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地,对殖民地 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 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1)材料中所述的观点是在人类认识海洋的什么背景下提出来 的? (2)从材料中可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
人类对海洋的认识 “天圆地方”
“鱼盐之利,舟楫 之便” 海洋是世界交通的 重要通道
深化利
一战后
蒸汽机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 空间

当今
可持续 发展
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人类生命支 内燃机
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 和核能
宝贵财富
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深化了对海洋的利用,此时段人 类对海洋的认识是什么?
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深化了对海洋的利用。战争 时期,海洋成为屯兵、作战的重要场所;战后海洋又成为食品基地、 油气开发基地、旅游娱乐基地和仓储等空间利用基地。
3.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对人类认识地球、认识自然做出了哪 些重要的贡献?
提示: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诞生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 说,使人们对地球又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大洋观测计划,人们认识 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提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 互作用过程。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优秀版)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优秀版)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 水多陆少说,海洋一体说,确定了大地的基 本形状和大小,从而"真正发现了地球"
欧印航线的现者-达·伽马
葡萄牙船队成为独霸于印度洋海域的盟主地 位。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再见!
洁心与大熊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天相识,两人都是大个子,分座位的时候,老师让男女生各排一队,一队一个次第走到座位上,最后一排有六张桌子,洁心谦虚地站到一个比自己矮一点 点的女生前面,与大熊成了同桌
他们一个15岁,一个16岁,花开的季节。初学立体几何,大熊用小纸壳手工助洁心理解立体与平面的迥异,地理考试这对同桌囊括了班里两个第一,大熊94分,第一名,洁心47分, 倒数第一。大熊不知怎么就让无论如何都搞不懂季风洋流方向的洁心尤如神助,醍醐灌顶。洁心盼着上作文课,老师会朗读几篇上榜佳作,每每读到洁心的作文,大熊会看洁心一眼, 好像在说我知道这一篇是你写的,洁心也会漫不经心瞥一眼,故作平淡地回复嗯,是我。不知从何时起,他们走进彼此的心。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他们结了婚,第三年,有了一个可爱 的孩子。洁心的日常开始以大熊小熊为中心,辞去优渥工作,成为家庭主妇,曾经的诗情画意干练要强变成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窈窕淑女变成自带三层救生圈的黄脸婆,大熊成为 业内认可的职业经理人,小熊也取得全国乃至世界各大数学竞赛计算机竞赛的各色奖牌。被大熊小熊的光环映着,洁心日复一日忙忙活活庸庸碌碌地快乐着。人和人之间的比较,是丢 失快乐最简单的方式。昔日的同学大多事业有成,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而洁心日渐落伍,好像被抛弃在另一个时代。比较也是客观认识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失落带来思考,洁心终于 意识到这十几二十年的岁月她把自己搞丢了。洁心想重回轨道却无力又无助,知识陈旧,书生意气,与社会严重脱节,抱怨,她偏执地认为大熊消耗了她的青春改写了她的命运,而人 到中年的大熊再不会像过去只要听到洁心呼唤,马上放下全世界飞奔而来,事业有成的他也不再对洁心的发号施令全盘言听计从,洁心觉得自己失去了整个世界。洁心没有意识到很多 时候大熊只是在迁就她,不和她计较,也没有意识到一个企业高管若凡事对一个家庭主妇唯命是从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她越来越暴躁,越来越容易愤怒,家庭气氛像一只随时会被引 爆的火药桶,说不定什么琐事就会成为导火索。大熊忙碌粗心,洁心心灰意冷,俩人之间有了罅隙,有了不满,洁心不止一次发怒时大喊分手。洁心最脆弱的时候,大熊没有及时给予 支持和关注,洁心撕心裂肺的难过,大熊忙于工作,浑然不觉,洁心认为大熊不再爱自己,痴心错付,悔不当初,对自己的婚姻感到绝望,她给自己7天的时间思考,要不要走出这曾 欣欣然冲进来的围城。一位生性爱冒险的作家本杰明,无法走出半年前的丧妻之痛,带着一个青春期一个幼儿期的两个孩子,生活一团糟。本杰明放弃了专栏写作,拒绝开始新感情, 欲带着儿女换一个崭新环境开始新生活,于是他买了新房子,未曾想这房子却是一个经济窘迫、难以维系正常运转的动物园……本杰明走投无路之时,发现妻子给留下的“冒险基金”, 妻子自知无法常相陪伴,竭尽所能给丈夫最后的成全,这份爱让人唏嘘汗颜。本杰明给一双儿女讲述他和妻子初次见面,一见钟情,自惭形秽,踌躇不前时,自己骨子里天生的冒险精 神推着自己抓住了这份非你莫属的爱情。看着本杰明和一双儿女对着阴阳相隔的妻子、妈妈,互诉衷肠,洁心百感交集,泣不成声,她想世人听过见过无数美丽的爱情故事,但都是别 人的,现实的生活总会有种种难言的苦楚不如意,“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接受人和事的缺憾不完美,才是真实的生活。发起冷战的第三天,洁心不再继续臆想徒生 闷气,她决定给彼此一个机会,和大熊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长谈,长谈的结果是洁心庆幸失而复得的婚姻和爱情,大熊说洁心没失去过,自己一直都在,从未离开,只是不该忽视了洁 心的内心需求。洁心开始找回自己的人生旅程,列清单,定目标,开始学习、锻炼、尝试,由内而外改变自己,每晚洁心大熊两人瑜伽对望,相伴练习腹肌撕裂。假期里,大熊更多地 陪伴洁心,两人相濡以沫走遍千山万水,洁心开始一展所长,用文字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人到中年,两人相互珍惜,共同成长,生命和爱情焕发出绚丽光彩,照亮了彼 此的人生,很多小伙伴说因为他们,自己又开始相信并渴望爱情了。一日,,麦克是校园篮球明星,他本可以因篮球特长被全额奖学金保送进大学,但因女友怀孕他放弃了关键的冠军 赛而向女友求婚。20年后,麦克穷困潦倒,事业家庭均失意,戏剧性地他重返了17岁,仍是青春闪耀,17岁的他遇到现实中的一对儿女,中年的妻子,一切重来,当他又站在可以延 续辉煌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时刻,他意识到妻子和一双儿女才是他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依旧做出了和20年前相同的选择。当麦克和妻子紧紧相拥时,麦克又恢复了中年的模样,妻子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34 56
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图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1234 56
(1)不同的阶段,人们对海洋的认识过程是 。
(2)麦哲伦是
(国家)的航海家。
年他的船队从

发,渡过
洋,绕过
洲南端,进入
洋;后又经过印度
洋,绕过非洲南端
角返回,成功地绕地球一周。
(3)早在
年,著名的航海探险家
1234 56
解析: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 15 世纪以前, 人们靠海吃海,就近航海,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的认识观点;第二阶段是 15 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于远洋航海技术与理论逐渐成熟,各大洲国 家和地区之间因海洋阻挡而相互隔绝的状况被逐步打破,人们认识到海洋 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第三阶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深化了对海 洋的利用,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当时还没有认识到海 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说没有认识到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 节器;第四阶段是当今社会,人们对海洋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认识到海洋是 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 宝贵财富。 答案:C

1.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 :我国 城镇化 研究主 要集中 在预测 城镇化 速度和 趋势上 ,而对 城镇化 过程中 公共政 策的负 面影响 则明显 被忽视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这个高台光滑突兀,陡峭高矗,十分危 险。听 老人们 说,这 个高台 从来就 没行人 能上去 过,上 去的人 从来就 没有能 活着回 来的。
结合材料探究: (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说明“蛟龙号”海底探测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提示:对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环境和海 洋生物等科学考察,另外还可进行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 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 (2)由此可以推断人类对海洋认识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提示:由“蛟龙号”的潜水实验可以看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经历了由浅 海到深海的发展历程。 (3)人类对深海的探测研究意义在哪里? 提示:深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通过对深海的研究可以增加人们对 海洋的认识,以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
就进行了一次横渡大西洋
的远航,他从
出发一直西行,目的是去

等东方
国家。他坚信地圆说,认为目的地虽在欧洲东方,一直向
航行也可
到达,结果成功地发现有美洲大陆。有趣的是,第一次航行共用了 37 天到达
美洲,次年再去美洲,仅用了 20 天就到达了。原来,第一次是逆着
(填洋流名称)航行的;第二次是顺着

航行的,因而时间
4.当今社会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失调等一系列问题,实现可 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谋求的最优先目标。这也促使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有了 质的飞跃。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思考讨论 1.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什么地方?
提示: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2.人类开发利用了哪些海洋资源? 提示:主要有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海洋空间 利用(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等。

5.娄机为人诚恳,做事严谨。对是非 曲直, 他当面 判断, 事后从 不再说 ;赞人 全面, 不遗漏

6.多样性意味着差异,我国的民族多 样性决 定了以 民族为 载体的 文化的 多样性 ,这种 文化的 多样性 也意味 着各民 族文化 的差异 。

7.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生态平衡 的维护 就是要 维护其 生物物 种的多 样性, 所以维 护社会 和谐的 基础也 就是文 化的多 样性。
(3)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通过大洋观测计划,人们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 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4)进入 21 世纪,科学界正在全面开展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的 研究。
(5)目前,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海洋已成为 21 世 纪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探究人类认识海洋的大事件
●问题导引●
2013 年 6 月 17 日,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16 时 30 分左右从南海一冷泉 区海底回到母船甲板上,三名下潜人员出舱,标志着“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 用航次首次下潜任务顺利完成。“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 7 062 米,对 潜水器 289 项、水面支持系统 24 项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了逐一验证,开展 了坐底、定深定高航行、近底巡航和海底微地形地貌精细测算作业内容, 取得了地质、生物、沉积物样品和水样,并记录了大量珍贵的海底影像资 料。
1968~ 深海钻探计划 1983 年
1957~ 1965 年
1925~ 1927 年
1902 年
1872~ 1876 年
1768~ 1779 年
国际印度洋考察
德国“流星号”的南大西洋调查
第一个国际海洋科学组织
英国“挑战者”号的环球航行考察,被认为是现代海洋学研究开始 英国人库克四次海洋探险,首先完成了环南极航行,并最早进行了海洋 科学考察,获取了第一批关于大洋深度、表层水温、海流及珊瑚礁等 资料
缩短了许多。此后,欧洲人就经常利用后一条航线去美洲经商。
1234 56
解析:人类对海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答题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历史知 识。 答案:(1)不断发展变化的
(2)葡萄牙 1519 西班牙 大西 南美 太平 好望 (3)1492 哥伦布 西班牙 中国 印度 西 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 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一、人类认识海洋的历程
1.15 世纪以前,人类对于海洋与陆地关系的认识占主导地位的是“天圆 地方”,认为陆地的四周是海洋,海洋的边缘是深渊。
2.1405~1433 年,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创世界远洋航 海之壮举。自 15 世纪末开始,世界迎来了大航海时代。
3.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深化了对海洋的利用。战争时期,海洋成为 屯兵、作战的重要场所;战后海洋又成为食品基地、油气开发基地、旅游娱 乐基地和仓储等空间利用基地。随着海洋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大,海洋成为世 界列强争夺的重要阵地。人们由此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 间。
1234 56
4.人类对海洋与陆地的关系——“天圆地方”的认识占主导地位的时期是
()
A.15 世纪以前 B.16 世纪以前
C.公元元年
D.公元前 3 世纪
解析:15 世纪以前,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主要是“天圆地方”占主导地位。
答案:A
1234 56
5.首次实现海洋环球航行的是( ) A.葡萄牙人麦哲伦 B.葡萄牙人达·伽马 C.意大利人哥伦布 D.中国明代郑和 解析:人类认识海洋的重大事件有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壮举,达·伽 马开辟了印欧航线,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郑和七次下西洋。 答案:A
【例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下列各海峡的代表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A.马六甲海峡 B.白令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巴士海峡 (2)在澳门回归时,有人乘海轮从澳门经悉尼、惠灵顿至布宜诺斯艾利 斯。有关他遇到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南海经历了台风袭击 B.一路均顺风顺水 C.从惠灵顿到南美洲一段顺风顺水,其余均逆水而行 D.沿途依次经过菲律宾—东澳大利亚暖流—惠灵顿—西风漂流—德 雷克海峡

8.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的认同 在维护 民族团 结和和 睦之中 具有最 根本的 作用, 因此就 要建设 好各民 族共同 的精神 家园, 培养中 华民族 的共同 体意识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第二节 人类对 海洋的探索与认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1405 年,郑和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1492 年,哥伦布横渡 大西洋;1519 年,麦哲伦开始了人类的首次环球航行……时至今 日,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认识依然没有停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 都做了什么呢?意义何在?
1.知道人类 对海洋的探 索历程。 2.举例说明 海洋对人类 科学研究的 贡献。
●名师精讲●
细数人类认识海洋的大事件
时间 历程
1994 年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世界海洋的开发与管理引入一个新 时代
1993 年 决定实施“气候变率和可预报性研究计划”
1985~ 1994 年
联合国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发起“热带海洋—全球大气研究计划”
1971~ 1980 年
国际海洋考察 10 年
1519~ 1522 年 1498 年
1492~ 1504 年
1405~ 1433 年 公元前 7~6 世纪
麦哲伦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证实世界大洋是连续而相通的 达·伽马绕过好望角,经印度洋到达印度,开辟了印欧航线 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标志着大航海时期的到来 郑和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并绘制了《郑和航海图》 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浮在茫茫大海之中

3.安南提交的报告如果能够得以通过 ,日本 就有希 望获得 常任理 事国席 位。对 此,曾 经深受 日本军 国主义 之害的 中、韩 等邻国 存有很 深的疑 虑。

4.娄机为人正直。关心国事。做皇太 子老师 时,向 皇太子 陈说正 直道理 ,并上 密奏章 陈述 将帅专权,对军纪的管理松懈,不 训练检 阅军队 。
解析:第(1)题,马六甲海峡位于南海与安达曼海之间,白令海峡沟通北 冰洋与白令海,德雷克海峡沟通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巴士海峡沟通南海与 太平洋。如图甲所示。第(2)题,澳门回归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此航线经过 的南海区域不可能有台风。
答案:(1)如图甲。 (2)D
图甲
1234 56
1.下列有关人类认识海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对海洋最早的认识是“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 B.15 世纪末开始,迎来了大航海时代,人们逐步形成了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 要通道的认识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认识到了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 D.当今社会,海洋已成为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 的宝贵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