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钢管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形式,它将钢管和混凝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较高的抗震性、抗风性和耐久性等优点。

为了保证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国制定了《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GB 50936-2014),下面就该规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规程的适用范围该规程适用于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拱形结构、悬索结构等。

二、规程的主要内容1.设计原则和要求该规程明确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要求,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美观性等方面。

同时,规程还规定了结构的荷载标准、抗震要求、防火要求等。

2.结构构造和材料该规程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和材料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钢管的选用、混凝土的配合比、钢筋的布置等。

同时,规程还对结构的连接方式、防水、防腐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3.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该规程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施工后的验收等。

同时,规程还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防和处理的规定。

三、规程的意义和作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制定,对于保障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方面,规程的制定可以规范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规程的制定可以促进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和应用,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四、规程的实施和推广为了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和推广,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设计和施工人员的规程意识和技能水平;2.建立健全规程执行机制,加强对设计和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3.加强规程的修订和更新,及时反映新技术和新成果。

总之,《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制定,为我国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保障,同时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

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

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是指在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质量和可靠性,以及钢管混凝土结构的长期使用性能。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来探讨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和特点1.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定义钢管混凝土结构是由钢管与混凝土组合而成的一种复合结构体系。

它利用了钢管的高强度和抗拉性能,以及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压能力,综合了二者的优点,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2.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1)高强度:钢管混凝土结构采用钢管作为骨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2)抗震性能好:钢管和混凝土具有不同的抗震性能,二者的组合可以提高整体的抗震性能。

(3)施工便利:与传统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速度更快、操作更简便。

二、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的内容与要求1. 钢管选择与布置(1)钢管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承载力计算确定钢管的尺寸、材质和强度等指标。

(2)钢管布置:合理布置钢管的位置和数量,确保结构的均匀受力和整体稳定。

2. 钢筋的加工和焊接(1)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包括剪切、弯曲、连接等工艺,要求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焊接工艺:焊接是钢管混凝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连接方式,要求焊接工艺合理、焊缝质量良好。

3. 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1)配合比设计:根据结构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浇筑工艺:混凝土浇筑要遵循规范要求,注意施工技术细节,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致密性。

4. 稳定性与抗震设计(1)结构稳定性:考虑到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相应的施工规范中对结构的稳定性有专门的要求和设计方法。

(2)抗震设计:根据相应的地震设计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和计算,确保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5. 混凝土养护和结构防水(1)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是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要求根据养护规范进行养护措施。

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技术规程

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技术规程

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技术规程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是一种结合了钢管和混凝土的结构体系,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满足大跨度、大荷载的建筑工程需求。

该技术规程旨在规范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一、设计要求1. 结构设计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并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进行合理调整。

2. 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的梁柱节点应设计合理,确保节点的刚性连接和承载能力。

3. 墙体应采用合适的厚度和加劲方式,以提供足够的抗震性能。

4. 结构设计应考虑施工的便利性和经济性,合理选择材料和构造形式。

二、施工要求1. 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2. 钢管应进行除锈、防腐处理,确保其良好的使用性能。

3. 混凝土的配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且应定期进行强度检测。

4. 钢筋的加工和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布置。

5.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结构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6.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确保施工安全。

三、验收规范1. 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的验收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确保结构的合格性。

2. 结构验收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试验,包括强度试验、挠度测试等。

3. 结构的检测和试验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验收合格后,应出具相应的验收报告,并进行结构档案的归档工作。

四、应用案例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技术已在许多大型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某高层办公楼采用了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通过钢管与混凝土的结合,使得整个结构具有了更高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满足了建筑工程的使用要求。

另外,某桥梁工程也采用了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技术,通过钢管的加劲作用,增强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确保了桥梁的安全运行。

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技术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设计、严格的施工和科学的验收,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可以在大跨度、大荷载的建筑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规程

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规程

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规程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规程1. 引言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和桥梁工程中的结构形式。

它结合了钢管的高强度和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

本文将对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规程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其重要性和关键要点进行总结和回顾。

2. 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基本要求2.1 材料要求在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要符合相关的标准与规范。

钢管的选择要考虑其强度、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而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

2.2 组织要求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需要合理的组织和协调。

施工队伍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施工计划需要合理安排,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的控制。

2.3 施工工艺要求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用的工艺包括预制构件的制作、墙柱的浇筑、钢筋的布置和混凝土的浇筑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和施工图纸进行操作,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

3. 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3.1 钢管的制作和安装矩形钢管的制作和安装是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钢管制作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焊接和校直,确保钢管的几何尺寸和焊缝的质量。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钢管的对接、固定和排水等问题,确保钢管的稳定和正常使用。

3.2 钢筋的布置钢筋的布置是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关键步骤。

在布置钢筋时,需要根据结构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直径、间距和弯曲等的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强度。

3.3 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是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浇筑的均匀性、浇注速度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在养护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以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4. 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挑战和对策4.1 施工工艺的改进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存在许多挑战,如施工难度大、工艺复杂等。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可以采用新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如预制构件的使用和模板的改进,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钢管混凝土束组合结构标准

钢管混凝土束组合结构标准

钢管混凝土束组合结构标准
钢管混凝土束组合结构标准主要参考《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50936-2014)。

这个规范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以下是钢管混凝土束组合结构的一些基本规定:
1.钢管混凝土结构可分为实心钢管混凝土构件和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

2.钢管混凝土结构可采用框架结构、框-剪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框架-支撑结构和杆塔结构等。

3.钢管与混凝土的力比值称为套箍系数,用于衡量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

套箍系数计算公式为:套箍系数= 钢管屈服强度/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

4.在进行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应考虑钢管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确保二者共同工作。

5.钢管混凝土结构应进行合理的构造和连接,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混凝土充分填充钢管,并捣实以确保结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定仅作为一般性指导,具体工程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详细设计。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考虑
地质条件、地震作用、风荷载等因素,以及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抗弯、抗扭、抗剪等性能。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是指在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钢管混凝土结构在设计、施工和检验过程中应遵守的技术要求。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设计规范。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遵循正确的设计方案,以确保结构牢固可靠,结构元素的尺寸、材料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是施工规范。

钢管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时,应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仔细安装和组装结构部件,确保施工工程质量。

三是检验规范。

钢管混凝土结构完成施工后,应按照规定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确保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以确保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是钢管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它的实施,不仅使钢管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还能保证钢管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安全可靠。

因此,严格遵守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是保证钢管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

方形钢管混凝土墙技术规程

方形钢管混凝土墙技术规程

方形钢管混凝土墙技术规程一、概述方形钢管混凝土墙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墙体,其构造方式是将方形钢管作为主体结构,混凝土作为填充材料,形成一种具有高强度、高刚度、防震、防火、耐久等优点的结构体系。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方形钢管混凝土墙的施工工艺,确保墙体质量,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材料1. 方形钢管:方形钢管应选用Q235B或Q345B等普通碳素结构钢制造的,其强度符合GB/T 1591-201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标准要求,长度为6m左右,外径为50mm,厚度为3mm左右。

2. 混凝土:混凝土应选用标号为C20~C30的普通混凝土,其水泥用量不宜过多,以避免出现裂缝或开裂。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标准要求。

3. 钢筋:钢筋应选用HRB400或HRB500等高强度钢筋,其直径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4. 脱模剂:脱模剂应选用石化脱模剂,以保证混凝土表面质量。

三、施工准备1. 施工前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工人应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防护用品。

2.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检查,确保方形钢管的质量符合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前应将混凝土浇筑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混凝土的粘附性。

4. 在混凝土中加入脱模剂,以保证混凝土表面质量。

5.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方形钢管表面进行清洁,并涂上油漆,以避免生锈。

四、施工工艺1. 方形钢管的放置:首先将方形钢管按照设计要求放置在浇筑位置上,然后进行固定,以确保方形钢管不会移动。

2. 钢筋的加固:在放置好的方形钢管内,按照设计要求放置钢筋,然后进行加固。

钢筋的加固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标准要求。

3.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应采用振动棒进行振动,以排除混凝土中的空气和水泥浆。

混凝土应一次性浇筑完毕,以避免出现接口处的裂缝。

4.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Cecs28(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Cecs28(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主编单位: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日期:1990年11月6日1991北京前言钢管混凝土是一种具有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节省材料、方便施工等特点的新型组合结构材料,已在工业和民用建筑等工程中应用多年,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为了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中,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于1986年以城科字第263号文委托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本规程的编制工作。

经过向全国有关设计、科研、施工和高等院校等80个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及试设计,最后由建筑工程标准研究中心组织审查定稿。

现批准《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编号为CECS28∶90,并推荐给工程建设有关单位在设计和施工时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寄北京安外小黄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邮政编码:100013)。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1990年11月6日目录主要符号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材料第一节钢管第二节混凝土第三章基本设计规定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规定第三节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验算规定第四章承载力计算第一节单肢柱承载力计算第二节格构柱承载力计算第三节局部受压计算第五章变形计算第六章节点构造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框架节点第三节格构柱节点第四节桁架节点第五节柱脚第七章施工及质量要求第一节钢管制作第二节钢管拼接组装第三节钢管柱吊装第四节管内混凝土浇灌附录一柱的计算长度系数附录二本规程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订本规程。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构筑物的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word. GB50936-2014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应知条文
必会条文
4.1.8 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在浇筑混凝土前,其轴心应力不宜大于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的60%,并应满足稳定性要求。

4.1.11 直径大于2m 的圆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及边长大于1.5m 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小钢管混凝土收缩对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

5.4.1 对轴压构件和偏心率不大于0.3的偏心钢管混凝土实心受压构件,当由永久荷载引起的轴心压力占全部轴心压力的50%及以上时,由于混凝土变的影响,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稳定承载力设计值 Nu 应乘以折减系数0.9。

7.2.1 等直径钢管对接时宜设置环形隔板和衬钢管段,衬钢管段也可兼作为抗剪连接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上下钢管之间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坡口可取35°,直焊缝钢管对接处应错开钢管焊缝; 2 衬钢管仅作为衬管使用时(图7.2.1a ),衬管管壁厚度宜为4mm ~6mm ,衬管高度宜为50mm ,其外径宜比钢管径小2mm ; 图7.2.1 等直径钢管对接构造 1-环形隔板;2-衬钢管 3 衬钢管兼作为抗剪连接件时(图7.2.1b ),衬管管壁厚度不宜小于16mm ,衬管高度宜为100mm ,其外径宜比钢管径小2mm 。

7.2.2 不同直径钢管对接时,宜采用一段变径钢管连接。

变径钢管的上下两端均宜设置环形隔板,变径钢管的壁厚不应小于所连接的钢管壁厚,变径段的斜度不宜大于1:6,变径3.1.4 抗震设计时,钢管混凝土结构的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 2 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 3 钢材应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9.4.1 钢管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禁使用含氯化物类的外加剂。

段宜设置在楼盖结构高度围。

7.2.3 钢管分段接头在现场连接时,宜加焊套圈和必要的焊缝定位件。

7.2.4 钢管混凝土柱的直径较小时,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之间可采用外加强环连接(图7.2.4-1),外加强环应为环绕钢管混凝土柱的封闭的满环(图7.2.4-2)。

外加强环与钢管外壁应采用全熔透焊缝连接,外加强环与钢梁应采用栓焊连接。

外加强环的厚度不宜小于钢梁翼缘的厚度、宽度c 不宜小于钢梁翼缘宽度的0.7倍。

外加强环也可按本规附录C中的法进行设计。

图7.2.4-1 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采用外加强环
连接构造示意图1-外加强环
图7.2.4-2 外加强环构造示意图
7.2.5 钢管混凝土柱的直径较大时,钢梁
与钢管混凝土柱之间可采用加强环连接。

加强环与钢管壁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连
接。

梁与柱可采用现场直接连接,也可与
带有悬臂梁段的柱在现场进行梁的拼接。

悬臂梁段可采用等截面悬臂梁段(图7.2.5-1),也可采用不等截面悬臂梁段(图7.2.5-2、图7.2.5-3),当悬臂梁段的截面高度变化时,其坡度不宜大于1:6。

.. . word.
图7.2.5-1 等截面悬臂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采用
加强环连接构造示意图
1-加强环

7.2.5-2 翼缘加宽的悬臂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
构造示意图1-加强环;2-翼缘加宽
.. . word.

7.2.5-
3 翼
缘加
宽、腹
板加
腋的
悬臂
钢梁
与钢
管混
凝土
柱连
接构造示意图1-加强环;2-翼缘加宽;3-梁腹板加腋
7.2.6 当钢管柱直径较大且钢梁翼缘较窄的时候可采用钢梁穿过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式,钢管壁与钢梁翼缘应采用全融透剖口焊,钢管壁与钢梁腹板可采用角焊缝(图7.2.6)。

图7.2.6 钢梁-钢管混凝土柱穿心式连接1-钢管混凝土柱;2-钢梁
7.2.8 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时,钢管外剪力传递可采用环形牛腿或承重销;钢筋混凝土无梁楼板或井式密肋楼板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时,钢管外剪力传递可采用台锥式环形深牛腿。

7.2.9 环形牛腿、台锥式环形深牛腿可由呈放射状均匀分布的肋板和上下加强环组成(图7.2.9)。

.. . word.
图7.2.9 环形牛腿构造示意图
1-上加强环;2-下加强环;3-腹板(肋板);4-钢
管混凝土柱;
5-根据上加强环宽确定是否开
肋板应与钢管壁外表面及上下加强环采用角焊
缝焊接,上下加强环可分别与钢管壁外表面采用
角焊缝焊接。

环形牛腿的上下加强环、台锥式深
牛腿的下加强环应设置直径不小于50mm的圆。

台锥式环形深牛腿下加强环的直径可由楼板的冲
切强度确定。

7.2.11 钢管混凝土柱的外径不小于600mm时可
采用承重销传递剪力。

由穿心腹板和上下翼缘板组成的承重销(图7.2.11),其截面高度宜取框架梁截面高度的0.5倍,其平面位置应根据框架梁的位置确定。

翼缘板在穿过钢管壁不少于50mm后可逐渐减窄。

钢管与翼缘板之间、钢管与穿心腹板之间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焊接,穿心腹板与对面的钢管壁之间或与另一向的穿心腹板之间应采用角焊缝焊接。


7.2.11 承重销构造示意图
7.3.1 所有焊在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上的连接件和金属附件宜在混凝土离心成型之前完成焊接,也可在混凝土立体抗压强度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0%后进行焊接。

7.3.2 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的钢管接长宜采用直接对接焊接、套接和法兰盘螺栓连接等多种形式,也可采用剪力板螺栓连接。

.. . word.
7.3.3 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的钢管接长采用直接对接焊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管端应留一段不浇灌混凝土并采用钢套管加强(图7.3.3a),当主管直径小于400mm时,宜采用外加强管(图7.3.3b);
图7.3.3 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管端的加强
1-主钢管;2-混凝土衬管;3-承压挡浆圈,4-
加强管;5-外加强管
7.3.6 法兰盘螺栓连接宜采用有加劲板连接
式,也可采用无加劲板连接式(图7.3.6-1)。

法兰盘与杆段的连接,宜采用杆段与法兰盘平
接连接(图7.3.6-2a),也可采用插接连接(图7.3.6-2b)。

连接法兰盘的杆端
应采用加强管或外加强管的式加强。

平接式法兰盘宜设置加劲板,加强管的高宜大于加劲板高度100mm。

图7.3.6-1 法兰盘螺栓连接
1-上节柱;2-下节柱;3-法兰盘;4-加劲肋
图7.3.6-2 法兰连接构造
1-主

管;
2-钢管;3-混凝土;4-加劲板;5-法兰盘;6-承压挡浆板
7.4.1 钢管混凝土柱的柱脚可采用端承式柱脚(图7.4.1-1)或埋入式柱脚(图
7.4.1-2)。

对于单层厂房,埋入式柱脚的埋入深度不应小于1.5D;无地下室或仅有一层地下室的房屋建筑,埋入式柱脚埋入深度
.. . word.
不应小于2.0D(D 为钢管混凝土柱直径)。

图7.4.1-1 端承式柱脚
1-肋板,厚度不小于1.5t

7.4.
1-2 埋入式柱脚1-柱脚板;2-贴焊钢筋环;3-平头栓钉
7.4.3 端承式柱脚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环形柱脚板的厚度不宜小于钢管壁厚的
1.5倍;且不应小于20mm;
2 环形柱脚板的宽度不宜小于钢管壁厚的6倍;且不应小于100mm;
3 加劲肋的厚度不宜小于钢管壁厚,肋高不宜小于柱脚板外伸宽度的2倍,肋距不应大于柱脚板厚度的10倍;
4 锚栓直径不宜小于25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锚入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长度不应小于40d 及1000mm的较大者(d 为锚栓直径)。

8.0.4 每个楼层的柱钢管壁均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2mm的排气,其位置宜位于柱与楼板相交位置上及下100mm处,并应沿柱身反对称布设。

9.1.3 钢管段制作的容偏差应符合表9.1.3的
规定。

表9.1.3 钢管段制作容偏差
9.1.4 钢管下料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制作时的
焊接收缩量和切割、端铣等的加工余量。

9.1.5 对于大直径钢管,当采用直缝焊接钢管
.. . word.
.. . word.
.. . word.
.. . word.
..
. .
.. . word. 9.5.3 钢管柱安装允偏差应符合表9.5.3的规定。

表9.5.3 钢管柱安装允偏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