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案例分析--雀巢收购惠氏奶粉
浅析雀巢收购惠氏奶粉案例中体现的垄断优势理论

浅析雀巢收购惠氏奶粉案例中体现的垄断优势理论2012年4月23日,在经历了多次报价、竞购之后,“并购狂人”雀巢(Nestlé)上演绎生命中最辉煌的一刻:118.5亿美元收购辉瑞(Pfizer Inc.)营养品业务(主要是婴幼儿奶粉品牌惠氏,Wyeth)!国际食品巨头雀巢集团宣布,作为提升公司在全球婴儿营养业务领域的一项战略举措,该公司同意以118.5亿美元收购辉瑞营养品业务,即包括惠氏奶粉在内的营养品板块。
这是至今为止,在与达能、卡夫、亨氏等国际食品巨头竞购中,为出价最高者,而市场对辉瑞营养品业务估值约100亿美元。
业界评价称,若此宗收购案谈成,将成为今年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交易之一。
雀巢和惠氏若成一家,将改写中国奶粉行业格局,雀巢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奶粉企业。
以上是整个并购的概括,但本文主要是要分析这次并购行为所蕴含的经济学方法和意义。
在运用垄断优势理论分析之前,首先先明确什么是垄断优势理论,简单地说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即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利可图的必要条件,是这些企业应具备东道国企业所没有的垄断优势;而跨国企业的垄断优势,又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具体来说:1.不完全竞争导致不完全市场,不完全市场导致国际直接投资。
海默和金德尔伯格提出并发展了“结构性市场非完美性理论”(Structural Market Imperfection),不完全竞争问题,表现为四个方面:商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所造成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所造成的不完全竞争。
2.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而雀巢正是满足了这两点才发起了对惠氏的并购。
为了更清晰的得出此次并购的实质,再按照垄断优势理论的优势要素分析如下:根据凯夫斯的分类,这些静态优势要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知识资产优势1、技术优势:雀巢是广布全球的研发网络包括设在瑞士洛桑的基础研究中心和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与美洲等国家的29个研发中心构成(包括雀巢研发中心和XX研发中心),约有5,000名技术人员从事研发活动。
雀巢-品牌管理模式

雀巢公司品牌管理模式及其启示任课老师:何清姓名:周芳旭班级:食品经济管理1班学号:0946110在中国市场,堪称并购大师的雀巢公司采用灵活的品牌战略模式,以“雀巢”这一具有强大张力的总品牌、“好食物,好生活”这一核心理念将一个个并购获得的品牌整合得堪称天衣无缝,不但降低企业拓展成本,更不可限量地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
雀巢品牌独立用于咖啡、柠檬茶、奶茶、炼乳、冰淇淋等产品时,采用了综合品牌战略(一牌多品),以“雀巢—美禄”、“雀巢—奇巧巧克力”、“雀巢—宝路薄荷糖”等形式出现属于双品牌战略中的,在“鹰牌炼乳”中雀巢仅仅以生产厂商的形式出现时又属于背书品牌战略。
有必要指出:同一种品牌战略由于视角不同,归属的模式也不同。
进入中国之后,竞争的压力让雀巢不敢小视:在跨国品牌方面,雀巢要面对联合利华、卡夫、可口可乐等老牌竞争对手的正面竞争;在本土品牌方面,雀巢则要面对蒙牛、伊利、娃哈哈等本土品牌的追赶。
虽然在伊利、蒙牛的夹攻之下,液态奶成效甚微,但是在奶粉领域,尤其是添加营养素的配方奶粉上,雀巢一直遥遥领先。
中国高档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已经被外资巨头占领,而雀巢作为其中惟一一家拥有奶源基地的外资奶粉企业,凭借奶源的相对优势成为其中的第一品牌。
下面分类介绍下“雀巢”各子品牌的品牌管理模式。
一、雀巢咖啡(一牌多品)虽然这一品牌到处都是一样的,标签上的图案也是一样的,但产品的类型,实际的组成和口味在各国却是不同的,雀巢咖啡有100多个品种,它们的口味根据各国消费者的嗜好而改变,如亚洲人开始逐渐反感人造调料而倾向于天然调料,因此公司便不惜花费研究预算的25%,开发出一种可通过诸如发酵这样的生物过程提取的肉类调料。
如在中国,雀巢在咖啡方面作了深度细分,如根据大小开发了商务装、礼品装、便携装等;根据产品形态开发了速溶袋装与杯装、液态罐装、咖啡与果冻组合装等;根据早、中、晚等不同时段开发了不同的咖啡,并且倡导在不同的时段都饮用咖啡。
雀巢收购辉瑞惠氏奶粉案例分析

20
谢谢各位
21
6
三.国际环境背景
2008年后,欧美经济日渐颓 势,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 经济却保持快速增长。其中, 中国内地婴幼儿食品市场更是 “钱景”光明,婴幼儿奶粉的 年消费平均增速高达20%左 右。 2008年我国毒奶粉事件
7
四.并购动因
获取战略机会
获得规模效益
发挥协同效应
提高管理效率 减少投资和经营风险 降低交易费用
13
并购后的整合-经营战略
婴儿营养业务的战略补充。 对雀巢婴儿营养业务的战略补充:辉瑞公司营养品业 务对雀巢是“一个出色的战略补充”。其强劲的品牌 和产品线,保障业务成功的优秀团队,以及市场覆盖 对雀巢现有的婴儿营养业务是一个极好的补充。雀巢 方面预计,此次所收购的惠氏业务2012年的销售额将 达到24亿美元
18
并购整体评价
辉瑞营在一些主要领域和 市场所具有的强大品牌, 补充了雀巢现有的产品 线,它将提升雀巢的婴儿 营养业务,强化雀巢以增 长为核心的战略和全球规 模,以及雀巢领先的产品 研发。
19
并购整体评价
该收购对雀巢模式,无论是增长,还是利润率,以及 集团第一年全年的每股收益都具有增值作用。雀巢预 计,所收购业务2012年的销售额为24亿美元。 辉瑞、惠氏这段彼此契合看上去很美的联姻能否达到 预期效果,还难下定论,未来充满变数,还要看双方 在人力资源等众多方面的磨合程度。
取得上市资格 8
并购动因-战略机会
站在企业战略发展角度,雀巢整合了惠氏后的奶粉市 场将使其在中国市场上甩开美赞臣、雅培两大对手, 并在婴幼儿奶粉市场所占份额上直逼目前的多美滋 “领头羊”地位。 在奶粉行业,雀巢主要做的是成人奶粉,而惠氏主攻 婴幼儿奶粉。在收购惠氏后,雀巢将直接控制惠氏在 亚太的高端婴幼儿食品市场份额,将极大提高雀巢对 方简介
跨国并购案例雀巢收购惠氏奶粉

并购后现状
• 婴儿营养是一个高价值、以科学为主导的品类。辉瑞营养品是一项充 满活力、高品质的婴儿营养业务,其在一些主要领域和市场所具有的 强大品牌,补充了雀巢现有的产品线,它将提升雀巢的婴儿营养业务, 强化雀巢以增长为核心的战略和全球规模,以及雀巢领先的产品研发。 双方的联合可以使雀巢进一步加强与消费者的联系纽带,为消费者提 供更广泛的营养食品选择,从而确保他们的宝宝的健康一生有一个健 康的开始。
• 3、资产整合:在并购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资产整效 率。
• 4、 企业文化整合:企业文化整合就是指有意识地对企业内不同文化 倾向或文化因素通过有效地整理整顿,并将其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 过程,是文化主张、文化意识和文化实践一体化的过程。企业文化要 实现从无序到有序,必须经过有意识地整合。
• 企业选择并购形式主要取决于并购动因;同时,应结合本企业的实际 财务状况、未来发展方向及目标企业的特点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就 雀巢并购惠氏而言,从行业隶属关系看,双方同属于乳制品行业,所 以属于横向并购;同时,双方系经过谈判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愿,故 属于善意收购。实质上,是雀巢以118.5亿美元的形式收购了惠氏, 那么这个案例又属于现金收购。
雀巢收购惠氏奶粉瑞典食品巨头雀巢公司2012年4月23日宣布公司将斥资1185亿美元以现金形式收购美国知名制药商辉瑞公司旗下的辉瑞营养品公司并购背景及其劢因瑞典食品巨头雀巢公司2012年4月23日宣布公司将斥资1185亿美元以现金形式收购美国知名制药商辉瑞公司旗下的辉瑞营养品公司扩大公司在全球婴幼儿食品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的份额
• 雀巢并购惠氏属于互补兼容模式。雀巢成人奶粉市场已经成熟,并无 更大发展空间。而惠氏精于婴儿一段配方奶粉的。单纯通过并购惠氏, 可以实现对雀巢婴儿营养业务的战略补充,有利于完善产品线以及在 高增长市场的强劲表现。取彼此之长,共同发展。
徐福记被收购案

雀巢并购徐福记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2011年7月11日,雀巢和徐福记同时宣布,雀巢和徐福记的创始家族签署了合作协议,以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的股份。
2011年12月7日,获得商务部批准。
按照方案安排,雀巢将首先收购徐福记独立股东所持有的43.5%的股权,收购价为每股4.35新元,相当于过去180天按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24.7%。
雀巢公司随后再从徐氏家族目前持有的56.5%的股权中购得16.5%的股份。
雀巢将为此支付约17亿美元。
这是雀巢大中华区总裁狄可为2011年3月履新后主持完成的第二桩收购案。
雀巢在11月份刚刚完成对国内蛋白饮料和八宝粥市场份额最大的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60%的股份收购。
在狄可为治下的雀巢中国区版图中,咖啡、乳制品、威化和糖果,以及液体饮料和调味品,将会成为雀巢未来业务发展的五大重点领域。
此次雀巢收购徐福记之举,奠定了雀巢在糖果市场的霸主地位。
不难预见,未来的糖果市场将会因为雀巢公司的渗透而大幅洗牌。
二.洽购进展(1)2011年7月5日,雀巢被指洽购徐福记,徐福记新加坡停牌;徐福记证实与雀巢洽谈收购事宜;(2)7月6日,雀巢证实正在洽购徐福记。
不过并购需要跨越很多障碍;徐福记称不会将公司全部卖给雀巢,更侧重合作;(3)7月7日,雀巢三月内两起并购,很多专家分析称对民族品牌威胁大;(4)7月8日,雀巢收购徐福记,但是垄断动机明显,前景不被看好;(5)7月9日,徐福记承认雀巢洽购的甜与苦;(6)7月11日,雀巢已和徐福记签协议,拟17亿美元购60%股份;(7)7月12日,雀巢中国公司称111亿控股徐福记获批有望。
(8)12月7日,徐福记国际集团在新加坡交易所发布公告宣布,商务部昨天已经批准了雀巢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股权的交易。
雀巢计划把徐福记从新加坡交易所摘牌。
摘牌时间将另外公布。
目前徐福记集团暂时没有因为审批通过而有所变动,公司人事及各部门都维持不变。
合资之后,徐福记的业务、营运初步也不会改变,徐福记现任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徐承将继续留任CEO(首席执行官)。
雀巢并购史-收购银鹭,并购徐福记,惠氏奶粉-

五.并购的结果、影响及启示
• (一)并购结果: • 2011年12月7日雀巢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股权获 商务部通过。
3.并购惠氏
• 并购方式---•
从行业隶属关系看,双方同属于乳制品行业,所以属于横 向并购
双方系经过谈判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愿,故属于善意收购 支付方式上,雀巢以118.5亿美元的形式收购了惠氏,所以 又属于购买示兼并
2
雀巢并购史雀巢公司源自数据来源:雀巢中国/Pages/nestle.aspx
一、概况
• 雀巢公司(Nestle)创建于1867年,总部在瑞士沃韦 (Vevey),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基本位于《财富 》500强位居五十多位,08年营业收入就已经达到896.3亿美 元,利润88.74亿美元,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工厂,近28万名 员工。 雀巢公司最初以生产婴儿食品起家,现在的经营项目已 扩展到饮料、调味品、宠物食品、乳制品、巧克力、冰淇淋、 药品等。 雀巢于1987年在双城市开设在华第一家工厂,并于1990 年投产。1990年至2006年,雀巢在中国大陆建立了16家工厂。 截至2012年,雀巢与银鹭、徐福记、太太乐、惠氏营养品、 豪吉及大山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大中华区共运营33家工 厂,拥有50,000名员工。
2、并购原则 • 雀巢公司的收购行动通常运用于进军新的行业,或提高现有 市场的占有率。其目标锁定为长期盈利,绝不会为短期内追 求最大化的利润而影响集团的发展。 雀巢公司在收购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原则: 双方自愿原则。成功收购必须在双方都有意愿从对方获 得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其中,被收购公司的高级主管对 收购的接受程度,也是影响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雀 巢很少勉强进行对方不太愿意甚至含有敌意的收购案。 竞争优势原则。雀巢公司把自己的优势带进每一个新收 购的公司里,也挖掘并保留收购企业的优势,以进一步增强 并购后的企业竞争优势。 产品同构原则。雀巢把收购案限制在特定的范围之内, 以市场或生产过程作为考虑——只有和现有产品或刚完成收 购公司的产品及生产、销售经验有关的领域才是进行收购的 对象。
雀巢并购惠氏

雀巢收购辉瑞惠氏案例分析财务管理3班 201109020350 刘玉玺一、引言2012年4月23日,雀巢同意以118.5亿美元收购辉瑞营养品业务。
与此同时,辉瑞也向外发布“将营养品业务出售给雀巢”,标志着辉瑞此前宣布的对其营养品业务战略选择评估的完成。
近年,雀巢的收购之举频繁且精准,吞徐福记,购银鹭,均是针对雀巢自身市场短板的有益补充。
雀巢的食品帝国疆域日益辽阔。
二、并购双方简介(一)雀巢简介雀巢(1866年-),由亨利·内斯特莱创建,现在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是一家食品公司、跨国企业。
“雀巢”(NESTLE)公司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食品跨国公司,拥有16万多雇员,年营业额约400亿瑞士法朗。
它在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经营着360多个生产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都尽量适应所在国家消费者的需求。
雀巢的企业无论是在哪里都遵循一条指导原则,即产品的绝对高质量水平,这是公司享有信誉的基础。
并购前雀巢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十大婴幼儿奶粉品牌中排名最末,占比3.8%,惠氏占8.0%,排名第五位,两家合并后,将达到11.8%,在我国外资乳企中的地位已上升至第二位,比排名第一的美赞臣占比13.6%略有差距。
(二)、惠氏简介惠氏公司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以研发为基础的制药和保健品公司之一。
惠氏在研究、开发、制造和销售药品、疫苗、生物制品、营养品和非处方药品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惠氏的产品改善了全球各地人们的生活质量。
惠氏的主要业务部门有惠氏药物部、惠氏健康药物部和Fort Dodge动物保健品部等。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惠氏营养品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惠氏在中国的业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惠氏在华业务已包括了营养品、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等领域。
惠氏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帮助中国的广大父母哺育了一批又一批健康的宝宝;惠氏的药品使得众多的患者摆脱了病痛;惠氏的消费健康产品帮助广大消费者保持健康的体魄;惠氏的品牌深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和喜爱。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精选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精选目录企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精选 (1)1. 徐福记申请并购背后 (3)2. 剥离惠氏辉瑞“轻装”重组 (5)3. 沃尔玛:双重合伙分享治理 (8)4. 国美收购大中:背后有哪些规模瓶颈 (12)5. 微软与诺基亚联姻:老冤家聚头寻找互补 (16)1.徐福记申请并购背后8月3日,东莞徐福记工厂正在招工。
徐福记销售集中在春节前后“新年销售期”,届时工厂将满负荷生产,早在8月份,徐福记就要开始备料以及招聘临时工。
“平时工厂员工保持在6000人左右,到了旺季还要增加3000到4000人。
”徐福记国际集团总经理胡嘉逊说。
7月11日,雀巢公司宣布,已与徐福记创始家族签署协议,以1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11亿元)收购徐福记60%的股份,徐氏家族持有剩余的40%。
目前,该起收购正待商务部批复。
雀巢收购徐福记,是近年来中国食品行业最大型收购。
若收购成功,雀巢不仅增加了与玛氏、卡夫、联合利华等对抗的筹码,同时也进一步压缩了雅客、金丝猴、大白兔等国内中小糖果企业的生存空间,中国糖果业格局迎来新一轮洗牌。
2009年,商务部就曾驳回了可口可乐斥资24亿美元全盘收购汇源果汁申请。
对此,业界记忆犹新。
除了要面对收购不获批的可能性以外,徐福记还要应对不断上涨的劳工成本,以及来自原材料方面的巨大挑战。
用工成本在徐福记东莞工厂,在三条沙琪玛生产线之间,20多个熟手包装技工分坐在流水线两边,将一包包独立包装好的沙琪玛整齐地装进包装袋内。
“投料、搅拌、发酵、油炸、压制、打包,这些都可以用机器代替,唯独进大包装这一环节,我们目前还找不到比人手更合适的机器代替方法。
”徐福记品质部部长马浩说。
为了降低劳动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徐福记加大了自动化生产投入,实在不能用机器替代的,才用人手。
2011年上半年,中国共有18个地区相继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包括13个省、4个直辖市和1个特区。
3月1日,广东制定并开始执行新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为一类1300元/月,二类1100元/月,平均涨幅达20.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并购案列分析-----雀巢收购辉瑞惠氏奶粉一、引言2012年4月23日,在经历了多次报价、竞购之后,“并购狂人”雀巢(Nestlé)上演绎生命中最辉煌的一刻:118.5亿美元收购辉瑞(Pfizer Inc.)营养品业务(主要是婴幼儿奶粉品牌惠氏,Wyeth)!国际食品巨头雀巢集团宣布,作为提升公司在全球婴儿营养业务领域的一项战略举措,该公司同意以118.5亿美元收购辉瑞营养品业务,即包括惠氏奶粉在内的营养品板块。
这是至今为止,在与达能、卡夫、亨氏等国际食品巨头竞购中,为出价最高者,而市场对辉瑞营养品业务估值约100亿美元。
业界评价称,若此宗收购案谈成,将成为今年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交易之一。
雀巢和惠氏若成一家,将改写中国奶粉行业格局,雀巢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奶粉企业。
二、并购双方简介(一)雀巢简介雀巢公司,由亨利·内斯特莱(Henri Nestle)于1867年创建,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 (Vevey),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制造商。
拥有138年历史的雀巢公司起源于瑞士,最初是以生产婴儿食品起家。
2005年,雀巢公司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工厂。
2011年7月11日,雀巢公司宣布,计划出资21亿新加坡元(约17亿美元)收购糖果制造商徐福记的60%股权。
目前雀巢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十大婴幼儿奶粉品牌中排名最末,占比3.8%,惠氏占比8.0%,排名第五位,两家合并后,将达到11.8%,在我国外资乳企中的地位已经上升至第二位,比排名第一的美赞臣占比13.6%略有差距(二)惠氏简介惠氏隶属全球制药公司巨头辉瑞,百年著名品牌,品质安全有保障。
辉瑞营养品业务:一项高品质、高增长的婴儿营养业务,拥有强大的品牌和创造价值,对雀巢模式具有增值作用。
惠氏奶粉均采用爱尔兰和新西兰进口奶源,制药行业GMP 标准制造。
主要产品有金装系列1-4阶段(爱儿乐、健儿乐、幼儿乐、学儿乐);爱儿乐妈妈孕产妇奶粉;膳儿加偏食宝宝奶粉、爱儿加早产儿奶粉和超高端启赋奶粉。
三、并购背景及其动因(一)并购背景1.惠氏(辉瑞):2009年1月,辉瑞与惠氏达成并购协议,辉瑞收购惠氏所有股份,涉及金额达680亿美元。
然而,就在今年7月份,辉瑞发布消息称,将以分拆、出售或其他交易形式将动物保健和营养品业务全部或部分剥离,此次准备剥离的动物保健和营养品业务年销售额达55亿美元,占总营收的8%,惠氏奶粉作为辉瑞旗下营养品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自然不可幸免地面临被出售的命运。
2.雀巢:雀巢此次下血本收购惠氏奶粉是因为雀巢正谋划着重要的亚太战略。
2008年后,欧美经济日渐颓势,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却保持快速增长。
其中,中国内地婴幼儿食品市场更是“钱景”光明,婴幼儿奶粉的年消费平均增速高达20%左右。
增长78%。
于是,雀巢的“亚太战略”也随之启动,而60%业绩聚集在亚太地区的惠氏与雀巢不谋而合。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雀巢在华投资步伐明显加快。
2010年,雀巢收购中国瓶装水十强企业之一云南矿泉水第一品牌云南大山70%股权;紧接着于2011年11月,收购国内蛋白饮料和八宝粥企业银鹭60%股份;同年12月又以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股权。
此次竞购惠氏将雀巢亚太投资计划推向高潮,竞购成功后,与其他跨国巨头在亚太市场竞争上,雀巢将拥有巨大优势。
3.国际背景:2008年后,欧美经济日渐颓势,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却保持快速增长。
其中,中国内地婴幼儿食品市场更是“钱景”光明,婴幼儿奶粉的年消费平均增速高达20%左右。
在此背景下,2011年成为雀巢在中国丰收的一年,其中国内地比2010年增长78%。
于是,雀巢的“亚太战略”也随之启动,而60%业绩聚集在亚太地区的惠氏与雀巢不谋而合。
(二)并购动因一般而言,企业并购的动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二是实现企业特定的发展战略,三是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
就雀巢而言,个人认为,其收购惠氏的动因主要是为了在中国市场扩张业务。
站在企业战略发展角度,整合了惠氏的奶粉市场将使其在中国市场上甩开美赞臣、雅培两大对手,并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份额上直逼目前的多美滋“领头羊”地位。
收购惠氏后,雀巢将直接控制惠氏在亚太的高端婴幼儿食品市场份额,将极大提高雀巢对亚太地区婴幼儿食品市场的控制。
近几年,欧美等国婴幼儿食品市场趋于饱和,而亚太市场发展前景及空间很大,特别是亚太地区婴幼儿数量最多,其市场增长前景看好。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亚太地区将成为雀巢营收和利润增长最快和最具发展前景的地区,不排除未来成为其营收增长最大地区。
四、并购类型和方式企业并购形式可以有三种划分标准,首先,按照并购双方的行业关系,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第二,按照并购动机,可分为善意并购和恶意并购;第三,按照支付方式,可分为现金收购、换股方式收购和综合证券收购。
企业选择并购形式主要取决于并购动因;同时,应结合本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未来发展方向及目标企业的特点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就雀巢并购惠氏而言,从行业隶属关系看,双方同属于乳制品行业,所以属于横向并购;同时,双方系经过谈判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愿,故属于善意收购。
实质上,是雀巢以118.5亿美元的形式收购了惠氏,那么这个案例又属于现金收购。
雀巢并购惠氏属于互补兼容模式。
雀巢成人奶粉市场已经成熟,并无更大发展空间。
而惠氏精于婴儿一段配方奶粉的。
单纯通过并购惠氏,可以实现对雀巢婴儿营养业务的战略补充,有利于完善产品线以及在高增长市场的强劲表现。
取彼此之长,共同发展。
五、并购结果(一)并购后的雀巢1、雀巢解决了进入婴儿一段配方奶粉领域自身实力不足问题:在中国消费者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认可度上,“惠氏”品牌较主要从事成人奶粉业务的雀巢更高,雀巢的成功收购将使其在中国市场上甩开美赞臣、雅培两大对手,并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份额上直逼目前的“冠军”多美滋。
目前,在珠三角及长三角的一些地区,惠氏的占有率超过10%以上,尤其是广东,在某些地区甚至超过20%,和雀巢强强联合之后,占有率将至少达到25%以上,形成绝对的市场垄断,将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到后面。
2、雀巢的业务得到大规模拓展:收购惠氏后,雀巢将直接控制惠氏在亚太的高端婴幼儿食品市场份额,将极大提高雀巢对亚太地区婴幼儿食品市场的控制。
近几年,欧美等国婴幼儿食品市场趋于饱和,而亚太市场发展前景及空间很大,特别是亚太地区婴幼儿数量最多,其市场增长前景看好。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亚太地区将成为雀巢营收和利润增长最快和最具发展前景的地区,不排除未来成为其营收增长最大地区。
3、对雀巢婴儿营养业务的战略补充:完善产品线以及在高增长市场的强劲表现, 雀巢方面预计,此次所收购的惠氏业务2012年的销售额将达到24亿美元,辉瑞公司营养品业务对雀巢是“一个出色的战略补充”,其强劲的品牌和产品线,保障业务成功的优秀团队,以及市场覆盖对雀巢现有的婴儿营养业务是一个极好的补充(二)并购后的惠氏惠氏奶粉品牌是弃是用:惠氏奶粉品牌今后是否会保留,雀巢在中国的市场发言人谨慎表示,由于还需要经过审批过程所以目前尚无定论。
对于惠氏奶粉在华员工的去向,其表示,惠氏(辉瑞营养品的员工)“会从扩大合资机会的关系中受益”。
(三)并购后的中国婴儿奶粉领域1、雀巢对惠氏的收购,市场占有率大大提高:雀巢收购惠氏后,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
”乳业专家表示,根据中投顾问发布的一份报告,目前我国奶粉市场上多美滋、美赞臣、雀巢、雅培、惠氏的占比分别为16.76%、12.06%、10.58%、7.29%和 4.72%。
但业内普遍认为,在一二线城市的排名应该为美赞臣、多美滋、雅培、惠氏、雀巢。
由此可见,雀巢惠氏成为一家之后,将拉开前三强与第四名之间的差距,形成较为明显的三分天下格局。
此次雀巢收购惠氏奶粉,将改变我国奶粉市场格局。
“雀巢+惠氏”的构成,将占到洋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华市场规模的30%左右,会对国产奶粉造成更大压力。
2、更大的话语权将导致奶粉价格大幅上涨:两年不到,洋奶粉涨价4次,若收购成功,那么洋奶粉在中国市场集中度将加速提高,更大的话语权或将导致今后洋奶粉的提价更加肆无忌惮。
近年来,包括惠氏、雀巢在内的洋奶粉不断提价。
有统计数据显示,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洋奶粉已多次涨价,部分外资品牌奶粉的价格上涨了50%左右。
就在本月,雀巢奶粉刚刚宣布提价10%。
3、两大品牌的整合有利于提升奶粉的整体质量:洋奶粉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和洋奶粉大幅加价的双重压力下,国内奶粉生产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只能被动改变此前不重视自身产品质量的短视的生产经营模式,来迎合消费者的更苛刻的筛选,面对国内奶粉企业的“丛林法则”----优胜劣汰。
整个大环境的改善必将对国内奶粉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国产奶粉的整体质量会有所提高。
六、并购后的整合方案(一)并购所带来的问题1、雀巢现金收购的比例过大。
尽管雀巢称不会有任何控股,但雅虎所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的比例还是让人担忧,甚至有人说,两年后雅虎会全面收购阿里巴巴。
2、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不容小觑。
各国政府出于对市场竞争的保护和减少对本国市场产生的不利影响,都无一例外地对批准辉瑞、惠氏这些企业并购附加了条件。
数日前中国商务部就要求辉瑞公司履行7项义务,承诺剥离旗下位于中国的特定动物保健资产。
很显然,对于辉瑞来说,这是一次无奈的资产剥离。
2008年人类药品销售年增1.3%至2910亿美元,而动物药品销售则增长7.2%至192亿美元,动物保健医疗行业越来越显现其强劲的利润增长势头。
可见辉瑞、惠氏这段彼此契合看上去很美的联姻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难下定论,未来充满变数,还要看双方的磨合程度。
(二)对此并购的建议1、财务整合:是指并购方对被并购方的财务制度体系、会计核算体系统一管理和监控。
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应遵循以下原则:及时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2、人力资源整合:是指依据战略与组织管理的调整,引导组织内各成员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朝同一方面靠近,对人力资源的使用达到最优配置,提高组织绩效的过程。
3、资产整合:在并购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资产整合,可以剥离非核心业务,处理不良资产,重组优质资产,提高资产的运营质量和效率。
4、企业文化整合:企业文化整合就是指有意识地对企业内不同文化倾向或文化因素通过有效地整理整顿,并将其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是文化主张、文化意识和文化实践一体化的过程。
企业文化要实现从无序到有序,必须经过有意识地整合。
七、并购后现状自雀巢1866年创办以来,婴儿营养始终是我们公司的核心。
辉瑞营养品业务是一个出色的战略补充,此次收购显示了雀巢致力于作为世界领先的营养、健康和幸福生活公司的决心。
其强劲的品牌和产品线,保障业务成功的优秀团队,以及市场覆盖(其85%的销售来自新兴市场)对雀巢现有的婴儿营养业务是一个极好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