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论述题期末考试

合集下载

旅游美学考试试卷A

旅游美学考试试卷A

广州 职业学院旅游美学考试试卷(A ) (开卷) 2009-2010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课程名称 考试时间 分钟 成绩 共 6页
) 2、牌坊:
3、雕塑:
4、“三远”法:
5、气韵: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 1、简述隶书的特点? 2、乡村风情审美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3、旅游美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4、简述中西方的园林审美比较?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试以某具体园林景观为例,说明园林的各造园要素对园林的作用与影响。

2、以潘天寿这一幅中国画为例,从绘画艺术审美的角度对其分析。

(可从绘画类型、题材、构图、技法、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每个知识点分析得2分) 3、试以一具体事物为例,说明旅游工艺品的美学特征。

四、图文题,下图为三种柱式结构的柱头,请分别介绍这三
种柱子名称及其特点。

(本大题1题,每小题12分。

) 五、小论文(不少于400字)(本大题共1小题,共25分) 1 、旅游美学是旅游学科中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美学理论在旅游业中的推广和应用,它有助于提高旅游者的旅游审美质量,帮助旅游企业合理建设旅游设施,开发旅游资源,营造旅游环境等。

请根据旅游美学这么课程的学习谈谈该科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作用或影响。

-------------装---------订----------线----------------。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期末试题)1. 怎样理解旅游者的感受层次?在实际旅游审美活动中,旅游者在欣赏不同景观或美的形态时,会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

由于审美感受不仅在原则上受制于审美对象,而且还受制于审美个性以及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

旅游者的审美感受层次可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它们是一层一层往上递增,使旅游者从最初的感官欣赏上升到心灵的升华。

悦耳悦目是以耳、目为主的全部审美感官所经验的愉快感受。

这种美感形态,通常以直觉为特征,仿佛主体在与审美对象的直接交融中,不假任何思索便可以瞬间感受到对象的美,同时唤起感官的满足与喜悦。

悦耳悦目是广大旅游者最普通的审美感受形态,这是最初级的审美感受层次。

第二层次上的美感形态----悦心悦意,是透过眼前或耳边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形象,在无目的中直观的领悟到对象某些较为深刻的意蕴,获得审美感受和情感升华,进入一种“对心思一想到某种培育”的欢快喜悦状态。

这种悦心悦意的美感效果是一种意会,在许多情况下很难用语言加以充分而准确地表述,如我们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感经验。

悦志悦神是审美感受的最高层次,指主体在观赏秀美或崇高、动态或静态的审美对象时,经由感知、想象、情感,尤其是理解等心理功能交互作用,从而唤起的那种精神意志上的昂奋或愉悦状态和伦理道德上的超越。

这种美感形态之所以高级而深刻,是因为它体现了主体大彻大悟、从“小我”进入“大我”的超越感,体现了个人与对象的高度和谐统一。

这些层次有助于我们心灵的充实和精神文明建设。

2. 审美的作用“美”、“审美”这两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接触到的,不可缺少的东西。

我们在穿衣、打扮、日常的言行及欣赏艺术作品都需要有它们的配合。

那么究竟什么是审美?审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通过审美中介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在一切旅游中占有共同目的、共同行为和共同效应的地位。

观一处盛景,听一曲音乐,赏一副国画,人们会情不自禁称奇叫好,发出“真美啊”的赞叹,这是欣赏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对观赏对象的美的一种主动的肯定性判断。

旅游美学考试试卷

旅游美学考试试卷

旅游美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中的审美体验和美的创造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 旅游市场分析B. 旅游产品设计C. 旅游景观评价D.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2. 下列哪项不是旅游美学研究的范畴?A. 旅游景观的美学价值B. 旅游者的审美心理C. 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D. 旅游活动的美学设计3.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景观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A. 经济价值B. 社会价值C. 文化价值D. 政治价值4. 旅游美学中的“审美体验”指的是:A.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B.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感官享受C. 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总体评价D.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活动5.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目的地的美学设计应该:A. 以经济效益为主导B. 以游客需求为导向C. 以环境保护为核心D. 以历史文化为依托6. 旅游美学中的“审美距离”是指:A. 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物理距离B. 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心理距离C. 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时间距离D. 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文化距离7. 下列哪项不是旅游美学研究的方法?A. 观察法B. 访谈法C. 实验法D. 统计法8.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者的审美体验过程包括:A. 感知、理解、评价B. 感知、想象、创造C. 感知、想象、评价D. 感知、理解、创造9. 旅游美学中的“审美疲劳”是指:A.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厌倦感B. 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抵触情绪C.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过度疲劳D. 旅游者对旅游景观的不感兴趣10.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目的地的美学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是:A. 创新性原则B. 可持续性原则C. 多样性原则D. 个性化原则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旅游美学与旅游学的关系。

2. 阐述旅游美学在旅游目的地开发中的作用。

3. 描述旅游美学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旅游美学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中的重要性。

旅游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旅游市场分析B. 旅游产品开发C. 旅游服务管理D. 旅游目的地规划2. 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可持续发展B. 经济利益最大化C. 环境保护D. 社会公平3. 旅游产品的特点包括()A. 无形性B. 可储存性C. 可分割性D. 标准化4. 旅游市场营销的4P理论包括以下哪些要素?()A. 产品(Product)B. 价格(Price)C. 地点(Place)D. 促销(Promotion)5. 旅游者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A. 随意性B. 多样性C. 可预测性D. 稳定性6.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因素包括()A. 自然景观B. 文化遗产C. 交通便利性D. 所有以上7.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的核心是()A. 服务标准制定B. 客户需求满足C. 服务流程优化D. 服务质量监控8. 旅游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A. 预防B. 应对C. 恢复D. 评估9. 旅游电子商务的作用不包括()A. 提高效率B. 降低成本C. 扩大市场D. 减少客户选择10.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A. 经济利益最大化B. 环境保护C. 社会公平D. 所有以上答案:1-5 DBBCA6-10 DDBD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

答案: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环境保护原则、社会公平原则和经济效益原则。

这些原则要求旅游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资源,确保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均衡,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描述旅游市场营销的4P理论。

答案:旅游市场营销的4P理论包括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和促销(Promotion)。

产品指旅游服务或旅游产品本身;价格指旅游产品的价格策略;地点涉及旅游产品的分销渠道和销售地点;促销则包括广告、公关、销售促进和个人销售等手段。

旅游美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美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美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旅游美学的核心是研究旅游活动中的()。

A. 经济问题B. 社会问题C. 美感体验D. 技术问题答案:C2. 旅游景观的美感主要来源于()。

A. 历史文化B. 自然环境C. 人工创造D. 个人情感答案:B3. 旅游美学研究的目的是()。

A. 提高旅游收入B. 增强旅游体验C. 保护旅游资源D. 促进文化交流答案:B4. 旅游美学中的“和谐”原则主要指的是()。

A. 人与自然的和谐B. 人与社会的和谐C. 人与自我的和谐D. 人与他人的和谐答案:A5. 旅游美学中,最能体现“动态美”的是()。

A. 静态景观B. 动态景观C. 旅游活动D. 旅游服务答案:B####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旅游美学的学科特点包括()。

A. 综合性B. 实践性C. 应用性D. 理论性答案:ABC2. 旅游美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

A. 旅游景观美学B. 旅游行为美学C. 旅游服务美学D. 旅游管理美学答案:ABCD3. 旅游美学中的“自然美”包括()。

A. 山水之美B. 动植物之美C. 天象之美D. 人文景观之美答案:ABC4. 旅游美学中的“人文美”主要体现在()。

A. 历史文化B. 风俗习惯C. 艺术创作D. 社会制度答案:ABC5. 旅游美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A. 景观设计B. 旅游线路规划C. 旅游产品开发D. 旅游市场分析答案:ABC####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旅游美学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旅游美学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旅游美学有助于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通过优化旅游景观设计,增强旅游体验的美感,吸引更多游客。

其次,旅游美学有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旅游美学有助于提升旅游服务水平,通过美学原则指导旅游服务设计,提高游客满意度。

旅游美学基(B)

旅游美学基(B)

嘉峪关市职教中心
职业中专班《旅游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B卷)学期: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空2分,共26分)
1、审美注意形式的心理依据是和。

2、审美注意转移的结果是。

3、审美主义转移的动力是。

4、人们审美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记忆形式主要有和。

5、审美联想的种类有、、。

6、语言的文学性包括、、、。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引申性意向:
2、性格结构::
3、审美感受力:
4、生理快感
5、审美通感
二、简答:(26分)
1、举止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8分)
2、审美主义的动力特征是什么?(6分)

3、在审美过程中,不假思索的直觉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4、审美通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三、论述:(28分)
1、人们为什么会对美“一见钟情”?(14分)
2、不少心理学家用那四种气质类型来概括神经系统三种基本特性的特殊组合方式。

旅游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旅游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旅游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旅游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旅游经济B. 旅游文化C. 旅游景观D. 旅游体验答案:D2. 旅游美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旅游景观的审美要素?A. 色彩B. 形状C. 声音D. 价格答案:D3.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追求的是什么?A. 物质享受B. 精神愉悦C. 社会地位D. 经济利益答案:B4. 旅游美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旅游景观的审美价值?A. 审美价值B. 教育价值C. 经济价值D. 娱乐价值答案:C5.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景观的审美体验包括哪些方面?A. 视觉体验B. 听觉体验C. 触觉体验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旅游美学中,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包括哪些?A. 独特性B. 多样性C. 动态性D. 可持续性答案:ABC7.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景观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A. 历史价值B. 文化价值C. 艺术价值D. 生态价值答案:ABCD8. 旅游美学中,旅游者的审美需求包括哪些?A. 求知需求B. 求美需求C. 求新需求D. 求异需求答案:ABCD9.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景观的审美评价标准包括哪些?A. 形式美B. 内容美C. 功能美D. 环境美答案:ABCD10. 旅游美学中,旅游景观的审美体验过程包括哪些阶段?A. 感知阶段B. 情感阶段C. 认知阶段D. 行为阶段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旅游美学只关注旅游景观的外在形式美。

(对/错)答案:错12.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者的审美体验是主观的,与旅游景观的客观属性无关。

(对/错)答案:错13. 旅游美学中,旅游景观的审美价值是固定不变的。

(对/错)答案:错14.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追求的是物质享受和精神愉悦的统一。

(对/错)答案:对15. 旅游美学中,旅游景观的审美评价是完全客观的,不受个人偏好的影响。

旅游美学期末试卷4附答案

旅游美学期末试卷4附答案

C.江苏常州淹城遗址
D.平遥古城遗址
2. 我国的长城始建于( )。
A.战国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
D.汉
3. 我国被尊奉为"人文始祖"的陵墓是( )。
A.秦始皇陵 B.炎帝陵 C.黄帝陵 D.孔陵
4. 我国现存最长的古桥是( )。
A.苏州宝带桥 B.泉州洛阳桥 C.泉州安平桥 D.广东广济桥
5. 中国江南园林最多的城市是( )。
1. 京剧体制
2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装----------------------订------------------------线------------------------ --------------------------------------------------------------------------------------------
A.苏州、无锡 B.苏州、扬州 C.苏州、南京 D.苏州、杭州
6. 苏州的拙政园和留园建于( )。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7. "元曲四家"之一的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汉宫秋
B.西厢记
C.窦娥冤 D.桃花扇
8. 被艺术家称为"中国画里的乡村"是( )。
A.宏村
B.同里
C.西递 D.周庄
1
产生的同一景观的千姿百态。2)风物传说的动态作用:是指人们通过附丽于山水景观的风物传 说勾连起积淀在人们心理结构深层中的“神话制作意识”“集体无意识”或“原型观念” ,从而回味起大自然原始的神秘力量;把某种神秘的、超自然的或人文的生气和活力灌注到 静态的景物之中,从而构成动态的、富有文化、情感、和精神内涵的景物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美学论述题(仅供参考)
1、佛教对美学的影响
早期汉代古墓中留存的壁画多为道教的人物形象,如东王公,西王母等。

但在之后的发展中,其道教人物形象便逐渐地向佛教人物形象转化,并最终与其共存。

这就证明了在佛教传入之初,其在美术的形式上首先影响了中原地区的审美风尚。

随着佛教的盛行,华夏美学在唐代以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审美风尚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学理论本身也显现出很多新的特色,很多的文人开始在他们的创作上去追求一种佛性与妙悟,把对佛的理解与参禅的顿悟融入到他们的艺术创作上来了。

唐代的画家王维的画作就被后人称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而在王维的诗画中也透露出了一种对禅的妙悟。

在此,就中国传统文化中其它的美学思想和佛的美学思想做个对比。

儒家思想中强调“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和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在这种思想的催化下,便诞生出了杜甫的雄浑悲壮的诗风,由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自强不息”的人格追求又反过来折射出了儒家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有大量的佛教雕塑和佛教绘画的出现,但从这些作品的本质上来说,都只能算作关于佛文化的作品,就像开篇说的那样,佛文化对于中国文人的思想发展和艺术创作所起到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性的,而是以间接的方式渗透到文人的艺术作品当中的,绘画也是如此。

所以。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诗中和画中,我们便能时刻感受到一种佛性的体验。

在被称作中国美学标准典籍的《沧浪诗话》中最著名的便是“镜花水月”理论了: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沧浪所追求的诗的这种理想以及所谓“妙悟”和“镜花水月”禅境,其最大的特点便在于一个字:淡。

这就跟佛教禅宗的单刀直入、不立文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等思维观念不谋而合。

总之,佛教之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学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在吸收了佛教文化的基础上,才使得其文化形式渗透了哲学的意味,也使得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更加健全,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此绽放出了更为炫目的光芒。

2、道家对美学的影响
道教音乐虽然是宗教音乐,但与古代宫廷音乐、文人音乐、民间音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具有艺术性、群众性和雅俗共赏等特性,促进了中国音乐的发展。

道教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音乐理论,优秀的乐、曲、声乐和器乐技巧,对民间音乐的影响很大,促进了民间音乐的发展。

如汉代《黄老弹》,唐代《霓裳羽衣曲》,宋以后《庄周梦蝶》、《羽化登仙》、《逍遥游》、《八公操》、《颐真》、《二泉映月》等曲都受到道教音乐的深刻影响。

在道教景区建设时,如果把道教音乐这一要素用活、用好,可以为旅游活动增添许多意蕴与活力。

道教美术源远流长,作品众多,对中国美术影响深远。

以山水画为例,它的起源与道家思想和道教义理有密切联系。

六朝时期,山水画形成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指导思想,其中的“神”即与人的灵性相通的宇宙及万物的生命本质。

这种美学思想深受道家思想和道教义理的影响,道家、道教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形神、意境和气韵生动等范畴的形成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的一些画家或是入籍的道士(如唐代画家张素卿以画道门尊像著称),或深受道教影响(如吴道子)。

除了山水画,道教美术作品还有道教始祖、神仙鬼属等的石刻造像、道祖故事画,以及举行道教仪式时悬挂的水陆画、修道生活画等,这些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