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生物高考试题研究(全国卷三)
(完整版)近八年高考生物选修一全国卷+地方卷真题汇编,推荐文档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历年高考试题选1.2018•新课标Ⅰ卷(15 分)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
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 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1)M 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一抑制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 M 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答出两点即可)。
氮源进入细菌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M 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该方法能筛选出产生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
(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甲同学涂布了3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 和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学涂布了3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 和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
2. 2018•新课标卷Ⅱ(1)在实验室中,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填“可以”或“不可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
(2)牛奶的消毒常采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
(3)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其原因是紫外线能,在照射前,适量喷洒,可强化消毒效果。
(4)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填“氯气”“乙醇”或“高锰酸钾”)消毒的。
(5)某同学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
3.(2017•新课标Ⅰ卷.37)(15 分)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 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
回答下列问题:(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
2019高考试题考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2018年高考试题突出考査了生物学核心素 养
1、 考查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 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 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生应该在较好的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 它包括以下内容:结构与功能观、适应与进化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 量观等。 原题再现 (2018年全国I卷·T1)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例3、(2017全国卷Ⅱ·T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核心素养例析】
1.生命观念: (1)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可体现“稳态与平衡观“。 (2)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可体现:“结构与功能观“。 2.理性思维: (1)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体现“演绎与推理“。 (2)胰腺受到神经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激素调节:可体现“归纳与概括“。 3.社会责任: 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可体现“健康生活“。
2017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突出了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及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査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生物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内化的带有生物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
基础教育课题申报书: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命题研究—以近5年全国卷试题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命题研究——以近5年全国卷试题为例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考试题命题研究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问题的提出:高考一直是受我国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选拔性考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拉开序幕。
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学科素养,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2014年,教育部在公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中提出要修订教科书与制定学业质量标准以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其强调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以及个人素养的提升,关注创新实践、合作参与、自主发展,并明确指出要构建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
确立每个时期学生要形成的促进社会发展以及个人终生发展的基本能力与品质。
核心素养体系建设成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点环节,更符合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
课题界定:高考全国卷试题有什么样的特点,对中学教师的教学有什么样的指导作用,需要全面进行分析。
本课题在此选取的研究客体是近五年全国卷高考试题。
本课题围绕提现核心素养的试题深入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核心素养”并非全新的概念。
“素养”的概念因其与劳动力市场的直接联系,常被用于职业教育和训练(VET)领域。
直到20世纪90年代,“素养”一词才逐渐应用于基础教育领域。
最早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他们所指的核心素养是指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共同素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素养。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界定了21世纪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
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随后几年,OECD、欧盟、美国等重要国际组织和国家陆续开展对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核心素养”的研究。
高中生物高考押新课标全国卷第2题-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解析版)

押新课标全国卷第2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 (2020·新课标全国卷III)细胞内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嘌呤(I),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RNA中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甘氨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种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B. 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结合C. tR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mRNA分子由单链组成D. mRNA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含有CCI反密码子的tRNA转运甘氨酸,而反密码子CCI能与mRNA上的三种密码子(GGU、GGC、GGA)互补配对,即I与U、C、A均能配对。
【详解】A、由图示分析可知,I与U、C、A均能配对,因此含I的反密码子可以识别多种不同的密码子,A正确;B、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结合,B正确;C、由图示可知,tRNA分子由单链RNA经过折叠后形成三叶草的叶形,C错误;D、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mRNA中碱基的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从图示三种密码子均编码甘氨酸也可以看出,D正确。
故选C。
2. (2019·新课标全国卷I)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③⑤【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即翻译过程。
翻译过程以mRNA为模板(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以氨基酸为原料,产物是多肽链,场所是核糖体。
【详解】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要想让多肽链带上放射性标记,应该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原料,而不是同位素标记的tRNA,①错误、③正确;合成蛋白质需要模板,由题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因此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作模板,同时要除去细胞中原有核酸的干扰,④、⑤正确;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模拟了细胞中的真实环境,其中含有核糖体、催化多肽链合成的酶等,因此不需要再加入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故②错误。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一1-4章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分子与细胞分子与细胞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1.(山东卷) 5. 以下对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可以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 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 RNA为遗传物质D.真核生物细胞拥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益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2.(上海卷) 1.以下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伞藻B.衣藻C.硅藻D.颤藻3.(海南卷) 10. 对于微生物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T2 噬菌体由蛋白质和RNA构成B.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C.经过诱变育种可获取青霉素高产菌株D.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可促使植物生长( 08 江苏卷) 30.(7 分)某班学生选用了江苏一水体中的 4 种生物:棚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资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 A、 B 两组同时展开平行实验,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
请剖析回答以下问题。
( 1)这 4 种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有。
( 2) A 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
据图推断,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顶峰的生物可能是;夏天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
(3) B 组测得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显然低于 A 组。
认真对照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独一差异是 B 组接种棚藻的浓度显然高于 A 组。
实验在短时间内达成,水中也不缺少各样营养,造成 B 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由是。
( 4)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批增殖经常会惹起鱼类缺氧死亡,为种情况下,致使水体缺氧的主要原由有和。
第二章细胞的分子构成1.( 2011 全国) 3.若要在一般显微镜下察看到质壁分别、RNA和脂肪,以下四组资猜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 .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 .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2.( 2011 全国)4.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高升而降落。
2017-2019全国1卷三年高考生物试题附答案

2017-2019三年高考全国Ⅰ卷生物试题2019全国Ⅰ卷生物2018全国Ⅰ卷生物2017全国Ⅰ卷生物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生物试题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3.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
2018年高考理综真题(全国三卷)

201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1mol重水与1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D.1mol乙烷和1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全国卷3,包括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全国卷3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答案】C【考点定位】转录【名师点睛】熟知真核细胞中DNA分子存在的位置,联系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答案】C【解析】动物激素属于信息分子,由内分泌细胞产生,经血液循环把调节信号传到全身各处并通过作用靶细胞而发挥作用,A正确;植物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基质是发生光合作用暗反应场所,B正确;癌细胞需要从它生存的环境中获取自身增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属于异养型,C错误;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结束生命的过程,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结构、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名师点睛】不熟悉癌细胞的增殖特点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答案】A【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名师点睛】1.不熟悉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是对AD选项误判的主要原因;2.解题过程中没有联想到光合作用光反应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是对B选项误判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生物高考试题研究(全国卷三)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卷Ⅲ试题研究李琪仙一、试题总体评价:今年高考生物试题题型与往年相同,包括6道选择题(36分)、4道非选择题(39分)和2道二选一非选择题(15分),共计90分,其中必修一的分值比重增大,非选择题中往年常考的必修三生命活动的调节替换成第30题考查蛋白质相关的知识点,选修一考查前两个专题,第2、3小问跟必修一细胞呼吸内容紧密相关。
整套试题总体难度不大,典型特点是突出考查核心基础知识,体现《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着重考查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侧重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二、试题分析:1、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卷Ⅲ双向细目表考纲要求知识点分布识记理解综合运用易分值中分值难分值细胞的减数分裂Ⅱ减数分裂各阶段的主要特征4√细胞的分化Ⅱ细胞分化的特点2.D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了解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历程1.A √细胞的分化Ⅱ细胞分化的特点2.D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了解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历程 1.A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分离、自由组合原理的应用31√10分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基因突变与性状改变的关系30(2)√2分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导Ⅱ神经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3√6分种群的特征Ⅰ黑光灯诱捕法注意事项及适用对象6√6分生态系统的结构Ⅰ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作用32(1)32(2)√4分√4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Ⅱ能量流经某一营养级的过程5.B √胚胎工程的应用Ⅱ胚胎移植的概念、实质及流程383838√√15分373737√√15分12分58分20分分值合计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II能力要求难易程度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卷III双向细目表易:中:难分值≈1:6:22、试题的解析、考点:(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解析】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是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完成,A错误;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是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完成(即卡尔文循环),B错误;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完成,C错误;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我国中科院邹承鲁团队在1965年完成(必修一目录后面的科学家访谈—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D正确。
【考点】此题可用排除法做,前三个选项考查生物教材必修一光合作用、必修二遗传规律、DNA 是遗传物质中的经典实验的实验者。
D选项选取我国杰出生命科学技术成果为素材进行设计,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加强学生为祖国发展拼搏的社会责任感。
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解析】A. 如高等植物、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中相关的细胞器都有:线粒体(提供能量)。
A 错误;B.生物膜系统结构的5种组成元素。
B 正确;C.细胞膜的第3个功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第2种方式(直接交流)。
C正确;D.细胞分化的特点具有不可逆性。
D 正确【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是细胞相关的核心基础知识。
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解析】此题考查必修三神经调节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神经细胞内外K+和Na+分布不均匀,K+内高Na+外高,D正确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解析】A.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
A正确B.同源染色体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错误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
C正确D.有丝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正确【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一真核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必修二真核原始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解析】A.植物在黑暗中只能进行细胞呼吸,根据有无O2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A正确B.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同化能的去路。
B 正确C.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H2O,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或乳酸。
C错误D.呼吸作用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合成ATP。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才能进行的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合成ATP。
D正确【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一细胞代谢中的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必修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解析】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动物多数为消费者。
A正确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B错误C.D. 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和农田趋光性昆虫的丰富度。
【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群落的丰富度、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9.(9分)回答下列问题:(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_________。
(2)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_______。
当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光量合作用吸收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________(填“高”或“低”)。
【解析】29.(1)类囊体膜蓝紫光和红光(2)增加群体光合速率不变,但群体呼吸速率仍在增加,故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3)低【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
重点考查通过分析坐标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分析坐标图注意:横纵坐标意义、曲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交点的意义。
30.(10分)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这一细胞器上形成的。
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_____(填“胃蛋白酶”“逆转录酶”或“酪氨酸酶”)。
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__。
(3)如果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30.(1)氨基酸核糖体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2)空间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3)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一蛋白质的结构、分泌蛋白的种类和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器高尔基体的功能。
考查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中发生基因突变中碱基对替换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31.(10分)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
实验数据如下表:组别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个体数甲红二×黄多红二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红多×黄二红二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乙圆单×长复圆单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圆复×长单圆单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
【解析】31.(1)非同源染色体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9∶3∶3∶1一对F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2比都符合3∶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2)1∶1∶1∶1【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二遗传定律中的由两对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3种位置,判是否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32.(10分)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生活垃圾中的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根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在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