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理化特性表
液化石油气安全技术理化特性表

储存于阳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C.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对健康的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症状,严重时有麻醉状态及意识丧失。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置)。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要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灭火方法
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操作注意事项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禁止明火,禁止火花和禁止吸烟。密闭系统、通风、防爆型电气设备和照明。防止静电荷积聚(例如通过接地)。使用无火花手工具。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表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表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它是由C3H8、C3H6、C4H10和C4H8混合而成,分子量未知。
液化石油气可漂浮在水上并沸腾,不溶于水。
它具有易燃的蒸气团,且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液化石油气的稳定性不高,不应与强氧化剂和卤素接触。
它属于第2.1类易燃气体甲类,极易燃,与空气混合后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液化石油气的接触限值为1000mg/m3,属于微毒类物质。
液化石油气的燃点极低,闪点为-74℃。
它的燃烧热和最小点火能分别为未知。
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汽压为4053kPa,相对密度未知。
它的燃烧分解产物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液化石油气的自燃温度为450℃,爆炸极限为1.63%~9.43%。
它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未知。
液化石油气具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症状包括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
长期接触低浓度液化石油气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液化石油气的接触部位应用温水浸泡复温,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在操作液化石油气时,应进行密闭操作并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
在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灭火剂可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具。
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和,确保其完好无损。
为了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钢瓶及其附件的损坏。
在搬运过程中,应该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其附件破损。
同时,为了防止静电的产生,必须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在传送过程中,为了防止泄漏的发生,必须将钢瓶和接地和跨泄漏处。
在泄漏发生时,应该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表

液化石油气理化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液化石油气;压凝汽油分子式:C3H8-C3H6-C4H10-C4h8(混合物)危规号:21053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理化性臭味。
熔点℃:英文名:Liquefied petroleum gas分子量:RTECS号:UN编号:1075CAS号:68476-85-7溶解性:在水上漂浮并沸腾,不溶于水。
可产生易燃的蒸气团。
饱和蒸汽压kPa:4053(16.8℃)相对密度(水=1):相对密度(空气=1):燃烧热kJ/mol:最小点火能mJ: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聚合危险:不聚合稳定性:不稳定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质沸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燃烧性:易燃闪点℃:-74燃烧爆炸危险爆炸极限%:1.63~9.43自燃温度℃:450危险性分类:第2.1类易燃气体甲类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毒性:属微毒类接触限值:中国MAC(mg/m)10003性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毒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
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迅速吸。
就医。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
性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天然气理化特性表和液化天然气理化特性表

组分
LNG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烧类混合物,其中含有通常存在于天然气中少量的乙烷、丙烷、氮等其它组分。
物理性质
LNG作为一种沸腾液体大量的储存于绝热储罐中,任何传导至储罐中的热量都会导致一些液体蒸发,一般情况下,蒸发气包括20%的氮,80%的甲烷和微量乙烷。
密度
LNG的密度取决于其组分,通常在430kg∕m3-470kg∕m3之间。
天然气主要组分为甲烷,其毒性因其他化学组成的不同而异。
液化天然气理化特性表
理化特性
相对分子量(kg/kmol):16.41沸点温度/C:-162.6
密度/(kg∕m3)131.6
O0Ct101.325Pa条件下单位体积和液体生成的气体体积/(m3∕m3):590
O0CtIOL325Pa条件下单位质量和液体生成的气体体积/(m3∕103kg):1.367毒性:LNG和天然气是无毒的。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块、甲醛等的制造。
危害信息
【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
【活性反应】
与五氧化漠、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来自氟化氧及其他强氧化剂剧烈反应。
【健康危害】
纯甲烷对人基本无毒,只有在极高浓度时成为单纯性窒息剂。皮肤接触液化气体可致冻伤。
天然气理化特性表
特别
警示
极易燃气体。
理化特性
无色、无臭、无味气体。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醒等有机溶剂。分子量16.04,熔点-182.5C,沸点T6L5C,气体密度0.7163g∕L,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6,相对密度(水=1)0.42(-164βC),临界压力4.59MPa,临界温度-82.6℃,饱和蒸气压53.32kPa(T68.8C),爆炸极限5.0%〜16%(体积比),自燃温度537℃,最小点火能0.28mJ,最大爆炸压力0.717MPa<>
表-液化石油产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液化石油产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本文档旨在介绍液化石油产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液化石油产品是一类重要的能源资源,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可能存在的危险特性,以便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液化石油产品及其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的信息。
1. 液化石油气(LPG)
- 理化性质:
- 分子式:C3H8、C4H10等
- 密度:较轻,比空气轻
- 熔点:-188.2°C
- 沸点:约-42°C(丙烷)
- 危险特性:
- 易燃,易爆
- 高压气体,内压力高
- 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
2. 液化天然气(LNG)
- 理化性质:
- 分子式:CH4
- 密度:较轻,比空气轻
- 熔点:-161.6°C
- 沸点:约-162°C
- 危险特性:
- 易燃
- 极低温,接触可能导致冷烫伤
- 高压气体,内压力高
3. 煤油
- 理化性质:
- 密度:较重,比水重
- 熔点:约-47°C
- 沸点:约175°C
- 危险特性:
- 易燃
- 挥发性高,蒸气可形成易燃混合物- 对环境有潜在危害
请注意,液化石油产品的性质和危险特性可能因品牌、成分或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
使用和处理液化石油产品时,请仔细阅读和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指南和法规要求,确保安全使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液化石油产品性质和危险特性请参考相关资料和权威机构的发布文件。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表

自燃温度℃:450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危险性分类:第类易燃气体甲类
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
饱和蒸汽压kPa:4053(16.8℃)
熔点℃:
相对密度(水=1):
沸点℃:
相对密度(空气=1):
临界温度℃:
燃烧热kJ/mol:
临界压力MPa:
最小点火能mJ: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74
聚合危险:不聚合
爆炸极限%:~
急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毒性
毒性:属微毒类
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1000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表
液化石油气理化特性表
标识
表--液化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液化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液化天然气的理化性质
液化天然气(LNG)是指将天然气在超过临界温度(-82.2°C)和压力(0.1MPa)条
件下减压冷却至约-162°C时的物态,由于经过减压、冷却处理,LNG可以占用原
来天然气约600倍的体积。
以下是LNG的主要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数值
临界温度-82.2℃
临界压力44.8bar
密度低于0.45g/cm³
比热火源接触瞬间瞬间升温速度极快,暴燃时可释放大量热量
注:液化天然气分子量相对较小,因此比空气轻,遇火源燃烧后可多飘散引起
较大的火灾范围。
液化天然气的危险特性
爆炸波的威力大
液化天然气的燃烧热值极大,持续的火焰高温可引起爆炸波,此时雷管炸药在
震荡作用的同时也有极高的温度,从而引发大面积高温燃烧,吞噬一切遇到的物体。
因此,液化天然气的爆炸波将会给整个工厂带来不可承受之压力。
液化天然气容易泄漏引起火灾爆炸
在液化天然气管道中,由于管道破损、设备故障、盗采等原因,很可能产生泄漏,如泄漏不及时得到控制,等到泄漏的LNG到达可燃范围,被着火源点燃,将
会引发火灾爆炸。
液化天然气火灾特性
液化天然气火灾与普通液体火灾有很大不同,在点燃后,由于液化天然气的高
蒸发性、高化学活性,火焰很快延展到其他区域。
如果在高温和高压下点燃LNG,其爆炸威力将会更加可怕。
液化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对于液化天然气的使
用和运输,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以确保安全生产。
液化石油气安全周知卡、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

液化石油气安全周知卡危险性警示词品名、英文名称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码 危险性标志易燃 麻醉品名:液化石油气(压凝汽油)英文名称:Liquefied petroleum ges 分子式:无资料CAS 号:68476-85-7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熔点(℃):-160~-107 闪点:-74 沸点(℃):-12~4 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本品为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
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可致皮肤冻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无资料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无资料个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最高容许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 (mg/m 3):1000消防救援: 人民医院:119 120液化石油气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
性
接触限值:中国MAC:1000mg/m3;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1800mg/m3;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对
人
体
危
害
·侵入途径:吸入。
化学类别:
理
化
性
质
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
熔点/℃:
溶解性: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饱和蒸气压/kPa:
相对密度(空气=1):
临界温度/℃:
燃烧热(kj·mol-1):
临界压力/MPa:
最小点火能/Mj: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易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74
·健康危害: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症状,严重时有麻醉状态及意识丧失。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
急
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皮肤接触大量液体会引起冻伤,按冻伤处理。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合理通风,禁止泄漏物进入受限制的空间(如下水道等),以避免发生爆炸。切断气源,喷洒雾状水稀释,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储
运
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5~33
稳定性:稳定
自燃温度/℃:引燃温度(℃):426~53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防
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液化石油气危险、有害识别表
标
识
中文名:液化石油气;压凝汽油
英文名:Liquefied petroleum ges;Compressed petroleum gas
分子式:
分子量:
UN编号:1075
危规号:21053
RTECS号:SE7545000
CAS号:68476-85-7
危险性类别:第2.1类 易燃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