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期末综合练习题

合集下载

社会调查研究期末复习练习题参考答案培训资料

社会调查研究期末复习练习题参考答案培训资料

社会调查研究期末复习练习题参考答案《社会调查研究》期末复习练习题参考答案(注意: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可以看以前所给的资料)导论一、填空题1.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看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则主要是看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对(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的影响。

2.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内容。

狭义的文化专指后者。

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

3. 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的对象有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社会产品)等。

4. 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

二、选择题(包括单项与多项选择)1.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是(ABCDE )。

A. 专门性B. 系统性C. 客观性D. 针对性E. 实证性F. 相关性2.社会的基本要素是(BCF )。

A.地理环境B. 自然环境C. 人口D.个人E.阶层F. 文化3.被认为提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起源的分析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的是( C )。

A.中国人B.古印度人C.古希腊人D.古罗马人4.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调查研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

它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是在( C )。

A.中国共产党十一大以后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C.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以后D.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后三、名词解释社会调查研究:社会调查研究是指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四、简答题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特征?五、问答题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对象就是现实社会,所要面对的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社会调查研究期末复习考试题

社会调查研究期末复习考试题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参与观察中,当研究者选择( D )角色时,他能以公开身份参与到被研究群体或社区中进行观察研究。

A局外参与者B局内观察者C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D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2、在参与观察中,当研究者选择( C )的角色时,他能在不暴露研究者身份的情况下进行观察研究。

A局内参与者B局外观察者C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D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3、在实验研究中,如果实验结果不能推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则说明该项实验(B )。

A内在无效度B外在无效度C内在无信度D外在无信度4、在实验研究中,如果实验的结论没有正确地反映实验本身,则说明该项实验( A )。

A内在无效度B外在无效度C内在无信度D外在无信度5、在理论分析方法中( D )分析法是由一般推理到个别、特殊的方法。

A因果B矛盾C归纳D演绎6、在理论分析方法中( C )分析法是由个别、特殊推理到一般的方法。

A因果B矛盾C归纳D演绎7、对性别、文化程度、智商和体重的测量分别属于( B )。

A定序测量、定类测量、定比测量、定距测量B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C定距测量、定比测量、定类测量、定序测量C定比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8、研究者通过观察化石可以发现自然界和动植物的演变,这一方法属于( C )。

A直接观察、物质痕迹观察、累积物观察B直接观察、行为标志观察、腐损观察C间接观察、物质痕迹观察、累积物观察D间接观察、行为标志观察、腐损观察9、观察刑警队车辆轮胎的磨损程度可以推测某地某一时期刑事案件的发生率,这一方法属于物质痕迹观察中的(A )。

A间接观察、物质痕迹观察、腐损观察B间接观察、行为标志观察、累积物观察C直接观察、物质痕迹观察、腐损观察D间接观察、行为标志观察、累积物观察10、总体参数落入以样本统计量为中心所构造的某一区间的概率是( B )。

A概率度B置信度C可信度D精确度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测量要素的有(ABCDE )。

国开期末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期末复习题

国开期末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期末复习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题(20春)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仅有一项答案正确)1.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不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

A. 正相关B. 负相关C. 直线相关D. 曲线相关2.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斯将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

A. 定比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B. 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C. 定类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比测量D. 定序测量、定类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3.()是调查者将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里所能遇见到或接触到的人作为样本的方法。

A. 偶遇抽样B. 判断抽样C. 定额抽样D. 滚雪球抽样4.最基础和用途最为广泛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是()。

A.文献法B.访谈法C.问卷法D.观察法5.最理想和最便捷的访谈记录方式是()。

A.当场记录B.事后记录C.手工记录D.机器记录6.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便于对不同访谈对象的回答进行对比研究的访谈类型是()。

A.个别访谈B.集中访谈C.深度访谈D.结构式访谈7.观察现场的确定必须要考虑一些条件,其中最为关键、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条件是()。

A.符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要求B.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C.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D.能够隐蔽进入现场8.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

A.文献法B.问卷法C.观察法D.实验法9.()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资料进行定量的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事物内部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

A.定性分析 B. 定量分析C. 理论分析D. 归纳分析10.用以概括描述数据间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是()。

A.均值 B. 比率C. 集中量数D. 离中量数1.D 2.B 3.A 4.A 5.D6. D7. C8. D9. B 10.D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多选、少选均不给分)11.社会调查研究按照其目的,可分为()。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填空1、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2、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3、社会调查研究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

4、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5、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

6、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必要性本身所具有的异质性。

7、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法。

8、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和计算机文献检索。

9、文献分析有两大类,即文献定性分析和文献定量分析。

10、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

11、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

12、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一类时各抒己见式的访谈,以“头脑风暴法”为代表;一类是讨论式的访谈,其代表是“反向头脑风暴法”。

13、观察记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当场记录一种是事后追记。

14、为了收集到真实可信的资料,采用观察法时应遵循客观性原则、全方位原则、求真务实原则和法律和道德伦理原则。

15、实验法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实验主体,二是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三是实验活动,四是实验检测。

16、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实地源,一是文献源。

17、对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和后分类。

18、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名气最大、流行最广的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和与其功能类似的SAS。

19、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是对变量间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的两个阶段。

20、依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和方式,调查报告可分为全面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和典型调查报告。

21.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的对象就是现实社会。

22.解释型研究以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规律为目的。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综合试题及答案(20210223074605)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综合试题及答案(20210223074605)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综合试题及答案《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综合试题一、填空题:1.普查一般分为(一次性)普查和常规性普查两类。

2.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即(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与具体准备。

3.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

它一是指(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

4.目前,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

5.一般的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以(1-2)小时为宜。

6.问卷设计好以后,一定要进行试调查,具体方法有二:一是客观检验法,二是(主观评价法)。

7.对于(非参与[局外])观察来说,关键是不能惊扰观察对象。

8.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文献源,一是(实地源),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

9.一般认为资料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

10.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

它没有固定的格式。

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和(预测性)结尾三种。

11. 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12.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文化)。

13. 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逻辑分析、经验判断和(试调查)三种。

14. 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指(外在效度)。

15. 按照简明的文献分类方法,(零次文献和一次文献)称作原始文献、直接文献或第一手文献。

16. 访谈者对结束访谈和(告别)一定要有所重视,争取给被访者留下一个关于访谈的整体的美好回忆。

17. 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

18. 实验法在验证假设时,必须排除那些(无关变量)引起的自然变化成分,否则会影响其准确性。

19. 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

20. 调查报告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署名、(导语)、正文和结尾。

21.我国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长期使用着一种通过个别说明一般的调查方式,并赋予它一个特殊称谓,即(典型)调查。

2023年河北开放大学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期末复习练习题 客观题及答案

2023年河北开放大学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期末复习练习题  客观题及答案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练习题(一)客观题第一单元初启须知一、单选1.恩格斯曾长期深入到工厂和工人居住区进行实地调查,最终编写了()一书。

A.《伦敦居民的生活和劳动》B.《英国工人阶级状况》C.《关于工业劳动的心理生理问题》D.《资本论》2.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其代表作()中,详尽地描述了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该成果在国际上被誉为人类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A.《封建社会的农村生产关系》B.《定县社会概况调查》C.《中国社区研究计划的商榷》D.《江村经济》3.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著名论断的是()A.马克思 B.邓小平C.毛泽东D.费孝通4.按照收集资料的形式,社会调查方法可大致分为两类:直接调查方法与间接调查方法,通常而言,以下属于直接调查方法的是()。

A.观察调查法B.文献调查法C.网络调查法D.大数据调查法5.社会调查按照调查时间,可分为横剖调查和()。

A.定量调查B.纵贯调查C.描述性调查D.定性调查6.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社会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指()。

A.典型调查B.抽样调查C.普查D.个案调查7.对于普查的基本特点,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调查结果较为全面和准确B.工作量大、组织管理复杂C.调查内容和调查深度有限D.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很少二、多选1.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社会调查工作,其本人是社会调查的身体力行者,以下属于毛泽东同志撰写的调查报告的有()。

A.《米脂县杨家沟调查》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C.《寻乌调查》D.《长冈乡调查》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调查的类型越来越丰富,以下属于社会调查的有()。

A.行政统计调查 B.社会问题调查C.民意调查D.市场调查3.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的优点表现在()。

A.投入的各种成本相对较少B.应用范围广泛C.调查效率高D.调查内容较为丰富、深入4.以下可以作为个案调查对象的有()。

A.单个个人 B.单个组织C.单个社区D.单个行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B2.D3.C4.A5.B6.C7.D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多选、少选均不给分)1.BCD2.ABCD3.ABCD4.ABCD第二单元社会调查的前期准备一、单选1.在社会调查前期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工作不包括()。

2024学年第一学期《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期末考试(1)

2024学年第一学期《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期末考试(1)

│││││││││││││││││││││││││││││││││││││││││││││装 订 线 内 不 准 作 答广东xxxxxxxx 教育学院综合平台广东xxxxx 成人高等教育——2024学年第一学期《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期末考试(1)(A )卷考试学期: 题库名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适用年级:考试时间: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共计45道题,45小题,0大题(主观题),满分100分-----------------------------------------------------------诚信考试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我已阅读且透彻理解了“学校学生考场规则”和“学校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处理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守,如有违反,按有关条款接受处理。

承诺人签名: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名:_______________ 40分) 1.以下哪个抽样方法属于概率抽样()(2分) A.方便抽样 B.偶遇抽样C.多阶段抽样D.雪球抽样 2.下列属于访谈法是()(2分)A.电话访谈法B.邮寄法C.专题小组讨论D.集中问卷调查 3.定类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的鉴别(2分)│││││││││││││││││││││││││││││││││││││││││││││││││装 订 线 内 不 准 作 答A.性质或类别B.等级或顺序C.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D.比例或比率关系 4.文献资料检索方法有()(2分) A.工具法 B.浏览法 C.循环法 D.无法判断 5.四分位数是指()(2分) A.处于最小值位置的数 B.处于最大值位置的数 C.处于中间位置的数 D.处以25%位置和75%位置的数 6.调查访问员的工作主要是()(2分) A.项目接洽 B.现场访问 C.调查结果复核 D.调查报告撰写 7.社会研究报告的特点:(2分) A.实证性 B.实用性 C.时效性 D.以上均是 8.行为事件访谈法的实施中,()(2分) A.一般只采取面谈的方法 B.要求被访谈者列出工作中最重要的三项技能C.尽量让访谈对象简明扼要地描述自己的工作经历D.访谈者事先不知道访谈对象属于优秀组还是一般组9.对于那些早已去世的历史人物,适宜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2分)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访谈法 D.文献法 10.更适合于敏感问题调查的是()(2分) A.专题小组讨论 B.观察法C.深入访谈法D.问卷法 11.直接访谈法和间接访谈法的区别是()(2分) A.访谈内容的结构性程度不同 B.访谈对象的特征不同 C.访谈对象的数量不同 D.访谈的交流方式不同 12.( )不是集中趋势分析常采用的方法(2分) A.众数 B.算数平均数 C.加权平均数 D.计算标准差 13.标准化水平高,便于统计、分析和比较的访谈是()(2分) A.集体访谈 B.纵向型访谈 C.非结构性访谈 D.结构性访谈 14.以下哪些提问方式属于开放式提问方式()(2分) A.自由回答法 B.投射测验法 C.造句法 D.选择题15.随机抽样技术一般有,简单随机抽样技术、分群随机抽样技术、分层随机抽样技术和()(2分) A.标准随机抽样技术 B.非标准随机抽样技术C.等距离随机抽样技术D.分类随机抽样技术 16.二手资料是指( )(2分)A.尚未经过统计汇总和统计处理的数据B.由其他人为别的目的而收集和整理好的文献资料│││││││││││││││││││││││││││││││││││││││││││││装 订 线 内 不 准 作 答C.官方或准官方的统计资料D.在历史上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文献的总称17.容易使对方产生困惑的提问方式是()(2分) A.封闭式 B.开放式C.复合式D.探索式 18.矩阵式组织形式的问题之一是()(2分) A.信息集中 B.开放、清晰、准确的信息流C.信息流的复杂性D.信息流的简单性 19.问卷的设计具有较严密的逻辑关系,这是调查问卷设计()原则(2分) A.针对性 B.简明性C.逻辑性D.程序性 20.在访谈研究的追问环节上,下列方式不妥当的是()(2分) A.注意时机和深度 B.适时进行追问 C.适度进行追问 D.在访谈开始阶段频繁追问 30分) 21.一手资料的优点包括(AB )(3分) A.针对性强 B.真实性强 C.成本低 D.来源多 22.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本模式包括( BCD )(3分) A.指标描述 B.指标对比 C.发现问题 D.找出原因23.抽样调查与普样调查相比具有以下(ABCD )特点(3分) A.调查费用较低 B.速度快 C.应用范围广 D.准确性高 24.语义差异量表的特点是(BD )(3分) A.用直线表示程度的差异 B.由两个反义词形容对某一概念的态度C.用形象图形表示程度的差异D.一般由5-7个等级组成 25.非标准化访谈法的类型有(ABCD )(3分) A.重点集中法 B.客观陈述法 C.深入访谈法 D.团体访问法 26.文献法的特点包括(ABCD )(3分) A.没有时空限制 B.没有反应性问题 C.效率高、花费少 D.以上均是27.访问调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各类不同类型的访问员,需要一个合理的队伍结构,包括(ABC )(3分) A.访问员队伍的等级结构 B.访问员队伍的文化层次结构 C.访问员队伍的来源结构 D.访问员的身体素质结构 28.调查问卷结构包括(3分)ABCD A.问卷的标题 B.问卷说明信││││││││││││││││││││││││││││││││││││││││装 订 线 内 不 准 作 答C.被调查者基本情况D.编码 29.按照信度定义,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AC )(3分) A.可靠性 B.有效性 C.一致性 D.稳定性30.在分析社会调查获得的资料时,项目涉及的各种社会因素包括(BCD )(3分) A.影响社会环境的因素 B.影响社会环境变迁的因素 C.影响人类生活和行为的因素 D.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因素 10分) 31.信度基本类型有:(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2分)32.文献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有一定知识内容或信息;有一定纸质或非纸质的固态载体;有一定(纪录手段)(2分)33.问卷调查的类型包括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2分)34.根据调查报告的主要功能,可将其分为描述性调查报告和(解释性调查报告)两大类(2分)35.现代调查研究主要包括民意测验、市场调查和(研究性调查)(2分) 20分) √36.字段是文献著录的基本单元(2分)√37.定距变量一定可以进行定序测量(2分)√38.编码手册最直接的作用是提供一套标准化的编码作业程序(2分) ×39.调查报告的标题中一定要有文种“调查报告”的字样(2分)√40.对于一组数据,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众数,也可能不存在众数(2分) √41.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2分)√42.在社会测量的四种层次中,数学功能越多的,其测量层次越高(2分) √43.分层抽样又叫类型抽样(2分)√44.访谈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社会调查法(2分) ×45.社会调查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2分)│││││││││││││││││││││││││││││││││││││││││││││││││装 订 线 内 不 准 作 答。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期末综合练习题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期末综合练习题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期末综合练习题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科学、系统地收集和分析社会现象的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能够深入了解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影响因素和趋势变化,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

一、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确定社会调查研究应该从明确的目的和问题出发。

研究目的可以是了解特定社会现象、验证假设、发现问题等。

问题的确定要针对研究主题,具有明确的提问方式和预期的回答。

二、样本设计和抽样方法的选择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个体,通过研究样本可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样本设计涉及到样本容量、抽样方法和样本的代表性。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

三、数据收集方法的选择数据收集是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实验等。

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编制问卷、发放和回收来获取大量的数据。

访谈方法可以深入了解被访者的观点和经验。

观察方法通过直接观察社会现象来获取数据。

四、数据分析和结果的解释数据分析是社会调查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研究者可以借助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结果的解释要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结合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科学地进行解释和推断。

五、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终成果,要求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读性。

研究报告的结构可以包括引言、研究背景、目的和问题、样本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果解释和讨论等部分。

报告的撰写要注意语言通顺、用词准确,并合理组织段落结构,以提高阅读体验。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可信度和效度是研究质量的重要标准。

可信度指的是同样的研究在不同时间和研究者的重复性,而效度则是指研究是否能够准确地测量和描述社会现象。

在实际研究中,要注意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遵守伦理原则和研究法规。

同时,也要关注研究结果的实际应用和社会影响,提高社会调查研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有( A 确定总体 B 判定抽样框 定抽样组织形式 E 评估样本
C 可靠 D 准确 E 完整
10、调查资料理论分析常用的方法有( ABCDE )。
A 因果分析法 B 辩证分析法 C 归纳法 D 演绎法
E 比较分析法
11、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BDE )。
A 主观性原则 B 客观性原则 C 无序性原则 D 科 学性原则 E 系统性原则
12、下面哪些是定类变量?( ABD )。
9、资料整理的真实性标准是指( A)。 A 实实在在发
生过的客观事实
B 符合调查目的的有效资料
C资
料必须具有可比性 D 条理化系统化的资料
10、资料的定性分析是指( A )。 A 确定研究对象具 有某种性质的分析 B 运用数学知识对调查对象进行量 化 C 对事物本质的内在的联系的系统化的认识
D 对事物的相关程度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11、调查研究中的客观性原则是指( A )。 A 调查资料 及结论不掺杂研究者主观因素
12、 多阶段抽样 就是把抽取样本单位的全过程分为几 个阶段进行, ? 即先抽取大单位,再在大单位中抽取中单 位。
13、 简单随机抽样 是指将所有总体单位事先不加任何 选择或处理, ? 任其自然位置从中任意抽取预定的单位个 数作为样本。
14、 解释性研究 是以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逻辑关系为 目的的调查研究。
手段 和 取得资料 ?
23、 全面调查 是指对被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逐一进行 调查。
24、 抽样调查 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所要研究的 现象的全部个体单位中按 随机 原则,抽取部分个体单位进 行调查,取得资料,并用以推算总体 数量特征 的方法。
三、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调查研究中 “概念 ”的含义包括 ( A)。 A 定义、
14、资料整理是对 原始 资料的分类、加工、汇总的过 程。
15、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整体的理论、原则、方式、 方法的科学,称为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
16、解释性调查研究是以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 系 为目的的调查研究。
逻辑关
17、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原则, 系统性 原则。
客观性 原则, 科学性
18、调查问卷的总体框架往往采用 图示法 。 19、回归分析是对有相关关系的变量,根据大量资料 找出合适的 数学表达式 ,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的 平均变化 关系。
20、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是以了解某一事物或某一问题 的 全貌 发生、 发展过程为目的的调查研究, 是按着 客观 的 面貌进行调查的一种类型。
21、 定性研究 是对某一社会现象现有的 文献资料 或经 验材料
崐为依据,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 等方法, ? 对某种事物进行研究的一种类型。
22、所谓信度是指调查中所运用的 的可靠性或真实性。
13 、社会调查研究中操作化的含义是指(
B)。 A. 明
确概念的确切含义
B. 将概念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
标 C.关于调查结论的表述
D. 关于调查观点的表述
14、偶遇抽样是指( D)。 A 将总体单位不加任何处 理任意抽取样本 B 将总体单位按其特征分为若干类型 抽取样本 C 将总体单位按一定标志编序间隔抽取样 本 D 向碰巧遇见的行人或其他人进行调查
15、 纵向研究 是指在某一段较长时间内的社会现象历 史演化研究。
16、 非随机抽样 是指不是严格按随机抽样原则来抽取 样本。
二、填空题;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基础 _和 具体科学原理 两个方面。
哲学理论
2、横向研究是指在 同一时间内 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调 查研究的一种类型。
3、假设是指未经得到 调查研究资料 证实的命题。
内在联系的系统化的认识
B 对事物相关程度进行相关
与回归分析 C 确定研究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分析
D 运用数学知识对调查对象进行量化
5、文字资料的可靠性审核是指 ( C)。A 资料校正 B 资 料分类 C 信度审核 D 效度审核
6、描述性研究是指( B)。 A 探求社会状况之间的逻
辑关系 B 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
C推
断社会某一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
D 通过了解事物的过
去、预测未来
7、社会调查研究中,当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因变 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崐致均等的变动,这种相关关系是 ( C)。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直线相关 D 曲线相关
8、文献资料的合格性审核是指 ( B)。A 信度审核 B 效 度审核 C 资料校正 D 资料分类
9、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是指关于社会调查研究整体的理 论、原则、方式、方法的科学。
10、资料整理 是根据社会调查的目的, ? 对社会调查所 得到的原始资料或次级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 分组、 汇总 和再加工的过程。
11、描述性研究 是以了解某一事物全貌的发生、 ? 发展 为目的的调查研究,是按着客观面貌进行调查的一种类 型。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期末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命题 是关于调查研究结论的一个或多个概念、观点 的表述。
2、定性研究 是对某一社会现象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经 验材料为依据, 运用演绎、 归纳等方法, 对某种事物进行 研究的一种方法。
3、抽样调查 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所要研究的现 象的全部个体单位中按随机原则, 抽取部分个体单位进行 调查,取得资料, ? 并用以推算全体数量特征的一种方法。
4、全面调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 全体(或所有单位) 所
作的无一遗漏的逐个调查。
5、课题的选择要以 理论 和 实际 两个方面的需要来考 虑。
6、问卷语句的类型有 直接 提问、间接 提问和 假设 提问。 7、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自然 环境 、人口、 文化 。
8、社会调查研究所借助的概念是从概念的 容 、状况 三个方面分析的。
15、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B)。 A 人口、阶级、
阶层 B 自然环境、人口、文化
C 国家、阶级、政
党 D 人口、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6 、社会调查研究概念的含义包括( 内容、 状况 B 有一个以上的变量值 自身变化 D 受外界影响而变化
A )。 A 定义、 C 不受外界影响
17、访谈法是指( B)。 A 通过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的
B. 只承认 “证实的 ”事实 C.把人看作是生理学意义的 人 D. 社会现象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12、问卷调查法是指( A)。 A. 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 调查的一种方法 B. 通过面谈口问的形式进行调查的一
种方法 C.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进行调查的 一种方法 D.通过搜集文献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
理任意抽取样本 B 按其某种特征分为若干类型抽取样
本 C 按一定标志编序按间隔抽取样本
D 分为若干
群以群体为单位抽取样本
3、离中量数是指( B)。 A 体现数据的集中趋势
B
体现数据的离散程度
C 体现事物之间不严格的依存关
系 D 体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4、调查资料的定量分析是指( D )。 A 对事物本质的
2、社会调查研究的形式有( AB )。
A 课题的选择、 确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B 探索性研究
C 调查方案的设计 D 实地调查 E 资料的审核和校正
3、问卷的基本结构包括( ABCD )。 A 调查问卷的题目 B 调查与填表说明信 C 问卷的 主要内容 D 调查实施情况纪录 E 调查问卷的结论
4、观察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有( AC )。
A 男、女 B 人事行政 C 教育水平 工资
D 经济行政 E
13、检验、评价调查研究方法和所得资料的信度的方 法有( ABE )。
A 再测方法 B 复本方法 C 表面效度 D 准确效度
E 对分法
¾Þ¿î»á¼ÆÊ¦µç»°¿Í·þ˹¿Â´ï¿÷ÎÒ°®ÎâÎÒ°¬ºè°²»Õɱ¿ç¶Èhiuwiu¿î²î¾àÉî²»¿É²âºÜ±ÕÈû¿ìËٺõÎŶ»á¹þ¿´¾²°²Ë¿ϵ»ù°µºìÉ«µÄ¿Þº°¿´À¬»øÊ¥µ®¿ìÀÖ¾²°²ËÂÀͶ¯¾ÖÀÊֿ׬¿¨Ë¹»ù¶àÀ»á¼ÆÊ¦µÏÅ·½ñÍí¬¿¨Ë¹½¨µµÁ¢¿¨¼¯Ë®ÀÈ´ò¿¨»ú°¢Àɽ¿Ú¬¿¨Ë¹½¨µµÁ¢¿¨¼ÍÂÉʦµÄæ¼ÀÊÇ¿ª¾ß¿´¾Õ»¨²è¿Õ¼äÄÚÐÐÕþ´¦£¬½ñÄ꣬¼°²ÄÁϿµÀÀí´Ë¿ÌÊǽð´ó·ù¶ÈºÍÀ˿ͽ£Ðĵĸ¶¿îÁ¢µÂÅ·ÎÒ¼ÓÀ˹¿Â´ïÁ¢¿¨°¸Àý¿µÏÀ¿ËÄãÏÖÔÚ£¬ncjnkjsahdijwaÎÒ°®ÎÒ¶®ÎÒÆæÅ¼µÎµÎ¿â·¿ºó¿Ü˹¶¡»á·ñÎÒ°¡ÎÞŶһ°¡ÎÒÎÒ¼ûŶ°´¾øÊÀ¶ÀÁ¢½¡¿µ¾ÍºÃ˵µ½¸¶¿îi
19、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是指( C )。 A 确定研究对
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分析
B 运用数学知识对调查对象进
行量化 C 对事物本质的内在的联系的系统化的认识
D 对事物的相关程度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
1、纵向研究的形式有( BCD )。
A 描述性研究 B 趋势研究 研究 E 解释性研究
C 同期群研究 D 追踪
一种方法 B 通过面谈口问的形式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
C 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进行调查的一种方 法 D 通过搜集文献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
18、资料整理的合格性标准是指( B)。 A 实实在在 发生过的客观事实 B 符合调查目的、 有效的资料 C 资
料必须具有可比性 D 资料是条理化、系统化的资料。
定义、 内
9、变量是指某一社会现象包括有一个以上的 概念。
变量值 的
10? 观察者根据预先设计的表格和记录工具进行的观 察活动是 有结构 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