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课论文
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

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引言能源与动力工程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之一。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能源与动力工程的研究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本文将讨论能源与动力工程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能源转换技术、能源储存和智能能源系统等。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能源消耗过程中不会耗尽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随着传统能源资源的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太阳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发电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风能也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通过风能发电可以无污染地获取电力。
此外,地热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能源转换技术能源转换技术是将一种形式的能源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技术。
能源转换技术的发展对于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通过燃料电池技术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且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
此外,核能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转换技术,核裂变可以将核能转化为电能,但核能的利用和安全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能源储存技术能源储存技术是指在能源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下,将能源存储起来以备使用的技术。
能源储存技术在能源转换和能源利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常见的能源储存技术包括电池储能、水库水能储存、物质储存等。
电池储能技术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其成本和效率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智能能源系统智能能源系统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智能管理的系统。
智能能源系统集成了能源转换、能源储存和能源消耗等环节,通过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且实现对能源的自动化监测和调控。
智能能源系统在建筑、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智能能源系统的建设,能够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减少能源浪费。
结论能源与动力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领域,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在利用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能源—生物能源论文

《新能源―――生物能源》课程论文生物能源之燃料乙醇的现状及发展姓名刘丹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号13得分2012年5月3日生物能源之燃料乙醇的现状及发展摘要:在踏入全球现代化的步伐20世纪至21世纪中,化石燃料潜在着短缺的危机,特别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汽油,是引致全球石油危机的一个原因。
因此,人类正竭尽所能的寻找新的代替能源。
现时,全球正趋向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这就可以帮助增加全球的能源所需。
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能源更是佼佼者,因而生物能源的发展更是备受关注。
燃料乙醇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新能源,其生产及运用都十分简洁方便。
并且我相信燃料乙醇在将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生物燃料清洁能源燃料乙醇正文:现今我们所了解的生物能源的最基本来源是生物质。
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及其排泄物、垃圾及有机废水等几大类。
从广义上讲,生物质是植物通过生成的有机物,它的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能,所以是太阳能的一种,生物质是太阳能最主要的吸收器和储存器。
太阳能照射到地球后,一部分转化为,一部分被植物吸收,转化为生物质能;由于转化为热能的太阳能很低,不容易收集,只有少量能被人类所利用,其他大部分存于大气和地球中的其他物质中;生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能够把太阳能富集起来,储存在有机物中。
基于这一独特的形成过程,生物质能既不同于常规的,又有别于其他,兼有两者的特点和优势,是人类最主要的之一。
生物质具体的种类很多,植物类中最主要也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有木材、农作物(秸秆、稻草、麦秆、豆秆、棉花秆、谷壳等)、杂草、藻类等。
非植物类中主要有动物粪便、动物尸体、中的有机成分、垃圾中的有机成分等。
在农村,这类东以前西许多都被当做废物而废弃,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也污染环境。
现在,有了生物能源的运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生物质能源的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其既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又兼具减轻环境污染的特点。
在这一点上,作为生物质能源家族一员的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能源论文范文

能源论文范文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化石燃料的过度开采和消耗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因其清洁、可持续的特点,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研究和发展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首先,太阳能作为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其发展速度迅猛。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不断提高,成本逐渐降低。
此外,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为建筑供暖和热水供应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其次,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形式,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装机容量持续增加。
现代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海上风电的兴起,为风能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可能。
风能的利用不仅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而且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水能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能源形式,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水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小型水电站的推广,为偏远地区的电力供应提供了便利。
同时,水能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形式,其开发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力。
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有机物质,通过生物化学、热化学等方法转化为能源。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不仅能够减少农业废弃物的环境压力,而且有助于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最后,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应用对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
同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综上所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显示出其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有望在未来成为主导能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能源安全论文

能源安全论文引言能源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之源,对于任何国家来说,能源安全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源安全保障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本论文旨在探讨能源安全的概念、重要性及保障措施。
能源安全的概念能源安全是指国家、地区或个体在能源供应方面免受威胁、有能力应对能源供应中断的能力。
它涉及到能源的稳定供应、供需平衡、能源多样化、能源的可靠性等方面。
能源安全不仅仅是对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保障,还包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能源的安全保障需要一个综合的政策框架以确保各种能源的稳定供应。
能源安全的重要性能源安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没有稳定的能源供应,国家经济无法正常运转。
其次,能源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能源的短缺将直接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幸福感。
再次,能源安全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国家在能源上的依赖程度将影响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能源安全也涉及到国际关系和国际合作。
能源供应国与需求国之间需要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应对能源安全的挑战。
能源安全问题也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能源安全保障措施为了确保能源安全,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能源安全保障措施:多样化能源供应来源依赖某一种能源供应商将使一个国家在能源方面容易受到威胁。
国家应该寻求多样化的能源供应来源,降低对特定能源的依赖性。
通过开发和利用多种能源,如化石能源、核能、可再生能源等,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的风险。
提高能源效率提高能源效率是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先进的能源技术和设备,国家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减少能源的浪费,从而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在能源消耗行业中,加强节能措施也至关重要。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完善的能源基础设施是确保能源供应的关键。
国家需要投资于能源管道、电力输送线路、储存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以确保能源的顺利输送和储存。
《新能源发电技术》论文

《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论文新能源风力发电论文学生姓名王**学号801010111所属学院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班级电气化14-2日期2013. 11页脚内容0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新能源风力发电摘要: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耗尽时间表的日益临近,风能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能源领域最具商业推广前景的项目之一,目前在国内外发展迅速。
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类别,具有蕴藏量巨大、可再生、分布广、无污染等特点,风力发电已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不断持续的能源紧张中,不少人想到了新能源利用。
利用洁净的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环保理念的体现。
洁净能源指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等,这都是可再生取之不尽的能源,特别是风能技术最为成熟,经济可行性较高,是一种较理想的发展能源。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
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能源。
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
关键词:风能资源分布,清洁能源,风力发电页脚内容1一、发展新能源的背景1、风能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洁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除水能外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发展风力发电对于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解决能源危机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风能资源中国风能资源丰富, 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发展潜力巨大。
据最新风能资源普查初步统计成果, 中国陆上离地 10m 高度风能资源总储量约 43. 5 亿 kW, 居世界第 1 位。
其中,技术可开发量为2.5亿kW, 技术可开发面积约20万km²,此外,还有潜在技术可开发量约7900万kW。
另外,海上10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7.5亿kW。
2023年新能源科学期末结课论文

2023年新能源科学期末结课论文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不断加剧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新能源科学在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就2023年新能源科学的新发展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的前景。
新能源科学的背景和意义1.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论述当今全球能源危机的严峻形势- 强调环境问题与能源利用的密切关系2.新能源科学的定义和范围- 解释新能源科学的概念- 提出新能源科学所涉及的领域和技术新能源科学的发展与应用1.太阳能科学- 太阳能光伏技术的研究进展- 太阳能热能利用的创新应用2.风能科学- 风能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风能在能源转型中的应用前景3.生物质能科学-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创新与推广4.地热能科学- 地热能开发的技术与挑战- 地热能在可持续能源中的应用案例5.海洋能科学- 海洋波浪能的捕获与转化技术- 海洋温差能的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科学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前景1.解决环境问题与气候变化-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保护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新能源科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探索新能源科学的前沿研究,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3.推动经济发展与创新- 新能源科学为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了新的机遇- 提高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推动经济创新和转型结论通过对2023年新能源科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能源科学在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太阳能科学、风能科学、生物质能科学、地热能科学和海洋能科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推动经济创新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新能源科学的研发和推广,积极应对能源和环境的挑战,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 张三,2019,《新能源科学与技术导论》,科学出版社。
- 李四,2021,《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能源转型与可再生能源发展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能源转型与可再生能源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如果与此相关,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这一论文,本文将就能源转型的背景、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
一、能源转型的背景能源转型,即从传统的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是迫切需要的。
过去几十年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大幅增加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从而催生了能源转型的需求。
除此之外,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非可再生性也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因素之一。
因此,能源转型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
二、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不断更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相较于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特点。
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势头。
例如,太阳能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大规模光伏电站的建设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其发展。
同样,风电、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三、可再生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是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基础。
其中,太阳能光伏技术是当前最为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
太阳能光伏技术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对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另外,风能技术也是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风能发电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
还有其他诸如水能、生物质能等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
四、可再生能源政策支持为了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包括经济激励、财政补贴、法规法制等多方面的支持手段。
例如,中国政府倡导绿色低碳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政策,如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做好风电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各国政府的政策和措施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以新能源为主题的论文:新能源:引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浪潮

标题:新能源:引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浪潮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新能源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与发展前景。
通过分析传统能源面临的困境,阐述了新能源的种类、特点及优势。
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新能源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同时,剖析了新能源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最后,展望了新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强调其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能源需求不断攀升。
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的大量使用,不仅带来了资源枯竭的危机,还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大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在这种背景下,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新能源以其清洁、可再生、可持续等特点,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希望。
二、传统能源面临的困境(一)资源有限性传统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有限。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能源的开采速度越来越快,资源枯竭的问题日益凸显。
例如,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将逐渐减少,煤炭的储量也在不断下降。
(二)环境污染严重传统能源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加剧、酸雨等环境问题。
例如,煤炭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能源安全问题传统能源的供应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这使得全球能源安全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一旦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能源供应出现问题,将会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例如,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和战争经常会导致全球石油价格的波动,影响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
三、新能源的种类、特点及优势(一)太阳能1.特点2.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它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者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太阳能的分布广泛,不受地域限制,而且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
3.优势o可再生性: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其资源丰富,不会枯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利用及其污染物控制论文
题目:氢能研究
专业:自动化
班级:11062813
学生姓名:金伟昌
学号:11061315
指导老师:王关晴
氢能研究
内容提要:
在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各种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能源短缺的事实困扰着人们,阻碍着社会快速发展的脚步,于是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被开发研究并投入产业应用,用来逐步替换不可再生能源以及污染较大的能源,以达到高效,清洁的成效。
而氢能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不仅是是其能源丰富,更是其突出的效益。
在未来,我认为氢能将成为几大能源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
关键词:氢能,特点,开发技术,贮存,领域
注解:
氢能的快速发展已经不可阻挡,在未来,当社会的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氢能的综合效益将会得到充分发挥。
一、氢能的概述
氢能是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所产生的能量。
氢能是氢的化学能,氢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出现,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物质,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二次能源。
工业上生产氢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有水电解制氢、煤炭气化制氢、重油及天然气水蒸气催化转化制氢等。
当然在未来,生物制氢,光解海水制氢也不无可能,科学家们也正在为此努力已达到低成本制氢。
且氢能是一种极为优越的新能源,其主要优点有:燃烧热值高,每千克氢燃烧后的热量,约为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
燃烧的产物是水,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
资源丰富,氢气可以由水制取,而水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资源,演绎了自然物质循环利用、持续发展的经典过程。
因此氢能在二十一世纪成为世界能源舞台上一种举足轻重的新能源是很有可能。
二、氢能的特点
(l)化学元素氢(H——Hydrogen),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它是所有原子中最小,且其重量最轻。
在标准状态下,它的密度为0.0899g/l;在
-252.7°C时,可成为液体,但若若将压力增大到数百个大气压,液氢就可变为金属氢,虽然这由于技术原因还未实现,但在不久的将来,金属氢将成为工业军事乃至生活中相当重要的能量供给源。
(2)所有气体中,氢气的导热性最好,比大多数气体的导热系数高出10倍,因此在能源工业中氢是极好的传热载体。
(3)氢是自然界存在最普遍的元素,据估计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除空气中含有氢气外,它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贮存于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
据推算,如把海水中的氢全部提取出来,它所产生的总热量比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放出的热量还大90O0倍。
(4)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为142,351kJ/kg,是汽油发热值的3倍。
(5)氢燃烧性能好,点燃快,与空气混合时有广泛的可燃范围,而且燃点高,燃烧速度快。
(6)氢与其他燃料相比之下,氢燃烧时是最清洁的,因为氢本身无毒,除了会生成水和少量氮化氢外不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化物和粉尘颗粒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质,少量的氮化氢经过适当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巨,而且燃烧生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反复循环使用。
让我们看到了解决能源缺乏的方法。
(7)氢能利用形式多,既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在热力发动机中产生机械功,又可以作为能源材料用于燃料电池,或转换成固态氢用作结构材料。
用氢代替煤和石油,不需对现有的技术装备作重大的改造现在的内燃机稍加改装即可使用。
(8)氢可以以气态、液态或固态的金属氢化物等形式出现,能适应贮运及各种应用环境的不同要求。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使用效率,大大减少更换能源的周期。
三、氢能的开发技术
Ⅰ、电解水制氢
水电解制氢是目前应用较广且比较成熟的方法之一。
水为原料制氢过程是氢与氧燃烧生成水的逆过程,因此只要提供一定形式一定能量,则可使水分解。
提供电能使水分解制得氢气的效率一般在 75-85%,其工艺过程简单,无污染,但消耗电量大,因此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但随着氢能应用的逐步扩大,水电解制氢方法必将得到发展。
Ⅱ、矿物燃料制氢
以煤、石油及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当今制取氢气是主要的方法。
该方法在我国都具有成熟的工艺,并建有工业生产装置。
(1)煤为原料制取氢气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还将是主要能源。
如何提高煤的利用效率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需不断研究的课题,将煤炭转化为氢是其途径之一。
以煤为原料制取含氢气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煤的焦化(或称高温干馏),二是煤的气化。
焦化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在90-1000℃制取焦碳副产品为焦炉煤气。
焦炉煤气组成中含氢气55-60%(体积)甲烷
23-27%、一氧化碳6-8%等。
每吨煤可得煤气300-350m3,可作为城市煤气,亦是制取氢气的原料。
此方法在我国具有开发前景,值得重视。
(2)以天然气或轻质油为原料制取氢气
该法是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水蒸汽反应转化制得氢气。
主要发生下述反应:
CH4+H2O→CO+H2
CO+H2O→COZ+HZ
CnH2h+2+Nh2O→nCO+(Zh+l)HZ
反应在800-820℃下进行。
从上述反应可知,也有部分氢气来自水蒸汽。
用该法制得的气体组成中,氢气含量可达74%(体积),其生产成本主要取决于原料价格,我国轻质油价格高,制气成本贵,采用受到限制。
(3)以重油为原料部分氧化法制取氢气
重油原料包括有常压、减压渣油及石油深度加工后的燃料油,重油与水蒸汽及氧气反应制得含氢气体产物。
部分重油燃烧提供转化吸热反应所需热量及一定的反应温度。
该法生产的氢气产物成本中,原料费约占三分之一,而重油价格较低,故为人们重视。
我国建有大型重油部分氧化法制氢装置,用于制取合成氢的原料。
Ⅲ、生物质制氢
生物质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可通过气化和微生物制氢。
(1)生物质气化制氢
将生物质原料如薪柴、麦秸、稻草等压制成型,在气化炉(或裂解炉)中进行气化或裂解反应可制得含氢燃料。
我国在生物质气化技术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在国外,由于转化技术的提高,生物质气化已能大规模生产水煤气,其氢气含量大大提高。
(2)微生物制氢
微生物制氢技术亦受人们的关注。
利用微生物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酶催反应可制得氢气。
生物质产氢主要有化能营养微生物产氢和光合微生物产氢两种。
属于化能营养微生物的是各种发酵类型的一些严格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发酵微生物放氢的原始基质是各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
目前已有利用碳水化合物发
酵制氢的专利,并利用所产生的氢气作为发电的能源。
光合微生物如微型藻类和光合作用细菌的产氢过程与光合作用相联系,称光合产氢。
Ⅳ、其它合氢物质制氢
国外曾研究从硫化氢中制取氢气。
我国有丰富的H25资源,如河北省赵兰庄油气田开采的天然气中H多含量高达90%以上,其储量达数千万吨,是一种宝贵资源,从硫化氢中制氢有各种方法,我国在90年代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各种研究结果将为今后充分合理利用宝贵资源,提供清洁能源及化工原料奠定基础。
但是在当今社会下,这些方法均存在着自身的不足,因此科学家们正在研究通过光化学分解水来获得氢。
虽然还无可实行的方法,但鉴于如今世界上已有了强大的太阳能高温炉,聚焦温度达到4000度,用于直接分解水或分步的热化学法制取氢都是很有可能的。
四、氢能的贮存及其应用领域
Ⅰ、氢能的贮存
⑴常压贮存,例如地下储藏
⑵高压容器,例如钢制压力容器
⑶液氢贮存,便于运输,增加效益
⑷金属氢化物,通过改变容器内气压,温度来掌控氢气的贮存和释放
以及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的金属氢,如果能够实现,那么世界的能源使用的结构必将因此发生巨大改变,并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军事效益,甚至是政治效益。
Ⅱ、氢能的应用领域
⑴航天上,液态氢是火箭的燃料,而正在研究中的金属氢不仅可作为飞船结构材料,而且可以作为飞船的动力燃料
⑵交通上,远程洲际客机和超音速飞机已进入氢为燃料动力的试飞阶段,而一部分西方国家已出现液氢和液氧为燃料的机车。
未来,氢能将会以一种不可取代的地位出现在交通能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