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经络完整ppt课件

中医经络完整ppt课件

血压高或低 39
完整版ppt课件
40
手厥阴心包经
时 间:19:00—21:00
(戌时)
起止穴位:起于天池穴,止于
中冲穴 左右各有9个穴位
功 能:可控制心脑血管疾

失调时症状:心悸、高血压
完整版ppt课件
41
完整版ppt课件
42
手少阳三焦经
时 间:21:00—23:00
(亥时)
起止穴位:起于关冲穴,止于
失调时症状:胃部不适、乳房不适、
头痛、瘦、肤色黄、腿 痛酸麻、膝盖无力、退 化
完整版ppt课件
29
完整版ppt课件
30
足太阴脾经
时 间:9:00—11:00
(巳时)
起止穴位:起于隐白穴,止于
大包穴 左右各有21个穴位
功 能:调节消化、免疫系

失调时症状:免疫力下降、过
敏、拉
完整版ppt课经件 不调
肚子、便秘、月
31
完整版ppt课件
32
手少阴心经
时 间:11:00—13:00 (午时)
起止穴位:起于极泉穴,止于少冲穴
左右各9个穴位
功 能:控制肺的功能
失调时症状:胸闷、消化不良、气管
症状、眼睛干涩、脸部 肌肉充血
完整版ppt课件
33
完整版ppt课件
34
手太阳小肠经
时 间:13:00—15:00 (未时)
完整版ppt课件
64
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 宫,闭口取下关等; 下颌角前上方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 处取颊车; 握拳掌横纹头取后溪; 风市、曲池、列缺……
完整版ppt课件
65
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经络ppt课件

中医经络ppt课件
24
中医基础理论
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 (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 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进 入足跟部,向上沿小腿内侧 后缘,至 国窝内侧,上股 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 穿过脊柱至腰部,属肾,络 膀胱。 直行者:从肾上行,穿 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 咙,到舌根两旁。 分支:从肺中分出,络 心,注入胸中,交于手厥阴 心包经。
28
足少阳胆经
胆经裤线重叠行, 分泌紊乱变神经; 嗜睡液汗疲倦态, 腋窝肿胀后脑痛; 淋巴发炎局部胖。
29
足厥阴肝经
肝经对应胆经行, 循环分泌掌控中; 肤色发青腰疼痛, 眼圈发黑有痛经; 眼球发干眼屎多, 肝火旺盛有罪行。
十二经别
别络 络 脉 浮络 孙络
概念:从十二经脉别出的重要分支。 功能: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联系和补充十二正经的作 用。 概念: 是络脉中较大者, 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各有一支, 加上脾之大络, 合称 “十 五别络” 。 功能:具有加强十二经脉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的作用。 概念: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 功能:具有沟通经脉,输达肌表的作用。 概念:是最细小的络脉。 功能:具有“溢奇邪” 、 “通荣卫”的作用。 概念: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功能:具有连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概念: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 所在。 分布: 以十二经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 把全身皮肤划分为十二部分, 分属于十二经脉。

五脏、五行、五常
5
★相信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医经络理论
支撑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健康史;在治疗慢性 病方面,西方国家也为之震惊、赞叹称绝!
★相信自身经络系统:人体自身的御医

经络ppt课件优选全文

经络ppt课件优选全文

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寸,腹中线旁开0.5寸处
10 膀胱经行于背部,分别于背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
足少阳胆经在躯干分布
足厥阴肝经在躯干分布
足少胆经:分布于身之侧面
足厥阴肝经循行规律性不强。
11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脾经:行于胸中线旁开6寸, 腹中线旁开4寸处;
足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寸, 腹中线旁开2寸;
18
19
20
十二正经(手三阳)之——手阳明大肠经
1、循行路线
起于食指桡侧商阳穴,从手走头行于上肢 外侧前缘经缺盆、大椎,止于鼻旁迎香穴
2、运行时间:
卯时(5_7点)
3、主要生理功能:
吸收津液 排泄糟粕
21
22
23
大肠干净的四个标准
1、黄 润 2、成 形 3、顺 畅 4、无恶臭
24
十二正经(手三阴)之——手少阴心经
足少阳胆经 23:00-1:00 子鼠 助消化、主决断
足厥阴肝经 1:00-3:00 丑牛 主疏泄、藏血、主谋略
17
十二正经(手三阴)之——手太阴肺经
1、循行
起于胸部中府穴,从胸走手 行于上肢
内侧前缘止于大拇指桡侧少 商穴
2、运行时间:寅时(3-5)
3、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
外合皮毛、开窍于鼻
序号 时辰
1
卯时( 5点至7点 )
2
辰时( 7点至9点 )
3
巳时(9点至11点 )
4
午时(11点至13点)
5
未时(13点至15点)
6
申时(15点至17点)
7
酉时(17点至19点)
8
戌时(19点至21点)

中医---经络ppt课件

中医---经络ppt课件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指导针灸治疗
• 腧穴的选取——循经取穴 《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 针灸方法的选用
针灸、按摩、刺血、拔罐、刮痧 • 预防疾病 灸足三里、按摩大椎、灸关元
第二节 腧穴
概念: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 —— 通 “输”—— 输注、转输 穴 —— 孔隙——经气所居之处
中医 经络
一 、经络概论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 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路径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主干,深,里(经络的主体部分)
络:网络 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分支,浅,表。
经脉与络脉的比较
经络系统的基本组成
脏腑 (五官九窍)
足阳明等有联系
故称“十二经之海”
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 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 足跗外侧,并足少阳经上行,至颈后会合于督脉。 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跷脉 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 脉会合
调节肢体运动,司 阳跷脉 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 眼睑开合
脉会合
别名 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内经》; 孔穴——《针灸甲乙经》; 穴道——《太平圣惠方》; 腧穴——通称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穴位——俗称
腧穴与经络、脏腑
生理 脏腑化生气血,通过经络运行,输注气血到
腧穴 病理
脏腑气血异常变化通过经络反映于相应的腧 穴部位,疾病的反应点 治疗
刺激腧穴可调理经络气血从而对相应脏腑的 功能活动进行调整,针灸的施治之处
“阿是”的称谓,最早见于唐代《千金方》。

经络讲座ppt课件

经络讲座ppt课件
经络是由十二经脉、十二经别、 奇经八脉、十五络、孙络以及其 联属部分的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所组成。
4
十二经脉
经脉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别络

络脉 浮络

孙络
统 外连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连属部分
内属 五脏六腑
5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
联系 联系脏腑与肢节、脏腑与官窍、 脏腑之间、经脉之间。
传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觉传递 和通导作用。 濡养:气血通过经络循环传注而通达全 身,发挥其作用。 调节:协调阴阳,使人体机能活动保持 相对平衡。
6
四、 十二经脉简介
(一)命名原则 1 上为手,下为足:
行于上肢者为手经,行于下肢者为足经。 2 内为阴,外为阳:
四肢内侧前中后依次为太阴、厥阴、少阴; 四肢外侧前中后依次为阳明、少阳、太阳。 3 脏为阴,腑为阳: 阴经属脏,阳经属腑。
7
(二)具体名称
上肢——手
内侧—— 手三阴经
外侧—— 手三阳经
至阴
位置:在足小趾末 节外侧,距趾甲根 角0.1寸。 主治:头痛,鼻塞, 鼻衄,目痛,胎位 不正,难产,胞衣 不下。现多用于神 经性头痛,偏瘫等。 刺灸法:浅刺0.1寸。 可灸。
34
8.足少阴肾经
【主治病症】以生殖、泌尿系统疾病为主。 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大 便秘结、泄泻等,以及咽喉、胸、肺疾患 和经脉循行部位病变。
37
9.手厥阴心包经
【主治病症】治疗心、胃、胸部和神志疾 患为主。如心痛、心悸、胃痛、呕吐、胸 痛、癫狂、昏迷等,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病 变。
38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 络,向下穿过膈肌, 依次络于上、中、下 三焦。

人体十二条经络[高清]ppt课件

人体十二条经络[高清]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25
手太阳小肠经
起始于小指外侧的少泽穴,结束于耳旁
后的听宫穴
最新版整理ppt
26
治疗疾病
• 治疗肩背、颈椎等关节肌肉痛, 脸部、耳 朵等五官病。
最新版整理ppt
27
小肠经主要的穴位
• 少泽 位置小指指甲跟外侧 作用热症,如咽喉痛、发烧、牙肿 (用刺
血的方法效果最好) • 后溪 位置掌横纹末端骨下凹陷处骨缝中
作用防治老年痴呆,治疗晕车,便秘、改善睡眠安 定心神,增强睡眠,泻心火,可增强胃动力(穴位很深, 可用拇指内侧咯它,此穴属土,五行中土为脾)
• 少府 位置攥拳后小指尖处(感情线上)
作用先天性心脏的疾病;女性阴道瘙痒,男性阴囊 湿疹;暴喑,中风说不话,舌起泡,小便黄赤
• 少冲 位置小指内侧指甲旁
作用防治急症,发烧,癫狂症,昏厥症可去热, 有开窍醒神功效,通常用放血方法
4
• 列缺 位置两合谷相对食指尖凹陷处 作用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头
痛,落枕(古有话:头项寻列缺 ) • 经渠 位置肘横纹外桡骨头靠肩向旁,揉此穴宜外推或
上顶
作用治疗咳嗽的要穴虚寒性、肺热性咳嗽通治
• 太渊 位置肘横纹下,宜用拇指横过来咯此穴或来回挫 作用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脉之汇穴,可
作用治疗胸闷,可以预防心梗、心绞痛、
冠心病
最新版整理ppt
32
• 肾俞 位置肘尖平行,脊椎旁开1.5-3寸 作用治疗腰痛的要穴
• 委中 位置膝后横纹正中 作用腰酸背痛,腰肌劳损 (此穴很深,点
按方法宜一只手握住脚踝,另一只手拇指点按委 中穴,握脚踝手随点按同时将脚抬起)腰背委中 求,还是排毒的出口,可用刺血疗法排除毒素 )

人体经络PPT课件

人体经络PPT课件

是用手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按、拿、点、推、揉、拍等手法,起到运
行气血、健身祛病的作用。三种方法各有特长,既可单独应用,又可
按需综合施行,只要操作得法,一般对人体无损伤与副作用。如能持
之以恒,不失为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的养生祛病良法。
鉴于经络理论博大精深,人体穴位内容丰富,针刺、灸法、按摩
等操作方法复杂,非经专门学习训练者,不宜草率施行,否则,容易
来。灸时要注意防止火星落在皮肤上,避免烫伤。
悬灸上肢穴位:内关。
悬灸下肢穴位:涌泉、足三里、三阴交。
被动艾灸法
被动艾灸也就是请他人帮助施以灸疗,艾柱灸与艾条灸均可以,可根据
情况选用。一般艾柱灸难度大一些,需要用心学习操作;艾条灸难度相对较
小,容易操作控制,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选择。
被灸者一般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全身自然放松,不要紧张,心情愉悦。
.
21
脾经:
功效:解决情志方面的问题,心理,思虑,神智,睡眠,感情纠葛。是调解 心理,安定神智的经络。 极泉:腋窝中点。调节心率,治疗两肋痛。探知心血管功能的要穴,用拨动。 少海:肘横纹边沿处(靠里)。调解心脏,交通心肾,减缓心率降低血压。 灵道:腕横纹上1.5寸,贴着骨头边沿揉。防治心脏早搏,慢性心脏病,减缓 心率,平静心神。 阴郗:腕横纹上0.5寸。防治五心烦热,小便频数。 神门:掌横纹凹陷处。安定心神,增强睡眠,泄心火。可增强胃动力。防止 老年痴呆。治疗晕车。增强通便能力。 少府:手握拳小指对着的位置。主治先天性心脏病。轻揉按摩可增强心脏功 能。治女性阴道瘙痒,男子的阴囊湿疹。降心火,防治暴喑,中风说不出话。 少冲:小指内侧指甲旁。防治急症,癫狂,昏厥。
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呾医疗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呾医疗实践中逐渐収现幵形成理论癿实践中逐渐収现幵形成理论癿它是以手足三阴呾它是以手足三阴呾三阳三阳经以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布全身癿一个综吅系统它内布全身癿一个综吅系统它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沟通表里上下四肢百骸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癿各部分连接成内外将人体癿各部分连接成有机癿不自然界阴阳属性密有机癿不自然界阴阳属性密丌可分癿整体

十二经络图解PPT课件

十二经络图解PPT课件

肝经不通会引起以下症状:
1.肝功能不适 2.失眠
3.足底疼
4.生殖系统疾患
5.眼睛疾患
6.胆结石
7.腰疼
8.胸肋疼痛
9.胸闷
10.肋膜炎
11.膝关节炎
12.下腹痛
13.膝盖无力酸麻 14.月经不调
15.排尿困难
13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
1. 凌晨3点-5点(寅时)是肺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2. 凌晨5点-7点(卯时)是大肠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10. 21点到23点(亥时)是三焦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11. 23点至1点(子时)是胆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12. 凌晨1点-3点(丑时)是肝经开穴运转排毒的时间
14
2019/12/20
15
4
心经
心经主宰人体的君王,起始于心中,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后缘。穴位起 于极泉,止于少冲,左右各9穴。
心经不通会引起以下症状:
1.心悸亢进
2.失眠心烦
3.便秘
4.手臂关节疼痛
5.心气虚弱
6.胸闷
7.咽痛
8.耳鸣
9.心肌缺血
Hale Waihona Puke 10.心肢痛11.忧愁
12.心脏瓣膜疾病
13.健忘
14.神经衰弱
15.四肢沉重
15.胸肋疼痛
16.晕车
17.月经不调
18.失眠心烦
11
19.调节内分泌三木裸体
胆经
胆经是我们身体上路线最长的一条经络,身体的两侧,从头到
脖子,再下行至腰、腿、足,每侧44个穴位。
胆经不通会引起以下症状:
1.眼睛疾患
2.颜面神经病及麻痹
3.耳部疾患
4.偏头痛
5.妇科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属经络:足太阳膀 胱经
养生保健方法:按压 臀横纹(臀与大腿交接 的地方)中央有利于膀 胱健康,还可治疗痔 疮、坐骨神经痛、便 秘,并且有提臀功效。 注意按压时先垂直向 下用力,再用指力向 上勾。
关键点:足背横纹中央
所属经络:足阳明胃 经
养生保健方法:用力 按压足背踝关节横纹 中央能促进胃的蠕动, 调节胃液分泌。胃疼、 胃胀时按压或热敷此 处,能迅速缓解不适 症状。
诸阳之会,常点按此二穴,可防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脱肛、阴挺等证。
点印堂:以双手中指指尖点按双眉中间印堂穴,约1分钟。印堂为经外奇穴,常点
按此穴,可防治前额头痛、鼻衄、鼻渊等证。
点太阳: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太阳穴,点法和揉法结合,约1分钟。太
阳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痛、目疾诸证。
自我点穴
头部点穴:点按风府穴: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线的 风府穴约1分钟,力量适中。风府为督脉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颈疼痛,预防中风。
点百会、四神聪:双掌掌根贴于头的两侧,然后以双手中指指腹依次点按头顶百
会穴及四神聪穴,约1~3分钟,力量适中。百会为督脉穴,四神聪为外经奇穴,头为
关键点:大腿根部
所属经络:足厥阴肝 经
养生保健方法:摩擦 大腿根部至发热,能 促进肝脏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排毒。 为避免皮肤受损,建 议在润肤露或沐浴露 的滋润下进行。
关键点:外眼角
所属经络:足少阳胆 经
养生保健方法:闭眼, 用中指指腹按压外眼 角是促进胆囊健康的 有效方法,此外还有 明目的功能。
关键点:臀横纹中央
鉴于经络理论博大精深,人体穴位内容丰富,针刺、灸法、按摩
等操作方法复杂,非经专门学习训练者,不宜草率施行,否则,容易
酿成事故。但作为养生之道,现择其易于掌握且安全有效的经络穴位
养生方法加以介绍。
关键点:小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 经
养生保健方法:经常 摩擦、按压小指尖端 有利于心脏健康,胸 闷、心慌,晕车、晕 船时用力重掐小指尖 端,也能迅速缓解不 适症状。
什么是经络穴位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意 指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 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 实践中逐渐发现并形成理论的, 它是以手、足三阴和三阳经以 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 布全身的一个综合系统,它内 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 四肢百骸,沟通表里、上下、 内外,将人体的各部分连接成 有机的、与自然界阴阳属性密 不可分的整体。它不仅指导着 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 人体保健、养生祛病的重要依 据。
养生保健方法:屈手 肘,按摩手肘外侧凹 陷处能进行小肠保健, 促进营养吸收。特别 推荐有贫血症状者经 常按摩此处。
关键点:鼻翼两侧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 肠经
养生保健方法:用食 指指腹轻轻按压鼻翼 两侧对大肠健康有益, 便秘或腹泻时按压此 处对症状也有一定改 善。
关键点:脚底中心
所属经络:足少阴肾 经
养生保健方法:睡前 按摩脚底中心能提高 睡眠质量,清晨按摩 能带来一天的旺盛精 力。常常按摩此处更 有利于泌尿和生殖系 统健康。建议用弯曲 的食指关节挤压2分钟 左右。
关键点:腿伸直时膝盖内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足太阴 脾经
养生保健方法:可用 拇指按压或热水热敷。 按压时尽量用力至感 到明显酸胀。经常操 作能调理脾脏功能, 并有助于增加食欲、 促进消化和营养吸收。
穴位的由来、命名和统一的过程
点穴位治疗常见病首先应该知道穴位的由来:那是早在石器时代,我们 的祖先在生产劳动的同时,好友与自然环境作斗争,与疾病作斗争。当时没 有什么医药可谈。人体某处有了病痛,很自然就会用手去揉按或者捶击,从 而使病痛得到缓解,有时候偶然的情况下被火灼伤,或被乱石、荆棘所刺伤, 结果使身体某部的病痛得到减轻和消失。这种有限的偶然的现象重复出现了 多次,经过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使人们的感性认识逐渐提高到理性认识,从 无意地受到刺激减轻病痛到有意的去刺激,如灼烤、捶击某些部位从而亦使 病痛得到治疗,这样就产生了穴位的概念。这时既没有规定的部位,也没有 所谓的穴名,只是“以痛为腧”——这是最早的穴位概念。“以痛为腧”是 指体表某一部位的敏感压痛点,当压到这些敏感点时,病人常常不自主地叫 一声“啊”,故称“阿(啊)”是穴。 后来人们就把这些能够治疗常见 病的地方就约定俗成地叫做“穴位”,只要点按这些“穴位”能够有酸、困、 麻的感觉,一般就不会有常见病了。十四经穴在腧穴学中是主体,它是指经 络气血输注于体表十四经脉循行线上的点按刺激点。因为这些穴位都位于经 脉循行线上,所以都对本经脉有共同主治作用,所以归纳在十四经中,称为 “经穴”。可是为了便于记忆,人们就根据穴位的作用、方位、上下、前后、 以及所属经络等给那些人体气血的交叉点(穴位)起了相应的名字;由于那 时候还没有文字,所以具体是哪些人发现的没有记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 是《内经》,共有经穴160个,以后《针灸甲乙经》及《明堂孔穴》对经穴 做了整理,对于经穴定位、取法、针灸法等就作了比较全面的记载。
关键点:拇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养生保健方法:经常摩擦、
按压拇指尖端有宣肺、利 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 吸系统健康。尤其是秋冬 季节,经络运行到手太阴 肺经,更是进行呼吸系统 保健的最佳时机。此外, 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 还能缓解咳嗽症状。
关键点:屈肘外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手太阳小 肠经
经络养生之法
经络穴位养生法是运用针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经络、穴位, 以激发精气,达到调和气血、旺盛代谢、通利经络、增进人体健康等 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 针法是以毫针刺激人体经络穴位,通过提、插、 捻、转等不同手法,起到调整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灸法是借助艾 火热力,灸灼、薰熨穴位,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养脏腑的效果。按摩 是用手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按、拿、点、推、揉、拍等手法,起到运 行气血、健身祛病的作用。三种方法各有特长,既可单独应用,又可 按需综合施行,只要操作得法,一般对人体无损伤与副作用。如能持 之以恒,不失为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的养生祛病良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